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一生,功与过的争议

[复制链接]
Cfz 发表于 2023-9-15 15:53:24|来自:北京西城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始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或秦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等。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君主,第一个自称皇帝的人,他一生东征西讨,处在权力的中心,统一华夏大地,名垂青史。正因为如此,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开创了中国崭新的历史,所以他也饱受争议,有人认为他毫无疑问是千古一帝,稳坐中国第一帝;也有人认为他统治手法极其残忍,繁重的徭役,苛捐杂税,残暴统治,让当时的人民不聊生。这是后人争议,我也想就此发表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秦始皇自小由于时局动荡,秦赵争端,颠沛流离,在父亲成为王上后不久,父亲去世,自幼就成为了秦国的国君,始皇帝九年(前238年),秦王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王政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攻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秦王政将嫪毐车裂,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摔死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
始皇帝十年(前237年),秦王政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知他与秦王政的关系已无法挽回,便饮毒酒自杀。其后,虽然秦王政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还是重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从以上秦始皇为了稳定政局所作所为,体现了秦始皇是非常富有智慧和统治才能的,而他的手段显得有些残暴可能与他从小的经历所形成的性格有关系,毕竟身处乱世,从小无依无靠,自然手段就会狠一点的。
秦王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秦朝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采用高度集权的统治用极短的时间完成统一大业,这足以证明秦始皇是有广阔的战略目光和卓越的统治才能的)


秦攻匈奴之战又称北击匈奴,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的一场重要战役,维护了秦及其后世的统治。巩固了秦朝时期北方的边防,抵御了匈奴的入侵,而且还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为抵抗匈奴,延续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秦攻百越之战
秦攻百越之战,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发动南征的战争,该战是秦朝统一战争中最艰难激烈一仗。秦统一六国后,集七国力量发兵五十万为五军,开始南征百越。据《淮南子》记载: 秦军共分五路,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两路攻南粤(广东),其余两路攻西瓯(广西)。秦军分一路攻浙闽,兵力约10万;分四路攻两广,兵力约四十余万。
秦始皇发动对百越的战争共有三次,主要是秦军和雒越军的战争,这三次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三次战争之中最重要和最惨烈的是第一次战争。战争从公元前219年始至公元前214年结束,共历时五年。该战使百越之地纳入了秦的版图,极大增地强了岭南人民与岭北人民的交流,秦始皇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赵佗攻瓯骆地区(秦始皇发动的这次百越之战,尽管损失惨重,但是此战后,百越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中国国土面积增加100多万平方公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为两广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认为自己功大于三皇五帝,于是“皇帝”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秦始皇的统治政策:首先取消谥法。谥法起于周初,是在君王死后,依其生平事迹,给予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但秦始皇认为,像这样“子议父,臣议君”,太不像话,更没意义。他宣布废除谥法,不准后代臣子评价自己。(此处我个人认为秦始皇做法比较符合当时的礼制,所以个人比较赞同)
其次天子自称曰“朕”。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朕”(这里也是对统治秩序的维护,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此做法无可厚非,也奠定了后来的封建制度的体系)
第三,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维护统治秩序)
最后,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为“玺”。(皇帝身份的体现,秩序井然)
中央集权
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监察百官。(此制度是最为重要的制度,后来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通用,也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增加国家力量,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制度,也是封建制度的核心制度,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地方机构
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掌监察事宜(郡县制是构成秦朝地方治理的核心制度,极大的提高了行政效率和中央集权的实施)
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改币制,大力发展交通(使秦朝有了统一货币和便捷的交通,也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文化、民族方面: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注意到对西南、东南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从而加强了以华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画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
(使秦朝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统一的文字,也为后世提供了借鉴,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中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社会方面:行同伦,车同轨。行同伦”就是端正风俗,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秦朝也给予相当的重视。“车同轨”就是战国时期,各国车辆形制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车宽以六尺为制,一车可通行全国。(这些举措使秦朝社会风气良好,社会秩序井然,这些制度也为后世奠定了制度基础)
梁启超评价:认为秦始皇在武功上和创建制度的规模上都不失为盖世之雄主,而其失败在于奢侈、专制、忌刻。汉代所撰成的史籍多叙述秦始皇的淫侈和暴虐,读史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不应被前人有所偏执的记载所左右,需要以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价。
吕思勉评价: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北筑长城,南收两越,除当时的征战外,还要发兵戍守;既然有兵戍守,就得运粮饷去供给;这样,人民业已不堪赋役的负担。他还沿着战国以前的旧习惯,虐民以自奉。秦人致败之由,在严酷,尤在其淫侈。用法刻深,拓上不量民力,皆可诿为施政之误,淫侈则不可恕矣。


总结:我从秦始皇的功绩方面来分析秦始皇的一生,实质是针对后人对秦始皇的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秦始皇虽然统治手法比较残暴,可是他的功绩任何一项都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都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做了巨大贡献,所以功是大于过的,也是足够有资格成为千古一帝的。所以人无完人,秦始皇只是在特定时代采用特别的手段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