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月学院学习和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复制链接]
e中人 发表于 2023-9-17 01:14:5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月学院是一所创新高中。从 18 年 9 月迎来第一批学习者,我们一直在持续迭代和长大。
作为一所创新学校,网络上对「探月」有许多好奇的声音,我们希望借助知乎这个平台,让生活在探月的「每一个人」可以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展示探月真正的样子。
于是,就有了这条来自探月官方的提问。我们真诚邀请来自探月的「学习者」、「家长」和「老师」,在这里分享你的故事和观点。
全部回复3 显示全部楼层
rlb1566 发表于 2023-9-17 01:15:1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清森探月学校又双叒叕还宣布改名,这次改名为“探月学校”。



图源来自校方公号

为什么说又呢?因为关于这个学校的改名史,真可谓是一波三折。
学校原为“清华附中系”学校的一员,从最早的“清华附中奥森校区”到“清华附中国际学校”,后因政策改名“清森学校”,并在去年9月宣布全面解除与清华附中的关系,并转而和探月学院合作办学。


在师资上,引入了来自全国知名公办学校(比如北大附中、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和上海中学等)的优秀教师;在教学上,不仅会提高中式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同时也会增设多门AP课程以及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选择。
再到如今在此更名,去掉了带有清华附印记的“清森”二字,并以“探月学校”示人。显然,对于学校来说,“清华附”时代宣告结束,并正式开启“探月时代”。
在更名后不久,探月学校也娓娓发布了2023-2024学年的招生简章。
一、学校招生资讯

身份要求

无身份限制
开设年段

G1-G12
招生时间

滚动招生,招满即止
课程设置

小学:双语融合课程



探月学校小学部课程安排

初中:中美融合课程



探月学校初中部课程安排

高中:AP课程
学费要求

小学:19.8万元
初中:21.8万元
高中:22.8万元
二、入学申请步骤

STEP 1 网上申请

填写并提交入学申请表,招生官会在收到申请表后尽快联系
STEP 2 支付费用

申请表审核通过后,招生官会联系并告知申请费缴纳流程
STEP 3 入学评估

参加相应年级的学术测评以及面试
STEP 4 录取通知

从申请到录取,一般会在四周内完成
三、入学评估内容

G1-G5

以面试为主
G6-G11

DET测试(G8以上必选)、MAP测试、综合面试
四、入学备考建议

首先,明确考察要点。
MAP测试是基于美国CCSS标准设计的评估系统,因此在梳理各科目知识点时,可以比照标准和考纲,找到孩子的知识漏洞。


除了爱宜思独家备考教材外,家长们还可以使用英文教材(比如美国本土英文课本)作为参考,因为这是自然词汇学习和英语语言熟悉的过程。
其次,整理专项词汇。
词汇在MAP测试中是支撑考生看懂各类文章和题目的基础,同时词汇题也是MAP测试的一种重要题型。
因此,MAP词汇备考的核心在于通过目标参考分数对应词汇等级要求,再对应具体的词汇表,然后该记记,该背背。
最后,真题演练。
在备考上很重要的一点是,针对孩子所申请的年级,确定目标分数,并对应各科RIT分数段的题型进行练习。
<hr/>以上就是Tammy老师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相关内容,相信家长朋友们花时间看完后,对此应该有一定的认识了。


如想了解更多关于国际学校择校、备考、提升内容,可加老师助手沟通:acebx001。成功对上【暗号】还可领国际学校备考干货资料包!
devil0 发表于 2023-9-17 01:15:5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徐苏三
编辑:HH
视觉:阿宝






在大学微积分的第一堂课上,我的数学教授,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子,对学生们说:“我这堂课的目的,就是让你们抛弃自己学过的ap,ib,alevel知识,重新用数学的方法,推导你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的公式。”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顿悟了什么叫做「数学的方法」:从最简单的公理开始,推导整个数学世界。第二堂课上,我们忘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存在,开始用几何的方式求二次函数的积分。而我课上的同学——在传统观念中「不善于计算,基础薄弱」的美国人——也会在教授做出一个漂亮的证明后惊呼,做出双手抱头的动作。
这不禁使我思考:如果数学教育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以不是智力筛选的工具,也并非日常工作的必需,那么它对人的价值何在?当我和我的美国同学一样,因为一个漂亮的证明而鼓掌时,我们在享受的,又是什么?
回到高中的数学课堂,我猜想,我有了一些新的答案。




大学校园一角





“这节课,我们来讲点有的或者没的。”

一哥是探月很受欢迎的数学老师。我从没上过他的课,但经常从同学口中听到他的名字:我的室友跟他辩论了三小时自由议题;某个学生觉得上学没有意义,被他叫过去谈心。在学院的大型活动里,也经常有人起哄让他上台表演。
“如果你们是一个社会学的研究者,你们想研究的问题是在某个班级,有多少学生曾经成功完成考试作弊,你会怎么研究。”
一哥站在讲台前,洪亮且充满播音腔的声音,让我一瞬间以为自己在看央视的某档演说节目。话音刚落,有同学应声答道:“访谈”、“调查问卷”。
“你们觉得,访谈问卷会有什么问题吗?”他追问。看到台下的同学似乎有些茫然,他补充道:“如果我们选定两个选项,A,作弊过,B,没有作弊过,似乎所有人都会选择B。这仿佛是某种人性的必然。”




探月数学学部导师曹竹飞Ignacio

“有的时候,一哥讲课有点像在演讲。不仅声调有起伏,每一帧的表情也不太一样。”
在闲聊中,课上的一位学生 A 和我谈起他。这让我想起,唯一一次和他接触,是在他刚来的那年开学典礼上。当时,我负责的一个环节,是邀请不同的老师,分享一些世界各地的远方,正在发生的事。灯光暗下,一哥背后的屏幕上,是一张看上去有些破败的高中教学楼照片: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支教的故事。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他提供了一个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提供两道题,第一题是“你的生日是否在上半年”,而第二题是“你是否曾经进行过考试作弊”。被试者需要抛一枚硬币,如果正面就回答第一题,反面就回答第二题。除了被试之外,没有人知道硬币是正面还是反面。从心理学角度,加入一个随机项会让被试认为自己无法被查到,从而提升数据的可信度。
至此,他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拿到了特定的数据,如何回答一开始的,有多少人曾经做过弊的问题。”从而,引出了本章的学习主题:条件概率。他并没有让同学们立即回答,而是将其留成了PA(Performance Assessment的缩写,表现性评价)作业。在探月的数学学习中,PA是最让学生头疼的一类作业。学生们需要清晰展示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所有步骤和逻辑,并讨论结论的合理性,写成一篇小的论文。
我猜想,如果我是他数学课上的学生,要我回答“学习数学的意义”,答案大概会是“为了研究我感兴趣、与社会切实相关的事情。”

“怎么说呢,我觉得一哥,有点八卦。就是很喜欢听「人间疾苦」,听学生们讲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A 对我说,她有时会去找一哥聊天,而他在给反馈的时候,往往会表达一些价值层面的观点:思想潮流、社会变迁趋势云云。我追问 A 的感受,她对我说:
“很多时候,确实很有道理,但听太久了就有点想逃跑。但是呢,在探月有一类人,就很喜欢学习,能跟他辩论很久。”





在探月,Ryan 是一位活在传说中的 Guardian。相传他是一个拿了社科硕士和理科学士的高中文科生,从五线小县城一路考到港大,在美国研究生毕业后又环球旅行一圈,来到探月当老师。

对我来说,小 Ryan 是我高中三年又爱又恨的老师。作为我的年级组长,他会在催我查成绩时追着我满学校跑,会在我的毕业答辩上抛给我很犀利的问题,也是那个在我迷茫的时候理解我、支持我决定的人。在课堂上,再次看到他怼人是件享受的事情——因为这次,被怼的对象终于换了别人。
在课堂的开始,Ryan给九年级数学课上的同学播放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二次函数的数学史科普。视频播放到第46秒时,他突然按下了暂停,并点了一个学生的名字:
“在视频中出现过哪几个古代文明。”
这个点人的选择明显是经过考量的,因为被点的同学一脸茫然,显然没有认真听课。小Ryan提醒了他几句,又继续播放视频,几十秒后暂停,点人回答问题,再继续。被点到的同学依旧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你当然不会了。如果你几十秒的视频都做不到专注,那么一节50分钟的课,你又能记住多少?”




探月学术负责人杨博宇Ryan

说完,Ryan面向所有的同学:“我们课上并没有让你们刷题,同样类型的题目在作业中不会出现超过10道。我希望让你们锻炼的是 reasoning 的能力,这是你以后不管想做什么改造世界的基础。即使你要给老板写报告,也需要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临近课尾,Ryan又邀请第一次被点到的同学回答问题,这次,依旧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他叫那位同学坐下,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他给自己教练组的九年级同学每人发了一道中考题,并给了他们十分钟时间。大部分人发现自己不会,头三分钟就放弃了。只有很少部分的同学坚持到第八,九分钟,试图用已有的知识拆解题目。虽然十分钟后,所有人都没有做出来,但是那位坚持到最后的同学,只用了别人1/5的时间就在老师帮助下理解了题目的解法。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次次锻炼自己的头脑:你是否能够足够专注、足够用心思考、能够在不知是否有答案的情况下依旧尝试。这是我从Ryan课上听到的答案。在担任他的数学助教期间,我曾不止一次听他讲起,他留作业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大家呈现完美的「正确答案」,而是尽自己所能,把自己所有的思考、困惑以最真诚的方式展现给老师。这也是我常常会感到「被怼」的原因:被迫面对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实在是件很难的事。






我和霄哥的缘分,始于自己十二年级在学术研究路径时,他面向同学的自我介绍。那天我们玩起了「两真一假」的游戏,他说自己作为一个统计学的博士,很喜欢打棒球,甚至在博士期间在MLB(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做过数据分析相关的研究。所有人一致同意这条一定是真的——从他头上戴的棒球帽、看起来很适合打棒球的体型、以及他在讲另外一条时的支支吾吾。
因此,通过屏幕,看到他在课上给学生放棒球视频时,我只觉得恍如隔世。记忆中只有四个人的统计课上,霄哥总会在课间休息时和 Samson 闲聊,话题是他们口中「奇妙的数学运算」,并时不时蹦出一些听上去和数学有关的名词。他们越聊越开心,有时还手舞足蹈,而我越听越困。




探月数学学部导师张霄Joey

回到他的课堂,这节数学必修课上,学生们在学习「极限」的概念。黑板上出现了一行字:“生活中有哪些极限的概念?” 似乎是周四早课的缘故,学生们显得有些困倦,教室里陷入了一片沉默。
慢慢地,同学们开始有了一些回应:“圆周率”、“瞬时速度”等等,直到有一个回答吸引了霄哥的注意:“人的寿命。”
“你活的天数一定是一个有限的数,我跟你打赌。”霄哥说。回应他的是一阵久一点的沉默。
在讲完极限的定义和相关性质后,霄哥给大家播放了MLB联盟的本垒打集锦。播放到自己喜欢的球队和球星时,霄哥如数家珍,简直比解说员还激动。视频结束后,他向同学们公布了这个单元的PA任务——利用极限的思想,计算不规则棒球场的面积。不同于其它球类运动的场地,棒球场的形状和规格很大程度上由地势等因素决定。因此,学生需要挑选一个MLB中的棒球场,估计它的结果,并求出建造一座这样球场的预计投入。

利用数学计算球场的面积,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吗?似乎不是。或者说,当我试图了解一座球场的面积时,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打开搜索引擎,输入球场的名称。这样看来,用实际生活引入数学的尝试似乎是失败的(后来当我跟霄哥说起来,他告诉我在设计课程的这个部分之前,他确认过棒球场的确切面积是搜不到的,这很符合一个统计学博士的严谨)。
然而,我并不这么认为。刻意训练并不一定要符合「第一性原则」,而数学作为将一切生活场景模型化、理想化的工具,它的美丽体现在每个我们尝试用它去逼近真实的瞬间。对于霄哥来说,因为他喜欢数学,也喜欢棒球,所以用数学的方式来阐释棒球,不管是研究兴趣还是教学实践,对他来说都是一件充满意义感的事情。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旁听师生兴奋地、不断说出我完全不了解的名词的瞬间,极大程度上地定义了我所喜欢的一部分探月生活。尽管我并没有那么享受数学,对计算机也一窍不通,但看到有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一些虚无缥缈的概念和定义所兴奋,那种情绪张力所引发的共振,总在教我更单纯地看待这个世界:「热爱」是天底下最能给人力量的事。

无论是一哥,Ryan,还是霄哥,他们都因为兴趣或天赋选择了数学这门学科,而作为一名老师,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对于知识的态度,恰恰就溶于他们每一天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之中。无论是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锻炼思维,还是与其他自己喜欢的事物建立连接,这些在探月教数学的导师们,也在传导用「数学的方法」来解人世间的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宇宙间的第一公理是热爱,而我们所能探索的,就是基于热爱所延伸出的整个世界,无论其中的奥秘最终能否有解。



探月学习者Oliver 使用 Desmos 软件用二次函数推敲每个线条的走向

这似乎是句很简单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但却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或者说,大概教育的意义就是强调一些简单但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我身边有这样的成年人,他们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一遍遍告诉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在探月,有一句我从入学听到毕业的话,叫“教育就是一个灵魂点燃另外一个灵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这句话是只存在于星空旷野下的哲思对话,或是在学生极度无助之时老师的点拨和陪伴。如今我发觉,这个过程并不需要时机和场景的铺垫:青少年来到学校,遇到一些真诚的、勇敢的、袒露自我的灵魂,以至于能够慢慢发觉,什么是自己向往的样子。在旅途中,在恰当的时间,遇到属于自己的,关于学习或关于人生的答案。


bigboboo 发表于 2023-9-17 01:16:3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了解,可以百度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