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评分上涨至 8.2,知乎推荐度 83%,票房破 3 亿,如何评价这一成绩?

[复制链接]
zcheng5979640 发表于 2023-7-31 16:12:5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首部电影《长安三万里》于 7 月 8 日全国上映
截至 7 月 13 日上午 10 点,知乎推荐度为 83%


电影上映第二天豆瓣开分 8.0,淘票票开分 9.6,猫眼开分 9.5,b 站开分 9.5


上映第六天豆瓣评分上涨至 8.2,评分人数超 9 万


且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 7 月 12 日 12 时 25 分 22 秒,电影《长安三万里》总票房破 3 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xiaohai 发表于 2023-7-31 16:13:3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止到7月16日晚-我写字这个时间,《长安三万里》快7个亿的票房了,上映9天。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单日票房是周末突然翻倍的递增,意味着周末的口碑、观影的时间都对上了,单日甚至冲破1.4亿(所有同档期电影里排第一)。
豆瓣评分从开始的8.0到现在的8.2,逆势上涨不多见,照这个势头下去,个人感觉15亿问题不大。
因为真的好看。


我是昨天去看的,三个小时的电影,我媳妇后面两个小时基本是边看边哭,我也是在好几个节点有些热泪盈眶。
原来,看见美的东西,真的会令人感动甚至流泪的。
高适和李白的相逢和离别,长安盛景、黄鹤楼文人诗林、李白的豁达一生又起起落落、高适穷困半生却最终成就诗人界最高职位。
最让人动容的,是众人喝醉之后,跟随李白进入那个仙侠玄幻的世界,银河、琼浆、天宫、众仙,将进酒,杯莫停,有限的人生装不下无限的胸怀。
看完电影后,我不禁回想里面的盛景和细节,再联想到为什么以前唐诗并没有给我这种触动。
对啊,为什么呢?
我们从小被要求背诗,更多是为了应付语文这个科目,每一段都有注解,但是年纪还小的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
为什么诗人被贬时写的诗尤其壮怀和惆怅?你去问一个小学生,你被贬过吗?他可能只能回答你,我没打过架,没被扁过。
当你的人生过于单薄的时候,你很难体会厚重的文字内容。
基于历史,适当演绎后,这部《长安三万里》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唐朝世界。
原来,李白作为商人之子,连“应届毕业生”都算不上,公务员压根不能考,只能想办法走捷径抱大腿,虽然大部时间找不到工作,借酒浇愁。
原来,高适别说是35岁危机,40多岁“高龄”还想去上阵杀敌的时候,都会被人质疑是否体力不如年轻人了。
还有,李白的婚姻也多么像是“跳跃阶层”的跳板,阿姨我不想努力了,什么李姓李家,不重要,只要能出人头地就行。
没有关系的高适,在一次又一次的拜见权贵失败之后,仍然希望能守护自己的志向,重现高家荣光,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在他们身上,你不再只是读到冰冷的文字诗句,而是能透过这段故事感受到他们当下的心境,如何的惆怅、迷惘、凄凉与再振作。
这不是一部适合中小学生看得电影,但是却适合每一个成年人看,当你有了一些人生阅历后,你会去品位那些诗句,不同的时空下仿佛突然跟作者感同身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电影中小杜甫讲了句“这个时代谁还不会写诗呢?”
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高考是不让大家写诗词的,后来我理解了,一是诗词的写作门槛远比议论文来得高,立意很重要。
二是阅卷人的水平,你很难能保持统一的水平,打分容易出现偏颇。
无论如何,感谢出现这么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让我感动不已。
电影结束后,我发了条朋友圈,自己跟了两句诗,只是当下的思绪,却是真实。
“幼时只道古诗难,再看难言人生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上古幽灵 发表于 2023-7-31 16:14:1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部国产动画片里罕有的思想深邃却又毫不流于说教的好电影,小朋友在观影时会跟着背诵一些诗句,成年人观影的时候会惊诧于一部动画片的意境如此之妙。群星璀璨的诗人群像与天才李白的恢弘豪迈呈现的如此锦绣华丽,唐诗的画面感与音乐性震撼心灵,而故事本身居然能触动中年人的苍凉萧索。
人物建模其实不太好,刻意把人物腿部缩短以增加卡通化的喜感(其实无甚必要)。但动画里对人物的神情和性格,动作与内涵都展现得非常好,可以忽略建模上的不足。
动画片能把几十首唐诗自然的衔接起来,可见汉语的文化载体之强大,单单这电影里的几十首唐诗,就能把人生荣辱,生死成败,洒脱不羁,抑郁愁苦等情绪与人生体悟都记录其中。这是华夏文明5000年文化独有的奢侈,浩如烟海的灿烂文化里截取其中一小段都能让人被唐诗,被李白,被长安震彻心扉,更别说唐诗其后还有宋词,元曲等等。
但电影如果技止于此,只是继续对古往今来印象里的唐诗进行恣意浪漫的现代化影视呈现,那将不会有真正的直击心灵的持久张力与深邃情感。
唐诗再美再有风韵,千年之后回首看去,这个文化符号里真正流淌的哪些精髓,可以唤醒每一个中国人对诗歌传承探索的更多思考呢?
要知道盛唐以后屡经弱乱与崛起,对华夏文明本身的反思与总结都层出不穷,那诗歌如何能幸免?比如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翻译起来就是:千百年来诗坛在这种柔弱萎靡风气的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现身的精神也消亡了。
唯有陆游的诗集里,绝大多数都是抒写为国从军的渴望和欢乐的,他是自古以来的诗人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梁启超这段文字简直就是对诗歌界的一个灵魂拷问:诗界的审美标准是否需要改良?赋予更多经世致用的铮铮铁骨?
电影非常精巧的对历史故事进行了一部分艺术加工,用性格上脚踏实地耿直坚韧,飒飒如骏马的高适,与天赋方面扶摇直上九万里,昭昭如繁星的李白进行对比,用这个两个好友交织贯穿一生的历程来讲这个故事。
李白的粉丝,看过电影,很多人不忿电影对李白的刻画深度不如高适的浓墨重彩。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电影最优秀之处。《旧唐书》提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我的感觉,电影里的高适,和梁启超笔下陆游映像的投影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武德远远比宋朝充沛的唐朝,怎么应该没有诞生出与陆游交相辉映的爱国鹰派读书人呢?想延续生存拥有复振之机,凤凰涅槃,无论成与不成,首先得诞生绝境再起,衰而复强的那种气概与敢于中流击水逆境而上活生生的人。这才是梁启超念念不忘的像陆游一般,中华文明在诗歌审美里最应该让人血脉贲张的力量。
半生蹉跎,从军脚踏实地的历练,天资虽然较为平凡却能严谨自律,高适把我们拖回现实里,天纵其才的李白只有一个,时代洪流的巨变里,总是需要许多天赋平凡但努力不辍的高适。不知道是不是电影主创的本意,但这部动画片,就是给我一个感觉,在唐诗的映像上,塑造建立了一个类似于人民史观的审美——我们当然应该纵情赞美和欣赏李白这种诗歌艺术上的最高峰,但更要尊重像高适一样在整个体系运行里迎难而上负重前行追求理想的那些人,更妙的是,高适这样的人物形象也是在诗人群像里被其他诗人施加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这也是人民史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电影对历史的艺术加工,正如《三国演义》这种艺术作品对《三国志》史书的艺术加工,在文化上最终能形成一个更独树一帜的影响力。高适的故事,重塑了整部电影对唐诗的整体映像,达到了薪尽火传,生生不息的升华——正如高适所说,有诗在,黄鹤楼酒就在,长安就在。这种意蕴,其本源也是人民史观。电影里说,唐朝作诗谁不会?庞大无比的诗歌群众基础诞生出来李白杜甫这样的文史巨擘辉耀千古,而高适这类人,其使命就是去维护诞生诗歌环境的文化基座。
李白固然在艺术造诣上犹如天上谪仙,能达到文化上纵横千年的审美高度,但李白作为文化符号是单一,李白的天真与恣意放纵的一生,在政治上的幼稚,李白的艺术造诣跟作为一名优秀官员的实务治理能力无法兼得,这与长安三万里的蕴藏寓意是如此的贴合。
《长安三万里》来自明代陈子龙《从军行》中的诗句:“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
“长安”代表的寓意是大唐诗人追求的真正桃园与梦想之地,“三万里”代表的寓意是大唐诗人们和梦想桃园之间的距离,我觉得这个距离之所以遥不可及,是因为诗人的梦想之地需要:功名高度,才情天赋,抱负施展,浪漫恣意的生活方式。四者兼得的梦想桃园,当然得之难上加难矣。
电影里大唐诗人的追梦人里,只有李白形容的“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高适成功了,因为按电影的逻辑高适目标单一且脚踏实地,等同于把梦想之地的实现距离大幅度缩小了,其实这首诗也是在写李白年轻时候的赤子之心。李白能和高适在性格上互相迥异,却又互相欣赏,君子和而不同,李白和高适互相发现对方身上有自己永远达不到的优点。出世入世的李白与高适,从青年的英姿勃发意气飞扬直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波澜曲折通贯整部电影。
这部电影,看的是诗人群像的璀璨高光与遗憾;听的是李白纵情飞扬的诗歌;说的是高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历程;道不尽的是,长安盛世的繁盛与梦想,那些岁月蹉跎,命运浮沉,英雄迟暮,恣意浪漫,游侠洒脱,不绝如缕的精神传承......
stcshyq 发表于 2023-7-31 16:14:1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目前的票房,讲苏轼的电影不会远了。
7月5号看完的那天,我说这部电影票房能破10亿,时至今日,依旧如此认为。



附:苏轼与李白,曾写过写一个命题:
当陶渊明王勃李白杜甫苏轼,写同一个命题作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joep 发表于 2023-7-31 16:14:3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分8.2有多厉害,看看在映的其他电影就知道了。
《消失的她》票房32.5亿,评分6.4。
《八角笼中》票房11.8亿,评分7.5。
《扫毒3》票房2.4亿,评分5.9。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能上8分的电影,基本算神作了。
如果你还有时间,不妨用1分钟了解下《长安三万里》好评的背后原因。
首先,影片人物形象90%满足了我们对历史的期待。
从小看语文课本插图的我们,早就把当年看到的唐朝名人形象刻在了心里。比如,李白就应该是插画中穿着白袍的诗仙形象。




而玉珍公主则是唐佣里最经典的模样。片中的她无论是脖子上戴的,还是头上插的,都是根据历史文物复原出的真实物件,贵在真实。


还有这位无论发型还是衣服,都张扬着潦草个性的书法家,张旭。果真是人如其字。真的很潦草,很随意。这样的人物多了几分生动有趣。




这样一个个丰富立体的人物,虽然出场时间不久,却成功俘获观众好感。让我们很快就记住了这个人物。这点对创作者来说极为困难,因为人物性格需要事件驱动,讲故事本来就难,还要在短时间内讲述这么多人物故事,难上加难。
其次,这些人物不但整体形象让人眼睛一亮,他们丰富的表情细节更是逼真到让人点赞。
片中人物表情之所以如此逼真,和制作者的努力用心是分不开的。这些制作者通过从镜子里不断观摩自己的表情,一点点抠细节,最终才把这些小表情描摹的栩栩如生。他们每天工作八小时,有七小时都用来照镜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个剧组的人员集体自恋呢。


最后,除了这些人物,影片中哪怕一个很小的动物,都有专业的人耗费大量时间去完成。其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就拿这个做老鹰的小伙来说,为了艺术,他毅然舍弃年薪几十万的游戏工作,耗费3年时间,只为做一个有一千万多根羽毛的老鹰。令人佩服的同时,也让人替他惋惜。毕竟3年一百万的工资,就这么打了水漂。真是任性。


开个玩笑,毕竟艺术无价。真的很赞赏他们这种为了艺术赴汤蹈火的精神。
总之,《长安三万里》所取得的成绩,是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逐梦的写实。感谢你们,给我们呈现了一出好戏。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中国动漫加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apolo 发表于 2023-7-31 16:14:5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9号下午去看的,巨幕厅,人并不多。我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的,我儿子对传统文化什么的并没多少兴趣,但是非常投入的坐了近三个小时,还有些意犹未尽。所以,我认为票房会低开高走吧,最终票房至少二十亿。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