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等 8 部门发布通知:力争用 3 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复制链接]
zhangjin 发表于 2023-9-15 10:09: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其中提到,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监管制度不断健全,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立,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群众信访投诉量显著下降。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wzcaicai 发表于 2023-9-15 10:09:5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3 年后:
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立,监管制度在不断完善,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群众信访投诉量显著下降。
-
我刚刚出来工作时,我会习惯性地在报告里面,把我所有的工作进行量化:进度 54%,遇到 8 个问题,其中 3 个是比较难解决的,分别是 xxx 原因造成的,计划采用 xxx 方案来解决。下周计划进度是 70%。我们这周的用户增加了 4559 人,其中有 298 个购买了付费服务....
老板听了,认为进度有点慢,让我加班。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慢慢地,我把我的技能点都点在了摸鱼上面。
我的报告变成:目前项目进度在按计划进行着,遇到一些问题,小 A 和小 C 已经在跟进,可能有几个会比较难解决,基本排查到原因,但还要进一步确认。下周项目会继续按计划推进。我们这周的用户量有所增长,有小部分客户购买了付费服务。
老板这次听了,满意地点点头。
其实我这是在耍流氓。因为大家的心理预期不一样,老板可能认为「按计划进行」,目前进度应该是 60%,但实际上项目的进度可能是 70%,也可能是 40%。如果是 70%,那我未来可以放缓速度摸鱼,如果是 40%,我在会议上也免于被责骂。他如果真要问我多少,我就说「比预期稍微慢一点,但不影响」,这个时候老板都不会继续追问,他的心理可能会认为进度是 55% 左右,一般会说「抓紧一点」。
-
明显好转,有效遏制,基本建立,不断完善,逐步完成,显著下降。
细细品味一下,
这可是一种艺术。
语言的艺术。
毫无破绽。
完美。
-
我现在对于这种通知,已经麻木。
不需要去量化,这也意味着不需要对人民群众进行承诺,
「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立」,何为基本建立?覆盖率要达到多少?不然的话,你随便找个外包搭建个系统部署上去,找几个基层测试一下验收就叫基本建立。
「群众信访投诉量显著下降」,下降多少叫显著下降?12%?还是 1%

3 年后,把个别字眼改一下,这些就会全部完成。
大喜。
gcz 发表于 2023-9-15 10:10:0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谨慎评论,评论区大量被删除。
一个个都在说改革,但是怎么改,朝那个方向改了,上面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三道红线一画,地产商直接原地爆炸 ,立马又出各种救市政策,但房价又不让降,烂尾楼同时多地大面积出现肯定是房地产政策出了问题,难道是开发商的问题吗?开发商不是在政府制定的政策下养起来的吗?
    你要搞预售,但又不做好资金监管,还房贷的老百姓没有蹦,没有大面积断供,地产商倒是先蹦了,也是搞笑哦!
        房价搞的这么高,利率也这么高,现在是老百姓跟地方政府都是大量负债,每年的需要付的利息都占收入都多少钱,这些利息是付给谁的,表面上付给银行,但银行的钱是谁的,是那些存钱的人,不是有个银行发布了百分之二十的人占了银行百分之八十的存款吗?(修改下评论区说是百分之二的人)那百分之二十的人是那些人,那些百分之二十的人才是房地产真正的收益着。

在说了地方政府现在财政怎么解决,就不说债务本身了,就各种债务利息一年要付多少钱,我看只能是放水,放大洪水,降息发更多的债,只有这样地方政府在一年利息不变的情况下才能发更多的债。
到居民端,现在是信心全无,好好的上着班还着房贷,吗的房子烂尾了,房产政策上你政府定的,烂尾了不给解决,是对现在的房地产政策没有信心。
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中国经济的信心,对自己工作工资的信心,这对刚需来说才是最重要,我十年前买房子工资就比房贷多一千多块钱我敢买,那是因为我对自己以后收入有信心,贷款买房子是需要付利息的,收入的上涨也会对冲每月付的利息,那是买房子咬咬牙买是可以,因为相信收入会提高,可是现在了工资不涨,一个月工资还了贷款剩多少就是多少。
天下有双 发表于 2023-9-15 10:10: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了解房地产改革阻力在哪里?
首先排除房企和投资者,没有什么大而不倒,即便大而不倒也轮不到房企,这也是各房企纷纷陷入现金流压力的原因。投资者,本身并不能形成阻力,且现在持有的主力军就在身边,富人群体持有的面积大,但体量终归有限,真正的投资持有者是有一定经济实体的中上普通家庭,而且政策更期待这种财富以纸上形式存储,而不是让大家都去变现,房子并不是蓄水池,而是单向的泵,将居民储蓄和负债吸入到特定领域,并不希望持有主力军真的变现。
以前房地产改革的阻力主要是地方和银行:
先说银行,银行承担落实宽松货币政策的职能,进而形成路径依赖,你去银行贷款,什么生产设备机器之类的都不要,即便要,能贷出来的钱相比于抵押物价格也是大打折扣,1000万的设备只能贷出来几十万都是很正常的。房子不一样,银行抵押品的硬通货,利率低(相对)、放款快、折损小,即便这几年天天喊着要给实体经济补血,最终企业你去申请,抵押物还是这些土地房子,当然站在银行角度确实如此,有自己的风险考虑。货币供应十几年翻了五六倍,都要靠这些金融机构把钱放出去,经手必然有油水,房地产有没有泡沫取决于债务的支撑力度,没有债务的资产泡沫不能称为泡沫。形成了一个循环,房子方向流入的贷款越多,支撑房价涨的越快,房价涨得越快,银行更喜欢以房地产作为抵押放贷,或者围绕房地产推出金融产品,是不是很熟悉?美国次贷危机的路子。
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表现在,从业者依靠房地产相关产业放更多的贷款来维持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风险积累,房企贷款、地方贷款、购房者贷款都是重要的利润来源,最终的承担者是资源积累不足的群体负更多债接盘才能维持,直至系统性的债务违约,这就是所谓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部分。那么这个阻力来源于内部绩效的压力,从结果上来说,不管内部阻力如何,现在直接给银行体系划了几条红线,对房企的三道红线,对购房者的房贷存量红线,三条赚钱的大腿砍掉了(或者限制)两条大腿,剩下的就是地方债,这个在下一部分讨论。银行这个阻力也要辩证的看,毕竟除了收益以外银行自己也要考虑风险,房地产所创造的债务逐渐失控,至少从央行角度是要限制的,金融体系自断两条大腿虽然影响了绩效,单反过来说降低了自身风险,投资的房子首付占到60%以上的时候风险早就不在银行了,银行对于房地产方向的贷款红线明显是在为将来的不确定性造围墙,就像读者评论的那样,死道友不死贫道。此外,金融扩张已经明显的抑制了,作为水源都开始防风险了,下游的金融资产波动那也是必然的结果,而且很可能是组合拳。
第二个阻力暂时还没抑制住,那就是地方最为仰仗的土地财政,2020年受疫情冲击的一年地方卖地就实现了8.4万亿的收入,面粉都这么贵了,难道让厨师贴钱卖便宜的馒头吗?是不现实的,这也是房地产改革中现存的最大阻力。当然也在尝试,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土地转让金交由税务部门负责,让这笔巨额收入的性质更加明确,就是税收!如果是税收,那就有办法规范征收、监管以及使用。解决办法也就很明显的,要么开源,要么节流,节流如前端时间的公务员绩效奖励的停止,减缓地方的非必要支出,限制修建水司楼和关公像这样的大项目。
根本上还是要寻找大额稳定税源来替代土地财政作为新的收入支撑,有几个可能的方向:
1)严查个税,提高个税占比,这个是有参考模板的,多数发达经济体个税都是主要税种,与其借助土地财政这样的隐性手段收税,不如执行透明度更高的个税作为补偿。目标群体当然不是中下层,而是中高收入群体,尤其是极高收入群体,按照最高标准超出部分税率应该在45%,也不是说专门给他们加税出新的政策,而是让他们依法纳税,不能每次高收入群体逃税漏税曝光都靠私人恩怨。
2)第二个则是房地产税、资本利得税,现在的客观事实是资本收益压过劳动收益,快速拉开贫富差距的中房地产必然是重要的一环,也是居民财富的最大占比,约70%左右,持有成本几乎没有,那投机热情必然高涨,涨的就是赚的,宁可闲置也不出租,空置率走一走交付两三年的小区看一下,反正有人负更多的债来接盘,非必要需求挤压刚性需求,用中下层群体的钱补贴中上层,那不可能有消费能力的。
3)第三个是践行内循环,良性发展的经济体一定是一个生产、交换和消耗共同发挥作用的整体,缺一不可,我们经济体居民劳动时间长,产出多,但消费能力与发展速度极度不符,商品和钱流动不起来,那自然税收和就业就不能保证,即便能依赖国际出口消化产能稳定就业,但你还要给出口型企业税收优惠,内部商品运转不开交不上税,出口又要动用资源主动贬值,又要税收优惠,那谁来交税呢?解决办法还是内循环,其实你仔细看最近的动的硬骨头都与推动内循环有关,让居民有钱消费,敢于消费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期待真的如规划所说,打破最难的阻力,能从根源上解决房地产的相关问题。
浏次最览 发表于 2023-9-15 10:10: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想太多,大概率会是双轨制。
底层住50平以下的廉租房和公租房,一手房俩极分化,地段和位置越来越重要,二手房基本冻结,形成一个估值和成交量极为不成正比的畸形市场,对小户型尤其老破小来说,未来越来越不看好,改善型可能会是将来的主流。
庞大的地方债需要锚定土地和将来可能的房产税,房地产一时半会死不了,未来难受的是现在一二线城市的包租公和二手房产投机商,这些人都是从地方政府的税源里抢食。
其实,疫情以来政府的思路很明确,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引导更多的人进城形成新市民,教培行业改革,住房改革,医疗改革都是为这个服务,打破新市民和旧市民的壁垒,保障居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未来的公租房改革很有可能会挂钩居民的收入缴税,并且公租房行业国资可能会通过注资民营房地产企业而介入。
ps:疫情以来的改革砍的都是一类人,目的就是打破中层与下层之间的壁垒,上层也会更加封闭,所以别看舆论沸反盈天,抓住上层和下层就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中间的只是声音大。
也不要对房产税有太高的期望,房产税首要作用是维持地方政府的现金流,开辟新的税源,而不是控制房价。从政府治理角度讲更多的税收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基建倾斜,对于富人来说每年多几万十几万房产税支出并不算什么,只要地方政府能够提供相对等的服务价值,以及自带的过滤门槛所以未来高端社区的门票会是一票难求,房产价值反而会上升,与之对应的是老破小的所有权价值降低,使用权价值看户主个人能力。所以未来我们也会出现相隔一个街区房产价值差距巨大的情况。
dyanother 发表于 2023-9-15 10:10:5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不好吗?
不好!
为啥不好?
因为前几任县长都把债权收到九十年以后,不能再收了。
那咋整?
那就调个三年?
调个三年。
咋调?
要不继续印?
我觉得不错。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