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 如何看待贵州“村BA”总决赛爆火?你觉得可以全国推广吗?

[复制链接]
卡珊德拉 发表于 2023-9-10 18:39:2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5日,贵州台江。翘首以盼的“村BA”终于来了,现场比赛激烈,观众人山人海、座无虚席,氛围十分火热。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oopl001 发表于 2023-9-10 18:39:4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高中的时候超级喜欢并期待每年的春季运动会(我们一般每年有春季和冬季两场运动会,但冬季运动会只有长跑,春季就五花八门各种项目都有)。
每年春季运动会,男女项目加起来有二十几个,班上一半人都要参加比赛。我们当时班上女生较少,女生人数比女生项目还少,基本上一人两个项目。
每次运动会提前一天大家就热热闹闹开始张罗了,住校生准备暖壶、杯子,走读生负责买彩纸、墨水、小竹签等,父母在医院工作的同学搞一些生理盐水、葡萄糖水,家里开超市或者小卖部的同学给我们提供批发价的巧克力、糖果和补充能量的零食。到了运动会当天,大家早早来到教室,男生负责把暖壶、凳子和桌子早早搬到操场占地方,女生在教室做彩旗和横幅,每个运动员都有专属的加油横幅。
比赛开幕式过后,我们就开始满操场跑着给自己班的同学加油。
这边长跑要开始了,有人负责给长跑运动员数圈,在最后两圈的时候提醒他加速或者保持体力。有人在终点线那边拿着外套、毛巾、零食和水等着运动员,一冲线就直接被同学架着走一段距离,给他递水擦汗穿外套。
那边跳高比赛开始了,堪称趣味性最高的比赛。跳高比赛的杆子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被踢飞,每年都要贡献几个跳高名场面。大家动作也都很不专业,很多都是赶鸭子上架参加比赛的。
推铅球每年都要出几个臂力惊人的牛逼大佬让众人一片卧槽,沙坑跳远每年都有几个吃沙子的同学惹人大笑。
不仅是选手,就连裁判也都很业余。一般都是其他年级的体育委员或者学校老师,有次两人三足赛比完了裁判发现忘摁表了,只好大家再比一次。还有次有个女生跳高双脚蹦进了总决赛才被体育老师发现。
还有一些嗓门大、吨位重的同学负责去主席台抢麦,我们运动会比赛开始之后,主席台就失守了,各个班级抢麦的同学一哄而上,激烈程度不亚于台下的比赛。经常在听到广播里某同学撕心裂肺地怒吼着给他们班同学加油,还没喊完买就被别人抢走了。
也有同学对凑热闹并没那么感兴趣,也会几个同学一起在校园里溜达,运动会这天基本上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光明正大在学校溜达一整天的日子。
……
后来随着运动会越来越正规,反而慢慢失去了我们当初那些运动会乐趣。后来的大学运动会专业性和规格都非常高,但也更加无聊。别说压根没啥凑热闹的观众,就连参与过好多比赛的选手(比如我自己),都觉得没啥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了想,大概就是,专业性越高,规格越高,越正规,官方介入越多,那么群众参与度就越低。
我不是特别懂篮球规则,但我看村BA的女子比赛就好欢乐啊,据说规则是只要场上不打起来就行。毕竟我国女性打篮球的基数太小了,你搞得越专业,参与的人就越少,旁观者也失去了“我上我也行”的观看乐趣——如果是为了看专业性和竞技性,没人会看村级比赛,看NBA不行吗?
正如我们高中的跳高比赛,围观的除了选手的朋友,大部分就是冲着踢杆去看的。如果是想看专业水平,干嘛要看校级比赛?
专业性降低、规则简化之后,就是会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我看村BA的决赛,观众都是贴着线坐的,有人吐槽这样都没法线外发球,妨碍选手发挥。这对正规比赛当然是很大问题,但村BA来讲这个就不算啥问题。
规格越高,参与者也就越少。
小时候跟爷爷奶奶去看戏,几个小孩是去看戏的,都是去凑热闹的。村BA的很多观众也都是凑热闹属性的。
我们当时运动会就是很不正规,主持人连主席台的麦克风都守不住,麦克风被抢来抢去,有时候台上的同学只顾着抢麦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抢到麦就开始现场喊麦。有时候好几个同学同时喊,场面一团糟。但这就是参与者的乐趣啊,他们在台上玩得很开心就好了,你真正儿八经按流程一板一眼抑扬顿挫地找主持人念加油词,规格是上来了,但这个东西就从大家自发抢着做的乐趣变成了无聊的任务摊派。
全员参与度很重要。
我们之所以爱满操场看状况百出的运动会,因为参与的人都是我们的好朋友、熟悉的普通同学,而不是每个班挑几个体育生搞。
村BA之所以很吸引人,是因为场上的就是村里的普通村民(据说只有本地农村户籍才能参加),大家自然代入感非常强,很想看他们比赛。
大学运动会基本上就是被学院里的体特或者那么几个擅长的人垄断了,也不能怪其他人不报名,大学运动会没点真本事,报名去丢人吗?
最后一点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我们当时的高中运动会,从来没有强制所有人参加,很多不感兴趣的同学就真的在学校溜达闲晃一整天。如果强行推广、要求所有人务必参加,再搞一群人负责满校园抓逃运动会的学生,那么自然也会变味。
如果强行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列入政绩kpi,那到时候绝对会骂声一片,也不会再有这样的乐趣了。
月朗风清 发表于 2023-9-10 18:40:1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可以推广,当然可以推广
太可以推广了,本来老百姓生活里就极端缺少这些
问题是,谁来推广?怎么推广?
按老规矩,下成指标?做成行政任务?
那按我国5000年来的地方官僚作风作派
除了群魔乱舞,我想不到其他的可能
不管村BA还是村界杯,我们细看,都是可以追溯历史的
沛县那个足球比赛,按现在展现出来的形式,都运行了3年了
台盘村篮球赛甚至能追溯到解放前的1936年
如果目前看到火了几个民间赛事,就囫囵吞枣的在各地xjb上马
想着我们村的能不能火,想着拿举办比赛去邀功
那真的没啥希望,可能就是一地鸡毛
我觉得今年来民间赛事的火爆最大的作用
是在短时间内让以往对体育嗤之以鼻,甚至有厌恶感的网络舆论有所翻转
不要再是足球狗都不踢,篮球狗都不打
有条件有意愿组织地方比赛的地方
有些人手不要伸那么长,条件不要那么苛刻,不要给人家定什么指标,不要搞形式主义
让大家愿意搓堆活动起来,发现原始的运动乐趣,让更多的人真心诚意的参与体育活动,真的就很不错了
52ddr 发表于 2023-9-10 18:41:1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别为了推广而推广!
千万别为了推广而推广!
千万别为了推广而推广!

很多人可能连新闻都没有看全乎就开始拿「村BA」来阴阳怪气CBA或者中超,却忽略了「村BA」偶然爆火的底层逻辑:
晚上十点的苗族村庄,男女老少都有,拖鞋赤脚也有,一直打球到后半夜的,不只小伙子们,还有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打球的阿姨、不断练习投篮的大朋友小朋友……这是意料之外的发现。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不仅是篮球赛,也是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在聚光灯投向这里之前,他们已经这样打球,打了很多年,甚至好几十年。
对于黔东南的父老乡亲来说,这个比赛叫不叫「村BA」或者有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关注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台盘村“六月六”之前的一个仪式感。
而台盘地区的篮球运动发迹于1940年代,距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了。

从去年夏天「村BA」的爆火开始,我陆陆续续看到的几个民间赛事:
徐州沛县八堡村的「村界杯」,其赛事雏形最早源于从1970年代乡亲们自发的足球比赛,再往上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乡亲们为了踢足球每家每户凑钱买了个足球;
海南文昌冯坡镇金坡村的「村VA」,村民们与排球的缘分要从民国九年文昌排球队到上海参加全国比赛说起。

大家发现没有:
所有仿佛如一夜春风来涌现出来的民间赛事,其背后都有数十年乃至百年扎根乡村的历史。通过这百年的沉淀,乡亲们将这些运动视作生命的一部分,这些运动也成为了当地的一种社交符号,将这些家庭连结在了一起


这并不是一条“向「村BA」学习”的口号就可以在全国各地完美复制粘贴的。

所以,「村BA」的存在,仅仅能证明两点,那就是:

  • 像「村BA」这样由民众自发组织的、扎根于社区(乡村)的赛事,我国太过于匮乏了
  • 体育之所以吸引人,未必真的和成绩的好坏或者技艺的高低挂钩

但这并不能说,如果通过行政指令强制全国推广,「村BA」就真的能像星星之火一样瞬间燎原。
这不符合民间赛事的发展逻辑,最后也必将死于好大喜功

因而,面对「村BA」的爆火,肉食者不该仅仅看到“爆火”本身,更应该去思考“爆火”的背后我国在建设体育大国背景下群众基础的缺失:

  • 人民是否只在乎物质方面的提升而无所谓精神方面的建设
  • 人民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享受体育带来的纯粹乐趣
  • 体育的发展到底应该为谁而服务
  • 没有江湖之远的基层建设,庙堂之高的国家队真的能够达到理想的成绩吗?

综上:
我们一直在喊着“振兴三大球”的口号,最终总会惯性的回到“精神意志”高于一切的怪圈,有意无意地忽略夯实金字塔基的“功成必不在我”的体育基层建设。
「村BA」/「村界杯」/「村VA」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样板:

  • 基层可以有体育文化的氛围;
  • 体育可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 基层需要大量的专职教练;
  • 村民/市民们渴望更多能够挥洒汗水的低成本活动场地;
  • 中国的基层体育生态也是可以不依靠补贴进行可持续发展的
如果能够借由这些民间赛事,让肉食者看到地皮有着盖房以外其它的无形价值,从而真正将运动场地纳入乡村/社区规划之中,让人民能够有闲暇之余同邻居有一起运动的机会。
那就真的善莫大焉了。
qaz8888 发表于 2023-9-10 18:41:1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以,因为做不到
现在才发现贵州村ba火爆的大多都是不了解相关情况的人,所谓的“村ba”其实已在贵州当地举办好多年了,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
如果你仔细搜一下,这个村ba其实在过去几年也有媒体报道,只是在这个网络直播时代下彻底爆发了
而一旦要推广,这就涉及到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了,而权力部门一旦介入,其最终结果是什么就很难说了
要知道本次的村ba没有专业支持,没有广告赞助,当地村干部甚至直接拒绝了广告商
这要是让什么某协接管了,恐怕得百万赞助起步才行,这样搞不就是另一个版本的CBA么?
但某协已经有CBA了
除了涉及到权力机构的问题,群众体育氛围环境也要考虑,在南方这种民间赛事多如牛毛,而北方就鲜有听说
要知道篮球已经是中国群众运动普及性最广泛的了,也就只有篮球才能这样大张旗鼓的搞一搞,其他的还是缓一缓吧
现有的环境下,让村ba类似的民间赛事野蛮生长,就是最好的推广

雪中幸存者 发表于 2023-9-10 18:41:5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真的市场
老百姓缺乏的正是这种“接地气”的项目形式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村ba由来已久,而且是「NBA中国」赞助执行的,这个工作在疫情前就做下去了,而你们看到今天的火爆,恰恰是全国千千万万基层体育工作者努力的结果。
其实体育就是这样,懂的人办出来的东西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不懂的人外行管内行,只能越来越走下坡路。
足球和篮球在全球都是贫民运动,最穷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足球和篮球的基础培训,而在中国,足球已经是富家子弟们高不可攀的运动了。篮球村ba能否激活基层篮球工作者,使更多有血性有能力的教练甚至是外教投身到基层篮球建设中,至关重要!
过去的村ba都在沿海富裕省份发展,因为那些地方的村镇有钱有企业,完全都是炫富大战,甚至两个村队,上十个外援。现在历经疫情期间的努力,大家终于看到了全民参与的篮球赛事,可喜可贺,也可歌可泣。但是这份繁荣恰恰因为不专业,当体育zj把“专业”的东西引入进来以后,赛事还能否保有生机,还是否能有发展,还要看到底是不是再一次“外行管内行”了。


大家都知道,之前体总发展最好的项目是“电竞”,原因居然是因为体总没管。。说来尴尬,村ba的成功也是同理。。
希望村ba的商业化之路能稳定,并排除杂念,真正做成老百姓的篮球赛事吧!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