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祖先驯服了小麦和水稻,而不是其他植物?

[复制链接]
听梦 发表于 2023-9-8 20:29:0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或者,小麦和水稻(或大米)这样的植物在未驯化之前相较其他植物有什么优势?
由几位答主提醒:我们的祖先指全人类共同祖先,而不仅指我们中国人的祖先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东来西往 发表于 2023-9-8 20:29:1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我之前的一个回答吧:
小米(粟)是狗尾草选育的吗?两者是否为同属植物?
truckrong 发表于 2023-9-8 20:29:5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其他植物呀。
不只是小麦和水稻,还有南美洲的原住民驯服了藜麦、土豆、红薯、玉米、花生、西红柿,中国北方先民驯服了小米、大黄米、大豆、高粱,南方先民驯服了柑橘,新疆一带的原住民驯服了苹果,中亚原住民驯服了石榴和葡萄……
地中海的居民驯服了亚麻,印度和阿拉伯的原住民驯服了棉花,华夏黄帝的妻子嫘祖驯服了桑树以及桑树上的原住民桑蚕……
哦,根据传说,武则天还驯服了牡丹呢。
贝壳 发表于 2023-9-8 20:30: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老人曾说胡萝卜是小人参,劝你多吃胡萝卜,这个话听起来好像是牵强附会的玩笑话。
但实际上,这话是有那么三分道理的,不信你看看远古时候的胡萝卜长相就知道了。
自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以来,我们人类对大量的植物进行了人工培育,大幅优化了其生物特征,以让这些植物更适合于人类食用。
比如说玉米,右边那个是我们培育出来的玉米品种,左边那个是野生的原始玉米,两者的差距让外人看起来根本不会认为是同一个亲妈生出来的品种。




还有香蕉,未经人类培育过的香蕉,长下面这样。




真正的野香蕉除了皮就是籽,能吃的东西根本没多少,这才是真正香蕉该有的样子,一切果实都只是为了繁衍自己的后代,而不是为了给别人吃。
很多人曾经很疑惑,为什么人类社会里种植的那些农作物和果树都愿意花费大量的营养物质发育出那么多可供人类食用的部位,而真正用来繁殖的种子却没多少位置。
这就是原因。
不是这些植物不愿意把营养物质用于繁殖后代,是人类不同意,人类种它们只是为了吃。
上古时候的野胡萝卜也是这样,它们可不会发育出又肥又大的根部供人类食用,他们的一切生物特征都是为了顺利的活着并繁育后代,不可能特地进化成适合给别人吃的样子。
大约2000年前,人类首次选定了野胡萝卜进行培育,当年的野胡萝卜长下面这样。




你看这模样,是不是一点都不像我们今天的胡萝卜,倒是很像人参?
事实上就是这样的,这东西和人参确实是高度相似,甚至这东西的根部又硬又干,也不适合吃,像药材那样切片倒是勉强还可以。
如今野外的自然界还分布有零星的野胡萝卜,让我们人类的研究人员可以一窥究竟。




根据农业科学家的研究,当年的野胡萝卜并不是拿来吃的,人类是将野胡萝卜的种子磨成粉,作为一种辛香料使用的,这一点有很多考古证据作为作证。
当然,人类的本性一直没有变,那个为了吃,喜欢把西瓜弄成无籽,把香蕉也弄成无籽的人类。
在人类的种植过程中,虽然一开始没有刻意的培育,但还是不经意的用更肥更大的胡萝卜作为母本使用。
1000多年后,曾经很像人参的,瘦瘦小小的野胡萝卜,变成了这样。




肥大了不知道多少圈,也初步具备了如今胡萝卜的模样。
这个阶段的胡萝卜,根部可以吃的重要性已经慢慢超过种子可以被磨成香料这一需求了。
大约12世纪,胡萝卜传入中国,因为是海外胡人传入的,所以被命名为胡萝卜。
以前海外传入的品种要么冠以胡的称谓,要么冠以番的称谓,只不过很多后来改名了而已。
比如说辣椒,刚传入中国时就叫番椒,被定为观赏植物。
后来一些中国厨师拿这玩意吃,彻底改变了其原有定位,然后又受到了大量人的喜欢,被定为了重点培育品种,培育其辣度。
为了和观赏用的原始品种区分开,重命名为辣椒,后来番椒就几乎消失了,只剩下了辣椒。
在12世纪最初传入我国的胡萝卜,就是上面那种又肥又大但土黄色的模样。
如今在中国的野外也有不少这种类似的胡萝卜,被人称之为野胡萝卜,但实际上这不是纯粹的野胡萝卜,只是当初传入我国后自然散布到野外后的品种,已经是被选育过1000年后的模样了。
当然,这个阶段的胡萝卜虽然很肥大,但依然很像人参,这也是中国长期以来老人口口相传胡萝卜是小人参的原因。
至于胡萝卜是如何变成如今那五颜六色的模样,众说纷纭,但大家一致认可第一根彩色的胡萝卜并不是人工刻意培育出的,而是自然变异出来后被人类定为母本的。
目前有史可考的第一根彩色胡萝卜,出现了17世纪的荷兰油画中。
有文献显示,当年在荷兰出现过2种变异的胡萝卜,一种是橘红色的,一种是桔黄色的,后来橘红色的胡萝卜因为太硬和口感太差被人类放弃了,只选育了桔黄色胡萝卜。
然后桔黄色胡萝卜在人工选育的影响下颜色越来越深,变成了橙色。
第一根彩色胡萝卜出现后,人类又对胡萝卜进行了全方面的培育,后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五颜六色的胡萝卜。
我们今天吃的胡萝卜,就是下面这样的模样。




当然,他们也可以长成人参的模样,只不过肥大了很多圈。




再回头和它们2000年前的模样做一个对比,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这种程度的改造堪比魔法,总共花了人类2000年的时间,这就是人类农业文明的成果,是我们人类先祖留给我们的遗产。
虽然如今的胡萝卜已经变成了彩色的,看起来已经和人参完全不怎么像了,但以前的一两千年里它们长的那是真的像,所以老人才会说胡萝卜就是小人参,因为他们的祖辈就是这么说的,然后他们就一直记下来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
很多现代人已经遗忘了这句话的来历,其原因是人类那强大到逆天的培育能力。
整个人类的文明都建立在人类先祖培育的那大量农业成果之上,胡萝卜只是其中之一。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
原文:经过人类2000年的培育,小人参终于进化成了胡萝卜
wyc9867 发表于 2023-9-8 20:31: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钢铁枪炮与病菌》,能作为粮食驯化的植物条件苛刻。
另外,不同地区粮食作物不一样,水稻小麦只不过最为常见罢了。
在美洲,印第安人驯化了玉米,土豆。在很多国家,玉米土豆是主粮。当年爱尔兰因为马铃薯病而发生大饥荒。
在中国北方,最早驯化的粮食作物是粟(小米),后来才被小麦取代。事实上在中国,小米,高粱,豆类等也是重要粮食作物,所谓五谷杂粮。
比如在非洲一些国家,香蕉是主食。
在热带亚热带很多地方,木薯是主食。面包树果实也是充饥粮食。等等。
cgbbs 发表于 2023-9-8 20:31:2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说,产量本身就高,搬运一篇以前的回答。
远古时代的人类是如何把野草驯化改良成水稻小麦小米大豆等农作物的?<hr/>被驯化的作物一般一开始就具有一些显而易见的被驯化的特征:

  • 籽粒较大或易于收集
  • 产量高
  • 在野外容易成活
这是野生稻的图片:



Oryza rufipogon 中国植物图像库 ©刘军



Oryza rufipogon 中国植物图像库 ©薛凯

可以看出来,籽粒其实也不小,长得也很大一棵,虽然结得稀了一点,还是能收到不少的。
这是野大豆的图片:



Glycine soja 中国植物图像库 ©李晓东



Glycine soja 中国植物图像库 ©周繇

是不是也和现在大豆差不多,搜集起来也不少。
这些容易被选择出来栽培的作物,成了后世栽培作物的主流物种。但还有一些作物比较难以理解,比如你提到的粟(小米,Setaria italica)。祖先是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长这样:


我完全没有吃它的欲望,类似的,野燕麦(Avena fatua)也什么人打算吃它,但它驯化出了燕麦(Avena sativa)。这种被称为“次生作物”,他们本来是某种驯化作物里的杂草,慢慢适应了耕作的环境,并产生了对人来说有利的突变,才被选择下来。可以理解为一种“搭车效应”。
那么狗尾草是搭了什么作物的车呢?
黍(稷)。
各种黍在世界范围内被多次独立驯化,在我国,最早发现的是10000-8000年前的磁山遗址,该遗址发现,10000年前的大量黍和7000多年前大量黍和混在其中的少量粟(8700年前之后,逐渐混有0.4-2.8%的粟)[1]。
我国驯化的黍是(Panicum miliaceum) ,祖先种(Panicum miliaceum subsp. ruderale[2])长这样:


是不是看上去想采集/种植多了(与狗尾草相比)。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