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到底有多艰苦?

[复制链接]
gvell 发表于 2023-9-4 22:45:3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军长征到底有多艰苦?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qaz8888 发表于 2023-9-4 22:46:1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问题下一位知友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对书中叙述的思考,我感到忍俊不禁,为什么呢?因为这位知友竟然认为,“一条人命换一头羊”,含义是“红军战士为了战友生存,宁违纪被处决也要去违反纪律搞来牛羊”。


当然,首先要承认,今天人有这样的思想,是因为我们作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现代人,对革命前辈有着崇高敬意,发自内心的相信先烈们有最高尚的品德。这样的思想,当然是正面的。
可是,如果因为觉得革命先辈们个个都是道德苦修士,就认为他们没有“革命的两面政,那是否又是本末倒置了呢?毕竟革命先辈们投身革命,最初的动机便是为自己的生活、为乡亲们的生活不再痛苦,把革命者当成苦修士,那又是不正确的了。
事实上,在经过藏区时,中革军委与红军总政的首长同志们,就表演了一番“革命的灵活政策”。
1935年7月3日,进入藏区不久后,为筹集粮食,总政发布《总政治部关于粮食问题的训令》,在这份训令中,我们今天熟悉、官宣频提的“严禁侵犯藏区群众利益”被提出:“绝对禁止”强买粮食、私买粮食和买粮食不给钱。



《总政治部关于粮食问题的训令》1935年7月3日 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资料选编》第三册

但是,总政的这份训令明显不符合部队的实际筹粮需要:既然已经下达命令,要求各部在贫瘠的松潘高原“用一切方法”去筹集粮食,以凑够半个月的食物(每人十五斤的标准)却又要禁止“强买”,甚至连打白条都不准(要求必须留下钱币或茶叶)这样的筹粮方式,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曾用过的比喻来评价来说,简直是“乌托邦”!
于是不到一周后,总政治部更上一级的中革军委,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发布《中革军委关于组织别动队筹粮办法》,在该《办法》中,“禁止强买粮食”的办法被推翻。
中革军委明确提出,眼下为了筹粮,应当组织“别动队“进行搜山活动,劝导番民下山卖我粮食。对不愿“随我下山”的“番夷”,应予以强迫手段令其下山,再行劝导,使其愿向我红军出售粮食。
那么如果这些不愿与红军接谈的番人,反抗我红军别动队、被“强迫”了都不肯下山,红军可不可以动用武力?《办法》中直接指出:可以,应当实行“武力捕捉”、“带回劝导”。而且,如有番人敢主动袭击红军者,应果断还击,捕杀其头目,起到杀一儆百之效果。只要不滥杀、不烧屋拆庙即可。



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资料选编》第3册

具体的筹粮方法,“组织别动队”命令中也有提到,上山搜粮无人则留财物,房屋中搜出则只需打白条(购粮证)。
更详细的筹粮方式,我们可以看当年7月5日的《关于在芦花筹粮办法的指示》,这份指示提出沿用在汉地的办法,直接没收土司之粮食,同时向番民“解释”即可。对于有粮的地方和房屋,(无论主人意愿)则都要派兵看守起来,以便于征集。
训令还提到,在手头实在没有钱币和茶叶时,也不需要纠结于“买东西要给钱”的纪律,向民众打白条、开购粮证即可,待到日后再说还钱或茶叶的事。



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资料选编》第3册

当然,以上这些,都只是当时红军发布的训令、指示,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情况。但是,我们也能够借此明确一点,那就是在当时生死存亡的时刻,我们革命军队的政策,不是死板的“不拿一针一线”,上级首长们审时度势,在这个极端困难的时刻做出了大胆的取舍:为了全体指战员的生存,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过去的群众政策,为了大家能够活下去,放开使用武力、动用强迫手段的限制。
至于具体的红军筹粮,我们又可以看《红军长征记》一书,看看上世纪三十年代亲身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们,回忆他们在番区是如何获取粮食的。
我们首先可以参考徐梦秋的《松潘的西北》一文,他在这篇回忆文章中就提到,当时队伍进屋并不需要像后来三野进上海那样,坚决“不打扰群众”。
徐梦秋写到,一行人到山坡下的一处房屋宿营,此屋主人显然早已逃去山中,留下了一条看门恶犬,此前的红军部队怕恶犬伤人,不敢入内,结果徐梦秋与同行的罗荣桓、贾拓夫等人一起同这狗“奋斗了许久”,让这狗挣断了铁链逃走,他们便直接进入屋内,将屋内数百斤青稞粉、上千斤青稞据为了己有。
我们一小队人马,被指定在一个山坡下的屋子宿营。却巧门口蹲着一条凶猛的猰狗,恶狠狠的对着这些“不速之客”露着牙齿。谁也不敢接近它,更不能越过它冲进门洞去。这时大家都在抱怨设营员是在故意同我们为难。同猰狗奋斗了许久,终于那根手指粗细的铁链挣断了,它窜向老林去了,我们胜利地得到安身之地。
这条狗,给了我们二十天的美满生活。因为它的护卫,先过的部队不敢向这幢房子问津,于是保存下了五六百斤熟粉、千多斤青稞麦和一些酥油。这些东西是以前和以后极不易得到的珍贵食品。
莫休(徐梦秋化名)《松潘的西北》 收录于《红军长征记》
此前训令中曾提到获取的粮食应上报,不许私自藏匿处理,不过这命令是在芦花时下达的,此时似乎已作废了。
可是即使是在芦花时,上级的训令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遵守。红军在7月18日曾下达《关于收割番民麦子问题的通令》,通令中在“丁“项一条指出,要严格禁止收割未成熟的青稞麦。若有严重违反者,要送军队的裁判所判刑。



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资料选编》第三册

可这一命令实际并未得到遵守,或者说为时已晚。舒同回忆写到:1935年7月初红六团在朱瑞带领下过草地,遭遇藏人骑兵袭击,作战不利,折返四天后遭遇大雪,粮食耗尽,困于山村,“饿死冻死者触目皆是”。
当时坐镇总部的朱德接到红六团求援急电,下令紧急动员,筹集食物输送到六团驻地,这些由舒同带队押送的馍馍、麦子,是由四团部队收割未熟的青稞麦得来的,而在此之前,他们便是“每天都是在田里自割未熟的青稞麦而食”……
红六团配合我们右路,由康猫寺向左经草地绕出松潘。在前进路上,遇着极端骠悍的骑兵,横加拦阻,既战不利,乃折回右路。第一步以四天到达S雪山上的这个村庄。因为粮糈已绝,茹草饮雪,无法充饥,饿死冻死者触目皆是,已山穷水尽,不能最后支持。生死完全决定于我们能否及时接济。
事情不容迟缓,在我们接到六团急电之后,立即来了一个紧急动员,筹集大批粮食、馍馍、麦子、猪肉、牛羊等。其实驻芦花的四团五团师直属队,每天都是在田里自割未熟的青稞麦而食,各人揉各人的麦子,各人做各人的馍馍,用自己的血汗去生产。经过整个一天的动员,经过干部和党团员的领导,好容易才把这些粒粒皆辛苦、处处拼血汗的救命麦子、牛羊、馍馍粉搜集起来了。
舒同《芦花运粮》收录于《红军长征记》
<hr/>1941年,陕甘宁边区在蒋介石掀起的新一轮反共高潮里遭到了封锁,过去每年的“军饷”和外援都被胡宗南的大军给断绝了,边区军政人员赖以生存的经费来源没有了,边区陷入财政的危机里。
在这个时候,毛主席有一个讲话,很有名,他说现在边区只有三条路,“要么饿死,要么解散,要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放到1935年红军过草地时,也是一样的。
当时的红军,要么抱着死的纪律,把自己活活饿死。要么解散投降,大家一起去吃国民党的屠刀。要么,就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打破过去的纪律,用一时的“违纪”换来同志、战友们的生存,换来大家光明的未来、国家民族光明的未来。(也有藏民与红军合作,担任通司,后来当地也建立了松潘苏区)
在这种大家面临饿死风险的时候,红军的领导同志们已经允许了“强买”的行动,那么,又怎么会去枪毙为战友获取食物的好同志呢?这哪里能够维持革命军队的战友情谊、革命团结?完全是要把部队带垮嘛!
tdmazi 发表于 2023-9-4 22:47: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决定跟着贺胡子走。
就算断粮了,还有鱼吃。
好像到哪儿都有他的兄弟。
在宣威还把邓大人岳父家火腿给分了。。。后来火腿汤吃腻了,油太大。
在乌蒙山也没咋亏嘴,一个月呢。最爽就是云南,各个县集中物资放城里,还是民团守城,见我们就跑。
顺便还游览了丽江、玉龙雪山。还不要门票。
过草地时候惨点儿,红四不地道。。。且慢,朱老总给留了几百只牛羊, 。
————————————————————————————————
不知道走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儿。一方面军一会儿要和二六军团会合,一会儿要黔北搞根据地,一会儿要去云南搞,然后又说和红四在川西川北折腾。好容易会合了,莫名其妙分了兵,急急忙忙往北,哈达铺一张报纸说陕北有块儿根据地。爬雪山过草地,眼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仿佛这是地球上最后的人类。
这个心理压力实在太大了。很多人不是死于作战行军饥饿,是死于心理上先垮掉。你看不懂装懂的驴友,出大事都是不淡定闹的。
胡耀邦那时小,14岁吧。穿个夹衣轻轻松松爬过了雪山。少年不知愁滋味,真是幸运。同理,另一路吴焕先的少共国际师减员少,也是不知愁,往前走往前打就是。朱老总例外,他心态简直是神,度过了紧张战斗后,居然是郊游一般看着山里各样花儿在走。周公压力最大的时候身体会罢工,多亏了旅长抬着。
国际派早心态崩了。张闻天遵义会议后居然自告奋勇说想去上海恢复共产国际联系,被教员看穿,按住了。
所以你要看瑞金老红军的回忆,特别是口述,非常真切。最后,那些没负伤、没掉队、坚信跟着走才能活下去的,坚持到了最后。
寒冷、饥饿、疲惫、迷茫,像流沙泥潭一样裹着这只队伍。遑论还要经过各种苦战、撤退、追击、急进,那简直是人类的极限。
最初征集长征回忆时,没人当四渡赤水是啥事儿,惯常操作罢了,所以也没人当成什么了不起的微操。论神奇,九军团走了更多路遇到更多险情,孤军作战忽东忽西,画出动画比四渡还神。
居然就走出来了。但一路上,你亲眼看见战友倒在血泊里、冻僵在雪山上、陷落到草地水泡里、被野草毒死、活活饿死、累死。十不一存呐。相当于出发前有一个班的战友,中间还有加入的,结果只能活下来一个。
就这,都没有垮掉,还打胜仗。


所有的苦难,铸就了红军的不死灵魂,达成了无与伦比的相互信任与认同,自此敢于面对任何艰难困苦。
面对这样的四万人,我们只有畏惧和崇敬。
ggfggggfgg 发表于 2023-9-4 22:47:5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毛主席刚到陕北时期的照片,应该是1935年10月左右拍的




这应该是朱老总长征期间的照片


这是1936年6月后的照片


这是朱毛在陕北的合照,拍摄于1937年抗战前


毛主席长征完后45岁,朱老总比主席大7岁
对比一下,容貌竟然在长征结束后来了个逆生长。
连红军最高级别的俩人都累脱相了。
omygod 发表于 2023-9-4 22:48:4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苦到你根本无法想象。
在电视剧《亮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消灭山崎大队后,旅长和参谋长在高兴的时候,参谋长说李云龙当初过草地的时候曾纵兵抢粮,因此从团长降成了马夫。
最近几年因为很多人发现这些抗战剧的剧本或者原著有明显的误导倾向,在考虑到我军一直以来都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重视群众路线,就认为李云龙这么做是都梁虚构的,历史上我军团长要真这么做肯定早就被枪毙了。
之前我也这么想,但最近看到一本书以后,我的观点突然有了一点改变:

“  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凉地带。红军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他们走进浓密的森林和跨国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


   但是沿途两旁一二百码以外就很不安全。许多红军想去找头羊来宰,就没有再回来的。山区的人民躲在浓密的树丛中,向进军的“侵略者”狙击。他们爬上山去,在红军经过又深又窄的山口只能单行前进时,就推下大石头来压死他们和他们的牲口。这里根本没有机会解释什么‘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没有机会结成友好的联盟!藏民的女酋长对不论哪种汉人,不分红、白,都有不共戴天的宿怨。谁帮助过路的人,她就要把他活活用开水烫死。



   由于不抢就没有吃的,红军就不得不为了几头牛羊打仗。毛泽东告诉我,他们当时流行一句话叫‘一条人命买头羊’。他们在藏民地里收割青稞,挖掘甜菜和萝卜等蔬菜,据毛泽东说,萝卜大得可以一个‘够十五个人吃’。他们就是靠这种微不足道地给养过大草地。毛泽东幽默地对我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有一天我们必须向藏民偿还我们不得不从他们那里拿走的给养。’他们只有俘获了部族人以后才能找到向导引路。他们同这些向导交上了朋友,出了藏族境界之后,许多向导继续参加长征。有些人现在是陕西党校的学员,有朝一日可能回到本土去向人民解释“红汉”和“白汉”的不同。——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


其中最让我震撼的就是这句,“一条人命买头羊”——什么叫一条人命买头羊呢?我的个人理解就是:
一个战士为了让自己的战友不被饿死,主动违反纪律从当地人手里通过强买强卖获得食物,而后把食物交给自己的战友,等战友填饱肚子后自己就主动向上级申请处罚接受枪毙,用自己的命换整个班、排、连的同志能活下去
这句话也许是我理解失误了,还望知道真实情况的朋友能在评论区指出我的失误。
但我还是要说,在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真的被震惊到了,我永远无法想象,究竟是什么样困难的环境,才需要一名战士用“自寻死路”的方式来挽救整个连队战士的生命?
长征有多困难,由此可见一斑
<hr/>评论区里有人说了,“一条人命买牛羊”的含义可能是“藏族人当时对红军有很强的敌意,想获得食物就得付出极重的代价,乃至战士的生命”,所以才有用人命买牛羊的说法
songxiao530 发表于 2023-9-4 22:49:1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一路上艰苦的自然条件、凶险的敌情,更难的是不知路在何方。
我们今天看长征,知道它是二万五千里,知道它最后在陕北会师,但是当时处于长征中的红军并不知道。
每一步往哪走,怎么走?前几天刚制订的计划,随着敌情变化,又不得不重新考虑。
坚持上一次会议的决定,还是回到上上一次会议的决定?走错一步,就可能是万丈深渊。
一盏马灯能有多亮?寒夜微光,照亮前路光明。
闪烁的马灯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一个早春时节的夜晚,黔北山间的小道上,一盏马灯在闪烁。毛泽东提着这盏马灯,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正心情沉重地赶往周恩来处。


白天,中革军委接到红一军团林彪、聂荣臻的“万急”电报,请求攻打打鼓新场(今贵州金沙县城)守敌。会开了整整一天,争论很激烈,只有毛泽东一人不同意打,反复强调不能打固守之敌,不能“啃硬的”,应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最后,主持会议的张闻天通过民主表决,决定由周恩来起草进攻打鼓新场的命令,次日晨下达。
其时,中央红军刚刚在二渡赤水后再取桐梓,攻占娄山关,复克遵义城,取得遵义战役大捷。血战娄山关后,毛泽东心情无比激动,挥笔写下《忆秦娥·娄山关》一词。


然而,危机并没有解除。黔军、滇军、川军和薛岳兵团的2个纵队仍在步步紧逼,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就在几天前,中央红军作出向乌江以东转移的架势,准备伏击追击而来的敌军。没想到,通过空中侦察发觉了中央红军的动向后,敌军又缩了回去。
敌军在不断缩小包围圈,中央红军必须早做打算。就是在这时,林彪、聂荣臻发来电报请求攻打打鼓新场。理由是部队刚打完胜仗,求战欲望强烈,那里的黔军战斗力又比较差,打下之后能够获得一些补给。不过,打鼓新场距苟坝百余里,堡垒坚固,易守难攻。一旦战事陷入僵局,中央红军将面临被四面合围的危险。
“革命的前途,决不能让红军再受挫折,遭受重创的红军在遵义战役稍微恢复了一些元气,为了革命的发展壮大,不能再耗损这种元气。”毛泽东语重心长的一番阐述说服了周恩来。后来得知,蒋介石已令重兵驰援打鼓新场,中央红军如是真去硬攻,必将陷入重围!
一般都认为“少数服从多数”,但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毛泽东在苟坝提出,今后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由那么多人指挥,否则会贻误战机。根据毛泽东、张闻天等提议,中央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此后,中央红军迈开铁脚板,忽东忽西,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第三次、第四次渡过赤水河,佯攻贵阳,奔袭云南,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闪亮的丰碑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从此凉热。
1935年冬,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发。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本中有很多长征的故事。
《金色的鱼钩》中,“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丰碑》中,“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飞夺泸定桥》中,“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上,穿着单衣草鞋的红军战士在祖国壮丽的山河中树立了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等震颤人心精神丰碑。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路上那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青年们,靠着无坚不摧的理想信念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用鲜血铸就的长征之路像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给全人类留下了永远的纪念。


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1981年7月,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在参观了当年中央红军胜利渡过的大渡河后,写下一篇题为《沿着长征路线朝圣记》的文章。他写道,“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的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布热津斯基的震撼与感动背后,折射出的正是这条用理想信念铸就的英雄之路的永恒魅力。
闪耀的旗帜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山河壮丽,人民英雄。
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萧锋,一名从井冈山山脚下走出来的放牛娃,12岁就参加革命的“红小鬼”。1934至1936年间,没有上过一天洋学堂的他,在行军途中、用餐间隙、临睡之前,用烂笔头在土草纸、包装纸上,歪歪扭扭写下一篇篇《长征日记》。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枕戈待旦的战争环境中,萧锋用他的笔触记录下一位青年革命者的无畏追寻。


斗转星移,时光不老。100年前的青年们用钢铁意志走完长征路,现在新时代的青年们接过新长征路上的接力棒,追寻前辈们的足迹,在中华大地上书写出熠熠生辉的时代新篇。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排雷战士杜富国在处置一枚加重手榴弹时突遇爆炸,他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生死瞬间,他用身体挡住弹片,保护了战友,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负伤之后,他保持乐观阳光的心态,重新学习吃饭、穿衣、叠被、洗漱......“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这是他的“新长征”。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在一个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挥洒青春热血,把青春意气和家国担当实践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乡村振兴主战场、科技创新最前沿,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长征路上,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饱尝苦难,才换来我们幸福的今天。
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主动请缨的中国青年亦将永远向前。

——————————
执笔:叶子鹏、杨翱翔


1936年10月22日,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今天是长征胜利85周年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今天与团团一起跟随经典老歌,重温伟大党史!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