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在雅虎公司 (Yahoo!) 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

[复制链接]
kallen 发表于 2023-9-8 19:03:07|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希望不知道具体情况的大牛可以邀请具体工作人员回答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强123 发表于 2023-9-8 19:03:27|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老问题,而且我的经验也是很久之前的了。我是 2011 年在 Yahoo! 的北京研发中心做过半年,这是一个直接归 Yahoo! 美国管的研发中心,跟当时阿里巴巴旗下的雅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
首先说一下这个研发中心的设立。Yahoo! 把雅虎中国卖了给阿里巴巴时,交易中就规定了 Yahoo! 不能跑回来中国重做同样的业务跟阿里巴巴旗下的雅虎中国竞争。(否则你卖了一个东西给我,你自己再做一个同样的跟我竞争,那你卖给我的东西就迅速贬值了。)为此 Yahoo! 来中国开研发中心只能给美国做产品,北京的负责人希望把北京做成一个跟总部 Sunnyvale 平起平坐的研发中心,而不是如同班加罗尔一样帮总部打杂做总部没人想做的项目(以研发中心的名义做着外包的工作)。实际上我觉得北京最后的地位在 Sunnyvale 和班加罗尔之间,不是做外包但也绝对不可能做到让总部觉得我们是平等的。
我当时做的是 Search 前端,我做的产品是搜索框自动建议 Yahoo! 自己的内容。Yahoo! 在战略上已经把搜索结果外包了给 Bing,并且合同规定 Yahoo! 必须完整的保留 Bing 返回的搜索结果排序,只能自己决定在搜索结果何处插入广告。Yahoo! 觉得这个广告不够赚钱,想要把用户留在 Yahoo! 的内容频道里,然后 Yahoo! 自己的内容频道的广告更能赚钱。举个例子,你搜 Rome 我们希望你去看罗马在 Yahoo! 天气、Yahoo! 旅游频道和 Yahoo! 娱乐频道(关于《Rome》这部美剧)的内容,而不是点击 Bing 返回的一个搜索链接然后离开 Yahoo!。但是 Bing 的结果排序不能改,如果 Yahoo! 自己的内容不排在前面,那就没有流量。于是 Yahoo! 的 PM 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让用户不要去到搜索结果页,在搜索框的建议(类似 Google Suggest)里面直接显示 Yahoo! 自己的内容,让用户留在 Yahoo! 消费内容。
当时这份工作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慢慢说。当然这一切现在都没关系了,因为 Yahoo! 已经成了 Verizon Media 的一部分,跟另外一只互联网活化石 AOL 共存。
当时我们在北京并没有 PM,所以 PM 在美国。我们每天一早 9 点要跟美国做 daily standup,这搞得我很痛苦。因为我那时候从百度出来,习惯了百度 10 点甚至 10 点半才开第一个会,从来不会那么早起来。然后产品相关的决定当然都是美国做的,我们这边拥有所有外企都有的问题——中国人不善于用英语表达也常常不敢表达自己,于是处于一个很吃亏的状态。一开始经理还会主动冲在前面帮忙沟通,但我入职两个月后他就走了,我们都汇报给 Search 的总监。这就导致我们变得有点像外包了,订好一个 Sprint 我们做什么后我们只管做就是了。
我们前端的 tech lead 并不在总部 Sunnyvale,他在 Miami。他是古巴跑来美国的政治难民,他曾经说过他的故事,说他在古巴时用笔和纸学会编程,因为完全没有机会上机。他后来给蛇头付了头款让蛇头带他去离开古巴去美国,但船快到美国时蛇头就要收了尾款才会带你上岸。很多人其实没有尾款,所以就纷纷跳船拼命游向美国。传说的是,只要你有一只脚踏在美国领土上了,那么你就建立了美国难民的身份,美国海岸防卫队就有责任保护你不被蛇头抓回去,于是他就拼命游。这位 tech lead 说英语带着浓浓的古巴口音,所以我们总是听得不是很明白,往往让他设好整体的架构我们就开始做,就算我们不喜欢那个架构我们也没办法跟他很好的沟通。
总的来说,虽然我们有一定的自主权,但还是觉得地位比美国要低。在我们经理离职后,总监接管我们但不怎么理我们。这位总监是个中国人,貌似曾经是清华的,估计在美国留学工作多年了吧,但老婆孩子都在美国。平时美国有公众假期的时候,他就在美国;中国有公众假期的时候,他就在中国,反正人不容易找到。唯一一次他主动找我,是因为北京团队内一个外国人向他抱怨我上班总是迟到,他就找我聊。我当时就很震惊,因为这些大公司都没什么迟到不迟到的概念啊,大家都很晚才到啊,你不能总假设我会到公司开 9 点的 standup 啊,我在家里参加 standup 然后晚点再来也可以啊。最后这位总监也没跟我确定这个事情到底要怎么样。
当年在 Yahoo! 北京的最大问题是公司士气不好。首先,Carol Bartz 正好是我在职期间被炒的,她当时正在东岸出差,然后董事会决定炒 CEO,既没有等她回来当面说,也没有派代表去东岸跟她说,一个电话就把她炒了,可以说是非常没有品吧,因为人家好歹是 CEO 呢。但是公司也很傻,炒了 CEO 那一刻没有把她的权限立即关闭,她还有权限发全体员工的邮件,于是她就发邮件给全体员工骂了一顿。之后没办法,公司开全员大会想要鼓舞员工,两位已经只是挂名的创始人也出来了。Jerry Yang 讲了一番后,轮到员工提问,第二个提问的是员工说,「你刚刚说如果我们做到 A、B、C 这三件事情公司就能扭转过来,但我们已经在这做三件事做了好几年了,我们还没有扭转过来。为什么你觉得我们继续做这三件事就能有效果呢?」Jerry Yang 接不住只能打太极。
我当时就感慨,要么招笨笨的员工然后忽悠他们,要么招聪明的员工但要更优秀的领导来给指路。如果领导做不好,员工有聪明地意识到你们做不好,那就没办法玩了。当时 Yahoo! 不少员工都不看好公司的前途,只是一边拿着 Yahoo! 的大公司薪水,一边自己晚上搞自己的项目,搞好了就准备创业去,搞不好就等公司炒人拿 severance package 走人。我很不喜欢这种状况,因为要么大家齐心协力把公司做好,要么就专心做别的事情去。如果我十足投入做公司的事情,但别人都在公司混日子,那我过渡投入不就亏了?所以我就决定要走了。
我走了之后三个月,北京就把 Search 部门裁了,当时要留下的话还能拿点 severance package,但我觉得提早走了去了豌豆荚挺开心的。那位总监就回美国了,后来听同事说总监的野心就是拿 severance package 去环游世界,他回到总部后不好好找一个新的总监职位,最后公司被迫 lay off 他,他就拿着 severance package 开开心心地环游世界去了,梦想成真哦。这个故事里面难得有一个人有美好的结局。
当时最悲剧的要数帮我做 referral 的那位同学了,因为要我过了试用期他才拿到 referral bonus。但我当时实在对公司没信心,所以我就决定试用期结束后不留下来,那位同学就拿不到钱了。
悠游桂林 发表于 2023-9-8 19:03:34|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说要回答这个问题,正好今天写了从事设计工作这6年来的感触。大部分都是来自我的第一份全职工作,2008年到2010年2年多在美国雅虎总部的日子。
以下是全文。:)
今天早上上班前,翻出一件衣服。是2008年10月美国雅虎创新设计节的纪念tshirt。我穿上这件6年旧的衣服,7点出门上班。
路上我想,要把做设计工作这段时间的一些感想写一下。从2008年9月全职工作开始算,刚好6年。
脑子里想起很多事情。从2007年开始就陆陆续续进行各种设计工作。
2007年春天,和同学们开车从密歇根到华盛顿。在被几个黑人壮汉保安带到政府大楼里按了半天指纹,做了安全检查后,进入美国联邦贸易局做流程设计。
2007年夏天,一个人拖着两个箱子,箱子里放着我的被子和显示器,到纽约实习。一个人到皇后区租了便宜的房子,第二天开始在曼哈顿时代广场附近的爱立信做移动设计。
2008年年初,密歇根还下着大雪,坐巴士穿梭在学校各个办公区做用户研究,为密歇根发展办公室做网站设计。
2008年夏天,一个人跑到西雅图,在华盛顿大学租了一个小房间,从中国超市扛回一袋20公斤的大米屯好粮食,开始在AOL做移动设计。
2008年9月,一个人跑到硅谷,开始在雅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做移动搜索设计。
2010年圣诞节,结束在拉斯维加斯的短期休假,去了AT&T做移动应用设计。
2011年9月,回国进入腾讯CDC,开始做设计与设计管理。
2013年9月,到了华为,开始做华为运营商事业群软件部分全球业务设计工作。
想了一阵,决定还是这么下笔,写片段,写这6年工作给我带来的今天早上能想起的最深刻的感触。刚好10点。
1,新鲜
第一次全身心投入工作总是新鲜的。刚到纽约,进入高大上的办公楼,穿着我去outlet打折买的正式衬衣,成为办公室里最年轻的员工,也是唯一一个亚洲人。那时记得很清楚,办公室里有两帮人,一帮是瑞典人,每天9点准时出现在办公室,西装革履,不苟言笑;一帮是美国人,每天穿得时髦,各种笑话飞来飞去,开心的很。我每天在设计经理的指导下,打开Axure开始一个一个地画移动界面。新鲜的感觉贯穿其中。部门给了我一个箱子,里面放了几十部手机,用来测试;纽约的规矩,年轻实习生帮大家买咖啡,我每天下楼买很多杯乱七八糟的咖啡;我知道了什么是NASCAR;我看到了当年彩铃在AT&T的月营收报表并整理;中午也学同事买一份沙拉在楼下Bryant公园晒太阳吃午餐……
新鲜是设计师必须有的感觉,这是一种乐趣和热情的混合动力。我对设计的热爱从纽约开始,越来越浓。后面每一次到新工作岗位,我都会在当地找博物馆,和当地人聊天,保持对环境、人、生活形态的新鲜和求知,这对设计师了解工作、生活,非常重要。
今年上半年去了两次德国做IPTV项目,是我第一次去欧洲。这份新鲜感让我积极地去了解当地的文化、人、生活状态,帮助我在和德国电信客户的设计谈判中提供了充足的内容准备、共同话题、和信心。
我一直觉得,去一个新地方,有两种了解方式。一种是旅游,一种是工作。感受美好和惬意,旅游就可以;要感受这个地方的全部,还得是工作。(读书也算是工作的一种吧)
所以,设计师应该珍惜每个工作环境,保持新鲜感,生活才会有灿烂的感觉。

2,恐惧
工作并不全部是美好的。我很庆幸我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
2008年年底雅虎裁员,计划要裁10%,全公司范围。这个很恐怖,每个部门每个团队都有人要走。
那时我入职几个月,刚刚进入工作兴奋期。记得那时候我一个交互设计师对应4个产品经理。两个是密歇根大学的学长,Ross的MBA,还有两个是学霸,一个是康奈尔大学本科、斯坦福硕士,一个是加州理工大学本科、斯坦福硕士、伯克利MBA在读。他们每天提的设计需求可以说是海量且难以理解的,一方面很佩服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产品敏锐度,另一方面被海量的需求压着我不得不学会如何去安排时间解决这些问题。
咖啡时间、午饭时间,周围的同事很多都是硅谷互联网老兵,和他们吃饭聊天对于我一个刚入职的毕业生是很有帮助的。
家庭上,我和我老婆一起在美国生活,老婆大人是完美的家庭主妇。
我认真工作、认真赚钱、认真学习,一切都刚起步。
然后收到公司通知,裁员要在某一天开始。美国的裁员是可怕的,不会提前告诉你。裁员当天,所有楼层的会议室贴条不准使用,留给HR和被裁员的员工谈话。那天,HR和主管会走过来,叫着你,说,不好意思,跟我们聊下,你就被默默地裁员了,签好文件,2小时内收拾好东西就要离开公司。
当时说实话,吓的不行。天天毕业生们凑一起,讨论毕业生会不会被裁员。一些毕业生说,不会的,毕业生这么便宜,裁不到毕业生。我将信将疑。
裁员那天,我开车上班,进园区停车场要刷工卡。我手抖着刷不上。我脑子里面在想,完了完了,部门就我一个中国人,又年轻又没有经验,肯定是我了,刚买的车刚租的房刚续约两年的iPhone刚办的健身卡…… 在美国工作中国人是用H1B的,如果突然失业,又在短期内不能找到工作,就得回国了。我觉得还在一个工作经验学习期,硅谷又是做设计最美好的地方,我还不想走。
结果运气好,没有被裁员。(毕业生还是有部分人被裁了……)
后来又经历了大大小小好几轮裁员,看着自己合作很久的同事离开。
说不上是什么感觉,但是第一次裁员留给我的恐惧还记得很清楚。
我学到,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一份敬畏在里面。职业和生活是不一样的。

3,感动
工作中有很多感动。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雅虎一次周年聚会。在总部URL餐厅,几千员工聚在一起。
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David Filo上台致词。很喜欢Jerry这个人,有着中国人传统的谦逊,也有硅谷人的聪慧和热情。他讲了什么我已经忘记,就记得那天他把5,6件雅虎的tshirt穿在身上,然后面对几千人,一件一件脱掉,每一件被脱掉的tshirt,他都讲,他清楚地记得,这个tshirt是什么产品发布的纪念tshirt,那个项目怎么怎么样优秀。
我感受到硅谷的一种对开发、产品设计的偏执、激情、和钟爱。

从那天开始,我工作场合得到的纪念tshirt,一件也没有扔过。
4,友情
工作中收获的友情,是职业路上的一大财富。我不能说和工作过的所有同事都是朋友,但是很庆幸有一些。记得参加工作,对美国工作环境一点都不懂的时候,认识了Josh。那个时候整个设计团队就3个人,我老板是设计经理,我是交互设计师,Josh是视觉设计师。每天和Josh讨论需求、讨论工作,成为朋友,后面一起讨论生活。他大我10多岁,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毕业,非常喜欢设计、摄影、艺术、产品。
和他聊得比较来,每天的咖啡时间都会请教他在美国做设计工作的经验,我也学到很多。工作中我们会互相帮助,他画不完视觉的时候我会主动帮他画稿,我交互文档整不完的时候他会主动帮我做交互。
我觉得工作中合作是一种缘分,特别是对一个事情、一个专业有共同兴趣和想法的同事,一定会是珍贵的价值和友善的朋友。

第一份工作的同事大多都已经离开雅虎,他们分散在Google,Apple,Facebook,Linkedin等公司。很多时候做设计遇到难题,我会问他们,他们能帮我解惑。
我现在也有一定工作经验了,面对比我年轻的同事、朋友提的问题,我也会认真回答。我觉得作为善良设计师群体中的一员,这是一个好习惯。
5,喜悦
工作中的喜悦是弥足珍贵的时刻。能保留就要保留下来。能分享就要分享。

我记得雅虎工作时有个产品总监非常有趣,他个性非常开朗,经常走着走着,就对旁边同事说,某某项目赞啊,做的不错,难道不值得和我击掌一个嘛?然后他们就击掌叫好。这是很开心的时刻。我想着,如果我的项目有开心的时候,我也要这样。
后来到AT&T做一个产品的iPad版本改版。改版前这个App是App Store浏览类目排名39名,改版后是第1名。同事们非常开心。作为这个产品的主设,我也想和大家分享这些喜悦。我走到每个合作的同事面前,说,不错吧,第一,难道不值得击掌一个嘛?然后大家乐呵呵的击掌。
工作的喜悦,总会发生,一般都是在项目最艰难的阶段过去后的结果回收。
享受工作的喜悦,是一种幸福。

6,无助
感觉做设计管理后,无助会变多,不知道为什么。lol
很多时候,不是谁的错,但是事情就是不对。想不到解决方案的时候,就挺无助的,毕竟不能什么事情都去麻烦上级。
工作越久,越发现无助是一个状态,是一个管理者必须有的状态。换言之,如果什么事情都这么好解决,就不需要你了。
所以接受无助的状态,把无助看成每次突破的机会,是一个积极正面的解决方案。

这里我有一个印象蛮深刻的点。无论多么无助,解决方案如何,事情总会过去,甚至结果都类似。但是中间的过程(痛苦度)会随着管理者的思路、做事方式、态度而变化且差异非常大。
所以,享受无助也是管理者学习道路上的一道风景线吧。:)

7,愤怒
确实也愤怒过,越年轻越容易愤怒。年轻时候愤怒还蛮多的。哈哈。
最早的时候雅虎做移动搜索,做的确实不错。苹果发布iPhone时,乔布斯请杨致远上台演讲,杨致远重点提的那个oneSearch,就是我当时做的项目。那个时候的搜索不仅仅是显示链接,而是要显示一些答案,例如搜索城市,出天气的结果,搜索航班号,出航班信息的内容。这些思路都是靠前的,那个时候Google都没有这些。
但是,Google移动搜索很快就跟了上来并慢慢超越。那个时候雅虎有点乱,各种裁员,各种离职,团队的领导换了又换。记得有一个创新移动搜索产品,我经理、Josh、和我三个人想了很久,做出了完整设计,并和两位出色的前端一起完成了开发。当时我们都认为是超前的产品设计(甚至在5年后的现在,很多移动搜索的点子才慢慢呈现在Google、百度或者其他相关产品中)。然后换了大领导,重点切换,这个创新产品就没了。
没了……
真的有点愤怒的。
然后我经理走了,去创业。Josh也走了。我同事走了大半。大领导走了,去了Linkedin。一个大领导来管管,又走了,去了Facebook。我一个人撑着这个产品设计,做产品经理、交互设计、视觉设计,撑了一段时间我也就走了。
现在偶尔有空会想,当时能把那个创新产品发布出来是什么结果……

8,坚持
我从来没有想过每天6点半起床上班。
我从来没有想过去欧洲不是旅游,而是一天工作17个小时。
我从来没有想过上班打卡,1分钟都不能晚。
直到2013年9月到华为上班。
本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很简单就做到了。每天6点30的闹钟还没有响,6点25我就自然醒了。有时周六周日7点前醒了,我也不继续睡,起来在阳台坐着读书。
在华为工作我学到一个很宝贵的东西,再难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记得上半年到德国,碰到一群看不懂我们文档、对我们各种不满意、对设计方案希望全盘推翻、质疑我们设计准备文档方式交流能力语言能力的德国客户;碰到一个延期严重的时间点;碰到一个客户频繁投诉的情况;碰到一个最重要且不能出任何问题的项目。
当时我就想,不可能嘛,咋办。
后来一想通,人都在德国了,那还不好好搞。坚持。
早上7点起来准备会议,和国内的同事沟通设计稿;
早上9点开会,一个界面一个元素地和客户挣,讲道理;
早上11点和客户喝咖啡,把悬而未决的设计点私下讲清楚,顺便吐吐槽,把德国设计师和我们拉成一条线;
下午6点结束一天的会议;
下午6点半例会,一群人为了解决方案和项目进度扯得面红耳赤;
晚上9点继续在公司确认设计方案;
晚上11点回宿舍,看看书,写写文章,换换思路;
晚上12点继续看设计稿,准备明天的会议,什么时候想通什么时候睡。
坚持下来。结果还是好的。客户认了我们这帮认真专业的中国设计师,也算不错。
我相信工作的道路如果是进步的,就会越来越难。的确,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还是会越来越难。所以坚持是一项必备的品质。

9,家庭
爸爸妈妈从小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老婆口中“朋友认识的谁谁”,都是真实存在的。(仅仅强烈怀疑我妈妈小时候嫌我胖说同事家的孩子是“武术冠军”这个事情,哈哈)
与其听了鬼火冒,还不如学会听听家人的话,想想他们为什么这么说,想想自己差距在哪儿。
工作这些年,我的感触是,爸爸妈妈老婆的话,都是要听的。
也许他们不是做互联网的,不是做设计的,提的意见也不一定准确和专业。但是家人的意见总是从最爱你的角度出发的。
不一定听从,但是一定要听。

我时时刻刻都觉得他们是对的。:)

10,心态
这几年心态的转变是最大的。
年轻时候弱智的厉害。记得读书时和大学舍友一起在校园晃荡,看什么都看不惯…… 明明什么都不懂但是还心高气傲的……
工作后真的就会长大。其实个人是在慢慢成长的,但是好玩的是,越成长越觉得自己不行。感觉周围的人都好厉害……

心态的转变带来新的习惯,这几年越来越喜欢读书,比读大学那阵还喜欢,越来越喜欢写字,两年写了15万字。
......
还有好多事情没有想够,就写到这里吧。
记得2008年的时候,我比现在胖些,公司有美味的杯子蛋糕下午茶,时不时下楼穿着雅虎的衣服和同事喝酒聊设计。开心的日子,怀念啦。:)



bluejelly 发表于 2023-9-8 19:03:47|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终于有时间来回答了。前面的同事都答不少了,我答点偏技术的。
关于infrastructure,我一直认为Yahoo的infrastructure非常给力。举几个我觉得比较深刻的例子吧。

  • Yahoo有一套非常成熟的Hadoop生态系统。目前我们的工作里面会用到Hadoop,Hive,HBase,Pig,Oozie等一系列的Apache顶级项目。这些项目在Yahoo都有专门的团队在做内部版本的维护和开发,而且团队成员很多都是对应开源版本的贡献者。基本是一周一个更新,有bug反馈也会相当及时。想想当你在使用开源项目遇到问题需要寻求帮助的时候,15分钟内会有人(而且很大机会是作者)出来给你答疑解惑是多么幸福的事。
  • 从我有限的认识来说,Yahoo里CI(持续集成)的普及程度应该高(wan)于(bao)国内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QE(测试工程师)只做工具和写功能测试,DEV自己写单元测试,很少需要手工进行测试。代码提交后有一系列的作业对编译新的代码,运行单元测试,提交到中央包管理系统,生成系统快照,部署到虚拟环境和验证功能。其中的任意一步失败就表示新的改动导致系统无法按预期工作,这是除线上问题以外的头等大事,需要赶紧修复。CI能对保证系统的可维护性有极大的作用,这个深有体会。
  • Yahoo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工具能在一台机器上隔离出几乎无限多的运行环境。举个例子就是我的dev box是一台64位的Linux的机器,但上面配置了快30个不同的项目环境。其中每个环境用的可能是不同的操作系统版本+不同的运行时环境,而且新建一个干净环境和部署一套环境的代价基本为0。
个人发展:

  • 大部分项目代码质量很高。我刚入职的时候,接一个Perl实现的MySQL server cluster。当时我就震惊了,为什么会用Perl来实现……但看了一遍之后,发现代码的质量之高,实在是我平生未见(原谅我年少无知),从此对这个系统再无怨言。
  • 只要不是苦逼到专注学Yahoo specific的技术的话(例如YUI),能学的东西很多。我进来以后写过的产品代码有Perl / Python / Java / Pig / JS ,去年瞅到有本关于构建数据分析应用的书——敏捷数据科学:用Hadoop创建数据分析应用 (豆瓣),我之前做的工作基本可以把书里的细节覆盖到。(于是我就跑去翻译了。)但是这档子事最终还是看个人。
  • 工作压力分团队吧。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很苦逼不愿意再想起的时期,撑过去了就会好一些。我和 @BigPotatoC 同在一组,这位少年的阐述基本属实。
  • 能学到正确的做事方法。
工程师和技术氛围:

  • 有很多大神,但也走了很多大神。社招过来的同事绝大多数很棒,做事情非常solid,特别是有一些创业后又来到公司的同事,真的学到很多。
  • 目前招聘的门槛略……高。梅姐来了以后对招聘管得相当严,一年前的传说是所有的candidate她都要亲自审核。一年前的实例是有一个同事的师弟,高考状元,四轮面试下来估计offer八九不离十,就开始和我们乐队一起排练了,后来没发offer,最终这位少年无奈地拒了Google去了大摩。(虽然可能是个例,但也不妨感受一下)。
  • 这个问题出来的时候,我正在赶公司一年一度的一个内部会议的poster。这个会议每年在总部举行,基本上你干了什么都可以写,让三个评审人都高兴了就可以在冬天放下手头的工作一周过去参会玩。去年千辛万苦攒了篇paper被一个印度的哥们给否了,而组里有个科学家得了best paper,膜拜得五体投地。
  • 每个季度会有一次hackday,2014年之前是全球性的,备受好评的Yahoo天气就是Hackday的产物。2014以来有美国区和亚太区分赛场,北京这边的热情也高涨了很多。我属于比较好(you)运(shi)气(li),Q1和Q2都拿到了优胜,奖品一般是美国亚马逊的代金券。
  • 工作之余还可以提交专利,只要公司内部审核过了,就可以拿一笔奖励,专利通过了还可以拿一笔,具体数值记不得了,不过北京这边提交得稍微少一些。
工作环境和福利:

  • 餐补已经有同事提到了,基本是三餐不用钱的节奏。水果零食饮料顶级。
  • 超越顶配的macbook pro,我不会奢望更多。
  • 体育活动这些就不说了……反正公司给订的场馆条件都非!常!好!
  • 公司里的设备我最有感情的就是Roland的TD-11K……反正当时公司拨了4W买了一大堆外放,microphone,两把墨芬,一部Yamaha的电钢,叫不上名的Bass、keyboard、打击板和ukelele,还是玩得很爽的。可惜以前一起玩的小伙伴例如 @李晓 现在大多已经离职,2014到酒吧演demo的目标估计落空了。
  • 年假15天,每服务一年多一天,封顶20天。还有长达八周的男性员工陪产假。
  • 北京这边比较遗憾的是地方有限,没有能睡觉的地方,周围能吃的午饭比较少。
欲听吐槽请点赞。
芝华士12年 发表于 2023-9-8 19:03:53|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我一直觉得“在xx公司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这种问题邀请现任员工很难答。往好了说貌似意义不大,毕竟好话哪里都找得到,知友们可能更想听吐槽;吐槽得厉害了又毕竟是现任雇主,很多话不方便说或者不愿意说。
先留个坑。等哪天离开了再爆料。
我这个答复连我自己都觉得是废话,给个“没有帮助”我也不怨大家。
zhsw72 发表于 2023-9-8 19:04:15|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下北京的雅虎研发中心,在五道口同方科技广场D座10~12层。
1. 公司背景
在国内说自己在雅虎工作,很多人会认为是在阿里的"雅虎中国"工作,顿时让人感脚很low。
北京的雅虎研发中心是直接隶属于美国雅虎,做的项目都是服务于美国雅虎。北京这边有sponsor search,ads targeting,news recommendation for homepage,cloud computing等几个大方向。北京的雅虎研发中心跟阿里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北京这边的老大是个华人,年轻时出国学习,毕业后就在美帝工作,现在是senior vp,码农出身,在yahoo工作十几年。2009年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从最初的四五个光杆司令到现在是三四百号人。
2. 工作环境
每人一个工位,空间比较宽敞。之前听到一个楼上公司的同学路过我司门口,看了一眼,惊呼:桌子摆得这么空,太浪费了!
一个RedHat台式机器,一个经过硬件升级的macbook pro 15,16G内存,500G SSD。当然也可以选thinkpad,不过貌似机会没有人选ThinkPad的了。另外配iPhone5,电话费公司交,貌似是300多一个月的套餐。公司内网络自由,不需翻墙,在家的话可以用公司的vpn,轻松翻墙。
公司的代码库对员工都是开放的,大部分team都用git了。内部还有openhouse(就是openstack),我在上面开好几台虚拟机作为开发环境,基本都是mac上写代码,openhouse上集成测试。内部的grid可以申请权限,在上面跑hadoop, pig什么的很方便。
整个工作氛围比较平和融洽,也敢于尝试各种新东西。比如,我们team的项目是java为主的,但已经把scala也作为开发语言并在线上跑了。工作压力各个team相差较大,我们team是12年7月份才开始的新项目,做首页的新闻推荐,工作还是比较忙的。
transfer机会也不小。我们team去年两两位同学到了us那边,今年也有人即将过去。跟美国比,北京这边senior的员工相对比较少。北京硕士入职级别一般是2,4算是senior。升职有一些performance的要求。
3. 小福利
早饭有供应7:30~9:30。庆丰包子,饭团,沙拉,热狗,粥,牛奶等。早饭确实挺赞的,但我经常去的晚,一周也就吃到两三次。
午饭没安排,一个月给500的饭补,自己面解决。
晚饭供应盒饭,要吃的话需要预定。
吃饭这一块,跟us那边没法比。。。。。
不限量提供各种饮料,出于健康考虑,大部分是无糖的,像东方树叶,健怡可乐,还有酸奶和一些运动饮料。还有各种小点心,牛肉干,饼干,巧克力之类的。还有咖啡机,可以喝几款咖啡。
各个社团每周都会组织活动,羽毛球,足球,篮球这些。我懒,从没参加,运动只有自己晚上在小区内跑步。
yahoo的薪水也还是不错的。硕士应届生的offer,拒我们三两届同学的统计,普通offer之间比较的话,是beat国内的BAT,还有ms。g家的数据太少,没拿到样本,应该是赶不上。一般应届生入职都是六七月份,到了下一年三月份也就工作半年多点,但是公司都很厚道的给应届生加薪。
有想跳槽的同学请奋力联系我,内推一个我好赚钱!!!!这句话要加粗~~
4. 综合个人感受
来这两年多,身边都是很多优秀的同学,学到了很多,开阔了视野。作为我的职业生涯的起点来说,确实算很赞了的。

大家有兴趣的话,我再补照片~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