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周末到底是应该泡图书馆还是出去看看,去穷游?

[复制链接]
yanghandsome123 发表于 2023-9-11 20:14:4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一周末到底是应该泡图书馆还是出去看看,去穷游?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墨香 发表于 2023-9-11 20:15:2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生真的被网上的片面评论和宣传影响很大
大学生旅游特种兵 这个词很酷是吧 你觉得大学生活就是这样疯狂是吧? 这个五一我的切身体会是:不要跟风往自己的身上贴标签
真的一点都不好玩 旅游是放松心情的 不是让你折磨自己的 如果你强迫自己疯了一样逛很开心的话 那么emmmm……也没啥可说的了 真的很累 很累 人真的很多很多 去哪里都要排队 到了咔咔拍照  看了一圈一点体验感没有
回来第一天下午我就感冒了 累的 胳膊也很累 软绵绵的没力气 浑身浮肿还很酸 泡了枸杞 睡了好几觉才从迷迷瞪瞪的状态缓过来点 我感觉一点没有开心放松的感觉 还不如在宿舍呆着在附近溜达 别觉得很枯燥 出去坐车更枯燥  回来还很难受 越想越累 宿舍室友还叭叭外放说个没完 听着脑袋更疼了
小红书上 抖音上是不是很羡慕别人的生活 羡慕别人旅游放松? 一点都不 大学生有一两个月真正放松休假而不是特种兵旅游的也没有几个  不要遭那个罪受 出去旅游之前一定要规划好坐车 住宿 要不真累人啊 嗨 不说了 一想到室友还在抱怨假期没过完就闹心 就她的嘴能说 都说我感冒了还跟我唠个没完让我陪她去超市 远离没有分寸感的室友吧 等明天我休息好了真的呼呼跑 离她们远远的 那嘴就跟不要钱一样 说个没完 简直是垃圾车效应……
0318dj 发表于 2023-9-11 20:15:5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大二,周一到周五只要是有课,下了课都会在图书馆待着(待到晚上回宿舍洗漱睡觉),写作业或者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者看书(很喜欢逛图书馆的书架然后拿一堆新进的新书),然后周六日没有要紧的事情做的话,基本天天在外面玩,穷游,也不是为了见世面,就是放松心情,放松心情多重要啊!!!
分割线——以上是2023.4.10的回答
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有朋友收藏了这个答案啊,百思不得其解,感觉并不是一个很干很给人启发的回答诶。
abcadr 发表于 2023-9-11 20:16:3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出去玩。
再说几条重要假设:1.假设题主周末有足够的时间;2.假设题主在去图书馆和出去之间没有显著偏好,即两者之间是无偏的。
再说原因:
我上大学的一个指导性原则就是:不要当压力怪,不要压力自己,不要压力队友。
原因很简单:去问问你的学长学姐,他们大三大四经历的苦逼事件,该考的试,该拿的证,该写的论文,该做的小组作业,你一样都不会少。在应对这种压力的过程中,人的能力才是会不断提升的,这也是大学体验的一部分。
所以「不要压力自己」的潜台词就是,外源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而你应该调整内源的压力,使两者达到平衡。
如何贯彻这个原则其实是需要每个人花费大学四年研究的课题,它暗含的子问题是:1.如何找到自己的压力阈值;2.如何确认外源的压力值;3.如何调整内源的压力值。不要压力自己的方法论不代表完全不给自己压力,而是使得自己能够在不焦虑的情况下展现自己的最佳状态。回答了这些问题,其实也就回答了“我是怎么样一个人”的问题。
有的人说我已经知道我以后想干什么了,我从大一现在就要开始锻炼我自己,那其实很好,因为知道自己未来的走向,本质上是对自我的充分认知在行动上的投影,表示自己已经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选择呆在图书馆里面,因为他们清楚“呆在图书馆”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而不是行动的终点和最终的目标。但是对于大一的人来说这类人少之又少,很多人本着“探索自我”的目的开始大学生活,但是莫名其妙就被这些人卷进图书馆里面。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他们将去图书馆这种行为看作目的而非方法。坐在图书馆的不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座椅上不安地扭动,痛苦地要求自己“太阳不归我不归”,对形成自我的认识是不利的。
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泡图书馆”和“出去看看”之间的选择。这两者只是实现某种目的的途径,即“方法”。关键在于:在这两种方法中,哪种对于实现“认识自我”这个终极目标而言是更高效的方法。
有的人可能会说:呆在图书馆里,多少学一点,总比完全不学好。
这种想法很有可能来自于高中学习方法的延续,即将学习看作仅次于生存的第二生存目标,因而对于时间分配而言有着仅次于生存需求的优先级。
这种想法的错误之处在于片面地认识大学生活,而将其与高中混为一谈,认为学习是生活的唯一任务而非主要任务,片面否定了其他和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需求,包括且不限于社交需求、娱乐需求。这背后蕴含的逻辑则是,学习和其他行为是冲突的而非包含的,因而认定自我提升的方法反而是以异化的方式进行。这种去除了“他者”的自我剥削性和韩炳哲的“倦怠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内卷形成的诱因之一。
广大高中毕业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之外的需求也应得到同等重视,换言之,如果初中高中的假期、双休日都是在补课中度过的,那么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双休日是合理的、不必为之内疚或焦虑的。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同样条件下,对大学生而言,出去看看的影响也远大于呆在图书馆。大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书本获取知识,对于这类特殊群体“和社会脱节”的批评一直广泛存在,他们应当从学校里面走到学校外面,以一种更实际的方式认识现实,而这种所见即所得的认识会在使得他们以后对阅读中的理解更加深刻,因为即使文字再有质感、再富有画面,也不及用眼睛实实在在看到的画面来得真实。
于我而言出去旅游实际上是对过去生活失衡的一种代偿,因为高中很少有这样的经历,因而这种体验于我而言是必要的,因为这实质上是将自身放在另一种陌生的环境中,在应对新的情况的同时进行对自我的认识。
这也是我反对在没有明确目的的情况下去图书馆的原因之一。我整个大一都是拒绝周末去图书馆加班的。当时我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周末到了,你要去图书馆就自己去,别来沾边,我要出去玩。
当时确实处在很放松、很健康的状态。虽然因为疫情原因,出行十分困难,但是学校没有封,所以就在上海转。大一上学期去了除了金山之外所有地方,熟悉到基本上可以背下来整张上海地铁线路图,开学两个月光地铁票就花掉200块钱。
到大一下学期比较头疼,因为很多地方已经去过了,只能再去一次,不过后来这种烦恼很快就没有了,因为从三月底上海就封了,一直到学期结束。
现在大二,周末已经只能呆在图书馆了,一方面实在想不到上海有什么没去过的地方,另一方面学校的课变难了,这个时间你就是想出去玩也没时间玩了,所以你好好思考一下,因为如果愿意泡图书馆,以后机会多的是,但是可持续发展不能光停留在政治课本中。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图,2022年4月

你说我后悔吗?我会有一点后悔,因为政策问题,出上海很麻烦,所以只能在上海玩。但是我从来不后悔能在上海转来转去,因为我把熟悉一个城市看作上学的一部分,而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丈量我的这部分人生。这样以来至少别人在问我上海有什么地方可以玩的时候,我除了嗯嗯啊啊之外还有其他的话可以说。
有的人实在是没钱没时间,那至少认识一下你大学所在的城市,大学四年只认识从火车站到学校的路,其实是一件很让人忧伤的事情。我认为认识一座城市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双脚踏在这座城市坚实的地面上,而比这更好的方法就是再一次将双脚踏上这座城市的地面。
——————
最近又在网上看到很多大学生特种兵旅游的视频。说实话,我之前设想的旅游就是慢悠悠地逛,逛到累了就回宾馆睡觉,但是自己这么搞了一次之后才知道有钱有有钱的玩法,没钱有没钱的玩法。上午下课、下午闪现到另一个地方的快乐是难以言说的,因为这个年龄的人,最需要的是对世界的惊奇,最不缺的是精力。
——————
2022.5.17



本学期(2023.2-2023.5)攒的动车票

发张图证明一下我不是鼓吹别人去玩然后悄悄在图书馆卷的人。
性请所次 发表于 2023-9-11 20:17:1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一,去啥图书馆?
苯鸟 发表于 2023-9-11 20:17: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用我的亲身案例给你做一个选择,大一的时候,大家对大学充满了新奇,由于高中三年的压力,大部分学生都开始放纵自己,星期天玩一玩,放松自己,至少我们班大部分人是如此,我当时就选择了反其道而行,星期天泡图书馆,和宿舍的人也很少接触,她们去玩,我学习,他们聊天,我看书,到了期末的时候我的成绩考的还不错,在下学期开始的时候我凭借成绩拿到了积极分子的名额,大一下我也依然如此,在升大二的时候拿到了奖学金。而到了大二大三的时候,班里面绝大部分人已经抽离了外面的世界,开始认真学习,我也逐渐不再名列前茅。我很感激自己的当时的努力,让我在大学时也有了一份以后求职时可以拿的出手的东西,我现在已经大三了,每天忙的不可开交,时常也会想大一的时候没有啥压力,其实应该在大一的时候出去走走玩一玩的,但是也只是想想而已,如果再来一次,我觉得我还会像当初一样,我是觉得自己抓住了最好的时机,其实做什么选择,还是看你自己想要追求的什么,也希望大学毕业后,你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努力而后悔,也不会因为青春留不住,没有快快乐乐的度过大学生活而懊恼。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