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那些事儿》是当年明月写出来的,而不是历史教授写出来的?

[复制链接]
导航网络 发表于 2023-9-9 20:03:1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那些事儿》还是很好看的,可是这么好看的历史读物,为什么是由一个非专业的公务员写成的,而不是天天研究历史的那些历史教授完成的呢?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light999 发表于 2023-9-9 20:03: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可以看看历史专业教授写出来的,比如顾诚的《南明史》。
专业的人写书,会有一个特点,我只陈述事实。这样写出来,会像流水账,看起来没有明朝那些事爽。
比如《明朝那些事儿》,讲述左光斗被害后的史可法:
天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五日,左光斗在牢中遇害,年五十一。
二十年后,扬州。
南京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南明政权的头号重臣史可法,站在城头眺望城外的清军,时为南明弘光元年(1645)二月。
雪很大,史可法却一直站在外面,安排部署,他的部下几次劝他进屋躲雪,他的回复总是同一句话:
“我不能对不起我的老师,我不能对不起我的老师(愧于吾师)!”
史可法最终做到了,他的行为,足以让他的老师为之自豪。
是不是很感动,这样的写法。看得会让人热泪盈框。
而同样的史学泰斗顾诚一直将满清斥为反动屠杀统治,但对于史可法的评价特别差。在《南明史》一讲出事实来,你就明白史可法完全只是一个腐儒。
“当清军初抵城下时,总兵刘肇基建议乘敌大众未到,立脚未稳,出城一战。史可法却说:“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在城守方面,“旧城西门地形卑下,城外高阜俯瞰城下,势若建瓴,且为兴化李宦祖塋,树木阴,由外达内,绝无阻隔,枝干回互,势少得出。诸将屡以为言。公以李氏荫木,不忍伐也。且言,诸将以此地为险,吾自守之”。二十四日夜间,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塌城墙,“城上鼎沸,势遂不支”。二十五日,扬州陷落,刘肇基战死,扬州知府任民育、何刚等壮烈牺牲,史可法被俘后遇难。”
“综观史可法的一生,在整个崇祯年间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业绩;他的地位和名望迅速上升是在弘光时期。
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
史可法自己在四月二十一日写的遗书中说:清军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二十四日清军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
你可以看出史可法为人。在第一段,清兵到达城下,总兵的建议史可法不听。城外的树木和城内连接,诸将建议砍了,史可法竟然都不砍,毕竟这是当官人家的祖坟上的树。
顾诚写道:“史可法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至于他的整个政治生涯并不值得过分夸张。明清易代之际激于义而死焉者多如牛毛,把史可法捧为巨星,无非是因为他官大;孰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真实的历史不仅不好看。比如在写法上,《南明史》相当多的内容有“”号,表示内容是原版引入。比如描写攻城细节,二十四日夜间,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塌城墙,“城上鼎沸,势遂不支”。“城上鼎沸,势遂不支”,这句话就是引入其他史料。所以要标记清楚。
对于史可法的评价,顾诚也是公道的,这很残忍。但表面了一个事实,其实就是史可法廉洁勤慎,但无能。身居高位,再廉洁又如何,你无能就会害死无数人。
但这样的写作,读起来,没有明朝那些事顺畅。引入的内容,大多是文言文,或其他材料,或有生僻字。比如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自觉愦愦这个词,我们现在很少用。基本只用昏愦这类写法。
当然,你整本书看完,会觉得像顾诚《南明史》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更可信,而且更翔实。比如你看完,就知道满清是如何的一个反动政权。就是因为满清在征服过程中的暴虐行径,所以反清复明会一直存在,一直到近代孙中山革命也要喊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而不是像明朝那些事儿讨论的,明朝灭亡是天命。
李强 发表于 2023-9-9 20:04: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身份的人干什么事,就这么简单。
说的再直白点,这就是“科普”和“科研”的定位区别
科普,是给人口基数大、文化程度有限、非科班专业的老百姓,把一个学科/专业领域最浅显的入门级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讲给老百姓听,激发受众群体的兴趣。
科研,是少数专业人士的工作,老百姓即没能力参与,也没有能力了解

就因为当年明月不是学历史科班出身,甚至都算不上资深明史爱好者,不能象写学术论文那样,有纠审/论证/答辩等环节下功夫的过程,没有导师指导,所以《明》里边的错误/硬伤相当多。只不过看他书的人大多数也是普通人,看不出错在哪里罢了。
作为人文科学科普/历史小说,《明》是成功和出色的作品,即便有硬伤也无所谓,反正是给老百姓讲着玩的。
xhm8888 发表于 2023-9-9 20:05: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历史学教授写历史通俗小说,有论文味。
因为专业训练让他控制不住自己要严谨,一严谨,就(容易)无趣了。
连我一个本科生,我要写一个北魏架空的以花木兰为原型的小说,我下意识都是先看北魏社会生活史,看军事史,看妇女史。
然后,就开始拖稿。
你让专业教授来写?他会忍不住考据每一个细节,写不出来的。
学术就是学术。
qiyecha 发表于 2023-9-9 20:06:0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握学术的优越感和通俗气的目空一切都是非常可笑的。《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相当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在国内通俗写史中堪称一流。

为什么当年明月能写的这么成功,原因大概如下:
1.当年明月深谙网络用语,在用语方面无拘无束。《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语言非常幽默诙谐,读来就如同在看帖,对很多人来说,全无读书的艰涩感和无聊感,很容易被它网络时代的语言抓住内心。
2.当年明月文笔出众,我想这点毋须否认。明朝波澜壮阔的276年,复杂场面无数,当年明月却能游刃有余、详略得当地全面展开明朝漫长的画卷,自如地写下这一朝代从宫廷阴谋到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幽默诙谐自然中又不乏严肃真实。谋篇布局的一流,让这本书读来极为顺畅,大呼过瘾。
3.当年明月很善于抓住人们的逆反心理,提出很多与传统史观截然不同的观点,以此来钩人胃口。大家喜欢看的是“历史原来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历史是什么样”,对传统观点和认知逆反越激烈,人们越爱看。《明朝那些事儿》里这种写法其实很普遍,对英宗、武宗乃至万历等的看法都与众不同,对东林党的描述更让很多人大吃一惊。这样一套书写下来,不仅满足了大家的求异心理,而且也可以在平常吹牛时满足“你们根本不懂,历史原来是这个样,我知道的才是正确的”。
4.朝代本身的问题,中国人熟悉的是汉唐清,明朝在大众之间的存在感一向较低,很多人对其的印象大概仅限于朱元璋、黑暗腐败、魏忠贤、崇祯帝、李自成。当年明月此书一出,大大填补了人们认识的空白,对之前知道越少的领域,大家兴趣越浓厚,又写的这么易懂,当然要捧。而且知道的人越少,越容易得到人们的知识满足感。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而由此衍生的皇汉主义大行其道,更是反过来推动了这本书的影响力。
5.很好的满足了通俗写史的任务。《明朝那些事儿》从头到尾,写的不仅好看,而且涵盖了明朝大部分政治事件,从后宫阴谋、政治争斗到征战攻伐,样样皆有,看完以后你总能对明朝有个大概认识。对于普通人来说,达到这个程度足矣。
为什么不是历史学者写出来的,原因大概如下:
1.历史学的研究是非常专业化的,专著与论文有着非常严谨的规范和精细的研究题目。这就决定了历史学著作的艰涩难懂,距离圈外人相当遥远,内行不是写给外行看,外行看不懂也不想看。
2.学术思维定势的限制。习惯了论文书写规范后,很少有历史学专业人士下笔写文章不受规范影响,纵使要写通俗普及类著作,下笔也不自觉地含有浓郁的学院派气息。我自己也尝试写过些普及文章,即使我再提醒自己,还是不免含有一股学术气。所以对大部分历史学者来说,即使写通俗读物,也不会写的像当年明月那般接地气,可以自如地使用网络语言。此外,学术共同体内存在诸多束缚,有些背离传统观点过远的观点,历史学者不敢轻易提出,否则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影响自己的饭碗。
3.历史学者的严谨精神。圈外的通俗读物作者很大胆,什么都敢写,有些地方打个哈哈混过去,有些地方全靠天马行空的想象,你也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但历史学者经受学术训练之后,对任何问题都不敢马虎应付。即使是写通俗读物,也要力求不出纰漏,句句都有史料支撑,有问题也要广泛求索进行一番考证。这就导致圈内人写一篇普及读物的时间,人家估计都写了一本书了,而且圈内人那些繁密的考证,一般人又没人愿意看。
4.国内历史学术圈存在鄙视历史普及的风气。中国史学界其实离大众的距离相当遥远,这点在年轻学者中还好,在中老年一辈中尤其严重,对历史普及不屑一顾,认为那都是浪费时间、浪费学术精力,你写他还鄙视你。这就导致了大家对历史普及不热心,你就是想写,写出来也不免在圈子里获得些骂名。别说写书了,就是某位有名的先生上电视节目讲了讲,鄙院的某位老先生还要把他批判一番。
5.历史学者没有精力去写普及读物。文债压身,各种论文如山压来,职称项目压迫下,哪来的时间写普及读物。就像我上一点说,年轻学者其实是不反对历史普及的,但年轻学者负担最重,被压的喘不过气来,那是有心普及无力实践。
这层楼里的诸多答案其实都过于偏激,一方是对《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的普及写史嗤之以鼻,专业知识优越感强的惊人;要么是把历史学界一顿黑,认为学者不过是一堆不食人间烟火的腐儒,观点狂妄的惊人。其实两者大可不必,公共史学是一个应该坐下来好好讨论的问题,绝不应该非黑即白,对立严重。
史学研究不该与社会分道扬镳,将历史研究的成果用通俗的方法展现给大众,是历史学界责无旁贷的义务。这点欧美史学界做的比我们强得多,历史学者所著的优秀普及读物非常普遍,国人耳熟能详的《万历十五年》自不必说,诸位也可去找《马丁·盖尔归来》、《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等西方史学名著,看看面向大众的趣味可读性和历史研究的深邃是如何结合为一体的。但是在中国史学界,这方面可以说是非常不足,学者写普及类读物的少,写的优秀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么历史知识的传播领域就成为了一片空白——一方面,历史知识的受众面非常广阔,但需求的程度大多是浅尝辄止;另一方面,历史知识的主要占有者历史学者不来写普及读物,即使写也难以让大众接受。这个空白不可能长期存在,以当年明月为代表的一批圈外历史普及者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他们不在圈内,没有历史学共同体内的种种束缚,挥笔自由,善于迎合大众,而且写起来无需担心条条框框——可以随便写,因为什么都可以算作“我个人”的解释。坏处是这一群体良莠不齐,部分下三滥普及著作的横行导致了地摊货的泛滥;但其益处仍然不可抹杀,先前留下的空白被填补了,大众对历史知识的需求得到满足,历史的热度在国人之中也常年不衰。对历史学科来说,其益处更不可小觑,一门学科想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会断绝的人才供给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如果没有这一轮历史热,高高在上的历史学在常人眼中极为枯燥,报考这一专业的学生会越来越少,届时历史学有可能出现人才危机。若想保证有人入门中,要先保证有人去喜欢它,《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的普及写史大热,特别使一大批青年人对历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促使其中的不少最终学了历史专业,走入学术领域。老实说,我现在能学历史这个专业,和小时候对《明朝那些事儿》的痴迷不无关系。到今天,虽然我的专业领域离明史很遥远,但我对明史仍然怀有着很大兴趣。
诚然,此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大可商榷,《明朝那些事儿》强烈地注入了作者的个人好恶,是接近于历史小说的通俗个性写史。当年明月以主人公串起线性叙事,只要与他认可的主人公做对的,无论其人如何,都会被描述成反派。当年明月对言官群体的极度厌恶和对气节的推崇,对善恶的评判和贪腐的价值判断,使得其对相当一部分人的评价都值得商榷。而有些历史事件,其实在描述中也只是出于其本人的想象,这就是一部虚实相间的书。但就如我上面所说,它使很多对明朝一无所知的人可以正视那个时代,知道那个时代还发生了如此多的时间,使得很多人觉得历史很好玩(虽然真正的历史并不好玩),喜欢上了历史,使得不少青年因此选择了历史专业,步入历史学界。它已经无愧于它的普及定位,如此之书,怎么能轻蔑视之呢?
而部分人走入另一个极端,对历史学界恨之入骨,这也是很荒谬的。以历史学研究之专业程度,非要要求其著作不用术语,让大众都能看懂,其实是不可能的。正如所有学科进入研究领域,是绝对会走入精深的一端,与大众保持距离,历史虽然参与门槛低,却不代表历史学术的门槛低。有严谨的学术规范存在,大部分学术专著就是那个样子,就是令一般人望而却步。你不能要求每一部专著都写成《万历十五年》,那样无法研究、无法说明太多问题,而没有一般人看起来繁复冗长的考证,很多问题也是说不清楚的。
所以绝不可求之过甚,认为历史学界缺乏普及之作,就反过来要求历史学界必须全盘以普及之作行之,而泯灭自身所有的研究规范。专业的学术研究很难接近众人,它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面向圈外人阅读的,有自身的书写方式,无可厚非,绝不可目之为不食人间烟火。
最后的问题又回到妥善解决历史普及问题上来。公共史学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历史学界需要保持高水平、专业化的研究,不可让过于通俗的写史形式侵蚀到研究本身来;另一方面,历史学界也应该摒弃旧有的清高习气,正视历史普及的意义和责任,写出高水平的普及著作,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向世人分享。这两者完全是并行不悖的。
历史普及来自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需要历史普及的传播。当年明月们也好,历史学者们也罢,只要能为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探寻古人的大千世界,就都是值得尊重的,何必非要互相攻讦,互相施以优越感呢?
o0runner 发表于 2023-9-9 20:06:4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通》:我听说过一个小故事,说你加入明史研究会后,那些老先生问你写的书卖了多少。他们的书都是只卖了几千册甚至更少,可是你的书却能卖到几百万册,这让他们很惊讶。是这样吗?
当年明月:你知道,张五常有本书当年只印了五百册,卖了十几年,结果还是没卖完,只得退回去,可他那本书是经典。一本书有没有价值,不是看它卖了多少,而是看它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个采访。
我觉得这个话很有道理。。。历史学家的职责是忠于历史,还原历史,照实记载。别人知不知道,跟他们其实没有关系。如果没有真正的史学家,也不会有真正的历史。
-----------很久没上知乎被这个赞的数目震惊了的我------------
大家。。。我当时就是随手搜了下相关新闻。。。你们这个赞是不是太多了点。。。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我瞎了。。。楼下有人引经据典的回答好多。。。跟那些认认真真写答案的人相比我好虚。。。
答非所问啥的吧,可能我看问题的时候是带着感情色彩去看的吧,我觉得作者是在问为什么明朝那些事儿这么畅销,不是由一些研究历史的学者教授写出来的。畅销这个词的确是我自动脑补出来的。。。
至于真实的历史那句话吧。。。我想起来那个故事:大臣杀了他的君主,史官就写“崔杼弑其君”,然后这个史官就被杀了。第二个史官也这么写,也被杀了。结果第三个史官还是照样写。我的概念里,这样才是历史学家的职责所在,就是去诉说真相。至于现在的现状怎样,我不了解,也没有发言权,所以不做评价。我就是单纯觉得各司其职比较好。。。当年明月是个靠写书赚钱的人,那我们就不要去说他的真实水平怎样。。。当然我不是说他不好,他比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也许也比一部分历史教授强。至于历史教授们呢,应该要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良心,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秉笔直书。除了这一样,他们说话是不是接地气,是不是能普及给大家什么东西,其实并不重要。就是觉得我们不要本末倒置,拿历史学家的标准要求小说家(有这个词吗),拿小说家的标准来要求历史学家。这种事情在现在还少么= =。
至于那些说当年明月在客气的。。。额。。。有可能吧。我确实经常听不懂这种话= =不过其实并不影响回答本身吧。。。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