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学阶段到底应该陪学还是放养?

[复制链接]
hellos 发表于 2023-9-17 08:41: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自由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思维更开阔;有人说小学应该陪学,把孩子的基础打好,养成好的习惯,到底应该怎么做?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小川8433651 发表于 2023-9-17 08:41:5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凝妈悟语
我们常听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孩子上了小学,我们的神经就开始紧绷起来,让孩子在学习上花很多时间,一定要把基础打牢,防止到初高中掉队。
但是过犹不及,有的孩子,却因为用力过猛,到初中失去了后劲,成绩直线下滑,家长追悔莫及。




邻居家的孩子正在遭遇这样的危机。
虽然是邻居,但也不常见面,偶尔在电梯里碰到,邻居妈妈就会问我考上我们这里的重点高中,需要几个A几个B。我说也不是很难,6个A就可以。
我以为她家儿子上初三呢,结果才上初一,她就开始着急了。我安慰她,不用着急,还有2年多呢,肯定来得及。
邻居却表示很担心,她说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语数英常常是满分,但是上了初中,成绩就不行了。语文和数学尤其差,考B、C是常有的事,在班里只能排到20多名。
我说如果有特长,可以降档录取,我儿子是拿到了科技特长的A证,有两科可以提高一个等级,他心理压力减少,反而考到了6个A。
邻居妈妈叹息说,他也没有什么特长,小学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刷题了,也没有培养起一个爱好,就想着只要成绩好就行,没想那么长远。结果孩子现在特别反感做题,成绩上不去,都有些厌学了。真的是人家说的,小学榨干了,没有后劲了。早知道这样,小学就不让他那么累了。




我听了也觉得很惋惜,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再重读小学,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再多花一些精力扭转局面。
儿子上学这么多年,也听过不少优秀家长分享育儿经验,他们有个大致相同的观点是:在小学阶段,并没有逼着孩子把时间和精力全部花在学习上,而是多面开花。孩子后劲很足,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第一个方面,培养了阅读习惯,小学期间就读了很多书。
小学阶段,学习的科目少,就是语文、数学、外语,作业也不是很多,放学后写完作业,还有很多空余时间,他们不会让孩子刷题,而是让孩子多读一些书。
语文园地后面有推荐书目,学校老师也会推荐书,孩子们都会按要求读完。另外,家长也会参考一些比较好的书单,根据孩子的兴趣,给孩子单独提供更多的书,让孩子涉猎更广泛。
尤其当老师的家长,这方面做得特别到位,他们总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读完还要进行头脑碰撞,展开讨论。既加深了对书的理解,又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儿子班里的班长就是这样的优秀代表,是女孩,还在学生会任职,平时任务很多,还一直保持班级前五。




第二个方面,培养了兴趣爱好,有拿得出手的技能。
小学正是孩子求知欲特别旺盛的时期,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一项或两项,一直坚持下去。不仅让孩子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也能让孩子在机会到来时有更好的选择。
孩子们的爱好五花八门,音乐、美术、舞蹈、运动、机器人、自然科学、信息学等等,他们都会在业余时间,进行专门的训练,让自己保持独特的优势。
有一些比较好的高中,都会提前选拔一些有特殊专长的孩子,只要专长达到学校的要求,即使分数稍微低一些,也有被录取的可能。现在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孩子做喜欢的事,更能发挥优势,学得也更开心。儿子就是因为从小学开始喜欢机器人,一直保持爱好,把握住了到手的好机会。
特长要从小学开始练起,到初中再补,就未免太晚了。




第三个方面,培养了良好习惯,能适应课程的变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小学阶段培养的习惯,能延续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一点都不是危言耸听。
像写字,如果小学写不好字,以后就很难写好字。因为到初中、高中,老师不会再拿出特别多的时间让孩子练字,而且,孩子形成思维定势之后,也很难再认真写字。
但是书写特别重要,现在都是电脑阅卷,如果存在书写潦草、不清晰等问题,很容易被误判,而导致丢分。即使有一分之差,也会关系到上千个名次,很可能影响升学。
像有计划的学习,小学只有三门课,很容易分配时间,初中有9门课,就需要认真做好规划,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像运动,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运动的习惯,身体素质很好,到初中的时候,要进行体育中考,不管是长跑还是引体向上,孩子都能轻松应付。如果不喜欢运动,就会对体育成绩产生恐惧。




你看,初中后,那些有后劲的孩子,都是在小学阶段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发展,但很多家长还蒙在鼓里。
当然,优秀家长也不是天生优秀,也不是独创了这些方法,而是特别爱学习。
他们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听了很多讲座,跟老师和家长交流,还会看很多育儿书。
写在最后:小学阶段,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各个方面都更容易打好基础,为以后做准备,如果只把时间浪费在学习上,就太可惜了,于事无补。为了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家长们可要行动起来了。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爱笑的眼睛 发表于 2023-9-17 08:42:2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所以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根据自家娃的情况来看。陪学or放养,需要先看一下孩子的个人状态。
如果自己家孩子放学后像一只自由的小鸟一样,书包一放就和小伙伴出去玩,吃饭的时候找不到人,吃过饭之后经常三心二意的“磨洋工”,十来点钟还在苦哈哈的写作业,那咱们还是监督一下吧,别的不说,孩子睡太晚了,第二天上课肯定没有精力听课。
出于对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目的,我们家长需要灌输一个作业写完了再出去玩的概念,并且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学习氛围,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如果孩子回家之后,规规矩矩的先把作业写好,再厉害点的开始预习明天的课程,并且通过验收之后,发现作业写得干净工整,这样大人完全可以放下心来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只依靠孩子能不能认真学习来判断孩子的学习情况。
就拿我来说,我小时候属于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也不去和小伙伴玩,先把作业写完,然后看会动画片,到我家玩的一些阿姨都会夸,这孩子学习好认真啊,巴拉巴拉。但是其实我偏科比较严重,数学之类的比较弱,有时候实在做不出来还是看答案的。
但是我又不愿意告诉父母,就自己在那边琢磨,导致我后期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
所以,千万不要随意放养!不要觉得顺其自然就好。孩子就是孩子,成年之前很多事情需要家长即时正确的督促和纠正,才不会跑偏。我们要给孩子了解、理解和帮助,而不是动不动就语言暴力,或者打击孩子信心。
我们陪学的目的,除了希望孩子能够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弄清他们在学习上薄弱的点,这才是孩子需要的高质量陪伴。
同时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要发脾气,曾经面对我侄子,我也差点体会到了血压蹭蹭升高的感觉。后来我发现,多鼓励表扬孩子,他们反而会更容易进步。
保持一颗稳定平和的心态,多鼓励,不迁怒,常提醒让孩子慢慢感受到学习中的成就感,用我们的耐心陪伴孩子一起进步!
XU许 发表于 2023-9-17 08:42:3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益相关:11年小学语文教师,多年班主任,二年级娃儿的妈妈,来一波现身说法。
首先说一下结论:到底是陪学还是放养,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分阶段去看、结合孩子的情况去看。因为教育的路上,没有万能法。

借助我家娃儿的成长经历,说一下我陪学的经历和用到的一点方法,希望能对有困惑的家长一点启发。我家娃儿现在是二年级下学期,每天放学回来后,他会首先自己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时间大约是30分钟左右,然后就会自己尽情玩。学习成绩不是最好,但是语文、数学、英语各科基本能保证练习中错误不超过2处,比较稳定。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你是老师,自己开个小灶,孩子肯定都早就教会了,跟陪不陪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孩子在上学前我几乎并没有给他做与上学有关的辅导,比如特意教给他各种知识,更没有上过所谓的幼小衔接。所以在入学准备这件事上可以说几乎是“裸奔”状态。
结果上了一年级之后,我发现孩子的学习是这样一种状态:老师讲的知识他都会,也听得懂,小练习基本都会 。如果只强调学习成绩,可能问题不大。不需要我陪。但是学习是一场长期的较量,只看阶段成绩难免有些鼠目寸光了,学习的习惯养成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我发现,我的孩子上学后,不知道学习为何物,每天回来不知道也不想做作业,你让他做作业,就会听他在那嘟囔“太倒霉了,为什么要做作业?”“我可不想做作业”“如果世界上没有作业就好了”之类,各种牢骚满腹,但是就是没有行动。虽然孩子所谓的成绩尚可,但是支撑孩子长久成长的习惯没有养成,这是对未来有极大影响的。
所以,出于建立良好习惯的目的,孩子的初入学还是需要我陪伴走一段的
通过断断续续一个学期的时间,我实现了自己陪学的目标:1、能通过陪学让孩子能知道作业是自己的责任,并且自主作业;2、不求天天陪,由紧到松,慢慢放手。
在这样的目标之下,我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刚上一年级,孩子不会记录作业。所以每天孩子放学回来,我会首先告诉他作业是什么,然后告诉他如果你遇到困难可以找我以及希望他完成的时间,到时间我会验收。验收没有问题,他就可以自由玩耍了。说清楚规则后,我就会继续做自己的工作。
这时候你会发现,刚开始的时候他一定还是老样子,在抱怨在磨蹭,经常时间到了,他还一点也没做。而我的原则是,只要时间到了,我就要验收。验收的时候他当然是没有完成的,那也关系,我会在这时候用现实给他上一课,倒逼他慢慢学着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比如有一天老师的作业是:预习,读熟课文。告诉他作业之后,他就开始了抱怨、磨蹭。各种推脱,然后全程没有读。我在远程口头提醒了几次之后,就不再管他。时间一到,我就去验收结果了。

一验收的时候他一定是读不好,读起来磕磕绊绊或者有错别字。这时候,我明确告诉他:“这样是不行的,你听我读一遍,达到我这个标准才是合格的。再给你几分钟时间,你再来做,时间到我还来验收,如果你没法完成,那就很抱歉了,你就不能去玩,因为每个人都得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像我,不完成工作不能下班一样。”

于是,第二轮等待完成开始了。这时候,他的同学已经完成在旁边快乐地嗨起来了。你能眼见他那种遥望着羡慕的眼神。这时候我会送上一句:“人家已经完成作业了,所以可以玩,你抓紧吧!”

这时候就会看到他歪着扭着开始了。但是这种开始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迫于我的压力,不干不能出去玩,乖乖听又丢了面子,所以经常就会看见他在那似干非干的样子,比如眼睛瞅着书,嘴唇动,但是就是不出声或者是听见在读,但是声音里充满了慵懒、漫不经心。

这时候我告诫自己不能生气。因为,他已经开始行动了,已经是进步了,我们大人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太贪心,总希望立竿见影,这是要坚决杜绝的。我们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不要苛求一个孩子。

时间到了,我又来验收,明显他读过就是有进步的,虽然读得过程令人气愤,但是我仍旧会忍着情绪及时表扬他的进步:“刚才你就读了几遍,还读的不认真,就有进步了,如果你认真的话,那不得吓我一跳吗?!认真读一遍试试,如果过关,你就可以玩了”。

这时候娃儿已经开始面露窃喜,并且痛快地答应。因为感觉到再读一遍并不难,而且感受了自己努力的成效(被老妈虚伪地表扬了,当然他不知道),更何况玩正在旁边向他招手,这个事情诱惑太大。

很顺利他就完成了,完成后,我会再次跟他总结一下他的完成时间(目的是:帮他与第二天的完成时间做对比,让他直接知道自己的进步,慢慢建立时间观念)和作业质量情况(目的是:让他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问题,知道作业需要做到何种程度)。此时,即使我知道他还有些问题,但是我不会额外布置任务给他,会让他去痛快地玩(目的是: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努力与结果的关系)。第二天依旧如此往复。
慢慢坚持下来,会发现孩子的作业完成时间越来越短,需要我们督促的时候会越来越少。就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知道了必须完成学习任务才能玩,这是他的工作;如果认真做,完成的会更快更好,这是学习的标准和方法。
整个陪伴过程中,我没有选择一直坐在孩子身边,盯着他,而是帮他定一个目标,让他去完成。整个用了大概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让孩子知道放学先作业是自己的职责,并且及时、认真完成才可以,养成了相对稳定的学习习惯,所以到现在二年级了,孩子回来都是放下书包马上作业,作业完成后自主安排活动。
当然,我们的陪学目的,不仅仅是希望孩子能做完作业,很多时候是希望能够帮助孩子提升成绩。所以,当孩子知道了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并且能够及时、认真完成作业之后,我跟孩子做了一个约定:周末的时候,我会针对他平时学习中发现的问题,给他做一些额外的练习,时间会在1小时以内,目的是帮助他,让他成绩能够保持比较好。
在这个陪学过程中,我的作用非常重要,我需要保证给他的练习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一些机械、无效的练习,不是一些浪费时间无意义的练习。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这是很多家长的误区,认为只要写、练就行,不管内容,其实这是错误的,过多的无效练习会磨灭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提升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
所以,为了避免无效练习,平时的时候,我会留心他日常作业、听写、练习的情况,找出问题,做好记录,周末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形式对掌握不好的内容进行重点练习。
比如听写,发现他哪个字错了,我会让他把错误的地方在生字表上圈出来,周末或期中、期末复习的时候就可以重点复习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学会根据记录复习的方法,随着年级升高,对于孩子的学习价值也是很大的。
而且通过记录的添加和擦除,他能够明显的发现,自己的错误之处会越来越少,这就让他的努力显性了起来,让他有了成就感,他也就更愿意接受我的“开小灶”陪学。
当然,刚开始加码的时候,我会付出一些“代价”,比如按时学习完毕我会陪他去游乐场、给他买喜欢的东西等。但是慢慢地,孩子自己就不太在意这些了,因为平时这些福利也没有少过,我也不会去给他不断加码,都会按照约定来做。
而且有时候我们的亲身参与也很重要也就是大家都戏称的跟孩子一起上学。记得我家娃上一年级时候写字不好,我和他爸爸会跟他一起学,并且互相评价,看看谁哪里写得好,给对方打分,通常我们都会故意给孩子打高分,而且一天比一天高,孩子当然是故意给我们打低分,但是我们也会根据他的“指点”认真练习,希望他给我们打高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更加清晰写好的方法,感受到不断练习带来的进步和成就感,慢慢就追了上来。
当然,不管是何种形式的陪学,整个过程中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孩子会有厌烦的时候,会有潦草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有一颗稳定、坚定的心: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553700162622738432">1.适时调整,不迁怒,不指责,不抱怨,多帮助,多表扬,多提醒;用我们的耐心陪伴和积极鼓励去帮助孩子。
2.做一个不贪心的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有一点好的进步,就希望他更快地进步,在学习上不断地给他加码,让他有一种没有“解放之日”的错觉,因为一旦形成这种错觉,很多的孩子都会选择用磨蹭来消耗时间,收获的就不是额外练习的成长,而是磨蹭、虚度时光的不良习惯了。
3.孩子的教育始终在场,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出现,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总之,高质量地陪,有选择地陪,基于需要的陪才是最重要的。

@知乎亲子
XU许 发表于 2023-9-17 08:42:5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国家要停了课外补课?因为内卷是最简单的。题海战术是普通爹妈最简单的拔高孩子的方法。
关于陪学还是放养?
我真的好奇了。自己的孩子没数吗?孩子智商如何?是高智商吗?是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的天赋吗?
如果没有,就是一枚普通的孩子,还有普通人都有的惰性,好逸恶劳,请问放养是凭啥呢?
我一直说,不要去听一些高知父母去说理念。这些年我听那帮人说理念,听得耳朵老茧都出来了。
无论他们奉行鸡娃还是奉行佛系,自己的娃成绩都不差,但你受不了的是,这帮人见面还不停埋汰自己的孩子不行。
为什么?因为这票人很多学习能力都是天花板的存在,都是老天赏饭吃的类型。他们都是拿孩子和自己做对比,所以人人自己口中的孩子都是不行的。但真的孩子不行吗?
真相有时是很残酷的。
那票人中,有一个,自己从小在村口玩泥巴长大的。所以他女儿小学几乎就没管过,就是佛系放养。
到了初中,这爹买了学区房,把女儿送进重点初中,初一上半学期,因为小学是放养的,这孩子考试是倒数的。估摸着高中都考不上了。
初一过完,人家小姑娘考进年级前20,妥妥地重点高中的苗子,是不是非常励志。
人家爹曾经就是学霸,高考成绩是打败99%的竞争对手。
知道多凶残吗?怎么提高他女儿数学成绩的?简单粗暴!
就是直接灌输高中的知识点,做题只管对就可以了,管你用啥方法呢!直接作弊。
普通的孩子还有一个兜兜转转的过程,人家敢奉行佛系教育,就是把兜兜转转过程给省略了,真的关键时候直接上干货。到了高中,继续卷到高数就完了。
这爹自己擅长理科,不擅长文科,没关系啊,他们那个班是文理兼收的,找个同学问下文科要领。人家女儿就逆袭了。
你问他,他肯定会告诉你,鸡娃无用,小学开心过就好了。
他家孩子可以,你家孩子未必可以。
再说我家吧!不要去听我说啥理念,没用的,虽然他爹天天叹气,说自己女儿儿子一塌糊涂。知道怎么一塌糊涂法?
是和他自己做对比的,他经常和他女儿说,“小学应用题怎么会错?”他小学是直接刷奥数的。
即使普通智商,他的一双儿女在无形中被他拔高了很多很多。大家以为非常辛苦?
不,几乎不费事。他爹是擅长文科,一年级他就开始带着他女儿背古文了。
听他讲过一次课。我就深刻意识到这票人真是老天赏饭吃。那种古文的感觉一点都没丢,而且抓重点非常准,不需要看任何辅导书。就直接把知识点给拎出来了。我是在文科见长的高中,当年我们语文老师就算挺狠的了,但他爸给挑的,我高中课外阅读都没做过。
我女儿现在就常用字识字量和我一样的,做过测试,讲解古文的书,她不认识的字,我也不认识。
你问他爹鸡娃了吧!他还不承认,他觉得每天就捣鼓十分钟古文,每天背20分钟的古诗,算哪门子鸡娃!
他们是直接拿自己天花板的标准带着孩子卷的。
我儿子的古诗可以背一百多首了,很多高中的娃未必背得过他。就是每天雷打不动,带着孩子背20分钟。
出门,到处说自己的孩子不优秀。
按照他爸的标准,他是在放养,还没系统灌输知识。
很多学霸高知爹妈说得理念方法听听就得了。
普通爹妈,孩子没有高智商,没有内驱,就老老实实带着培养吧!
buyidaifu 发表于 2023-9-17 08:43:3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别!走!极!端!
我家小萌,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考试只拿了70分,而全班平均分是95分——这就是我们放养了一年的结果。
小萌上小学的第一年,也是我回归职场的第一年;不是不想陪,而是完全没时间陪
作为双职工家庭,我们每天关注的都是,孩子有没有吃好、睡好、长得好、坐姿好;在学习方面,我们就放掉了——更何况,我家小萌从小就爱看书,所以我们总觉得没事。
结果,这可不就出事了!


暑假期间,我开始陪他写作业,才发现了几点自己完全忽略的事。
首先,是他不愿意写字。
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不是难事,难的是,习惯了「只用眼睛看书很快」的孩子,不愿意「费劲地动手写字」。
无独有偶,我有个专注做识字启蒙的朋友,她家孩子也是这样:识字多,但不愿意写字,一写字就哭,从一年级一直哭到三年级。
其次,是他总写错字。
一年级的孩子大多处于对汉字的整体识记阶段。
比如他们经常把「直」写成两横,都说明他就是记了个大概的轮廓,没有记住具体的一笔一画。要想让他们记住正确的写法,还得让他们亲手写一遍才知道。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虽然识字量大,但是写字的正确性却不高。
第三,是他握笔姿势错了。
这事儿说来挺魔幻的,但事实是,小萌一直在用「握毛笔」的姿势来「握铅笔」!



回看视频的时候,我惊了

所以他写字是真的费劲,手疼,所以写字难受,一难受,就更不想写字!
一年级期末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对照着一看,他之所以考70多分,就是因为试卷有一整面都没写——理由是没时间写了,其实就是写字太慢。
那时候,小萌已经开始对语文失去信心了;甚至有几天早上他说:
妈妈,我肚子疼,我不想去学校了。
然而一到社区医院,他的肚子就神奇地不疼了!!

如果我依然放养,估计他会开始变得厌学和偏科;所以我觉得,放养也好、陪学也罢,关键是看孩子的状态,千万:
别!走!极!端!
如果一路放养下去,孩子会越来越丧失信心;而如果由此开始就一路猛抓起来,开始疯狂鸡娃,各科作业百花齐放,孩子也很可能因此厌学,甚至和家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过犹不及」——纯放养和全陪学,可能会导致相当类似的结果。
我家从没给孩子提前报过什么「培优」班,但在「陪学」和「放养」之间,我们的原则是:
先放,遇到问题就陪,再放,遇到问题再陪……
那个暑假,我们带小萌去报名写字班的时候,老师一直向我们推荐毛笔和国画;我拒绝了:「我给他报班,不是为了培养什么特长,考什么证书;只是他遇到问题了,我们希望和老师一起帮助他迈过这个坎。」
老师愣了片刻说:「这样也不错,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


我自己在学习上,其实一直是被放养的状态。
据我妈回忆,作为四川孩子,而且从没上过学前班,当初我学拼音的时候,回家整整哭了两个月;但也是一边哭一边写,最后自己熬过来了。
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熬过来。
在学习和考试的筛选器里,很多孩子都是因为迈不过某些坎,因而被漏了下去;而我们都不希望自家孩子是被漏下去的那些。
<hr/>上面的例子,只是我家的个案。下面我们从更高的维度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孩子小学阶段到底应该陪学还是放养?
随着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意识到了早教启蒙的重要性。不是提前学知识,而是鼓励孩子通过「唱、读、玩、说」四大方式,去发展学习和探索的技能。
在美国,早教启蒙最早是由zf出资的Head-start Program(启智项目)所推动的:这个项目是为了消除贫富差距对不同孩子所带来的影响,让家教的理念走入社区、走入家庭。
我家在亚利桑那州的时候,也参与过这样的课堂。


Head Start 项目始于 1964 年,截至 2005 年底,有超过 2200 万学龄前儿童参加了该项目[1]。


根据总结 31 项研究的 Datta (Datta, 1976 & Lee et al.,1990) 的说法,该计划显示,早期参与的儿童,智商得分立即提高,尽管在开始上学后,非参与者能够缩小差异。而且,与没有参加项目的同龄人相比,参加项目的孩子更有可能完成高中、上大学,并且可能在20多岁时获得更高的收入。同时,Head Start 与孩子的考试成绩的巨大而显着的提高有关,并且显著降低了孩子留级的可能性。
然而,也有批评的声音出现。
Freakonomics(《怪胎经济学》) 的作者 Steven D. Levitt 和 Stephen J. Dubner 研究认为,根据对幼儿纵向研究数据的回归分析,Head Start 对学校早期的考试成绩没有持久影响。
许多研究都发现,Head Start 在早期产生优势,但这些好处大概在二年级和三年级时,优势就开始消退,甚至开始落后于未参加该项目的同龄人[2][3]。
其实也不难理解:加强家庭教育,孩子学习就不错;停下来以后,孩子的表现也会归于平淡。
换句话来说,如果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来自父母的陪学,那么父母就得一直陪学;尽管这样强于哪些无法陪学、全靠个人学习能力的孩子,但家长是累的,且这些孩子脱离家长的陪伴以后,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叛逆、缺乏自信等)。
<hr/>我越来越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真的需要成为他们的脚手架。
没错,就是下面这样的,修建房屋过程中的外层支架:


搭建大楼的时候,孩子需要站在脚手架上面,往上爬(遇到问题,我们一起解决);
但当大楼修好的时候,脚手架就需要被拆掉,让大楼自成一道风景。
现在陪,是为了放手;现在帮,是为了让他独立。
脚手架可以帮助刚接触学校环境的幼儿,在学习时建立信心。
例如,一旦孩子认识了某个汉字,我们就可以教给他们同音字,或者形近字,从而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
从熟悉的知识,到不熟悉的知识;是因为老师和父母选择的连接,能让孩子更好地过度——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也不是只让他们自己一人去面对。
<hr/>我们带小萌练字的时候,也是这样循序渐进的。
一开始是书空,也就是以手为笔,让他对着空气写笔划;
然后是拆解字,也就是说出字,让他念出每个笔划的名字(旅途中,这个方法特别好用);
接下来是拆部首,说出字,让他说出由哪些部首和部分组成;
最后才配合具体的写字练习。
当孩子通过早期的书空、拆笔划、拆部首,对要写的字了若指掌以后,写字的速度自然就加快了——而不是单纯为了让他加快写字速度,就只做重复的练习。

我知道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成绩落后就心急;如果说孩子考90分,家长给布置 1 份作业,当孩子考到70分,家长恨不得能布置100份作业,好让孩子加油追赶上来。
但孩子面对海量的作业,真的心里会崩溃。
就像我们期末考试面对 1 篇论文,还是面对 10 篇论文,其工作强度不是简单地乘以 10 倍一样。
在练字的时候,一定要慢慢上强度:先练一遍,再练一遍……这样一遍一遍练下来,孩子自然也就有了信心。



二年级的小萌,已经可以15分钟搞定一篇作文了

前天早上出门前,我问他:「小萌,听说你昨天听写全对,拿了优诶!」
小萌瞟了我一眼,回答到:「听说啥听说,事实就是这样。」
然后,他拎起饭盒,背上书包,一溜烟跑出门,跟着他爸上学去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