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给你带来了什么?(历史曾给你带来过什么感动/震撼…?

[复制链接]
fifa8808 发表于 2023-9-9 20:01:1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历史给你带来了什么?(历史曾给你带来过什么感动/震撼…?
我想找回历史曾带给我的感触。所以想看看历史与大家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一名高中历史生。选科之后换的历史老师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对着课本和PPT念,在这种模式下,我几乎快失去了对历史的兴趣,曾经那些热泪盈眶的时刻,那些兴致盎然的阅读探索,都变成了倦怠。我已经找不回原来的感觉,历史课于我,几乎要变成一场折磨,死气沉沉的。
但这样下去终归不行,高中以来,在学习过程中我渐渐摸索到学习各个学科的乐趣,也很乐于探索,但是现在!历史却因为老师的缘故渐渐离我远去,我也知道不能因为老师放弃学科,可是真的每次都几乎要到了抵触的感觉。
我想找回历史曾带给我的感触。所以想看看历史与大家的故事。
谢谢大家。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hqw333333 发表于 2023-9-9 20:01: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躺在床上看我党初期的经费来源,看了几页准备睡觉,突然看到了有文献里边有这么一段话:
我爱人贾琏同志当时在省委负责经济工作,她跟我商量要卖掉我们的孩子,来维持一下这个困境。
我们共有四个孩子,只有最小的是男孩。那年头,男孩比女孩多卖钱呀,于是就把仅仅四个月的儿子卖了五十元大洋。
这钱,分给王林十元,李大章十元,解决吃饭问题。这五十元大洋,整整维持工北左局三个月的生活。
这孩子卖给了王林哥哥的一个同事的姐姐。这个女人的丈夫是国民党旅长,讨了小老婆就不要她了。她买了我的男孩,还买了个女孩。
解放后,王林同志帮我找过,据说这孩子十三岁时得病死了,那女人和女孩也死了。后来我也找河北省公安厅帮忙查找过,他们也说孩子已死了。如果孩子还在的话,已四十五岁。
文献里描述这段话是35年我党河北省委书记高文华说的,由于文献是繁体字(香港的一家期刊),加上整篇文章的论调总觉的有点问题,但是我一时又说不上来,心理难免犯点嘀咕。
还好这段文字后边标注了引用来源,是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共党史资料》里边高文华自己写的一篇文章。
由于手头没有这本书,关灯睡觉,准备明天再说,但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可能跟我也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有关系),索性起来打开电脑,在网上找到了这本书。
验证过了,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中共党史资料第一辑186-187

抛开其他不谈,针对省委书记卖孩子凑经费这件事,我词穷了,我™不知道说啥好
aiayuan 发表于 2023-9-9 20:01:5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疑惑的是,你只通过历史课学习历史吗?我当年基本历史课都不听的,全靠自己探索……
我给你说一下我的经历,可能不适用于你自己,纯当分享吧:

我从小就喜欢三国演义,不同于别的孩子喜欢看西游记,我对电视剧版三国演义情有独钟,后来大概小学三年级爷爷给了我一本《三国演义》的书,我就此沉迷了进去。



爷爷给我的就是这本《三国演义》,第一页翻开还有很大的一张地图,印象深刻

我沉迷于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忠义、赵云的勇武、曹操的雄才、刘备的仁德等等人物形象。我也被赤壁之战、长坂坡、败走麦城、秋风五丈原等等战役的所震撼所流泪。我一度以为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直到初中,那时候互联网开始兴起,我记得有一天我在猫扑的一个关于三国的帖子下和人争论赵云的武力值,一个网友对我说了句“趁年轻多看点《三国志》”,我于是缠着老爸给我买了一套《三国志》,就是在那个小孩都喊着让大人给买文曲星买GBA,买PSP的年代,我这个“特立独行”的小孩买了一套《三国志》……



这就是我爸给我买的《三国志》,书在老家,这是网上找的图

可是买回来后根本看不进去就丢在书房吃灰了……
又过了很久很久,久到我已经忘记了那些刀光剑影,那些王侯将相,而我也经过青春期的迷茫,高考的失利,上了个很差的大学,浑浑噩噩的毕业,我又回到了老家,准备考公务员,但我完全看不进去公务员的书,直到有一天我惊鸿一瞥看到书架上的《三国志》,看看吧我对自己说。
当我翻开这本书,所有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我,我拿着《三国演义》对照着看,我才知道原来三国时代的人物并不是那么单纯的好与坏,而是有着复杂而真实的性格和动机。我才知道原来三国时代的战争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激烈,而是有着缜密而微妙的策略和外交。
阅读《三国志》,让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我开始对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历史规律有了更高的领悟。
我开始对历史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也开始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三国志》是我的历史启蒙之书,也是我的历史启蒙之旅。从此之后我又陆续阅读了很多史书(史书主要是史记和三国志),以及众多民国历史大家的书籍。
(当然我也理所当然的没考上公务员)
我感谢《三国志》,他可能让我对历史甚至对人生“开悟”了,我也时常遗憾,如果初中时候的我当时耐心的开始看爸爸给我买的那套《三国志》,也许我的人生将完全不同。
阿博科技 发表于 2023-9-9 20:02: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忱既被劾,帝命李敏代之,敕无轻易忱法。然自是户部括所积余米为公赋,储备萧然。其后吴大饥,道殣相望,课逋如故矣。民益思忱不已,即生祠处处祀之。
yjs0375 发表于 2023-9-9 20:03:0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历史感,是以一种接近无限的时空看待一时一事,从而体认到一种刻骨铭心的的谦卑,不以己喜,不以己悲。
正如在迦太基的废墟上,罗马的格拉古无限伤感,“今日我们将称霸地中海五百年的迦太基夷为平地,将他们的女人据为己有,将他们的男人贩卖为奴。不知何年何月又是何人会将罗马夷为平地,将罗马的女人据为己有,将罗马的男人贩卖为奴。”
时空在瞬间向无限中无边际地扩展,心在无限的时空中谦卑得如同一颗尘埃。
WAITWIND 发表于 2023-9-9 20:03:4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听历史只是一种故事,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并没有什么不同。我最早的历史兴趣是从我爹口述的半本杨家将开始的,那会外面大雪纷飞,而我们缩在窑洞的火炉前,一无手机二无网络,但听得他口水横飞,从杨六郎大摆牤牛阵,到任炳任堂惠大义替死,一直说到了我家老祖宗,天官寇准发现端倪……然后,然后就没了。
没了的原因是他也就知道那半段,后面连蒙带编糊弄我,实在是编不下去了,这些原因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因为当时我没有听到下半段,就像把裤子脱到膝盖上一样,难受的浑身不得劲,在心里耿耿于怀,记忆深刻,直到偶然间在后来从收破烂那里收购的旧书中居然找到了杨家将评书全本,疯了一般狠狠地读完,这才知道了从金刀令公到穆桂英之间的全部故事。
可是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书中的很多人物仍然是神秘且有富有魅力,比如杨继业在遭逢冤屈被处斩,老太君准备劫法场之时,给后者讲述一个自己忠于宋室的故事:老主铜袍换玉带,这个一笔带过的老主,英明神武,不仅武力值强于整本书的天花板,为人处世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他是谁?这个问题,在《杨家将》中已经找不到答案了,于是我又开始向前寻找,通过《中国上下五千年》,我知道了,那个让老令公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老主,是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而阅读了他的故事,就知道了陈桥驿黄袍加身,欺孤儿寡母夺取柴荣江山的传奇……那么问题来了,柴荣是谁?
历史就是这样,当你好不容易摸到一根树枝的时候,抬头会发现,原来后面还有一片森林。
此时的历史于我而言,像一片迷雾的地图,每一次开图,不仅充满了解读上一次疑问的惊喜,还留下了下一段故事的新线索。沿着这个线索,我去四处寻文摘句,查经阅典,从杨六郎发端的谜题,一路沿着北宋后周五代十国秦汉唐明铺开而去,一直了解到了三皇五帝元谋人……
说实话,中国历史的厚重,让即使把它粗略粗糙的过一遍,就已经基本涵盖了我记忆力最强的青春年华,等那些主流事件有了基本了解后,我已经到了面临着人生选择或者生活苦恼的年纪了。
也就是在这样的年纪,我惊奇的发现,历史已经不是童话了,它成了一份前人实地开图过的人生攻略,让你在面前的每一个选择,都能找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分支剧情,历史,已经不是童话故事了,它是现实的参考,是智慧的总结,是精神的良药,它能让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学着以一个九十岁老棺材瓤子的角度去审视目前可能遭遇的人生抉择,或许这种模仿还稍显稚嫩,但至少仍然有了不错的参考。
我该度过怎样的人生,或者人该怎样过好一生?
但历史还是太长了,长到一个专业的学者,尚不可能从头到尾尽数精通,何况一个业余爱好的普通人呢?
所以,业余读历史,在离开学校以后,就开始向着片段化,精细化发展,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了自己喜欢的时代,喜欢的人物,喜欢的部分,接下来的人生,就是在这些感念的部分中,攫取出有益自己的营养。
这其实并不容易,信息对人脑的冲击,并不全是正向的,很多水平已经颇有造诣,甚至可以堪称专业的人物,在这一阶段,都因为专业而执拗,因为学识而自矜,要么成为了不屑于他人观点的学究,要么成为了党同伐异的朝代粉,在互联网各个平台的战场上,进行着毫无意义的争斗。
这种反被知识所驾驭的思维,是一种着了相的魔怔,一种狭隘的走火入魔。
历史终究只是历史,历史要服务于当下,知识要服务于思维,通过学习历史所产生和塑造的一切价值观,都不应当重犯历史的错误,开历史的倒车。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