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入驻抖音,15天涨粉1500万:刀郎现象背后留下的3个真相

[复制链接]
将进酒 发表于 2023-9-7 11:45: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罗刹海市》风靡全球后,刀郎入驻抖音,引起万千歌迷的欢呼雀跃。
短短15天,4首歌曲,粉丝突破1500多万。



刀郎下一首发什么歌曲,成了“刀迷”们的必修课。
他的爆火,也被称为“刀郎现象”而“刀郎现象”背后的3个真相,很值得细品。
01 内容传播得有多广,取决于用户的互动有多强

沉寂13年,刀郎的一首《罗刹海市》像挺机关枪,打得内娱“千疮百孔”。
歌曲爆火的同时,也让刀郎站上了风口浪尖。
做过自媒体的朋友都清楚,无论是一个作品,还是一次事件。
它会变成热点,都离不开用户的积极互动。
也就是离不开用户的点赞、评论、收藏、关注和转发。
点赞代表的是认同支持;评论代表的是有话想说。
收藏代表的是今后好找;关注代表的是期待后续。
转发代表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在关心什么。
想让一个作品疯传,关键还在于,让用户自动地疯狂转发。


可《罗刹海市》,跟我们以往听到的神曲《江南Style》、《小苹果》还不一样。
它既没有魔幻洗脑的旋律,也没有朗朗上口的歌词。
如果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了解的人,可能都不会关注《罗刹海市》。
那到底是什么引起用户对《罗刹海市》的疯狂转发呢?
每一个艺术作品出现,我们总以为自己在乎的是欣赏。
但大脑却替我们记得,作品背后的是非恩怨,才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罗刹海市》上热搜,其实还要拜,曾排挤过刀郎的几位歌手所赐。
2004年,横空出世的刀郎,凭借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遍两岸三地。


在那个唱片走下坡路的年代,周杰伦最畅销的《七里香》,才卖了200万张。
而《2002的第一场雪》光正规渠道就卖了270万张,当之无愧的排行榜第一。
刀郎作为一位草根歌手,突然成了市场的香饽饽。
这对占据市场主流的音乐圈而言,显然是次不小的震慑。
因此,乐坛的几位大佬,纷纷对刀郎做出猛烈的抨击。
那英批评刀郎的歌曲“不具备审美”。


杨坤讽刺,刀郎让大陆音乐倒退了15年。
汪峰表示刀郎的流行,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高晓松更是扬言,谁送他刀郎的专辑,就扔进垃圾桶。
刀郎在各种负面舆论的冲击下,无奈退出了歌坛。
很显然,2023年的《罗刹海市》,给大家的互动,提供了足够的话题和谈资。
互联网时代,争议是引发热度的催化剂。
《罗刹海市》到底有没有暗讽某些人,刀郎一直没回应。
所以,网友们一致认为,这是刀郎借新歌,对几位歌手的一次复仇。
于是几位歌手的评论区,成了网友们的“舆论战场”。
刀郎越不解释,网友就越激烈,热度也就越来越大。
而不少自媒体人,看到《罗刹海市》的热度不减。
纷纷蹭热点进行二次创作,从笛子、二胡等乐器的演唱,到跨界领域的知识分享。
在互联网的助推下,《罗刹海市》引发了全民围观。
02 你被多少人支持,取决于你为多少人发声

南大教授苗怀明在一次采访时表示,刀郎通过《罗刹海市》,嘲讽社会的不良现象,选取的角度非常巧妙。
至于它的歌词,是在针对谁,那就见仁见智了。
对号入座的人越多,就说明这首歌的讽刺意义越大。
大众都是需要寻找共鸣和认同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蝇营狗苟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腐败官员为夺大权,对单位恶行的纵容。


不良商人为求利益,对平民百姓的压榨。
畸形教育为满私欲,对低龄少年的毒害。
流量戏子为博名利,对普罗大众的欺瞒。
世人也很清楚,这些丑陋现象并非一日之寒。
更不是光靠某个人之力,就能解决的。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个人微弱的声音,终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刀郎的再次出现,像是一把四十米大刀,朝这个病态的社会挥舞了起来。
他基于社会多年的洞察,借助《聊斋志异》并结合现代歌曲,创作出《山歌聊斋》。


这些歌,如同一声惊天的炸雷,不仅击中了大家压抑已久的心,还炸出了全民呐喊。
刀郎的歌里,除了对众生皆苦的感慨。
还有对世间乱象的一系列讽刺。
比如,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认不清自己,没真才实学,却爱投机钻营。
仗着手中的话语权,大力排挤后来者。
大家苦内卷久矣,而《罗刹海市》的爆火,刚好给了他们一个宣泄出口。
于是,他们把不满化身为一腔怒火,转移到几位大佬的评论区。


有人说,这是被怨恨冲昏头脑的盲目跟风。
但在舆论的世界里,是没任何道理可讲的。
一个人在现实中越弱,舆论里就越强。
现实中,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面对上层的打压,强者的霸凌,很多时候,会因为自保而忍气吞声。
所以很多人,要替曾被欺负的刀郎“伸张正义”。
但背后其实想表达,自己被那些手握话语权的人,强行剥夺喜好的不满。
与其说他们是在替刀郎喊冤,不如说他们是在借刀郎替自己喊冤。
他们认为,刀郎是当今乐坛正义的化身。
大家希望那些蝇营狗苟之辈,压力大一点,能收敛一点。
至少在明面上,看起来大家更公平一点。
跳梁小丑只是刀郎歌曲的表象。
刀郎能成为一种现象,是因为底层大众需要它火!
网易云音乐有个热评:谁把歌曲献给人民,人民就把谁高高捧起。


就像刀郎在歌里唱道:“犹记世人多悲苦,一呼九野声慷慨。”
它描述的是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唱出的是老百姓真实的心声。
正所谓,你能为多少人发声,就有多少人支持你、认可你。
不是刀郎需要迎合谁,而是大众需要刀郎。
03 别人对你的态度,只取决于你的价值。

过去,我一直以为,只要我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同样尊重我。
后来我发现错了,有些人就算你态度再好、再尊重他,他也未必会瞧你一眼。
因为在他们眼里,对待一个人的态度,看的永远是对方能带来什么价值。
刀郎在早年火的时候,他一直都很尊重音乐圈的同行。


从他的采访、以及跟同行的处世就能看出,他是一个谦逊且真诚的人。
可在一些手握话语权的强者眼里,刀郎的歌是既俗又low的。
刀郎无奈退圈的10多年时间,一心把自己埋在音乐里,同时也埋在了书堆里。
再次回归时,他没有了当初的青涩。
从习惯带鸭舌帽的青年,成了大腹便便的光头大叔。
歌曲的风格也打破了之前的接地气,歌词更是引经据典,融入了传统文学。
如果说刀郎20年前的歌曲,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雪,耳目一新、意犹未尽。
那么今年的《山歌聊斋》,就是一团意恩仇的火,鞭辟入里、酣畅淋漓。
多年前,曾经那些对刀郎释放的文化傲慢、圈子霸凌。
是刀郎在多年后,重挥四十米大刀,对诸多丑陋,进行的一次挥斩。
他凭一己之力,提升了音乐欣赏的门槛,也把传统文化拉回了15年。
不少人表示,现在听刀郎的歌还得看解读,要不然都不知道,讲了什么故事。


我想现在也没有人会说,刀郎的音乐没文化,听刀郎歌的人,都是农民工。
不仅如此,刀郎还通过音乐带领他的粉丝,完成了3次升华。
第一次,粉丝开始关注世间的不公和丑陋、内心多一点正义。
第二次,粉丝学会了静下来欣赏音乐、了解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求知欲。
第三次,粉丝从刀郎传达的价值观,开始了对命运的思考。
都说,一个人的价值,决定了他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也决定了别人对他的态度。这也是刀郎的新歌,为何能获得田震等人的支持。


还会被央视,以及蒲松龄后代认可的原因。
有人说,刀郎的新歌,现在听不懂了,已经脱离了大众。
但在我看来,并不是刀郎脱离了大众,而是我们抛弃传统文化太久了。
刀郎一直在进步,他只是借助传统文化,在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思考。
要改的不是他,而是停滞不前的我们。
你可以不喜欢他的歌,但不能否认他的才华,更不能否定他的价值。
为何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做一个强大的人,因为世界对弱者太苛刻了!
强者有脾气那叫个性,弱者发脾气那叫找死!
强者吹牛,那叫自信霸气;弱者吹牛,会被人骂“谁给你的勇气?”
所以,不要抱怨别人老是对自己冷眼相待。
只有让自己持续有价值,才能一直让他人刮目相看。
04 写在最后

很喜欢一句话:“一个人能成功,是因为很多人都希望他成功。”
回头再看刀郎现象,不难发现,刀郎新歌的爆火,离不开用户的深度互动。
想赢得他人的支持和认可,至少要先了解他人的需求,并努力为其发声。
但别人对你的态度怎么样,最终还是看,你能给对方带来什么价值。
希望,你我都能成为一个持续有价值的人,不止是获得他人认可,更是不再受他人冷眼。
全部回复4 显示全部楼层
zhanhua999 发表于 2023-9-7 11:45: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釆斐然,透彻[赞][赞][赞]
arrow 发表于 2023-9-7 11:45:5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wangqua8 发表于 2023-9-7 11:46: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怎么才这么点评论。刚看到一个说《罗刹海市》难听的帖子,评论三百多条了[捂脸]
attribt 发表于 2023-9-7 11:46:5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有些作者,故意制造争议和槽点吧[捂脸]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