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世民可以如此年少有为?

[复制链接]
apolo 发表于 2023-9-7 19:49: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人年少的时候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可以做到如此年少有为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netiis 发表于 2023-9-7 19:50:1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民,是年少有为的绝世天才,
1926年,教员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曾说:
李世民是草莽英雄,太原公子,褐裘而来。
学习强国·1926年教员《农民问题》讲稿
李世民年纪轻轻,就统一华夏。
我相信,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才能
他亲手缔造了一个强盛的大唐帝国,这是贞观群臣的不懈努力
“贞观之治”,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早已是中国人的共识。
我们来看看专家的看法:
从贞观之治看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中的治世与盛世

作者:刘后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副院长兼历史系主任
出处:《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 P64-69,共7页
关键词:帝道;王道;盛世;贞观之治。
摘要:中国传统史学和政治有着特殊的关联,对王朝更迭和治道兴衰的历史现象的探讨,构成了对治国理论进行探讨的核心内容."贞观之治"是唐代以后中国政治传统和历史观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治世而非盛世.贞观君臣以尧舜之世、唐虞之道为自己时代的政治理想和治国指导思想,并将抽象的帝道、王道落实为具体的治国方略和施政措施,将自己时代定位为用唐虞之道开创的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治世.传统史学也是将贞观之治作为一个治世来看待的.唐代以后,治国者往往不再把五帝三王视为楷模,而是把贞观之治视为典范.
在线阅读:从贞观之治看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中的治世与盛世


文献正文节选:

到底有没有盛世? 治世和盛世有什么区别?古人对此没有进行严格的学理上的区分。现代历史学概念中,则往往以盛世、衰世和乱世三种形态来概括国家的治理局面。有的将治世包括在盛世之中,有的则以盛世为比治世更高的一个层次,有的则在同一个意义上使用治世和盛世的概念。一般所指的盛世,其标志性特征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吏治清明。但历史上的盛世大多维持时间不长,衰乱之局即接踵而至
(小结:盛世、衰世和乱世)
无论如何,治世与盛世,和帝道王道一样,也是兼有政治观念和历史时代双重意义的概念。盛世在历史时代意义上的含义不是很清晰,如果严格按照以上五个标准来衡量,则中国历史上称得上盛世的时代,大抵只有称为“天汉雄风”的汉武帝时期,称为“盛唐气象”的唐玄宗时期,以及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有时人们还以汉唐盛世与康雍乾盛世并称。不过,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严重的流民问题,使其比开元天宝盛世和康雍乾盛世要逊色一些。而治世的时代所指则是明确的,除了尧舜之时外,周之成康,汉之文景,唐之贞观,被公认是历史上典型的治世
治世:周之成康,汉之文景,唐之贞观

汉书·景帝纪》赞日:“周、秦之敝,网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吴兢在《贞观政要》中也发出了“此皆古昔未有也”的感慨。至于南朝刘宋时期一度出现的“元嘉之治”明朝的所谓“仁宣之治”,都只是短暂的相对的治世局面没有成为政治观念系统中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概念
依托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中的概念体系,结合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拟对历史上的治世与盛世进行界定。所谓治世,指国家治理的一种理想形态,侧重于国家治理的水平,强调行帝道王道,主要特征是政治风气良好,社会秩序稳定,百姓对国家政权充满信心 tl,。所谓盛世,指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侧重于国家治理的成果,主要特征是在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达到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的局面


2 贞观之治的历史面貌

“贞观之治”是唐代以后中国政治传统和历史观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里先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一下贞观时期的国家治理究竟处于何种局面,回答为什么“贞观之治”是治世而非盛世的问题
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始于制定有效的治国方针,并很快迎来了社会秩序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唐太宗即位之初,在关于治国方针的讨论中,存在着以魏征和封德彝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魏征来自社会下层参加过反隋起义,对农民的情况和全国的形势能够比较准确地加以把握,他分析当时百姓的动态是,大乱之后人心思定,建议太宗实行教化,采取轻徭薄赋、劝农务本的方针;而封德彝则站在农民战争中受到沉重打击的山东士族的立场上,怀着对农民阶级的刻骨仇恨,主张人心难治应当实行高压政策。最后,太宗在事实面前完全接受了魏征的意见,很快确定了实行教化的治国方针。而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是由唐太宗本人提出来的,他当时对于能否迅速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还缺乏信心,所以他主动同魏征商讨自古理政之得失,并且试探性地说道:“当今大乱之后,造次不可致治!” ¨
当时的唐太宗还不到30岁,正是年富力壮、思想上趋于成熟又不守旧的年龄。但是,由于他常年征战,而且法定没有皇位继承权,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去过多考虑治国理民之事。当经过几年的斗争,终于把皇位夺到手之后,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在思想上还是缺乏准备的。不过唐太宗毕竟是经历过隋末的动荡,而且在开国战争中积累了赫赫战功,加上惊心动魄的夺取皇位的斗争,把他锻炼成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对于巩固皇位具有充分自信,有着虚怀若谷的政治家风度,十分注重对统治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他坚持君主不能一人独断的为政作风强调发挥各级官僚机构的作用,充分运用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政治体制,以保证决策的正确制定和政令的贯彻执行。所以,在贞观初年频繁的关于治道政术的讨论,唐太宗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许多时候都是唐太宗主动向侍臣询问、求谏


最早对贞观时期的治国状况进行总结的是唐玄宗时期的史臣吴兢,他在《贞观政要》中对贞观之治的局面有一段概述,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新皇帝得人心。

尽管唐太宗即位之初“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是既有内忧又有外患,灾荒的严重程度到了一匹绢才得一斗米,但是“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等到贞观三年(629年),年成稍有好转,流亡他乡的百姓都纷纷回到家乡,竞无一人逃散。老百姓没有把天灾人祸归怨于最高政权,他们替政府着想,替政府承担着灾害带来的后果根本原因是百姓对政府有信心,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而这种信任无疑来自唐太宗本人的人格魅力和贞观君臣共同努力营造的良好政治风气。用吴兢的话说,就是“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
其次是政治清明,上下一体,同心同德。

尽管唐太宗的掌权来自一场政变但他并不计较个人恩怨对于当初的政敌,皆引居左右近侍“心术豁然,不有疑阻”,时论以为能断决大事,得帝王之体。唐太宗注意严明吏治,对于王公贵族和势要之家严加控制,对于贪赃枉法者,必置以重罚


再则社会风气有了根本好转,犯罪率低,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在接着几年丰收之后,更是呈现出太平景象,“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赉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时有馈遗。此皆古昔未有也’’_5]( 。
尽管《资治通鉴》将这种局面的出现系在贞观四年(630年)有所不确,应该注意《贞观政要》中“频致丰稔”指的是贞观三、四年以后连续几年丰收然后才出现社会经济的根本好转,但是,其中的描述还是概括了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的:“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H嗍 。无论是《贞观政要》还是《资治通鉴》,对贞观之治的描述都是着眼于政治风气和社会稳定状况的,而不是指经济和文化繁荣局面。贞观之治的现实背景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贞观政要》《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中窥见大概。


从社会经济上看,唐太宗即位之初,既有经济上的危机,同时又面临着突厥的威胁,社会秩序很不稳定,政局也不平稳。尽管后来通过和平的方式暂时解除了突厥的威胁,在对外关系中赢得了主动,但是,内地的形势却并不乐观。一方面,隋末动乱以来遭受严重破坏的社会生产尚未得到恢复,土地荒废、人口减少,全国呈现出一片经济凋敝的景象,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另一方面,社会矛盾还很尖锐,不仅一些农民还在亡命山泽,继续进行反抗,一些地方势力引发局部动乱的危险也还存在。应该说,后来到贞观四年打突厥,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战争,唐朝的取胜,除了突厥自身因素,某种程度上应当归因于老百姓对新王朝的一种期望,一种信心,是老百姓的高昂斗志赢得了这场战争。与此同时,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贞观三、四年问局部地区的丰收,并没有完全扭转生产凋敝的局面,是经过“频致丰稔”,也就是连续多年的丰收之后,才出现了米价下跌、粮食充裕的大好形势。但是,经过大动荡大破坏之后,经济上需要有相当长一段时期才能恢复元气。贞观六年(632年)前后,社会经济形势有了重大好转,在当年令州县行乡饮酒礼的诏令中,便提到“比年丰稔,闾里无事”,是礼制的建设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乃有惰业之人,不顾家产,朋游无度,酣宴是耽” 7j( 。所以才要通过行乡饮酒礼,来达到改善社会风气的目的。于是,出现了纷纷请封泰山的议论魏征针对太宗稍稍滋长的自满情绪,坚决反对封禅,比照隋朝全盛时期的情况,指出当时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自今伊洛洎于海岱,灌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尤其是“自丧乱以来,近泰山州县凋残最甚”_7¨ _6j(嗍 ,经济形势的好转,是相对隋末以来的残破局面来说的,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多高


从政治风气和社会稳定状况看,老百姓的信心和斗志,来自贞观初年政治上的得民心。也就是说,实行教化、轻徭薄赋的政策,是天下大乱之后的正确选择。全国上下都有着为国家着想的积极意识:皇帝为民担忧,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各级官僚都致力于政权建设,灭私徇公,坚守直道老百姓也理解政府的难处,即使四处逃荒逐食,也安分守己,不把怨愤发泄到政府和皇帝的身上。尤其是君臣之问维持着一种同心协力、励精求治的良好关系。这一时期的政权结构中,有一个各取所长、各尽所能、团结合作的宰相班子,为推动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和维护这种良好的政治局面提供了保证。这样,即使经济上还有严重的困难,社会秩序也不会乱,只要经济形势一旦好转,很快就能够恢复社会的安定


最高统治者的治国之道看,唐太宗在政治上有全局观念常常因为某一件具体事情,而想着把另外一类事情办好他心里装着老百姓,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在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能够严格约束各级官吏和王公贵族,严惩贪官污吏。他有着大政治家的风度,所谓“得帝王之体”,在夺取了政权之后,没有将原先反对自己的力量完全排斥,而是对他们大胆地加以重用,把他们放到重要的岗位上。正是由于唐太宗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的这些表现,才有可能出现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的很快稳定,至少当时和后来的很多史臣都是这样认为的。此外,房玄龄、杜如晦等操劳国务,魏征、王硅等坚持进谏,并且能够站在对理论、历史和现实深刻认识相结合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保证了贞观时期国家治理的高水平
贞观中期以后,尤其是在考虑安排皇位继承人的过程中,贞观政治局面有所转变。但是,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还一直成为贯穿贞观中后期的政治话题。尽管唐太宗晚年出现了复杂的权力斗争,但是,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关系和统治政策的调整下,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3 贞观君臣对历史传统的认识和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历史定位

贞观君臣在政治思想上的重要贡献,在于结合治国实际提出了“为君之道”和“安人之道”等治国方略。到贞观六年,太宗在又一次与侍臣讨论历代兴衰存亡的问题时,引用《尚书》中“可爱非君,可畏非民”的典故,进一步提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这是一种具有真实感受的畏民心理,是贞观君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戒惕思想的根本前提魏征则搬出了“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语,而且,在后来的议论中反复引用,成为贞观君臣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以“为君之道”和“安人之道”为核心的治国方略的提出,是从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开始的。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正好说明了“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的道理。也就是说,老百姓生活的安定,是国家安定的前提,是维持长治久安的根本,是最重要的“为君之道”尽管中国古代不乏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家,但像唐太宗那样,从最高统治者的角度,将这个问题提到如此高度,并坚持贯彻到自己的施政实践中,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只有安定了百姓,才能安定天下,但是,如何真正做到不损百姓呢?这就是安人之道的问题。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贞观君臣得出了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即国家的征发必须以百姓的承受能力为限度,而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生活条件,是这个限度的底线。贞观二年(628年),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_5儿哪’从隋朝亡国的事实中吸取治国的教训,只是贞观君臣制定治国方略的前提之一。“为君之道”和“安人之道”,是在总结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历代统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贞观君臣对于古代的历史传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总结,并进而明确了自己时代的历史定位。也就是在历史事实与历史观念构成的关于治国传统的坐标上,确定了自己时代的位置。一方面是追迹尧舜,高悬圣人治国的政治理想,以期达到行帝道王道的境地另一方面是总结秦汉以来历代王朝的经验教训,克服各个时代出现的弊政,并上升为治国理论,争取达到历史上最好的统治局面
在治国目标和政治思想上,贞观君臣继承了西汉前期贾谊、董仲舒等人的思想,高悬着尧舜之道的治国目标。董仲舒的理论建设,是从界定《春秋》的性质和地位开始的,在他看来,《春秋》作为治国指导思想,核心的内容是“奉天而法古”,奉天是要在以皇帝为中心的权力世界之上确立天道,所谓“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而“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 ⋯ 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所以“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8 因为后代治国都是不顺于天而任刑的,所以要从理论上奉天,就必须从实践中法古。所谓古,在董仲舒看来,主要是指上古尧舜之时,即使是夏商周三代,也还不足以成为最高目标,只有古代的尧舜,才是头号圣人。董仲舒之所以要把治国的目标定得那么玄远,似乎可望而不可及,就是要强调教化的过程。太平之世,制礼作乐,是一种伟大的政治理想,永远为这个理想而奋斗,才能不断进步。在圣圣相传的史观系统中,贞观君臣同样选择了尧舜(即唐虞)之时为最高目标。贞观时期关于治国理想和治国方针的探讨,集中在尧舜之道,其目标是魏征在贞观十四年(640年)上疏中提出的“若君为尧、舜,臣为稷、契” ’。唐太宗自己也曾表示,“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m”。
唐太宗与侍臣讨论天子要怀有谦恭和畏惧之心,以“称天心及百姓意”,其历史依据是尧舜。他引用《尚书》里舜诫禹之语:“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引用《周易》“人道恶盈而好谦”的说法,说明天子必须上畏皇天,下惧群臣百姓。魏征进一步强调这是唐虞之道,日:“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 ’。
唐太宗在谈论灾异祥瑞问题时,主张百姓富足、天下太平是最大的祥瑞,其理论依据仍是尧舜,他说:“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无祥瑞,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有芝草遍街衢,凤凰巢苑囿,亦何异于桀、纣?⋯ ⋯夫为人君,当须至公理天下,以得万姓之欢心。若尧、舜在上,百姓敬之如天地,爱之如父母,动作兴事,人皆乐之,发号施令,人皆悦之,此是大祥瑞也’’ 啪~勰 。
魏征在贞观初年关于治国方针的讨论中,坚持实行教化的方针,一个重要的历史和理论依据,就是“五帝、三王,不易人而化。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在于当时所理,化之而已。考之载籍,可得而知”。后来唐太宗在总结自己的成功时,也着重强调了魏征在劝行帝道王道方面的贡献,他说:“贞观初,人皆异论,云当今必不可行帝道、王道,惟魏征劝我。既从其言,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戎宾服。突厥自古以来常为中国京力敌,今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使我遂至于此,皆魏征之力也’’ 。
在关于明君暗君的讨论中,魏征同样以尧舜为参照,而历史实际中的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炀帝等人,则成为背离尧舜之道的反面教材。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日:“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日:“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在关于君臣关系和君民关系的讨论中,魏征的参照还是唐虞之世。他说皇帝任意威罚,是所以长奸。“此非唐、虞之心也,非禹、汤之事也”。接着引用《尚书》“抚我则后,虐我则仇”、苟子“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和孔子“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等古训,说明“故唐、虞战战栗栗,日慎一日”,提醒唐太宗“安可不深思之乎?安可不熟虑之乎?”I51(啪 所以王琏对当时人物的评价中,魏征的特点是“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I5』( 。综而言之,贞观君臣以尧舜之世、唐虞之道为自己时代的政治理想和治国指导思想,并将抽象的帝道王道落实为具体的治国方略和施政措施,将自己的时代定位为用唐虞之道开创的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治世。 正如侍御史马周在上疏中所说:“陛下当隆禹、汤、文、武之业,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岂得但持当年而已


4 小结:贞观之治在中国古代治国传统中的历史地位

贞观君臣的政治理想,在很大程度实现了,贞观之治成为中国古代治国传统中一个可以效法的样板,成为唐虞之道以后一个新的典范。还在贞观中期,人们就开始意识到贞观之初的政治局面具有落实帝道王道理想和开创治世局面的双重意义,上引马周的上疏中就提到,“陛下必欲为久长之谋,不必远求上古,但如贞观之初,则天下幸甚”。吴兢在唐中宗时写的《上(贞观政要)表》中,已经不再把五帝三王视为楷模,而是把贞观政化视为典范,其文日:“窃惟太宗文皇帝之政化,自旷古而来,未有如此之盛者也。虽唐尧、虞舜、夏禹、殷汤、周之文武、汉之文景,皆所不逮也”n 0_ 。开元时期吴兢修订完成《贞观政要》,其序云:“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ll 0_ ∞ 唐代以后,历代想要有所作为的君主,都以唐太宗为效法的榜样。对后世治国者来说,重现贞观之治,就如同贞观君臣追求尧舜之世的重现一样,成为崇高的理想。贞观君臣和他们开创的贞观之治,逐渐确立了在历史进程中的典范地位,总结贞观之治的《贞观政要》,也因此成为了历代帝王的教科书。
“贞观之治”是以其特有的内涵进入传统政治的概念体系,进而成为新的典范的。在贞观政治实践中,已经将古代治国理念具体落实为治国方针和施政措施,是历史上少有的对帝道王道的具体落实。对后人来说,贞观治国方略比帝道王道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借鉴意义。

xf_xf 发表于 2023-9-7 19:50:5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李世民的性格天赋加上家庭背景满足了一位绝世名将出现的所有条件。
首先,出身贵族而且是将门,他的太爷爷李虎就是西魏的名将,位列八柱国,官拜太尉。这给了李世民从小就开始学习军事的条件。
其次,高起点同时高水平的实践机会充足,李世民的初出茅庐是应募赴雁门解救杨广,史载李世民给屯卫将军云定兴出谋划策吓退突厥军队。换句话说,16岁的李世民就已经至少是能接触到主将的参谋了。雁门之围前后李世民在哪,怎么就成了云定兴的参谋都没有记载,但有意思的是同一时期,他的父亲李渊也在河东招降纳叛同时抵御突厥,并且开始模仿突厥培养精锐骑兵部队。
李世民的下一次出场便是两年后率骑兵攻魏刀儿。即“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时年十八。有高阳贼帅魏刀儿,自号历山飞。来攻太原,高祖击之,深入贼阵。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
关于这一时期的另一个记载是,李渊任太原留守时身边只有李世民,包括长子李建成、女婿柴绍在内的所有家属都在老家。也就是说李世民16岁和18岁都在军队中,这几年李渊也一直在附近打仗,因此一个很自然的推论就是李世民应该从很小的年纪就开始跟随父亲从军征战(最早13岁,李渊初次掌兵镇守弘化郡,最晚16岁解杨广雁门之围),而且对手还是突厥。
另外李渊开始培养骑兵的时候,李世民就在军中,并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得到了这支精锐骑兵的领导权。日后大破窦建德的玄甲军战斗力之所以如此之高,恐怕和这种同吃同住,一起成长的培养模式脱不了关系。
第三,生逢乱世且有接近绝对的权力,如果说之前李世民的成长模式还是顶配将门虎子的话,那么从李渊起兵造反的那一刻起,李世民的身份就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给别人打工变成了给自己打工。至少在前中期,李世民是没有任何政治压力的,作为李唐集团的少东家和草创时期最重要的骑兵将领,此时他手上有精兵,之前打过几次胜仗积累了很多经验,接下来他可以尽情利用他的军事才能征战四方,尽其所有扩充军队,尽情发挥个人魅力招揽人才,他和他的军队从此有了无上限的成长空间,最关键的是这时的他才19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还是李世民个人的选择、努力和天赋。说一千道一万,如果李世民对军事不感兴趣,再好的条件也是虚置,如果李世民本人没有足够的天赋或者中途夭折了,一切都无从谈起。
candy0810 发表于 2023-9-7 19:51:5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民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综合能力最强的人。
论文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政治的巅峰。是后来历代封建帝王努力的目标。
论武功,唐朝建立一大半关键战役都是李世民亲自指挥的。旗鼓疑兵救杨广,西秦之战,柏壁之战灭刘武周宋金刚,虎牢关一战擒两王,都是可以进军事教科书的经典战例。
甚是论个人武力,李世民一手神射天下闻名,多次带队冲阵,被围了也没被俘虏,加上尉迟恭两人就能破围而出。
李世民如此全面的能力,应该是天赋异禀(和兄弟父辈对比明显高不止一档)、家族遗传和教育(李建成、李三娘能力都很强,李渊神射遗传)、经验传承(政治和军事知识穷人很难获取)、个人努力、实务锻炼(从小就有机会帮李渊处理政务)、人脉关系(李家二公子才能给云定兴献旗鼓疑兵之计、凌烟阁多少人才、第一功臣长孙无忌是大舅哥),多种因素共同造就的。
有了这样的个人能力,还要赶上隋末乱世的时代机会,才有希望年少有为。赶不上建功立业的时代,就没有展现能力的舞台,没有需要发挥能力的事业。没有极强的个人能力,赶上大事也担不起、撑不住,能力弱于队友可能会带不了队,弱于对手可能命都丢了,有多大能力才做得到多大的功绩。
能力和时代,缺一不可。
mapeng 发表于 2023-9-7 19:52:2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民是一个现象级的帝王,他治国理政几乎达到了儒家对帝王所有的理想标准,可以算是做到了内圣外王,而为他的帝王基业打下基础的正是他那不世战功。作为开国皇帝,最重要的政治资本就是战功,战功越大得国就越正,得国越正地位就越稳,地位越稳就越能不拘一格的任用贤能,越是任用贤能就越能快创盛世。那么李世民的战功有多大呢?你可以这么想,玄武门之变没有人不知道吧?弑兄杀帝,逼父退位,这种事换成任何一个人还不被骂得遗臭万年,那为什么李世民的历史地位却丝毫没受影响呢?只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人在其他方面实在太强了,以至于这么大的瑕疵都已经没人在乎了。
让我们看看李世民军事生涯的履历。
16岁就作为副将献计惊走突厥救了隋炀帝。
17岁跟着他爹去太原,土匪魏刀儿来攻,他爹被围,他帅精骑突进杀入重围把他爹救了不说,还大破敌军。
18岁天下大乱,他劝服了他犹豫不决的爹,在晋阳起兵反隋,从此开始征战四方。
19岁与薛仁杲对垒,关键时刻又是靠他率精骑突进力挽狂澜,薛仁杲战败请降。
20岁刘武周派宋金刚攻陷浍州,河东危在旦夕,加上多地反叛,他爹又打起了退堂鼓打算放弃河东,退守关西。他要了三万精兵,又是凭借精骑突进,大破宋金刚,尉迟敬德投降,被他收在帐下,从此两个门神集齐,外加收获了一曲《秦王破阵乐》
21岁大败王世充,前期对阵善雄信时身陷重围,凭借自己一张弓硬是反败为胜。后期带着500精骑观察地形,遇到1万敌军,又是精骑突进,斩首三千,王世充大败。
22岁率3500精兵抢占虎牢关对阵窦建德十万大军,又是亲自率领精骑冲阵,活捉窦建德,王世充也被吓得直接投降了。
23岁战刘黑闼,又是亲自率领精骑冲阵,敌军大败过河时又早水攻,最后斩首1万,刘黑闼逃到了突厥。
24岁时终于消停了一年,转年25岁突厥来犯,他带着100随从亲赴突厥结盟,突厥退兵。
26岁又消停了一年,27岁就是玄武门之变,同年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
登基不久,突厥来犯,攻到渭水威逼京师,李世民亲临渭水当面谴责颉利可汗,颉利可汗另一路战败因此恐惧,于是杀白马订立盟约,返还掳掠人口财物。
30岁开始用兵打击吉利可汗,31岁时颉利可汗被生擒献俘。
至此,李世民的武功达到了鼎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声望之盛,不但在大唐封神,周边少数民族也称其为“天可汗”。
而且,李世民的强与其他开国帝王还不一样,例如朱元璋,虽然也强但是强于指挥,李世民不但指挥作战出神入化,个人武力也属于举世无双,一张强弓骑射,可以左右开弓,箭无虚发,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可以一再上演《秦王破阵乐》的原因吧,少数民族估计也是为他的勇武所震服,所以才有了“天可汗”。
你以为这就完了?按理说当了皇帝也就该消停了,可咱们这位可不是,晚年又开始了远征高句丽。
46岁御驾亲征,下十城,斩首4万,己方损失只有2000,后因天寒地冻,粮草不继被迫撤兵。当然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秦王破阵乐》再次上演,年近半百的老人带着一群老将精骑突进,仍然所向披靡……要知道,这个年纪在古时候已经算是风烛残年了,再过三年,李世民就溘然长逝,享年50岁。
李世民从出世到离世,终其一生都是站在高山之巅蔑视一切对手的那个人,强到这个程度的人已经不用考虑“背叛”的问题了,因为任何背叛对于他来说都无异于螳臂挡车,以卵击石。更何况人家获得武功的同时也没耽误文治,唐朝是中国历代中最国际化的朝代,开中国商业之先河,贞观之治可以说是历史上国际地位的巅峰了。
李世民作为帝王开创的大唐盛世实在过于耀眼以至于掩盖了他的军事天才,其实李世民在军事史上是一个实打实的现象级人物,他不但可以运筹帷幄神机妙算,更能够在临场指挥中通过敏锐的嗅觉抓住地方弱点从而实施突击,更关键的是他自己勇武过人很多时候都是亲自带领精骑冲阵,最后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战场上的情势瞬息万变,如果换做另一个人奉命冲锋陷阵则很难做到随机应变,而李世民冲阵一马当先,他可以随时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调整己方策略,这样便大大的增大了找到敌军弱点一招毙命的机会。
要知道带领骑兵冲锋是异常凶险的事情,带队将领必须保持在队伍的最前列从而使得队伍中的所有人能够看到他,只有这样整个骑兵队伍才能跟他的行动保持一致,否则一旦队伍丢失了将领也就丢失了目标,几千人的骑兵队伍一旦失去目标就会不知所措地乱作一团,那么这支队伍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么为什么李世民带队冲锋却能安然无恙呢?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个人箭法了得,他曾经拍着尉迟敬德的肩膀说,你拿着马槊我拿着长弓,就是千军万马来了也奈何不了我们俩,可见他对自己实力的自信,有了这样的箭法他其实可以带领骑兵队伍远距离对敌军阵地进行骚扰试探,直到找到弱点再由其他将领带着冲击骑兵进行冲击。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就在于盔甲了,隋唐时期明光铠的防御力基本可以抵御绝大多数弓箭了,李世民身上的铠甲的防御力自然是最高等级,披着这样一身铠甲去阵前骚扰敌阵应该也就有惊无险了。
李世民一生中的得意之作应该就是虎牢关以少胜多生擒窦建德一役了,这一战还要从李世民21岁大败王世充说起,其实战争经过不复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李世民带领的精锐骑兵锐不可当,凭借一己之力冲垮了王世充军,而且还不止一次,足足又三次,每次都是一少胜多。当然最后一次冲击时王世充军还是相当顽强的,阵型几度被冲散又几度聚合重新组阵,这在当时条件下已经极为难得了,可以看出王世充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这一战从早打到晚李世民才终于将王世充军击退。这种反复拉锯最终失败其实是最伤士气的,因为大家会觉得自己已经尽了全力可还是打不过,这时候军心就很容易动摇,所以这一战之后王世充开始龟缩等待窦建德的援兵。
窦建德此时也已经出兵直奔虎牢关,李世民情况万分危急,如果窦建德进驻虎牢关那么他与王世充里应外合将使李世民腹背受敌。此时将领们都十分惊恐请求退兵,但李世民却十分清醒的指出王世充经过这几次大败已经被打怕了,而且军中断粮,这个时候是不可能主动出击袭击我们的。而窦建德在来的路上刚刚战胜并受降了另一只农民起义军孟海公部,现在正是将官骄傲士兵怠惰之时,而虎牢关守将最近也是刚刚归降李世民,如果被窦建德抢先攻击虎牢关他必定不能固守,所以当务之急是趁敌人怠惰自己率领精兵抢占虎牢关据守,如果能够伺机战胜窦建德那么王世充也将不攻自破。于是22岁的李世民率3500精兵抢占虎牢关与窦建德十万大军对峙二十多天,终于通过细作打探到了窦建德将要偷袭的消息,于是李世民将计就计引诱窦建德出兵。窦建德列阵之后李世民却不着急出战,只是在远处仔细观察敌方士兵的一举一动,并根据他们的一举一动来判断敌军士气,结果窦建德军从早晨列阵直到中午也没能开战,毕竟人不是铁打的,穿着盔甲在太阳暴晒之下无异于钻进了烤箱,大量出汗之后就会缺水,于是士气逐渐低落下去。而当初因为轻视敌军,窦建德军列阵过于靠近李世民,这下就有点骑虎难下,因为一旦撤退被李世民抓住时机突进那就被动了,所以双方只能这样耗着。中午时分李世民见敌方士兵开始坐下来,不一会又争着喝水,阵型开始散乱,于是认为机会将至,便派遣了300骑兵掠阵而过进行骚扰试探。这一试探还真就扰动了敌军,阵型更加散乱,于是李世民凭借他无可比拟的战场嗅觉捕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果断率领精骑突进直奔敌阵,大队人马紧随其后。窦建德军本就慌乱,此时被李世民的骑兵再一冲击就变得更加混乱,古代作战一旦失去阵型那么就无异于待宰羔羊,李世民乘机率队杀穿了敌阵,将窦建德的旗号换成了自己的旗号,敌军见状以为大势已去便纷纷溃逃,李世民军追出30多里,斩杀3000多人,俘获5万,生擒了窦建德。
之后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失去了窦建德的援军王世充军内部开始分崩离析,最后王世充本人也不得不开城投降。
虎牢关之战可以称得上是李世民的代表作,而且这不仅仅是一场战役,而是一系列战役,李世民的战略眼光和战场嗅觉不仅在一次战役中得以发挥,而是贯穿了这其中的每一次战役,抓住了每一个机会,为什么他年纪轻轻就能够达到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高度?这恐怕就不是决定论能够给出答案的,这种现象级的存在恐怕也只能总结为小概率事件在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就真实地发生了。
我把300篇干货放在公众号“墨子连山”了……
若无琦事 发表于 2023-9-7 19:53:1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赶上乱世了。

比如我们都知道,项羽二十四岁起兵,二十六岁为霸王,三十一岁自尽。
刘邦四十八岁起兵,五十五岁得天下。
是项羽不如刘邦吗?不一定的。只是恰在项羽二十四岁、刘邦四十八岁那年,天下有变,赶上那个时候了。

类似的,曹操三十五岁起义兵,孙策二十六岁都定江东死掉了。是孙策比曹操牛吗?
不一定的。只是赶上那个时候了。

李渊起兵时,世民正在年少,赶上了。
李靖论将才,怕不比世民逊色吧?然而他比世民大了27岁,人生前五十年也默默无闻;但之后赶上了,于是人生后半,东南西北,天下无敌,功盖唐朝。
世民在年纪轻轻时,赶上隋末大乱了,这很重要。
<hr/>二是,世民本身的背景和素质
隋朝统一之前,天下扰乱几百年,难得太平。西魏北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后裔,个个都是骑射攻战,样样都来得。
世民是神射手,众所周知;自己都很得意,觉得他的弓箭+尉迟恭的槊,可以当百万军。他爹当年娶他妈,就是靠神射得手,雀屏中选。这玩意是家传的。
他爸爸唐国公,爷爷唐国公柱国大将军;他奶奶独孤氏,再往上论就是独孤信。

且世民从小多历事,来不及当纨绔子弟。
李渊自己当官,谯陇岐、楼烦长安郑州、怀远镇弘化太原,到处走。李世民是个从小早熟的孩子——我们小学里,那些跟家长到处搬家转学多的孩子,都多一份早熟,大家都懂的。世民自己传说中十六岁就从军,与云定兴一起解了隋炀帝的围。
<hr/>三就是,世民本身热情果决的性格,许多时候,真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世民的性格,《旧唐书》说聪明神武,从善如流。《新唐书》说他“烈”,当然也好大喜功牵于多爱。朱熹认为世民做事是“出于人欲”,文天祥说太宗“血气之暴,其心也骄”。
吕思勉先生说世民“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这话不一定客观,但李世民性格的确不是恭俭忧思的苦哈哈。
但不妨碍另一位大人物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李世民,尤其是年轻时,是个刚烈热情、果决冲动、敢于冒险的青年。
后来也还好动感情,一冲动就骂魏征田舍翁,恨不得要杀;要推倒魏征碑。包括后来杀侯君集时流泪,也是他重感情的一面。
但他又有虚心开阔的那一面,所以听得进谏言,也肯认错,不会一条道走到黑。

这种刚烈热情的性格,体现在打仗上,就是浅水原和柏壁那样不眠不休的追杀,就是时常亲自带人突阵的剽悍,就是双袖盈血砍到刀缺的勇猛,就是嚎啕大哭劝回老爹的激情,就是一战搞定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决断。
当然也包括射哥哥杀弟弟逼老爹的那股子狠劲……

而我们都知道,性格果决的人,比性格温吞的人,更敢于闯、把握机会,也更容易年少有为。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