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兵王赵宗刚:退役后拒绝多家公司高薪聘请,如今被部队返聘

[复制链接]
泪下兰泽 发表于 2023-9-4 21:11:39|来自:云南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以说,没有我修不了的装甲车!”
2017年,退役仅半年的赵宗刚,在接到首长的电话后,二话不说就辞掉了高薪工作,做回了部队的“铁甲神医”。
他是济南军区猛虎师装甲团的“兵王”,年龄比团领导都大,却甘愿只做一个普通的兵。他只有初中学历,却会操作和修理装甲步战车、坦克等15类装备。
一百米外就能判断出故障原因,五十米内就能听出故障部位,到了五米内的近处时,他只需11秒就能定位故障,4秒就能排除故障。


那么,赵宗刚究竟有多厉害?他的“超能力”又是如何练成的呢?
靠“神仙耳”修车的“铁甲神医”

“那个赵宗刚不是有一双神仙耳吗?这次一定要让他上!”
2011年,济南军区计划组织一次装备系统的练兵比武。在确定出战人选时,几位领导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赵宗刚,想见识一下他的耳朵到底有多灵。
结果领导还没开口,自信的赵宗刚就已经主动请战了。他参加的科目是坦克发动机全故障的定位与排除。上场后,他按照以往的习惯,用自创的“看、摸、闻、听、问”五步法来判断,只用了15秒就定位并排除了故障,创下了一个至今都无人打破的纪录。
这番操作虽然很“神”,但领导们却没看过瘾,几人商量过后,直接叫来了三台装甲车,让赵宗刚蒙上眼睛,只用耳朵来辨别故障。众目睽睽之下,赵宗刚走近了前两辆车,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找到了所有的故障点。


就在大家都在为他叫好时,他却在第三辆车前停了下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汗水越流越快,像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一样,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他又站了一会儿,全神贯注地听了一阵后,才豁出去说道:“报告,这台车没有故障!”领导们听得笑开了怀,其中两名换车的“始作俑者”更是忍不住鼓起掌来。
原来,这两名领导一时兴起,故意给他放了一辆没有故障的装甲车,目的就是想看看他的能力和心理素质到底如何,而他的表现也让领导给了他一个“修理达人”的称号。


他曾作为装备保障人员,为参加国庆阅兵的新型装甲步战车“护航”。当时战车已经装上了平板车,即将运往北京,可赵宗刚一来就拿着听诊器拦住了4台车,让厂家返修。
这几台车都是再三检查过的,面对他的质疑,工厂的工程师也不服气,不相信有人拿着一个听诊器就能像真的医生一样,一听就能听出问题来。
时间紧,任务重,赵宗刚也不是怕事的人,他直接向上级拍胸口保证:“要是真的没有问题,后果由我来负责!”


在他的坚持下,领导答应了他拆卸发动机的请求,进行细致的检查。在这过程中,他整整提出了23条整改意见,说得工程师都快哭了才暂时罢休。
这一次之后,大家都见识到了赵宗刚的厉害,他“铁甲神医”的名头也从军区传到了全军。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只有初中文凭,刚进部队时,他的岗位也只是养猪。
12种岗位:能养猪、能烧饭、能修车

赵宗刚是山东莱西人,出生于1968年10月。初中时迫于生活压力,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和父母一起务农。
为数不多的爱好中,他最喜欢的就是修东西。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拆解一些小玩意,拆成零件之后,又把它们装回原样。


到了18岁时,从小就崇拜军人的他,毅然选择了入伍。他原以为当兵就是当英雄,谁曾想,来到部队以后,他成了一个装甲团的家猪饲养员,连装甲的影子都看不到。
和他一起分过来的战友们纷纷抱怨那不是人待的地方,可他却没管这些,每天都向前辈们请教,怎么才能养出又肥又壮的好猪。
由于他对这些猪太过上心,到了年底杀猪时,他自己也舍不得杀了,愣是一口猪肉都没吃。没了猪以后,他又被分去了炊事班。


他虽然是个农村孩子,但当时的他根本就不会做饭。来到厨房时,更是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好在他从不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后,他练成了一个又一个拿手菜,还成了家里请客时掌勺的大厨。
厨艺练好了以后,他就像是一块哪里有用哪里搬的砖一样,接连去过保管员、驾驶员等12个岗位。
虽然他能做到干一行精一行,可是身在装甲团,哪个兵不想摸一摸坦克呢?他踌躇了一整年,最后才鼓起勇气向上级提出,他想去当坦克驾驶员。


他也知道自己只有初中学历,要弄懂坦克会很困难,所以他主动说道:“我别的没有,就是肯吃苦,请组织给我一个机会。”
于是,他如愿以偿地摸到了坦克。为了恶补相关的专业知识,他每天都比别人晚睡两小时,早起半小时。看完书就去坦克里爬上爬下,研究每一个具体的零部件。
1993年,赵宗刚作为坦克驾驶员,参与了一次演习。可他开着开着,就听出了发动机的不对劲。没走几步,他的战车就在爬坡时熄火了。


事后检查确认,这是车辆故障,而不是他的操作失误。按理说,他是可以继续当好驾驶员的,可他却主动申请调离,提出要去修理连做一个修车工。
“一个优秀的修理员可以保证一个团的战斗力,而一个优秀的驾驶员却只能保证一台车的战力。”
熄火时那种无能为力的感受让他太难以忘怀了。他不禁想到,如果那是战场,那这辆装甲车的“罢工”就很可能会改变整个战局。


从那以后,赵宗刚走上了他的修车之路。而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他是那个为装甲而生的“兵王”。
兵王

坦克修理员和坦克驾驶员,看起来差不多,但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岗位。光是那些复杂的零部件和坦克的运行原理就够让人头疼了,更别说还要进一步补充相关的物理和机械知识。
赵宗刚本就只有初中的文化基础,对他来说,每一步都将走得格外艰难。可他既不怕失误又不怕丢脸,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
白天跟着前辈学习,晚上就自己翻书做总结。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时间越来越长,赵宗刚对坦克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在反复地总结和梳理中,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故障的机械声音会有所不同。他开始对自己进行听声训练,靠听力去辨别故障部位。
听得多了以后,他摸索出了其中的规律,自创了一套“五步听诊修理法”,还在大量的实践中,填补了我国坦克发动机维修领域的空白,成为了团里唯一一个能修发动机的人。
但是好景不长,赵宗刚由于听多了机械噪音,听力隐约出现了问题,时常听不清他人说话。这让他意识到,人耳终究是有限的,必须找出一个工具来辅助他。


找来找去,他看上了西医的听诊器和中医的“望闻问切”。他把原来的听诊五步法升级成了“看听摸闻问”五步法,在听诊器的助力下,直接就成了妙手回春的“铁甲神医”。
2011年,赵宗刚在上级的指令下,去了一次高原。他和那里一个大校军衔的高级工程师就坦克驾驶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大校颇为无奈地告诉赵宗刚,高原上的坦克大多都会因为海拔的原因,出现一些故障,希望他看开点。


但赵宗刚却底气十足地说:“我们的坦克不会出现故障!”原来他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还发明了一个可以让坦克调节自己气缸的压力测试器,从而迅速地适应高原环境。
像这样的发明,赵宗刚还有很多。有资料记载的革新性发明就有四十多件,他还曾获过六次军队科技进步奖。
多年来,他执行了近二十次军备巡修、国庆阅兵一类的重量级保障任务,排除了三千多个故障难题,节约了五百多万元维修经费。


在保证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他还大大方方地把“绝招”交给战友。曾在20天时间里,就把一个不懂发动机的兵培养成了军区比武的第一名。
他先后培养了500余名技术骨干,其中还有极为出色的4人,被大家称为“四大金刚”
为了让更多的后辈能少走弯路,他把自己攒下的20多本笔记整理成了电子文档,供所有战友随时查看。
部队曾为了留住他,授予了他一级军士长的军衔。这是士官军衔中的最高级别,也被人们称为“兵王”,享受正师级待遇,全军不超过一百人,比将军还要稀有。


2017年,已经服役30年的赵宗刚不得不离开部队了。得知消息的知名企业先后15次上门来请赵宗刚,并告诉他,只要他愿意做技术顾问,他们可以保证他月薪过万,而且为他解决房子、车子和孩子的户口问题,但他都一一拒绝了。
与之相反的是,退休半年后,只因首长的一通电话,他立即就回到了部队。如今他已经被返聘为装备维修辅导员,致力于培养更多的技术尖兵。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