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奥本海默》,你有什么观后感?

[复制链接]
amo_xue 发表于 2023-9-13 18:09:4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电影《奥本海默》,你有什么观后感?
全部回复4 显示全部楼层
王之一站 发表于 2023-9-13 18:10:3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分享了我对《奥本海默》中琼的角色理解,今天我想试着探讨凯蒂·奥本海默这个角色的呈现。毫无疑问,艾米莉布朗特迎来了她演艺生涯极为重要的角色,《奥本海默》中有几个演员在我心中会有替代选择,但她饰演的凯蒂是绝无仅有的。

首先凯蒂打破我对传记片,尤其是以男性人物为主角的传记片中妻子的陈旧印象,这类片子其实不算少,图灵的《模仿游戏》、霍金的《万物理论》、纳什的《美丽心灵》等等,它们都有自己的亮点,但细想这些片中的科学家妻子们,无论戏份多少似乎都显得有些单薄。




《奥本海默》全片3个小时,凯蒂较有分量的戏大概不超过15场,但角色的情绪变化,行为动机以及因此带来的戏剧张力让人难忘。过去我对这些妻子们的观感无外乎:“这真是个好女人,xxx能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她的包容和付出。”,但换一个同样美丽善良的女性,故事似乎也能成立,凯蒂这个角色让我相信:“只能是她,必须是她。”
凯蒂想要的是什么?
解读凯蒂这个人物,首先要理解她真正的欲望所在,影片在这个问题上给观众挖了坑。之前分析琼的时候,我提到琼在得知凯蒂怀孕即将和奥本海默结婚时,她评价凯蒂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加之凯蒂提到过此前的三段婚姻,很容易让观众误认为她渴望的是婚姻家庭生活。
第一次在洛斯阿拉莫斯骑马约会时,凯蒂介绍过自己的家庭和感情史,其中那个在西班牙内战中死去的爱人,似乎让我窥探到凯蒂的精神追求:她渴望参与到世界变革中。




这个德裔美国女人出生在富贵之家,从未体验过贫穷困苦,却甘愿和美共党员的丈夫过苦日子,上街兜售《每日工人报》,且一过几年,她甚至愿追随丈夫参加西班牙内战,直到一颗子弹带走她的爱人,击碎了她对共产主义的天真幻想。

在那个时代,共产主义像精神兴奋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知识分子为之献身,老蒋也要感叹一句:“天下何人不通共?”然而闹革命不是过家家,死亡的代价是凯蒂这个阶层所不能理解的革命残酷性,人们据此推测凯蒂对共产主义更多是赶时髦的态度。
我之所以不这样认为,在于凯蒂之后对共产主义的态度,是抗拒甚至贬损的,如果你仅是赶过一种时髦,当劲头过去时你不大会厌恶它,只会转头去追新时髦。只有你曾真相信过并为之做出过牺牲, 却发现事情并不如你所愿,才会因幻灭催生厌恶。




前苏联知名话剧《青春禁忌游戏》中,学生巴沙跟叶莲娜老师痛斥自己对社会的不满时,说出过这样的台词:“我恨用自己胸膛去堵枪眼的英雄们,恨那些需要用人的胸膛去赌的枪眼。”年轻一代不能理解老一辈共产主义信徒们的理想和精神,在他们看来,鼓吹人们做自我牺牲是可怕和虚无的,这或许能贴合凯蒂听到爱人战死时的心境。
幻灭让她几乎以一种同命运怄气的心态嫁给了第三任丈夫。而和奥本海默的相遇,让她看到了改变世界的另一种可能。
电影中,琼和凯蒂都是在派对中与奥本海默初见,并迅速开启调情状态,不同的是琼用《资本论》和共产主义的话题开启谈话,而凯蒂则是让奥本海默解释量子力学给她听,她从一开始就试着了解奥本海默的研究。彼时纳粹取得原子能研究的重大突破,接着攻占了波兰,师生们大都在关心原子弹和战争的话题,凯蒂大概明白这个把量子力学带回美国的年轻教授不会置身事外。
正如之后她在荒原上用笃定的语气鼓励奥本海默:“世界在变化,真正的变革要来了,这是你的时代。”凯蒂能在奥本海默描述量子力学时眼神中的狂热感觉到,那将会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




角色选定后,导演曾建议演员们读传记原书《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其中有大量关键人物的访谈,大家都认同凯蒂是充满活力的女人,同时也提到她火爆脾气不大好相处。艾米莉·布朗特则敏锐地抓住了这句评语:”Kitty is a character who doesn't do small talk; she only does big talk.”,以此为参考来展现凯蒂在我看来是准确的,她不喜欢闲谈琐事,要聊就聊重要的大事情。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眼界、野心和智慧,她成为奥本海默妻子,而恰恰因为她是这样的女人,才会选择奥本海默成为她的丈夫。
旗鼓相当的夫妻间才有强作用力
在我们搞清了凯蒂的心理需求后,再来看一看强力是如何在这对夫妻之间发挥作用的。电影里奥本海默通过解释粒子间存在的强力,来引导凯蒂认识量子力学,强力是已知的四种宇宙间基本作用力中最强的存在,我们在影片中,能持续感受到这对夫妻间存在的强作用力。
先世俗点来看两人的社会阶层等客观条件,这方面的匹配性非常重要。从片中我们能看出来,尽管奥本海默对维护弱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的进步思想很认可,但那种根深蒂固的阶层意识,他甚至都不屑掩饰。他看不上做服务员的弟媳,嘲讽施特劳斯曾经的卖鞋商人身份,有人会将这种个性解读为“不虚伪”,我看到的更多是精英阶层的自负。
和古代的欧洲贵族类似,他们过惯了衣食无忧的上层生活,看不上普通大众为生计疲于奔命,自命不凡地认为自己有帮助社会进步的责任和能力。同样的社会阶层孕育出相似的精神追求,这是凯蒂和奥本海默能建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基础。




如果说琼对奥本海默收敛锋芒的劝诫让他更好地协调团队,那凯蒂那种“和他们无关,只有你能担此大任”的鼓舞,则恰如其分地点燃了奥本海默成为领导者的雄心;当琼的死让奥本海默备受打击时,凯蒂让他清醒点,不要指望造了恶果还让别人共情你,替你难过。
这话初看像是妻子对出轨丈夫的责难,但单单这样看就小瞧凯蒂了。之前说过片中琼的死讯和玻尔的劝告在一场戏,此刻奥本海默的痛苦不仅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间接害死了琼,还有玻尔迫使他直面原子弹巨大毁灭性的问题(这之前他一直试图回避)他的崩溃有部分可能来自对曼哈顿计划的犹疑,凯蒂的话把他拉回来:如果原子弹造成什么糟糕后果,没人会为你犯了罪替你惋惜,你必须自己做好承担这种后果的心理准备,现在给老娘振作起来,一堆人指望着你呢。




这在剧情结构上解释了为什么之后德国投降,奥本海默还坚持说服团队继续工作,否则他可能在那时就和大多数科学家一样,选择放弃计划了。在三位一体实验成功后,奥本海默之所以第一时间要和凯蒂分享这个消息,因为凯蒂是他的重要战友,这同时是凯蒂渴望实现的事业。
仔细回想下直到三位一体试爆前,每个人都能在旁观者的位置,向奥本海默讲述自己的道德忧虑:拉比可以,玻尔可以,爱因斯坦可以,德国投降后的科学家们可以,甚至连爱德华泰勒都可以......又如西拉德所言,奥本海默是最能言善道的领导者,他一次次打消这些人的顾虑,发挥着领导者的作用。
难道他自己没有一丝道德顾虑吗?当然会有,但只有凯蒂在帮他消化这些情绪,而凯蒂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可不是因为她是什么善解人意的贤内助,而是她很清楚这就是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方式。




有评论说凯蒂日常是个烟酒不离手的颓废家庭主妇,关键时刻客串下鼓励丈夫的工具人,大概是没看到两人共有的野心和精英意识,以及两人间震撼的强作用力。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推测凯蒂的烟酒成瘾,恰恰是因为她的野心和能力被桎梏在并不擅长的家庭生活里。

关于这点,比较有意思的是奥本海默的反应,当他看到产后的凯蒂难掩消沉时,他意识到他们两人都没有成为好父母的责任心和耐心,于是他将孩子托付给朋友照顾。我看到此处就想难怪他那么招女人喜欢,他全然理解琼不想嫁给自己的纠结,也能包容妻子当不了家庭主妇的事实,没什么“既要又要”的大男子主义想法,倒是一双儿女受了罪。
即便知道会输,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从战争结束到听证会开始前,这个时间段的主要情节是奥本海默与总统会面、与施特劳斯的恩怨、和爱因斯坦谈话以及氢弹讨论会,几乎没有凯蒂出镜,直到听证会,凯蒂才出现几场很重的戏,这是为什么?
我想是因为从凯蒂的视角,她在片中其实是和奥本海打了两场硬仗,一是曼哈顿计划,二是安全许可听证会,我认为凯蒂一直是以战士的形象存在于电影中。
第一场在她听到“收起床单”的信号时已经宣告胜利。第二场战斗更加凶险,因为敌方更加强大、狡猾和具体。整场听证会,凯蒂的愤怒值不断上升,起初她坐在丈夫身后静静观察局势,显然为这场不公平的审判感到气愤,然而更让她愤怒的是这次丈夫似乎丧失了战斗意志。




因为这场听证会,从施特劳斯代表的政府官方来看是一场加害,从奥本海默的角度来看更像一次殉道,他的同僚和律师也认为并无胜算,连爱因斯坦在此时都奉劝奥本海默不如离开。只有凯蒂,没错,只有凯蒂将这场听证会当成一次捍卫自我的战斗,片中她和施特劳斯没有对手戏,却能在观察事态发展后敏锐指出他是这场阴谋的策划者。

在奥本海默交待和琼那次偷情会面时,凯蒂的眼中出现二人在听证会现场做爱的画面,之后对奥本海默大发雷霆。不少人认为这里展现了凯蒂的嫉妒,结合此时她包中掉落酒壶的细节,将凯蒂的酗酒归因到丈夫的不忠。
我认为这其中是有联系的,她和琼的对视中显然带有悲伤的情绪,但仅把她看作善妒的妻子就有些粗浅了。在琼死后,凯蒂因丈夫出轨产生的愤怒和耻辱感是藏不住的,但她屏息片刻就控制住情绪,用严厉的语气开导丈夫,因为她知道此时此刻,曼哈顿计划的顺利比琼、比奥本海默、比她自己的情绪都更重要。
因此听证会上,最让她气愤的可能不是琼和奥本海默的情爱,而是这场情爱正暴露在这场听证会上,如果说此前奥本海默还曾尝试为自己辩驳,从这里开始,他的殉道之意就愈发明显了。凯蒂显然不愿听证会这样发展,所以她质问丈夫“你为什么不奋力反抗?为什么要让他们对我们的生活指手画脚。”;所以她怒扔杯子试图让大家看清施特劳斯;所以她愤恨丈夫竟还和泰勒握手。这一切看似狂躁的表现,都是因为只有她把这场听证会看作战斗,一场明知会输也应该奋起反抗的战斗。




直到晚年平反,凯蒂也拒绝爱德华泰勒握手

当律师担心凯蒂因为琼的事心怀芥蒂,不能提供利于奥本海默的供词时,奥本海默的言下之意是你们不了解我和凯蒂的关系,一方面他自信两人间的强作用力没那么脆弱,另一方面他也很了解凯蒂的精神力量,这个女人会战斗到最后一刻。凯蒂贡献出整个听证会最顺风的一场言语较量,让审讯官罗博吃了瘪,同时赢了判官的好感一票。
在我看来这是凯蒂身上最闪光的地方,你们或许觉得没戏,或许已经认输,我可不会,就算整个战争要失败,但不影响我全力打好自己这场战役。看这场戏时我和那位老判官一起被逗笑了,我心想:凯蒂凯蒂,不愧是你。
听证会尘埃落定后,奥本海默像第一次分享胜利一样,第一时间和凯蒂汇报了失败,之后凯蒂展现出自己在全片最悲伤的一刻,她转过身哭着告诉奥本海默:“你以为你让他们这样羞辱你,世人就会原谅你吗?他们不会的。”看到这里我颇为感动,因为我认为凯蒂说的是实话,今天我们认为奥本海默是伟大科学家的同时,也必须直面他开启核武器的潘多拉魔盒这一事实。
凯蒂曾严肃告诫奥本海默没人会为你造的孽替你难过,然而此时此刻,恰是她在为他感到悲伤,替他落下他自认为没资格落下的泪水。


zerosix 发表于 2023-9-13 18:11:3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奥本海默》之前,还有点点担心180分钟的观影时长,没想到中途一次拿手机看时间的举动都没有。可以说情节是蛮紧凑的,生怕错过一点(怕会跟不上hhh),全神贯注的后果就是,坐累了(脖子也累了……)。
看电影《奥本海默》之前,只对它做了一点点的了解。

  • 它是一部关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传记片;
  • 知道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人物的名字及形象;
  • 知道影片里彩色和黑白交错,并各自代表不同的视角(彩色的是奥本海默的视角,黑白的是施特劳斯的视角)。
除此之外,没再去了解更多。事实上,上面的这些了解是有用的,同时也已经足够了。






提前知道的彩色黑白双线,在影片开头就帮了大忙(能比较快速地了解剧情以及时间线)。《奥本海默》的叙事线稍微有一点点复杂,但是也不算特别难理解(特别是知道了双线视角之后)。它就是有两条故事线,每条故事线里还会按照“谈话”进程,不断插叙回忆。另外黑白的时间主线整体上来说是晚于彩色时间线的。
关于《奥本海默》电影的一些感受:

以人物传记的内容来说,故事情节主要集中在奥本海默最凸现的成就——造原子弹上。
造原子弹前,是在描写奥本海默是个怎么样的人,他的一些性格和经历。制造时,奥本海默面对的困难(技术上的困难以及他处境的困难)。制造成功后,他要面对什么以及他的选择。
传记片的内容描述起来都很无聊,但好的传记片能有精彩的呈现,其都有各自独特的切入点和表达节奏。
《奥本海默》的切入点是“审判”。影片一开始就是在“审判桌”上,奥本海默如此,施特劳斯的黑白线上也是如此。


这个切入点带来的视角使得影片在表述奥本海默的成就的同时,还带上了别的表达——前沿科技与政治的“拉扯”,以及在此之下的科技对世界的影响。
影片的音效在观影过程中吓了我两次。一次是原子弹试验成功之后,奥本海默内心寂静又清醒地道出“我成为了死神”后,接入的爆炸的轰鸣声。


另一次是,成为了“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在发表演讲时,底下观众狂热的呼喊(这里的音效比原子弹发出的还要大)(影片这里的表达虚实相应,将奥本海默的内心情绪与现实交叉相叠)


这两处都在表达着这个科学家,在钻研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在为其可能(已经)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感到不安以及自我的道德谴责。
奥本海默之所以接受那场不公正的“审判”(也就是电影的切入点——原子弹成功之后,奥本海默开始以自己的影响力致力于限制核武蔓延和军备竞赛,但有的政客想借“审判”让他闭嘴),其实也有他对自己的惩罚在里面。
电影的开始是“审判”,电影的最后,是奥本海默对爱因斯坦的一段谈话,画面里是核武的一个个坠落以及大气层在燃烧(当初他想让爱因斯坦看看,原子弹的爆炸是否会造成链式反应使得大气层燃烧进而毁灭了世界)。
最后他说,“我想我们确实毁灭了世界”。回看现实里的新闻,这仿佛是一个预言,也像是一个警示。


坏人 发表于 2023-9-13 18:11:4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本海默》的最终口碑和市场反响究竟会达到怎样的高度,这不太好说。但幸运的是,诺兰开始寻找自己创作舒适圈之外的东西了——那些最早在《白夜追凶》中萌芽,在《敦刻尔克》中朦胧掠过,却又被《信条》一颗子弹打散的东西。纪实的勇气加上纪实的过程中表现人物的细腻质感。



时间的跨代略显久远

我们被什么所感染

诺兰的故事

大多数影迷对于《奥本海默》的期待均源自对诺兰的期待
——“你为什么想看《奥本海默》?”“因为这可是诺兰的电影啊!”
那我们不妨研究一下什么是“诺兰的电影”,或者说《奥本海默》算不算传统意义上的“诺兰的电影”,还是说只要是诺兰导演的片子,都可以被理解为广义的“诺兰的电影”。
诺兰的创作风格是非常剧本向的,也正是他对剧本的追求(或者说依赖)比较高,所以他的大多数作品是自编自导的——《失眠症》(又名《白夜追凶》除外)。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让很多观众觉得不是在看蝙蝠侠,而是在看一部主角换成蝙蝠侠的诺兰风格的故事。
正是在强大的故事能力和叙事手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后,诺兰似乎被迫与“悬疑”和“烧脑”的标签进行绑定。从最开始的《追随》到《记忆碎片》,再到鼎盛的《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以至于“能看懂诺兰的片子”变成了一个智商或者赏析的门槛,也被很多人拿来做电影小白的鉴定器。你可能会不记得这些作品当中人物的名字、人物关系,但你一定会记得诺兰用一个精彩的设定,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加上诺兰近两部作品(《敦刻尔克》和《信条》)的口碑下滑,似乎更印证了一点——观众们对于诺兰的电影已经进入了一种审美舒适圈,商业与文艺结合的典范,逼格又高又能卖座。观众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你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继续创作这种类型的电影,那么我们口袋里的电影票钱你尽管拿走。但可惜诺兰不是陈思诚,《敦刻尔克》的反响平平之后,或许诺兰自己也意识到:“原来你们想要的诺兰电影,并不单单是我拍的电影,而是那些你们思维定式内的‘诺兰的电影’。”当诺兰再次试图用《信条》中的“烧脑”设定回归时,口味已经不太对了。
可《奥本海默》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诺兰的电影,而观众却想在其中找回自己的那种期待。
至于诺兰的电影不用特效,胶片实拍等等这些元素,我只能说这是个人创作技术的风格,它不能代表电影质量。



所谓最“诺兰”的电影

奥本海默的故事

诺兰开始拍人物传记了,我想这才是我对于《奥本海默》这部电影最大的期待。我想从诺兰的视角,去了解奥本海默这个人,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无论是宣传还是观众自发关注的点,都在诺兰的拍摄技术与核爆的呈现上,其实我个人并不是很在乎这种细节的处理,它只决定了它的呈现能否更好地服务于人物和故事的呈现上。
人物传记片我们看过不少,近几年的传记片也不乏优秀之作,比如《波西米亚狂想曲》、《至暗时刻》、《萨利机长》等等。这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创作者与故事主角的和谐,创作者用怎样的视角如何去解读人物的故事,主角又如何在故事中呈现出个人特质的饱满又不会让影片变成刻板的纪录片。尤其是像我们之前所说,诺兰作为一个个人风格极为鲜明的导演,对故事和剧本都要打上极强的个人烙印的导演,如何能够在影片中与奥本海默这样的人物达成风格和人物的和谐。那可是一个改变了人类命运走向的男人啊!
夜场看完影片走出影厅后,我最先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是被什么而感染,我们观影后的情绪究竟是被什么所调动。
庆幸的是我找到了答案:
我被奥本海默的故事和他的人格所触动,但很感谢诺兰把它呈现了出来。



单从角色的造型还原度上来看,是无可挑剔的

那些算不算友好的技巧

彩色与黑白

用颜色区分故事线,并不算首创,许多作品中都会有类似的先例,尤其是呈现故事中的回忆部分时,都会用黑白场景。但这里,诺兰用彩色与黑白的区分,更多的是给出一种情绪信号。
奥本海默被委员会约谈的故事线,研发原子弹的故事线为彩色
施特劳斯阴谋迫害奥本海默的故事线为黑白
创作者将有信念和理想之光照耀的部分表现得生动,而将那些阴暗的见不得人的,表现得阴冷
这种区分很好地表达了创作者对于不同事件的态度,但观众在影片伊始会陷入一个时间轴上的错乱。虽然知道是不同的故事的切换讲述,但是时间上的线后逻辑容易引导观众误以为黑白是更早时间发生的故事。这也是创作者自我表达的诉求与受众理解的一个小取舍,不过随着故事线的逐渐推进和展开,观众还是会理解这样做的原因。



不要添加过多的表演色彩,张颂文应该也说过类似的话

三条故事线

三条故事线的时间配比,大概是我对影片最不满意的不分了,它拖慢了整个影片的故事节奏,并且会把原子弹研发的主线显得特别冗长。
一直看到影片的最后,理解了创作主旨再回顾影片的主要条线,我们不难发现,诺兰真正想讲的是原子弹怎么诞生的么?他想讲的其实都是在原子弹诞生之后不同立场的人们如何看待它的问题。我理解为了表现奥本海默研发原子弹一路的艰辛和不易,诺兰用了很长的篇幅做铺垫,以尽量显得剧情不那么突兀。可施特劳斯那条暗线讲得略显潦草,甚至连奥本海默身边的人,也少了群像戏中的人物特色,尤以马特达蒙饰演的格罗夫斯军官是最为空洞的代表。以至于最后在听证会上给予奥本海默的信任与支持,看上去更像是完成工作,而非友情的感召。
诺兰的确很努力地想要照顾到主角身边各种角色的丰富度,但全片为数不多的能让我感觉到有色彩的人物无非妻子凯蒂、数学家泰勒以及加里奥德曼客串的杜鲁门了。关于小罗伯特唐尼饰演施特劳斯这个角色,最后阴谋败露的时候让我感觉是在看莎翁的戏剧,并不像一个身居高位的政客应该有的反应,也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强调的,人物真实性的说服力。



马特达蒙越来越多“谁来演都一样的”角色了

爆炸的音画

几个镜头的声音延迟处理,大概是我在本篇当中观感最好的一个处理方式了。“于无声处听惊雷”,大概是这种手法最好的诠释。包括一直伴随的跺脚的音效处理在内,就像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裂变爆炸声音一样,渐次加快加强,给人以足够的压迫感。
关于声音的处理有一些警示长音的使用,非常容易让我联想起《沙丘》,甚至在影片结束后还特意看了一下演职员表,发现配乐不是汉斯季默,而是信条和黑豹的配乐师。
现有光后有声的这个手法,是有象征意义的。不妨我们联想一下所谓的历史“爆炸”性事件,比如911(可能不太合适)。历史的时刻在闪电一般的瞬间发生,人们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怔怔地愣在那里,尝试去理解和消化眼前的一切。随后人们反应过来了,才开始出现一片哗然、甚嚣尘上,有人弹冠相庆,有人粉墨登场,有了各种声音的各种解读,有了各种势力攫取自己的利益。



窥见地狱的人会关上那扇门,且不会把它带到人间

营造出“真实的虚幻之感”和“虚幻的真实之感”
爆炸发生的一瞬间,从客观意义上讲,它是绝对真实的,所有的理论得到了验证,人类朝向作死的终点又迈出了一大步。然而,仿佛真空一样的无声凝滞,给人一种难以置信的虚幻感——“我眼前的一切是真的嘛,它真的发生了吗?”
而当爆炸声、欢呼声四起时,我们仿佛被从深海中拉出来一样,获得了呼吸一样的真实感——“我身边是一群有血肉的人,我回到了‘现实’世界”。可这些掌声、喜悦都是情绪上的表达,这些给人真实感的东西,一定是真实的吗?



众人在为原子弹之父欢呼,还是在为原子弹欢呼

所谓才华

人物呈现

我是不曾站在人类命运的高度去思考问题的普通人,但这部影片能够让我与人类命运的扳道工共情。
对于一部人物传记片来说,能做到上述这一点,已经很难得了。
从奥本海默最开始善恶观的建立,在政治敏感度极高时期的洒脱,梦想照进现实的喜悦,人类自我毁灭趋势的担忧,为人类命运脚踩刹车的勇气。人们搭上了奥本海默列车,然后不留余地地冲向死亡。
这种有层次、有情绪的人物传记已经足够优秀。只可惜主角也被塑造得如同核爆的闪光一样,让周遭的一切都黯淡无光。
相似作品

相信很多观众都会将本片与相似的作品进行类比,比如下面这几部



《横空出世》《模仿游戏》《萨利机长》

分别拆开了说一下
《横空出世》
30%的人看到这部片子都会联想起国产电影《横空出世》,剩下的70%不好意思,应该是没看过《横空出世》的年轻人了。
大背景相似,研发内容相似,过程相似,主要人物关系相似,甚至你可以说XX是YY的外国版。
但主题上又不太像,毕竟别人是创造,我们是为了保障自身安全的追赶。
比较可笑的一件事是:科技发展最快速、最幸福的时代,是大多数人比较痛苦的战争年代。
为了获取战争的胜利,人类可以不计成本,不计后果地在科技发展上投入巨大的研发资源。
或者用另一个比较柔软的理解,强者求占有,弱者求生存,大家各有各的诉求,又被这种诉求推动着。
陆光达和冯石的人物关系变化,算是把《奥本海默》里没拍出的洛斯阿拉莫斯人物关系的递进重点呈现了出来。
秀才遇到兵的人物理念、做事习惯的反差,却因为共同的目标建立革命友谊。


《模仿游戏》
虽然编剧增加了比较多的杜撰戏份,但它不影响传递创作者的表达主旨——科学技术与战争应用的关系,以及人类该如何运用科技带给自己的力量。
观众可以在《奥本海默》的前期,找到许多与《模仿游戏》相似的影子,天才科学家为了一个战争取胜为目的的项目,建立学说、团队,筹备实验,失败,最后成功等等一系列的剧情。只是图灵的命运相比奥本海默更加悲情。


《萨利机长》
不得不说,在人物塑造和性格丰富度的呈现上,东木依然是电影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导演。当奥本海默在听证会上被质疑、诱导、否定甚至诬陷时,我想到了同样的英雄悲歌《萨利机长》(东木还有一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主题相似)。观众习惯了看英雄戴大红花的样子,却看不得英雄落泪。这很斗争、很麦卡锡。


各位观众老爷不妨拿上面的三部片子和《奥本海默》的三条故事线套一下
《模仿游戏》对应奥本海默求学和学术传播的前期,以及技术诞生之后对人类命运的担忧
《横空出世》对应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经历
《萨利机长》对应听证会的过程
整个奥本海默的故事会更加清晰完整
价值观的表达

重点说说反战,应该算是当下的时局背景下,作为一个文艺创作者对个人政治观点的一种表达。
与奥本海默接触美共、了解美共一样。
许多科幻电影中都表达了创作者对于技术发展后,人类如何运用这种力量的担忧。
而奥本海默的挣扎也恰在其中
理论—实践—应用的链条中,奥本海默完成了第一环的打通,这也是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角色关联性的所在。爱因斯坦建立了理论基础,而奥本海默把理论变成了实践,可让奥本海默恐慌的是,实践到应用的走向。技术的瓶颈和局限性可以通过智慧去突破,可人性的局限,是没法用科学的方法去攻克的。
在原子弹投放点会议中,美国人商议轰炸哪里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万湖会议》的翻版——纳粹如何对待犹太人,与美国人如何对待日本人。虽然出发点不同,但都是强者对弱者不会流露丝毫的怜悯。


美国造原子弹的目的,从最初的对抗德国人,到后来的打击日本人,再到对抗苏联人,以至到今天的“东方某神秘大国”,似乎总能找到敌人,给自己一个理由。

这是不是一部(诺兰的)好电影?

《奥本海默》的信息量及要素的确很多,也很好地把握住了原子弹之父这种几乎能够站在上帝视角去审视人类命运的人物复杂程度,有亮点,也有一些似曾相识的东西。评分趋势大概会回归到8.3-8.1左右。
这是一部(不太诺兰的)好电影
renhekeji 发表于 2023-9-13 18:12:3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利的外行人终究会被生吞活剥,背后的主宰者永远都坐享其成—评电影《奧本海默》
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他是原子弹之父,是改变世间烽火之人,导演克里斯多福.诺兰(Christopher Nolan)将其一生化作三小时的传记电影《奥本海默》,探讨科学、道德与政治之间的界线。奥本海默该是罪人抑或英雄?


电影中,无论是爱因斯坦、奥本海默或是片中一闪而过的数学天才哥德尔,都是制度下的产物,他们的差别是体制内知进退而已。“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奥本海默就是这个世界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人,他创造了我们当今的世界,无论是好是坏,人们需要看见他的故事,需要相信他的故事。”—克里斯多福.诺兰。


作为现今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无数人等着将诺兰拉下神坛,但他始终稳坐龙头,不遗余力拥护戏院观影体验。主修英国文学,凭着对电影的满腔热情、近乎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在全球各地扎扎实实掳获大批影迷,或称“信徒”(作者本人就是信徒之一),耐心等待他的下一部作品,等待他再度透过影像魔法告诉观众:我们眼前的世界背后还有更多东西。如此个人风格强烈、不愿拉低观众智商的导演,从近期的几部电影皆可观察出,他明显愈来愈忠于自我,剧本不单纯停留于所谓的“烧脑”,而是从题材、议题、叙事手法,乃至观影门槛,超越以娱乐或艺术价值为诉求的层面,更聚焦在“为世界打开新的视野”。此次经由传记电影的形式,为世人讲述“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充满争议的一生。

  • 毒苹果与量子力学
奥本海默有志不能施展的英国求学阶段,二战时来自美国的他,在剑桥如同一个乡巴佬进城,实验的不顺心,以及老师的讽刺让奥本海默在留学剑桥时非常痛苦,他身份被歧视、身为犹太人的悲壮,暗示着他受到精神折磨痛苦不堪,我想这个苦在于他脑中装载太多理论上的量子,而这些量子却在实验中无法实现,于是这些量子就不断地徘徊在他脑里,对撞。当时的他先人一步看到量子力学的未来、窥见恒星爆炸后连光都被吸进的黑洞,在摸索期中是如此想被承认、想被看见,在老师阻止他去听波耳的演讲时他将这些冲突化成毒药注射在苹果内,准备毒死导师。


奥本海默虽然平时看起来沉默寡言,但其实“毁灭”这个他造成未来世界的深深影响的两个字,早在求学期间就深埋在他心里,如果他想要,随时都可以将这些毒芯栽入,不管是桌上的苹果、广岛长崎、还是之后冷战中的恐怖平衡,这也是他终其一生要对抗的事情,对抗他脑中、心中应如何评价所拥有的足以毁灭世界的知识。拒绝氢弹研发以及对于拒绝联署否决投放原子弹,对比于他主张三位一体实验中搭建一个遗世独立的实验室、自愿成为实验主导人这些矛盾的举动,可以知道奥本海默心中的纠结,他既期望看到他脑中的量子激荡出的火花可以再现于现实中,又担心这些火花如果像当初那根针头一样,打进世界的血液里。

  • 你拾起了一颗宝石,却发现下面有条毒蛇
如同片中台词所说:“你拾起了一颗宝石,却发现下面有条毒蛇。”奥本海默想寻求真理奥义,却不知道这发现将使人类离开更外层的“伊甸园”,物理学与上帝的博弈了—理性主义将把人类带往何方,是否有尽头?剧中的奥本海默被推着去做很多事,因为国家需要他将量子力学带回国,于是回国;因为国家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武器来终结战争,于是他当了曼哈顿计画的负责人;他就是无法割舍,就像他深爱的量子力学一样,着迷于这些概念的他就像着迷于琼、着迷于梵文一样,就像光波粒二向性一样,叠加态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解。里面的人看似有人着迷于新兴的共产主义,也有人反法西斯,但任何主义都变成“意识形态” ,只为机制运转而服务,甚至没人知道机制背后的制定者是谁,不管掌权者是否更替。于是你看到天才奥本海默,为了他的发明,受困在官僚机制的框架中,无论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成为不透明的官僚机制中的一个绝密档案,进入了他所不知的流程之中。


一个突破了宇宙能量的原子弹发明,掉入了官僚体制手上,成了人类命运的骰子,但奥本海默仍相信这个发明将阻止纳粹之恶,甚至他必须自我说服,这是制衡强权的武器。他不由自主地成了一个为制度服务的科学家,但内心处想融入其中,却无从知道这机制的主宰者是谁,包含他接触的政客、军人、创立原子能委员会的金融家克特劳斯都是机制本身,只有奥本海默跟他带领的一群科学家是外来的,且永远无法被“主宰者”所接纳。直到杜鲁门总统说:“这决定是我做的不是你,要背负这些责任的是我。”他才渐渐地知道自己其实总是在闪躲,想要用军服、头衔、保护朋友包装自己,其实身不由己,但其实他并没有想像的那么举足轻重,那么的有影响力以至于身负罪孽,他只要在他被赋予被信任的岗位上做他能力所及的事。


天才未必是智者,那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的“智”,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蔑视、史特劳斯的布局之下,奥本海默终于理解真正的阴沟不在未知的世界,而在已知的人性。片中爱因斯坦几次灵光乍现地出现,幽默与冷静地置身事外,他曾被年轻的奥本说是上一代的人,打开了宇宙奥秘的大门,但并没有再往前进,而片中也强调爱因斯坦说过的:“上帝不掷骰子”,奥本海默的发明看似使人类更进一步,同时也昭示了理性主义的尽头。于是之前爱因斯坦止步了,也被自己的祖国抛弃了,而奥本则将核能的力量交给了“主宰者”。他们都像以前的哥白尼,发现太阳是中心而被迫害,且他们被放逐在了体制之外。



  • 我现在成了神,世界的毁灭者
人们为何需要看见奥本海默的故事?自核武诞生以降,世界已画分成以前和以后,以历史观点而言,核武的研发并非仅止于新的武器诞生,而在于一个全新的世界被开启。《奥本海默》所根据的原著传记名为《美国普罗米修斯》,电影开宗明义以此揭开序幕,普罗米修斯从众神那里偷来了火种,并将其带给人们,明示着奥本海默将恒久背负着骄傲与罪恶,恒久承受着欢呼与尖叫。


片中最精彩的听证会(没有旁听、举证者无须负责、全程不公开的审讯),全然像卡夫卡的《审判》,主角无法证明自己是无罪的,被人审讯了他的一生(包含他的每一句话)。之后的奥本海默成了《变形记》中的虫子,被需要与否成了他这人被定义的标准。奥本海默自信地说:“他们需要我们。”同僚却冷冷地回答:“对,直到他们不需要为止。”本以为原子弹试爆已是整部电影的高潮,殊不知后段才是令人目不转睛的真相揭露,潜藏在规模庞大的“曼哈顿计划”之下,不出操弄意识形态的政治角力,促使奥本海默成为美国反共圣战中的烈士,惊心动魄交织出此位“原子弹之父”一生的沉浮。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引爆的刹那,整个世界仿佛屏气凝神,刺眼的光芒震慑万物,我们都忽略了音速与光速的差异,几秒的死寂过后才是震耳欲聋的爆破声响。这一瞬间,成为他终其一生试图遗忘的记忆,宛若战争在人们心头留下的痕迹,不断纠缠,不断发生。记忆就像梦境,不存在开头、结尾,与基本逻辑,他反覆忆起于众人欢踏步声中步入礼堂,忽然分不清台下是欢呼抑或尖叫,是兴奋抑或痛苦,难以辨识强光下渐渐破碎的脸孔,故作镇定发表自己应发表的言论,下一秒却惊见脚下的焦尸,以及户外呕吐的人们。我们彻底被拉入奥本海默的内在世界,只有他目睹自己双手沾满血腥,每个步伐矛盾紊乱、摇摇欲坠,覆盖着同时身为英雄与死神的罪恶感。彩色画面为奥本海默的观点,黑白画面则是路易斯‧史特劳斯(Lewis Strauss,前美国原子发展委员会主席)的视角,诺兰审慎提供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点,话留三分的内敛叙事中,观众渐渐知晓两人之间的恩怨从何而来,一个杰出、受困的心灵,以及一个气度狭小、握有权势的男人,既仰慕也折磨他。


可以见得,当掌权者永远留在影子里的同时,没有任何人的一生经得起放大检查,往往充满不容弥补的错误,即使奥本海默某些层面已贡献无数。负罪感的永恒有如普罗米修斯盗火后的无法再进入下一刻,他与他的不朽,同时进入了可笑与荒芜的境地,周而复始地代表“奥本海默”这个名字的无效,因它永远代表“原子弹”的永恒。

  • 结论
作为传记电影,多数作品难以避开英雄主义的窠臼,诺兰并非否定英雄主义,而是人们过去所向往的英雄主义几乎不可能实现,但英雄理应是一个象征:“真正的英雄是看不见的”。所以,为小男孩披上外套的高登局长是英雄,敦克尔克战役中努力存活的军人、平民舰队的渔夫都是英雄,努力探索未知的奥本海默也是英雄,无法抑制探索全新世界的渴望,坚信原子弹用以制衡纳粹、法西斯主义,最终却释放出无人能控制的恶魔,并将这只恶魔拱手让给了官僚体制。


《奥本海默》这部电影的伟大,就如同为历史题材的前作《敦克尔克大撤退》,诺兰无意以结果论断善恶是非,或简化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而是试图以宏观的角度为观众如实呈现奥本海默曾面临的种种处境:他的贡献和他的罪状、他的伟大和他的渺小、他的自负和他的悔恨,同处天秤两端,背负普罗米修斯之火,无可避免走向悲剧英雄的下场,并将根本问题抛回给坐在影厅内的每一个人—奥本海默一手塑造了当今的世界,而世人又会给予他什么样的评价?


对我来说这部片对我最深的影响除了上面影评提到的之外,更是奥本海默内心的纠结,身为原子弹之父的名声太重,重到不可承受,历史上留名的人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反而是因为他们身负许多纠结,并且因此做成了很多决定,当弱点可以一览无遗时,人们更会倾向去接受他们的成就。

《奥本海默》(Oppenheimer)是一部2023年美英合拍的传记片,由克里斯多福·诺兰编剧和执导,改编自卡伊·伯德和马丁·J·舒尔文撰写的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剧情讲述了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参与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主演包括席尼·墨菲、艾蜜莉·布朗、麦特·戴蒙及小劳勃·道尼等。故事描述谜一般的男人是如何陷入一个自相矛盾的困境,他为了拯救这个世界,必须先毁灭它。《奥本海默》是继《敦克尔克大撤退》之后诺兰第二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电影,也是诺兰迄今为止片长时间最长的一部电影。
评电影《敦刻尔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