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判官” 背后的社会治理思考

[复制链接]
cdra 发表于 2023-9-11 12:00:53|来自:河北保定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看到一热搜,说在青岛地铁上,一大爷因不让座和乘客发生口角,态度嚣张、出言不逊,旁边小伙过来凑热闹,观察一阵后冷不丁甩给大爷一个“大逼斗”,动作干脆、过程诙谐,被网友戏称“地铁判官”。


说实话,挺佩服网友们的创造力,事件发生后各种“地铁判官”梗让人应接不暇,有网友说:他原本在另一个车厢有座位,却特地过来在这个场合主持正义 可有意思的是,各路媒体却似乎不买账,虽然没有直接谴责小伙,但还是呼吁不要以暴制暴、以恶除恶,声称要依靠法规规则,依法解决矛盾,做文明市民。
这种反差就很有意思,一边是网友力挺,送了判官雅号,一边是官媒降温,不认可这种行为。看热闹,我挺网友,小伙是条汉子,有种!可冷静下来,似乎也只能按媒体说的办,不然社会确实要乱套了。网络上酣畅淋漓,各种口嗨,到事上还真没种做判官,老老实实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这又是一种反差。
两种反差的背后透露出什么呢?我想是一种无力感,明明知道恶意占座不对,想发飙,可发飙了于事无补还惹祸上身,报警吧,姑且不说费时费力,最终大抵也是和解了事,搞不好还给你判个互有责任,各打五十大板,一口老血都要气出来,没办法。媒体说要文明和谐,可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文明了,对方不文明,可不是凑脸被人欺负。媒体说诉诸法律法规,可鸡毛蒜皮的事,去哪找法律法规,又是没办法。
无力感的背后,藏着的是社会治理难题!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幸福感、获得感,不可谓不重要,因此,近年来各种社会群众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屡屡成为热点、见诸报端。可为什么难以治理呢?我个人粗浅的看法,根源在于人民内部矛盾。因为是人民内部矛盾,国家机器就不能轻易采取暴力手段,难以出台严苛的惩罚措施,工作方式方法要讲究力度、节奏和技巧,还是要以协调调解和说服教育为主,这也是为什么警察叔叔经常让你和解、各路媒体总在呼吁冷静的原因。
可这样一来,一些“惯犯”就有恃无恐,自认为脸皮够厚就天下无敌,颇有点文明礼仪只管君子不管小人的味道。因此,还要继续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持续完善社会治理的一些细则和办法,特别是针对一些热点领域和反映集中的问题,及时出台社会公约、行为规范或制约办法,不断扎紧织密规则的笼子。同时发挥社会大众的力量,引导、鼓励大家对不文明行为说不,保护大家的合法权益,为守规矩者撑腰,为仗义执言者正名。
相信在不断努力下,我们的社会秩序会越来越好,地铁判官会越来越少,文明讲礼的社会风尚会越来越浓!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