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秦始皇的功与过?

[复制链接]
gibbet/猫 发表于 2023-9-15 15:44:4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看待秦始皇的功与过?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墨香 发表于 2023-9-15 15:45:3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得了天下,却不好好治理:
没有休养生息,不审查政治得失,而是自我陶醉,用严刑峻法震慑天下,把过错贯彻到底。
这些都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后世对他的评价,历来有褒有贬,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最重要的缔造者之一。
纵观嬴政的一生,从小便身处险境,闹心的家庭与虎视眈眈的六国将他包围,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
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与理性的头脑,恐怕嬴政还没出新手村就直接掉线了。
我们通过以下四个部分,来看看他烦躁的一生。
(一)少年嬴政的烦恼
嬴政其实打娘胎里,就开始烦恼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故事要从他老爸子楚开始讲起。




子楚是安国君(即秦孝文王)的儿子,可他有二十多个兄弟,自己不咋受待见。
他还被送到赵国做人质,每天过得提心吊胆,吃了上顿没下顿,别说出人头地,搞不好得人头落地。
突然有一天,一个天使投资人的出现改变了子楚的命运。




这个投资人叫吕不韦,是个富商,一直想找个机会当大官,就相中了正落魄的子楚。
他先是帮助子楚收获爱情:有个姑娘叫赵姬,原先是吕不韦的相好,结果子楚很喜欢她,吕不韦就把她嫁给了子楚。




后来赵姬生下了嬴政……




嬴政的生父究竟是谁,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得也很隐晦。八卦味太浓,我们在这儿就不多聊了。
再后来,吕不韦不惜下血本给子楚运作包装,让他从落魄公子变成秦国接班人,也就是秦庄襄王。




为了报答吕不韦,秦庄襄王让他当了秦国丞相。
可是秦庄襄王身体太差,刚工作没几年,就一命呜呼了。秦国这么大一份家当,还有一堆烂事,全留给了他的儿子嬴政。




《史记·秦始皇本纪》一开头,就详细交代了嬴政的身世:




【译文】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在赵国当秦国人质时,看见吕不韦的姬妾,很喜欢,就娶了她,生了始皇。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在邯郸。出生后,取名政,以赵为姓。政十三岁时,庄襄王去世,政继位为秦王。
嬴政一上位就有三个大大的烦恼,因为有三波人盯上了自己的王位:




我们先来看看干爹这边。
因为年少继位,嬴政没根基、没实力,朝政大权全部由干爹吕不韦掌握。




吕不韦大权独揽后,不仅学习战国四公子,大肆招揽门客,整天开学术聚会,还学那些春秋战国的文化名人出书,出了一部《吕氏春秋》,自我感觉相当良好。




由此衍生出成语一字千金,用来说明文章优秀到不可修改,夸赞某人的诗文精妙。




嬴政为了扳倒吕不韦,只能先默默积攒实力,偏偏第二个烦恼找上门了:弟弟成蟜(jiǎo)谋反。
两个烦恼已经够闹心的了,没想到亲妈也来捣乱。
原来赵姬把一个叫嫪(lào)毐(ǎi)的靓仔养在宫里,让他假扮太监和自己住在一起,还生了两个娃。




时间久了,嫪毐野心膨胀,不光想当后爸,更想做老大,也嚷嚷着造起了反。
嬴政经过多年的隐忍,早已不是当初的傀儡。他运筹帷幄,最终将三个烦恼全扫净。








在解决完家里这一堆糟心事后,嬴政算是坐稳了位置,开始面对下一个挑战:统一六国。
(二)统一六国也烦恼
尽管祖宗们已经打好了统一六国的基础,但最后的收尾阶段,也很有难度。
灭掉六国,统一天下。
表面上,这是个地狱难度的挑战,可惜遇到的是王者段位的嬴政。
嬴政慧眼识英雄,发掘了一批靠谱的队友,共同谱写了一部——
《大秦群星闪耀时》。




嬴政统一六国时,灭其他五国都比较容易,只有灭楚国比较费劲,值得我们重点说说。
当时的楚国虽然混得不如从前,但毕竟国土面积大,有数十万精兵,实力不容小觑。




于是嬴政派出了自己的头号战神,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
但一开始嬴政并不信任王翦,而是同时找来了另一名猛将李信。








听了王翦的报价后,嬴政有点蒙。要知道,当时秦国军队就这么多人,都让你带走了,你王翦想干啥?要造反啊?
于是嬴政选择听李信的话,王翦只好装病,回老家养老去了。



年轻的李信带着二十万大军去攻打楚国,结果大败而归。
嬴政这才意识到,老将不愧是老将,王翦之前的方案是对的,于是厚着脸皮请回王翦。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石之轩 发表于 2023-9-15 15:45:5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祸乱弥天,但他奠基千年。
在皇权时代,秦始皇的「武功」与「文治」综合起来是地球诞生以来独一份的存在。
壹:秦始皇面临着怎样的千古难题

公元前 215 年,秦始皇三十二年,这一年对于整个秦王朝来说很特殊。
如果说在这一年,秦始皇嬴政驾崩了,历史对他的评价将是「千古一帝」,不,应该是「万古一帝」。他将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
为什么?
因为在皇权时代,他的「武功」与「文治」综合起来是地球诞生以来独一份的存在。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这种统一已知范围内所有文明的功业,几千年来是能数得过来的。
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呢?
比较遗憾,此时此刻,那根本不叫文明。
武功如此,再说文治。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统一华夏大地的君王,秦始皇还在统一后的六年中干了许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这里说的可不是修水坝、通大桥的事情,虽然兴建水利、造福万民同样是了不得的事。
他一手搭建了中国此后两千多年来的统治基础与框架!而且,在这六年中,他那些前无古人、根本无从参考的决策,全部没有做错!
这六年中随便哪一件事情拎出来安在一个任何一个帝王身上,都将是名垂青史的不世出圣君。
不过,因为这位爷干的猛事太多,再加上二世而亡,所以历史课本把那些历史中的璀璨之光都给人家归纳了,简短地说了他的功业,就开始扯他是怎么败家的了。
后世是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量齐观的,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总体来说,秦始皇跟中国历史上的绝大部分祸国之君的讲述角度应该是不同的。
他祸乱弥天,但他奠基千年!
还是应该让后人了解他干的那些事情,以及对于今天都意味着什么。
先来说他面临的第一个决策:是郡县,还是分封?
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当时的丞相王琯建议:「像燕国、齐国、楚国这些地方,离我们的核心区域关中太远,如果不设立封国的话,恐怕难以镇守,您最好把它们分封给您的儿子们。」
说得挺有理。但秦始皇觉得这个问题比较重要,还是把这项建议作为正式议程摆上早朝讨论了一下。
在研讨的时候,廷尉李斯站出来说话了。
李斯是这么说的:「当初周文王、周武王分封时分给的大多数都是同姓的子弟,最开始也是本着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初衷,但几代人下来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再见面都跟仇人一样,哪里还有什么同宗之情。那个时候,胳膊粗得已经渐渐显现出来了,周天子也阻止不了!现在好不容易在吾皇的威武之下,统一四海,一定不能走周朝的老路,而是要走郡县制的道路,将天下的权力拢到您的手中!如果您要恩赐宗室和功臣,可以通过税赋重重地赏赐,分钱不分权,全国没有能够和中央抗衡的力量,才是比较安全的计策。」
秦始皇觉得说得真好,觉悟真高,拍板道:「天下永无休止的战争就是因为侯爵、王爵的存在,感谢祖宗在天之灵,今日天下安定,不能再走分封的老路,引发又一场场永无休止的战争,就按李斯说的办!」
李斯在这个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上,帮助中国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从此为全国奠定了一条「分久必合」的道路。
自此之后,「天下一统」这个概念,开始印入了中国人的脑海里。
从此以后,哪怕中间出现了几次几百年难得一见的大乱世,无论是三国,还是五代;无论打成了什么样,分裂了多少年,总会有一股最强的力量,最终再一次地将这片古老的土地统一成一个整体。
因为在后世子孙的眼里,整个华夏大地就应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天子只有一个。
信心的来源就是之前有很多朝代做到过,有的朝代还延续了很多年。
第一个榜样就是秦国,哪怕它统一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久。
恢宏的意义说完了,该说点实在的了。
李斯的谏言很有高度,他从血脉稀释后的人性角度和统治的成本上帮秦始皇算了一笔账。但我们还是要说,这个帝国大才的建议其实并不值钱。
功劳是秦始皇的。不过,这并非因为人家是领导。
因为这事好说不好做。
秦始皇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是顶着极大压力的。在当时的所有人看来,他是一个无厘头的冒险者。
之前我们说的后世无论打成什么样,都会梦想着一统九州,因为之前有人做到过。如果这个理反过来说,你就会明白秦始皇的这个决定有多么冒险。
大一统这件事,之前从来没有人做到过。
在当时的人看来,统治一个疆域广阔的超级帝国是根本不可能的。
为什么?
因为太大了。
打个比方,现在如果说把全世界统一成一个国家,或者把整个东南亚统一成一个国家,现实吗?
这么多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国家,是没有办法攒到一块去的。
组织这么大的国家,它的复杂度已经超过今天人类的组织能力了。
同样,在那个时候,秦国的统一六国就类似于今天统一世界。
人们早已经习惯了上千年的分裂,习惯了各个诸侯国的存在,让全世界的人突然去同住地球村,是会引来巨大的精神恐慌的!
来看一个著名论题:中国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答:因为古代的中国疆域既辽阔又足够封闭,我们东到大海,南到大海和原始森林,西到青藏高原、塔克拉玛干,北到戈壁西伯利亚,别人打不进来,我们也出不去,所以只能可劲折腾,最后折腾成了一个整体。
围观群众:「老师您好,咱们国家确实疆域辽阔且封闭,但我国的四川,南方的丘陵,西北的四塞之国,西北面的黄土高坡这些都是大天险啊!这都适合割据呀!」
在咱们这片「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和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的土地上,应该产生很多国家这才合理啊!
围观群众:「欧洲大陆那可是一个大平板,这您怎么解释呢?」
先提前剧透一下,秦始皇所提出来的那些治国框架,在西方直到两千多年后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才出现,西方比我们整整晚了两千多年。
欧洲现在之所以一个村一个国,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贵族制、民族血统问题、神权原因,但其实这些问题都在中国出现过。区别是这些问题在中国出现过,但没在欧洲集中出现过。
说到底,是因为最开始在欧洲大陆上建立一个庞大国家的统治基础根本就不存在!
太大的地方既无法统治,也不会统治。这才是根本问题!
欧洲的地形除了南欧有山脉以及伊比利亚半岛,剩下是一片大平原,要不希特勒的坦克为什么可以随便进攻呢!
欧洲的地势一马平川,这要是放在咱们中国,估计会统一两千年,连叛乱都搞不起来,因为只要一闹独立,大军三天就杀过来了,它根本无险可守!
这么适合大一统的国家却走上了一村一国的道路,是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一个强大的统治系统。
嬴政这位「始皇帝」的关键作用开始慢慢浮现出来。
此时的秦朝面临着很多极其重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历史书中说的「郡县制」天然地为秦国提供了统治大规模国家的制度保障只说对了一部分。
假如让欧洲实行「郡县制」,照样政令出不了村!
此时的问题根本不是制度所能够解决的,制度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因素。
人心中所想的事情是「郡县制」根本无法解决的!
武力的征服仅仅是第一步,而文化认同与政治制度的征服才是秦始皇坐稳天下的保障!
为了使这个国家稳定,紧接着秦始皇干了好几件极其伟大的事情。
第一件事,解决文化认同和政治征服问题。
这两个关键点入手的第一步应该是什么?
文字!
贰:文字对于国家统一意味着什么

秦始皇的征服和前面的「六世之烈」是有巨大差别的。
统一后,秦国的土地扩大了近一倍,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仅仅是在十多年间完成的。他未成年的那十年,秦国并没有那么庞大。
速度太快了!
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楚国人、齐国人、赵国人、燕国人、魏国人全部在短时间内迅速失去了「祖国」!(韩国就不提了,那点体量不吃劲了。)
如果说秦国再用一百年的时间去吞并六国,那么可以潜移默化地完成整合,毕竟时间是最好的消食片,但它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
而且,嬴政作为拥有着中华大地「第一次」的男人,此时面临着从未遇见过的巨大困难。
它不是确立一门学科变成国学,确定全民的比较文化导向。
它不是确立一门宗教作为国教,开展国民的整体信仰。
它要在已征服的所有国土和势力辐射范围内,畅通无阻地开展文化交流,推行政令。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让全世界的人都迅速认可「我是秦国人」,并遵守秦国的各项规章制度。
这非常难。
因为两点:听不懂和看不懂。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纵横,各地都有方言,现在北方人到了广东,就和去日本是一样的,基本上就别再指望耳朵能有什么用了。因为根本就听不懂。
不过,这却并不太妨碍你与当地人交流。
为啥?
因为整个东亚地区都在汉字体系的辐射范围内,哪怕到了日本、韩国,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可以通过不连贯的汉字猜出文章意思来的。
不过,秦国当时面临的情况比我们今天去东亚地区的局面困难多了,不仅各地的话互相听不懂,写的字也都互相不认得。




所以,当时的六国人民要是到另一个国家去,要么得带翻译,要么就是表演相声传统剧目《学聋哑》。
如果想统一语言,还是算了吧。
别说语言了,哪怕统一方言,这在今天都做不到,所以电视里现在说的都是普通话。但你到了祖国的很多大好河山,人家说的是什么,你还是连一个字都听不懂。
语言是无法进行规范的,因为它根本无法量化。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学说话时会请个老师专门教吗?
我们肯定取的是一个村的语音平均值。
国家能规定某个村的调为「国调」,然后派全村人去世界各地普及「国调」吗?
这些人到了地方没两天,语音准被当地方言带跑偏了。
所以,此时文字的担子就变得非常重。
秦始皇拍板进行了文字统一工作。
还是李斯(这个人几乎独挑了统一后有秦一朝的始末),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并参照六国文字,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以此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六国的异体字。
虽然还是看不懂,但小篆字体是在大篆字体上(周礼所用的字体)脱胎而来的,已经将曲折的笔画变成更简单、更直接的笔画形式了。经测算,秦朝的文字系统大概减少了多达四分之一的先秦书写方式。
由此也可以想象,过去写个字得多麻烦。
更重要的是,这个字是要刻在竹简上的,那么复杂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更为可喜的是,秦始皇不仅采用了小篆,还采用了程邈整理出来的隶书,作为并行方案。
隶书的字形变圆为方,笔画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转向笔画,这就是我们今天汉字的原型。




看这些字,很多我们都认识吧。
这一重大的突破,使隶书相对于小篆,更加简易,更加易于书写,并很快就得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追捧,成为老百姓日常使用的文字。
小篆成为秦国的标准文字,隶书成为日用文字,皇帝诏书和政府正式文件用小篆书写,非官方文件则用隶书抄写。
自此,官方与民间的表达双轨制也基本确立起来。
这不仅体现在「字」上,也体现在行文上。过去写字、刻字不易,竹简也是金贵东西,所以必须言简意赅。这样就渐渐衍生出「文言文」,它类似于古代的电报。
当然,现在我们学的文言文和古代老百姓说的话是不一样的,老百姓是不会「之乎者也」的。
简化虽然好,但也不能一味地简化,不见得越简化就越漂亮、越适用。
无论是字,还是人,穿太少了,缺乏美感。
凡事要有度。
统一与简化文字,不仅从日常交流等文化层面上帮助秦国完成了「消化」六国的第一步,还衍生出了影响千年的另一项制度——官僚制度。
现在我们一听到「官僚」这俩字,就知道不是个好词。这个词代表着高高在上,代表着推诿扯皮,代表着效率低下。但实际上,这个词的原本含义以及整个官僚系统,几乎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当文字被统一后,官僚系统的基础也就被夯实了。
这个基础就是能熟练使用标准文字作为有效交流方式,主要执行国家政法军国大事部署的专职群体——官和吏。
因为文字统一,顶层的政策开始能够传达到社会的底层,基层的财税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上层建筑,黄河泛滥时可以组织起庞大的民力护卫堤坝,异族入侵时可以武装起精良的军队去保卫家乡。
一个偌大的秦国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统一后的文字被后世历任的统治者高度重视,民间是不允许私自篡改文字的,字典只能由官方出版。
因为如果对文字不加重视,用不了多少年,百姓就会造出很多简化的字;要是不管,用不了多少年,就会出现一堆乱七八糟的字,老百姓就全不认识了!文化与政策就传达不了了!再过些年,这些地方的文化与沟通就有壁垒了,更不要谈什么统一了!




一旦文字乱成欧洲这样,肯定变成「一村一国」!
所以,统一文字这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极其深远。
叁:「车同轨」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如此重要

秦始皇的第二步是我们要重点讲的,因为绝大多数的朋友都会觉得诧异,为什么这还能作为秦始皇的三功之一呢?(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刚刚我们讲的「统一文字」,其实如果不细解释,大家应该也能大概明白。但下面这个「车同轨」如果不详细说说,大家可能就会感到一头雾水。
问:「车同轨」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车同轨」就是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
解释完了。
你肯定会想,这算什么?这还好意思往外说?现在的车从大 SUV 到小 QQ,我爱买什么样的就买什么样的,你能规定我轮子间的距离?你管得了我?皇权真是太压制人了,连车轮子的间距都要管,还好意思说是功劳!
等会儿再打我,我还有话要说。
很多朋友可能会认为「车同轨」和那堆体现权威的制度一样,是为了体现皇权存在感的。
至少我们在上学时,就是这么想的,但当我们深入挖掘背后原因后却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
这个改革无异于一项跨时代意义的「运输革命」。
先来说一下,当年的路是什么样的路。
答案:土路。
其实,现在有些农村的道路依然是土路,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土路被大车轧得不成样子。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车会把路轧坏了呢?我们看到土路上那些大坑和深深的轮子印都是什么时候弄得呢?
答案:下雨天。
下了雨,土变泥,走起来就费劲了,而且会产生深深的印迹。
但即便这样,还是将就能用,无论大车小车都能过,小车只要不拖底,基本上所有的土路无论什么路况还是可以过的。
但在先秦或秦朝,就过不去了。
因为今天的轮胎是橡胶做的,而在古代轮子是木头做的。
即便今天的橡胶轮胎也有崴泥的时候,更何况当年的木轮子呢!
在当时,车轮反复碾压之后路上会形成与车轮宽度相同的两条硬的车辙,两个车轮间的距离叫作轨。
马车在长途运输的时候,让车轮一直沿着车辙行走就会平稳,能够显著减少畜力的消耗和车轴磨损。这个道理就如同大雁南飞时,后面的大雁相对于前面的大雁来说比较省劲一样。
不是没有车辙的路走不了,而是如果你不走千万人上百年为你走出的车辙,那么你不但走得很慢,而且车也容易坏,总体上说来还是那句话:成本高。
我们在看兵书时,常常形容一个地方道路狭小叫作「车不方轨」,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这条道路狭窄得只有一辆车能走的车轨,像著名交通干道「井陉」。
如果这个时候两辆车走碰头了,这就费劲了,因为要论论谁应该需要把车辙让出来。
古往今来因为这个事可没少起冲突。
你可能会纳闷,这还用得着矫情?
还真不是矫情,因为让车辙是一件很费劲的事。
首先要鞭打牛或马,费力地把车从深深的车辙中拉出来,让对方的车过去,然后再让车轮回到车辙里,往前走。
这可太费劲了!
所以,我们常常拿「改弦易辙」来形容改革的风险与困难。
改弦,弓有断的危险。
易辙,要使出牛马的力气。
现在我们知道车辙对于古代运输的意义了,那么,我们也就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要将全国的车轨进行统一了。
全国的车轨都统一,就意味着全国的车轧出来的车辙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六尺宽。
这也就意味着全国的车马与资源可以随意调动,就相当于最早的铁轨一样!
就好像如果你驾车到秦国进入河北,车把式告诉你换车吧,前面的道走不了了,车辙进不去。你费半天劲换了车,当走到齐国进了山东,车把式又告诉你,换车吧,前面又走不了了。这样还怎么让全国成为「一盘棋」?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没办法」亲切地称作「没辙」。
车辙尺寸不同的问题,从微观角度讲,导致百姓在出行与生产经营上都会不方便。
从宏观角度上讲,车辙的大小和国家资源的投放能力也息息相关。
调百万石粮食上前线,一个州一种车辙,上哪儿找那么多辆不同的车?等车找齐了,将士们都饿死了。
车辙对人类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当以橡胶作为原料,将轮胎发明出来后,传统意义的木轮包铁皮的车轮才渐渐被淘汰。
轮胎对于道路的摩擦损耗减小,开始降低了传统车辙对于运输的重要性。
所以,当年秦始皇将车辙的宽度统一为六尺,对于整个国家的运输来说,功莫大焉!
在统一车辙的基础上,秦始皇还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这也是个大工程。




自此,秦王朝的影响力「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真正做到了战略投放的「大跃进」,指哪儿打哪儿,想打哪儿打哪儿,还马上就能打!
不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后来的陈胜起义军就颇受其惠。
路修到了哪里,战略威力就能到达哪里。秦始皇在两千多年前就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了。
但还是那句话,想明白比较容易,做起来却极其困难。
据考证,秦国时期的驰道总长度达到了六千八百公里,这些道路并非我们刚才讨论的最理想状态——土路。
我国的地形大家都知道,比如说通往蜀地,就要架上「栈道」,用木头架在高山峡谷中的木质结构道路是很常见的;如果通往江南,那么多水网,就要架上一座座石桥。
我们可以想象,为了修路,当初我们伟大的祖先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至此,秦始皇可以召集全天下的人来给他干活了。
「车同轨」,从交通的方面完成了秦国「消化」六国的第二步。
肆:统一度量衡对于官僚系统建立的伟大意义

秦始皇走的第三步,叫作「统一度量衡」。
其实,关于这件事,很多朋友的疑惑并非说这个不该统一,而是他们觉得统一货币貌似比度量衡要重要得多。
毕竟你拿着刀当钱,我拿着铜板当钱,你说刀值钱,能换头牛;我觉得你这把刀最多能换个鸡蛋,那个时候也没有汇率,这样怎么交易呢?
算了,咱们还是用粮食算吧。
这个时候货币的功能实际上已经被废掉了,碰上大宗的货物买卖,总不能全拿粮食来换吧,当时运送粮食的成本又非常高。
按理说,统一六国间的货币才是重中之重啊!
秦始皇没统一货币吗?
并不是,秦始皇是何等人物!
只不过相对来说安排得比较靠后,他在离开秦国百姓的那年才把这事办了。
不过,统一度量衡这件事却是第一批的重点工程,秦始皇可是一点也没等!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度量衡和货币都没统一时,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性已经比统一货币大得多了!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yanjifu 发表于 2023-9-15 15:46:4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彻底断绝了华夏民族的海外殖民扩张的可能性。
百代皆行秦政法的中国蜗居东亚一隅,每隔两百年就化为人相食、十室九空的人间地狱。
而列国争雄的欧洲国家足迹踏遍了整个地球,把美洲大陆、澳洲大陆、北亚、南非变成了白人的世界。
欧洲文明在近现代的爆发,可不是源于“六王毕、四海一”的一潭死水。如果真的是那样,白人可能今天还困在欧洲,游不出大西洋。
类比中国,华夏文明与领土扩张最快、最有效果的时代,是分封制、列国争霸的周朝,而后面大一统的皇朝,疆域面积可能会更大,但是稳固程度远不如分封制的周朝。昨天还是“富庶者无过陇右”,今天可能“汉儿尽作胡儿语”。(据说汉人同化能力很强)
搞了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百代皆行秦政法”,明朝后期领土面积还像当初秦朝那么大。而周朝的那七百年,通过稳扎稳打的分封、同化、建设,中原人的足迹从关中谷地发展到整个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甚至包括辽东半岛、云贵高原。这一大片土地成为了日后中原人、中原文明的基本盘。​
对西方文明来说,西班牙、葡萄牙衰落后,法国、荷兰、英国称霸;老欧洲衰落后,美国崛起。
具体到英语民族,英国之后,有美国挑大梁,后面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
可是我们想一想,我们中国呢?
毫无疑问,我们国家正在崛起,但是,这注定是一场输不起的道路。日出日落,潮起潮落,任何国家都有兴衰。如果真的有一天,中国衰落了,请问谁来接我们的班?是弹丸之地的新加坡?还是有着血海深仇的日本?
爱你的人是我 发表于 2023-9-15 15:47:0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是功不抵过的。(本人才疏学浅,可能带有主观倾向,想说的太多了就把自己认为最有理的一点写出来)
一,现在大部分人因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只认可始皇帝的功,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一统六合非始皇帝一人之功而是“奋六世之余烈”的结果,正如“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已经到了可以合并的地步,只是在这一时期历史选择了秦王。(这里我反对英雄史观)
   这里我推出我所学到的“兵家思想”,把秦与其他诸侯可以分为两派,一开始秦国羸弱而六合势强,从秦孝公变法开始,两派就已经开始攻守易形了,秦国的“势”不断变强而六合的“势”不断变弱, 势必然会引起形的变化于是六合与秦的力量在悄然中转变,最后六国皆亡于秦。(这里的攻守易形不是秦王一朝就可以完成的)
二、治国理政
这里我再推出我自己的一套“天命观”,天命的得失不是真正的看“上天是否赐福于社       稷”而是要看民心的向背,所以在我看来中国传统的天命是与民心相关,甚至民心在天命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可以说民心就是天命,天命便是民心。
始皇帝在位期间真的是“四海升平,四方仰德”吗?我想未必,“焚书坑儒”(这里本人读的史书与各家争议较大,所以不敢妄评)“大兴土木”徭役者不计其数,死伤者数不胜数,正如《囚歌》中所云“万人垂颈,一人登天”       刘彻与始皇帝一样都是在面对匈奴时,使出雷霆万钧之力,但汉武帝在看见江山累卵社稷疲敝,民烟之家十室九空之时,潸然泪下一诏《罪己诏》以示天下悔改之心,而始皇帝还在九重之中,幻想着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世,殊不知自己正坐在即将崩塌的大厦之中而秦帝国的天命,也在陈胜吴广与汉王楚霸面前宛若废纸一张。
三,秦国的严刑峻法失去“天命”                           
纯正法家思想更适合治理军队而不是国家,这里因篇幅太长就讲一则史实带过。
商鞅在出逃前就已经有过同僚劝他,改变自己“位极人臣”的形象,百里奚出行身边没有随从卫队而民众多拥蔟秦相,百里奚死后秦国的大人三年不让小孩唱欢快的歌谣,以悼念百里奚,反观商鞅出行,铁甲军开道侍卫簇拥在马车旁,民众见之如避鬼怪,最后商鞅被车裂之时秦国的百姓大多长舒一口气,面露喜色。
rety2007 发表于 2023-9-15 15:47:4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剧《大秦赋》播出,电视剧本身创下系列大秦剧评分最低,但电视剧却在网上引起广泛热议,大众议论不在剧内而在剧外,主要集中在对秦始皇(嬴政)的看法上。
秦始皇,13岁继承王位,21岁亲政,39岁统一中国,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但秦始皇身上受到的争议,也是亘古至今、千年未绝,“暴君”“专制”的帽子似乎一直没有摘下来过。
秦始皇的身世,相当富有传奇性,已经有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演绎过,今天我们谈国事不谈家事,那些八卦花边的事情,交给各位文学家和大导演去忙乎吧。我们主要说一说后世对秦始皇争议最大的四个问题吧。

大一统——是千古罪人?还是历史功臣?

电视剧《大秦赋》播出时,一个广泛争议的话题就是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是不是顺应民心、顺应时势。有的网友说:秦始皇一统天下,不符合六国人民意愿,只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帝王霸业,只是一个政治野心家的一己之私,统一导致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秦始皇就是千古第一罪人。
这些网友只看到了秦统一六国时的血腥杀戮,却没有看到,“春秋无义战”,战国也无义战,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是一场长达549年的黑暗乱世。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大师大家,有人称之为中华民族学术上的黄金时代。但对普通民众来说,那绝不是什么值得珍惜和怀念的黄金时代。
周王朝立国时,中华大地大大小小共有1000多个国家。春秋时代,齐吞并了9国;郑吞并了3国;卫吞并了3国;秦吞并了4国;晋吞并了22国;楚国吞并了50国。进入战国,各大国间进一步打开残酷厮杀,终由秦国一统天下。春秋战国,就是一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后几条大鱼相互吞噬的丛林游戏,整个过程就是一道残酷的减法。这个过程,绝不是温良恭俭让的谈判沟通,也不是数字上的简单加减乘除,而是一场场血雨腥风的征战厮杀,大大小小战斗不计其数,大战大杀,小战小杀,攻城时血腥对抗,破城后血腥屠城,无数战斗场景惨不忍睹。
秦昭襄王时秦国与赵国长平之战,且不说秦军伤亡人数,单就赵军来说,长平被围绝粮46天,士兵暗中残杀,相互吞吃,最后投降又被坑杀40万人,只有240名年少的娃娃兵被放回报信,邯郸城内家家挂孝,满城哭声。
公元前597年,中原霸主晋想国与涉足中原的楚国在邲展开大战,晋军败退过程中争船渡河,未能上船的兵士从水中往船上爬,先上船的人就挥刀乱砍,等船靠岸,每条船舱里,人的断指竟能用手捧起来,最终死亡人数可想而知。
除了大国的争霸之外,郑、宋等小国夹在大国之间,命运更为悲惨。据统计,从公元前632年到公元前546年,80多年间,郑国所直接遭遇的战争在70次以上,宋国所遭遇的战争在40岁以上。
公元前596年,楚国攻宋,围困宋国都城睢阳8个月,城内粮草尽绝,《公羊传》记载,百姓“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就是说为了活命,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就相互交换着吃,没有柴火煮,就用死人的骨头拿来当柴烧。
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大国之间的战争,主要目的是报复、占地、赔款和谋求利益,各国民众在对方国君眼里只是一群蝼蚁而已,而秦始皇在灭六国时,是以一统天下为目标,各国民众在他眼里都作为自己未来的臣民,因此被称之为“暴军”的秦军在秦始皇克制谨慎的命令下,从未发生过一次惨无人道的屠城行动,这在以往的灭国战争中是前所未有的。
可见,天下一统的大业,成于秦始皇,但并非起自秦始皇,没有这个嬴政,会有另一个嬴政,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天下一统之后,七国合一,在全局上避免了更多的战争和杀戮,这是历史的重大进步。
华民族在历史上有统一的时候,也有不统一的时候。尽管期间分分合合,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便“合”的时间远比“分”的时间长得多。据任继愈先生统计,自秦汉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分合时间比例大约是1:6,也就是说七分之六的时间是统一的状态。数千年来,社会主流思想始终是《春秋公羊传》中所倡导的“大一统”,即便是分裂的状态下,人们的思想总体还是期望天下统一的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天命。
不考虑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简单地把统一天下出现的人员伤亡,作为秦始皇弑杀的罪证,对秦始皇是不公正的,对历史也是不公正的
还有一些人认为中国不应该实现统一的,如果六国保存下来,就像欧洲的今天挺好,若干个小国,容易治理。这些人既没有看到欧洲血腥的过去,也没有看到欧洲尴尬的现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众星汇集,国家综合实力加起来可谓强大,却由于历史导致的分裂支离破碎、各自为战,既仰美国鼻息,又惧俄国铁蹄,在双强夹击之下始终处于战略守势。尽管当前与美国走得很近,但只要影响美国利益,就会遭到毫不留情地打击。美国为什么发动科索沃战争?就是冲着欧元去的,战争前2个月欧元发行,战争结束时欧元直线下跌30%。
从亚洲的地缘政治看,周围既有越南、菲律宾、韩国、新加坡这样的小国,也有俄罗斯、印度这样的大国,中国统一的地理板块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中国的体量如果不是足够大,上世纪日本入侵就会一口吃掉中国。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印度和中国都面临有外来支持的国家分裂的危险。结果受过西式“民主”熏陶的尼赫鲁放走了巴基斯坦,而没有出过国、留过洋的毛泽东,拒绝了斯大林“划江而治”的建议,坚持打过长江,统一中国。现在,印度原来的版图上有两个联合国承认的国家,有两颗互为目标的原子弹,而中国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而遗留的孤岛台湾只是一个毫无主权的经济体而已。
当年的代总统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讲到那段历史时,“不禁不寒而栗”,他说:
我今天庆幸的是:当年与我打交道的美国方面的领袖人物都是一些没有经验的人。这些人在现状不变的局势下指导世界事务是能干的,但处理起严重的国际危机时,则肯定是无能为力。如果他们要像约瑟夫·斯大林那样冷酷和精明,像他一样善于抓住时机,中国肯定是会完了。如果美国人全力支持我,使我得以沿长江和毛泽东划分中国,中国就会陷入像今天的朝鲜、德国、老挝和越南同样悲惨的局面了。南部政府得靠美国生存,而北部政府也只能仰苏联鼻息,除各树一帜、互相残杀外,二者都无法求得真正之独立。又因中国是六亿人的大国,这样一来,她就会陷于比前面提到过的三个小国家更为深重的痛苦之中,而民族所受的创伤则恐怕几代也无法治好了。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在我们敬爱祖国的未来的历史上,我会成为什么样的罪人呢?”
李宗仁的“庆幸”,也应当是我们后人的庆幸。
我们真应该庆幸生活在一个大一统的中国。我们更应该感谢秦始皇为后人留下的大一统的宝贵历史遗产。

集权制——是创新创造?还是祸害千年?

公元前211年,秦丞相王绾请求封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全面地推行郡县制度。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36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40余郡。这些郡完全听命于中央和皇帝,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央集权制度,从此确立起来,并在中国不断完善并延续数千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华大地产生了一大批“西门吹嘘”大侠,网上网下把西方的三权分立、议会民主等制度捧得上了天,视为包治社会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把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看成是“一片黑暗”,把中央集权制度称之为“极权”专制,视为封建“余孽”“糟粕”,把秦始皇视为专治横暴的始作俑者,认为“秦始皇想统治万世,实际上是祸害千年”。
历史,真不能这样简单地看。
历史学家钱穆老先生对这些“西门吹嘘”大侠们深恶痛绝之,并进行了深刻地批驳:
“我常听人说,‘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明明是一句历史的叙述,但却绝不是历史的真相。”
“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因于对传统政治之忽视,而加深了对传统文化之误解。”
“中国自秦以下二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是一个君主专制的政府。”
“只缘前清末年人,熟于西洋十八世纪时代如法儒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政体有专制、立宪,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认是君主专制。”
“(他们)不知中国政体,如礼部之科举,与吏部之诠选,已奠定了政府组织的基础。不必有国会,而政权自有寄托。如有名的《唐六典》,大体为宋代以来所依照,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全国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更不必有宪法,而政权自有节限。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政府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帝王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老先生这些论述,是极为贴近实际的。第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中央集权制作保证,就没有延续数千年的中华大一统,也就没有中华民族血脉赓续至今。第二,凡是存在,即是合理。中央集权延续2000多年,与中国社会现实具有天然的适应性。第三,客观地看,中央集权制度有自身独特的科学设计,并非简单的专治二字所能概括,否则,也不能生存和发展这么久远。第四,评判中国的政治问题,应当紧贴中国社会现实具体深入地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标准
钱穆老先生还说:
“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而且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
这些话,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一针见血。
今天,我们重新回顾近代和当代中国的发展之路,会越来越发现钱穆老先生之见识,比那些动辄苏格拉底、哈耶克之流,不知道要深刻和高明多少倍。
其实,一千多年前,就有柳宗元写出《封建论》,说“秦之亡,失于政,非失于制也”。意思是秦朝灭亡,并非是封建制度或中央集权制度的问题,而是具体政治措施的问题。柳宗元的眼光和见识,超过当时许多读书人,也超过当代许多知识分子。
中央集权制之所以被贴上“极权专制”的标签,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国传统哲学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现代话语体系,在国际上基本处于失语状态或弱势发声状态,在国内也处于被西方哲学压制的态势,中央集权被严重“污名化”。
一天不建立中国哲学自己的现代话语体系,就很难讲清楚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思想,也就很难准确认识中国古代政治问题。套用的西方哲学思想或名词来分析中国的中央集权制,那就是在耍流氓。
严法典——是残暴无道?还是治国有方?

如果说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有争论的话,“暴君”的帽子,似乎是一顶铁帽子,评论最为集中,争议声音最小。很多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也将秦二世而亡归咎为自始皇时期就大力实行的“严刑峻法”,“秦法严苛,三世而亡”。就连柳宗元在《封建论》中一方面为秦始皇的功勋正名,一方面也说他“暴其威刑”,意思是使刑法越来越残酷。
要知道,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一直以法家理论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秦始皇并不是在取得政权后才实行“严刑峻法”的,甚至可以说,秦始皇取得统一大业的成功因素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实行“严刑峻法”,让秦国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最终灭掉六国。所以,将“严刑峻法”当作为秦而亡的根本原因,一定是不够全面、不够客观的。
要认识秦法是不是“严刑峻法”,首先要了解春秋战国时代的法治环境。一些文人笔下的春秋战国,充满了自由主义精神,到处都是鲜花和梦想,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而事实上,春秋战国绝不是某些人说的黄金时代,而是孔子说的“礼崩乐坏”的时代,除接连不断的战争和杀戮之外,父子、兄弟互相残杀,兄妹乱伦奸情,国君与大臣妻子通奸等奇葩事例比比皆是,今天听来如同天方夜谭,令人匪夷所思。
楚穆王带兵围困其父楚成王,逼他死以继承王位。成王跟儿子要求吃个熊掌再死,穆王不同意,认为熊掌难熟,太耽误时间,逼成王立即自杀。
卫宣公当公子的时候,就和父亲的妾私通并生了个孩子,取名急子。急子长大后,卫国从齐国给他找了个媳妇。卫宣公一看这个儿媳妇太漂亮了,就据为己有,并为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卫宣公的所作所为,别说像一国之君了,哪像一个正常的父亲和儿子啊?
《左传》中记载了夏姬乱国的例子。夏姬是郑穆公女儿,嫁给陈国司空夏御叔,夏御叔死后,与陈国国君陈灵公和大臣孔宁、仪行父3人通奸。三个人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堂上嬉戏,有个大臣提意见,说“公卿公然在朝堂宣淫不好”,灵公就杀了大臣。
那时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楚平王夺太子建的媳妇秦女,导致伍子胥破楚雪恨;蔡景侯给公子般娶来楚国女子,自己与儿媳妇通奸;鲁惠公把漂亮的儿媳妇宋女占为己有,并改立宋女所生的儿子为太子;齐襄公与亲妹妹文姜通奸,被文姜的丈夫鲁桓公发现后,齐襄公竟派人杀了鲁桓公;宋襄公的夫人以姨奶奶的身份与孙子鲍革乱伦,并帮他杀了宋昭公,成为宋文公,等等。国君和宫室尚且如此,普通大臣和民众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全民道德水准已非常低下了。因此,孔子才说出那句千古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今天看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觉得孔子太刻板守旧,而从当时社会伦理状况看,这些提倡又有相当的合理性。
但是,这种道德局面的混乱,单靠儒家思想的教化是很难解决问题的。秦国善用法律治国,因此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就全面修订完善法律,并加大法律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强了对民众的约束和教化,当时觉得“秦法严苛”,应当属正常现象。我们常说,治乱世者用重典。有时候,所谓的重典只是相对而言,当时的重典,今天来看未必就是重典。
其次,要坚持用事实说话,不要人云亦云。要知道,无论是《过秦论》还是《阿房宫赋》,均属于文学作品,称不上是正规史料,并非亲历者的回忆录和如实记载,本身的研究价值就大打折扣。就拿他们攻击秦法之残酷来讲,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竹简,实际上已经初步推翻了秦法严峻的说法,因为它就是秦代人的遗物,属于一手史料。 根据考古学者对竹简内容的解读,发现秦朝的法律制度相对完备,事皆取决于律法,内容涉及行政、经济、民政、文化等30多种。
比如,《云梦秦简·法律答问》里对自首者采取减刑政策,即“自出轻刑”;另外,秦法里还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即“甲某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高未盈六尺,甲何论?当磔。”对于犯人的审讯,《封诊式·讯狱》里“凡讯狱,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勿庸辄诘”已经明确说明官员不能肆意妄为、施展酷刑。相反,秦法的重刑对象,反而是那些“共盗”、“累犯”、“诬告”等屡教不改的罪犯,而且施展的刑罚种类远比商周时代文明,大多通过戍边、劳作来替代死刑,目的是维护国内生产力的充裕。
又比如,史记中记载,陈胜吴广等人服徭役因为下雨误了期限,秦法规定误了期限是要斩首的,从而导致大家起义。几千年来,我们对这个说法都深信不疑,但后世出土的云梦秦简颠覆了我们既往的认识。
在云梦秦简中,我们发现秦代法律不但很完善,而且很人性化。比如在睡虎地秦简中对服徭役误了期限如何处罚写的明明白白:
“失期三日到五日,谇(规劝);六日到旬,赀一盾(罚款); 过旬,背一甲(罚款)。”
“雨水,除兴”。如果遇到下雨,徭役取消。
至于“失期皆斩”,要么是押解戍卒的军官吓唬众人瞎说的,要么是陈、吴二人忽悠大家一起造反编造的借口,要么是司马迁老先生听信了以讹传讹而写的。
如果我们拿秦法和汉法对比,会发现汉法更为严苛。比如说“城旦”是秦汉时的一种刑罚,主要是负责长城的修筑或参与城防,如有人因触犯法律被罚“城旦”,秦时需服役四年,汉时则需服役五年。
既然秦并非“严刑峻法”,那么为什么“三世而亡”?
直接的原因:由于国家初建,秦始皇就急于推进各项大的战略举措,忽视了百姓休养生息,征调各种无偿劳役,征收各种税赋,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从而导致天下“思变”。
更深层次的原因: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依靠的是武力和法治。统一天下之后,仍然习惯于使用武力和法治这硬的一手,忽视了文化和思想这软的一手,用硬的一手治理一个像秦一样的小国容易做到,用来治理统一之后的大国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都只是浅层次的整合。要知道,当时六国虽然灭亡了,但原来各国的思想文化有很大差异,统一后全国民众的思想很不统一。因此,这个时候天下的统一,只是表面的统一、暂时的统一。治国之道,一文一武,不可偏废,否则,难以持久。
因此,秦朝的灭亡,并非由“严刑峻法”导致。重视武力和法治,忽视思想和文化,才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后来儒家思想能够在汉代迅速上位的重要原因
汉朝成立之后,全面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治体系,并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加大了对民众思想的引领和掌控,从而导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出现。儒家的仁治思想和法家的法治思想历来是对立的,因此,儒家后世为巩固自身地位,就有意夸大和扭曲秦始皇的“严刑峻法”,从而达到排斥法家思想的目的。
关于“焚书坑儒”,后人早已为秦始皇平反。当时烧的是六国历史中非议秦国的民间藏书,但这些藏书也都在政府留了备份,只是被项羽一把火烧了。坑儒,是因为秦始皇被术士欺骗才下令坑杀这些术士,可能有个别儒生被牵连。这个词语并没有出现在《史记》《汉书》等权威史书中,而是出现在汉武帝时孔安国写的《<尚书>序》中:“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而孔安国是孔子的第十一代孙,这么写秦始皇,有无感情因素或其他目的不得而知,但明显有失客观和公允
修长城——是目光短浅?还是深谋远虑?

几千年来,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见证,成了民族脊梁和精神的象征,在文艺作品中被广泛讴歌和赞颂。
但一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让秦始皇被骂几千年。
长城并不是秦始皇发明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抵抗邻国或游牧民族的侵略,纷纷开始修建长城。比如,魏国为围堵秦国,就沿洛水修建了长城;楚国为阻挡秦国,也在边境上修建长城;赵国、燕国为了防止匈奴入侵,在北方边境修建长城;秦国自己也曾在北境修建长城。
秦始皇修长城,是将过去的秦、赵、燕等国长城连接起来,筑起了一条西起临洮(甘肃岷县)、东到辽东(朝鲜西北海滨)的万里长城。
但实事求是地讲,修建长城的弊端还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过度征发民力,影响百姓生活。特别秦始皇修建长城是动员全国百姓的,与过去诸侯国修长城相比,面临两个很大的矛盾。一是路途遥远。过去修长城是在诸侯国内部进行,国家本来就不大,征发民众方便;而万里长城是在北方边境修的,民众要从遥远的江南、中原走过去,路上就要走很久,极大消耗了民力。二是工程量巨大。战国诸侯修建的长城,一般就是几十里,多则几百里,工程量比较小;秦朝的长城,工程量比以前大很多,需要的民众相应就多了很多。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百姓本来是希望过上安稳的日子,可是被几个大工程扰乱的痛苦不堪,民间怨声载道。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把修长城作为秦始皇不体恤民情的“暴政”去批判的,但对长城的重要历史作用还是予以充分肯定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万里长城却成了中华民族封闭和保守的象征。
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电视片《河殇》中对万里长城的批判,有一段被作者称之为“振聋发聩”的评述:
“假使长城会说话,它一定会老老实实告诉华夏子孙们,它是由历史的命运所铸造的一座巨大的悲剧纪念碑。它无法代表强大、进取和荣光,它只代表着封闭、保守、无能的防御和怯弱的不出击。”
这个看法至今仍在一些人群中很有市场。
但历史不容亵渎,也不是少数人可以随意诋毁和改变的。
第一,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不容低估。古代打仗,主要依靠步行、战车、骑马,万里长城的修建,对于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第二,长城并非封闭的象征,某种意义上也是开放交流的重要体现。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终于开通了被称作“丝绸之路”的中西往来交通大道。为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无阻,汉武帝延修长城至新疆的境内,并开设河西五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正如长城专家所说:“没有‘丝绸之路’,不会有河西、西域境内的长城、烽燧、亭障的修建。没有西段长城,‘丝绸之路’也不可能畅通。”“长城堪称是保护这条国防交通大道的坚强卫士”。
第三,设防是成熟的军事策略,防御是必备军事手段,并非胆怯软弱的表现。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设防思想的产物。中国的长城,大多是有作为的帝王修筑的。除秦始皇是在统一天下后修建长城之外,汉代大修长城是在武功最强的武帝时期,经过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匈奴远遁”之后修长城的,工程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秦长城。北魏、北齐、隋朝也都是在国力强盛时期修筑长城的。明代长城,是从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建国之初开始修建的。在他建国号的第一年,即派大将徐达开始修建长城,部署设防。朱元璋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向漠北发动过多次出击。
有人说,明代修有长城,还是避免不了亡国的命运。其实,无论是当年的“土木之变”、英宗被俘,还是后来的清兵入关、执政中原,实为明朝政治上的腐败、军事上的消极防御和作战指挥上的重大失误所致,绝非长城之过。有许多不懂军事的人,妄论军事问题,用模糊的理论和概念来谈论军事问题,与当年的赵括何异?
第四,长城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图腾今天,长城作为军事上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了。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遗产,长城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流芳百世。无需我们的哲学家去发掘多么深刻的哲理,一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所唤起的民族觉醒,激起的“长城抗战”,足以看出长城精神在国家危难时期,对中华民族所起到的凝聚团结的伟大作用。无需文学家进行多么生动的描写,当人们登上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时,看到巨龙般的长城, 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自然从心底油然而生。
长城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其本身
从这个意义上讲,万里长城就是秦始皇为中华民族振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献上的第一个伟大的奠基礼。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