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成绩都很好,拉不开距离,怎么学习才能在后面远超别人?

[复制链接]
sec9281 发表于 2023-9-7 18:34: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各位知乎大神指点一下,谢谢!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flyren 发表于 2023-9-7 18:35:0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巧了,昨前天全省大联考,我们班有个女生考得不好,担心会影响一个星期后的高考,所以专门来找我谈心。我们谈得挺深的。站在高考前夕的聊天,也许能给各位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朋友们一点长远的启示。

她说:“我这次选择题错了8个,我简直无法面对这张试卷。”
我说:“这次错8个很正常,你不是唯一一个错8个的。隔壁班有同学考完出来一对答案就哭了。”
她说:“啊,真的吗?
我说:“是的,你至少心理素质比他们强。”
她叹了口气,说:“可是我感觉我真的学得越来越差了,我的语文不可能回到巅峰时期了。我高三这一年,诗歌鉴赏得分总是只有4分。我好像总是答不到点子上。”
我说:“是吗?要不咱们把试卷拿出来,现场做一做,分析一下你的思路问题在哪里?”

我不喜欢空泛地给出建议,我喜欢让学生在我面前做一道题,而且是一边做一边告诉我思路。这样我就能发现很多细节,很多学生自己没有察觉其实却影响极深的问题。

她看了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说:“你答得太浅了,还应该想深一点。”
她仔细想了想,在我的引导下,她又说出了更深层次的答案,这次基本上全对了。
她说:“其实这些东西我都懂,但我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尤其是在考场上。往往等到老师评讲的时候,我又会马上醒悟过来,发现自己忽略了很多非常简单的东西,导致出错。”
我说:“因为你太感性了,你的文字天赋极好,所以习惯了凭着感觉做题。但是在考场上,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沉浸在原文中,所以凭着你的感性,你的答案往往是有缺失的。”
她说:“对!我很喜欢语文,我喜欢读试卷上那些选文,但是我特别讨厌后面的试题。每次读原文我都很开心,但是一看到试题我就烦躁。”
我说:“其实你已经说出了你问题中最关键的部分,你并不喜欢做题。也许之前会有一些老师说你不认真,不用心,所以粗心大意、马虎。但其实你很认真,你很想把题做好。但是在内心深处你是讨厌做题的。你只想这件事可以快速完成。你巴不得做完这道题马上就去解决下一道题。你迫不及待,以至于忽略了自己手上最需要解决的这一道的很多细节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明明仔细思考你每道题都会,但是在考场上却总是出问题。”
她思考着,慢慢说:“所以,我平时做得比考试好,是因为平时没有那么大一堆试题来烦我,我的心态相对要更平和一些?”
我说:“是的。”

为什么要在这个问题里提到这个女孩子呢?
因为她就是一个从小成绩优异的女生,中考的时候没费什么力气就考到了我们学校的重点班,然后高一高二的时候语文经常在班上名列前茅。然而从高二下期末开始,一直到高三一整年,她的成绩越来越不理想,不仅仅是语文,还包括其他科目。
她并没有谈恋爱,也没有发生什么变故。她就是单纯地……考不好了。

我说:“也许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时候,你一直都是家里人的骄傲,没准现在也还是。但是你自己知道,你身上是存在着问题的。”
她点点头:“我知道我自己有问题,但我说不出来。”
我说:“你真正的问题就是你天赋比一般人好一点,所以从小读书就没费过什么力气。你已经习惯了不费力气地学习了。当到了高三阶段,需要竭尽全力才能拿到顶尖成绩的时候,你就很容易变得心浮气躁半途而废。因为你讨厌动脑子,你讨厌接触到你无法掌控的领域。其实本质上,你不是个喜欢学习的人。”
她说:“但是我想获得好成绩。”
我说:“是的,你不喜欢钻研,却想获得好成绩。所以做题的时候你迫不及待地做完,然后又去攻占下一道题。其实每一道题你都不喜欢,你一点都不享受这个过程,过程对你来说是痛苦的。你必须竭尽全力克制自己,才能不在做题做一半就去翻参考答案。”
她沉默了一下,然后又笑了笑,说:“我的确很讨厌做题。”

这时候和学生一起批判“做题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下周她就要考试。所以最重要的是让她重视这个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去认认真真面对自己将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说:“说实话,真正成绩最优秀、分数最稳定的那一批同学,他们一定多多少少是享受做题过程的。一个专注于过程的同学才可能得到真正最好的结果。你看我们班前五名的同学,他们注重的是思考本身,而不是得出答案去赢得分数。但正因为注重思考,所以反而分数就高了。”
她想了想,说:“嗯,是的。”
我说:“其实我现在跟你说这些,并不是为了给你制造恐慌,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是想说,你在知识方面根本没有问题,你真正的问题在于心态。你怕难,你不愿意真正去面对那些需要你静下心来解决的问题。你做不到专注当下,你总是看着前方,好像这样就能让眼下的时光过得快一些。但其实你心里也很清楚,不管别人认为你有多优秀,其实很多时候你在虚度年华。”
她点头。

这个女孩子,习惯了百分之八十的问题都可以凭着本能的小聪明轻轻松松地解决;到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时,她经历了浮躁、逃避、努力面对、振作失败……最终只能再次回到自己最熟悉的问题解决模式里去。哪怕这样做会让她做题的时候出现很多疏漏。
她用她已经被冲击得支离破碎的学习模式勉力维持着,几不可察却又难以挽回地退步着。直到这一次考试,选择题错8个,终于破防了。
而这已经是高考前夕。

聊了差不多半节课,最后我对她说:“加油,我相信你可以振作起来。把高考当做一个考验,让自己勇敢一些。反正你肯定会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的,即使不是现在,也会是将来。要知道,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来你考研究生、婚后处理夫妻感情关系、经营亲子关系……这个问题都会不断地换个面目再次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其实人生没有新剧情,都是一再地重复。你要想走上不同的道路,就要尝试去做你不曾做过的事情。”
她默默地听着,然后似乎下定了决心一样,站起来,对我说:“好。”
我点点头,说:“记住,你在知识上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你下定决心调整状态,高考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我等着你到时候给我报喜。你现在可以回去上自习了,我今天还要赶着改试卷呢。”
她这才猛然想起什么,说:“啊,我忘记了!你说过今天不要来找你,因为你要阅卷。”
说完赶紧一笑,一溜烟离开了办公室。

这个女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和很多聪明的孩子一样,有着耀眼的分数。双百分什么的也很常见。
甚至在初中时期,她也是老师和家长心中的优等生。
到了高中,她的思想并没有抛锚,她还是像从前一样学习。
如果家长的要求不高,会觉得她现在的成绩也还算过得去。
但她自己知道,她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真的是高中才出现的吗?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只是到了高三才开始发威而已。

所以,每当我身边的小学生家长朋友问我,小学要学点什么,才能保证未来学习一路顺风,我都是告诉他们,最重要的学着爱上学习。
爱上学的过程,爱上探索和思考,而不是爱上分数、爱上名次、爱上老师的表扬。

在谈话过程中,我曾对这个女孩子说:“你小学阶段总是很容易拿到最高分甚至满分。但是如果那时候你出去见一见更大的世界,见一见更多优秀的同龄人们在做什么,你就不会满足于自己的高分或者满分。因为你知道这根本什么都不是,其实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你会真正发现优秀只是一种结果,更大的幸福存在于走向优秀的过程中。”
我问她:“你会不会觉得现在说这些已经有点晚了。”
她笑了:“但是我现在知道了,每当我下定决心要做点什么的时候,通常都是有点晚的时候了。我需要改变的是这种‘每次都有点晚’的状态,而不是这件事情本身。”

其实很多小孩子都是一样的,小学阶段成绩很接近,但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方式、态度、心理素质、感受也是接近的。
与其忙着给孩子灌输各种超前的知识,不如多关注一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状态。


可以问一问他:
1、你喜欢学习这个知识吗?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吗?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帮助孩子回顾学习过程,等于让他把学习的快乐翻倍了)。
2、啊,你还知道和别人合作呀(或:你居然能够坚持独自研究问题啊),你真是太棒了!我很佩服你。(根据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同学习风格,给予不同的肯定。一百个人有一百种风格,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让孩子沉浸在学习中的风格,就是好风格。)
3、我手里刚好有这方面知识的进阶版,你有兴趣继续探索吗?你想邀请谁一起学习,还是独自一个人?
4、我们可以尝试着借助现代化的智能工具(平板等)去查一查更多的资料,比如这位科学家的小故事;也可以看一看相关的电视电影或者纪录片,你有兴趣吗?
5、要不,我们假期出去看一看课本上提到的这些地方吧(如果有条件的话);或者去博物馆感受一下吧(这个一般来说都有条件,只要到附近的大城市就可以了)。
6、我们有没有办法去参加一些公益性的课外辅导教育,拓宽我们的视野,也认识更多的优秀同龄人呢?

好吧,老实说,这6个问题与其说是提给孩子们的,不如说是写给家长朋友们的。
总结起来就是:交流感受、拓宽视野、深入生活。
fifa8808 发表于 2023-9-7 18:35:1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篇6000多字,满满的干货,建议点赞+收藏。
一年级考100分是很多同学的常态。我家孩子班上总共40人,记得第一次单元测试之后,老师公布了每个区间分数的人数,第一眼看傻了,100分的就有二三十个,根本看不出差距,也看不出自家孩子的优势在哪儿?
于是向身边有经验的家长(名校老师、学霸家长、清北班的家长、全国物理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家长等)取经。由于之前是做成人教育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上也认识了很多K12的老师,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很多经验;也向很多拥有博士学历在职场上出色的人,请教他们在校时如何高效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大家说的最多的一点是:差生与优秀生的本质差别是学习习惯差别,学习习惯背后就是行为思维,透过表象看本质,培养孩子的较高层次思维。
需要培养哪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呢?
一、预习

我们都知道课堂效率和质量是影响孩子学习的根本因素,在学校上课不听讲,任何补课都没用。
很多妈妈说孩子上课的专注力不够,影响课堂质量,其实专注力不够是分很多原因的,比如:老师上课无趣、孩子不知道怎么上课、孩子本身专注力就差等等原因,要从多方面找原因。
【为什么要预习呢?】
很多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上课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听着听着就走神了,所以我们每天把当天的作业做完之后,花一二十分钟把第二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把不懂的疑难问题标记出来,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做的目的是:
1、提前熟悉上课内容,减轻上课负担。
做到心中有数,不用担心有听不懂或漏听的地方,也就避免了因为一时走神而听不下去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注意到老师补充的讲课内容上,或自己预习时的理解与老师讲的进行对比,这样能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2、预先确定疑点、难点内容,并将其作为上课解决的目标。
通过预习,把疑问的地方标记出来,带着问题去上课这就给上课建立了预期目标,上课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不会漫无目的,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在这些具体的目标上,也就避免了上课走神的情况。一年级的孩子,前期是需要家长引导预习。
我家是这样预习的:
例: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课文


A:读3遍课文
第一遍:标自然段,粗读课文、领会基本大意。
第二遍:圈出课文中会认的字(二类字),也就是课文后面横线上的字,读课文。
第三遍:再细读课文,这时可用不同线条在课本上勾画出一些好词语,比如一年级的拓展词ABB,课文有亮晶晶的,笑嘻嘻。
相关知识链接拓展:常用的圈阅符号


《荷叶圆圆》中,每个动物把荷叶比喻成不同的物体,也是一年级孩子重点仿写的句子,这里我们可以用波浪线标记出来。


B、多音字
文中有多音字的写在空白处,标出拼音并组词。
说到多音字,也是中高年级妈妈的提醒。低年级的语文学习,包括多音字的问题,很多父母刚开始忽略了这一点,孩子做题时总是在这一方面丢分,告诉我说,孩子小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大的反抗意识,愿意听父母的,趁着这个机会,把语文的基础打牢。我选了韩兴娥老师的《多音字儿歌200首》,每周读10首,每天读5遍,效果挺不错。


C、会写字


课文后面填字格里面的字组2个词语,并口述造一个句子。
D、提问引导
低年级这步需要家长帮助,通过提问去引导,发现他对哪些内容有疑问,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或者写下来,也是孩子上课的着落点,这样课后反馈时候就会有依据。
不知道怎么提问的,建议买一本《教材全解》,每课前面都有学习目标,重点是什么,我基本也是参照上面来提问,特别是课外拓展全解这部分,扩展孩子的知识面,我挺喜欢的。



培养课前预习习惯,建立上课预期目标,保证课堂效率和质量,让孩子在课堂上寻求自己疑问的答案,是解决学习问题的关键同时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
说到提问,让我想到不仅我们对孩子提问,也要训练孩子的提问能力哈佛教育学博士丹•罗斯坦先生说:
经常提问的孩子,学习会更专心
经常提问的孩子,学习更有责任感
经常提问的孩子,学习质量更高
经常提问的孩子,对学习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认知内驱力的重要基础。训练孩子的提问能力,得先保护好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一个人一旦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提问的欲望。当孩子提出一些古灵精怪的问题时,比如:
为什么扫地机器人不会迷路
为什么看动画片需要开通会员
为什么火车的车厢是一节一节的
为什么大人一直玩手机
为什么有的屁很臭,有的屁很响
为什么睡觉时会说梦话
为什么手机要充电
………
遇到这样古灵精怪的问题,有时措不及防,还好有《知乎版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解决这样的烦恼。对于我家好奇宝宝,我的知识量有限,很多时候选择让科普书来帮忙。
小时候我们对事物的一切充满了好奇,看到什么就会问什么。当我们上学后,就渐渐地从“十万个为什么”变得不会提问了,当我们逐渐变得不爱提问时,就有可能失去主动思考的意愿,进入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不会积极解决的问题的人。
当孩子向我们提问时,我们不能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如果经常对孩子说:“问那么多干嘛?哪来那么多的问题,别胡思乱想?”长此以往,孩子慢慢就不会再提问了。
练习提问模式:
1、用“为什么”和“怎么做”引导孩子问自己、问别人。比如2年级课文《我是什么》这篇课文:

  • 为什么云、雾、冰雹都是水?
  • 为什么它们具有不同的心态?
  • 他们相互之间是怎么转化的?
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导孩子从多种形态里找出事物的某种内在规律和联系。
2、如果………那么………
这样的提问方式训练孩子练习发散性思维,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问,帮助孩子开创性结局方案,而不是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
3、你怎么想
比如: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补偿的吗?这是一种带有判断性思维的提问方式。
二、复习

认真上课只解决了50%的问题,还有50%的问题靠课后巩固,也就是人们说的复习。
为什么要复习呢?
我们都知道记忆是有曲线的,每个人都体验过记住了一个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就忘记了,如果不去强化,就忘得差不多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可以看看下图



图片来源网络

20分钟后,记忆保留在60%左右;
1小时后,记忆保留在44%左右;
一天后,记忆保留在33%左右;
6天后,记忆保留在25%左右;
1个月后,记忆保留在20%左右;
很多孩子凭着短暂记忆能快速完成,但不复习,很快就忘得差不多。我上学时,就是短暂记忆,不复习,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原地踏步。
记忆一词,分开看,一个是记,一个是忆,记是输入,忆是输出。上课带着耳朵听,下课带着口讲出来,比如让孩子讲出今天学习的内容,目的就是输出、加深印象。课后就要强化回忆,提升记忆效果。
我家孩子回家第一步不是放下书包拿出练习册就开始做作业,而是前期我带着复习,做某一科作业前,复习对应的课本。
前期,我引导孩子,通过复习,达到下面的效果:

  • 生子会认、会读、会拼、会组词、会写甚至能默写;
  • 生字词会组词、造句;
  • 能简单、清楚描述出课文写的是什么;
  • 反复读课文;
  • 尽量做到每篇课文能背诵
  • 近反义词
  • 多音字
鑫妈辅娃记:小学一年级语文怎么教?与孩子互动:
引导孩子回顾课堂老师怎么讲的,老师是怎么引出这句话的,前面他做了什么铺垫,要点是什么;孩子是否解决了预习遇到的问题。其实引导孩子回顾的时候,孩子在讲解的时候,去回忆、梳理、总结、表达,这几个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复习完再做作业,好处是:
前提是做题时不看书,检验自己哪里没有记住,这样再重复复习,加深印象。
我家复习流程:
复习当天上课的内容及再次复习前一天不熟悉的,周末复习本周所学的单元内容,不熟悉的内容都会每天重复,比如听写的错字,当天错的写三遍,第2天听写新的词语时前面错的继续听写,直到正确。
三、整理错题

很多父母说孩子做了大量的刷题,效果不明显。如果我们只刷题,效果肯定不明显,刷题前少了一步就是理解,要先理解再去刷题,同时要整理错题,复盘。
有些家长给孩子准备了一个错题本,把错题抄在本子上,重新做一遍,或者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方法各种各样。我觉得抄一遍题目比较浪费时间,我没有给孩子准备错题本,我是这样做的:

  • 一年级上册时,直接拿出以前做的卷子或者练习册,把错了的擦掉重新做一遍,(一年级是铅笔,所以能擦掉,高年级可以把答案遮住)。
  • 一下能做出来并且正确的,就不用再管了,若遇见需要思考很久,又不会的立马寻求帮助并在前面做个标记,比如画圆圈。
  • 考试之前,又把卷子或练习册拿出来,复习以前画圆圈的,依然擦掉重新做,若还是有不会的,继续在前面画个圆圈,此时就有2个圆圈了,下次就复习带有2个圆圈的,依次类推,错题就会越来越少了........
现在科技也比较发达了,有些APP可以直接扫描错题,生成文档,把错题打印出来,也是一种很好的工具,节约时间,把每单元孩子的易错题归纳到一张纸上,很方便、节约时间。
因为提分的本质是——补短板,把以前的错题重新来一遍,也可以复习、串联以前的知识。
我有一个朋友(全职)她是这样做的:
当天的错题讲完之后,让孩子复述一遍,再找三、四道类似的题目给孩子做一做。然后隔三差五把之前的题拿出来做,连续对3次就可以过了,于是把这道题纳入错题集,临近考试,就把错题集拿出来再做一遍。效果挺好,我也在平时中,错了的题,然后找几道类似的题在做做一做。
四、归纳、总结

光刷题还不行,不要只追求数量而不追求质量,要学会归纳题型、总结方法,把每一类型题搞透才是根本,凡是遇到题,脑海里就浮现出这道题它是属于什么类型,用什么方法解决,这才是关键,考试在保证正确的时候也追求速度。小学这方面肯定靠家长多多引导了,花时间和精力,毕竟孩子是亲生的,就用心点吧。
五、打草搞

这个习惯一定要养成,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打草稿说明能力不行,有一次碰见孩子同学的妈妈,向我说,她家孩子在做关于排队的题总是错,我说画图展示呀,他说这么简单还画图......听完这话,又想起孩子幼儿园同学的妈妈,上一年级之前,暑假在家做20以内加减法,告诉我气得吐血,都快一年级了还在数手指头,让他不数吧,做的题错一大半........
孩子没有学会打草稿,遇到不会做的题,就喜欢坐在那里空对空,想着想着就想到其它事情去了。所以从低年级就要教会孩子画草图,引导孩子借助草图等辅助图解决自己不会做的题。
【小学阶段儿童认知水平的最大特点是】:
思维离不开具体直观的支持,需要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也是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
【画草图的本质是】
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显现化,让思维可视化。所谓思维可视化,就是通过图画,通过一系列图示手段,把本来不可见的思维呈现出来,使其清昕可见。
详情请点下面链接:
如何教孩子打草搞,就是文字转化成图形
六、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

一年级数学教材,看似简单,其实也不简单,想要真正搞透,还是得花时间与精力。
比如一年级教材中动态加减法以及渗透函数思想。


很多要求孩子一上来就死记硬背,当然必要的记忆不可或缺,引导孩子发现、归纳这些算式中的规律才是重中之重。
从图中引导孩子了解加减法动态规律:
一、加数+加数=和,其中一个加数增加1,和怎么变化?两个加数都增加1呢,和怎么变化?
二、加数+加数=和,那么一个加数增加1,另一个加数减少1,和怎么变化?
三、加数+加数=和,如果和增加了1,一个加数减少了1,另一个加数要怎么变化?
四、 加数+加数=和,如果和不变,一个加数增加了1,另一个加数要怎么变化?
五、被减数—减数=差,如果被减数增加了1,减数不变,差怎么变化?
六、被减数—减数=差,如果被减数增加了1,差不变,减数怎么变化?
七、被减数—减数=差,如果被减数增加了1,减数减少了1,差怎么变化?
八、被减数—减数=差,如果被减数减少了1,减数增加了1,差怎么变化?
九、被减数—减数=差,如果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了1,差怎么变化?
十、被减数—减数=差,如果被减数减少了1,差不变,减数怎么变化?
十一、被减数—减数=差,如果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了1,差怎么变化?
……等等等等
掌握这些规律,做题时就会很轻松,无论题目怎么变,核心不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变中不变的思想。
举例:小胖在做加法计算时,不小心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2”看成了“3”,个位上的“9”看成“6”,结果变成40。原来的得数是多少?
:现在的算式:A+36=40
原来的算式:A+29=(?)
分析:一、加数+加数=和,其中一个加数增加,和怎么变化?加数29变成36,增加了7,那么和也增加7,就可以算出原来在数了。
从上面图片中,可以看出 ,这里已经渗透函数思想。
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表示为y=x+b;
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数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表示为y=b -x的形式,都可以渗透一次函数的思想。


如何引导:
家长可以把完整的算式写出来,让孩子先算出第一列算式,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不断增加1,和也随着加1,让孩子归纳出其中的规律,同时感受这种变化的数之间的依存关系。


再比如,上面图片中,是一年级我们常遇到这种类型题,很多孩子反应不过来。
比如2+3=()+1,有些孩子直接填5。这里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本质表示的是相等关系或者等价关系,而不是运算的命令和结果的表达。
如果孩子从接触2+3=5,不断地把“=”看做是运算结果的表示,那么长期下来,孩子就会形成思维定势,认为“=”是执行计算的命令,而不是相等关系。
这样会导致孩子不理解2+3=()+1,没有真正理解“=”表示相等关系。对孩子将来学习等式和方程式的知识也是不利的。
上学时,老师教过口诀:左边移右边,+变-,-变+,×变÷,÷变×。为什么移过来就要变呢?很多孩子都不知道。
其实口诀做题会快,但是,原理(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我们在职场上一样的,要透过表象看本质才是高手
比如x+2=6,方程的等号意味着两边数值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左右两边相等,那么两个相同的数字同加同减同乘同除,做相同的运算,那么其结果肯定也是相等的。这就是口诀的本质,也就是上面讲的加减法动态变化规律。
左边的 X+2和右边的6,是相等的。它们同时进行了一个相同的运算,那就是同时减2。也就是:
X+2-2=6-2
算出:x=4
详情可以点下面链接:
一年级的重要知识点及思想所以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表象背后的本质才是重点,
就像这句话说的一样:
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年级不是考了100分,就带表孩子会了,掌握了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好成绩是一种假象,那只是多次机械性刷题的结果,孩子若没有受到好的思维训练而缺乏真正的理解、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到了高年级后,孩子终究会因为这样的缺失,让成长失去动力,就好比一辆燃料不足的跑车,自然不可能在人生的赛道上跑得多快多远,更不可能插上双翼,展翅高飞了。
七、阅读

低年级要大量阅读,认字是重要任物,它会影响到数学读题,只有审题对了才会做对。扩大知识面可以泛读,要想提高分数必须精读,如何引导孩子有效阅读,详情点下面链接:
<a href="http://www.zhihu.com/answer/1922107235" class="internal">https://www.zhihu.com/answer/1922107235
仅供参考,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附件:
如何学好小学语文?
小学三年级怎么提升语文成绩?
小学阶段是该让孩子多刷题还是多阅读?
鑫妈辅娃记:如何有效的教孩子早识字,早阅读?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阅读并且主动阅读?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值得推荐?
幼儿园不教拼音,小学稍带而过,家长蜂拥补习班。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如何有效地辅导孩子写作业?
鑫妈辅娃记:都说小学一年级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才叫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该如何做?
我是鑫妈 @鑫妈辅娃记 ,我不是专业的老师,也不是教育学家,我只是从一个普通母亲的角度写下自己在辅导孩子过程中体会到的一些经验。
lovejax 发表于 2023-9-7 18:35:2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惯,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考试,满分人数往往是十几二十来个,90分妥妥中下,80分估摸倒数。
这会给家长一个糟糕的暗示:我家崽崽100分诶,一定又聪明又努力。如果不够努力,那说明崽崽十分聪明。
因此,如果老师跟家长扯淡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往往会被嗤之以鼻:我家孩子满分诶,还要被你挑毛病,想收礼了是吧?
也因此,“三年级是个分水岭”,这句话在家长之间广为流传。
三年级不是所谓的分水岭,一二年级的孩子彼此之间已经存在差距,只是考试内容较为简单,这份差距没有体现在考卷上而已。
想想,大部分孩子上个幼小衔接,多少都学了拼音认了点字,懂进位退位的加减法,兴许还背了乘法口诀。一年级的考试内容,也确实就这点儿东西。说句难听的,就算你这一学期全程打酱油,只要在期末考前,家长摁着多刷几张卷子,混个95分,问题不大。
到了三年级,哦豁,从前的知识储备差不多消耗殆尽,不同的学习习惯自然会在不同的成绩上反应出来。这时候,差距就出来了。
因此,想保持优秀,就看一点,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何。给家长一些建议:
1.控制补习班的数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我曾经给班上的孩子开书单,布置阅读任务,总有孩子完不成或很敷衍地完成。一问,好家伙,这孩子一周七天,天天有课外班。
英语要上新概念和口语课;数学要去奥赛班;语文要去写作课;同时还有钢琴、编程、画画和羽毛球。
全城的补习班都被她家承包了。
因此,这孩子有一个鲜明特点——疲于应付,不会钻研。踩着老师的底线过关,是她平衡这么多补习班的宝贵经验。
有一次,作文考试,她大致写了这么篇玩意儿给我:
“童年是最美的夜空,喜怒哀乐皆是星辰。仰头看,最亮的那颗星星,就是十岁那年学骑自行车。我看邻居家姐姐骑,我也想骑。妈妈说你摔了别哭,我气哼哼地说我不会哭。但是刚骑就摔了,我就哭起来了。”
(很多人问为什么不好,说明一下,上面这段就是原文。第一句话来自好词好句,看着优美,其实放哪儿都行,这就是套路化的模板。第二,后面的文字不是缩写,是原文,是孩子自己在叙述一件事情时的文笔水平。她依然不会把事情写具体,缺乏必要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肖像描写,高年级字数400,她这么一段顶多100字不到,因此,一篇作文里,类似的事例她会强行凑三四个,俗称流水账。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在机构指导下,也就背个几篇模板罢了。但糟糕就糟糕在,孩子自己和家长会像评论区里的各路大神,觉得我用了这么美的句子,作文为什么分数不高?然后背诵更多的好词好句,继续套用。整篇作文,全是其他人,没有孩子自己的一点真情实感。)
这种风格迥异的缝合作文分数自然不高。家长就很无奈地抱怨:“给她报了作文班,但还是没有进步。”然后很惆怅:“她不爱读书,我让她睡前读,读着读着就睡了。”
我建议暂停她的作文班,把时间放在读书上。家长满口同意。过了一阵子我问孩子,作文班停了吗?
孩子说,没有,但加了一个阅读班。
因此,很多时候孩子没有任何钻研精神,有时候真的是家长太过贪心的锅。你自己试试看学这么多门功课吃得消吗?吃不消怎么办?糊弄呗。糊弄成习惯,就不可能再从学习里取得任何成就感。
2.习惯培养,先扶后放
很多家长有个奇特的想法: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我要学会放手。因此,作业一定要自己做,我要是现在陪了他一天,就让他产生了依赖感,就毁了他的独立性。
可是,你家孩子一年级,作业是怎么回事儿,他都不一定闹得明白,你撒手放生,结果就真的只看你家孩子悟性了。毕竟就算放生野生动物,也得训练他们的野外生存技能后,才能请他们回归山林。
有的孩子早熟点,闹明白上学是咋回事儿,回家做作业十分自觉;你家的神兽嘿嘿憨笑,老师是布置了作业,但我不想写诶,就算写,我也想边写边切个橡皮。
不在一开始把规矩树好,等人家真的养成边玩边写的习惯,还改得过来?一年级作业少,边玩边写也不耽误什么。因此,一年级刚开始,我是建议家长陪作业的,帮助他们树立作业的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往后,你才能渐渐放手。
同理,培养孩子任何一个好习惯,都是得先扶着走,然后才能慢慢松手。
3.阅读、阅读、阅读
老生常谈了,但阅读真的重要。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我其实蛮反对学生以短视频和电子游戏为日常娱乐。它们传达的信息量密度极小,且往往是单向的输入并无输出。时间长了,他们很难接受信息密度大的传输。
换句话说,他们在课堂上,只会积极参与好玩的项目,比如表演、游戏;但面对真正需要思考的难点,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
阅读有一点好,容易让人聚神。
但是,它也有糟糕的地方,很多孩子的阅读只追求量,不追求质。换句话说,他们最擅长报书名。可要他们评价一下这本书,立即歇菜。
因此,在培养孩子阅读时,家长需要给孩子提出一两个阅读目标。可以是评价人物,可以是复述故事。但总之,别让孩子单纯看个热闹。
.silvanesw 发表于 2023-9-7 18:35: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上学上到博士的过来人,总结一句话:在学习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给你做两个比喻你就明白了了。一个是滚雪球效应一个是建楼
1 先说滚雪球效应。在学习上真的是存在滚雪球效应的

滚雪球效应是指一旦获得了起始的优势,雪球就会越滚越大,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只要你有足够的力气和兴趣,这个雪球会滚成足够惊人的体积,这就是所谓的滚雪球效应。
小学一年级大家的成绩差别几乎微乎其微,几乎肉眼不可分。但是,这是一个雪球形成期,看似差不多的小雪球,在后期真是要滚起来,随着时间的延长,差别可就大了。
所以,在这个阶段真的是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里面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很多家长焦虑来自于不能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很大人看不起一些学习上的好习惯,例如每天背上3个单词这种事情,觉得没啥,甚至有点矫揉造作。但他们往往忘记了时间的复利。
而对于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就是再小的错误能不犯的也不要犯。我举一个例子:下面的图片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小朋友们常常犯的错误:



小学数学运算常见错误

大家可以看看,这些问题那个问题是大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说,都可以归到孩子粗心这个点上。
但是,如果长期以往,家长还是单纯的把孩子的这些问题总结为粗心,那就只能呵呵了。

第二个比喻是盖高楼的问题。

知识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只有融入到学习者体系中的知识才能被称为掌握了的知识。---知识之间是存在关联的。再加上时间的叠加效应,学习时间越长这种差别越明显,最终变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就做一个盖楼的比喻吧。把学习比喻为盖楼。大家都在一块砖头一块砖头的往上盖楼。如果你只盖一个平房,砖头放置的误差大小几乎没啥关系,盖就完了。但是,你如果要盖一个摩天大楼,砖头放置的精度必须要非常高,这个楼才能盖的高。



错误的示范



正确的示范

因此,在学习上不仅要考虑速度,还要考虑学习的质量。一年级的孩子就好比大家都在盖围栏,就是练练手,热热身而已。真正要较量的孩子后面中学、大学时期的建高楼~!如果开始就不注重细节,不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楼自然是建不高的。

写在最后:学习这件事方法有很多,心得谁都有。但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都是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是 @战斗鸡奶爸,专注幼儿数学启蒙;也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母鸡日记。或许您对我之前的回答也会感兴趣,一并贴出来供各位参考:
一年级数学:学习态度差┃ 时间不够用┃ 家长不会教┃ 如何打好基础┃ 报不报奥数┃ 痴迷数学怎么办┃ 奥数的优缺点 ┃引导数学兴趣 ┃学习跟不上┃ 怎么增加竞争力┃ 要不要刷题 ┃如何超过同龄人┃
幼儿园数学:必备技能 ┃提前学习 ┃父母怎么做 ┃如何引导学习┃ 如何引导学习2┃ 认识数字训练 ┃做题反复出错 ┃数学思维怎么抓┃ 数学思维训练┃ 幼升小训练 ┃没兴趣学数学┃ 生活启蒙场景┃ 3岁孩子启蒙┃ 幼儿园学数学好不好┃ 怎么进行启蒙┃ 如何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启蒙最快的方式 ┃培养数学自信心┃ 数学思维训练何时开始┃ 幼儿园是否应该多学知识 ┃
家庭教育:发现学习潜力 ┃未来教育核心 ┃数学不能剥夺童年┃ 超前学习1 ┃超前学习2┃ 害羞影响学习怎么办 ┃怎么才能适应小学┃ 如何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育方式的选择 ┃我的教育经验分享 ┃家校合作┃ 培养玩商┃ 快乐与成绩的平衡┃ 三分钟了解数学启蒙┃ 什么才是内卷┃
数学学习:理解数学运算 ┃理解借位 ┃几何直观思维┃ 培养心理数线┃ 数量表征能力┃ 理解数量关系┃ 如何培养数学想象力 ┃借位运算 ┃数量守恒观念┃ 数量守恒观念2┃ 数量守恒训练┃ 心理旋转与空间思维┃ 空间观念的三个内涵 ┃空间观念 ┃
数学思维教具:数学思维教具 ┃启蒙书籍推荐┃ 教育书籍推荐┃
数学绘本:熊津数学系列绘本
姓本无名 发表于 2023-9-7 18:36:4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教育者,说几句吧。
学神学霸,大概有几个基本特点,您了解一下。
第一,天赋。
不是宿命论,但是进入学霸“怪物房”以后,天赋确实是不服不行的,实事求是这一条必须提。
也是为了浇灭一些家长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就好像你孩子走一遍朗朗的路,把朗朗小时候的打都挨过一遍,就能如何了?不一定,一百万个孩子按个实验,也出不来一个朗朗。
所以,不要自欺欺人,别人孩子报了什么班,你孩子也上了就一定如何。
没有一定。

第二,学习习惯。
如果您有机会认识十来个学霸 你就会发现,学霸都有相似之处,都有类似的好习惯和品质特点。
比如: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学习一理。
接受知识,融合知识,活用输出,一点就透,都是电光火石之间。
还有就是最基本的:自觉自立。
反正我认识的学霸,没有哪个是父母后面打骂吼逼着做题的。很早就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自主的掌控和计划。
再基本就是我的专栏和公众号文章“四要素”了,这四条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三,环境。
就一个字:纯。
我认识的学霸,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千变万化,但是共同规律就是:纯。
玄一点就是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一般比较朴实简单积极,没有那么多干扰幺蛾子。
我举一个例子。
我有个同学算官二代,富二代,后来保送清华,上一半考去美国某常春藤,后来直攻博士。
他们家我去过,气氛根本就不想商人官员,我一开始以为他们父母应该是老师才对。家里简简单单,就是书柜和古一点的家具,也不是文物。唯一的玩具就是电脑,竟然没有装任何游戏。我同学说无聊就编程玩——当时才初中……
当然也不绝对哈,你去看我们家亲戚,到处是吃的,一进门超大屏幕电视永远不关,旁边麻将机很少闲着,每个房子都有电脑,除了电影就是游戏……孩子能上清华?那也真是奇才了。

最后,家长。
家长可以不是教育专家,甚至不太懂教育或者功课,但是要有一个好榜样也行。
我可能也片面哈,我认识的学霸。家里困难的,但是父母和睦友善,遇见个流浪猫都要管,自己经济都拮据,家里做了汤面条,故意煮软一点,让儿子去给对面楼上哪个婆婆端一碗,因为老人没牙了,烂面条比较容易吃。
家里很朴素但是清清爽爽,说不好听的,你除了看书就没别的事了啊?每个人都在贡献价值帮助别人,你是不是也得鼓足劲好好学习,将来帮助父母?这不比磨破嘴皮子唠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用好使?
家长做对了,孩子自然好。

说远了,反正我觉得有上面四条,或者其中几条,往往是好学生的一个条件根源,仅供参考吧。

<hr/>
谢谢各位赞!文中提到的学习法,请移步公众号参观学习,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
不是,最近有一篇“超长典藏版分数法”推荐各位复习一下。
治疗失眠有奇效……ZZZzzz……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