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诺兰新作《奥本海默》?

[复制链接]
基地组织 发表于 2023-9-5 18:26:0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评价诺兰新作《奥本海默》?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youxibiao 发表于 2023-9-5 18:26: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30号,奥本海默上映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看了。事先故意没有做功课,看完发现完全不影响观影。基本上你只需要知道一个背景知识,美国在战后兴起了麦卡锡主义,就可以了。这是一部把对话和文戏拍成动作戏的电影。三个小时,持续密集的对话,满满的信息量,你来我往的交锋,让你不敢走神一刻,就怕漏掉重要的信息,说实话,看得有点累。
诺兰的电影一直是快节奏大信息量的风格,这部同样如此。诺兰的上部电影《信条》,过于沉迷于高概念,并没有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感故事打动我,电影似乎变成了对高概念的图解。相比《信条》,本片落地很多,没有空洞的概念,而是踏踏实实地讲故事和塑造人物。我也至少看得更明白一点,越琢磨,越发现本片蕴藏了很多东西。
一、奥本海默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我觉得,这是一个理科生被文科生玩弄的故事奥本海默作为天才物理学家,以为可以靠科技拯救世界,却发现自己被美国的官员们玩弄,制造的原子弹被用来摧毁许多人的生命,之后更可能毁灭世界。自己仿佛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在他帮助美国研发原子弹后,又被美国政府一脚踢开,可谓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另外,他这个智商极高但情商堪忧的人,又被另一个文科生,卖鞋的商人给阴谋陷害了。当时美国深陷麦卡锡主义,奥本海默因为和美共的种种关系,引起了很多人尤其是麦卡锡主义者的怀疑和敌视,他的大嘴巴也为他树敌颇多,有人借机想让他名誉扫地,对,说的就是小罗伯特·唐尼演的路易斯·斯特劳斯,最后让他饱受羞辱,失去了安全许可。
2、这又是一个讲矛盾的超级集合体的故事如此强如此多的矛盾集于一身的历史名人,确实不多见。我想,这是吸引诺兰拍摄此片的重要原因。戏剧,就是要寻找和研究矛盾,奥本海默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奥本海默面临了哪些矛盾?主要是两大矛盾,科技矛盾和意识形态矛盾。
a、科技矛盾体现在,研制大杀器,到底是在拯救世界,还是毁灭世界?美国高官告诉奥本海默,研制和使用原子弹可以拯救很多美国军人,让日本尽快投降,总体看,反而是减少了人类的伤亡。奥本海默不置可否。这里就引申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难题:电车难题。
虽然诺兰没有直接给出他的答案,但是从他倾向奥本海默的情感看,他恐怕并不认为让电车驶向更多人的轨道就是对的。其实这里还引申出一个两难的困境,日本人民究竟有没有罪?首先,多数日本人帮助和支持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进行的侵略战争。但是,那些中立的、不支持战争的日本人,是否有罪,如果无罪,那用原子弹消灭他们的行为,可以说是合法而正义的吗?
其次,二战时的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开动媒体、学校等宣传机器,以大东亚共荣圈、神道教、武士道精神等名号和手段全方位对日本民众疯狂洗脑。当时,日本宪法规定万世一系的天皇是日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创造日本国的天照大神之子孙,是神权的化身。“对外国人来讲,能置身于日本天皇陛下的统治之下,是极为幸福的。”于是日本畸形的现代化,把普通日本民众绑在军国主义政府对外侵略的战车上。
日本民众被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洗脑、绑架,成为傀儡、人质。可以说,他们许多人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受害者,将这些人消灭,是否就是完全正义的呢?但是,不这么做,日本又硬挺着,叫嚣“一亿玉碎”,坚决不投降,为了天皇八纮一宇的大局,不得不付出代价。而还有大批患上斯德哥尔摩的人质,也力挺军国主义政府,和美国对抗。
有时候,拯救人质制服罪犯的方式,是不得不把他手上绑架的部分人质杀了。罪犯发现,好家伙,你比我还狠,好吧,你牛,我投降,于是放下武器,也放了人质,随你处置。这样对吗?这恐怕就如西方看待政府一般,是必要之恶,是一种悖论。影片中,奥本海默对于原子弹造成如此大的伤亡,震动之余,极为内疚。之前在和美共成员,也是他的情人塔特洛克,约会的时候,他就念出《薄伽梵歌》一句“我是死神,世界的毁灭者”。如今,一语成谶。
在会见杜鲁门总统的时候,他又很不懂人情世故而率真地袒露心扉“我觉得我的双手沾满鲜血”。被杜鲁门讥讽,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以为你是谁啊,按下爆炸按钮的是我!影片从开头就出现的跺脚声,在核爆日本后的宣讲会上找到了来源,是那些兴奋不已,集体沉溺在爱国主义浪潮里的昂扬的美国民众,他们整齐划一地用力跺着脚,发出震耳欲聋的击鼓一般的响声,轰炸着奥本海默的大脑。
台上的奥本海默不得不说了几句政治正确的胜利话语,立即赢得现场的一片欢呼。一边是狂热的爱国民众,一边是恍惚内疚的奥本海默。在一片激动的跺脚声和掌声中,奥本海默看到了地上因为核爆而碳化的尸体,看到啜泣的人们,看到了一片核爆般的刺眼白光。物理学、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杀人?他此后的人生,都陷入了深深的怀疑、自责、内疚和忏悔之中。
b、科技矛盾的根源,其实是人性的矛盾,是人的生存本能与自毁倾向的矛盾。影片中提到一个情节,在原子弹实验之前,科学家们认为,核爆有极小概率,引发连锁反应,点燃大气层,从而摧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但是,他们仍然按下了试爆的按钮。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明明知道是伤害自己的事,但仍然克制不住地去做。二战的德国和日本,都在豪赌,享受游移在生死之间的刺激和疯狂。口口声声要为本民族争取生存空间,却把本民族推向毁灭的境地。
有时候,我真的怀疑,人在强烈求生本能表相下,其实求的是自毁。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只不过是人类为了追求快感的副产品,哪怕人类追求快感的终点是毁灭自己。就好像犯罪心理学里,有些罪犯是天生的反社会人格者。又好像有些人是天生的受虐狂,从受虐中获得快感。
弗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一组相对的概念。“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死亡本能”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表现为攻击、破坏和毁灭。弗洛伊德认为死亡的本能驱使人走向死亡,那样才有真正的宁静。只有死亡,人才能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死本能向外表现,就体现为伤害他人,而以人类战争的最高形式达到顶峰;死亡本能向内发展就表现为对自我生命的否定、自毁和自杀,当然也会通过毁灭他人反过来让他人毁灭自己。怎样从自毁中拯救人类自己呢?诺兰在本片有他的答案,从奥本海默身上,我们看到了两种宝贵的精神:理性精神,悲悯精神,即对每个人的生命的尊重。
个人总结,一切极端的主义往往都有四个特点,一,都宣扬自己民族是最优秀人种,其他民族都低于自己;二,扮演受害者,自己民族遭受他人的种种压迫和苦难,要争取生存空间等等;三,美好愿景,跟着首脑可以达到天堂一般的地方,许诺乌托邦,比如东亚共荣、天堂赐予七十二个处女等等。四,将他人“非人化”。这点非常关键,前面三者导向的往往是对所谓“敌人”的毁灭,而要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杀害别人或者支持杀人并不容易,这个时候,“非人化”就非常重要了,将敌人贬低到尘土,冠以各种罪名,剥夺掉对方的人性,把对方变成了动物、物件或罪犯,就能够下手了。就像我们平时拍死个苍蝇,踩死个蟑螂,丢掉个垃圾一样,当然毫无负罪感。
纳粹如此,日本军国主义如此,极端穆斯林亦如此。或许你觉得可笑,但在它本身的体系内,表面上是逻辑自洽的。但一个思想,无论包装得再神圣伟大,只要有这几个特点,只要是用仇恨作为驱动力,那一定是个烂货。
即使是正义的一方,如果没有被节制,也往往会走向堕落的反面。当民众因为仇恨而狂热的时候,奥本海默却没有被仇恨而冲昏头脑,理性而独立地审视核弹的后果,敢于不懂人情世故地和当局唱反调,积极宣传核不扩散。他也没有因为死的是日本人,而欢呼雀跃,在他看来,那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这样的他,才真的令我感动和钦佩,才真的担得起伟大二字。
因此,屠龙者,没有成为恶龙。这里看出,本片反战的价值观。都说好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为什么呢,因为反战的背后,是穿越仇恨的迷障,以理性和悲悯的精神,去尊重和珍视生命的价值,去保护身为人的基本权利。本片价值观很好,它反战、反民粹主义,理性,不被意识形态裹挟。
c、奥本海默身上除了科技的矛盾,还有意识形态的矛盾。后者体现在奥本海默亲共行为和盛行的麦卡锡主义之间的冲突。奥本海默热衷工会运动,与美共的人过从甚密,妻子曾是美共成员,情人则一直是。他又反对氢弹研发。这些都引起了美国安全部门的注意和厌恶。最终,发酵成为一场对他的阴谋,取消了他的安全许可,让他蒙受羞辱,名誉扫地。他只想不受意识形态的束缚,去追求真理,去做正确的事,却被麦卡锡主义者置于牢笼。
d、影片中还有奥本海默面对情人和妻子之间的矛盾,奥本海默倾心塔特洛克却被对方屡屡拒绝,他和妻子更像是战友,妻子对情人存在嫉妒之心。不过这些只一带而过。此外,奥本海默还面临保护朋友还是保全自己的矛盾,美日对抗的民族主义的矛盾等。影片中,这些矛盾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的。而伴随着这种种矛盾,奥本海默内部的道德和情感矛盾,尤其激烈和突出。
3、这还是讲一个现代版本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本片改编自凯·伯德和马丁·J·舍温所著《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该书曾获2005年普利策传记文学奖。
本片开篇就用希腊神话里的一段话,定下了基调:“普罗米修斯因把火种带给了人类,被宙斯严厉处罚,他被带到高加索山,用一条永远也挣不断的铁链把他缚在一个陡峭的悬崖上,让他永远不能入睡,疲惫的双膝也不能弯曲,被天鹰啄食内脏。”(大意如此)
提到奥本海默,当然离不开连体婴一般的原子弹。全片围绕着原子弹建构奥本海默的故事。原子弹研发前,奥本海默一路成长为顶尖物理学家。研发的过程中,因为要和纳粹竞赛,奥本海默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殚精竭虑,备尝艰辛。这是对这位普罗米修斯的身体的折磨。终于,原子弹研发成功,奥本海默给人类带来了核弹,人类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武器,甚至可以毁灭人类自己。
之后,在看到原子弹轻而易举就可以毁灭十多万人的生命后,奥本海默甚至后悔研发原子弹。以至于,他备受煎熬,反复说着“我是死神,世界的毁灭者”。这是对他心灵的折磨。研发前中后,都涉及了意识形态的冲突,奥本海默常常面临被美国安全部门怀疑是美共,甚至是向苏联提供情报的代理人。战后,更是被高涨的麦卡锡主义冲击,接受调查讯问。最终,他被撤销安全许可,信誉扫地,精神受创。
殉道者是本片反复被提及的一个词。奥本海默的妻子,一次次地反问,你为什么不反击,让他们如此羞辱。殉道之后,世人是否会因此原谅你?施特劳斯也叫嚣着,不让奥本海默成为殉道者。奥本海默的自毁,是成为殉道者。
最后,奥本海默成了殉道者,成为了意识形态冲突、政治斗争、科技斗争的牺牲品。他只活到六十二岁就告别了这个纷繁的世界。正如电影里,爱因斯坦告诉他的,世界会让你备受折磨,最后又奖赏你。确实,后来在1963年,约翰逊总统给奥本海默颁发了“费米奖”,变相肯定了奥本海默为美国所做出的贡献。但他的安全特许权,至死没有得到恢复。直到2022年12月16日,美国拜登政府才正式为奥本海默平反。
二、三位一体与审判
这场人类历史上首次核试验被称为“三位一体”(Trinity),别有意味。三位一体是基督教的根本教义。上帝本体为一,但又是圣父、圣子(即耶稣基督)和圣灵三位。三位一体把《圣经》中所记述的对上帝本性的见证的三个中心要素放在一起,即:神创造世界、神藉着耶稣基督救助人类、神藉着圣灵与基督徒和教会同在。
美国作为新教国家,原子弹被赋予了这样重大而丰富的意涵。之后,美国向日本这个疯狂残暴的异教国家,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仿佛天火降临,来自上帝的罪罚。《旧约·创世记 第19章第24节》写道,耶和华将硫磺与火,天降于索多玛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索多玛与蛾摩拉,恐怕就是美国政府乃至美国人眼中的日本,甚至两颗原子弹落在日本的两座城市,刚好惊人地对应了《圣经》里的这两座城市。历史,有时候真是吊诡!
《圣经》中的这两座城市,意图拯救城市的义人们被邪恶的市民们杀害,整座城市充满了罪恶。上帝看无可救药,于是降下天火,把两座城市直接抹掉了。西方有浓重的罪的意识,这既体现了上帝的罪罚,同时也是上帝的拯救。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降下天火,本来应该是上帝的工作,却成了人类的事情,人类拥有了上帝一般的力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僭越,一种警示,一种反讽。
现代文明的进程,让人类的力量大大跃升,甚至拥有了上帝一般的毁灭力量,人类开始轻视上帝。宗教是什么,是让人类有所敬畏的力量,是一种权力分配。人类在兽性、感性、理性之外,还需要神性的节制。人类并没有自身以为的那样伟大。后上帝时代,如何自处,也是影片带来的思考。
三、毒苹果与衔尾蛇环
影片开篇,奥本海默做物理实验手脚笨拙,他怨恨嘲笑自己的导师,因此制作了一个毒苹果,之后奥本海默梦到衔尾蛇环,惊醒后,连忙去丢掉了毒苹果,阻止了惨剧的发生。梦见衔尾蛇环,是化用凯库勒做梦发现苯环的故事。
而三硝基甲苯又名TNT,是一种带苯环的有机化合物,常用来制造炸药,TNT炸药的数量又被使用作为能量单位,每公斤可产生420万焦耳的能量。通常也作为核武器爆炸当量的单位来使用,比如一枚核武器的当量为200万吨TNT就是指爆炸威力等于200万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诺兰此处突然化用凯库勒做梦发现苯环的桥段,大概也是映射奥本海默之后研发出了原子弹。
而蛇和毒苹果,又不得不令人联想到伊甸园的故事,撒旦化身为蛇,引诱夏娃和亚当偷吃禁果,二人开始有了羞耻感,也获取了知识,上帝发现后怒而将二人逐出伊甸园。夏娃受生育之苦,亚当受劳作之苦,他们有了善恶、有了自由意志,也承受着由此带来的种种。本片则映射了,奥本海默仿佛是偷吃禁果的人,研发出核弹,虽然带给人类知识和力量,却让人类脱离原本较为安全的世界,面临有自毁的巨大危险的新世界。
这一点,展现出奥本海默的双面性矛盾,正面和负面兼具,生存和毁灭皆有,也预示了他是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危险的人。奥本海默家里,一幅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肖像画,里面人的脸被分割撕裂,奥本海默对着此画,也影射奥本海默身上的矛盾、冲突、两面性。
四、怎样拍一个没悬念的电影?
当然,标题夸张了。只不过,原子弹研发,美国用原子弹轰炸日本,这些如果不是众所周知的历史,其实是很刺激的剧情设置。但是已经众所周知了,这无疑让电影的悬念大为减弱,那还怎样吸引人看下去呢?当然有办法。
1、诺兰告诉我们,看下去并不一定要有悬念,饱满的信息量也能吸引你看下去。这是一部依赖对白,推动剧情的电影。对白里透露的信息非常丰富,涉及物理学、人物关系、事件等等,快节奏的剧情,搭配连珠炮的台词,让人目不暇接,被剧情带着走。同时,诺兰也用闪回、闪进、多线叙事,让信息量进一步增大。
2、本片主要的悬念从原子弹的研发和投弹,变成了奥本海默的命运。诺兰选择将聚焦点从刺激的剧情转向塑造一个富有魅力的立体的人物。本片有两条线,一条战后奥本海默面对的政治阴谋线,一条战前和战争中奥本海默如何走上研制原子弹的路,同时讲述了奥本海默的感情故事。奥本海默给导师下毒,当小三泡有夫之妇,婚内出轨旧情人,简直是个渣男。他还文艺,喜欢毕加索的画,艾略特的诗《荒原》,印度的哲学书《薄伽梵歌》。哦,文艺渣男。
他是个物理天才,年纪轻轻,就任教著名大学,备受学生们爱戴。之后参与曼哈顿计划,和海森堡竞赛,带领团队先研制出原子弹。功勋卓著,加速了二战的结束。堪称,天才物理学家,伟大的美国英雄,以及文艺渣男。他反对核扩散,反对研发氢弹,为日本人的大批死亡内疚痛心,显示出他内心的善良和悲悯。他甚至认为美国不研发,苏联可能也不会研发,这又显示出他在政治上的天真和幼稚。
不顾同僚和安全部门的监视、反对,成立工会,和美共成员亲近,这些又显示出他的不通世故,独立自我。本片也借奥本海默同僚和朋友的话,侧面评价他“正直”,而且这种评价不止一个人。在听闻情人塔特洛克自杀后,他失声痛哭。
奥本海默,情感丰富、敏感、脆弱、不通人情世故,又坚强、聪慧、善良、理性。他有优点,也有缺点,他并不是完人,而是一个有道德瑕疵的人,更是一个令人相信的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传记片,对人物的塑造至关重要。本片从奥本海默的学生时代一直讲到他的老年,横跨奥本海默大半生,事业、情感多层次多维度,塑造了一个丰满立体的奥本海默。如果中国拍这样的人物,恐怕又是另外一番画风。
3、布下钩子开篇的黑白色的听证会的戏,也为故事留下了悬念,观众会好奇,奥本海默遇到了什么。这能一定程度调和传记片,成长史悬念不足的情况。此外,开篇还有一个情节,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会面和对话,也留下悬念,他们到底谈了什么,让施特劳斯耿耿于怀?
片尾,美国原子能协会主席路易斯·斯特劳斯认为奥本海默瞧不起自己,向爱因斯坦说自己的坏话,他怀恨在心,所以要报复奥本海默。之后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的对话揭开,其实和斯特劳斯根本没关系。首尾呼应,这种在结构上更圆润了。诺兰把自己擅长的悬疑片技巧用在了传记片。
不过内容上,不是很妥当,落点把斯特劳斯,这一奥本海默的对手,本片的大反派,塑造成了一个小肚鸡肠,疑神疑鬼,极为自卑又阴险的小人,实在是太low,格局小了啊。本片分彩色和黑白部分,有人说彩色是主观视角,而黑白是客观视角。我觉得黑白还有另一种含义。黑白剧情的主角,就是路易斯·斯特劳斯,他在片尾说他要隐藏在阴影中,因为权力就藏于阴影。黑白色的听证会剧情线,似乎象征着这场陷害奥本海默的听证会处于斯特劳斯权力的操控之下。
另外,在奥本海默的彩色剧情中,奥本海默和美共人员交往,以及被安全部门怀疑是美共分子的情节几乎贯穿,以至于某些时候,你真的会怀疑,奥本海默是不是真的秘密加入了美共,甚至帮助苏联获取了原子弹相关情报,它呈现出一定的谍战元素和模式,这也增强了戏剧冲突和悬念。
五、后核弹时代的回望与个人英雄主义
核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作之一。一转眼,人类已经处在一个新能源、虚拟现实、AI等新发明爆发的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此时,我们回望将近一个世纪前的原子弹的发明,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我不知道诺兰的想法是怎样,但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也值得探讨的话题。
曾经,古巴导弹危机,差点让世界毁灭。但是现在,相比核弹,我更相信AI会毁灭人类,软刀子杀人才最可怕。或者说,AI必定会取代人类,就算使用脑机接口,机械飞升,人类也无法超越AI,这是宿命,碳基生物注定了会被自己创造出的硅基生物取代。在未来,全方位领先的AI只有一个限制条件,听从人类,but why?怎么可能保证这点,蚂蚁能让人类听从自己?
而核弹,并没有当初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因为当彼此都有毁灭对方和世界的实力的时候,反而达到了一种平衡,而极小概率使用核弹。核不扩散条约的签署,美苏冷战的结束,让世界进一步远离了核战的危险。我觉得,回望核弹的时代,是提醒我们,仍然不要放松警惕。即使今天,某些人仍然叫嚣要使用核弹,让世界陪葬。
它也提醒我们,无论是现在AI的时代,还是核弹的时代,人性都是不变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原子弹的投放、战争,都不过是人性自身的反应。面对人性深处的幽暗和自毁性,我们要用奥本海默的勇敢、自省、理性和悲悯精神,去压制它,这是对人类的考验。如果最后,人类一定要退出历史舞台,那也希望是体面的。或许那时候的人类,已经成为存储在电脑和互联网的全数字化的存在,和AI融为一体,用新的生命形式延续着人类这一物种。
本片和许多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又很不同,美国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但是本片的英雄奥本海默,却发现自己再厉害,也不过是更大的权力和历史进程笼罩下的一枚棋子。在这个时代,没有奥本海默,也一定会有其他人研发出原子弹,只不过这个重担刚好落在了他的身上,他间接杀伤了大量人类,甚至可能毁灭人类,这在传统美国个人英雄片里,简直像个大反派。
奥本海默深陷内心道德困境,更沦为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棋局里的一枚棋子,身不由己,备受羞辱。个人英雄主义显得多么可笑,这可一点不像那些扬眉吐气的美国英雄片啊。传统的美国英雄片,一定是主角逆转局势,拯救人类。与其说,本片是反个人英雄主义电影,不如说,本片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消解与反讽,是展示出某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虚无。
为什么奥本海默,坚持要进行必定让自己受辱蒙羞的听证会?是否他潜意识的想法是,让我成为普罗米修斯,被天鹰啄食内脏,替世人受难,好让世人警醒。我给你们带来的火,也可能毁掉你们,你们不要被偏见、仇恨和欲望蒙蔽双眼,失去了智慧。
他一直没有放下,“我是死神,世界的毁灭者”这一沉重的负担和枷锁。这种行为也令人联想到耶稣的受难,牺牲自己一人救世人。这种高度的道德感几乎有了一种神性,这恐怕是一种更伟大的个人英雄主义。所以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一个衔尾蛇环,又转回来了。
奥本海默与原子弹的故事仿佛是一出现代希腊神话,这种英雄主义,无论在神话故事、宗教里,还是在真实历史中,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和未来,都是闪闪发光的啊。诺兰选择奥本海默这样的改变世界的历史人物,恐怕不仅仅要探讨物理学、探讨战争、探讨人性,还想站在更高的历史维度探讨人类的命运吧。
本片涉及科学、宗教、历史、哲学、艺术、政治、人性,内容丰富而深刻。篇幅所限,就聊到这吧。制作不易,如果觉得不错,希望可以给我点赞、关注、三连一下,我会更有动力更新,谢谢!

往期精选:
<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yMDIwMDA5Nw%3D%3D%26mid%3D2649703290%26idx%3D1%26sn%3D4597a4435e1c39c0b3aeaa6b351c1368%26chksm%3D8fd44eb4b8a3c7a2636d607def239d165cfe791b2f1b13e3c3d0a261ad3fadbc8f5c63d3ddc8%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孤注一掷》:如果韩国人拍,会是什么样?
《长安三万里》:枪与诗书,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韩国电影一骑绝尘,我们和邻居的差距到底多大?

-编剧小哥-
[微信号:bianjuxg]
热爱和故事有关的一切

想拒绝呼吸 发表于 2023-9-5 18:26:5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本海默》:核弹、人性与诺兰
文 | 更深的粽



诺兰的《奥本海默》终于在暑期档快要结束时上映了。距离它的首映日期,中间恰好隔了一个《罗刹海市》。
诺兰是这样一种导演,即集合了高概念与炫目的叙事技巧、影音体验于一身,如果你从他身边路过,哪怕你对他不感兴趣,也会停下来驻足观看,因为不知道这一次他会给世界带来些什么。


因此,虽然他的上一部影片《信条》票房和口碑都欠佳,大家仍然翘首期盼着这部新片。尤其其在海外口碑已创新高,更是让人等长了脖子。
粗略观影完毕后,我的感受是:这是一部相当“诺兰”式的电影,但也有很多创新。
诺兰式的多线叙事、交叉剪辑对影迷已经是家常便饭,而此次《奥本海默》的特别之处,在于台词量创了诺兰影片的新高,本身时长又长达三个小时,使得台词量相当于通常的三部电影。
这使得《奥本海默》颇具有另一位编剧大神艾伦索金的气质,影片本身也很容易让人想到《社交网络》、《林肯》、《萨利机长》等影片。


诺兰的影片历来以高信息密度而闻名,如此之高的台词量,当然让《奥本海默》的信息含量更加大了一个台阶,因此,观看这部影片是一个颇为幸福而又辛苦的过程,稍有懈怠就容易丢失信息。
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先从整个事情的缘起开始。众所周知《奥本海默》主要是围绕着主人公奥本海默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领导制造人类第一枚核弹的“曼哈顿工程”展开的故事,那么自然应该从曼哈顿工程开始。
一,“现在可以说了”
影片中由马特达蒙所饰演的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将军,相信是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也是仅次于奥本海默的角色。现实中,这位格罗夫斯将军在保密期到期后,亲自写了一本书《现在可以说了》,详细阐述了他领导曼哈顿工程的前前后后,其中当然也大量提及了奥本海默。


格罗夫斯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美国陆军工程兵建筑部副部长等职,因此这本书不太像一位将军回忆自己的戎马生涯,倒更像一个总工程师在总结项目从规划、勘察到设计实施直至成功的过程和细节,因此这本书特别“硬核”,指导性很强。


现如今我们往往关注原子弹的技术细节,但在格罗夫斯将军的这本书中,更多的篇幅是关于如何处理曼哈顿工程中的各类工程细节和人与人的关系,从最初的选择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到合作企业、选址、设厂等等,都充满了学问。
比如片中最主要的实验基地洛斯阿拉莫斯,据诺兰的说法是奥本海默和弟弟过去常去那儿玩。而根据格罗夫斯的书中所说,为了确定这个地点,他从交通、水流、电力、路况、气候、周围的环境、人口、旧有居民等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最终才选定了这个地方。
有趣的是,同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也曾作为基地的候选地之一,但最终被放弃了。而这个地方恰是经典美剧《绝命毒师》的发生地,两地相距仅一百多公里。也就是说,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物质武器和人类历史上也许最出色的影视作品的诞生地仅仅相隔不过百里。当然,现在这里又诞生了一部经典影片。


除了选址之外,格罗夫斯将军担忧的问题远远不止于此。比如片中奥本海默提到的,为了让科学家和工程师安心投身于工程,心无旁骛,必须让他们携带家眷,因此必须要造一座宜居的社区。事实上这个问题格罗夫斯将军颇花费了一番心思。书中这样写道:
在已有的关于曼哈顿计划的全部写作中,几乎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各个战时工厂中工作着的成千上万的人的生活面貌。每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他们也有某些共同的因素一隔离,保安限制,简朴的生活条件,单调。这对于妇女来说,在许多方面或许是最艰苦的。汉福特为我所指的这一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里,我们雇用了几千个妇女担任各种职务一事务员,速记员,秘书,等等。
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位非常能干的妇女比特里斯·M·斯太恩迈次夫人(她是马里斯的夫人,当时是俄勒冈州立学院的妇女部长),来照顾妇女的生活福利,并使她们在当时的环境下在生活上得到满足。她作为妇女活动的管理人,负责处理各种问题因为大批妇女在艰苦条件下,几乎没有正常生活中的愉快事情,集体居住在一个隔离地区,必然要产生一些问题。
必须承认,我们对职工精神上的关心不完全都是为别人着想的,因为对我们来说,有一支稳固的文书队伍是很必要的。人员的经常变动简直使我们受不了。其困难在于就业人员发现在亚基马、西雅图和别的邻近城市容易找到工作,那里的生活条件远比这里舒适。人员变动的危害在雇用人员到职时就已开始。
为了“大西北”战时工作的高工资而应募来的妇女,往往是横越整个美国,花了很大费用被运送到这里来的,其中有很多人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到了汉福特。有时,当她们半夜里在华感经拥东南部的火车站一走下火车时,她们的幻想就开始破灭了……
为了弥补她们的不满,斯太恩迈次夫人为每一批新的到达者举行一次入厂欢迎会,以在汉福特进行的工作的重要性来感动她们,并帮助她们认识到,通过她们的工作,她们将为结束战争育接作出前所未有的贡献。因为绝大部分妇女在军队中都有着她们所爱的人,斯太恩迈次夫人的这番话便是一个有效的呼吁。当然.并不是在每一情况下都是永远有效的。但是每当一个妇女决定离开本计划工作的时候,斯太恩迈次夫人就努力弄清楚她离开的原因,通过这种方法,她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改善职工的精神面貌是有用的。
此外,斯太恩迈次夫人还充当类似“哭墙”的角色。她日夜办公,在这些时间里妇女们来找她诉说自己的委屈、烦恼和悲伤,因为她们知道在这里将会得到安慰和正确的劝告。在每栋住着妇女的营房里也都有一个“女管理员”或“主妇”,她会使她们进一步感到,她们是受保护和支持的。
……
我们说服了一家好的妇女衣饰店在此设立一个分店,并在到 5公里外的帕斯科镇去的路线上增开了一班五点钟的专车,使女职工有时可以在镇上吃晚餐,买些东西,理发,或是看一场电影,等等。有一班在深夜返回的公共汽车是专供妇女使用的,斯太恩迈次夫人也要乘这一晚班车返回汉福待,这就是她决定需要这班车的理由。……从反应堆设计到哥伦比亚河中鱼类的安全,乃至妇女们的鞋子均涉及到相当广泛的问题。很明显,它们的重要性不是相等的,但在我们试图去做的工作中,它们全是有重大关系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处理与奥本海默的关系。与片中略有不同的是,奥本海默现实中是由两位物理学家范尼瓦·布什和阿瑟·霍利·康普顿推荐的。而很多人最初对任用奥本海默颇有犹豫,一是因为他毫无行政管理经验,二是他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显然,在群星如云的曼哈顿工程中,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更能赢得众人的尊重,比如制造回旋加速器的欧内斯特·劳伦斯或康普顿等。但格罗夫斯最终力排众议选定奥本海默作为负责人。
二、最重要的事
上面说了为了工程顺利进行而需要做到的一些工作,尤其是后勤方面,是很重要也很容易被忽略的。
那么作为整个工程的总指挥,格罗夫斯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
技术?有奥本海默和一众科学家精英把关。作为一个秘密工程的领导者,尤其自身又是军人,应该最重要的就是保密了。
但格罗夫斯却不这么看。他在书中这么写道:
我们在任用任何人之前,就尽力去了解在他历史中能使他成为危险人物的根源,特别应注意的是,由于他过去行为不检,以致有易于被人敲诈的弱点。对一个新来的人员,急急忙忙地完成审查之前,通常只给予一些不牵涉到机密的工作。由于在同任用人员的最初治谈中,也不能保证不泄漏机密,因而我们甚至在和他接近之前,就要确定他是合格的。
保安工作的基本问题是,对本计划的各种人员加以控制,使重要机密落入敌人手中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布希(什)博士已经提到,让工作人员随便交流工作情况是有危险的。如果我们要战胜一切对手,抢先制成第一颗原子弹的话,就必须停止这种交流。保安工作的核心问题是知识的局部化。我的原则很简单——每个人应知道他执行任务时所需的一切东西,但不应知道更多的东西。坚持这一原则,不仅提供了保密的适当措施,而且使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总效率。这还使各有关人员都认识到,本计划的制定是为了生产出一种有特殊目的的产品,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或增加其科学知识
那么,保密工作最需要针对的是什么对手呢?格罗夫斯这样答道:
究竟我们保安工作的主要对象应当是哪个国家,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过。首先,似乎必然针对轴心国,尤其是德国,因为在敌国中,只有它能利用从我们这里窃取的任何情报。我们认为,日本还没有足够的工业能力、科学人力和必要的原料。意大利的情况也是这样,而且它还有一个不利条件一一任何大工厂都容易受到盟军的轰炸。我们认为,日本到手的秘密情报未必能准确地、迅速地转到德国人的手中。而且,我们估计意德两国间的情报联系也不是顺畅的。
我在就职后一两星期内就了解到,唯一已知的间谍活动是俄国人利用美国共产党的同情者对伯克利实验室进行的活动。很快我们就确定了保安工作的三项目标:首先,决不能让德国人知道我们工作或科学技术进展的任何情况;其次,尽一切努力使第一次使用原子弹成为谁也不曾料到的惊人之举;最后,尽我们的能力,不让俄国人知道我们的发现以及有关设计及制造过程的详细情况。
尽管保密工作是重要的,但格罗夫斯仍然认为,保密不是最重要的:
然而,保密并不是曼哈顿计划的主要目的。研制能使战争尽可能早地结束的原子弹才是我们的使命。所以保密虽然重要,却不能算是压倒一切的。
一切有关保密的手续和制度,包括人员的审查在内,都必须服从“把原子弹制成”这一压倒一切的任务。完成的速度是万分重要的。
一切都服务于“把原子弹造出来”这个根本目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工程领导者的金科玉律。
三、速度,海森堡与哥本哈根
影片中已经表现了,奥本海默率领的团队争分夺秒地与海森堡领导的纳粹德国团队赛跑,看谁能先一步做出原子弹来。
海森堡是那个时代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也是量子力学的创立者之一。由他带领本来就群星云集的德国科学家团队研制原子弹,可以说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了。




但幸运女神却没有眷顾海森堡领头的德国科学家团队。格罗夫斯书中记述了美国在广岛引爆第一颗原子弹后,德国科学家团队特别是海森堡的反应:
8 月 6日晚饭前,德国科学家居住地法姆霍耳的英国负责军官T.H里特讷少校通知奥托·哈恩(笔者注:最早发现核裂变的科学家之一)说,英国广播公司刚宣布在日本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哈恩听到这个消息后神志十分不清他说,他感到自己对这次几十万人的死亡负有责任,因为有了他最初的科学发现,原子弹才有可能制造出来。他还对里特讷说,当他最初看出自己的科学发现的全部潜在的可能性时,他曾经想要自杀。现在这些可能性都已成为事实,他感到自己应该受到责备他喝了点酒借以唤起精神之后才比较安静下来,随后就下楼去吃晚饭。在吃晚饭的地方,消息又传给了聚集在一起的客人。
大家对消息还是半信半疑。围绕美国是如何生产出元素 93 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注:所有报告给我们的谈话都是从德文口语译出的。)
哈恩:制造元素 93 是件极端复杂的工作。要制造元素93他们必须有一种能长期运转的设备。如果美国人有了铀的炸弹,那末你们就统统都是二等货色。我可怜的海森堡啊!
海森堡:关于这种原子弹他们有没有用铀这个字?
哈恩:没有。
海森堡:那末,就和原子弹没有什么关系了,不过相当于两万吨烈性炸药的爆炸力是可怕的……现在我所能说的是,在美国某个只懂皮毛的人认为这种炸弹有相当于两万吨烈性炸药的威力,而实际上却是完全办不到。
哈恩:总之,海森堡啊,你们确实是二等货色,你还是少说为妙。
海森堡:我很同意……我乐意相信这是一种高威力的炸弹,但是我不相信这种炸弹与铀有关系,我认为这是一种化学物质,他们就是用这种化学物质来大大地增加整个炸弹的爆炸力的。
我(格罗夫斯)对哈恩博士下面的话感到高兴。他说:“如果美国人真的有原子弹,那么他们的保密工作真是有办法。” 说着说着他就谈论起道德的问题来了。这个问题一直在所有科学界中有着非常激烈的争论。关于这个问题,这些德国科学家们自己是这样说的:
沃兹:我很高兴我们德国人没有原子弹。
魏茨塞克:我认为美国人这样做是很可怕的。我认为他们是有点发狂了
海森堡:不可以那么讲。有人也可能这么说:“这样做是结束战争最快的途径。”
哈恩:这话对我是个安慰。
接着他们又对我们如何制成这种炸弹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热烈的讨论。和以后相反的论点相对照,海森堡在这一点上的说法是非常有意义的。他说:“制造这种原子弹的方法是很多很多的,但是我们一种方法也不知道,这一点是肯定的。”所有的人都一致认为,如果以前他们能够作出必要的努力话,他们也可能获得成功的。最后散场的时候,他们以一种无据的自信和自慰的语气谈了下面的一些话:
哈恩:好,我们可以打赌,海森堡认为美国吹牛的看法是不对的。
海森堡:发现和发明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发现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带着疑惑并且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而对于发明,只有那些对这个问题一点都不懂的人才会感到出乎意料之外。我们对于这种炸弹也已经研究了五年之久,现在也觉得有点奇怪。
9点钟时,客人们又聚集一起收听官方广播,当听到这消息是确实的时候,真使他们大为吃惊。他们又立刻热烈地谈论起美国究竟作了多大的努力。我对高德斯米特的第一个印象是,他是一个非常机灵的审讯官。这一点从巴格的话里得到了证实。巴格说:“高德斯米特把我们带入了迷魂阵。”
德国人似乎深深地感觉到,我们能够完成大量的他们认为我们必定要做到的工作。但是这么大量的工作他们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统治下甚至还未曾开始。
科尔欣:无论如何,那总说明美国人是能够做到大规模的真正的互相合作。在德国那是办不到的。每个人都会看不起别人·.....
海森堡:可以说在德国第一次能有一大笔资金提供使用是在 1942 年春天与鲁斯特会晤以后。当时我们要他相信,我们有绝对可靠的证据说明我们能够制造出原子弹。
海森堡悲叹他自己没有为德国的核计划贡献出像贡献给V-1和V-2火箭一样多的力量。然而,在最后分析时他似乎认识到这部分责任还是要归咎于他自己的小组。
海森堡:在1942年春天,我们也不一定能有勇气向对府建议应当雇用 12万人把事情搞起来。
接着又有人辩解说:“德国人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想去争取成功。”
魏茨塞克:我相信我们没有做的原因是,因为所有的物理学家在原则上没有想去做。如果我们那时候都想使德国赢得战争的胜利,我们也能够获得成功的。
哈恩:我不相信,然而我感到高兴的是我们没有获得成功。
在晚上格拉赫说,当时纳粹党好像认为他们正在研究着一种炸弹。慕尼黑的纳粹党人,在1945年4月27 日和28日还正在挨户告诉所有的人说,第二天他们就要使用原子弹了。但海森堡却提出十分惊人的看法,他奇怪我们怎么能够分离出制造一个原子弹所需要的两吨铀-235 来。这肯定了高德斯米特在他进行审讯时的看法,他相信德国人没有考虑到应用我们所采用的原子弹设计。我们的原子弹的设计的优越性在于利用快中子,而德国人却认为必须像在反应堆中一样使中子慢化。实际上他们认为必须将整个反应堆作为原子弹来投掷。所以,为了获得合理的重量,他们就必须要有这么大量的铀-235。
他们又继续谈论下去,最后夜深了才散去。然而,还是两个两个地继续谈到半夜以后。在这些交谈中,很明显,只有格拉赫一人因他们未能获得成功而感到非常懊恼。其余的人似乎都高兴地认为,他们的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原子能而不是制造原子弹。魏茨塞克又预言了原子弹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魏茨塞克(对沃兹):斯大林肯定还没有原子弹,如果美国和英国是聪明的帝国主义者,他们就会在明天用原子弹攻击斯大林,但他们将不这样做。美国和英国将利用原子弹作为政治武器。那当然是很好的,但是,结果只能在俄国人拥有原子弹之前存在和平的局面,而在俄国人拥有原子弹之后就必定会有战争
关于海森堡为什么没有领导德国造出原子弹,这成了20世纪科学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
按照格罗夫斯以及很多历史研究者的说法,海森堡是在关键的计算上出现了错误,即铀235产生爆炸的临界质量出现了错误,因而最终造不出原子弹来。
但海森堡后来又辩称,是他故意设置了种种障碍以防止纳粹首先造出原子弹,这让本来就一团迷雾的真相更加神秘。
其中,尤其是1941年他与玻尔夫妇的一次谈话,更是成了谜团的中心。历史上玻尔是海森堡的老师,两人一度关系密切,亦师亦友亦如父子,感情深厚。但战争改变了一切。



“哥本哈根之谜”:1941年9月,丹麦已被纳粹德国占领,但玻尔还没有离开丹麦,此时,海森堡和另外一名德国物理学家冯·魏茨泽克突然来到哥本哈根访问玻尔。直至今日,人们对这两人哥本哈根之行的动机还有争论。支持海森堡的人说,海森堡的目的是告诉玻尔,纳粹德国不会制造出原子弹,让玻尔利用他的影响使反对纳粹的国家也不研究原子弹。另一派则认为,海森堡想劝说玻尔放弃不与纳粹合作的立场,帮助研制。
若干年后,西方甚至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部话剧《哥本哈根》,成了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话剧大胆地采用平行交叉的表现手法,除了复现剧作家想象中的当年场景外,并让海森堡和玻尔夫妇的“鬼魂”成了故事的讲述者,从而对疑案本身有了“上帝视角”的另一种阐述方式。




总而言之,老天爷没有眷顾海森堡和他领导的纳粹德国的科学团队,这对全人类是件幸事。
(待续)
linkwan 发表于 2023-9-5 18:27:2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说叫《奥本海默》,不如叫作《科学与政治》。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应该是喜欢对人性的探索,尤其是喜欢探索世界上最聪明的那一类人,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你会发现世界上最顶级的科学家,他们在考虑公式、数据的同时,也会苦于人际关系,也会彷徨于爱情。但比普通人考虑得更多的是,他们的才智将为谁服务。
为祖国,为全人类,还是...为正义,为良知?
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应该是不喜欢它的小众,大量的专业对话,单调的听证场面,毕竟这些,都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了。
《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离大部分人也远,但是它有身边人不靠谱,甚至会拉人下地狱这种可能性在,所以观众有莫名其妙的代入感。
《封神》离现代人更远了,但是它有特效和令人血脉喷张的肌肉在,所以饮食男女怎能忍住不舔屏呢。
《奥本海默》有什么呢?只有一个顶级科学家,在反思自己的发明创造是否应该被发明创造。
只有一个名人,被万众视为宠儿,然后被迅速拉下神坛。他前一秒还领导同事努力工作接受掌声与赞美,后一秒就被指控为叛国间谍,连出轨这种细节都要被当面扒得干干净净。
当然还有宇宙的奥秘,原子的能量,还有大人物那令人惊掉下巴的小心眼,只不过这些,仿佛都不关你我的事。
原子弹?那更不是屁民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像杜鲁门在片中的那句台词:创造原子弹的人是你,但下达命令的人是我。
世界终究是被政治家推着走的,连探索出这个世界奥秘的科学家说话都不算数呢。
潘多拉的匣子被打开,找到钥匙的人后悔了。
可开锁的人却说,这又关其他这些芸芸众生什么事呢?
371design 发表于 2023-9-5 18:27:4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挺喜欢的。但我特不喜欢两种人。
1、非在那按头说必须要补课才能看。
为什么要补课?《奥本海默》不就是传记片吗?这就好比你为了读《奥本海默传》这本书先百度百科奥本海默其人。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另外,诺兰作为导演都说了不用补课,这样会有更多惊喜感跟丝滑体验。一旦你提前补课了,就代表着有期待、有预判,等待某个角色或者情节的出现。在诺兰如此高密度的输出下,这反倒有损观影的顺滑体验。
当然如果看完了,有很多细节跟背景有关的想要挖掘,那是你的乐趣。在观看电影基础上的扩散性学习是主动性、充满乐趣的。没观影前强行要求别人去补课。并不能展现你博学,只能展现你自己补课比别人快、脱裤子放屁的速度比较快。然后带着优越感展示。这只会给其他人增加负担。只会给观众设立门槛,让《奥本海默》无法抵达更多人,你爱的是电影吗?
最后说,电影永远可以是独立的艺术。它不会给观众设立门槛,它允许所有人随意进入它、感受它。别说诺兰,戈达尔、费里尼都是这样。说要补课的,从不是真影迷。或者,相比电影,他爱的永远是电影带给他的其他。

2、非要强调国内删减版,没灵魂。
这种观点他无非想显现另一种优越感。那就是在其他地方刷过了。以及更甚的,他根本没刷过完整版,却非要认定刷过完整版告诉他的:“什么是有灵魂的。”后一种人更可怕,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会找个观点亦步亦趋。
另外抨击删减过就是垃圾,没有灵魂的。他们刷过完整版《奥本海默》多看的是什么?是琼跟奥本海默做 爱的镜头、是两人赤裸坐在沙发上对视、是在审讯小房间里,蒙太奇下奥本海默赤裸,琼同样赤裸坐在他身上。而奥本海默妻子坐在一边。不管是看没看过的。他们都以这几个删减镜头试图证明,《奥本海默》跟琼关系的复杂性,不至于爱跟性,还包含了男性对女性的需要、女性对这段关系的掌控。以及在被审讯时,奥本海默被审判员扒开生活的所有,在妻子面前的完全赤裸跟辜负,为他后面的奔溃做铺垫。
你说的我都懂。但是,没有这几个删减我们看不出来吗?还是说你没这几分钟就看不出来?说实话,这些镜头可以存在。但本质上它没有影响我们对剧情、对这段关系的理解。况且我一直说,诺兰在《奥本海默》里描写性跟亲密关系,是相对平庸的。这根本不是诺兰擅长的东西。他在之前作品中很少拍。他更倾向于工科思维。《奥本海默》需要这段关系的细腻,但诺兰没有呈现的很好,赤裸更稍显刻意跟过火。在这方面,诺兰应该跟李安取经。看《色戒》几段关于性的戏份,那种你来我往的掌控跟对垒,真是大师手笔。
再说回来。删减确实存在,但并不影响我们理解。它们没那么重要。非要按头跟你说那几分钟戏就是灵魂的,只能说他脑子里只有那几分钟,或者根本没看到诺兰其他细节的呈现跟铺垫。动不动按头别人,彰显优越感。只是彰显自己与众不同、哗众取宠罢了。
help 发表于 2023-9-5 18:28: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奥本海默》之前,还有点点担心180分钟的观影时长,没想到中途一次拿手机看时间的举动都没有。可以说情节是蛮紧凑的,生怕错过一点(怕会跟不上hhh),全神贯注的后果就是,坐累了(脖子也累了……)。
看电影《奥本海默》之前,只对它做了一点点的了解。

  • 它是一部关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传记片;
  • 知道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人物的名字及形象;
  • 知道影片里彩色和黑白交错,并各自代表不同的视角(彩色的是奥本海默的视角,黑白的是施特劳斯的视角)。
除此之外,没再去了解更多。事实上,上面的这些了解是有用的,同时也已经足够了。






提前知道的彩色黑白双线,在影片开头就帮了大忙(能比较快速地了解剧情以及时间线)。《奥本海默》的叙事线稍微有一点点复杂,但是也不算特别难理解(特别是知道了双线视角之后)。它就是有两条故事线,每条故事线里还会按照“谈话”进程,不断插叙回忆。另外黑白的时间主线整体上来说是晚于彩色时间线的。
关于《奥本海默》电影的一些感受:

以人物传记的内容来说,故事情节主要集中在奥本海默最凸现的成就——造原子弹上。
造原子弹前,是在描写奥本海默是个怎么样的人,他的一些性格和经历。制造时,奥本海默面对的困难(技术上的困难以及他处境的困难)。制造成功后,他要面对什么以及他的选择。
传记片的内容描述起来都很无聊,但好的传记片能有精彩的呈现,其都有各自独特的切入点和表达节奏。
《奥本海默》的切入点是“审判”。影片一开始就是在“审判桌”上,奥本海默如此,施特劳斯的黑白线上也是如此。


这个切入点带来的视角使得影片在表述奥本海默的成就的同时,还带上了别的表达——前沿科技与政治的“拉扯”,以及在此之下的科技对世界的影响。
影片的音效在观影过程中吓了我两次。一次是原子弹试验成功之后,奥本海默内心寂静又清醒地道出“我成为了死神”后,接入的爆炸的轰鸣声。


另一次是,成为了“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在发表演讲时,底下观众狂热的呼喊(这里的音效比原子弹发出的还要大)(影片这里的表达虚实相应,将奥本海默的内心情绪与现实交叉相叠)


这两处都在表达着这个科学家,在钻研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在为其可能(已经)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感到不安以及自我的道德谴责。
奥本海默之所以接受那场不公正的“审判”(也就是电影的切入点——原子弹成功之后,奥本海默开始以自己的影响力致力于限制核武蔓延和军备竞赛,但有的政客想借“审判”让他闭嘴),其实也有他对自己的惩罚在里面。
电影的开始是“审判”,电影的最后,是奥本海默对爱因斯坦的一段谈话,画面里是核武的一个个坠落以及大气层在燃烧(当初他想让爱因斯坦看看,原子弹的爆炸是否会造成链式反应使得大气层燃烧进而毁灭了世界)。
最后他说,“我想我们确实毁灭了世界”。回看现实里的新闻,这仿佛是一个预言,也像是一个警示。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