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培养一个孩子上 985 有多难?

[复制链接]
春天 发表于 2023-9-7 18:14:0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举个身边的例子吧,四线小城市,农村进城的一家,这个母亲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各种课外班开发智力,珠心算,钢琴,书法,全脑...十多个课外班,上一年级前两年就要寻找当地最好的学校,找人联系最好的班级,沟通学区的划分,然后购买学区房,转移户口。再专门花钱找人分到同届最好的老师的班级。然后一系列的找关系,让校领导,教育局分别给老师打招呼照顾自己的孩子,然后请老师吃饭,送礼,讨好老师,主动帮老师分忧解难,为了给孩子争取更多的机会。
这位家长除了忙繁重的工作,家庭工作以外,还会每天花费好几个小时帮老师解决老师的各种问题,班级的孩子打架,家长不和,甚至老师工作生活上的任何问题,都主动乐呵的帮老师解决。甚至自己掏腰包找人帮老师班级排练6.1节目等等,任何老师的问题她都主动想到,并且去做。而老师当然也会主动把班干部和各种演出机会给到这位家长的孩子....
他们家里实际住的地方距离学校要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所以每天五点起来做饭,晚上要早早的去接,再送去各种辅导班,然后回到家自己再辅导孩子到11点,只要是陪孩子的时间,他一定放下手机,要么陪伴孩子,要么假装看书...
一到周末周日从早到晚都要陪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所有班都是她精挑细选的当地最好的班,不计成本的培养孩子各种兴趣..
转眼快上初中了,又要提前找人弄明白接下来学区的划分,然后再买最好的初中的学区房,然后同样的托关系打招呼,分班,请老师吃饭,送礼...一系列的操作。
紧接着高中,因为这个家长怀了二胎导致孩子逆反,孩子早恋成绩一落千丈,这个家长找老师,找校长,请孩子同学朋友吃饭,请女方吃饭,用各种办法手段让孩子专心学习。请各种家教来家里,哪科不好就请什么家教。天天早晚接送孩子上学,从来没让孩子骑过自行车。晚上每天十一点半去学校接孩子,回到家干果,水果,饭菜,零食摆好在桌子上,每天一点多钟睡觉,四点又要起床,做饭,送孩子....
高中需要疏通的关系,讨好的老师,走的环节就更多了,每天绞尽脑汁,用尽方法讨好老师,沟通孩子,沟通相关环节,还要托人找校内的补课老师(没有熟人老师不敢随便补课)一节一对一的课费用1000以上,他给孩子长期补,哪科弱就补哪科...
与此同时它还各种求,各种做好事,做义工,希望超自然力量帮助孩子考试...
终于孩子最后考上了复旦大学。
我们看到了最终的结果,却不知道中间父母操作每个环节,疏通每个关系的艰辛。如何坐到第一排的,如何让老师特殊照顾的,如何分到好班快班的,家长如何求老师收费给补课的...
花费了巨大的时间,精力,财力成本...
都说高考是最公平的竞争,而普通人的家庭早已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没有放下手机陪伴自己读书的父母,也没有为了讨好老师绞尽脑汁的家长。而我说的这位家长也来自农村,他不甘心孩子平庸,四处借钱也要给孩子补课,找人,想办法....
每个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家长,也许都能考上985,决定一个学生一生命运的,也许就是家庭的教育,陪伴,爱的滋养的影响吧,你见过的,培养出一个985的孩子,到底有多难?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sfgm 发表于 2023-9-7 18:14:1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讲“鸡娃”,说起来有些搞笑,我和我哥也是因为“鸡”,才考上大学。
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到大他们都没有因为我和哥哥的学习操过心,我哥山大本科、中科院的硕士、博士,目前在某双一流大学任教,我也勉强读了个211、混个研究生。
这既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能拿出手的教育理念,也不是我们兄弟两个有多聪明或是多高觉悟,在我高一的时候父亲甚至很严肃的要求我退学,跟他一起养鸡,因为在他看来我根本就不可能考上大学,他称呼我“一个好庄稼巴子”。
过年回家,碰到我们兄弟两个,亲戚朋友们总是会向自家的孩子们讲,当年这兄弟两个学习如何刻苦,而今又如何“风光”。
只有我和我哥相视一笑,个中心酸心有灵犀。
故事讲起来有些遥远。
父亲是个农民,也是个木工。
九几年的时候,手工打的床、碗柜、衣柜,突然就卖不出去了,因为大家都开始买南方木器厂的家具,又洋气,又耐用。
有点手艺的父亲决定去城里碰碰运气,到青岛做装修工。
一过年,父亲就走了,地里的麦子是母亲一个人种的。
过年前,父亲灰头土脸的回了家,天天痛骂黑心老板不给结工钱。
木工活不挣钱,种地又没什么指望,父亲决定养鸡。
“养鸡”,看到父亲雄心勃勃的样子,我也很是兴奋,家里终于要有一些变化了。
父亲借了五千块钱,买了鸡笼、电磨、几千斤玉米,收拾出几间屋子,进了五百个鸡苗。
黄嫩嫩的小鸡 ,叽叽喳喳的挤在一起,很是可爱。
我和我哥天天兴奋的围着鸡笼转,殊不知一场旷日持久的“鸡娃”乌云,将笼罩我们的整个叛逆期。
我和我哥的叛逆期,完全没有给二老造成任何伤害,他们倚仗的法宝叫做“劳动改造”。
小鸡养了一百多天,就开始陆陆续续的下蛋,父亲把捡鸡蛋的任务分配给了我们两个。
一开始下蛋的有百分之十、三十、五十,我哥负责西边三间屋,我负责东边两间屋。
捡鸡蛋是快乐的,我还因为自己只能捡两间屋的而愤愤不平。
后来,画风就突变了。
因为第二年养了1200只,第三年养了2000,后来是3000、5000、8000、12000……
单说捡鸡蛋,一塑料箱是45斤,大概350到400个之间,一天要捡10箱、20箱、30箱。
一个一个捡,一手抓三个,两手抓六个,要动作迅速、轻拿轻放。鸡棚里又臭又热,干完活,脸上总是汗渍干了的盐粒。
最悲催的是我还在上小学,每天中午回家捡鸡蛋,下午放学早又得回家捡鸡蛋。
人家放学、放假都轻轻松松的玩,我却要没完没了的干活,有次跟父亲吵架,我假装跌到,把两箱鸡蛋掀翻在地上。
我假装很害怕,他却看了一眼,只是让我打扫干净,默默地走开。
我哥去上了初中,中午不用回来,晚上有时候还有晚自习。
当然我哥也逃脱不了,周末、寒暑假,都是“劳动改造”的好机会。
那时候还没有机械化这么一说,给鸡饮水,全凭一桶一桶地举过头顶,往水槽里倒。
一桶25升,50斤,一开始我只能举半桶,小学没毕业一满桶单手举过头顶已经毫无压力了。
那时候我才一米四高,比储水用的大水缸高不了多少。
唯一值得炫耀的是两臂全是肌肉,同龄人里面扳手腕几乎无敌。
寒暑假的活就更多了,还要用电磨粉碎饲料、喂饲料、出粪、打防疫针……
最苦的的出粪。
你们知道屎是什么味道吗?
有一次父亲让我去出粪,我就骂骂咧咧的在鸡棚出粪,夏天鸡喝的水多,粪便稀的像水,气呼呼的我,力道没控制好,一耙子下去,汁水溅了一脸。
很苦,还有些咸。
别人是盼着放寒暑假,可我一点也不这么觉得。
因为比起养鸡,上学简直是在天堂。
我哥就更狠,为了少干点活,自己给自己“加餐”,课外习题、辅导书,一摞一摞地往家里买。
当然书不是白读、题也不白做,我哥考高中的时候,全县前五十,全市一百多名。
学习好自然有底气,让他去干活,他就推说学业重,作业写不完。
他上初中,我在读小学,他念高中,我在读初中,于是学业没那么重、学习没那么好的我就一次也逃脱不了。
更可气的是学校专门还给了两千块钱的奖学金,父亲用这笔钱买了一个电冰箱。
端端正正放在客厅,一进门就能看见。有人看见了,父亲就很谦虚的告诉他们这是孩子奖学金买的。
家里那时候一年也能挣个十几万二十几万,属于村里数得上的富户了,根本不需要用我哥的那两千块买冰箱。
就是虚伪、炫耀。
我暗暗发誓,一定也要拿奖学金,买个更大更好的电冰箱。
可惜我中考的时候,学校只是给我免了半年的学杂费,一毛钱也没给我发。
我哥拿的奖状快贴满了卧室整个东墙,他还常常嘲讽我,“西墙给你贴,我看你能贴几张。”
咽不下这口气,初中三年我也年年班级第一,单科成绩、总成绩第一的奖状渐渐地也贴满西墙。
可这也逃脱不了我哥的讽刺,“你还少几张全市排名的奖状。”
遗憾的是,我读完高中也没拿到过,只能把咽不下的气生生咽下去了。
我就是爱玩。若不是养鸡太辛苦,我还是挺乐意辍学在家的。
每天放学回家,吃了晚饭,先去找那些狐朋狗友打扑克、抽烟、喝酒、看小电影,晚上九点半才回家写作业。不写也不行,那几个狐朋狗友还等着大清早抄我作业呢。
初中的学业还是挺轻松的,也是我感觉到最快乐、最自由的时光。
寒暑假虽然有干不完的活,但总归是自由一些的,比如上午我可以出去玩,下午我哥可以出去玩。
不能出去玩,一个人就很闷,电视机总是雪花飘飘,也没几个台,非常没意思,只能读读闲书,一开始是骑鹅旅行记、鲁滨孙漂流记、海底两万里......,再什么儿女英雄传、飞刀又见飞刀、读者、意林.......,甚至父亲买的军事杂志、养殖技术、兽医技术......,读到无书可读。
有一年假期,我还在上初中,我哥买了本《高考满分作文》,其中就有那篇广为人知的《赤兔之死》,读完惊为天人,作文居然还能这么写。也是为了打发时间,我就背书,一百多页的作文书,一个假期一字不落的全背诵完毕。
开学就轮到我装*了,那年的作文课,我就没动过脑子,随便你出什么题目,我都是原原本本默写出来。至于那篇我最喜欢的《赤兔之死》,被初中语文老师评价为“不中不洋,不三不四,掌握不了就不要勉强自己,纯属装*”。
我坦然接受,毕竟也不是我写的。至于语文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算是彻底崩塌了。
等我念高中,学业真的特别重了,我也有点顶不住,开始厌学。
高一上学期还在全校二三十名,下学期就滑到一百多名了,高二直接掉到了三百多名。
那时候我哥已经读了大学,我父亲不止一次的让我退学,“反正家里已经有一个大学生了,你就在家里跟我养鸡,反正你也考不上。”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可我心里也没底,也保证不了自己能考上大学,于是我也时常打着关心父母的幌子,劝他们“多雇几个人,自己不要太累”、“只有多雇几个人才能扩大规模”……以免自己彻底沦为他们的“廉价劳动力”。
到了寒暑假,父亲扬言“十七八的小伙子该扛起自己的责任了”,他老人家睡懒觉,让我两个凌晨五点多起来喂鸡。
我至今仍然清晰记得,小推车那冰冷刺骨的铁把手,一望无际的鸡头咕咕咕地等着饲喂,让人心烦。
刚喂完饲料,也就七点多了,吃过早饭,就要准备明天的饲料,一袋一袋的玉米、豆粕、骨粉、碎贝壳、精料倒进粉碎机,刚刚干完,十点多又要开始捡鸡蛋。下午是清粪,捡鸡蛋、上饲料。
我们一回家连雇的工人都轻松好多,愤愤不平也白搭。
想到考不上就要回家养鸡,我就跟打了鸡血一样,高三一年的时间,从三百多名,杀到两百多,一百多,八九十,五六十,最后高考考了四十多名。
班主任表扬我高三学习刻苦,进步快,没想到我能考上。
他哪里知道我只是害怕养鸡。
刚高考完的时候,心里相当没底,很怕自己考不上,又怕回家养鸡,于是我就跑到姥爷家里,跟表哥打算出去打工。
表哥跟我同岁,我们在滨州市某个烧烤店找了个店小二的工作。
没想到,算是从一个火坑掉进了另一个火坑。
九点钟起来穿串、烙饼、洗碗、备菜,干到十二点,吃饭睡觉,下午四点开门迎接客人,到了凌晨三点四点打烊。
黑白干,一天十五六小时,吃的是客人剩下的,动不动还要被骂。
干了几天,累的站都站不住了。表哥跟我说“他们开的工资是四五千,只有我们两个是一千六。”
于是我们就不打算干了,又谁都不好意思去跟老板说,于是我们偷偷跑了。
谁能想到,还有比养鸡更苦的活。
回家,毫无意外的被无情嘲讽。“老子让你干的这点活也叫活,出去人家可不惯着你。”
我只好一边等成绩,一边乖乖养鸡。
zhengdejin 发表于 2023-9-7 18:15:0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曾经把自己送进985的学子,如今则尽全力将学生送进985的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回答,既不给你端鸡汤,也不给你泼冷水,我只把自己的相关理解告诉你,并且希望你与你的孩子,能够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全宇宙一年一度的最惨烈的战争
难不难?最直观的方法是用数据——985的录取率来说话。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39所985高校共计录取了不到20万名本科新生,在参加高考的1070万名考生中,占比不到2%。
如果把高考比作一场战争,并且把界定损失的标准,提高到将无法考上985当作“阵亡”。那么,中国的高考,很可能是全宇宙最惨烈的战争,有98%的考生无法“活着”从战场上凯旋归来。
高考竞争性之残酷,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在竞争中成为名列前2%的赢家,难不难呢?
在公司里,你的薪水有没有排在前2%?
日常生活里,你的口才在你的朋友圈里,有没有排在前2%?
年终体检时,你的健康指标,在体检中心的同龄人档案里,有没有排在前2%?
……
同样的道理,你觉得,要把你的孩子培养成高考成绩的前2%,难不难?
被吓到了吗?我希望你没有。
因为尽管成为排名前2%看上去很难,可是那2%却始终无比坚实的存在着——就是有2%的人成功拿到了985的门票。
这些人都是“天才”吗?
————————
二:学霸级们究竟是不是“天才”?
要解答考上985的超级学霸们,究竟是不是“天才”的问题?就必须首先明确“天才”这个概念。


这些年来,经过与无数家长的沟通交流,我与我的同事一致认为,家长们认为的“天才”,就是“聪明”,换成正式些的词汇,就是“智力强”。
在认知科学的研究领域,目前的智力理论,倾向于把智力分解为几个部分。然而很遗憾,智力的拆分方法并没有一致定论。一种普遍且相对传统的拆分方法,是将智力分为了“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包括诸如知觉、运算、记忆、逻辑推导等方面;
晶体智力,包括诸如信息存储与处理,语言文字的运用、实际技能的掌握等方面。
如果你做过网上的一些智商测验题,应该不难发现,智商测验,显然是偏重于考量流体智力的水平。而家长们所认为的“聪明”,其实也是偏重于流体智力的水平。
那么接下来,就来看看侧重于考量流体智力水平的“智商测验”:
我们学校的初中部,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过智商测验。随后,这些新生们经过三年的学习,参加了中考。
很不幸,三年前在智商测验中分数偏低的学生,绝大部分在中考时无法取得好成绩,被高中拒之门外。由此似乎可见,中等偏低的可测量智力水平,对于学习成绩确实造成了负面影响。
但是将时间再拉得长远一些,又过了三年之后,那些考上高中的学生开始接受高考的挑战,最终结果如何呢?
学生们的最终高考成绩,与六年前他们的智商测验分数,没有明显的关联。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前50名的考生(这个排名基本稳进985),在六年前智商测验中的分数分布,十分分散。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智商测验分数低,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学习成绩,但智商测验分数高,并不能作为高考高分的保障。
所以,如果用智力与智商测验成绩作为衡量标准,那么考进985的学霸们,并不是“天才”,最起码不全都是。
既然如此,那这些“学霸”们在高考中取得的碾压众生的分数,是哪儿来的呢?
————————
三:高考,考什么?
看起来真是个愚蠢的问题!
高考,当然是考语文、数学、英语、再加两门选科呗(这里仅以江苏省高考制度为标准)。
真的是这样吗?


显然,考试科目只是表象,在科目的背后,一定还隐藏着些什么。
如果你不能挖掘出隐藏在考试科目背后的小秘密,恐怕你很难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事实上,高考,本质上考的是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尽责性、记忆力和意志力等一系列的基本素质。
我们学校对历年的985“学霸”进行过专项分析,发现这些高分考生们,在上述素质的各个方面,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着优异的表现。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些素质,不仅仅体现在他们高中三年的学习经历中,而是几乎贯穿他们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受教育的全程。其间当然会有一些高低起伏,但整体表现上依然相当突出(顺便说,这一点在理科学生上尤其明显)。
也就是说,一路学霸的成功概率,要比鸡汤般逆袭的概率,高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因此,每一年暑期末临近开学前,我们都会组织优秀教师与学霸家长进行座谈,相互交流如何提高孩子们的上述基本素质,而不是交流如何提高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
这样的交流,带来的收获是极其巨大的。因此而形成的一套相关方法论,也被我们广泛复制与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与家庭日常教育指导当中。
你可能很难相信,这套方法论的核心,竟然只有两个字:自尊。
————————
四:学霸的起跑线:自尊与背后的价值观
仔细想一想,那些备受羡慕的所谓“别人家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
如果展开一场头脑风暴,你可能可以想象出无数的场景:乖巧、礼貌、听话、自控力强、遵守时间约定、吃苦耐劳、精神集中……
所有这些,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自尊。


借助“百度百科”的说法,自尊就是:
一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
对于学生而言,高自尊度,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效应就是高自律度。而刚才你在头脑风暴中想到的那些场景,就是高自律度在行为层面上的表现,其背后的建构基础,就是自尊。
那自尊来源于何处呢?
答案是:价值观!
记得我们家“元宵”(我女儿的小名)刚刚学会摆弄i-Pad的时候,我就和她约定,每次可以玩20分钟,到了时间就放下。
随后,只要她遵守约定,到了时间就放下i-Pad,我就会说,“小元宵,你表现得很好!你知道吗?你的表现,是在遵守我们的约定,而遵守约定这件事情,是对的,是好的”。没过多久,她就能够将“遵守约定”四个字挂在嘴边,甚至可以用来“教育”她的小伙伴了。
我用的这种方法,与很多孩子在放下i-Pad后得到的“宝贝你真乖”那样的夸奖有什么不同呢?
不同之处在于,那些孩子,会被局限于放下i-Pad这件单一的事情上,而我的女儿,会知道除了按时放下i-Pad之外,在任何其它事情上,都要遵守约定。
如此一来,“诚信履约”的价值观,就被初步建立起来。进一步带来的,就是在“诚信履约”方面的自律。而一旦“背约”,她自己会觉得自尊受到了伤害。
相同的道理,我们考量了许多985学霸,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自律,都来自于高自尊度及其背后牢不可破的价值观。
通过收集反馈,我们将学霸们的价值观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我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越大的收获,越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
因此,身为家长,建议你围绕着这三个方面,帮助你的孩子尽早树立起价值观。
————————
五:“刻意练习”的代价,是时间
引导与帮助孩子建立自尊感,树立价值观之后,你还需要做的,就是与学校相互配合,通过训练去提高孩子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以及记忆能力。
你发现没有?要做到这些,并不需要你具备辅导孩子解析几何题目的能力,而只要你注意选择有效的训练方法就行。
你要知道,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记忆能力,都不是固定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提升的。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最强大脑》。
你随便挑一位《最强大脑》节目中的选手,去问问他那些几乎强大到反常识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记忆能力是怎么来的?他一定会回答你两个字:“训练”!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练习”。


只不过,“刻意练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比较费劲了。其中最大的难度,在于需要足够的时间去积累。
“知乎”上有个别“知友”说自己在高中通过某些方法,实现了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有没有这种可能?从概率上说,应该有。
这就如同我到小区楼下的彩票站,随机打一注2元钱的彩票,从概率上说,也可能会中500万。但是很显然,我不会把获得500万的期许寄托在这张彩票上。
所以,别期待什么神奇的方法。如果真的有那样的方法,从理论上说,其商业价值的威力,足够让所有针对高考的校外辅导培训机构倒闭。不管多贵,我给孩子买下那套方法就行了,还去上别的培训班干嘛?
踏踏实实的,给你的孩子足够的时间,通过“刻意练习”,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提高。
毕竟,学习这种事情,存在着巨大的正反馈循环效应:哪怕只是取得些许的进步,就会产生更大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一旦更有自信心与积极性,就容易取得更大的进步。
至于“刻意练习”的具体方法,在此我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热门学习类书籍,其阐述的科学原理与内容,都大同小异。
————————
写在最后:985的诱惑再大,都不如过好自己的人生
考上985难吗?难,真的难!
不到2%的录取率,就如同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在我们的面前。我想,我自己是幸运的,翻过了这座山脉,但我很清楚,自己也是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得自己精疲力竭。
可是如今回头来看,从职场小白到营销总监,再从营销总监的位置上离开,选择了儿时的梦想成为老师。我的人生,是因为我始终坚持努力才显得有所意义。尽管我热爱母校,但985本身,并不是什么值得我骄傲的勋章。


我相信,对于每一位孩子的未来而言,也是一样的:
985也好,211也罢,都不过是一个暂时驻足的站点。相比之下,真正能够绽放光芒的,是你的理想,以及为此而不懈努力的人生。
————————
Ps:我是苏斯坦,一位理科出身的历史老师,一位认知领域的谦卑学生。感谢你阅读这篇回答,既然你耐心读完了,说明我的文字对你多多少少有所价值吧!那不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点个赞再走呗!祝:心想事成!
mapeng 发表于 2023-9-7 18:16:0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一个亲戚的真实故事:家境普通甚至说很穷,培养出了2个985大学生,一个武大,一个华科,真心想培养孩子上985,其实没有那么难,成功的方法可复制。
那个培养出2名985的女性,是我奶奶的侄女,儿子95年,女儿99年,老公在城镇做零工供两孩子上学。
在家族里,这个条件算很普通的了,但他们家的孩子,被培养的很出息,很有礼貌,是那种典型的会读书,也会生活的孩子。
从那位姑姑的身上,我学到了3点:
1. 成功的学习方法,可以复制
虽然说每个孩子脾性不同,相同的教育方法对不同的孩子不一定管用。但是,这位姑姑教育老二,复制大孩子的方法,一样考上985,具体怎么做的:
亲自带孩子,每天放学会陪孩子一起做作业,预习功课,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
有效预习➕高效听讲➕复习课程➕做习题➕再复盘
整套流程牢记于心,每天重复,一直到大学,孩子依然保持这个好习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孩子学到的知识,都消化吸收并且记住了。
记性好,是每个成绩好的学生,最有优势的地方。姑姑用“笨办法”加深孩子的记忆,这种方法最后被验证十分可取。
同时,作业做完,姑姑也会让他们帮忙干活,锻炼体力。
不学习的时候,舒缓大脑压力,劳逸结合。
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有效的部分无限复制。
2. 想要培养孩子上985,关键点在妈妈,在妈妈!
这位姑姑自己没上大学,找的工作多是服务生,洗碗工,她不想让孩子长大了,也想自己一样没有选择。她的骨子里有培养孩子出人头地的强烈意识。
其次,姑姑性格乐观,没有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们,而是陪着他们一起,孩子做到深夜,她就陪到深夜。
有零钱就给孩子们买书,省吃俭用,投资学习。
这种持续的付出,成为了孩子学习的源动力。
3. 从心理关心孩子,去除孩子的心理压力
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争气,读书成绩不好给家长丢脸……
负面打击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印象中姑姑从没打击过孩子,她对孩子的需求也总是乐于倾听,比如高中时很多孩子都陪读,他们家租不起房无法陪读,孩子就在家自己做练习,姑姑在能力范围内提供资源协助,买好的学习用品,买课外资料。
总结:
一个家庭能不能培养985的孩子,家庭条件是一方面,妈妈的用心陪伴、引导,适当地给孩子物质支持很重要。
从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做法来看,给予孩子精神的支持,远比物质陪伴重要。
外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辅助孩子考高分。
所以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每天重复,每天练习,每天帮孩子做复盘。
当然,还有更多背后的付出,姑姑笑而不语。我们常人看到的是,逢年过节,她和孩子们总是在做功课,监督学习。
别人打牌她管娃,别人放假她管娃,别人旅游她管娃,就是这么多年“枯燥无味”的坚持,成就了2个孩子。
每个关注孩子成绩的父母,都不容易啊,咱需要一副好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心。
不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但目标是一定要有的,执行力和复盘力,也是刚需。至于过程如何执行,每个孩子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以上是我的分享,想要了解更多细节,在评论区互动。
help 发表于 2023-9-7 18:16:4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很多评论说,你家不愁,不行就出国读书。对,我有能力送孩子出国,但是这条路真的很平顺吗?
就我圈子里各类实例来看,高中出国是主流(中考分流,学渣冲不过去),美高是四年,读到硕士毕业一般要十年,总花费不下七百万,这两年欧美物价快速上涨,实际花费只会更多。
钱是一回事,孩子早早出了国,在三观未立时就受到各类思潮影响,与父母产生重大隔阂。我有朋友儿子就这样,他觉得父母每天蝇营狗苟,为了蝇头小利而争夺,就不能抬头看看世界,有那么多正在衰亡的动植物需要拯救,那么多穷人需要关爱。至于他满世界飞着参加动保组织的钱从哪里来,他是不关心的。父母说多了就全部拉黑,什么?经济断供?父母不舍得啊,孩子远在异国没了钱万一干出点毁终生的事情,父母不得后悔一辈子?
好不容易孩子毕业了。一部分人找到工作定居国外,不用父母给钱了,那真是一别两宽,再也不联系了,拜拜啦您呐。还有部分人也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国,照样找不到工作,要么父母继续砸钱安排要么就家里蹲。
以上不是个例,是海量个例,说多了别人还得怪父母。
谁让你送孩子出国的,不都是你安排的吗?
孩子冷漠?那是你父母没教育好啊。
耗尽家产又失去子女,现在后悔了?那不应该啊,你这父母太自私了,只要孩子过得好就行。
以上是主流舆论吧。所以出国需谨慎,以上后果都要做好承受的心理准备。更何况,就现在这中美关系,我敢让孩子出去?还是努努力,在国内好好学好好干,建设美丽中国吧。

再次更新:忙完上来看看评论,代表了社会各种声音。其实大家都心疼孩子,不得不鸡娃,除了生存压力还有社会舆论压力。
有人会认为孩子不行就是父母不行,要么你是混上大学的要么你家风不行,孩子不优秀都是父母的错。
还有人说,你的奋斗决定了你的上半生,你孩子的奋斗决定了你的下半生。你看看,要强的父母哪能忍,自己都要了一辈子强,还能在孩子身上输了?甚至有家长红着眼睛跟我说,孩子没考好,感觉全完了,人生没希望了。所以才会出现孩子没考好,妈妈跳楼或孩子跳楼的极端情况。
人生是一场修行,每时每刻都要与现实和解,接纳所有的不完美,才能平和,放松。
再更新:有人说高学历都不会鸡娃吗?
非也,我的好朋友,昨天发了一条微信给我,复制如下:
For each positive interger n, the mean of the first n term of a sequence is n, what is the 2008th term of the sequence?
妞,我在辅导娃作业,实在看不懂这个数学表达,你帮我看看?
我回答,请google。
她回:哇,居然真的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答案。仔细看了一下解答网站,天呢,居然是GMAT Club。


嗯,作为小学生的母亲也是相当努力了。我俩教育理念不一样,但关系挺好。
新:
有很多同学关心我,操心我的下一代阶级滑落。
这么说吧,一、我就是底层劳动人民,并没有突破阶级。二、我奋斗的意义当然有很多种,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给孩子慢慢来的机会。
原回答如下。
非常难。
我和老公都是985毕业。
我个人感觉是读书好轻松,高三也没晚于九点睡觉,每天还能偷偷看一点小说。老师们评价就是,智商高于一切。班主任开玩笑说,我高三下学期来不来读,都能考好。工作后也觉得比别人轻松些,效率高。
老公本硕博清华,智商也不会差。所有人都说,你们基因太好,赶紧多生几个为国家做贡献。
但是,呵呵哒,我的两个孩子在班上可就一般。没办法,他们面临高度竞争,全民鸡娃。别人小学高三化,课后名师一对一,我家做完老师作业后,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换着去。以为我这种教育就高端了?快乐教育的后果,就是孩子在应试教育中肯定拔不了尖,而只有尖子生才能上985。
我估摸着我家两娃是考不上985了,是的,两清华博士,孩子很有可能考不上985。你说难不难?
曾经有老师建议我全职鸡娃。我就想啊,就算孩子考上清华,也未必有我这收入。成龙成凤这事,还是自己来吧。
我对孩子的要求,一是健康第一位;二是生活朴素,别能力不行要求狂高;三是认真踏实,你可以不拔尖不拼命,但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雯雯374943 发表于 2023-9-7 18:17:1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钢琴书法什么兴趣班跟985都没有关系。
他们把自己搞得很累,其实大部分精力都在做额外的锦上添花。
进985就是一个单纯的应试行为。你掌握高考的规则,然后搞定它,就行了。
我一直不理解的是,很多家长掌握着不错的资源和财富,却以985这样的功利目标为导向(以985为目标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只看中这个学校的档次,潜台词是娃将来能卖个什么身价,至于这是哪所学校,什么专业,在哪个城市,通通往后捎),然后还花大量精力去培养全面素质,搞得大人小孩都身心疲惫。
天才儿童的培养过程中,名校只是顺便的事,穷人普通人脑子不灵光的人想出头,就别整那些幺蛾子,专心研究应试。
我也跟你说一个身边的人,我初中同学,那时她第一我第二,出了名的不近人情,谁想跟她说句话都会被怼,“我的时间很宝贵”是她的名言。她父母关系不好,初三时离了婚,母亲收入不高,她所有的学习规划完全独立自主完成,也没有渠道和能力去研究什么点招和加分,老师评价她也不是聪明而是异常刻苦。没有钱上补习班,只和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的前50周末提高班。
她甚至不会去研究她要考什么大学,因为她只想考清华。
我们升入同一个高中,报到那天她得知我们一般一届不会超过三个清华,她号啕大哭,说这压力太大了。我们都没有很在意,清华考不上不是很正常么,有什么好哭的。
但从此,她更自我孤立了,高中三年,她10点睡,6点起,每天跑步,时间规划以分钟计,企图心强到可怕,她独自吃饭,不与人交往,不讨好同学,不阿谀老师(凭成绩得到老师的青睐比什么都好使),几乎不花一分钟在社交上,母亲学历不高,完全靠自己。
我们这样的重点高中,95%的学生都没有她这样的自制力。
最后,出于稳妥考虑,她选择接受保送,进了清华。(她当时模考690+,学校一般不会让成绩这么好的人保送)
我一直以为她就是一个孤僻怪异的人,直到大学开学我在人人网重新联系了她,发现她恢复成了普通的19岁姑娘,开朗健谈,熟知流行话题。至此我才彻底佩服她。
最难的是,在13岁的年纪,她就明白自己要什么了。
如何让孩子懂得自我追求,才是该思考的。
毕竟一个棍棒打出来的做题家和一个完全自主自发自愿的做题家,又是完全不同的结局。
<hr/>补充一个“惰性”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或者见过这样的情况:
比如我现在想要一身漂亮的肌肉,然后我要执行计划。有人(A)选择打开大众点评找健身房,然后付钱办卡,心安理得地睡下,有人(B)选择打开B站知乎研究攻略,学习生理体育饮食方面的知识,打开地图寻找合适的训练场地,给自己做计划表并严格执行。
有过健身经历的人一定知道,A除非雇佣了一个保姆级的私教(即使是保姆级也没法捆着你来练),否则也还是要经历B的过程才能获得成效。但是很多A在买过之后,思想压力就转移出去了,情况好的把去健身房作为一种打卡行为,情况差的就半途而废了。而B的行为往往还会被嘲笑不舍得花钱。
单选A,你要想成功,付出的边际成本会超出你的想象,选B再辅以A,也许你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得到超乎想象的回报。
我老公目前做国际教育,他的学生家庭绝大多数是选的A,并且愿意追加极高的边际成本来保证产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支付得起(其实不一定,只是想象力没够)。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反对普通家庭走无脑氪金路线,你氪不起,而且也没有必要,而那些许多你氪了半途而废的东西,都是赤果果的浪费。
但很遗憾,“钻研”是会让大多人头大的事情,人人都有惰性,会喜欢待在安全区里。
花钱报班是很“容易”的事情,买学区房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多加几个996,多陪几场应酬,多重复你习以为常的打工人生活,延迟结婚,延迟生娃,总能攒够这个钱。
大家不愿意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理解孩子,如何引导孩子,不愿意研究招考政策和应试套路,不愿意根据孩子的兴趣挖掘有可能存在的未来发展方向,不愿意给他创造尝试的机会,不愿意和他共同成长,“有老师和培训班会教他的嘛”,尽管他知道这对于老师和培训机构来说仅仅是一份工作,仍然侥幸地想“这是他们的职业操守啊”,哪怕作为家长他自己上班的时候都懂得要带薪拉屎,失败了则还可以想“孩子天赋有差异”“我花了这么多钱和精力,我尽力了”“佛系养娃也没什么不好啊”。
确实,都没错。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