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人有李世民情结?

[复制链接]
zjcba 发表于 2023-9-13 17:04:2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宗的政治军事手段到底有多高明?
还有接班人选择李治到底对不对?李治执政的表现是否可圈可点?请各位大神从各个方面介绍一下唐太宗识人的火眼金睛和政治军事方面的高明神操作!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e中人 发表于 2023-9-13 17:05:1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李世民就像一只从天而降的威凤,投下的光辉开启了昭昭大唐。
从人格魅力来说,少年风流,容貌俊美的贵族公子,跟随出身显赫的父母游历四方,结交豪杰,纵览天下山河。十七岁随父亲平定历山飞之乱,万军从中御马引弓救出父亲,可谓天纵英才。
从性情来说,他善良,勇敢,坚韧,以民为本。起兵途中忍着饥饿不接受百姓的饭菜,在敌阵中拼杀到两刀卷刃,双袖染血。即使当上皇帝的他,也能够自掏腰包赎回被异族掳走的百姓儿女,能够救下因中暑昏倒在路边的贫民。
从才干来说,十六岁雁门救驾,十七岁随父讨賊,十八岁晋阳起兵,十九岁龙门(柏壁)退敌,二十二岁一战擒两王,平定东都,二十三岁河北之战,两度打得劲敌刘黑闼如丧家之犬,二十八岁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不久后登基为帝。光看青年时期的履历就无人能及……
李世民的一生既有风流年少贵公子的逍遥岁月,又有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男儿豪情,还有身为帝王,以民为本,善待百姓,令四海扬波的壮举和盛世,可以说满足了所有人对成功者的人生的想象。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一如既往地做着一个善良的人,用自己的双翼温暖地包裹着刚刚经历隋末大乱痛苦不堪的芸芸苍生。
蓝衣骏马的太原公子在十七年前的一个下午,伴随着《少年游》的歌声策马而来,从此成为我一生敬仰的对象。
ybhl 发表于 2023-9-13 17:06:1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问题描述和主问题不搭啊,我就回答一下主问题吧,你问题描述提到的问题有太多大佬回答过了。
主要是这个人属实有点全能,以至于几乎任何时代都能在他身上找到锚点。
在强调封建秩序的宋明清,他是最理想、最值得效忠的君主。
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乱世,他是救华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
文景宣汉光武是好皇帝的时候,唐太宗是毫不逊色于他们的好皇帝。
评价标准一变,在推崇唯物史观、民族史观的当代,文景成了毛主席口中的“守旧之君、无能之辈”,而秦皇汉武地位空前提高,但唐太宗依然是和他们齐名的皇帝。
对于大部分军事爱好者而言,他作为武将排进历史前四毫无问题(与韩白李岳齐名)。
对外扬威异域号天可汗,对内有贞观之治这种封建顶级治世,也有开弘文馆接续华夏文化生命之功绩,考虑到华夏道统历百年乱世几近断绝,这更加难得。
看来看去不难发现,明君、名将、名相、权臣,乃至于豪侠、名士、学者,这么多的种类繁杂的英雄形象,在李世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体现。用李敖的话来讲,这是一个“最有奇情”、“侠骨柔情俱全”的英雄人物。
那么这个人被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时空的人推崇、寄托,以至于出现题主说的“李世民情结”,那就一点不奇怪了。
胡人?华夏千古民族英雄!——古今中外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160条
诸葛亮不好演,原因也在于此。诸葛亮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就并不像郭嘉贾诩周瑜等等有明显的标签。演好诸葛亮不仅考验演员,更考验编剧。在b站看到一个视频,老三国诸葛亮的核心特质在于“有情”,以这个核心特质出发再去阐释诸葛亮的各种形象,才是老三国诸葛亮形象登入殿堂的关键所在。
李世民也同样如此,强调他明君的一面,却难免塑造成一个老干部;强调他纳谏的一面,很多时候却显得他没有任何主见;强调他得人心的一面,却会削弱他本身的能力。这种种特质本来就互相矛盾难以兼具,但它们就是奇妙的统一在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身上,浑然天成。
那么李世民的核心特质是什么?只能是那无法被岁月打磨的少年意气,这种少年意气如同白纸,可以让他肆意挥洒人生;使其内心坚强,不被外物同化。正是这份少年意气,上述矛盾的特质能在他身上得到统一。


李世民的核心特质与他的功业,刚好符合道德经的一句话:“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x_uy_u_n 发表于 2023-9-13 17:06:5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找了几篇官媒报道,对唐太宗的评价都很高,本回答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交流。
《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做到常怀远虑居安思危》2021年12月01日| 来源:光明日报

纵览中国历史,数千年王朝更迭,就是一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兴衰成败史。
商纣王沉湎酒池肉林而罔顾危机四伏、万民咒骂,导致国灭身亡。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终雪败辱之耻。
唐太宗视魏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呈文为逆耳忠言,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
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屡屡错过世界科技革命浪潮和发展机遇,结果落后挨打、丧权辱国。类似例证,不胜枚举。
历史反复证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个朝代如果有自觉的忧患意识,就往往政治上清醒洞明、奋发有为;反之,则容易陷入骄奢淫逸、麻痹昏聩,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王京生:文化自信与“一带一路”建设。2021年09月27日 |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作者王京生系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副理事长)

大量的考古证据表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交往远在丝绸之路以前就已经存在,而以两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标志的丝绸之路,使得这种交流和交往成为一个朝代的自觉行为,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夷汉之间商品的交易和文化的传播。与汉朝相比,唐朝的开放包容更上层楼。唐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外来文化。当突厥人请求在内地安置而群臣反对时,唐太宗李世民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大度与包容,最终为大唐带来万国来朝的盛况。
  据《唐六典》记载,唐朝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而鼎盛时期同时交往的国家就有70多个。盛唐时期的长安城,人口达到百万,其中外来人口约占20%。胡人、胡乐、胡舞、胡食、胡服随处可见,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各种宗教也开始广泛传播。对唐朝全盛时期的繁华,王国维在《读史》中这样进行描述:“南海商船来大食,西京祆寺建波斯,远人尽有如归乐,此是唐家全盛时”。大唐气象之所以彪炳千秋,为世界所景仰,就是因为它没有华夷之辩,各种文化竞相绽放于世界之都长安,其恣意纵横、包容天下的气概,使我们的文化底蕴更加雄浑深厚。
  汉唐时期文化的平等互鉴、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个缩影。中华文化向来不惧怕外来文化的冲击,不仅如此,中华文化还期待与外来文化相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成就了汉唐的繁荣昌盛,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灿烂辉煌。也只有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才能使我们的文化更加伟大,而这种伟大又反过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既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文明,也是本土文明不断与世界文明交流融合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文明。
用人如器 各取所长——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系列谈④。作者:祝俊业。2021年09月07日。来源:解放军报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让大臣封德彝举荐贤才,却久无回音。太宗大怒并责问,封德彝则振振有词:“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太宗听后纠正道:“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意思是说,用人就像用器皿一样,各有所用,各有所长。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和方法,做到知人善任、各取所长。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1日 05 版)2021年08月11日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从历史上看,国家强盛往往同法治相伴而生。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全国法令,制定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汉谟拉比法典》,推动古巴比伦王国进入上古两河流域的全盛时代。
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成就了“贞观之治”;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成为中华法系的典范
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文成公主进藏: 民族团结的动人篇章。2021年07月19日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朝国力日盛。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在松赞干布的带领下势力不断增强,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联系。
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派遣大臣向唐朝请婚。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画《步辇图》即描绘了李世民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请婚使者禄东赞的场景。历史上还流传着禄东赞妙解几大难题、在众多请婚使者中脱颖而出的故事。唐太宗见吐蕃请婚态度诚恳,礼节周到,便许诺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中华法系,你真的了解吗?2021年07月15日。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言之有理工作室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很早的国家之一,法制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便产生了习惯法,夏朝之后的殷商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法律制度,至西周臻于完善。夏商周三代法制的发展,尤其是西周的礼乐刑罚制度,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主张“以法而治”,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创新封建法典体制。西汉时形成的汉律60篇,两汉沿用近400年。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蔚为大观。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代表之作
北庭故城考古发现不断深入。本报记者  杨雪梅。2020年11月02日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12 版)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12 版)



北庭故城8号遗址发掘现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队供图



考古发现的壁画。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队供图

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的北庭故城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
从2018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开始负责北庭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两年来,他率领团队发掘了7000多平方米的面积,遗址格局日渐清晰。
“遗址大致分为内外大小两重城。内城城墙夯筑,夯层均匀致密,夯土纯净,均为分层挖掘壕沟的土夯筑而成,没有陶片、骨殖和炭粒等人类活动的包含物。而外城城墙的夯土中则往往包含了上述人类活动的遗物。这说明内城几乎是在旷野上新建的城池,应该就是唐太宗时期建设的庭州城。到了扩建外城时,庭州城外已有人居住,有些地段就把居民留下的各种遗物夯入城墙之中。通过考古发掘证明,庭州城和扩建的外城合起来成为北庭城。”郭物说。
四十年考古还原千年北庭故城。2020年10月29日来源:光明日报

北庭都护府遗址的多重惊喜



北庭故城的北门 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高昌回鹘佛寺里的壁画 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据两汉书,新旧唐书,以及《元史》等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早在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这里为车师后部王庭所在地金满城,即北庭故城的前身。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讨平高昌后,其地设庭州,下辖金满、轮台、蒲类、西海四县。武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在庭州设立北庭大都护府,并将昆陵、蒙池两都护府划归其管辖,另将阿尔泰山西的燕然都护府及碎叶河附近的哥系、孤舒两都护府也划归北庭大都护府统辖。其管辖范围包括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广大地区,西面则达到里海。
tianyahaig2000 发表于 2023-9-13 17:07:3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李世民是黑出来的感情,最开始对李世民的印象就是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个普通的明君罢了。
后来看电视剧怎么唐太宗征高句丽被射瞎一支眼睛,还被逼迫写投降书,编剧是泡菜吃傻了吧?演义更不得了,感觉古代文人写正面主公就开始掺私货,三国演义是强化吕布,美化曹操,丑化刘备,历史上曹操哭的次数可比三国演义刘备哭的次数还多,结果性格暴烈鞭打督邮的刘备成了爱哭鬼。而李世民在演义里面除了礼贤下士就没有优点了。
再看武侠小说,大唐双龙传别说性格了,实力也黑,寇仲前脚被李世民打得屁滚烂流,后脚就说正面对战根本不怕李世民。李世民还变成了师妃暄的舔狗,说为了他能放弃天下……说实话根本搞不懂黄易后面的操作,非要让师妃暄把说过的话收回去,搞的师妃暄和寇仲徐子陵的形象都毁了。佛门都投靠李世民了,直接关门放宁道奇四大圣僧梵清惠五百罗汉十三棍僧不好吗?寇仲就靠半年回一次的少帅军和宋家一堆岭南兵?到时候让李世民和寇仲谈好条件,寇仲带忠心手下出海建立国家,最后破碎虚空岂不美哉?
到后面杨广和李建成都能踩李世民了,动不动就是李二改史,真以为看个起居注就能把战功修改了啊?真当各种民间记录地方志家族志是吃白饭的啊!唐朝又不像隋朝那样禁止民间修史。
有时候我都想替李世民说一句:我真TM被看扁了啊!
李世民的一生充满了兵戈铁马,昭陵六骏,李世民的六匹爱马都死在冲锋的战场上。试问?如果不是李世民在打天下时积攒了足够的威严和实力,怎么能让开国皇帝李渊退位,还能让他好吃好喝拼命造人到寿终正寝?想想看可怜的齐恒公和赵武灵王?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曾经流行翻案风,比如黑刘备吹曹操,黑tg吹果党,总是能提出一大堆主观性黑料,但历史的风会把英雄墓前的垃圾吹走,留下闪光的碎片
tjjiori 发表于 2023-9-13 17:08:1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文治武功双顶峰,人性格好善良(作为帝王来说,对子民好,军事能力强对军队好,动不动以少胜多,而且又对手下好和对周边展现出包容自信的姿态就是最大的善)人又有趣还多面化,太可爱了,还开创奠定了一个中国古代的巅峰时代。。
准确来说我不是有李世民情结,而是对中国那个伟大鼎盛的时代和掌舵人的纪念吧。。
俱往矣,属伟大巅峰时代还看今朝。愿当今中国能像唐朝一样走向世界之巅相信会比唐朝更好,会开创和引领盛世,彪炳史册。。
还有两个:我慕强,爱国。。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