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中日,朝鲜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出过文学影响足够大的作家?

[复制链接]
mahuman 发表于 2023-9-16 02:52:35|来自: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毗邻中日,朝鲜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出过文学影响足够大的作家?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sifeng 发表于 2023-9-16 02:53:13|来自: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我浅薄的知识大概说一下吧。

简单来说,韩日文学由汉字东传而产生,日本最先受西方文学影响,产生近代文学,而后日本外侵,1910年日本统治朝鲜之后朝鲜受日本文学的影响出现启蒙文学和新小说。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时期,同样的社会背景下,汉字作为媒介,使朝鲜文学吸收了中国文学的养分,梁启超,鲁迅等作家都对朝鲜文学起到了影响作用。20年代朝鲜受日本NAPF的影响,成立了KAPF(朝鲜无产阶级作家联盟)和中国的左联齐名。这个时候是朝鲜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盛世,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而后30年代支持无产阶级的作家们流亡东北,革命影响下开始革命文学创作。革命胜利之后这批作家全部去了平壤。是的,当年那些优秀的作家,不是留在东北就是去了北朝鲜,因为他们支持的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韩国并不适合他们【扶额】。然后朝鲜的政策大家也都懂了,然后这些作家基本上也就被埋没了。
但是朝鲜文学也是有很多代表作的。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那首《金达莱花》,就出自诗人金素月。古典文学作品中,《春香传》《洪吉童》《沈青传》也是很有名的嘛。韩国独创的传统演唱形式판소리(pan sori)知名度也是很高的,《春香传》就是판소리的著名唱段。还有稗说,李仁老的《破闲集》崔滋的《补闲集》 李圭报的《白云小说》还有一个我忘了…【凿墙】再中二一点,韩国的网络小说看过的人应该也不少吧,比如《那小子真帅》(咳咳…)
作为一个中国人,接触到的中国文学一定是更多的。关于日本文学,鲁迅当年就去日本留学过啊,同期的还有很多人,当年那些人还在日本成立文学联盟,这个大家翻翻百度百科鲁迅介绍里面都有哒,手机码字,原谅我,呜呜呜~
解放之前的文学就是那么忧桑~ 解放之后更是忧桑。为什么现代文学上韩国朝鲜依旧没有代表作呢!(完了 逗比本质开始暴露了)
首先是上面提到过的,当年活跃的有名气的作家不是留在东北,就是去了北朝鲜,南韩的文坛青黄不接,而且由于政策原因,六七十年代的韩国文学真的是…没法看  都是一些战后反思,工业革命等等主题。同期的朝鲜文学则是歌颂伟大领袖【额…】想想中国当年的歌颂毛主席,就是那个样子的…也就是千里马文学。嗯…对…像咱们的大跃进啥的,人家也是有名字的。话说,你们知道大跃进是中国跟朝鲜学的么!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ㅠㅠ 再后来,当年那些牛逼的作家都翘辫子了,朝鲜文学就开始不能看了,韩国文学这边因为国富民强了,用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饱暖思淫欲。于是开始琢磨文学创作。80年代之后涌现了许多有名的作家啊,只是如果po主说的有名是诺贝尔奖的话,那还差的远一些。《熔炉》的作者孔枝泳就很有名哒~ 还有我教授最爱的千云英(音译)原因是她长得美…【汗…】还有当当上被炒的很有名的《因为青春,所以疼痛》
总结起来,朝鲜文学就是一直受影响,从未超越过【作为朝鲜文学专业的学生,我有种淡淡的忧桑…】
ps:想到哪写哪,语言可能繁琐重复,请原谅【磕头】
关于中日韩文学的关系 推荐大家我也不知道谁写的《东亚比较文学导论》 这个教授写的这本书真的人很棒!特别棒!虽然我只看了两遍 这是我教授一年级的时候给我的假期作业 10比1写全书梗概 嘤嘤~
mjp004 发表于 2023-9-16 02:53:29|来自: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但是基本都是汉字,而且基本都是唐律诗,而且基本都比中国稍微欠缺点儿层次。毕竟无论是科考硬件还是人口,古代韩国都完全没法和强盛时期的中国比。
不过在国际上相对知名的也不是没有,《春香传》,被誉为和《红楼梦》《源氏物语》并肩的古典巨著。
fxpk 发表于 2023-9-16 02:54:17|来自: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私以为《春香传》在中国的影响还是有的,不少地方戏曲都改编于这本小说,作者的话,好像是柳应九。还有一种说法是柳应九整理民间故事而成书的。
bingfeng009 发表于 2023-9-16 02:54:50|来自: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

@Samhero邀,( ´・ω)
其实在早前朝鲜半岛的贵族就已经有了很深的文学造诣,可惜这些作品都是用汉文写的,丝毫无助于韩语文学的发展。一个国家的文学根植于深厚的民间传统和自己本身的文字,而朝鲜贵族们上千年来都没有被任何外力推翻,这些门阀巨族是不可能对苦难的民间有任何同情的。而自诩「小中华」的他们也不会对发明文字而感兴趣。
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传》曰:“用夏变夷,未闻变於夷者也。”历代中国,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华。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於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螳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大累哉!
这是当年世宗大王创制谚文时,两班贵族们的反应。而韩剧《树大根深》也体现了两班对韩文字的抵制。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纵使有新罗诗人入选《全唐诗》,有崔致远《檄黄巢书》之正气凛然、有善德女王《太平颂》之浩浩汤汤、李谷《橡栗歌》之愤世嫉俗,又如何?
一个民族的文学想要繁荣昌盛,就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没有人记得但丁、莎士比亚之前以拉丁文书写的欧洲作家。日本人的文学水准直到明治维新为止都没有高出朝鲜人太多。
可是如今国人知有日本之和歌、俳句、物语、《徒然草》、《太阁记》、《百人一首》,却不知东域朝鲜也有乡歌、传奇、《星山别曲》、《金鳌新话》、《闲中录》、《春香传》、《霜花店》。
写得有些粗糙,他日定做修饰改善之事。
-
fredqiqi 发表于 2023-9-16 02:55:43|来自: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从古代文化教育水平来说,朝鲜差中日太多太多了。朝鲜学习中国搞科举,却又有着日本那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只有嫡出的贵族子弟才有权参加科举,所以古代朝鲜读书人其实不多,打个比方,贾宝玉为了参加科举得读书,贾环不能参加科举,就不必读书了,反正他也没机会入朝做官。所以古代朝鲜读书人比率少,读书的目的也更明确,实际上做官去的比率也更大。

当然在古代写小说这种事情,读书人、世家子弟其实是不屑于干的,中国辉煌古代小说是建立在无数迫于生计的落榜生和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之上的,日本灿烂的古代文学也得归功于受过良好教育的有闲贵族阶层,民间文学要等到繁荣富裕的江户时代中后期了。然而这几样,古代朝鲜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