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蚂蚁金服)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样子?能用 ...

[复制链接]
lx111 发表于 2023-9-6 20:03:4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了解科技金融的发展背景,有哪些是值得同行业学习的,踩过哪些坑?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junny4784 发表于 2023-9-6 20:04:0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4日更新——
有学弟看了这篇回答,提了个问题:
比较好奇支付宝和政府的关系,T+0存取、便捷支付直接造成用户把钱从银行卡拿出来存到支付宝,至少小额的层面是这样。支付宝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试探、调整政府关系,做到能允许他去切银行的蛋糕?
其实这个问题要拆开来看:
1. 我国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态度是:先允许试发展,成功则出台规范,出问题则出手管(比如p2p,互联网征信)。这也推动了我国互联网支付&金融领先世界
2. 因此,互金的习惯做法是先上车再买票,先推业务,同时警惕观察政策动向
3. 政府监管和银行、银联是多个角色,动蛋糕疼的是后两者
4 有些业务为啥银行也愿意合作(比如银行帮忙拓展商户)?——这要找突破口,先找弱势银行,银行为了拓业务会跟第三方支付合作(流量大),弱势银行接了市场效果好,强势银行不接就落后,就会跟着接
5 但银行、银联也不会甘心,于是切断了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联系,且有云闪付等产品抢占市场
归根结底是一句话:博弈永远是动态的,只有利益才是永恒。
——原回答——
被邀请答这个问题,真是缘妙不可言。。。[狗头]
这篇文章是学生时代(感觉已经隔了好久,哭)研究互联网公司时整理的资料,所有信息都来自网络上的公开信息(我也不可能搞到啥额外信息)。
作为行业泛从业者,近期想集中研究下几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发展历程,刚好见到这个问题,就把学生时期的资料整理下,加上自己的理解思路。
之后考虑整理写写平安金融、京东金融,当然还有微信支付~喜欢的朋友们点个赞留个言支持下吧!
【写作思路】
我不想把充满创新、波涛壮阔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写成「编年史」。所以后续内容都会从「做产品」的角度出发来写,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案迭代」的逻辑来讲。
任何一项互联网金融创新,都不是凭空出现,总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诞生的。只是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好有坏,有的优雅而高效,有的虽然解决了老问题,又衍生出新问题。
归根结底,我们可以去看每一项金融创新背后的问题背景,探讨对问题的解决思路。这样总结出的方法论,才能指引未来创新。
若只是了解些「行业八卦」,看似熟悉行业,实际只是流于表面而已。
【索引】

  • 卷一 支付宝的出现
  • 卷二 阿里小贷与B端诉求
  • 卷三 移动支付的星星之火
  • 卷四 余额宝与理财观念普及
  • 卷五 招财宝的暴雷
  • 卷六 移动支付巨头逐鹿
  • 卷七 花呗逐步走出阿里
<hr/>卷一 支付宝的出现


  • 问题背景:C2C交易的信任问题
话说公元2003年5月,阿里巴巴推出了「淘宝网」,从以往的B2C模式转入C2C的战场。
在早期淘宝网,卖家是中小商家为主,缺少相应的资质保障,加之早期淘宝网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很长时间内淘宝网是便宜低价、假冒山寨的代名词),消费者在平台购物就放不下心来。
买到假货怎么办?拿了钱不发货怎么办?卖家跑路怎么办?如果商家产生了不诚信的行为,消费者难以维权,这增加了消费者的顾虑,自然也阻碍了很多交易。
用户放不下心,交易没法进行,这给淘宝网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那么,如何解决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任问题呢?

  • 解决方案雏形:第三方托管
淘宝网借鉴了国外的Escrow模式(第三方托管)。在股票交易市场,原本用户投资的钱都是先存入券商的账户,要是券商产生了恶意行为,投资者的资金就会遇到风险。因此产生了第三方托管银行,投资者的钱进入托管银行账户,产生交易行为的时候,托管银行再根据指令把资金转入券商的股票交易账户。这样保证了股票投资账户和资金托管账户的分离,减少了信任危机。
采用Escrow模式,淘宝网在2003年10月推出了一款叫做「安全交易」的能力。买家把资金先存入淘宝网的托管账户,如果用户确认收货,淘宝就把资金转入商家账户;如果买家不满意发起退款,淘宝就把资金退回买家。如此一来,买家的权益得到了保障,交易也就更加方便地执行下去。
这项能力带来的收益有多大呢?2003年淘宝的交易额只有2千多万元,到了2004年底,年交易额已经超过10亿,整整40倍以上的涨幅。
这项担保交易的功能,就是支付宝的雏形。



图片来自网络


  • 正式方案:支付宝诞生
2004年12月29日,支付宝正式注册成立。
随着担保交易的成熟,支付宝的用户越来越多。这时候阿里领导层意识到,这个支付服务可以不用局限在淘宝交易里啊,完全可以把这项能力包装成通用能力,给到其他行业去使用。
比如你充游戏点卡,是不是也担心充值了买不到道具,遇到无良游戏开发商怎么办?这种问题支付宝的能力不是也能尝试去解决?
于是,2005年开始支付宝就开始接入其他非淘宝场景的交易,包括游戏充值、航空机票等等。随后也开始大举进入民生缴费领域,可以在网上用支付宝缴纳水费、电费、通信费等日常费用。
2008年8月的时候,支付宝用户数突破1亿,已经超越淘宝网的8000万用户。这意味着支付宝已经实现了独立成长。

  • 方案迭代:快捷支付的推广
然而,这个时候支付宝的用户体验却还是非常糟糕。直到2010年,支付宝的支付成功率还只有60%。今天已经习惯线上支付的我们,应该很难想象40%的付款失败率是什么体验。据说,马云在年会上直接大发脾气,说支付宝的体验是「烂到极点」。
因此2010年春节,支付宝团队开了一场反思会,后来被称为「骆驼大会」,这场大会后支付宝开始发力改善支付环节中的体验。
这个阶段比较值得关注的,就是「快捷支付」的推广。
此前在网上进行支付,需要通过网银才能实现。有一定网民年龄的人应该都会记得网银支付的痛苦:首先要安装一个网银安全控件保证网络环境安全,然后要手动输入银行卡账号,再输入自己的交易密码。
这里每多一步操作,就多了一次流失率,对于交易来说简直不能忍。(如果想体验,可以找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的报名链接,就可以体验到这个原始的支付方式。。。。反正我是试了几次安装控件失败就放弃了)
而使用快捷支付,只需要首次进行绑定,输入银行卡卡号、手机等信息,第三方支付方式向银行验证手机号码准确性,然后发送动态口令到用户手机上,用户输入口令即可绑定。此后用户再次支付,就只需要简单输入交易密码即可,无需繁琐地绑定银行卡。
2010年12月23日,支付宝与中国银行合作,首次推出信用卡快捷支付。随后支付宝也在不断扩大快捷支付的覆盖范围。
由于快捷支付动了银行的利益,银行对快捷支付进行了诸多限制,比如只能进行小额支付。但快捷支付的产生,让网上支付变得更加便捷,降低了用户接受网上支付的门槛。
<hr/>卷二 阿里小贷与B端诉求


  • 问题背景:被遗弃的大多数
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如果说支付宝是为了解决C端交易的困难,那么阿里小贷则是为了解决B端资金的问题。
在阿里平台上的许多小微企业,经常会遇到资金上的短缺。但是这类企业缺钱时,很难从银行搞到贷款。
原因很简单,一是事前很难进行信用评估。这些小微企业本身财务情况不像大企业那么透明,也没有充足的资产来进行抵押,银行在放款的时候很难评估这些企业的信用,万一钱给了你跑路咋办?
二是事后很难对企业的资金使用进行监管。小企业那么多,银行很难监管到位。如果企业拿到钱就疯狂砸钱扩张,或者把钱不正当地挪用,最后企业破产,银行找谁把钱要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小微企业变成了银行遗弃的大多数。
于是就是恶性的连环影响,小企业信用评估难,导致小企业难以借到贷款,导致小企业无法快速发展,甚至有资金困难;而小企业活得不好,最终吃亏的还是阿里巴巴的平台生态。
所以阿里巴巴自然很想解决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

  • 解决方案雏形:提供小微企业贷款
阿里巴巴确实有数据上的优势。相比于银行,阿里巴巴手上有更多小微商家的信息。早在2002年,阿里搞了一个叫「诚信通」的业务,对于阿里巴巴的会员企业,进行资质评估。而且当时阿里平台上大约有3700W家中小企业入驻,他们在平台上产生的交易数据,可以提供很多信用评估的依据。
所以2007年,阿里和建行、工行合作,推出了「e贷通」和「易融通」两个贷款产品,阿里提供中小企业信息帮助筛选优质企业,银行负责给钱。不过这个方案还比较简陋,实际成功拿到贷款的企业不多。
2010年,阿里开始尝试自己搞贷款业务,推出来「阿里小贷」。当时阿里在浙江、重庆两个地方搞了两家贷款公司,专门给阿里电商体系里的商家提供贷款。



图片来自网络


  • 方案成型:小贷业务的扩大与网商银行
当然,以阿里手头上的资金,应该满足不了手下这么大量的中小企业,而且央行也规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数量限制。怎么解决呢?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种叫「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不熟悉的同学可以看这里:什么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 王瑞恩的回答 - 知乎
粗暴来说,就是阿里把20万贷给中小企业,假设可以收到本金20万+利息2万,共22万;阿里再把收到本息的资格,以21万转手卖给其他资金方;这样阿里自己赚了了1万,手上又有21万的现金,又可以把这21万贷出去……
如此循环,阿里实际可以借出去的钱就很多了,也让很多中小企业搞到了贷款。
2014年,蚂蚁金服成立后,这些小贷业务就被收归了,改名叫「蚂蚁小贷」。
2015年,蚂蚁金服又建立了「网商银行」。小贷业务被再次收归,又更名为「网商贷」。到2018年,网商银行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总量已经超过2万亿。
我们去看网商的口号,叫「无微不至」。从这点上看,虽然小贷业务已经发展成独立的民营银行业务,但是与阿里小贷最初的出发点依然是相同的。
<hr/>卷三 移动支付的星星之火


  • 背景:移动网络的普及和NFC技术
早期的支付宝主要还是依托于PC网站,使用场景也主要是网站购物为主。PC时代,人们接触互联网,都需要找特定时间,坐在台式电脑,连接宽带才能上网。可以说,此时的线上支付,虽然确实大大提高了效率,但还没有真正到改变人们生活的地步。
到了2011年左右,事情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年,中国还是3G时代,截止10月份,移动手机的用户达到9.64亿,此时3G用户总数达到1.1亿,基本占到了总人口的十分之一。移动手机给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新的接触互联网的触点。
那问题就来了,在移动端,用户怎么样完成线上支付呢?
最开始尝试搞移动支付的,其实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银联和三大通信运营商。最初的移动支付方式,如果大家还有印象,是叫「NFC」(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在手机内置芯片,通过无线电波的方式与其他终端传递信息。



图片来自网络

2005、06年左右,银联和中国移动联合开发了一套基于金融卡IC芯片的移动支付方案。此后三大运营商纷纷涉足移动支付领域。
但NFC的方式推广起来难度不小。一方面,大家对于NFC的技术标准迟迟无法达成一致,争吵之中错过了推广的黄金时间;另一方面,要搞NFC支付,银行的各种POS设备都要改造,这里面的硬件替换成本很高,银行没啥动力去搞。
NFC的推进迟缓,给了互联网公司一个可趁之机。

  • 解决方案:条码支付与二维码支付
也就是在2011年,支付宝开始想在移动市场里搞事情了。
在这一年7月,支付宝推出了「条码支付」的解决方案,用户只需要出示手机里的条形码,商家进行扫码就可以完成收款。
条码支付的优势在于,条码支付不必依赖于传统的POS硬件设备,只需要商户电脑连接一支扫码枪即可。就算一些小商家连扫码枪都没有,也只需要掏出手机来扫码收款就好。
这个方式,不仅比起传统收银效率更高,而且也巧妙避开了NFC的设备替换成本,战胜NFC也是情理之中。
同年10月,支付宝又宣布将推出手机「二维码支付」的方案。
二维码方案就不只局限在商家收款场景了。用户可以直接用自己的手机扫描商家的二维码支付,用户扫商户,而不是商户扫用户,这样商户只需要生成一个二维码就成,整体方便了不少。
可以说,二维码支付为移动支付提供了一个突破口,从此支付有可能从线上走向线下,打开了一个海量级别的交易市场。
不过,此时移动端的支付宝还算不上成熟,虽然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但用户习惯并没有真正被建立起来。为了完成扫码支付,用户还需要专门下载一个支付宝app,这加大了用户的使用门槛。事实上,等到2013年微信支付诞生后,由于微信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得更紧密,用户使用微信扫一扫进行二维码支付是更自然而然的操作。
真正推广线下移动支付,2011这个时间点还为时过早。一直到2014年,移动支付才真正迎来爆发期。
<hr/>卷四 余额宝与理财观念普及


  • 问题背景:用户生息需求&天弘的渠道困境
移动支付的好戏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先回头来看2013年余额宝的诞生。
随着支付宝市场的增大,用户存在支付宝账户的钱也慢慢多了起来。但是用户放在这些账户里的钱是没有利息的。为什么呢?因为央行有一项规定,第三方支付公司不能为用户支付利息,否则第三方公司既能存钱、又能生息,不就间接变成了银行吗?
用户钱在支付宝不能生息,他们自然不愿意把大量的资金放在支付宝,这会导致支付宝平台上的资金量上不去。同时,有的商户因为交易原因,也会有钱存在支付宝账户里,他们也很希望这些钱能够生息。
所以支付宝需要找到一个办法,既不违反央行规定,又能让用户的钱生钱。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在另一边,天弘基金有着自己的苦恼,基金公司的收入来源在于管理费与基金交易的手续费,要想赚钱必须把资金规模做大。
但是要做大资金规模,必须有渠道可以吸引资金。传统的渠道都来自银行,市面那么多的基金,你要让银行帮忙推销给客户,就得给银行一大笔渠道费(接近管理费的3-4成)。而天弘当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基金公司,负担不起这么高的渠道费,只能另谋渠道。
一个有大把资金但生不了息,一个有投资能力但缺少资金,支付宝和天弘自然一拍即合。

  • 解决方案:「屌丝理财神器」余额宝
2013年6月13日,支付宝和天弘基金联合推出了「余额宝」。由天弘基金提供一套底层的货币基金产品,在支付宝上包装成「余额宝」的产品形式进行直销。
用户把账号里的资金存进余额宝,相当于购买了一款货币基金,这些资金就可以获得对应的利息。而这个利息是通过正规的货币基金产生,不是支付宝提供的,也规避了监管上的规则限制。
可以说,余额宝确实是在用户体验上做了一个重要的金融创新,主要的创新点有一下几个:
1.实现了资金取出T+0到账。以往的货币基金,卖出基金的资金要T+1才能到账,那如果用户急着用钱,肯定等不及。
余额宝实现T+0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余额宝自己要搞一个资金池,用户取钱时,先自己从资金池掏钱给用户,等T+1时再把卖出基金的资金填回资金池。当然,维护这个资金池肯定需要不少成本,这个成本就需要余额宝来承担了(具体方式可以看:余额宝 T+0 是如何实现的? - movieatravelove的回答 - 知乎 讲得很清楚)



图片取自@movieatravelove的知乎回答

2.实现了随时灵活消费。余额宝里的钱,在使用支付宝消费时可以灵活使用。用户基本感受不到货币基金的延时性。由于支付宝消费的费用也是延后付给商户的,甚至不需要准备资金池就可以实现。
3. 降低了购买门槛。过去货币基金的申购起点是1000元,余额宝直接降到了1元起购。
由于这些特点,余额宝极大降低了用户的理解成本和参与门槛,用户基本不用理解自己购买了货币基金。「灵活取用、1元起购」,让很多以前没有理财意识、或者没有充足资金理财的用户也能随手理财。
余额宝最开始推广,打的定位正是「屌丝理财神器」。而余额宝推出不久,马上收到了市场的热烈响应,上线5个月,余额宝规模便突破1000亿。目前,余额宝的资金早已破万亿,天弘基金也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单只基金。

  • 发展演变:高收益神话的逐步消失
最开始用余额宝的人都有印象,在余额宝上线初期,收益率最高达到6.76%,创下了短期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神话。为什么余额宝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收益率?
余额宝上线初期,恰好遇到了国家大力实行「去杠杆化」,银行普遍遇到了号称「史上最严重」的2013年钱荒。
货币基金投资的方向,正是银行间的货币市场。既然银行缺钱,那么借取资金的价格就变贵了,那货币基金自然就能够获得超高收益。



图片取自网络

然而随着银行间货币市场逐步恢复正常,余额宝的高收益神话逐步消失。余额宝的收益在随后几年也逐步恢复到普通货币基金的水平。
事实上,由于天弘基金的资金规模过大,投资方向也受到监管层的关注,基金基本是稳定为主。所以收益率也大大下降。目前余额宝的收益率早已跌破2%。只剩下1.86%左右,已经比不上普通的货币基金了。
不过总体而言,余额宝的理财普及教育之功还是不可忽视的,目前也还有一些理财小白习惯把资金放在余额宝,主要也是出于「懒人理财」的目的。
<hr/>卷五 招财宝的暴雷


  • 问题背景:余额宝理财定位的代替者
时间到了2014年,此时余额宝的利率已经迭代4%,增长也逐渐放缓。余额宝创始成员祖国明也表示,余额宝的定位一直是「管理闲散资金的工具」,而不是追求收益的理财工具。
但是用户们的理财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啊,余额宝教育了公众理财观念,现在利率不行了,大家自然要找一个新的理财产品。

  • 解决方案:招财宝的新玩法
偌大的用户需求市场摆在这,支付宝不可能放着不要。
于是2014年4月,支付宝又推出了一款专注理财的产品,叫「招财宝」。招财宝本质是集合了各种理财产品的平台市场,提供用户购买的理财产品包括:借款类产品、保险产品、基金产品和债权转让四类。
招财宝的定位设想其实很清楚,借用虎嗅网一篇文章的总结:「以后理财的钱去找“招财宝”,消费的钱想理财去找“余额宝”。」和余额宝之间的分工很明确。



目前还能看到的招财宝网站遗迹

本来,招财宝看起来就是普通的理财产品销售平台。但偏偏招财宝搞出了一套骚操作——「个人贷」,也叫「变现功能」
简单来说,你买了一款定期理财产品,比如花了1万买一年期的债券。如果你在半年后就需要钱,那么你可以用这1万债券的本金和1年后的到期收益作为抵押(假设本息共计1万2千),生成一笔个人的借款,打包成一个「个人贷」的理财产品,去卖给其他投资者老王(假设卖出价格是1万1千)。
这样,你就相当于提前变现了定期理财产品的钱,拿到了1万1,你赚了1千。而老王等到债券到期,可以获得1万2,他也赚了一千。
招财宝变现功能,本质上是通过不同投资者之间「时间错配」的方式,让定期理财产品也可以有活期一样的灵活取用。
其实平心而论,这种「变现」功能,最初也是像余额宝一样,想要保证用户的资金流动性。从方案构思上是正向的。只是后来的演变超出了控制。

  • 新的问题:侨兴违约的暴雷事件
这种个人贷的方式,本质上接近于P2P模式。明眼人其实能看出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个人贷可以无限循环。你买的的理财产品,可以打包成个人贷卖给老王,老王同样可以把个人贷打包卖给老张,老张又可以卖给老李……
而且,当你买了一个「个人贷」产品时,你根本不知道这是叠加了多少层的个人贷。
是不是像极了08年金融危机的「次贷危机」?
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底层的资产发生问题,就会引发一系列牵连问题。比如你买的债券违约了,还不了你本息;你也就还不了老王,老王还不起老张……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总会发生。
果然在2016年12月,招财宝的一款理财产品「侨兴私募债」发生违约,涉及金额超过3亿元。关键在于这个底层债券被封装成为多层的「个人贷」,最后导致大量个人贷产品的购买者遭受经济损失。



图片来自零壹财经

虽然最后相关资金都赔付给了投资者,但这场危机还是暴露招财宝模式的巨大问题。不久后,支付宝最终下线了招财宝。
金融创新始终伴随着种种风险,需要金融产品的设计者充分考虑,这次事件也是一次告诫。
<hr/>卷六 移动支付巨头逐鹿


  • 问题背景:支付宝一家独大与微信支付的崛起
终于来到移动支付大战的故事线了。
在移动支付大战之前,也就是2013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基本是支付宝一家独大,由于背靠强大的电商交易体系,支付宝占据着市场超过70%的比重。
此时腾讯虽然推出了财付通,但由于社交产品距离交易场景较远,在移动支付市场只占3%的份额,与紧靠电商交易的支付宝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2013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2013年8月5日,微信推出了微信支付。此时微信的月活用户已经突破3亿,由于微信是移动互联网下用户的重要社交软件,从微信切入移动支付领域非常顺理成章,由此对支付宝造成了新的挑战。



图片来自网络


  • 第一役:春节红包的爆红
2014年春节,微信支付推出了「新年红包」功能,当时的随机拼手气红包瞬间点燃了各个微信群。从除夕到正月初八,共有800多万人领取了4000多万个微信红包。
由于发红包需要绑定银行卡,微信支付在短短几天内获得了可观的绑卡数量,外界评论「微信红包一夜之间干完了支付宝花了10年干的事情」,马云后来也评论新年红包是「偷袭珍珠港」。至今微信红包依然是互联网人津津乐道的产品佳话。
2015年,微信和央视春晚合作,推出了摇一摇得现金红包的活动。除夕当晚,微信红包收发数量超过10亿,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到110亿次。自此之后,每年的春晚都成了互联网巨头们争抢流量的重要舞台。
红包爆红后,微信支付开始崛起,从而拉开了移动支付市场拉锯战的序幕。

  • 第二役:打车大战
红包之战是推动了用户进行绑卡,但要真正开始推动移动支付,还需要找到匹配线下支付的场景。
恰好2014年,打车业务出现了抢夺市场的激烈战斗。打车行业的两大龙头滴滴打车(当时还叫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进行了大量烧钱补贴,以争抢用户。两家企业背后的金主,正是腾讯和阿里。
对于移动支付来说,线下打车是非常适合培养用户支付习惯的场景。打车整个过程是在移动手机上完成的,自然需要在移动端有匹配的支付方式。同时,打车也是人们生活中相对低额、高频的刚性需求,利于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
这场烧钱之战从2014年1月6日,一直打到了8月,整整持续了大半年。打车大战之后,支付宝仍然保持市场占有率74.92%的绝对优势,不过,财付通的份额提高到了11.43%,比13年提升了接近3倍。



图片来自易观智库


  • 第三役:O2O大战
时间紧锣密鼓来到了2015年,打车大战才刚收官不久,O2O的其他领域又燃起了新的战火。
这边厢,腾讯投资了大众点评、饿了么,随后又入股了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的新美大;那边厢,阿里也砸了大量资金重启口碑。
归根结底,无论是打车大战、还是O2O大战,都是移动支付在找寻合适自己的支付场景。低额、高频、刚性、移动,这四个关键特性决定了移动支付巨头会在什么领域里鏖战。
在这几次市场抢夺战后,移动市场的格局基本明朗起来。到2016年末,支付宝的市场占比降到了54%,但依然占据这移动支付的大半江山;微信支付背后的财付通,市场份额也攀升到了37%。两者占据了第三方移动支付的9成蛋糕。
此后至今,两方市场占比基本稳定。



图片来自易观智库

但更关键的是,移动支付在这几年的巨头之争中,获得了非常深远的普及推广。我们可以看到,从2014开始至今,移动支付交易量逐步攀升,除了巨头受益之外,广大民众的支付也获得了更为便捷的体验。
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移动支付行业,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



图片来自艾媒咨询

<hr/>卷七 花呗逐步走出阿里

随着支付、金融业务的不断成熟,阿里也逐渐将金融服务类业务独立拆分出来。
先是在2013年3月,阿里宣布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主要业务范畴涉及包括支付、小贷、保险、担保等领域。小微金融正是蚂蚁金服的前身,也意味着支付宝完成了支付到金融的转化。
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
至于蚂蚁金服成立后的新产品,这里就主要讲讲蚂蚁花呗,其他产品后续有机会再补充。

  • 背景问题:支付失败量的难题
阿里金融体系的小微贷款业务,分为两条线:一条to B,面向小微企业,前面提到的阿里小贷、网商银行就是这个方面的贷款产品;另一条to C,面向消费者,花呗就是其中的代表。
早在花呗出现之前,阿里已经有其他to C的贷款业务。花呗的负责人郝颖,最初就是做to C贷款业务。
在花呗之前,郝颖所在团队就做出了「阿里分期」。主要面向的是金额高的商品,比如3C产品、家用电器等等。主要目的还是推动这些大额商品的消费,降低用户的购买门槛。(ps.后来阿里分期合并入花呗,改名「花呗分期」)



以前的「阿里分期」,目前叫「花呗分期」

不过阿里分期有一个问题,就是频次太低了。3C、家电这些产品不是天天都会买,能覆盖的场景很有限。
于是他们试图把消费信贷普及到更广泛的交易当中。既然要普及,就需要找突破口。而他们也确实在阿里成熟的交易生态里,找到一个突破口——支付成功率
当时,支付宝的支付成功率是96%,虽然看着很高,但如果考虑支付宝的用户基数,剩余4%的支付失败量已经很庞大了。而且用户走到支付这一步,已经经过了浏览、对比、决策、下单的漫长环节,到了最后一步支付失败,无疑对平台是极其可惜的,对用户体验也很伤。
花呗诞生时,背负的任务正是保证支付的顺利进行,支付成功率成为项目的第一个KPI。

  • 解决方案:花呗的盈利方式和资金来源
2015年4月,花呗正式对外推出。
花呗的用户体验其实类似于信用卡,比较简单就不多介绍了。用户可以获得一定的提前消费额度,「先消费、后付款」。同样,在还款日之前,用户也可以享受一定的免息期。
这里主要讲下花呗的盈利模式和资金来源。
先说花呗怎么赚钱。花呗挣钱的渠道主要有三个:

  • 用户分期付款的手续费。如果花呗的账单金额过高,可以选择分期付款,目前12期总手续费8.80%,也就是1万元分12期,手续费需要880元。
2. 用户逾期支付的利息。如果到了还款日还没有还款,就要支付利息。每天的日利率是万分之五,是不是看着不多,但换算成一年,年利率高达18.25%。推崇提前消费的年轻人,还是留点心眼吧哈哈
3. 商户交易的手续费。买家使用花呗付款,商家需要向花呗支付手续费,目前天猫商家是0.8%,淘宝商家是1%。
正是因为有这几种盈利来源,花呗才能cover掉免息期带来的资金成本。
讲完了盈利方式,再讲资金来源。
那么多的用户,那么大量的消费额,花呗哪来那么多资金呢?
这里就涉及到之前介绍阿里小贷时说的「资产证券化」(ABS):花呗先对用户发放贷款,再把接收用户还款的权利,打包成证券卖给资金提供方,卖出赚来的资金又可以作为贷款放给新的用户。
这一放一卖,花呗几乎就成了「无本生意」,而且可以不断加杠杆,给海量用户发放贷款。

  • 方案迭代:花呗「走出阿里」
花呗除了能提升支付宝的支付成功率外,本身无疑是一个非常赚钱的项目。随着花呗在天猫、淘宝体系的成熟应用,花呗也在逐步「走出阿里」。
2015年7月,花呗与唯品会、聚美优品、一号店、当当网、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实现合作。自此之后,非阿里系的商家也能接入花呗的能力。
2018年,为了扩大花呗的线下覆盖率,花呗又推出了「当面花」,在没开通花呗收款的街边小店也能使用花呗。
而通过这些方式,花呗其实切走了信用卡支付所无法涵盖的市场蛋糕。过去无法申请信用卡的用户,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提前买买买;而信用卡是几乎无法覆盖的小微商户场景,也被花呗打入。
<hr/>讲到这里,蚂蚁金服的主要产品,包括支付宝、阿里小贷、后来的网商银行、余额宝、招财宝、移动支付、蚂蚁花呗,本篇已经基本都讲了一遍。
至于其他产品,比如蚂蚁借呗、芝麻信用、蚂蚁财富、蚂蚁金融云;以及一些非金融的玩法,比如之前风波不断的圈子、校园日记,公益创新的蚂蚁森林、过年的集五福,其实都是近几年出现的事物,新事物往往还没有定论,同时大家也不会陌生,这里就不再多谈了。

写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回到一开始的思路:
任何一项互联网金融创新,都不是凭空出现,总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诞生的。了解金融创新的历史,务必要了解其背后的问题背景、为什么面对这些问题要采用这种方案、方案会造成什么影响。
后续继续写微信支付、平安金融、京东金融,在这里立个 flag。想看的朋友点个赞,给我一点动力。
这么长的文章你都看完了,还不点个赞吗哈哈!!

最近我也开了个人公众号,会经常更新自己的产品思考,也欢迎大家关注!
个人公众号: 大水的产品异想

个人其他关于产品领域的回答,可见:

  • 产品新人的技术基础入门,目前已被收藏600+次:
产品经理如何大致听懂开发之间的对话?

  • 零基础新人入门产品的攻略,记录了自己从对互联网一无所知到入职腾信微信产品的历程,都是亲身摸爬的心血哇,目前已被收藏400+次:
黄大水:产品之路曲径通幽——零基础产品经理入门心路

  • 专为求职学生定制的产品报告写法,感谢求职公众号「lala实习日记本」转载:
写一篇产品体验报告需从哪些方面入手?

  • 产品、运营入门资料大汇编,之前为办复旦互联网协会时给学弟妹们整理的,新手入门一篇就够啦:
黄大水:产品/运营入门资料全面大整理!!

  • 关于群面、单面的面试技巧,记录了我的一次面试经验,希望能有所启发:
黄大水:庖丁解牛式复盘——2018年网易PM599产培生面试通关全流程
码字不易,欢迎点赞!!!!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