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大话西游》被过度解读了吗?它为什么能感动几亿人?

[复制链接]
gxggxy103 发表于 2023-9-9 21:54: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加长版》上映,又唤醒了许多人对这部电影的记忆。
不过,也许是受够了这些年来营销方对“情怀”的滥用,致使不少观众对这部电影心生逆反心理。

在诸多反对声中,最常见的论调就是:
“这不过是一部被过度解读的电影”
相信许多人都和这位仁兄有着一样的观点:


他们觉得《大话西游》就是单纯的无厘头喜剧,周星驰和刘镇伟根本没想到那么多,是被观众过度解读了。

这种说法很幼稚地以为在一部电影中创作者是绝对的权威,电影完全是创作者主观意图的体现,容不得其他任何解读。

其中体现的是十分陈腐的“作者中心论”思想,而在当代的文艺批评中,“作者中心论”早就让位于“读者中心论”了。
因为对一部作品的阐释不是依附在创作者的主观意图上的,观众在欣赏、解读作品的过程中,也是再创作的一部分。
《大话西游》之所以伟大,固然与周星驰、刘镇伟等人杰出的艺术贡献分不开。


但也不要忘了那些没能出现在演职员表中的、隐藏在幕后的创作者们——身为观众的我们。

周星驰和刘镇伟用其天才的创想构造了《大话西游》的骨架,而作为80、90后的我们则不断为其填充血肉,最终完成了这个感动无数年轻人的经典。
据说当时西影厂的领导们都很不喜欢这部《大话西游》,甚至直接说它是“文化垃圾”,只不过是考虑到周星驰巨大的票房号召力,西影厂这才勉强同意合拍这部片子。
为什么他们都不喜欢《大话西游》?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大话西游》只属于80、90年代出生的那些人,它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瑰丽而又伤感方式记录了他们的青春年华。
80后是个体开始觉醒的一代,在他们生长的年代,高度组织化的单位制社区已经分崩离析,“以厂为家”、“以单位为家”式的大团体观念也被终结。
许多年轻人都渐渐变为原子状态、他们背井离乡、在大城市中独自打拼,脱离了故乡里血亲和宗族庇佑,也失去了旧式国企单位制社区中的归属感。
他们不再以厂为家,以单位为家,他们退回到格子间里、退回到出租房内,他们不和邻里往来,少与家人通信。


房价一日比一日高涨,前途更是穷达难料,既然在遐想中得不到宽慰,便只能退回到过去,在旧日的记忆中找到一抹亮色。
而对所有年轻人,最温暖的记忆是什么呢?——自然是爱情与长大
《大话西游》在爱情与长大前面添加了两个修饰,更使得这种记忆在温暖之中带上了一丝伤感色彩:
“得不到的爱情”与“免不了的长大”。
“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我。”
紫霞仙子说出了无数少女的难以启齿的、带点羞耻但是无比真诚的梦想。



如果把紫霞仙子的那番话套用到言情剧中,或许就是这样:
“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穿阿玛尼,开着劳斯莱斯来接我”


价值不菲的豪车,笔挺的西服,无数言情剧在表现男主角出场时都是这个套路。
可见,紫霞仙子对意中人的期待和当代女生们对理想爱情的渴望,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后者经过了消费主义的包裹,因而显得有些庸俗化了。
中学时代的女生们时常聚在一起讨论自己理想中的真命天子,他可以是冷酷邪魅型的,亦可以是温暖包容型的,她可以是霸道总裁、也可以是高干子弟。
但共同点是:他一定要非同一般,一定是人群之中最耀眼的那一个。
正如紫霞仙子说的: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迎娶我。
可不要忘了,紫霞仙子的这句话后面还有最后一句:“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着这结局”。


身披金甲战衣、脚踩七色云彩的意中人来了,不是来与她成亲的,而是来同她道别的。
已经成为孙悟空的至尊宝给紫霞仙子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他希望你早日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
那些怀春的少女们渐渐长大成人,和紫霞仙子一样,面临的同样是不曾预料过的结局。
十八九岁的女孩,青春靓丽,即便不是貌美如花,只要稍加打扮自己,身边都是仰慕者众。


可最美好、最骄傲的时光只有这么短短几年,不过是刚一毕业,各种各样的压力就铺天盖地一般地袭来了,家人逢年过节的催婚电话,媒体上对剩女的调侃,都如一把把利刺尖刀。


不是所有人都有对抗世俗的决心和勇气,尤其是三十岁这道大关就像行刑台,你越是临近,就越是恐惧。
或许她们最后只能和一个条件远不如自己的男人结婚,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表面上说着“恭喜恭喜”。
心里想的却是:“就说女人不能挑吧,若是年龄大了,这最后不管什么样的男人,都得去将就了。”
紫霞猜不中结局,是因为她至死都坚信着。
而现实中、和紫霞一样对爱情抱有美好幻想的少女,她们不是猜错了结局,而是遗忘了初衷。


不是她们要选择遗忘,而是社会现实不允许她们在做着青春年少时的美梦了。
爱情和长大,往往只能二选一,不用做出抉择的,都是人世中的幸运儿。
《大话西游》中的蓝洁瑛饰演的春十娘,看着猥琐不堪的二当家,又看了看自己鼓起的腹部,眼角有泪水滑过:“想我春十三娘貌美如花,却跟这么丑的男人在一起了。”


不知道这句话是否能引起许多人妇的共鸣,当她们在深夜看着言情剧中的犯花痴时,无意之中瞥了一眼身边大腹便便、死猪一样酣睡的老公。

理想与现实的两相对照之下,不知道会不会发出类似的感慨:
“我当年也是无数人的追求对象,怎么如今就嫁给了这么一个糟男人?”
她不甘心,和那些早早就嫁出去的女孩儿相比。她对爱情具有更虔诚的信仰,可为什么离爱情最远的却是她这个忠实信徒?

她不明白,只能转而看着熟睡的孩子,然后安慰自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飞蛾就那么傻,明知道会受伤,还是要扑到火上。”

紫霞仙子当然比我们勇敢得多,她本是如来佛祖座前的一只根灯芯,是突然闯入这滚滚红尘中的天外来客,还没有来得及沾染凡间的世故,就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爱情的火海中来。

她和当初的我们一样,都是未经长大的、不成熟的,所以她才能说出这番话来。

现实中的我们自然是做不到如此潇洒,所以只能一面对着现实怅惋不已,一面躲进言情小说、躲进罗曼蒂克的幻想世界中来。

但是《大话西游》远比言情小说要残酷得多。

言情剧中往往有这样一个虐恋套路,女主最先深爱男主却被抛弃,男二在女主最低落的时候出现,男主也在此时心生悔意,试图追回女主。最后女主在男一和男二之间不得不做出抉择。

在《大话西游》中,在紫霞的生命中,同样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男人,一个是她不爱却又无力抗拒的牛魔王,一个是她心中深爱却又无力将她解救的至尊宝。

如果按照言情剧的路子,《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讲述的就是回头浪子至尊宝和霸道总裁牛魔王为了紫霞展开的争夺大战。

可《大话西游》告诉我们,霸道总裁不一定是道明寺、不一定是何以琛,他也有可能是牛魔王。

牛魔王是一个丑陋粗鲁却又权势熏天的大妖怪,他在沙漠之中看到昏倒的紫霞仙子,贪恋紫霞的美貌,便欲与她成亲。

当然,他选择的方式不是感动和追求,而是用武力和青霞的性命对其进行强迫和威胁。

当紫霞仙子在高台之上被牛魔王按着头发、充满屈辱地完成婚礼仪式时,没有观众不会为她感到痛心。


牛魔王是什么?是彩礼、是房子,是你不爱却不得不爱的地主家的傻儿子,是社会上一切让你不得不从的潜规则。


电影将牛魔王的暴力胁迫具体化了,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胁迫却以各种各样隐蔽的方式在运行着: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是当今婚恋市场的常态。

即使你觉得爱情大过天,可你的父母也未必同意你和一个没有房子的男朋友结婚。

市场经济和大家长制都充当了“牛魔王”的作用,牛魔王按着紫霞、让她跪倒在地,而现实同样让许多人低头,因为种种压力,不得已放弃情深意笃的恋人。

受害者不仅是年轻却没钱的男性,那些出于现实利益原因而放弃爱情的女性,同样也是受害者。

他们都无法爱到自己想爱的人,都是爱情上的loser。

美丽的女生在年轻之时往往都会面临着这样的选择:
“是选择一个你爱的、但是却一无所有的男人(至尊宝),还是选择一个你不爱的,但却能给你一切的男人(牛魔王)?”
或者直接了当地说:“是要爱情还是要面包(房子)?”

紫霞仙子和曾经的我们很像,那时的我们还没有体会过生存的压力、相信爱情能够超越一切,在爱情和面包之前,当然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者。

可随着年岁的增长,爱情理念逐渐就由“有情饮水饱”过渡到了“贫贱夫妻百事哀”,择偶对象也从一无所有的至尊宝变成了霸道总裁牛魔王。



但紫霞仙子毕竟不是凡人,她至情至性,在这个问题上毫不犹豫,只因她追求的是纯粹的爱情,容不得一丝妥协。

这是无数人敢想却不敢做的事,就和“裸婚”一样,带有着不合时宜的悲壮色彩。


和紫霞仙子一样率性不羁的还有孙悟空,紫霞仙子从佛祖灯中挣脱到人间寻找真爱,孙悟空同样从取经队伍中叛离出来找寻自由。
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紫霞:


狂傲不羁的孙悟空



他们两个该是多么的般配啊!

可惜紫霞仙子终其一生也没能与孙悟空相遇。

虽然在婚礼之上,有只猴子身穿金色战甲、脚踏七色云彩而来,可这个悟空已经被带上紧箍,再也不是当时那个狂傲率性、敢爱敢恨的齐天大圣了。


在《大话西游》上映五年后,今何在写了一本《悟空传》。

里面同样有紫霞仙子和孙悟空,但小说 中的紫霞仙子一心想要孙悟空死,因为紫霞喜欢的是那个敢于反抗的妖王齐天大圣,而不是那个敢做傀儡的取经使者。

只有当傀儡悟空死去了,那个高贵狂傲的悟空才会回来。


电影里的紫霞没有遇到孙悟空,但她遇到了至尊宝。


至尊宝和孙悟空有许多共同点,他们都率性而为,信仰爱情,都对事佛、取经这样的大业了无兴趣。

但有一点不同,孙悟空神通广大,而至尊宝却是个没什么本事的人。

紫霞仙子被铁扇公主打伤,至尊宝救不了她;紫霞仙子被牛魔王逼婚,至尊宝也无能为力。

他像极了那些年纪轻轻的半大男孩们,贫困而真诚,对女友空有一片真心,却给不了任何物质保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姑娘被疯涨的房价折腾得心力憔悴。






于是他选择承受长大的痛苦,带上了紧箍,背负了重担,来使自己变得强大,但讽刺的是,这样做的代价,却是永失所爱。

当年的李毅吧有个金句:
“现在的男人就像搬砖工人,我双手抱着砖,就无法抱着你;我抱着你,就无法搬砖养你”
当至尊宝带上紧箍,他便无法拥抱紫霞;当至尊宝卸下紧箍,他便无力保护紫霞。


《大话西游》之所以能得到许多80、90后的共鸣,就在于它戳中了许多人心中的这一痛处。


现实也是一样的,当一个男人试图获取更多的财富、更高的社会地位时,他往往得加班到深夜、出差去远方,在耗费精力的人际关系中周旋,在每一点空余时间中抽出来去学习、去提升。

自然而然的,留给另一半的时间就少了。

《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为了取经事业不得不牺牲爱情,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为了长远的发展也不得不牺牲眼前的陪伴。


但对于爱情而言,物质与陪伴都是必不可少的。

可你会发现这其实是鱼和熊掌的关系,除了极少数幸运儿以外,大部分人一旦选择了其一,就无法获得其二。

爱情永远是残缺不全的,而残缺不全的爱情,风一吹便散了。

也许他一点一点地长大,在某一天终于功成名就,有足够的能力去捍卫自己的爱情,但他却发现自己已是垂垂老矣,再也没有爱情能去守护。

《大话西游》最后,孙悟空附着在夕阳武士身上,补全了五百年前那个未完成的吻。


而我们更多的人都只能永留遗憾,最多也只是给自己青春年少时半途而废的恋爱都加上一层幻梦的滤镜,然后在其中缅怀不已。

直到夕阳武士说出那最后一句台词,才让我们如梦初醒。

“他好像一条狗啊!”


要么杀死爱情、要么杀死长大。
-------------
喜欢看神话、灵异、妖怪等相关的东西,可以关注这个专栏:寻妖记 - 知乎专栏
专栏内有我正在连载的小说:《寻妖记》:雪山神女(一) - 知乎专栏
喜欢看我写的影评,可以关注这个公众号:电影册子。

进入公众号“电影册子”,回复“大话西游”带你重温这部电影。
全部回复20 显示全部楼层
大落 发表于 2023-9-9 21:55:2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电影的热火,取决于看的人,拍的好,但观众没有感触也不会火,大话现在的火,是因为它的剧情像极了现在90零后的爱情,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学生的感情之路,这并不是过分解读,只是剧情和本身经历的契合,所以才会一遍一遍的看,这如同喜欢一本书,因为觉得内容走心,而这完全是读者的感受,但是,也不是过分解读。
jjwb 发表于 2023-9-9 21:55:5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至尊宝,更成不了孙悟空,可能只是城门下对城墙上那对情侣指指点点的路人甲,或许,平淡才是普通人的幸福吧…
rozikun 发表于 2023-9-9 21:56:4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每一点空余时间中抽出来去学习、去提升——这样的男人有多少?

其实80后喜欢大话西游到看一次哭一次的没那么多,10年前表白还说什么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的是极其老土的做法。

80后真不幸,动不动就被代表。
Adamspz 发表于 2023-9-9 21:57:2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代表80后,是你不能代表80后.....《大话西游》就是由新世纪之交的那群大学生带动的,他们不是80后是什么?当年互联网不发达,大话西游的传播主力不是80后是谁?《逍遥骑士》之于美国50后、《东京物语》之于战后日本,都是时代的见证。假设某人跳出来说:“我就不喜欢《逍遥骑士》、我就不喜欢《东京物语》,凭什么说它们代表了美国50后?代表了日本战后家庭?”
这样挑刺不是莫名奇妙?我说的是作为整体的观众群,你只是一个千千万万分之一的观众,没人想去代表你。豆瓣5星率66%,5星好评30万条,这些用户大都是80后吧?
何况,我也没说80后喜欢到看一次哭一次啊,更没说他们用《大话》中的台词表白啊?他们怎么就“不幸”了?
基地组织 发表于 2023-9-9 21:58: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看有多少人管张国荣叫哥哥就知道了——大话西游后来越来越火的,10年前属于也就还好的水准,绝对没有泰坦尼克号火。谁告诉你当年互联网不发达了?2003年的时候互联网已经很发达了好吗?你说互联网不发达指的是更早的痞子蔡时代吧?
谁告诉你豆瓣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非常非常的多,看下八卦来了小组你就知道了里面最活跃的应该是95后了。
海阔天空√ 发表于 2023-9-9 21:58:3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话西游火起来是因为浮躁的人越来越多了,前一分钟发个宏愿,再一分钟放个努力燃烧的BGM,然后再下一分钟就走上人生巅峰了。说踩着七彩祥云是理想,有多少人真的为了理想拼搏过?天天在寝室扣着脚打游戏上网有什么可情怀的?说什么当年的感情怎样怎样一生所爱永远不忘,有多少人能做到女友生气的时候不冷战耐心去哄女友的?说实话真放不下什么时候回去找不行?
随风飘向何处 发表于 2023-9-9 21:58:4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拜托,大话西游是1995年上映的!
并且,你除了能代表你自己还真代表不了80后。
mtdwo 发表于 2023-9-9 21:59:0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没有什么能代表80后——81年到89年跳度很大。
丰鹰 发表于 2023-9-9 21:59: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坦尼克号是全球现象级的电影,在中国很火并没有特殊性和本土性。
拿《大话西游》和《泰坦尼克号》比,根本没有可比性,要比也是和《英雄》比。
大话西游在10年前绝对不只是“还好”的水准,我爸当年几乎不看电影的,更不会上网,结果CCTV6上播《大话西游》,他都慕其大名带我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了。
2003年网民人数700万,只有目前的1%左右,不知道“互联网已经很发达了”这个结论你是怎么得出来的,当然,或许那个时候你已经会上网了,那只能说明你应该是个文化精英了,但代表不了多数人,当年的网民人数只占人口总量的0.5%。
豆瓣上现在的90后当然多,但早在七八年前,90后还不怎么上网之时,《大话西游》在豆瓣上的地位就已经很高了。
如果你想证明“《大话西游》在80后中并不火,80后并没有很喜欢《大话西游》”,那你还是省省吧。如果你想说的是:“《大话西游》在我的圈子里并不火,我并不喜欢《大大话西游》,我完全不认为它是一部好电影”,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恶,这太正常不过了。
123下一页
发帖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