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什么不承认中国有5000年历史?

[复制链接]
tant2000 发表于 2023-9-9 19:59:0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方为什么不承认中国有5000年历史?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xue8 发表于 2023-9-9 20:00:0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得先学会区分什么是“学术争议”,什么是“不承认”。
海底捞 发表于 2023-9-9 20:00:5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总觉得西方不承认这个不承认那。
哈佛《中国新史》,中国史入门教材。二十万年五万年有,心心念念的夏有,农业文明给算到了八千年:


哥大罗斯比的《中国史》,非常简练的小册子,常用作中学科普读物。夏朝前有好几章。也别盯着那个问号,里面有夏朝是否是"王朝"(不是是否存在文明)的支持和反对论点,甚至连派生的民族主义也写了,爱说西方不承认夏的人其实自己已经是研究对象了:


历史上,1736年杜赫德《中国通史》五帝和夏都有:


更有意思的是,在有很多证据证明中国早期国家结构和农业社会形成早于五千年的前提下,这些人还要抱着启蒙用的五千年来当绝对标准,不知道谁在乳。
不是所有国家都在乎自己历史有多久,更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才会给自己的历史长度下定义,没听说过有人定义英格兰上下1.5千年,法兰西上下2.5千年的。
server100 发表于 2023-9-9 20:01:2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信一点好不好?西方算个什么东西?需要它们承认。
stcshyq 发表于 2023-9-9 20:01:3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1.西方已经承认中国由良渚文明开始,有5000年历史
2.所以现在西方的目标是,把自己的文明往前再提一提,比如6000年历史什么的,或者证明一下古代同时期的西方文明比中华文明先进。具体做法就类似于,往秦始皇墓里面扔个手机来说明秦朝时期已经拥有能做出手机的科技水平,然后以此来对比同期的中华文明发展水平,得出西方优胜的结论。
所谓的历史也是文化话语权的一部分,毕竟生命的目的在于繁衍,哪个文明繁衍最久的就说明这个文明能力最牛逼,如果承认中国的历史最悠久,等于承认中国文化优越性。

———————果不其然被冲了的分割线——————
问题1:人老外都没人承认叫文明,叫良渚文化。目的:否认中国文明成就,否认中国古文化先进性。
2019年良渚申遗成功,同年,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科书收录良渚文明,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称之为华夏五千年文明之实证。
目前世界考古学领域对良渚到底是文化还是文明已经有公论,西方权威考古专家也已公开承认。作为四大古文明遗址,良渚文明是规模最大发展程度最高的,这个不叫文明,其他几个根本没法立足。
问题2:良渚没传承下来,跟现在中华文化没关系。目的:否认中国文化传承,以图断代中华历史,把中国古文明也归为绝种文明,免得地位高出其他三个绝种文明。
第一,现在有约10%的汉人明确带有良渚的基因。第二,很多良渚文化符号演变到今天还在用,比如鸟居高台纹,从良渚的玉璧演变到春秋战国的鸟虫纂铭文,再到现在徽派建筑的形制。文化和基因都有传承,不叫传承叫什么?






问题3:那时候中国还没统一,不能把现在中国土地上发展出来的文明都叫做中华文明。目的:割裂中华统一概念的认同感。
这个我就笑了,咱不谈什么中华文化起源满天星之类你肯定没听过的话,就说希腊一个苏美尔文明稍微辐射到的边远蛮夷小地方次生文明,是统一过欧洲么?都堂而皇之称之为西方文明起源了,人都不叫欧洲文明,直接叫西方,怎么没见你说不能把希腊文明称之为西方文明?双标习惯了是么?
问题4:人家西方不在意什么文明历史的,也就中国人自卑才纠结。目的:扣民族劣根性帽子,打压中国人自信。
自从美国修改奖牌榜排名方式后,我们就已经不相信这种鬼话了。西方前有宗教一神论上帝选民,后有小胡子人种优越,从神学到科学都想证明自己是自古以来的天生优秀,可以说是最大的自卑吧?当然殖人会说,那人家的确比你黄种人基因好,反正就是双标。
我们爱讲中国包容同化,其实客观来说,这个是很残酷的,因为所谓同化就是把别人的文化属性吃了,小部分消化变成自己的,大部分直接变成大粪埋了,就是对其他文化的消灭行为。这种消灭的前提有两个,一个是文化的先进,一个是武力的先进,西方在近百年处于这样的优势,所以文明扩张席卷全球,非洲美洲大洋洲都是其殖民地,唯一没被啃下来的就是亚洲。因为印度中国伊斯兰世界都有强大的文明底蕴,以西方薄弱的文明积淀根本撼动不了根基。我们老是说印度断代,其实印度最差也是欧洲文明的水准。
而在这种亡族灭种的看不见的战争中,历史的作用很大。如果不重要,又怎么会有欲亡其族先灭其史这句话?历史传承越久,人民对于文明的认同度和凝聚力就越强,一句中华五千年华夏儿女就能把不同阶层的数亿人联合起来,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就能让跨度两千公里的人同时落泪,这是多少散装国家梦寐以求的事情?花万亿美金也做不到这样的效果,而沉淀下来的历史可以润物无声地达成。别再说什么西方不在意历史的,西方对于历史悠久文明的恐惧超出我们的想象。
chqq5281 发表于 2023-9-9 20:01:5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几何时,学术界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是大约公元前1300年,因为是根据“文字、城市、青铜器”这三要素来判定的。
有一种说法是评判一个社会是否进入文明阶段,要看其是否拥有青铜器、文字和诞生了城市。这是否是国际标准?
这一说法是误区,也并非“国际标准”。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文明。
考古意义上的“文明”,指人类已脱离野蛮、愚昧状态,有了国家。国际考古学泰斗、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也说过:文明的评判标准因地而异,没有规定一定要有青铜器、文字和城市这三要素。国家的出现才是评判一个文明的核心。
中国的考古事业较西方国家起步晚,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年,所以一些经验、评判标准,也是西方在古埃及、古西亚、印度河流域的考古发掘上总结的。
比如,古埃及有象形文字,有城市,人们会金属冶炼技术;古代西亚是城邦制文明,它有楔形文字,是人类青铜器技术的发源地。一些考古学家就此自然而然地将青铜器、文字和城市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
大量的考古发掘已经证明“文字、城市、青铜器”这三要素不适合所有文明,例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术、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没有文字,但它们都被认定为文明。
大量的考古资料显示距今约5300年以来,中国各个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实证。
良渚文化是1936年被发现的,经过碳14年代测定,其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
1、考古人员对良渚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出了大量的玉器,出土了象征王权的玉钺和象征神权的玉琮,而且考古人员发现:良渚文化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而且其阶级分化特别明显。例如:在良渚遗址的各个墓葬中,有的墓葬,其墓主人的随葬品特别丰富,而有的墓主人则只有几件随葬品,有的甚至啥都没有。
墓葬是判断史前社会阶级分化的一个依据。人类社会出现阶级之后,人类被划分为不同的地位,不同地位的人在去世之后,其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一样。
考古人员根据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器、玉琮、玉钺、玉壁,当时对良渚文化下了一个定义:良渚文化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就相当于在文明这个门槛上,快要迈进来了但还没迈进来,就在文明这个临界点上。
这是当时考古人员对良渚文化的定义。然而后来,考古人员发现: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
2、2007年,考古人员发现了良渚古城。良渚古城是一个拥有宫殿区、内城、外城的庞大都城。良渚古城的宫殿区叫莫角山,是当时良渚社会的贵族居住地,其面积大约30万平方米,莫角山宫殿区的建造年代距今接近5000年,比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时间还早;良渚古城的内城,其面积大约300万平方米,其外城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
良渚古城遗址的内城由四面城墙围合。蜿蜒在原野上的那垄垄土岗,组成了内城四面封闭围合的城墙。城墙周长近6000米,现存较好的地段相对高度约4米,一般残高约2米。
良渚古城的城墙建设,即使一万个人参与劳动也要至少10年时间才能完成。
从现在的考古发掘情况看,城墙的修筑过程,并没有间歇的时间,并没有看出较长的时间停顿,雨水的冲刷和长草的情况,这说明良渚古城的筑城时间可能仅仅用了几个月。
这就需要同时用到更多的人力才能实现。遥想当年万人齐上阵,人来船往的热烈场面,今天想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3、在发现良渚古城之后,考古人员又发现了由11条水坝组成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良渚水利系统的覆盖面积大约100平方公里,其水坝是用草裹泥堆筑而成的。考古人员对良渚的11条水坝进行采集取样,然后送到实验室进行碳14年代测定,测了近30个数据,所有数据都接近5000年,所有数据都在5100年—4700年之间。
良渚遗址的古城和水利系统的工程总量,据估算,超过1000万立方米,1000万立方米是个什么概念呢?就体量上而言,相当于四座最大的埃及金字塔。就时间上而言,在不包括木材运输和房屋建造的情况下,假设上万人参与建设,这样的工程也需要数十年才能完成。
如果良渚社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调动人力、物力以及规划建设,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当时的良渚社会必然存在一个“国家政权”。
举个例子,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调动百姓修建长城、秦始皇陵和阿房宫。那么百姓为什么会服从于秦始皇呢?因为秦始皇是帝王,他建立了秦朝的国家政权,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能够统治和管理百姓,百姓必须服从他。良渚也是一样,良渚的国王下令修建良渚古城及其外围水利系统,良渚的人民服从于良渚国王,去修建城墙和水坝。
考古发掘也显示良渚社会存在“国家政权”,因为良渚遗址出土了象征军权的玉钺和象征神权的玉琮,说明良渚社会出现了国王及其统治的人民。所以良渚文化已经具备“国家形态”,良渚人不是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
中国学术界认定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文明阶段,国外学术界也认定。
2017年,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在中国上海举行。国际考古权威首次提出:以良渚来标志中华5000年文明。
这是考古界的国际权威,在这样大规模的国际会议上,第一次,这么明确地以良渚来标志中华5000年文明。


科林•伦福儒(上图),享誉全球的考古学家,剑桥大学的博士,英美两国科学院的院士。科林•伦福儒曾多次参观良渚古城遗址,他说:“良渚肯定是文明,这么明显的社会分化,这么大规模的建筑,能调动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古城和水坝,这不是文明那什么是文明?良渚遗址让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认识提前了一千多年,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大致处于同一时期。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是史前最伟大的遗址之一。”
不仅科林•伦福儒,有六十多个国家的考古学者到过良渚,看到这么大的古城规模,都说:“这么大的遗址,若不是国家,什么是国家。”
2019年7月6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在阿塞拜疆举行。在申遗大会现场,作为申遗项目之一的良渚古城遗址,其横幅上清晰地写着“良渚古城遗址是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圣地”这一行大字。申遗大会主席一锤定音,接受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华文明5000年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良渚古城遗址的评价是:良渚古城遗址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利与信仰中心,建造了距今5000年前的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以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出土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并以其时间早、成就高、内容丰富而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特征所作的杰出贡献,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时期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华5000年文明提供了独特见证。
良渚古城及其外围水利系统的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阶段。
在2022年出版的国际权威考古学著作《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八版)中,良渚作为这一版的“新颖之处”隆重登场,体现了世界考古学界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认可。


在该书第二编“发现人类经验的多样性”之第五章《社会考古学: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中,《中国复杂社会的形成:良渚》一文占据了整整两页的篇幅。
该书主要作者世界权威考古学家、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首先带我们回顾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现,当时普遍认为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只能追溯到中国商朝。后来,随着二里头城址与良渚古城的发掘,这种说法受到了质疑。
文章从土地管理的规模、墓地内明显的社会等级这两方面来表明良渚已经形成早期国家。随后围绕这两方面详细介绍了良渚遗址的城址、水利系统、墓葬、玉器与神人兽面纹纹饰。
其中讲到:“良渚古城及其人工制品表明,在众所周知的商朝之前,就已存在某种形式的国家。早在商朝之前很久,中国的国家社会就在演进。然而,没有地方能见到比良渚玉器更为惊人的表现。”
中国现代考古学已经过去100年时间,实证中国有:百万年人类史(元谋人、郧县人、北京人等)、一万年文化史(浙江上山文化年代距今超过一万年)、五千年文明史(良渚古城遗址)。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就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背景和原因,得出了以下认识:中华文明,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世界考古学提供了文明起源的中国方案,即:
1、生产力高度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
2、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进一步深化,出现阶级;
3、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
有人说“如果按照中国考古学界的文明起源标准,那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历史就又会往前延长了”。
明确一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楚“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为了证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历史教科书一直写的是“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从来没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中华文明不仅有5000年历史,并且,中国古代有很多领先于世界的成就,例如: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山西陶寺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比英国巨石阵早大约500年。
2、商代的甲骨文上,已经有了关于新星的记载,甲骨文中有关于日食、月食、木星、火星等行星的确切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的宝贵资料。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开始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来计算日子,把每年定为365.25天,而直到1000多年后欧洲人才算出这个数字。
3、殷墟遗址出土的“后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并且“后母戊鼎“在当时的商朝并不是最大的青铜器,还有比其更大的,足以体现商朝的科技水平。
4、商代晚期出现了用铜制造的铜仿贝,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金属货币,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货币;商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5、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致三万的数字,明确的十进制,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计算能力。 光学知识在很早就得到应用,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镜,能在较小的镜面上照出整个人面。
6、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流星雨的记载。
7、春秋时期中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早160年。
8、战国时期,甘德和石申合著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记录800多个恒星的名字,并划分其星官,其体系对后世发展颇有深远影响。书中提及日食、月食是天体相互掩食的现象。(为纪念石申之发现,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以其姓名命名)。后人把甘德和石申夫测定恒星的记录称之为《甘石星表》,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纪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还早约200年。
9、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
10、战国时期,物理学有较大成就。《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的很系统,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
11、中国古代至迟在春秋晚期已经掌握块炼铁、铸铁和炼钢技术;战国时通过在高温下对铸铁件长时间加热处理,制成耐冲击性的黑心可锻铸铁(美国人于公元1826年发明)和具有较高硬度、强度的白心可锻铸铁(欧洲人于公元1722年发明)。
12、西方地中海周围一些地区开始冶铁时间比中国早,但应用铸铁比中国晚了1900多年。中国的球墨铸铁技术领先西方国家1900多年。1947年,英国科学家宣布成功研制球墨铸铁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提高铸铁强度性能的重大突破。然而,我国考古学家发现,至少在战国晚期(公元前3世纪)中国已出现球墨铸铁技术,并且这项技术在古荥汉代冶铁遗址被考古证实。此外,中国的椭圆形特大冶铁竖炉领先西方国家1800多年。
13、公元前221年中国形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欧洲自古以来没有出过一个秦始皇;秦国实行“商鞅变法”时期,商鞅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聚等自然聚落,按照大致相当的规模编制在一起,设立县,县设县令,掌管一县行政,县尉掌管军事;商鞅的县制使分封制下分散的权利高度集中于中央,有利于秦国将全部力量汇聚在一起,这种政治制度即使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堪称一项创举;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高度评价商鞅推广县制建立官僚制的政策,将其称为“官僚化的革新政策”,认为这是秦国国力强盛、统一中国的根本原因。
14、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制作技术让无数外国人惊叹不已,足以体现秦朝的科技水平。为了有效控制广阔的疆域,秦始皇下令修建从首都咸阳通往各地的道路,称为驰道;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西方道等,秦始皇以都城咸阳为中心,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网络。据统计,秦修建道路的总长度约为6800公里,大约四个世纪后,罗马帝国道路的总长度才达到5984公里。
15、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人开拓的,中国不是保守的国家,闭关锁国只是清朝时期的产物并且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的。
16、汉武帝执政时期,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太学,比欧洲和埃及的大学早很多。
17、中国人比西方人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汉代出现的“游珠算盘”,已经具备珠算的雏形,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工具。
18、《九章算术》是对战国、秦、汉古代社会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列有分数四则运算、今有术(西方称三率法)、开平方与开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数值解法)、盈不足术(西方称双设法)、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解法、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勾股形解法(特别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数的方法)等筹算方法。
19、汉朝也是中国最早发明瓷器烧造的时代,这个时期还发明了蒸馏法、水力磨坊、现代马轭和肚带的原型、漆器、用于冶金的往复式活塞风箱、出现于汉末的独轮车、水车和吊桥。
20、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1、最先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中国人祖冲之,此外,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岁差”数值记入历法运算中,他还将闰月规则修整,这是唐代之前最好的方法。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测算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被称为“割圆术”。
22、《水经注》、《本草纲目》、《齐民要术》、《伤寒杂病论》、《天工开物》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成就;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从《水经注》的记载中,可以得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
23、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24、隋朝时期的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控大石桥,在赵州桥建成700多年后,法国的泰克河上才架起了第一座同类型的石拱桥。
25、隋朝时期,刘焯制定的《皇极历》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
26、隋朝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整体雕版印刷,造出了各种彩色纸张。
27、隋朝时期发明了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后发展出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
28、隋朝史书记载了最早糖尿病患者尿甜的现象,比误认为最先发现尿甜的ThomasWillis约早千余年。
29、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公认的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唐朝都城长安的人口超过一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唐朝总人口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大约三分之一,但人口多不意味着负担重,相反,在农耕经济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科举考试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30、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31、车船是中国古代人民重要的发明创造之一,它是在唐德宗(公元780~805年在位)时由荆南节度使李皋最早设计制造成功的,可称是现代轮船的始祖。
32、宋朝虽然向金朝纳贡,但宋朝的富裕程度也胜过当时的欧洲;根据美国学者郝若贝的估算,宋代铁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33、宋朝的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在宋朝以后数百年,欧洲采煤井下还不敢点灯,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挖掘。
34、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朝的海外贸易范围相当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再到波斯湾,都有中国的商船。舵、水密隔舱和龙骨装置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三大发明,前两项发明成熟于宋代,后一项发明出现于宋代。
宋代的水密隔舱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水隔密舱的采用是造船史上的一大创举,使中国海船优越于外国海船。直到公元18世纪末,水密隔舱结构才开始引起西方重视。公元1787年,美国著名科学家和政治家富兰克林在谈到美、法间邮船计划的信中说:采用中国的水密隔舱方法,“对于乘客将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公元1795年,本瑟姆将军改造英国军舰,采用了“免得进水沉没的隔板”。英国人误以为这是本瑟姆将军的发明,本瑟姆将军公开声明:“这是今天的中国,也是古代的中国所实行的。”从此,中国发明的水密隔舱结构流行于欧美,乃至世界各国。如今,无论是游轮还是核潜艇,虽然制造材料日新月异,但船体内部采用的仍是水密隔舱结构。
35、宋朝于宁宗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颁布的《统天历》,它与现代所测数值只相差26秒,而与现行的公历所采用的数据相同,比西方《格里历》的颁行早383年。
36、《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宋朝的通才型科学家,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他通过精确测量子午圈,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这一发现比欧洲早了400年。
沈括还根据当时日食和月食的观测情况,分析出太阳和月亮是球状,而不是平面的。他还确定出北极星几个世纪运转的位置,使海员在使用指南针航行时能够更准确地确定方向。
沈括考察了浙江温州雁荡山独特地形地貌并分析其成因之后指出:“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这种“流水侵蚀作用”的看法是十分正确的,这一观点,直到公元18世纪末英国的赫顿在《地球理论》一书中才出现,比沈括晚了约700年。
沈括的《梦溪笔谈》,有十多条有关数学的讨论。沈括从实际计算需要出发,创立了“隙积术”和“会圆术”。他通过对堆起来的酒坛和垒起来的棋子等有空隙堆积体的研究,提出了求其总数的正确方法,这就是“隙积术”。在计算田亩时,沈括提出了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会圆术”。这一方法不仅促进了平面几何学和球面三角学的发展,在天文学计算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37、宋朝时期的“水运仪象台”,制作精良科学,是世界最早的一台天文钟。黄裳的《天文图》,以北极为中心,刻有1440颗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石刻天文图。
38、北宋有很多著名数学家,比如贾宪、秦九韶、杨辉等,南宋后期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高峰。贾宪的“增乘开方法”比意大利的鲁菲尼和英国的霍纳提出的这种算法早800年。秦九韶的《数学九章》 是数学名著,他提出的大衍求一术整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的解法,比欧洲的尤拉和高斯的有关研究要早500年。杨辉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还曾论证过弧矢公式。
39、宋朝时期医学分工更细,此前为脉科(内科)、针科、疡科(外科)三科,宋时分为九科,即:大方脉科、小方脉科、风科、眼科、产科、疮肿兼析疡科、口齿、咽喉科、针灸科、金镞书禁科。还出现了宋慈的《洗冤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00多年。
40、南宋初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到公元13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震天雷”等铁壳类爆炸性兵器。
41、宋朝军队也并非很弱。蒙古崛起后,铁骑横扫亚欧大陆,它灭亡西夏用了22年,灭金朝用了23年,但是蒙古人没有想到:灭亡南宋,他们整整花了45年。
在蒙元军队所有的对手当中,南宋抵抗的时间最长,给蒙古军造成的损失最大,就连蒙哥汗也毙命于南宋的炮火下。南宋虽然不擅长攻势,但在长期与辽、金、西夏的对峙中,积累了丰富的防御战经验,再加上宋人发明了火药,这在实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南宋军队,在当时的世界上来看,也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只不过南宋面临的对手也的确太强大,再加上南宋朝廷自身的腐败因素,所以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
南宋朝政虽然委靡腐败,皇帝也多昏庸懦弱,官员平时文恬武嬉,但崇尚宽仁和文治的国策,也在广大百姓中间播下了忠君爱国、重视名节的种子,一旦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慷慨赴死之士往往自觉为国效命,虽无法力挽狂澜,但顽强之意,也让入侵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清朝学者赵翼所说:及有事之秋,犹多慷慨报国,绍兴之支撑半壁,德祐之毙命疆场,历代以来,捐躯殉国者,惟宋末独多,虽无救于败亡,要不可谓非养士之报也。
42、元朝时期的中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富裕的国家,领土空前广阔,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强大。元朝时期的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43、汉唐长安、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富裕的城市;南北朝时期的江苏南京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明朝时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评价南京时说:“目睹南京这座大城,未免眼花缭乱…明代的南京城极其雄伟壮观,堪与十六世纪的欧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拟。本朝开国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迹,东方所能见到的一切都无法望其项背。”
44、明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明代郑和下西洋时的船比哥伦布的船要先进许多;清朝初期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并不落后于欧洲。
45、公元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公元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
46、明朝时期,朱载堉的著作《律吕精义》,最早提出“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程大位撰《算法统宗》最早记载使用珠算方法开平方和开立方。
47、明朝时期的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了合乎科学的解释,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同水波相类似。
48、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倭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雷,比欧洲早约300年。
49、公元16世纪以前,影响世界的重大科技发明有300多项,其中有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根据自然科学统计资料,中国历代重大科技成就(项目)在世界重大科技中所占比例为:公元前6世纪前为57.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为50%,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00年为62%,公元401年到公元1000年为71%,公元1001年到公元1500年为58%。
50、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明确写到:“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13世纪,中国保持了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史》是李约瑟花费了近50年时间不断研究中国而写出的心血著作,人生能有几个50年?
中国现代考古学1921年诞生,如今已经过去100年,但中国地底下没挖的东西还多着呢,例如:
(1)殷墟遗址面积大约36平方公里,再加上洹北商城遗址大约4平方公里,总共大约40平方公里,超过50个故宫那么大;殷墟第一次开始发掘的时间是1928年,到现在快100年了,目前殷墟遗址已经发掘的面积占遗址总面积的大约5%,还有90%多的面积没有发掘。
(2)二里头遗址从1959年到现在,60多年过去了,目前已经发掘的面积占遗址总面积的大约2%,还有90%多的面积没发掘。
(3)三星堆遗址,面积大约12平方公里,从1929年发现以来,目前已经发掘的面积占遗址总面积的大约2%,还有90%多的面积没发掘。
(4)安徽的凌家滩遗址,面积大约160万平方米,在1985年被发现,目前已经发掘的面积占遗址总面积的大约1/800,还有90%多的面积没挖。
(5)山西的陶寺遗址,面积大约280万平方米,从1979年开始正式发掘,目前已经发掘的面积占遗址总面积的大约千分之五,还有90%多的面积没挖掘。
(6)秦始皇陵,面积大约56.25平方公里,目前也只发掘完冰山一角,兵马俑只不过是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而已。
所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可能还有更多我们还不知道,留待以后的考古去探索。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