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贾冰的喜剧风格?

[复制链接]
abc12 发表于 2023-9-7 19:57:1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冰,1980年生人,从艺十八年,一级演员。现任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浙江曲艺团团长。2016年,参加东方卫视《笑傲江湖》栏目。2017年,参加东方卫视《笑声传奇》栏目,和蔡明打成平手;最终摘得第一季《笑声传奇》总冠军,晋级“传奇笑将”之列。同年,出演网络电视《寻阁传》饰演老刀一角。(来自百度百科)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gotoback 发表于 2023-9-7 19:58:0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被打上本山标签的东北喜剧演员.
跟宋小宝,小沈阳是一个level..
高于文松,宋晓锋..
但因为不带本山的标签,上限可能比其他人更高..
东北风格的小品,其他人也很难达到赵本山的高度,所以也没觉得好看..
caihong5577 发表于 2023-9-7 19:58:5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贾冰的小品,是在东方卫视《笑傲江湖》上,《贾总的演讲》实在是惊艳了我,当时看的时候,内心那叫一个澎湃。喜剧还可以有这种表演风格?
之后我又陆续看了贾冰的其他小品,《裙带关系》、《拍马屁》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作品,贾冰的风格也都贯穿始终。虽然是同一种风格,却百看不厌,尤其《贾总的演讲》,堪称近几年来小品的巅峰之作。
我开始好奇,贾冰式喜剧到底是一种什么的风格?这种风格为什么招人喜欢?
从直觉上来看,贾冰小品的笑点,其实也没什么独特之处。无非是耍贱卖萌、装疯卖傻、甚至包括嗲声嗲气娘娘腔等秀下限的招术。这一类的战术,观众一点也不陌生,因为辽宁民间艺术团已经把它发扬光大。以宋小宝、刘晓光、小沈阳、文松、宋晓峰等为代表的东北二人转演员,已经把秀下限演绎到登峰造极。
对于他们的特点,观众早已摸透。比如宋小宝的丑不知耻、刘晓光的说话抽抽、小沈阳的娘、文松升级后的秀气版娘、宋晓峰的彪。成也标签,败也标签。标签让观众很快记住了演员,但吃多了不消化。尤其宋小宝,那呲牙咧嘴的笑,已经开始让人审丑疲劳。


贾冰也用了这些秀下限的手段,却没有成为他的标签,为什么?
因为宋小宝们,是先确立了奇葩的人物性格,再基于这个性格建构人物事件。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顺着这个性格来的。但贾冰是先确立了一个正常的人物形象(霸道总裁居多),比如在节目的一开场,贾冰展现的都是一个高大威猛、一脸严肃的,略带些正派的中年男人形象。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他是正常的说话、正常的做事。但在这中间,他会把那些卖萌的、搞怪的、嗲声嗲气的东西展示出来。这样的好处是:他的秀下限,口味很重却不腻。
如果用一道菜来形容的话,宋小宝们的秀下限好比一碗香菜,口味很重,多了会腻歪。而贾冰的秀下限,是一盘凉菜里的一把香菜,口味正好,吃多也不腻。当然,前提是,你能接受香菜。


贾冰的这种喜剧形式,不仅避免了标签,还放大了喜剧的效果,为什么?首先要解释一下笑点的产生。通常意义上讲,反差越大,姿态越低,观众越觉得好笑。宋小宝想打别人,结果被别人像提溜小鸡一样给羞辱了。反差有了,而且宋小宝的姿态很低,观众会觉得好笑。但这种套路用多了,观众能想到剧情一定会这样发展,反差就小了。
而且,贴了标签之后,宋小宝刚一出场,在观众的认知里已经是姿态很低,无形之中,观众的笑点已经变得很高。这就导致,宋小宝必须摆出更低的姿态,制造更大的反差,才能让观众笑出来。而贾冰的作品却不存在这种问题。
刚才说了,贾冰一出场就是一幅正派形象。所以,他在表演过程中,稍微动作夸张一点,都会产生巨大的反差。先不论剧本的质量如何,就凭这一点,他作品笑点的产生,在先天上、在生理层面,就已经比别人有优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是不好笑的作品,他也可以靠演技支撑效果。


另外,贾冰的小品台词,很多都是不铺不垫,直接抖包袱。这种风格也成为新派喜剧人作品中很常见。比如开心麻花、大碗娱乐、乔杉修睿等。我专门写文章分析过。乔杉、修睿、贾玲、贾冰......新派喜剧人华山论贱
什么叫“不铺不垫,直接抖包袱”?咱们举例来说明。
王秘书:贾总你今天你要这么侮辱我能力的话,我告诉你。
贾   冰:放肆。
王秘书:我夸你两句。
贾   冰:放肆吧!

王秘书的第一句,让观众感觉他要对老板发飙了,但结果是:我夸你两句。贾总第一句是放肆,感觉两人要硬怼了,第二句加了个“吧”,马上变成了享受马屁的姿态。这四句话,就属于不铺不垫直接抖包袱,而且一下了抖出了两个包袱,笑果能不密集、能不炸裂吗?
再比如,乔杉、修睿的作品《同学聚会》就有很多这种包袱的呈现。
乔杉:这种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的感觉,实在是——太舒服了!
除此之外,贾冰还有创新的地方。除了台词,他还把一些类似口技的东西,通过这种不铺不垫直接抖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下面这段:
“另外你媳妇临产那一天,不是我亲自接,我亲自请的那些大夫、护士门为她加油,喊口号,助威,撒加拉加吼!出来,小姑娘诞生了。”
还有这段:
贾总:“滚滚滚”
王秘书:“好好好”
贾冰的小品里,有很多类似这种边说边唱、以及语速加快,产生了奇妙且幽默的效果。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贾冰的演技是真好。不愧是国家一级演员,很多细腻的肢体动作、过硬的台词能力,让人看的过瘾。喜剧表演,是节奏的艺术。什么时候扬,什么时候抑,什么时候动、什么时候静、什么时候紧、什么时候松,大有学问。就像同样是接话,于谦为什么接的那么舒服?节奏好!
说了这么多,夸奖的话。但也不免多说一句,没有好剧本,白瞎了好喜剧演员。
知乎最近有个话题叫:很多小品为什么结尾总要煽情?
是啊,为什么啊?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kino 发表于 2023-9-7 19:59:2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演员,说句不好听的,太想给观众留下印象,挑选最卑微或者最二缺的形象出道,一时莽一时爽,此后再也无法逃出这个印象,改不过来了。对,我说的就是宋X宝和X沈阳等人。
这并不是批评,例如宋X宝靠着矮挫丑的形象博笑,那么就得屡次刷新下限——先是卑微,然后真舔狗——才能获得更多的笑声,这已经是嘲笑了,愈发让形象不堪,陷入死循环,我看到他这样,其实是尴尬和心疼的。贾玲你可千万别走这条路啊……祈祷ing
贾冰相对来说,立身正了,即使靠着反差萌有时候有些不搭调,但至少一个正经大叔,无须卖惨和秀下限。
贾冰的第一个巅峰是《贾总的演讲》。很有一些值得琢磨的点和大家分享。
演出效果的决定因素,是剧本和演技
剧本包括剧情、台词对白、场景、动作的规划,提供一条“线”串起故事;
演技包括演员形象、技巧元素、互相配合、节奏掌控等等舞台效果的呈现,靠着演员不断传递信息,把剧本所有元素融合成作品。
小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演出方式,还要综合考虑观众情绪调动,因而对上述因素要打磨的更好,也更难做好。
和很多人想的不同,剧本和演技,二者得一,即可安天下,足以让观众津津乐道,成为经典。不必兼得,也极难兼得。
比如演技压倒剧本,以至于只看人听词张嘴笑,不需要看剧情的——冯巩


年年春晚年年上,场景换了无数,台词每次都惊艳一时,什么“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诸如此类,但我们是冲着此人的“年味”和“感觉”来的,哪怕塞给我们的是老段子和主旋律,仍然不得不承认此人就是经典。换个人,比如常远,甚至沈腾出来,照这类剧本演都未必能压住场子。
再比如剧本胜过演技的“小崔说事儿”“扶不扶”“卖拐”,每次换台到这里,可以停下来重温“改革春风吹满地”,或者是“接着忽悠”“按表走”。


当然并不是说赵本山、宋丹丹、范伟演技不出彩,正相反,恰恰由于他们的魅力,使得优秀的剧本(场景+台词+...)一下子刻在了脑海中,这几个小品也是经典中的经典。只是,换个笑星按这个剧本来演,比如安排潘长江、宋小宝(乱点鸳鸯谱hhh),想必同样可以成为经典。
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新一代演员风头正劲,《贾总的演讲》这个小品可堪经典,剧本和演技都可圈可点,达到了超一流水平。
当作品用心了,观众是可以感受到的。倾注了多少心血,演员有多在乎这个作品,投入了多少精力去练习和打磨,直接关系到风评。我可以说,即使各位不喜欢贾冰的人设,看过这个小品,也一定无法从“不用心”这个角度否定他。
回到正题。
先来看剧情。
1、《贾总的演讲》分为了两幕(act),仅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得了。高中时我们几个小伙伴演舞台剧,还记得老师拿到我们剧本的评价是,我的天,有五幕?这么用心啊。如今还在分幕上用心打磨剧本的,春晚很遗憾已经几乎绝迹了,时间要求嘛,可以理解。
第一幕在贾正经的办公室,第二幕在演讲台。
比起八九十年代春晚舞台的寒酸背景,这个背后满是奖状,略显夸张的企业家办公室的布置是够了,直观呈现的信息就一条:成功的老板。


第二幕同样只有一个演讲台,没有多余信息。


真的嘛?那就忽略了关键信息——阴天下雨以及三次出现的打雷。
放在语文高考阅读理解里,就是分析场景的作用:暗示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云云。小心答不全扣分hhh
2、台词
如果哪位大腕评选一下经典台词排行榜就好了。台词这个东西真的有太多可以聊聊的东西。从莎翁的be不be,到如今《终结者》最经典的


严重怀疑灰太狼是不是……
贾总的演讲里面,除了“星星=猩猩”(这个有点刻意了)“前排前列=前列腺”(这个出其不意)这种移花接木的错乱搞笑台词外,贾冰用独特的吐字方式,上演了语言障碍的神操作。
“对对对对”“滚滚滚滚”“好好好好”“尊尊尊尊”这种吐字方式,其实是很费力的,容易造成刻意的感觉。然而贾冰就是贾冰,不留痕迹就顺了过去,留下一片捧腹。
总觉得贾总和秘书俩人在唱二人转。是不是东北的电视台就爱开发这种口味的小品……关键是俩人配合的好,台词也很“正”:——放肆!——放肆吧!——放!这一点把台下大兵逗得哈哈大笑。拒绝黄,拒绝du,…唱着唱着跳起来了。精彩的台词离不开演技:
再来看演技。
1、贾冰的人物形象。
很多老戏骨、名演员,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形象,如郭冬临的好好先生、郭达的苦哈哈(这里bug是蔡明,自行体会),风格已然自成一体,可以成为后生新秀的模仿对象了都。贾冰也不例外,人设已经相对固定为了“贾总”。或者说,他在演贾总时,形象是最出彩、最符合憨憨人设的。



在这个小品里,贾冰靠着两个炉火纯青的技艺完成了形象塑造:
①憋气(张)
第一,贾正经是有语言障碍的,话说不好,想说的无法顺利表达,与马上要到来的演讲形成冲突,让事情愈发紧张起来。第二,贾正经和李丽丽是有感情冲突的,在治病阶段贡献了很多有趣的紧张,你可以看到迈开的双腿,蹭来蹭去的脚,总是捻衣角的手,听到拖拉机一样的对对对对对。第三,贾正经在演讲之初,尊尊尊尊先尊了半天,然后前列还腺了,自己名字还忘了,这就是憋。
憋,是通俗说法,其实就是蓄力。你可以看到上面三点,在最后面对李丽丽时,同时爆发,话能说囫囵了,感情有了结果,演讲大成功。蓄力获得“势”,有了能量,也有了动态释放的空间。
批评一下有些不温不火的小品,以为是在蓄力,结果到最后,一通慷慨陈词,就算释放了,那你前面那些铺垫都喂狗了嘛? 还有更尴尬的,根本不释放,剧终所有演员都跑了,留下空荡荡的舞台?这就是典型的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一点意思也没有。
②宣泄(驰)
小品不必贡献源源不断的笑点,但必须不时有笑点,否则就成话剧了。
第一幕一开场,好像一个坏蛋要面临审判了一样,结果只是演讲。秘书要顶上,结果顶了6次了。这是小宣泄。二人转似的疯狂嘿恰吼恰嘿的喊口号,转圈,这是大宣泄。说白了,在舞台上必须有些夸张和离经叛道之举,不然看你们温吞水复述我们凡人的生活,毫无意义啊。


这一张一弛也让我想到了兵法里“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郭弩,节如发机”,就是说蓄势就好像控弦待发,像是水在高山上一样险,而释放这个势就好像扣动扳机。前者哒哒读秒,后者一下爆炸,没有前面贾冰期期艾艾加上早年爱情故事的伏笔,怎么也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效果。
2、谢芦晶的形象。
这里必须夸夸男二的演技。这家伙也是灵魂人物,把秘书演的像……像什么呢,像秘书!这也是极为难得的。始终忧心忡忡面对演讲,找来老师,贡献精彩的“拧麻花”,讲台上鼓劲,适时退后消失在舞台,简直无可挑剔。



这个人让我想起两个类似的,一个是水浒的燕青,一个是杜晓宇——我们的前夫哥。还有《扶不扶》里那个交警、宝马换自行车的路人,一人饰多角。闹腾时跟着主角一起尽情闹腾,安静时要各种苦口婆心,必要时自己瞎闹腾被男主喝止,该正经时必须正经,这样的人也是人杰。
3、丁美婷的形象。
有爱情故事的戏,再烂也必然含有精彩。
前期李老师演的稍有些go to extremes。因为贾冰这个人一变贾总,就浑身都是戏,配合他的人必须是柔和有耐性、弱势一些的。比如孙越,比如于谦。没办法,搭档太刺儿头嘛。不过也问题不大,毕竟是情戏不是衬托。


时隔二十年的恋情,李丽丽就坐在台下,在煽情音乐和贾总的回忆到达最高潮时,她流泪以报,真的演绎出了官设的样子,其逼真程度竟然达到全网都在议论、是不是谁早年真的有这么一出,这种演技对剧本的诠释可谓是精彩至极。
总之,从剧情到演技,这个小品颇有味道,也让贾冰的风格得以凸显。衷心希望他能再来上几部这种作品,我花生米和爆米花都买好了。
<hr/>如何用华丽的词藻代替日常的词语?海贼王里的屠魔令是什么级别的战斗力,对于强一些的海贼团是不是毫无威胁?为什么很多人对万历十五年整本书评价这么高?北航到底怎么样?
冰河世纪 发表于 2023-9-7 20:00:1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喜欢他的风格
无论是碎嘴还是谐音梗
我本人极度讨厌在喜剧中穿插泪点
因为观众是很真实而又纯粹的
他看你的作品就是为了开心为了发泄
我想没有几个人在自己想笑的时候哭出来
这种风格我第一个看到的是贾玲的那个作品
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那个作品我不敢看第二次
但是反观贾冰的作品
充斥着这种元素
希望他可以改变吧
标签号 发表于 2023-9-7 20:01:0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说我自己的感觉,刚看到他的时候感觉还可以,不算很搞笑但是作品挺热闹,有时候在作品选材立意上也有走心的小惊喜,但是!看多了真的开始反感!恶心!一般的喜剧人最多就是用挠痒痒的尬演在硬搞笑,但是这位贾老师每次都别出心裁的在硬尬演的同时还买一送一的赠送你全身的鸡皮疙瘩!我真想说:谢谢您几年如一日的煽情,您自己陶醉吧,我就是想看点轻松的节目,你非把一件小事次次都升华到人性、道德、国家、社会,那我只能关上电视清净一会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