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综艺《导演请指教》第一期(下)?

[复制链接]
網絡被詐騙錢財 发表于 2023-9-2 22:30:2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评价综艺《导演请指教》第一期(下)?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落日的孤单 发表于 2023-9-2 22:31:0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大概会是年前流量最高的综艺。
毕志飞、包贝尔、蔡康永、王晶、郝蕾、李成儒……
凭借如此¥%的阵容,《导演请指教》赚足了眼球。
上周,它终于正式开播。
用了5顿饭的时间,我断断续续,也看完了首期节目。




假如,你问我感受如何。
我只能说,这节目带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叫丑恶
什么意思?
早在开播前,我就注意到——
节目组用一位参赛导演,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宣传。
这位参赛导演,不是吴镇宇,不是关锦鹏。
而是毕志飞。




众所周知,毕志飞是公认的烂片之神。
其职业生涯,共导演过两部作品。
一部叫《逐梦演艺圈》,被誉为“史上最烂华语电影”。
另一部叫《魔亲》,被誉为“史上最烂华语动画短片”。
在豆瓣,它们分别创下了,自身领域的最低分(2.2和2.4)。
在影视行业,毕志飞也成了投资者避恐不及的人物。
说白了,以毕志飞的水平,根本没资格再拍电影了。




那节目组,为何还要给毕志飞拍片经费,并为其大肆宣传?
起初我本以为,可能是他关系硬,托人走了后门。
或者往好了想,也可能是主创想给他一次机会,帮助他翻身。
直到看完节目,我才明白,事情远没有那么单纯。
在毕志飞指导拍摄参赛作品的过程中,节目组一路跟拍。
跟拍的内容,被剪成了花絮,占据了节目大幅的正片内容。
我们看到,第一次开会时,无论毕志飞说什么,演员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最后,三位演员一合计,直接否掉了毕志飞改好的剧本。




之后,毕志飞让女演员走戏(排练)。
女演员不假思索,果断反驳:
“我觉得收衣服不需要走戏。”
言下之意,你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勉为其难,女演员终于开始走戏。
可没多久,她又再次当面质疑:
“我觉得这样走戏没意义。”
无论毕志飞如何解释,女演员都不停打断,或者假装没听见。




晚上,毕志飞以近乎恳求的态度,说:
“咱们再最后简单走一下,好不好。”
结果?
女演员直接撂挑子,结束了当天的拍摄。




对于毕志飞,女演员的言辞看似温柔,实则充斥一种精神暴力。
而那些具有暴力性的对话,也被节目组收入囊中,放上了荧幕。
更高明的是。
节目组还截取了一些人物的画面细节,与那些对话进行了配合。
比如,走戏开始前,女演员看了毕志飞一眼,展露出蔑视的神情。




再比如。
讨论剧本时,女演员看着茫然无措的毕志飞,哭笑不得。
走出房间,女演员干脆带起头来,把毕志飞晾到一边。
“我觉得就保我们自己的表演,三个人的表演。对。”
言下之意,别理那个傻叉,让他自己玩去吧。




发现没?
从矛盾冲突,到霸凌孤立。
从眼神蔑视,到不忍直视。
既有鲜明的人物性格,也有清晰的情节脉络。
既有凌厉的台词对白,也有精炼的视听细节。
除了最后的大和解毫无缘由、充斥尴尬之外,其余画面都顺畅无比。
不到10分钟,《导演请指教》的导演,就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戏剧。




没错。
与众多参赛导演的作品相比——
节目的花絮,和观完影的点评环节,实在是精彩太多了。
但,这能说明《导演请指教》,是一部优质综艺吗?
在我看来,不能。
因为,它的精彩,几乎都是建立在制造精神暴力,和人与人之间的恶意上。
节目组明知毕志飞是最烂导演,为何还要给他拍片经费,并为其大肆宣传?
说白了,就是要让他受辱,让观众冷眼看猴,在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中取乐。




看《导演请指教》时,我经常想起几年前,陪一个小外甥看《熊出没》——
为了赚钱,光头强带着旅行团的游客,来到了狗熊岭。
目睹奇珍异兽,游客猎奇心爆棚,开始不停捉弄动物。
猴子正在睡懒觉,游客却把闪光灯打到它身上,怂恿其吃超辣的红辣椒。
而,看到猴子出糗、被暴力侮辱,小外甥就像那些游客一样,哈哈大笑。




这说明什么?
喜欢看别人出糗;
喜欢看别人被捉弄、被侮辱;
喜欢看别人翻车,从而幸灾乐祸,满足自己虚荣的优越感,是人类的本能。
而这个本能,也是人类的劣根性,是每一个文明社会,都在极力打压的恶。




作为优质动画作品,《熊出没》的创作者深知这一点。
所以,它虽然先用廉价的笔触,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但后来,游客则被赶了出去,狗熊岭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时光荏苒,光头强也得到了成长,不再对小动物们使坏。
然而,《导演请指教》的主创,文明程度似乎还不如光头强。
或许是导演和剪辑有意引导和放大,节目整体的风格调性,就像一场场撕逼大会。




里面的很多嘉宾,都像毕志飞的那个女演员,傲慢自负。
比如,第一期上集,包贝尔的分数超过了相国强。
记者问相国强,有什么感想。
相国强先勉为其难夸了几句。
接着,就讽刺性地说对方“更讨巧,适合大众”。
言下之意,我之所以没晋级,是因为我没去迎合你们,你们不懂。




而,面对相国强版《哪吒闹海》,制片人方励,也跟影评人王旭东产生了分歧。
方励觉得,自己在这部电影里,感受不到任何情感,所以不喜欢。
王旭东则说,你没看到是没看到,但是导演都给了……
噼里啪啦解释完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后,王旭东狠笑着讽刺方励“专业度不够”。
言下之意,以你的水平,根本不配坐在那评论电影。




落笔至此,可能有人会问:罗罔极呀,你到底要表达啥?
别误会。
我写此文,并不是觉得毕志飞多么可怜,想为他翻案。
我也不认为,相国强和王旭东对电影的解释,有多大漏洞。
我想说的,是这个节目,在某种意义上,或者在本质上,有一点恶。
它的主创,似乎对电影和导演行业并不关注,而一心只想造话题,展示人性之丑
“方王大战”中,王晶表示支持方励的看法,并认为王旭东夸相国强,是一种捧杀。
结果,王旭东阴阳怪气地说:“对,因为王晶不做王家卫嘛。”




注意——
这句话,跟电影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这句话的潜台词,几乎所有资深影迷,都能理解和想象:
“你(王晶)这个低俗的烂片王,看不懂王家卫水平的高雅作品很正常。”
因为,王晶说王旭东喜欢的这部电影差。
所以,王旭东就对王晶个人展开了攻击。
而这种与电影本身毫无关系,只针对个人的暴力言辞,在节目中比比皆是。




点评环节,包贝尔版《哪吒》被制片人猛夸一波。
紧接着,影评人孟中,就展开了反驳。
理由,是在技术层面,包贝尔比相国强差很多。
至于差在哪?
至于具体例子?
孟中并没告诉我们。
而是简单粗暴地说:
“相国强是电影学院毕业的 ,所以我敢保证,他的技术不会有问题。”






发现没?
跟电影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孟中的这一言论,只是在站队。
他站的队,也不单纯是相国强,不单纯是某一部电影。
而是电影学院。
是他所认为的,某一个属于精英的领域。






无论孟中,还是王旭东,亦或者节目里的各路其他影评人——
他们无时不在表达一种高高在上,和对“审美异己”的贬低与歧视。
第一期下集,梁龙改编的《疯狂的外星人》开播。
结果,还没播完,就被观众半路叫停。
这意味着,对于这部作品,大部分人都看不下去。
然而,影评人危笑,却第一时间给予了高度好评。
我就是喜欢 没有办法
沟通不一定要用语言

不一定要用力
孤独
不一定要悲伤



在我看来,危笑的这段总结,非常精辟到位。
甚至可以说,是节目目前为止,最有价值的影评。
但紧接着,他就来了句:
有些朋友可能会
有抗拒或陌生
但是它好
这就是事实



这句话,着实令我反胃。
什么叫事实?
对于这部《疯狂的外星人》,大部分观众根本看不下去,这是不是事实?
我当然明白,有些东西,有些客观定律,不会以大部分人的意志而转移。
即使某天,全球的数学家都被烧死,所有人都认为1+1等于3。
1+1,也绝不可能真的等于3。




但,电影是数学题吗?是物理定律吗?
1937年,迪士尼的《白雪公主》上映。
不仅票房层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更在业内业外,斩获了清一色的好评。
然而今天,不少知识女性,却将其视为精神毒品。
原因,是女主角过于被动,遇到危险不知反抗,永远等待男性去拯救。
整部作品体现的价值观,就像封建男权社会的缩影。
假如给幼女看了,其潜移默化产生的效力,可能不亚于上一次女德班。




与之相反——
1995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上映。
不仅票房层面遭受了巨大失败。
更在业内业外,得到了清一色的批评。
然而今天,不少文艺青年,却将其视为神作经典。
原因,大家都知道,豆瓣上就有,我就不介绍了。




这说明什么?
电影,从来都没有什么事实可言。
一部电影的好坏,往往与时代变幻、生活经历和个人体验息息相关。
换句话讲,电影就像美食,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每一部电影,都好比一道地方特色菜,只能给某一群人带来享受和共振。




对于山区长大的孩子,第一次吃炸鸡(商业电影),当然会惊为天人。
对于尝遍珍馐的美食家(影评人),炸鸡的地位,当然远远不如牡蛎。
而,在海边的渔民看来,牡蛎也不过只是吃腻了的炸鸡而已。
在我看来,榴莲极其美味,杨桃超级难吃。
假如我是美食家,也许我会写出上万字,分析点评各个地方榴莲和杨桃的滋味。
但我永远不会说,榴莲的好吃,是事实。
我更不会觉得,不爱吃榴莲的人,就是罔顾事实,就是low B。




在我看来,梁龙导演的《疯狂的外星人》,是一部很难用语言去评价的电影。
同时,却也是节目目前为止,唯一一部值得认真讨论的,有较高价值的电影。
电影里,大潘饰演的“外星人”,是一个不被理解的,孤独的舞者。
孤独到,即使剧院只有一名观众,他也愿把凳子摆好,翩翩起舞。
后来,外星人发现,大妈也是一名孤独的舞者。








再往后,外星人又遇到了孤独的小男孩、孤独的女人、孤独的诗人……
这些人,都因其各自的独特,与世界上的普罗大众格格不入。
外星人,真的是不应该在地球上存在的异类吗?
在只会跳同一种舞的广场舞阿姨们眼中,是的。




但,透过小男孩的画,我们看到——
在小男孩眼中,外星人只是一个表情温柔的大叔。




电影结尾(腾讯视频有完整纯享版)——
这位大叔,把大妈、小男孩、女人和诗人,带上了同一辆三轮车。
他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异类”聚集在一起,减轻了他们的孤独。
最后,在开场那个剧院里,众人融入在一起,用同一种姿势,扭起了大秧歌。
而大叔,则在人群中,继续跳着只有他自己能够理解的,奇怪的外星人之舞。
这一刻,他们与世界完成了和解,内心由黑白变成了彩色。








魔幻吗?
并不。
电影里的一切,其实正是现实当中,梁龙的坚持与追求。
作为二手玫瑰的主唱。
梁龙把东北二人转元素,融进现代摇滚乐的创作,早已在业内饱受赞誉。
但,他从不会因为自己的音乐无法被大众理解,表示愤怒、委屈和不服。
而是接受所有观点。
同时在人群中,继续坚持独舞。




梁龙的歌迷,虽然都是所谓的“异类”。
但他们,却不会以此为耻,也不会以此为荣。
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是更高级的听众,也不会刻意把自己和别人划分成不同阵营。
他们更不会说,感受不到音乐情感的都是专业度不够,不喜欢梁龙的都很low。
他们只是戴上耳机,静静享受,互相温暖,并坦然面对外界的一切围观群众。
在我看来,无论对于生活还是艺术,这才是我们最该秉持的态度。








关注罗罔极,不定期推送有独立思考的高质量影评
918外链网 发表于 2023-9-2 22:31:4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知影视频的文字稿,算是我和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7806a9a8bcca9208159b585fe678e3bf" data-hash="7806a9a8bcca9208159b585fe678e3bf" data-hovercard="p$b$7806a9a8bcca9208159b585fe678e3bf">@為夢而生 共同完成的吧。他写的部分都在他的回答里了,某些地方我算是被迫扩写。视频中有删改。
节目播出之后,有人说这是为了蹭流量无所不用其极,试图批发制造郭敬明;也有人为市场稀缺导演的时代,终于有一档导演综艺而击节叫好。
在我们说对这个节目评价之前,还是先谈谈这周播出的几个片子。
上集出场的导演是相国强和包贝尔,而且居然都是以哪吒为母题。
相国强的这个短片,想法是有的,黑色电影的风格也很明显。但这个短片的出发点就有问题的。
哪吒是以父权倾轧和叛逆为基础的经典故事,而黑色风格中混沌的善恶感以及荒谬和不安,毫无疑问会消解哪吒本身的反叛。有人说这个电影相当于把一个长片的内容强行压到了短片的长度,才导致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在形式和内核本身互相抵消的情况下,即使做足了细节,扩展成长片也不会有起色。
节目中不论是方励方总纠结于工具人“网红女”,亦或者王旭东在那大谈父子之情实际上都没有谈到这个短片的核心问题。王晶和李诚儒提到的,毫无新意,倒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而且,强烈建议他应该重新读一下哪吒的故事。
包贝尔拍的这个短片哪吒,本身影片质量好不好估计见仁见智。
要求高的人可能会看到其中从摄影、到分镜、到双线叙事节奏、再到调度的各种瑕疵,而普通观众在哪吒变身时也容易被触动。这个短片相当体现包贝尔的特质,就是聪明但无甚才华。
因为聪明,所以他能精准的找到哪吒变身的那个Magic Moment,在动机铺垫不足的情况下,仍然给观众创造了一个动人瞬间,将时间线和情绪收束到位了。但因为才华一般,所以他大炮打鸟,几百个人的摄制团队,甚至请了动作指导,费了那么大劲儿,就为了在一个综艺节目拍短片的时候证明自己的本事,但具体落到细节层面还是一地鸡毛。
就冲他使得这个劲儿,长片他可能还是拍不好。
当然,他之前的作品,无论是《胖子特工队》这样的点子片,还是《阳光姐妹淘》这样的翻拍经典,操作难度过高,加之他出演电影时的得瑟,容易让人忽略他本身的聪明。
这个短片里的朱志鑫让人看到了潜力,但更让人称道的还是饰演母亲的刘舒祎。她表演力道的精确和收放自如,才让出生这条线在缺少很多交代的情况下格外成立。而她在产床上流泪的镜头,堪为教科书级别的表演瞬间。
其实节目中最有趣的还是梁龙的这个短片。
影片因为上座率不足而戛然而止,然后刻意剪辑出来的大众和专业两级分化的评价似乎在刻意制造话题性。但从最后相差不大的上座率可以看出,大众和专业两边看不懂的还是居多的。
但节目里不论影评人还是观众的大多数评价都是在扯淡啊!
这个短片当然十分具有艺术性,不论是所谓“孤独的异类“,将蒸汽朋克与东北本土元素的融合,潘斌龙值得称道的默片式表演,亦或者是多少和《钢的琴》相似的那种对于艺术的追求,这些都展现了梁龙作为一个超级摇滚乐手和大艺术家本身的审美通感,和对于世界独特而又有深度的体验。
但这一切的创作根源,还是来自于梁龙本人的音乐。换句话说,你可以将这部短片理解成一个MV。这既不是方励口中的短视频,也不是很多故作高深的影评人说的安迪·沃霍尔。世界上比这个MV拍摄的更飞的作品多了去了,他是一个可爱的短片,但也难称之为电影。
倒是这个短片和映后反映,如果完整的被纪录下来,反而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伪纪录片。就像大鹏的《吉祥如意》。而其中的内核,居然与宁浩在《疯狂的外星人》里表达的:以为别人是猴的人,其实也被其他人当猴看。
这倒是对现场那些缺乏基础观影知识的普通观众和爱装逼胡说八道的影评人的绝妙讽刺。
至于毕志飞的那个作品,在上集播出前,我们还以为这至少能是个合格的临摹作品,多少还对毕志飞抱有点逆风翻盘的期待。节目播出之后,才发现这根本就只是一个描红。这点李诚儒说的又没错。说起来,李诚儒老师虽然毒舌,可能还是现场说得最准的。
我们可能多嘴解释一下描红,他就是小时候大家用的练字本,下面有个红字,你在上面用半透明的白纸照着一笔一划的写。幼儿园小朋友都能做好的事情。
所以,哪怕其中演员表演技术水平到位,选景和用镜看起来也像那么回事,但如果不是《小城之春》这样的超级摹本,毕志飞可能还是会漏出他的怯来。
所以如危笑所说,相国强老师,为啥你呈现的东西有些地方还不如描红的毕志飞呢?
影片最大的问题在于,毕志飞并没有理解中国人的情感关系在不同时代的变迁。而他自作聪明的把大学同学来访探望,改成了男主人公邀请而来,使得原本这其中超越生死的爱,居然变得猥琐了。
于是,影片顿时流露出日本三流导演和日式写实AV的那种气质,还是个NTR题材。影片结束那段,后面再接个Cuckold相当顺理成章。所以那些一边夸一边窃笑的影评人们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癖好了。
说回来,这个综艺,固然有很多群魔乱舞的部分,最后被节目组剪出的很多不知所谓的大众观影团的言论,以及可能被断章取义的专业鉴影组的一些话,听听也就算了。 而节目里反映出来的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甚至文化市场的生态,相当有趣。

  • 相国强这样的学院派电影人,空有一身专业知识,却总是拍不出好作品。他们注重形式和表达,超过了内容本身。而且过于高傲。
  • 包贝尔这样聪明又有人脉的创作者,才华一般,抓小放大,浪费行业资源。
  • 梁龙这样的真的艺术性强的内容,又得不到真正专业精准的文化评论。
  • 更别提还混了很多毕志飞这样半路出家的捣乱的初学者。
当然,之后我们也可能看到真正有才华,但缺乏机会的年轻导演。
这甚至不是文化市场独有的现象,这可不就是真实的世界嘛。至于节目为了获得关注而刻意邀请的奇葩,以及故意制造的话题舆论,这不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么。
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秉着自己独立思考的精神,那么看这个综艺,还是能收获不少乐趣和价值的。至少从第一周的节目来看,相比于欣赏作品本身,可能由作品和创作者本人的标签所带来的期望、争议、讨论和误解,是这个综艺更有意思的地方。
看预告,下周的表演似乎有让人现场爆赞的作品,我们猜大概率是德格玛拍得啦。也有被喷的严重的作品,是谁倒都有可能。让我们秉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期待下周能说些啥吧。
yangenqi 发表于 2023-9-2 22:31:5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到目前为止,节目中最有趣的还是梁龙的这个短片,「疯狂的外星人」。影片因为上座率不足而戛然而止,然后刻意剪辑出来的大众和专业两极分化的评价似乎在刻意制造话题。但从上座率可以看出,大众和专业两边,看不懂的人都是居多的。至于毕志飞的作品,《新小城之春》,在播出之前,我们还以为这至少能是个合格的临摹作品,多少还对毕志飞抱有点逆风翻盘的期待。节目播出之后,才发现这根本就只是一个描红——这点李诚儒说的又没错。说起来,李诚儒老师虽然毒舌,但可能还是现场说得最准的。
axwww 发表于 2023-9-2 22:32:2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导演请指教》开播了。看名字我们就能明白,这节目与去年的《演员请就位》同宗同源。
当观众逐渐看腻了演员竞演类真人秀,综艺节目终于将“魔爪”伸向了导演。看上去,《编剧请改稿》和《影评人请收钱》也指日可待。
老实说,节目播出前,我对这档所谓的“导演竞技类”综艺还曾抱有一丝期待。毕竟,节目海报上赫然写着八个大字:年度导演扶持计划。



我暗自思忖,这节目如果真有扶持新导演的功用,给影坛造一造血,那倒称得上是好事一件。可惜,初衷是美好的,现实是荒诞的。
节目组一边请来诸多大导感慨新导演在行内现状之艰辛,振臂高呼要给年轻的新人导演更多机会与资源,一边则用诡异的导演阵容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脸。
打眼一看,节目组请来的许多“新导演”,并非是缺机会缺资源的新人。吴镇宇、韩雪、包贝尔、蔡康永......看到这几个熟悉的名字,我满腹的疑惑。这几位真想拍个戏,都是不愁钱的,至少也是不愁人脉的。



吴镇宇九十年代就做过导演,近几年也陆续拍出过《追影》和《转型团伙》这样的烂片,与其说他是位新导演,不如说他是个不太成功的老导演更贴切些。包贝尔和蔡康永也不是没导过戏,包贝尔曾以《胖子行动队》荣获金扫帚奖,蔡康永则用《吃吃的爱》证明过自己更适合做主持人。
韩雪的导演履历倒真是白纸一张,或许正是因为新兵上阵,韩雪踌躇满志,参加节目拍摄短片,请来了张艺谋的团队做摄影,让韩红帮忙做配乐。她这一番话说出来,真不知道那些苦哈哈的新人导演听到时心中会作何感想。



韩雪这浩大的声势,似乎也是在告诉我们,他们这些跨界导演,显然并不需要这个节目提供机会与资源。
相反,他们本就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是资源的占有者。
资源的占有者也不只是跨界做导演的演员和主持人。导演阵容里不乏影二代和富二代,有张元的千金,也有华谊的公主。这些人难道会缺扶持吗?他们的脸上,早就写上大大的“扶持”二字了。



更离谱的是,参与竞技的导演中还包括了关锦鹏这样的成名大导,他跑来参加节目是几个意思呢?多半是节目给的实在太多,也就不再自持身份了。
真正意义上的新人导演倒也不是没有,但夹在这些人的中间,他们反倒像是陪衬。
有一位捣演的出现格外引人关注,即拍出过《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的毕志飞先生。


(王语嫣受到了冒犯)

不幸看过那部电影的观众,都该知道这位毕捣作为导演新是够新,烂也是够烂的。


(他认为自己的前作被打低分是因为太实验了)

偌大的中国,我猜比毕志飞更有才华的年轻导演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节目组为什么偏偏选中了他呢?显然只是为了制造噱头。
在综艺节目里,蠢材永远都比人才更具有话题度。
说白了,看到《导演请指教》找来毕志飞,我们就应该明白这节目想要的只是流量,而不是什么给新导演机会与资源。
又当又立的把戏,太容易被看穿。
不过,作为一档以收割流量为目标的综艺,《导演请指教》充分学习了《演员请就位》的经验,把“话题游戏”玩得明明白白。



不管是演员竞演还是导演竞导,节目组都抓住了要点,即想要出圈,架得吵起来。
说白了,要先“哗众”,才能“取宠”。
往《奇葩说》的路子上靠,用一场又一场的争论创造热点,或许是节目组打好的如意算盘。
在《演员请就位》里,小四和大曾这对宿敌的对抗始终吸引着看客的目光,一个胡搅蛮缠,一个不留情面,他们吵得棋逢对手,我们看得兴致盎然。



今年,没有了郭敬明的陪伴,“三如怒汉”李诚儒有些孤单。
尽管形单影只,李诚儒依然努力让自己火力全开,怼起人来,仍有其他人不具备的超强攻击性,一皱起眉头,导演就心底泛寒。



不过,在《导演请指教》里,李诚儒的任务被分担了一些,加入战团的不只是他,还有诸多影评人和导演。
这里我简述下节目的赛制。一共十六位导演,拍出短片后分八组两两“捉对厮杀”,由王晶、方励、郝蕾、陈祉希这四位制片人以及由五十人组成的专业鉴影组和人数达二百人的大众观影组进行投票,胜者进入下一轮。



投票不重要,重要的是评点。
争论从第一个短片播出后就没有停歇过。
曾执导过《少年巴比伦》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讲师相国强带着自己改编的现代版《哪吒闹海》第一个亮相。
坦白讲,这个短片不像是相国强该有的水准,故事老套无趣,拍法有炫技之嫌审美则无过人之处,能感受到的是,只有两天时间,相国强完成作业的态度有点“应付”。
播完后,质疑声不断。方励说相国强的片子没有情感,相国强连忙用一套许知远式的话语解释一通,又是“威权”又是“压制”,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学院派背景。



王晶则问他“看没看过香港的DVD”,说他的作品“香港起码拍过五六十部”。李诚儒同意王晶的看法,也说这个短片“毫无新意”。
而专业鉴影组里有位名叫王旭东的独立制作人对此并不认同,向相国强表达了力挺之意,认为他拍出了亲情。
如果到此为止,倒还算得上是理性讨论的范畴。但说着说着,王旭东就拉来了意大利炮,先是对方励开火,说他“专业度要提升”,再是看到王晶支持方励后他直接撂了句“王晶不做王家卫”,气得王晶在后采时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三言两语,火药味就出现了。
与相国强的片子被狠批相比,包贝尔的同题短片则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表扬,制片人们不吝溢美之词,也有影评人当场粉转黑,直呼自己和包贝尔是真爱。
包贝尔的短片戏剧冲突比相国强的短片要强烈一些,叙事更流畅,但真就好到了足以得到如此盛赞吗?倒也未必吧。
夸包贝尔的同时,大家还不约而同地像拿了剧本一样称赞起片中演员朱志鑫的表演,倒是李诚儒一如既往地“特立独行”,说朱志鑫眼睛无神,喻恩泰坐在一旁,则搭茬说朱志鑫好就好在“无神”。



一来一往,就又有了点冲突的端倪。不喜欢包贝尔影片的也有,北电文学系的孟中老师坐在专业鉴影组中,一边说包贝尔的片子缺乏逻辑,一边说相国强是北电学生,技术上不会有问题。



包贝尔的短片里确实有多处情节的设计都如孟中所言有欠推敲,但孟中说“相国强是北影学生就没技术问题”这句话的逻辑,也不能说没有问题。
很明显,在大家对包贝尔的评点中,虽然也不乏理性探讨和真情实感,但更多的是预先做好的安排和出于人情世故的站台,几分真几分假,观众作为旁观者,倒是不难分辨。
第一组的片子播完,第二组竞技的两位导演是二手玫瑰乐队的主唱梁龙和身上贴着巨大标签的毕志飞。这两位能拍出什么样的片子,谁心里都没有底。
但结果还算出乎意料。梁龙虽然是歌手跨界,但拍起片来有模有样,倒是有几分电影节短片的味道,怪诞的气质,和他本人还挺相符。
然而,梁龙的短片玩得太飞,十分钟里并没有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很多现场观众看得一头雾水,于是投了反对票导致停演,这一停演倒是让好几位影评人愤怒了起来,和观众展开了互怼,一方认为梁龙的片子很有意思很高级,另一方则觉得这个短片缺乏叙事,不符合这个竞技类节目的宗旨。



谁对谁错?要我说,都有道理。这不是和稀泥,评价电影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事情,一部电影有人喜欢有人讨厌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可不必为此争吵。
节目中影评人和观众的核心冲突,其实是包容度的问题,影评人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认为观众们不懂电影,表示自己应该“引导你们”看电影;观众则确实是太没有耐心,如果能给梁龙多点包容度让他把短片放完,或许剑拔弩张的场面就不会出现了(这更多是赛制的问题)。
毕志飞的选题是《小城之春》,他拍出的短片倒是和《逐梦演艺圈》的气质完全不同,确实不烂。但从节目给出的现场拍摄录像来看,说他不够专业倒真不假,在片场毕志飞饱受演员质疑,而他确实连剧本都搞不清楚,现场走戏,也多半是摄影老师主导。他是如何完成的短片,不禁令人深思。



看完短片后,现场很多人表达了称赞。陈祉希在夸完毕志飞之后,问了他关于费穆导演原版《小城之春》的问题,毕志飞回答起来显得有些不知所云。于是,几位专业人士追打穷寇,展开了“毕业答辩”式的追问,让毕志飞陷入了难堪。



李诚儒则说他是在“画红模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这个短片不算是毕志飞的作品。



本来围绕着毕志飞眼看就要上演一场“差生逆袭”的戏码,但他却因为多话又出了丑,再一次成为了被群嘲的那个人。
看了整整一期节目,我看到了人情世故,看到了自以为是,看到了阴阳怪气,看到了盛气凌人,看到了敷衍和应付,也看到了无知与颟顸。



但遗憾的是,我没怎么看到新导演的才华,挺悲哀的,电影在节目中成了收割流量的工具,而非电影本身。
light999 发表于 2023-9-2 22:33:0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第一期四位导演四部作品在文本上的讨论我这里就不赘述了,相信知乎上已经有各种角度各种立场来分析的评论。我其实想多说两句的,是《导演请指教》第一期呈现出来的一种“大众认知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对立”。我个人窃以为这种对立,节目组有为了达到综艺在传播上的“争议奇观”而刻意煽动对立之嫌。这种剪辑方式,把专业鉴影团点评中表达个人好恶的部分,与大众鉴影团对作品认可的基本标准进行嫁接,再配合四位制片人以及李成儒老师也带有个人主观倾向性的作品点评态度,加之电视观众从对人喜好的角度,对展现出谦逊态度的高情商参赛导演(比如包贝尔、毕志飞虽然后面也因无法自我克制的卖弄而弄巧成拙)和展现较强自我防御性的导演(比如相国强、梁龙)对其个人的临场态度产生主观情绪的带入,基于不同的好恶评价,从而影响对其各自作品的评价。
我恶意揣度,这可能就是其作为一档竞技性综艺所需要的“剧本”,即传播意义上利用“集体无意识”的底层逻辑,就是跳脱出他的作品优劣,我喜欢谁,我就站谁。我没有看过全程录制,我不知道谁,在什么语境什么情景下完整表述了什么,但剪辑之后,就是我们都能够感受到的一种虚假的对立,即“大众与艺术关系”的距离。
说回正题。我可以明确亮出我的观点:
大众认知与艺术审美之间的所谓对立,是一个被诓骗了几百年的伪命题。
首先,从市场规律来说,电影无论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工业制品,分众是必然存在的。市场会把受众细分,并且针对分众提供不同分型的产品。但请注意,市场的分众,与艺术的受众是两个概念。分众理论上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多少之分。而所谓的大众与小众,无外乎是一个量级的区别而非审美高低上的区隔。分众是市场的事,而非受众的事,受众没有义务承载市场通过分众带来的所谓无形的“高下之分”。举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我们不会拿买电脑工作站的程序员要和买电竞游戏本的电竞选手相比哪个更高贵,更符合我们对计算机功用的期待。因为,这是分众带来的,而非用大小来分“贵贱”。
其次,在电影的智识审美系统里,确有大众和小众之分,但所谓的“高下之分”,是电影的问题不是受众的问题。我在我的电影理论基础课上曾经引用过马未都先生提及大众审美的层级逻辑来提出“电影的审美层级”,这个层级分野,是针对创作文本导向的,而非直接作用于观众。这与电影诞生和发展的电影史论脉络密不可分。这里不做篇幅对电影史和电影理论进行梳理了,我直接给个简单粗暴的结论。
电影史从技术史发端,到媒介史,再到创作史观念史文本史至今回到媒介考古的脉络中,这其中跟电影审美相关有两条重要节点:
第一个节点,是电影诞生之初就是个“杂种”,经历过被文学家戏剧剧作家和古典艺术家的“鄙视”,早期电影理论的核心议题是证明“电影是艺术”。电影是不是艺术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电影的出现,有别于其他古典艺术文本形态而被排挤的“历史童年阴影”造成的。
第二个节点,是战后欧洲和战后美国在世界格局上的分野,使得各自的电影体系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战后欧洲的电影侧重由战后秩序带来的对人精神处境的探讨,从心理、宗教、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来切入,所以产生了新浪潮、新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电影等电影思潮;而战后美国的电影则短暂经历过“麦卡锡主义”的激右到无政府虚无主义的精神荒漠之后,开始通过新好莱电影重构“美国梦”这一意识形态,进而通过推动了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发展,促使了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成为了美国电影至今的发展主流,形成一种“迷影文化”。前者的“生存之道”是利用电影的古典性和形而上“抱团取暖”(比如越来越有些圈地自萌的欧洲三大电影节),而后者的路径则是走向市场,走向工业制品,从而“制造大众”。且前者和后者,是一个“相爱相杀”的关系,比如法国《电影手册》公开批评好莱坞电影“愚乐化洗脑观众”;而美国新好莱坞电影,则反而从欧洲电影的现实指向与作者属性里找到了解决自身危机的一种路径,让一些带有作者属性的“小众导演”和作者电影,反而成为“迷影文化”的一种分众。
基于这两个节点,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讨论电影应该大众还是小众,是个电影本体问题,而不是受众审美问题。因为如果是个受众导向的问题,很多电影根本无法区隔所谓“大众还是小众”:《霸王别姬》是大众审美和精英审美?影史上若干经典电影,被专业电影人和普通观众都奉为经典,怎么区分谁是装,谁是low?
关于电影文本形态上的区隔,与受众多少之间的非严谨正相关关系,我可以简单粗暴概括成为“经典”、“现代”和“先锋”分别对应“大众”、“小众”、和“特定受众”
如果用这三种文本形态来概括一下我对四位导演短片作品的直观感受,那么相国强短片就是“现代与经典有些两头不靠”;包贝尔短片“还在学习经典穿插了一点现代的习作”;梁龙的短片是在“试图效法某种经典影像达到看上去先锋的文本质感”,以及毕志飞短片在致敬《小城之春》上“只有现代奇观没有经典文本”的空洞且粗浅的临摹。
最后,我想引用我在自己的课上不断的强调并和学生共勉的两句话,就是:警惕自己作为创作者盲目的优越感。不要试图居高临下,要学会如何悲天悯人。
PS:感谢谢宇同学在知乎回答里提到了我的电影理论基础课^_^,以上仅代表个人粗浅观点,出于公共平台传播而非追求学术严谨,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