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中国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复制链接]
sunjie0429 发表于 2023-9-3 03:59:3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纲:
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
注:纲,含义为模范、榜样。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wanghuan 发表于 2023-9-3 04:00:0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家为例好了
河南农村,家里四口人,我爸妈小学学历,我哥大专,我研究生。
家里资产:存款大概6万,宅基地三个,两层房子两栋,另外一个宅基地只有一间房。汽车无,拖拉机一辆,三轮摩托车一辆,电动车一辆。土地18亩左右,沙地占一半。
收入来源大半半土地庄稼收成:庄稼按照均价来算净利润,大蒜1.5万,西瓜1.5万,花生玉米共一万(小麦这种钱都挣不到的,我们那边很少种,最多一两亩,自己吃)。剩下父母农闲打工:我爸建筑工地,砌墙,木工,铺路等;我妈打扫卫生,栽花植树等绿化,工地杂工等一年下来也能有两万多。我哥毕业后外地做点小生意,啥也没挣到还,负债三万。我没有收入,研究生补助还不够我吃饭钱。合计下来就,乐观估计七万块左右。
每年支出:
大头是庄稼投资:十八亩地的种子,化肥,农药,整地雇工,农机,灌溉用油、用电等一年也得近三万块。
和我的学费一年一万,生活费(衣食住行所有的在外花费)一年一万左右。我一个人一年两万块。自己平常想买额外的东西,都是平时搞个兼职,攒点钱才敢买。
家里除去往地里的投资,花销一年也得1.5万左右,就是平常衣服,吃饭,出行,购置物品啥的,全是低端选择。加上过年送礼品,亲戚朋友红白喜事也要不少。
一年下来,收支相抵,而且是在没有意外事故的情况下,剩不下什闲钱。收成好,加上大蒜,西瓜价格高的时候,一年能攒下一两万。就是靠着这种情况,我爸妈二十年多年累积二十多万,给我和我哥建起来两栋房子。另外一个院子,当时他俩考虑是给他们自己留的,他们见了村里不孝顺的,住一起有别扭的,儿媳妇难伺候,提前打算的都是。
看起来还凑活对吧,但是一家人一年下来是真又忙又累啊,以至于我所有的假期都是在家干农活,现在连个实习经验都没有。
平常农活是很累的,以我们家大头收入,大蒜为例,首先种子,需要一瓣一瓣的掰开,一年,给八亩左右的地准备蒜种,要一千斤左右,可能有几十万瓣,每年我妈准备蒜种,掰的手指头全是裂纹,我爸在这段时间会去工地干活,基本都是我妈一个人。然后整地,需要花钱让别人用大型拖拉机,翻地,上化肥,或者有机肥。有机肥那可真的有味道,有次为了省点钱,我们自己去人家鸭子养殖厂里去自己拉粪,自己装,家伙。一铁锹下去,粪里全是qu,白色小虫,疯狂蠕动的画面,,简直了 。就这样拉了一车又一车,再给它均匀的撒到地里。有的时候粪上多了,太阳没有晒,种蒜的时候,弥漫着粪的味道,其中吃饲料的猪粪是最臭的,我都总结出来了 。然后自己在用小拖拉机分垄,最后人工在整理。种蒜是需要一瓣一瓣的手工去种的,每年种蒜都是国庆中秋节左右,我每年这个假期都是在家种蒜度过的,有时候为了及时种上,会不带手套 这样会快一点,结果就是手上全是倒刺,难受的一批。
种上之后需要浇地,等待发芽之后,用薄膜盖上,这时候再一颗一颗的把蒜苗从薄膜下掏出来,也是人工。种蒜,掏蒜苗都需要蹲在地上,你可以想想连着大半个月,天天蹲上十个小时,那个腰哦,简直了,白天一直在忙,可能难受一会儿,没感觉。到了第二天早上起床,浑身酸疼,酸爽的一批。
下边图是来年春天的蒜苗,我们来地里除草,春天天暖,长出来第一波草,这时候趁它小,早早除掉,不然一场雨,发疯了长,蒜就长不好了,也是人工来,没法打农药。


接下来到了五一劳动节,对我来说,是真的七天劳动节日。这时候蒜臺要抽了。






又是人工,一根一根的抽,为了抽出长一点,重一点,卖的更多一点,不能直接硬揪。照片里第一天回家,手太嫩,没有茧子,磨出来个泡,还弄破了,加上蒜臺的汁水刺激,真的很“爽”。我爸妈手上茧子厚,根本是没有这种情况。而且抽出来,晚上就整理捆扎,这样一斤会比零散的多上两三毛钱。这七天,天天早起,晚睡。有的时候蒜臺价格低的还不到一块一斤,还不够人工成本的还,。但是你还不能不把它抽出来,你不抽,蒜的养分就会分到蒜臺上去,下面蒜骨朵就长不大,难啊。抽蒜薹取需要弯腰,我是连着七天,天天弯腰八九个小时,我爸妈得连着抽近十多天,八亩地,那个种的密度,一根一根的抽。
到了临近夏初,终于成熟,开始收获,拖拉机,加上犁铲,把蒜翻从土里翻出来,接着就是人工去收获,把蒜从松动的土里拔出来,在用镰刀或者剪子,去除蒜的茎叶,和须根,一颗一颗的剪。这个活一般都会雇人,因为太累了,我家一般雇人锄调,剩下的自己锄,一亩地现在人工费已经涨到近一千块了,你还得管工人吃喝,接送。就这还不好找人,人们现在都不太愿意干了。最后,收获装车,把蒜拉倒家里,你以为就是收获的喜悦了吗?才不是,还要最后一步 过蒜,蒜在土里最外边有一层黑皮,一般见到的都是白色,带红带紫的皮都是去掉两三层皮之后的。辛苦这么久,要是遇上价格低,还不够成本,你说你难受不难受。我家另外庄稼,种西瓜也很麻烦。
有人会想,现在都有各种农用机械了,为啥还这么手工操作。农机也要考虑应用场景的,土壤不一样,可能完全用不了,或者很容易坏。分散的地块,成本也是问题,有的机器很贵,对于我们来说,投入太大,风险也大,买回来用不了,不适用,维修花费也贵。有人说几家合伙买减少投入,当然也试过,成本算下来都是赚少赔多,这种事情我们经历太多了,由此造成的利益纠纷,也太多了。能机械化,有利可图的肯定用啊,就算文化水平再低,不至于这点账算不清楚。在一个也是一直以来农民的性格,趋于稳定,不愿冒险,没人兜底,很少愿意尝试。


西瓜育苗


西瓜收获装车



课件


玉米苗


收获的花生晒干,垛在一起。(旁边的房子并不是我家的)
我这种农村出来的,上学到现在研究生了,疫情时候一边上网课,学当今顶端企业的各种先进管理理论,一边顶着大日头,流汗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弄得我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个世界,怎么会这个吊样子,艹。

自己也当然也有想过,我们怎么做农村,农民才能过的好一点,收入高一点,辛苦少一点。
以我们家这边为例,这里边牵扯的问题太多,紧紧一个农产品价格不稳定 就难搞。消费者到农民之间市场流通,中间商太多,分散的农民没有议价能力,对于市场规则制度理解不够。面对不稳定的价格意外灾的农业保险,等保障他们很多更是都没听说过,也少有适合的对口的保险。规模化集约化,等方法也是搞不起来,各方扯皮,利润分配方案难搞。一个村里好几个家族,互相在村委里竞争,村里修个路,宽度直接变一半,大车一过,照样全是尘土,狼烟动地的。
其他增加收入增加办法:果树,养殖,经济作物,十家搞,也只有其中一家能赚到钱,缺乏指导规划,相应的市场,与配套设施。难以大发展。工厂投资,没见过,连个路都没有,谁来?现在很多人就盼着,修路,什么高速,高铁,主干道,能把土地给占了,把村子给拆了,这样来钱快啊。这样没有配套的工作岗位,没了土地,只能去打工了。我是真的不喜欢这样的方式,强行把农民变成工人,强行把农民变成“市民”。每个地方又有很多特点,如何依据当地特色 让人们不需要到处奔波,在本地就能够安居乐业,就是最好的了。
<hr/>2022.01更新
最近主要是我哥筹备婚事,这方面也能相当反应当前我们那边的状况。
两个人经亲戚介绍认识的。嫂子并不是我们本地的,隔壁的城市,高中学历,之前和我哥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做过蛮多工作,大多是导购,服务员之类的学过一段时间美妆啥的。家里也是农村的,听我哥说收入不比我家多,但是没有儿子缘故,不需要建房子啥的,过的舒坦点。
关于结婚,一开始是想在市里买房的,一度都去看房了。当时,我爸妈考虑到,我哥这个情况在我们当地不太好找了,因为我哥小时候动过大手术,近的人也都比较知根知底,基本上没什么人说媒年纪也大了。狠狠心,哪怕到处借钱,只要把这大事办了,也中,接着再干十年还钱就是了。我妈苦笑着还和我说,这给你哥一买房,到你结婚,我和恁爸可就拿不出什么钱了,只能全靠借了。我就说,先不用管我,没事。哎
之后两家再三沟通,决定不买房,两个人收入着实不太行。就在村里结好了,这都有现成的房子,院子,稍微装修一下就挺好。
彩礼10万,买辆车10万,家具电器加上置办婚礼,来回送礼啥的差不多也有个7,8万。陪嫁的东西也就两万左右吧。关于这个也是各种扯,我哥和我嫂子俩人也是没少吵 。最后还是达成一致。农村有些地方也能省下来比如装修。我爸技能还是挺全的,砌墙,水,电,木工都会一点。带着我和我哥,买回材料,设备自己做电的线路,刷墙,砌墙,打地平,做水管,简易的家具啥的,除了个别比较专业的找人帮忙,8成都是自己干的。这些就能省下不少钱。
总的下来,欠一圈亲戚近20万,虽然一个个都说慢慢还,压力还是有的。
我现在就想着玛德,赶紧把我们那边的地占了吧,分了钱好不用这么辛苦。艹,什么生态环境,乡愁,科学发展,都放一边吧。为了我爸妈少辛苦十年,真的都可以。
五十多的人,还有多少血汗能流呢?年轻时候出力太多,在过些年还不知道身体会不会出什么毛病,唉。
弄得我现在就想怎么搞钱,满脑子都是怎么搞钱。
<hr/>2022.10.18更新
突然收到这么多消息与建议,有些吃惊,也算是平日里不会出现的关注度。总之真的很感谢大家。最近工作比较忙,会抽出时间好好整理近况,更新回答的。先回应一下我家具体哪里的,大家先不要猜了,我河南的,其他不想透露更多。再次感谢 !
评论我都一一看过了,在这里尽量解答一下回复一下。最多的是给我提建议,很多建议去外地打工的,也有说要提升眼界,信息差的,也建议我多去思考,多去尝试的,还有建议我家扩大农业经营的。
首先对我自己而言,我今年已经毕业了,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我也算找到一个还算凑活的工作,就是里的有点远,目前在山东工作,做财务(这也是我'IP在山东的原因)月工资和当地房子均价差不多。我在大学和读研期间,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觉得确实是在眼界,信心和家庭支持上有些不足。特别是回想起大一大二时,当时,根本不清楚怎么去兼职,提升自己这种概念,没有去帮助家里分担压力。当然我确实也贪玩一点,玩游戏蛮多的,当时只是省着花钱而已。到大三明白的多了,才开始去尝试兼职,准备考研,考证这些事情。读研期间疫情嘛,只有一小段实习经历,很长时间都在家。我这两年确实针对未来想了很多,自己也好,家里边也好。平时也关注农村农业,看到一些农村发展好的例子,一村一品,什么的,就自然而然的自己家乡有很多想法。但是最终也只是想法而已。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改变家乡,现在尽量想着让家里更好一点。
再说我家的情况。我父母是不可能去打工的,首先年纪真的很大了,再一个也没有这个心气了。这两年附近工地活还算多点,我爸也是有活就干,没闲过。今年做的最多的就是木工,就是支模,拆模。前一阵子,响应退林还耕的政策,有一些做木材的,做锯手伐树一天也有三四百。人工费确实在涨,单按小时工资来算的话 我爸工资比我还要高不少。但是也要考虑工作的风险性问题,不管是在工地还是锯树期间,我爸都见到事故。村里就和我同岁的一个,在做伐树买卖树木生意,但他自己也和工人一起干,就出事了,住院了好久。我妈对我说:那个孩,干活真叫一个下力,他干活超你俩。总的来说种地确实效益不太好。这些年村里人都在做各种尝试。有些开始做些农产品买卖,有些开始种果树,有些种蔬菜,有些搞养殖,也有个别去打工的。总的来看种地的收入还是占大头,但是这个趋势已经很强了。种瓜果蔬菜也好,搞养殖业罢,都是自己在摸索,是没有统一指导帮带的,也都是小规模的。整体来说会比之前好点,但是也有些赔钱的。
村里卖瓜场景


我家之前也有种果树,苹果,桃子。这两年都不管理了,八成已经毁掉重新种庄稼了。


最近我妈已经在考虑重新养牛了。我小时候我家就养牛养了好久,我和我哥小学暑假都是天天放牛度过的,放牛娃哈哈哈。我爸妈也算比较有经验点的。养牛总得来说比养鸡养猪啥的要风险小一点,猪和鸡是特别容易生病的,弄不好就死光了,牛相对皮实很多。而且就像评论区有同学提到的,现在环保不让养猪了。已经设想好了,要在我家那个只有一件房的宅基地那,盖个牛棚。前些天和我大电话,还说让我把工资给她,算是投资,到时候牛卖了钱给我分红,哈哈。总的来说,养牛会比种地轻松一点。我也一直劝他们少种点蒜,就种麦子好了,好管理太多了,钱慢慢赞呗。
我哥结婚后,目前在郊区工厂上班,月4-5,早出晚归的上下班。他是不愿意种地的。但是他的那份地我爸妈也已经给他了,但实际上我哥只有在下班早的时候,放假时间去地里干活,其他也都是我爸妈再管,到时候收的庄稼我哥自己卖了。我是不会去计较这些的,毕竟我不在家,口头上多说句话,让我哥多去地里干点,仅此而已了。反正也都是一家人嘛。
全国各地差异确实很大,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都能越来越好吧。
aspxbs 发表于 2023-9-3 04:00:3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土地呗,最后的钱袋子。

说实话,我挺反感把“农民难进城”说成是农村的问题,好像农村的地里长了枷锁,能把农民困死在田里似的。
分明是城市在疯狂收进城税,关农村鸟事。
我外婆老家江西吉安永新,一个穷山恶水武德丰沛的地方。九十年代一票永新亲戚波浪式涌进广东,走出臭名昭著的广州站时,除了内裤上缝的两百块钱,一无所有。
这么具有西部牛仔开拓精神,是因为广州那时的城中村可以提供30元至50元的房租。
不说当年的广州。12年左右,我表姐住中大北校区东边,开窗见小蛮腰,一室一厨一卫45平大开间,月租900元;我那时候租望京花家地,同样条件,3300元。
北京不是没有过这种居住成本洼地。十年前北京有个词,叫“蚁族”;蚁族的经典聚集地,叫唐家岭。因为这里有月租600元的房子,还有200元的地下室,巅峰时期聚集了2万名大学生。
现在改公园了,地下室没了,唐家岭新城月租过5000元了。

贫民窟是低收入群体进城的最低成本手段,也是最自然的城市景观。
因为你特么就是有穷人,穷人就是会去大城市找机会。
结果一票城市规划者抹眼泪:我心善,见不得穷人。
年轻人庆幸自己的时代吧,你们没经历过查暂住证的,昌平挖沙子不是玩笑话。
用行政手段把人拦住了,然后开出巨额的进城税;农村娃看一眼困窘的乡土,痛骂故乡凑不出这个份子钱,困住了自己。
我凑你...你特么长点心吧。

现在,为了顶住这个城市化,为了凑齐小镇青年的进城厘金,大家只好开始盯农村最后的钱袋子。
土地呗。
这两年几个文件都说了,农村土地改革是三农改革的核心。
但祖训尚在,土地所有权还没人敢动,也没人担得起责任。于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苦守所有权,同时把运营权打包,拿去卖,指望城市资本下场来参与。
包括农业产业链基建在内的新农村建设,国家资本主导,私有资本受不了那个低收益率;
农村资产的流转体系,国家资本主导,私有资本不会给如集体土地这类资产合理的定价;
农机农技补贴,更是只能国家资本承担,直接和扶贫挂钩。
就这样,城市资本(高周转资金)依然只愿意参与交易变现环节,只有部分产业资本能真正沉下去做生产,而且多数还是国企。
然后舆论还认为农民“被”锁住了。
尼玛全体纳税人在凑钱帮农民走出去,是城市在搬香港模式进行收割,谁锁谁啊?

农村问题到今天,其实就是个主导程度问题:
资本主导的程度到底要到哪?拿了农民进城的廉价劳动力、税收和经济增长后,教育医疗养老这些成本城市承不承担?
只要权责统一,这条路不是不行呀。贫民窟会出现,房价会继续涨,社会治理压力会增大,市容市貌和治安会倒退,城市会进入扩张期的“混乱繁荣”。
没毛病,美帝这条路可熟练了,不就是工会和公司黑帮打手街头开片嘛。
在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失后,农村土地的集约化一定会高飞猛进,农业现代化加速。国家资本的下场,绝对能保证粮食安全。
可你城市不干嘛(也不敢)。
这么高的进城税,不就是为了甩后面的包袱么。交不起进城税的,最后还不是扔回农村。
那你不要对大规模内陆投资和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屁话。管艹不管养,要爽不要生,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所以现在很多经济学家的言论,我是佩服的。
有的张嘴就是废除户籍,乍一眼特别伟光正;有的痛心疾首农业现代化的缓慢,特别关心中国粮食红线;有的还整上计量经济学,跟你论证山地上养不了几户人。
别整虚的,千言万语一句话:
谁兜底?
谁敢为这些人兜底,谁的路线就是正确的,就这么简单。
这个话题,没人说。
那还是国家兜底嘛,全民兜底嘛。
你代言的那些城市资本,本质和996然后35岁拜拜的公司一样,还是只要三农最拔尖的劳动力和积累资本嘛,教育养老医疗社会治理,这些成本你不背嘛。
天天说“用增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你倒是说说会拿出增量中的几个百分点出来嘛。

对了,问问他们,城市的医疗教育超载咋办?
这帮人支支吾吾半天,憋出一句:
“市场调节”。
嚯,那不就是加钱嘛,绕那么大弯子作甚。

如果哪天有座城市站出来说:我兜底,来了都是xx人。虽然医院学校会崩溃一段时间,但我们咬牙也会从税收和土地财政增益里补回来。
硬,又高又硬。
没这句话之前,就只能继续维系住农村的基建,并尽力建设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下的农业集约化和特色化,把农村的各种土地收益权进行资产打包,鼓励各路城市资本把农村的资产做起来。
注意啊,没人绑农民到田里,要进城随时进城。
有些人要骂,由得他们骂。毕竟在另一条世界线里,他们可能早就不在这个国家了。
看事别特么老看上限不看下限,天天想着东京大都会(人有日本农协)和美帝东海岸(人有广阔的中西部)。尼日利亚拉各斯人口1500万,马尼拉1200万,你说操作好像他们都做了,而且是7080年代。
我在这俩城市都住过,我衷心不希望中国的城市化走到这个方向。

啧,所以中国农村面临最迫切的问题,应该不是土地,
是城市资本你们特么少收点。
市民的韭菜割完了,开始惦记农民,还借着城乡二元制的结构性问题来割。
现在搞内需,搞需求侧改革,我相信国家一定有对城市资本进行上山下乡的安排,我敲碗等。
cnfsonxxx 发表于 2023-9-3 04:01:3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过国内大部分农村,有些话不合时宜,这里冒犯,诸君细品。长文慎入。
一、限制农村发展的第一条。
法制缺失,管理真空,行政边缘,三不管
一家人的鸡走到另外一家人门口消失了。
你告诉我除了站在那里破口大骂之外,你可以做些什么?
农村不出命案,报警有没有用?
警察快速响应,从镇上到村里等他们赶到该发生的已经发生完,不该发生的也已经结束了,这里绝大部分的事情是事后追溯。它所造成的直观影响是,受害人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更趋向于沉默和忍耐(诚如,俗谚:好汉不吃眼前亏)。但是基于证据的事后追溯,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佐证,基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会不会助长和滋生农村地痞,流氓,恶霸。
如果大家小时候住在农村,仔细回忆一下,是不是1个乡镇设立1个派出所,一个派出所要应对10个自然村。从镇上到最远的村开车也得3个小时。
再来,乡村缺乏普遍的摄像头,监控设备等,一旦发生纠纷与案件,证据与1000年前有没有太大不同。
所有的国家权力机关基本到达乡镇就已经显现出鞭长莫及。农村内部发生纠纷,那就是靠谁的声音大,谁会撒泼,谁比谁更无耻,谁的小舅子在村里做干部,谁的小姨子在乡镇有人。
作为一个农民,当你发现事发现场并没有人可以为你做主,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为你证明。当你走路1天,再各个单位问一遍最后找到投诉机关时,如果问题不大,还不如忍气吞声。由此造成的农村村集体与村霸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多数人已经不想过问了。
二、乡镇权力机关流动缓慢,导致人情沉淀,裙带关系牵连农村管理秩序。
一个乡镇总共有多少公务员岗位?
几个事业单位编制?
例如,2所小学,1所初中,然后1个派出所,1个邮局,水利,电力,路政等等。
一共就这么几个公务员编制。当一个充满理想的未婚的公务员到岗之后,他/她的择偶应当是怎样?
他们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办公环境,人性的休假安排,以及补贴,虽然比不上县城,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个时候他/她的配偶不是老师,就是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或者企业干部。
不出意外只过十年,他/她的家族人脉基本类似于这个乡镇的权力机关网。
他的朋友是派出所的,他的妹夫是小学校长或者教务长,他的父亲是电力局的二把手,他的妻子是初中语文教研室主任,他的妹妹是邮政储蓄的出纳,某个亲戚是副镇长等等。
这个时候他的农村亲戚。。。
这个时候她一个村,看着她长大的村支书叔叔。。。
如果想要谋取个政府职位应该很困难,毕竟公务员是要考试的。但是村委会不是政府单位,它是农村农民自治合作组织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由此形成的村民自发式监督,结合事后追溯机制,试问这样的农村选举,一群常常并不在大伙面前露面的老实人,和一个尽管有点缺点到处游手好闲但是大家却基本认识,为人活络,看起来人脉挺广的一个人,大家会怎样民主表决,怎样监督实现村民自治。
—————————有网友评论让我多说一些,这里我再冒犯一下,大家慢慢琢磨,会不会流汗。
现在乡镇除了国内比较大的几个地区外,愿意跑到这里来考公务员的外地人有几个?
考乡镇公务员的人都是哪些人,他们如果不了解此地风俗,不知道此地光景,从四川成都大学毕业然后脑子一热,跑到东北大泡子镇考一个3000块/月的公务员,你会不会想她是不是跟着她男朋友过来的?
但是如果我国的乡镇基层公务员都是本地人的话.......时间久了会怎样?
所以内蒙一个旗的家庭,昆明一个街道民警家庭就可以闹出惊天大案
但是话又说回来,除了了解本地情况,就想留在父母身边的人又有谁会一个人背井离乡,无亲无靠,收入微薄的来到一个自己根本没听过的镇子安排自己的一生呢?
但是如果就这样听之任之那么这些权力又有谁来监督呢?让舅子监督自己的妹夫?
当这个乡镇又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仅剩的这么点资源,会怎样分?
留在农村的孩子和老人他们能做什么?

三、农村的财务监督与管理
一个村总共有多少资产,有多少鱼塘、河段、山林、荒坡、荒地;
一个村总共有几种创收形式,
来往的账目如何监督?
最难做的就是村里的这本账。。。。
谁来对这个账,是不是隔壁的小王今天觉得村里账不清楚,所以就可以直接到村委要求公开账目,我要看账?
还是说只用看村里的黑板就够了。
再来村委难道就不难吗?
村委不是国家单位,所以它的工资应该从哪里来?
村里的输电线每月要检查,看看下面的树有没有冒起来遮到电线导致短路,或者压覆电线。
村里两户人家因为鸡鸭问题吵闹到村里该怎样调节?
镇里拨下来的青苗费前提是要村里申报,申报的数字从哪里来,如何统计?
村里几个孤寡老人天天赖在门口不走,就要一个月50块的补助
村里还有几个拥军家属时长还要去看看他们家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毕竟有娃在卫国戍边
明年村里适龄参军的娃有哪些?是不是要提前动员?
今年春旱,河流缺水,该怎样协调其他村一起用水,然后申请乡镇临时救济人畜饮用水?
等这些做完,家里的地都荒了,一年工资就1000~3000块。
家里娃也想买新衣服,要上学,要钱交学费。。。。
四、卫生与教育条件
长江以北流行旱厕,长江以南流行水厕。西北以沙土覆盖;青海,西藏部分地区未知也。
旱厕:夏天闷热,旱厕熏蒸,一如厕,浓重的氨气熏眼,张嘴一呼,不敢回味;冬天风从下往上灌,昨日前日只史料着壁结冰,不到明年春开不散去,待及提裤已不知臀之何在。
有几人敢与之直视
水厕:夏日蚊蝇遮天蔽日,臭味难消之外,蚊虫不计其数。嘤嘤呜呜似轰炸机群,上个厕所不送几滴血出去是不可能的,注意不要慌乱,水容易溅到屁股上。冬日与旱厕不相上下。
更无奈,有的厕所挖坑,有的则为两块砖。此砖经年累月稍用力则裂之,地又恐湿滑。。。
而用瓦罐,粪桶为厕者,见之亦不少。
这段,我觉得不用文真的不敢描述。
晚上洗澡又是在这里。。。
冬天是这样。。。
夏天还是这样。。。
农村学校的厕所只是扩大化的旱厕和水厕。。。
当然味更浓,地更湿滑
早年大一点的村还有小学,有的只能上一二年级,有的能上完所以叫完全小学。
但是现在大部分人还是愿意把娃送到镇上,所以村里其实没有什么学校了。
这个时候面对这样的卫生条件和教育条件,大部分人只要力所能及在镇上买套房还是更方便些
顺便说一下,在这样的条件下,拉一条网线,成本太大。。。
除非靠近城镇的农村,这种其实已经不是农村,而是城郊结合部。
五、土地的权责纠纷会让资本望而却步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是归国有的,农民只享有使用权,最近包括重庆还有一些省市尝试使用权转让,让土地进行流转。
但是,你要知道村委会实际上不代表村民,它是个农民自愿参与的合作组织。
当你看上一块地的时候,你有两个办法:
1、找村委谈,让村委出头整合,你省心。但是村委换届或者这任村委被查,合同是否有效还是个未知数;再来其中一个村民发现把土地租给你,但是你把田坎全挖了,到时候你不租了,他的地怎么分得清?他本来是好地,熟地,结果你拿来种山药,花生,过连年地就废了,所以他退出,你能怎样?本来打算连片的土地就被切成小块块。。。
2、找村民一个一个谈,有这个心,你想想你干什么不好,何必在这里费口舌呢?还得给他们做思想动员工作。好不容易做通了,大片土地连在一起,是不是要修个农机护理站这样更方便呢?
但是这里是耕地
当你把水管喷头、机井都弄好了,可是这是耕地。。。
你还想建钢化玻璃大棚,再做一些土建。。。
六、政策的不稳定性
当我们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候
2016年国家开始提出农村能源改革问题,倡导大家媒改气。
这个到了省里就变成了,有条件的尽量提前先改,没条件的酌情考虑,并未将来改革提前做好规划
到了市里,县里,然后到了镇上。。。
2017年、2018年中国北方因为大规模农村煤改气导致冬季天然气严重紧缺
当我们都知道水源的重要性,我们要每一条河都清澈的时候
广大农村的养鸡场因为粪便污染、空气污染开始清退
大型养猪场的排污
农村建议每家不超过两头
鸡几只,鸭几只。。。
甚至有些地方不准给鱼塘充氧
你翻遍文件也看不到哪里出过这样一个政策,但是他就是发生了
然后不幸的是非洲猪瘟席卷
肉价一路飙涨
农村因为小散养殖,基本无法有任何作为。
七、有节奏有安排的城市化对农村进行最后抄底
当教育、医院、自来水、天然气、互联网都集中在隔壁城镇上的时候,你自己身在农村觉得没什么
但是孩子貌似还是住在城里好些,毕竟发烧了一会就到医院了;毕竟老人有个什么咳嗽不适半夜还是城里好打车。城里做个水电工一年的工资比起种粮食来说那不要多太多不是?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农村不再新审批建房,现在再建房就是农村违建。。。
自己不能建房还不如去买,
当所有的现代化资源都集中在城市,新生代的农村人大部分进入城市打工。
城里落户不仅不要钱,现在还可以补贴。。。
那么剩下来的乡村,还有谁在发展它。
留守在家的老人和貌不更事的孩子?
八、农民仍然靠孝道养老!
工业反哺尚未见成效,农村已经十不存一。除了国内少数几个地区外,大部分都农村只剩几户人家在留守,能走的都走了。
2006年我国正式废除农业税,从春秋时期开始延续到现今几千年的对农民的剥削税终于因为中国巨量的工业化增长而被废止。
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件事,
一个农民种了40年地,现在60岁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以后他的收入应该从哪里来,他是不是能够靠着自己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最后养老送终。
他们是从懂事起就开始交公粮纳税的那群人噢!现在他们老了仍然像他们的先辈一样必须依靠他的子女。
我们村上了年纪家里有四五个小孩的,每个人一个月给十块钱,多一点给五十。
有的老人为了公平一个孩子家里吃一个月,这里刚刚住下马上又要搬家一年来回搬家十二次,比候鸟还走的勤。
还有的家里不然老人住一起,所以就在房子边给他搭一个偏屋让他自己煮着吃,说是这样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自己煮着吃方便。
方不方便你脑袋没数吗?
手上没有几块钱,自己想吃什么?
腿脚就这么点,他能买到什么,送货上门?
而他们稍微幸运的是,免除了公粮,但是他们也干不动了。
剩下来五十几岁还能勉强干几年的,国家实行退耕还林,一年还有300块补贴,还有一些种粮补贴。
然后呢?农村医保?
我母亲曾经就这个事情跟我说过一次,他们可是交了一辈子公粮的人,到最后每个月还要他们自己出钱买医保,这个钱少就算了
有一些因为土地被征收办理农转非的,统一购买了城镇社保一个月还有600左右,但是更多的农民,他们一个月不到80,你说这个交起来有什么用?
最近这几年政策已经变好,可以补缴,然后城乡社保一体化,但是年龄已经到了60岁的农民,你让他们一次性补缴十五年,实际就是储蓄制,他们又有多少人能拿出这个钱
拿的出的,要计算下他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他不如把这个钱给他儿子。
这些账大家都算得明白的很
但是
他们当年交的公粮去哪里了?
农村还有一些只有一个子女的农民 ,当年他们可是在严苛的政策下只生一个,无条件支持国家发展大局的噢。现在为一个子女在城里打工,自己也老了干不了活,地也荒了,他们的养老该怎么办?
以前的没法解决,以后的呢?
下一代慢慢长大,慢慢衰老的农民呢?
当我们一直强调道德情操的时候,有一群人他们的生活是血和泪啊。
然后
年轻人都到城里去,剩下的人
待凋零。。。
当年教员登高一呼“打土豪分田地”,多少人舍身往死,就为了这块地
而今不过70载
有几人能够真正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去耕作,去过梦中的田园生活
在深圳一家人砸锅卖铁凑个首付,只一年房价翻飞,几代农村的产出能望其项背?
这就是我看到的现实中的农村的问题
中国的农村,即将在城市化后的中国解体,他将把自己最后的精血榨干,然后无偿的贡献给我们的伟大复兴事业。最后让国有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重合,然后朝着大人们梦想中的大农场,现代化耕作大步迈进!
而我们这些农村子弟,从今往后就好好待在城市和工厂吧
农村从来都是中国人梦中所往的地方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hr/>更新一下:
       举偷鸡的例子是个很典型和代表性的事情,以前是偷鸡。现在是偷树。
     最远村落报警3h的事情不是我乱说的,一则是距离有的真的远,大多数是没人理,能拖则拖,或者精力不够?总之这件事在南北农村我都见过,而且一点不稀奇。
    评论区里说的很明白的农村提留款,我不晓得怎样说,或者说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勇气去面对以前的失误,更困难的事,这个东西怕是从来就没有一笔账,老百姓只能选择原谅和遗忘了。公道是非只有留给历史来说了,就像生育一样。
<hr/>最后补充一个我一直想说但是不敢说的观点
十、农民和农村缺乏保护自己的力量。
我国的公共权力机关简单化就是,政府,法院,检察院,警察部门。
当农村和农民权力收到剥削时往往是成体系,配套式的。
老百姓受到委屈的时候最想找谁?
他们找谁最方便,谁最懂他们?
谁为他们说话,谁为他们撑腰?
当ZF+警察+司法粘一起时,做为被征收的一方,你会不会怀疑他们是官官相护?
当他们在推你家房子的时候,你可以找谁?钉子户是存在的,但是为了消灭钉子户然后让派出所站台和不作为就真正的把老百姓推到了对立面。
而且从建国以来jc部门在农民权益维护这块几十年来树立了难以磨灭的负面印象。
jh生育?提留款?集资款?土地暴力征收?
多少个家庭会用它来吓唬孩子...
我之所以不想写这点,是因为我知道警察是愿意为老百姓保护他们的。前年一个户籍民警到家里来,恰好碰到母亲在吓唬孩子说,再哭就让派出所把你抓去。然后年轻的民警跟我们一阵尴尬 ,说千万别这么教孩子啊,我也深以为然。而且当我在任何地方遇到危险了我首先会想到要报警。
但是当公权力站到了农民和农村的对立面时,这群人是无助和孤立的。然而我们往往忽略的是农民和农村是生活的常态,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而权力只是领导和少数人掌握的公器而已。
公器很容易被乱用,生活就这样毫无反抗之力。
如果真要农村和农民发展,前面的问题都难说能立竿见影。
唯有最后这一个
警察真的应该为老百姓撑腰。
公器不可私用。
当任何时候,不管对错,只要在一个百姓受到委屈,当他拿起电话报警,就有人愿意陪着他寻找真相。
那么农村就是真正的天堂。
否则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千百年可曾变过?
<hr/>2021年6月6日更新
我没曾想有这么多知友参与讨论。
既然大家都很关心我冒昧将我近来的思考再更新,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讨论,消磨时光。
随着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布,其实我们得到了一个较为全面审视城乡数据的机会。
未来二十年中国各省市的主要动力是增加市区人口,提升税务基准。这个时候乡村振兴就显得更加尴尬。
一个个人数不足几十万的小城镇将面临一堆庸余的公务猿,而附属小城镇管理的乡村则更是地广人稀,良好的公共设施在现在还能维持,二十年后大量的维护费用与使用成本将使得他们被废弃。
随着公权力的后退,乡村的资源在缺乏监管的状态下会加速向少数人集中。而这样的少数人会是怎样一群人?
他们会站在什么位置,作为怎样一种角色,守护我们的乡村,利用本归公共的资源和环境。
这个在青海,内蒙,甘肃一代现在已有苗头。
皇权不下乡,全靠公共监督。
损公肥私会不会比自力更生更快的积累财富。反正没人管,又没人看见。
这像极当年守护莫高窟的道士。
另外一个和这个完全相反的现象却也实实在在发生了。
那就是大量城市资金一方面追逐农产品的高效率对乡村的特定项目进行集中投资,这正是乡镇最缺的东西,所以他们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要知道一个地区比如西红柿种植特别发达,那么它的市场就会越大,越有资金投入升级,其他地方的普通种植则会越没利。所以整个乡村要快速在市场分工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殊性才能得到回报。
然而这样的市场导向往往被掌握资本的财团所更早获悉。他们不仅有钱,还有资金,新技术。
所以,最后的农村相信也是资本的。
而自给自足的乡村则会因为生产要素和公共设施的退出更加荒野化。
中国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那时的中国主要应该是几个超级城市群+一些一两千万级人口大型都市+周边卫星城构成的人类社会。
生产要素与市场和人口的超级集中将催化更新一代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
陪伴中国人千百年的乡村将真正获得解放。
他们不在从属于我们的生活。
我们也将脱离对环境的真正依赖。
那些陪伴我们千百年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终于迎来了自己自由自在的空间。
大量的荒野恢复。
剩下在一些城市间的乡村通道上,有情怀,有故事,有钱的市民,还会维持一部分乡村生活。
就像现在北京的密云数不清的乡村改造一样。
话是这么讲。
其中的阵痛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th818 发表于 2023-9-3 04:02:1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摆在眼前。
农村,能搞旅游业和特色栽培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农村还是要依靠农业的,这没有疑义吧。
只要是依靠农业,那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就是土地,或者说耕地,这没有疑义吧。
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有本质上的区别,那就是它不能凭空产生。你们村有五百亩地,那就是五百亩,你使劲垦,它最多也就是到600亩,到不了700亩,而且强行垦的地质量也会很差,这没有疑义吧。
那么假如说,你家就那么三亩地五亩地,那不管你种什么,除非你种大烟,或者其他刑法里写了不让种的东西,否则它的产值一定是非常低的。
这没有疑义吧?
不论你采用什么高科技,是农机,还是良种,还是化肥,还是金坷垃,对于耕地的亩产,都不会有什么数量级上的提高,最多也就是增加一些,百分之几十,到头了。
这没有疑义吧?
亩产不可能无限增加,那么想让农村富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那么只有三种方法:
1.增加耕地总面积。显然国土面积摆在这里,不太可能。
2.减少农业人口。这需要城镇吸纳就业,需要中国在寰球产业链上占据更大的位置,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就业问题,不是农业问题。
3.改变除法运算法则。
yilaipan 发表于 2023-9-3 04:02: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农二代一个妥善的出路。
农村的死亡几乎是板上钉钉了,其实这也是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一部分,上一代人肯定要随着农村消亡,关键是目前的青壮年,也就是农二代,该如何安置。
农二代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农民工,他们大部分失去了农业技能以及乡土意识,既不愿意在农村继续刨土过日子,又失去了靠土地为生的技能。他们适应了在城市的日子,也可以在城市里赚钱谋生,甚至生活习惯也在城市化。
但是,他们能谋生的地方却不能安身立命,那些经济发达地区是他们定居不了的地方。政府希望他们能进入小城镇定居接上基层房地产的盘,却又不能在本地提供工作机会。只是一个过年回家的地方,他们又何必费那钱去买房接盘,还不如在老家自建小楼。
只要他们还必须在自家自建小楼,就没办法放弃土地,即使不会种、种不好也不能丢下,所以,也成了城镇化的残余阻力,身份不尴不尬,半截城市半截农村。
所谓出路,其实就是新的生活环境,包括户口、房产、就业、消费等几个方面,把这几个个方面全部解决,一个人就可以在新环境生活,由于社会福利和医保社保学籍绑定在户口上,户口又跟房产相连,其实核心就是就业和房产。解决掉这两项,他们能有稳定工作、经济来源、社会福利、医疗保险、教育机会,就能够稳定生活和繁衍生息。
一个大学生只要能在工作地解决房产,就可以顺利地成为新城市人。
农二代就没那么顺利,挣钱的地方没法定居,定居的地方没有工作,有根的地方没钱,有钱的地方没根。
这是一批庞大数量的人,把这些人的出路解决明白了,就是他们能顺利转化为“城市人”,城市化可以很快完成,农村也就顺利入棺,寿终正寝。
解决不明白,怕是会闹事情。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