对孙悟空来说,唐僧和菩提哪个师傅对他的影响更大?

[复制链接]
轻雨风飘 发表于 2023-9-17 10:17:0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过今何在写的《悟空传》和《西游日记》,个人觉得写的挺好的,就是想知道哪一个师傅对孙悟空成为这样的模样有更大的影响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tianzi3203 发表于 2023-9-17 10:17:5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看过西游记,你会发现,其实一路上,一直是猴子在给唐僧上课,唐僧的在原著里的形象,跟电视剧可是千差万别。
举一小段例子,看看猴子是怎么引导唐僧,帮助唐僧修行的
三藏道:“休言无事。我看那山峰挺立,远远的有些凶气,暴云飞出,渐觉惊惶,满身麻木,神思不安。”
行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
三藏道:“我记得。”
行者道:“你虽记得,这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
”三藏道:“那四句?”
行者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三藏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行者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跟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且莫胡疑,随我去。
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
唐僧在西游记里的形象,就如同一个小学生,他学佛法,只知道念经,根本不理解佛法,他对待取经,就如同对待一份工作,仅此而已。这一路,基本是猴子随着自己心性的成长,引导唐僧一步一步取得真经。
lwflove1999 发表于 2023-9-17 10:18:0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菩提老祖。菩提相当于初恋,而唐僧则是相亲的选择。
一个是自己找的,喜欢的;一个是被安排的,不得不服从的。
从自身成长看,菩提对孙悟空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唐僧,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菩提老祖就没有孙悟空。
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孙悟空几乎所有的“人事”都是在菩提老祖座下修行时学会的,在此之前,他只是一“顽猴”,什么都不懂。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
“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只有听菩提的讲道讲经,孙悟空才这么激动,这就像上学时思考了很久的一道题,终于把它做出来的那种兴奋。


求道后,孙悟空离开菩提老祖时,自言自语也已经指明了一切:
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
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来回甚易行。
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别语叮咛还在耳”,依恋之情浓厚。


孙悟空被菩提逐出门下后闯出大祸,先招惹天庭,再由佛门招安。实际上收服孙悟空是如来的意思,观音做了个中间人,最后借如来二弟子金蝉子转世的取经路实现了这一目的。
唐僧在孙悟空的入佛道路中起了个镖物的作用,孙悟空像是镖师,一路上保护镖物安全抵达目的地。唐僧本身的任务是传教,将三藏真经传至南赠部洲(也就是东土大唐),拉上孙悟空算是支线任务,并不需要教化他。
如来讲罢,对众言回:“我现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亲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赠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孙悟空历经三界高位、打上凌霄宝殿,再被压至山下五百年,褪去戾气,悟道早就今非昔比,取经更像是一个借口,或者收其为佛门大拿的理由,没有之前的经历,没有菩提教的本事,取经也毫无意义。
后面封佛位,孙悟空也已经和金蝉子(唐僧)平起平坐,授南无斗战胜佛,三十五佛之一,居于佛祖释迦牟尼佛(释迦如来)第三周下方,其身蓝色,双手持盔甲置于胸前,持诵佛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由傲慢所造作的罪业。
而唐僧则加封南无旃檀功德佛,三十五佛之一,位于佛陀第二周的西北方。

再论法力和地位。
菩提祖师在赶孙悟空离开时曾说: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三界之中除了如来,还有谁能这么牛皮,能把孙悟空“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


作为三教合一的人物,须菩提祖师(菩提老祖)涉及道、儒、佛,精通诸子百家,法力无边,这也是唐僧不能比的。
唐僧纯佛门出身,转世更无法力,封佛后即使法力恢复也不太可能超过斗战胜佛,所以从实力角度讲,唐僧同样弱菩提一筹。
beyond004 发表于 2023-9-17 10:18:1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都是菩提做的,唐僧更像是工作中的上司。
传道孙悟空在菩提身边听了7年,让他对自身和世界又可以新的认识
授业,传授悟空大品天仙决,助悟空长生道,七十二变躲三灾。筋斗云
解惑,但是没有但是孙悟空有了这个能力基本上困惑都能自己去探究。

而唐僧更像是被人指点的贵人,找到孙悟空,让孙悟空带着他成就事业的巅峰
linjcong 发表于 2023-9-17 10:18:2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从原著来说,唐僧从原著来说当不了猴子的师傅,甚至需要猴子的开导,更像是一个废材的强制安排的领导。
唐僧在西行路上是经常抱怨担忧,猴子还得经常开导他,打消鼓励。在解经上唐僧也远远不如猴子,心经唐僧只是会背诵 但对经文理解停留在表面,所以经常被猴子驳得哑口无言
宝象国救了公主后,师徒们夜住晓行,又见一山挡路,唐僧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你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甚么虎狼!”长老勒回马道:“我当年奉旨出长安,只忆西来拜佛颜。舍利国中金象彩,浮屠塔里玉毫斑。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到山。逐逐烟波重迭迭,几时能彀此身闲?”
大战红孩儿后,继续赶路。行经一个多月,忽听得水声振耳,三藏大惊道!徒弟呀,又是那里水声?”行者笑道:“你这老师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们一同四众,偏你听见甚么水声。你把那《多心经》又忘了也?”唐僧道:“多心经乃浮屠山乌巢禅师口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个字。我当时耳传,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那句儿?”行者道:“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三藏闻言,默然。
离开被剃成秃子的钦法国王后,继续投西而去,忽见一座高山阻路,唐僧勒马道:“徒弟们,你看这面前山势崔巍,切须仔细!”行者笑道:“放心!放心!保你无事!”三藏道:“休言无事。我见那山峰挺立,远远的有些凶气,暴云飞出,渐觉惊煌,满身麻木,神思不安。”行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记得。”行者道:“你虽记得,还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三藏道:“那四句?”行者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三藏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行者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且莫胡疑,随我去。”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
青龙山大战犀牛怪之后,继续西行,忽一日,见座高山,唐僧又悚惧道:“徒弟,那前面山岭峻峭,是必小心!”行者笑道:“这边路上将近佛地,断乎无甚妖邪,师父放怀勿虑。”唐僧道:“徒弟,虽然佛地不远。但前日那寺僧说,到天竺国都下有二千里,还不知是有多少路哩。”行者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声。旁边笑倒一个八戒,喜坏一个沙僧,说道:“嘴脸!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里禅和子,听过讲经,那里应佛僧,也曾见过说法?弄虚头,找架子,说甚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请解!”沙僧说:“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长话,哄师父走路。他晓得弄棒罢了,他那里晓得讲经!”三藏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从这里看出唐僧对孙悟空的解经是逐渐认同,水平也是提高了不少。猴子佛学在后期已经达到极高水平,悟得解空。多心经又名遭难经,一念必定遭难。多心经,多心,修行路上最忌多心,要一心,对待他最好办法就是悟空,把他忘掉。所以唐僧学乖了再也不念了,从这个角度讲乌巢禅师的确不怀好意
pasu 发表于 2023-9-17 10:19:0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看原著,你就知道了。
原著里猴子和八戒可没少挖苦唐僧,这根本就不是对师父的态度。
拿唐僧最擅长的佛性来说,他都要比猴子差了一个档次。听乌巢禅师的《心经》,悟空能马上领悟,但是唐僧要慢很多,而且,后面唐僧胆怯的时候,是悟空拿《心经》的话来指点他的。
论做人就更别说了,猴子的人缘就能证明,唐僧的情商很低,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待见,只是看的唐王和如来的面子。
别的方面唐僧就更是比猴子差的多了。
观音让猴子拜唐僧为师的目的,我分析,还是用这个身份和伦理关系去限制几个徒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可以对师父不敬,不可以不听师父的话。类似于《天龙八部》里段誉和岳老三的关系。没有真正的师徒情,到后面发展出的也是兄弟情和尊敬更多一些。
至于菩提祖师,还是看原著吧。
他教给了猴子躲三灾的法术,相当于让他长生不老了,这不相当于再生父母一样的吗?
他教给了猴子一身本领,把一个横渡两大州需要划船十几年的猴子,培养成了上通天界、下达幽冥的猴王。
菩提祖师可不是只教本领,还包括做人的道理,甚至于排兵布阵。猴子大闹天宫返下天庭之后,在花果山摆的阵,可是连天兵天将看了都觉得不错的。
无论从哪方面比,菩提祖师都比唐僧更值得猴子叫一声“师父”。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