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通信兵我自豪,聆听通信老兵的光荣故事

[复制链接]
Ike 发表于 2023-9-4 23:08:48|来自:山西大同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网络
文字:天一泓

来源:微信公众号(天一泓国际短信)


                        
抗日战争-永不消逝的电波
今日是党的生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直至今日,我们始终未忘那些抗战的先驱者,他们为了国家胜利而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由于我们是电讯行业,便讲讲在抗战时期与我们同工种的他们-通讯员。
我的信念就是,电话在,我在!-赵岩昌


                                      
赵岩昌出生于乐清柳市镇,25岁从军成为一名通讯兵。所在部队长期驻扎在丽水、金华一带,与日军打游击战。
赵岩昌被分在第32集团突击队,主要负责通讯工作,赵岩昌说,当时自己虽然没有配枪,不用上前线打仗,但是自己的通讯工作非常重要,就相当于领导的“眼睛”和“耳朵”,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即使不吃不睡,也要做好这份工作。
赵岩昌说道,好几次都在生死边缘徘徊。他们白天都在据点不出来,晚上的时候就出来与日军打游击战,有好几次敌人的子弹从他的肩膀和胯下穿过。为了在大山里也能保持与总部顺利通讯,赵岩昌与通讯班的战友需要冒着被敌人发现的风险在山里铺设电话线,且山路艰险,好几次都遇到了危险,幸好及时躲过。
多次走在生死边缘的李全旋


                                      
李全旋出生在佛山,15岁时正逢军队来补充兵力,就这样被应征入了军队。
李全旋回忆道,由于受训时自己实在通讯兵团受训,所以分部队时便被派到63军成为了一名通讯兵。
李全旋说道,虽然通讯兵不用上前线打仗,但是当电路受损时还是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抢修路线,以保证通讯的畅通。有一天李全旋跟班长两个人去抢修电路,为了不让敌人窃听我方军事机密,他们决定剪断线路,就在李全旋爬上电线杆剪断其中一条时,敌军发现了他们,直接开枪射击,子弹从他的耳边划过,打在了电线杆上,霎时电线杆冒起了火花。见此情况,李全旋迅速滚进草堆,等敌人走近时,与班长一起用枪击倒了他们。
对于这次小胜利,李全旋说道,当时的心情很开心,不仅打死了敌人,还收获了一些战利品,两匹马和两杆枪。
抗战,生死总在一瞬间,李全旋再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李全旋回忆道,几个月后,他与侦察兵来到惠州混入人群当中开始做侦查工作,任务点附近有一个敌人的哨所,他们误入了敌人的埋伏,敌军开着摩托上来就开抢射杀,眨眼间已经有好几名同志命丧于此,在此无处可逃之际,李全旋急中生智,躺在地上将敌人的尸体盖住自己,因此顺利躲过一劫。逃回据点后,李全旋发现,一起去侦查的十几名同志最后只剩下几位了。
当时,他心中唯一的梦想是,将日本人赶出中国,赶紧结束抗日战争。
身处抗战时期的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保家卫国,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自身的爱国理念传输给自己的儿子,让儿子接替自己,延续“保家卫国”的职责与重任!


                        
中越自卫反击战 通信兵 曲开平



                                      
“1979年2月16日晚,我们部队趁夜色进入了出发阵地。一营主攻、二营助攻、三营为团的预备队。这时我们离敌的前沿阵地已经很近了,稍有声响就会被敌人察觉。我们便采用无线电静默通信方法,即对话筒吹气,一长声表示按作战计划进行;一长一短,我部已经进入出发阵地;两短声,敌军阵地有异动;连续短声,我部已暴露……那晚我们隐蔽得很好,敌人做梦也没想到,我们就埋伏在他们的眼皮底下。2月17时拂晓,6点47分,炮火准备开始。
小八一电台和硅2瓦电台,都兼有报务和话务两种功能。报务需译电员翻译密电码;而话务则是报务员喊出的由4个阿拉伯数字组的数字,一组数字代表一个汉字。由于我们平时严格的训练,可以根据密钥表,把指挥员的命令马上编出数码说出,也就是口译。而且为了防止被敌人窃听,还必须根据战斗情况和指挥员的意图,随时改变密钥。另外,小电台同网同频联络,遇敌干扰,假改频以欺骗敌台等等,还有很多技术问题,就不一一细说了。
通信兵是战场上的神经和生命线,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不能出半点差错。一份电报发错方向或电文译错,就意味着前沿官兵要付出血的代价。在作战期间,我们通信连无线网收发报文十几万字,没错一个字。使上级对作战部队通信联络一直畅通,保证了作战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 通信兵 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
美军向上甘岭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志愿军和美军展开激烈交战。敌方动用两个师兵力,以飞机、坦克和大炮互相配合轰炸,战况惨烈,形势万分危急。
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要求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但是敌军在山顶的火力点十分密集,6连负责组织爆破。可是先后发起了5次冲锋,依旧没能炸掉火力点。
这时距离天亮只有40分钟了,通讯员黄继光毅然挺身而出,接受了爆破任务。
他和另两名战士,躲避着敌人的火力,一点一点逼近机枪巢。两名战士先后中弹,只有黄继光爬到了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地方。黄继光投出手雷,一声巨响,火力点被炸毁了半边。部队正要发起冲击,谁知敌人的机枪突然又响了起来。
这时天就要亮了,黄继光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志愿军趁机立刻发起冲锋,占领了高地,获得了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 通信兵 刘金欢


                                      
作为通信兵,刘金欢的主要职责是排查故障、修复线路,确保指挥部和前沿阵地的通信顺畅。
“虽然不在最前线提枪打仗,但我们通信兵担负着保障指挥通畅的任务,所以也是敌人重点袭击的目标。作为一名通信兵,通信比生命更重要。执行任务时,不断有战友倒下,倒下一个再顶上来一个。”
说到这里,刘金欢有些伤感,但很快,他又恢复了神采,“排长愿意带我去执行任务,因为他觉得我最机灵。战场上,一个不留神,那是要送命的。”
即便如此,意外还是发生了。
刘金欢清楚地记得,那是1953年6月16日,敌军的炮弹炸断了电话线,他在抢修时,又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弹片削掉了他半个左手掌。
“就像刀子裁,又烧又疼,炮弹皮炸开,像锯齿,刺里啪啦。”刘金欢说,“骨头都露在外面,很明显能看到。”
但军情紧急,不能耽误联络。在这个紧要关头,他强忍着剧痛,牙咬手拉,艰难地连通了线路。
任务结束后,他请排长帮他包扎了伤口。
当时已是夏天,天气很热。没过几天,刘金欢觉得伤口扎心地疼,于是请求医生帮他拆开绷带看看。
“医生说,不能随便打开,破伤风会要命。我说,要命就要命吧,您给看看里面有什么。后来,打开绷带,好多蛆。大夫说,有蛆,就叫护士用针头把煤油抽上冲洗。护士拿来盘子接着,蛆就往下滚。(煤油)冲在神经上,疼得剌心一样。”当回忆起这段万分疼痛的经历,刘金欢依旧心有余悸。
刘金欢负伤回国后,又过了一个月,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日子。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
对于这个消息,刘金欢倍感欣慰:“终于停火了,再也不用打仗了!终于胜利了,牺牲的战友可以安息了!”
虽然我们不再经历这种惨无人道的战争,但先辈的精神需要得到传承,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现今是科技强国时代,目前我国通信技术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以华为5G为例,已在世界上取得不错的成效。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依旧任重道远,毕竟只有强大了才不会挨打!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