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该让孩子多刷题还是多阅读?

[复制链接]
zhl5025 发表于 2023-9-2 21:28:0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期间,三年级孩子看了近一百本课外书,但没有刷题提高成绩快。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gcz 发表于 2023-9-2 21:29:0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
阅读为主,这是在日积月累,在厚积;
刷题为辅,这是在练习实战,在薄发。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这二者,都需要消除其负面作用。

我个人,不是在按照题主给出的路子和框架来思维,来操作,不是在“阅读”和“刷题”之间,或者二选一,或者两个都选,甚至,或者两个都不选。
其道理,很简单:阅读和刷题,这二者加在一起,也只是语文学习的一小部份动作。
题主谈的,应该是语文学习。
借此机会,我只想谈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大量阅读造成的负面效果:泛读。
阅读很重要,我也强调孩子要大量阅读,而且,我还在知乎上推出了许多阅读方法。只是,阅读所带来的一个很大的负面作用,就是容易养成孩子的“泛读”习惯。这种泛读习惯带到作业和考试当中去,就很容易犯低级错误,或者读题不准,或者读题不全,或者掉入题目陷阱,或者,连错别字都很多……这个负面作用,为许多阅读倡导者所始料未及,属于漏项。
这个“泛读”习惯,相信许多过来的家长和孩子都深有体会,一路上吃亏,一路上吃大亏。
而且,这种“泛读”习惯一旦形成,还很难矫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嘛,孩子已经习惯了追逐故事情节,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泛读”状态,而且很享受于这种状态。你要孩子改变,怎么能够说变就变呢?对吧?
博览群书,可以“泛读”。
作业考试,必须“精读”!
作业考试,必须一个字一个字认认真真地读!这就叫做最起码的“精读”!
我强调——语文作业考试,要“九分读,一分写”。养成这样的习惯。
我强调——数学作业考试,要“多读题目读三遍,而且要一个字一个字认认真真地精读”。养成这样的习惯。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样训练孩子“精读”(或者矫正“泛读”习惯)呢?这个细节一展开,又是一大篇。我们还是长话短说吧。
初期,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一个字一个字认认真真地读题目。特别是,孩子作业考试当中出现错误的时候,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个时候,正是训练孩子“精读”题目的好机会!你平时强调“精读”,孩子有可能不愿意,而此时此刻,通过分析,错误的原因就是“泛读”,面对红叉叉,面对大把大把的丢分,你家长扎扎实实地强调“精读”,孩子无话可说。所以,我常说:问题出现了,正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家长不必焦虑,而应该感到高兴!这些具体方法,我在“分析考试卷子”的有关回答中,早已详细说过,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翻阅我在知乎上的以往回答。这是初期。
接下来,可以强调背诵默写。肯定不是死记硬背,有一套方法跟上的。这里面,要讲的东西更多,我在知乎当中也早有具体回答,还有许多背诵默写的示范性例子。

第二个要点——大量刷题的一个负面效果:缺乏整体观。
刷题,也重要,许多题目,真的是老师们专家们多年心血、汗水、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值得一刷,相当于实战训练。只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单纯靠刷题,肯定学不好语文。
我把我总结出来的一段话再次奉献给大家吧——学语文,讲整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不离写作意图。
课文,范文,我强调整体输入,整体输出。前面讲的背诵默写,就是最好的整体输入和整体输出。尤其今天的孩子们,特别需要这样的训练!这可以一举几十得,一举许许多多得!所解决的,都是令家长们特别头疼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问题!其中,自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错别字多,字迹卷面差,等等等等,许多问题。
刷题,肯定做不到整体输入和整体输出。
顺便说一个问题。尤其是期末复习的时候,老师们喜欢把整本课文里面的生字词打印出来,要孩子们复习。对于这种做法,我个人不认同。主要理由,我只说两点:一个是,把字词从原文当中剥离出来,使其脱离了语言环境。再一个就是,死记硬背。但是,我个人不认同,没有用,我不可能普遍改变老师们的这种做法,于是,我就想出了一个应对之法:听写改默写。全国各地,用过“听写改默写”的家长和孩子,都说好。成都的一位家长最典型——当晚回家,这位家长就和孩子比赛听写改默写,过程当中,家长把孩子平时总是写错的字词,故意写错,比赛完了,就互相当老师,改对方的作业,孩子一当“小老师”,认真劲就上来了,主动对照课本,认真批改起来……结果,孩子改的红叉叉红字一大片!家长窃喜。
这里,我将我总结的另外一段话,也再次奉献给大家。这条作文路子,适合于多数孩子,这是捷径中的捷径——
作文就是讲故事,
围绕中心讲故事,
详略得当讲故事,
曲折起伏讲故事,
绘声绘色讲故事,
……
向细节要作文,
向细节要字数,
向细节要精彩,
向细节要高分,
……
小学生作文,故事讲到“趣”,
中学生作文,故事讲到“心”。

第三个要点——动力!能力!
再多的学习任务,都要靠孩子去完成!
我经常反问家长或者提问者——
孩子凭什么要认真学习?
孩子凭什么要集中注意力听讲?
孩子凭什么要快速完成作业?
……
商人无利不早起。再爱打麻将的人,你不来点什么,打得不起劲,哪怕是在脸上贴纸条,也行啊。
就是说,人的行为,要有动力推动。
孩子搞学习,也需要有学习动力!
我们不能够只见知识不见人!
我们也不能够只见人不见心!
千方法,万方法,能够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才是好方法!
我这是在大声疾呼:动力!
我在知乎文章当中,都正面地、具体地谈到了动力。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实际上是一个动力系统。我们要善于启动孩子内心的小马达,善于启动这个动力系统,推动孩子主动往前走,主动往前跑,主动往前冲!
孩子主动学习起来,就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有了动力,还要有能力,有实力,这就要把具体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学习,有驾驭知识的实际能力。
小学语文的训练方法,小学数学的训练方法,硬笔速成的训练方法,我都早已发布在知乎上,通过语文、数学和写字这三大抓手,训练孩子的许许多多!我称之为:通过训练学习内容,重点训练学习状态!训练好了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又可以更好地驾驭学习内容!这个过程,我也称之为:一举几十得,一举许许多多得!

有兴趣者,可以翻阅我的92篇知乎文章,纯属公益。
这92篇系列文章,主要有——
《小学数学  家长辅导》
《小学语文  家长辅导》
《硬笔速成  家长辅导》
《中考高考前  抢练硬笔字》
《小游戏  大效果》
《高效记忆  才能高效学习》
《幼儿识字  家长辅导》
《教学秘诀:三大规律的最佳耦合》
《强烈推荐一个案例》
等等等等。
还有许多答问。

2021年8月29日写于湖北仙桃沙湖镇
爱你的人是我 发表于 2023-9-2 21:29: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者并不冲突,不是必须“二选一”的,它们之间甚至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在小学阶段,做题,更多的是在帮助孩子夯实基础知识,而阅读,则是帮助孩子全面地提升综合素质。就如同盖房子,如果“基础知识”这一地基没打好,房子就盖不好;而如果没有“大量阅读”的砖块,房子就无法建得更高,二者缺一不可。

一、“多阅读”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这已足见阅读的重要性了。
歌德有句名言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群高尚的人在谈话。”阅读,不管是对孩子的性情养成,还是心理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像良师益友一般,督促孩子,影响孩子,给予孩子许多人生的引导。
不仅如此,阅读还能全面提升语言能力,包括识别能力,如字词识别、思想感知,包括思考的能力,如文字理解、批判性反思、评价鉴赏等,以及运用的能力,如对材料的归纳、概况、灵活运用等。
抛却那些远的,单说它对小学孩子最直接的积极影响,就有两点:
一是它能加深孩子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习。
因为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和有效延伸,它能从不同角度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例如一些文化背景、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都能不同程度地辅助孩子课文的理解和学习,互相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是它能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
大量阅读,能增加孩子的情感体验、行为经验、认知经验、社会文化经验等,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也能促进他们在不同情境下掌握和运用字词句的能力,这势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我们看那些作文比较好的孩子,通常也都是平日阅读量大的孩子。
所以小学阶段,当然应该多阅读。

二、“刷题”的作用


当然,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孩子毕竟只占少数,大多数普通的孩子,还是应该“刷题”——确切地说,应该有针对性地做题,而不是盲目地加大所有类型的做题量。

1. 多做题,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① 它能夯实孩子的基础知识。
单从认字这角度来说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阶段要认识的常用汉字1600字左右,其中800左右要会写。那么为了让孩子们尽早掌握,课程就会安排大量识字、写字的任务。
而短时间内要学习大量的汉字,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不小。他们当然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借用更生动的情境和语境,去熟悉和巩固这些汉字,但大多数孩子的阅读量,还远远达不到这个程度。
那么就得尽量通过练习,让孩子与它们多“见面”,帮助孩子去识别读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运用字词。特别像多音字、形近字词组、近义词反义词等等,重复记忆,更易提高识别和运用的能力。


② 它能更有针对性地促进阅读和理解。
大量阅读,可以促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但它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一方面,基于小学孩子年龄和认知的局限,提升必然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阅读具备开放的特性,对经验不够丰富的孩子来说,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很难有目的性地去阅读,也就难以在短时间内较好地体会文中的思想和感情,假如有时遇到阅读困难,他们更是不会深入探究。
而进行阅读理解题目的练习,它会就阅读材料里的具体信息提问,需要孩子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孩子可以带着目的去阅读,也就能更顺畅地理解阅读材料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感情。


2. 但“多做题”,不意味着盲目地、全面地加大做题量,而应该有所针对。
盲目地加大做题量,会让孩子觉得繁琐和枯燥,适量练习是好,可做多了谁都烦呀,这样反而不利于记忆和能力的提升;
没有针对性地做题,也会导致浪费时间,有些知识点孩子已经掌握,反复刷只是在做无用功,会的题本来就会了,不会的题依然不会。
有所针对,即要清晰地了解孩子的薄弱环节在哪里,让孩子逐一击破,进而再做一些提升练习,帮助孩子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其实不止是语文学习,对于更偏向于思维解析方面的数学来说,更是如此。孩子如果没有针对性地去做练习,就难以真正掌握知识点,相似题目的一些条件一变化,公式一变形,都可能重新难倒孩子。

三、二者如何兼备


二者同样重要,并不存在必须怎样选择的标准,不过,不同的孩子,应该有所侧重。
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孩子,可减少做题的时间,加大阅读量,以提升整体的素养。
而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孩子,需要有针对性进行做题练习,补缺补漏,在夯实好基础的前提下,再适当地增加一些符合其能力的阅读。

有些爸爸妈妈可能会觉得,“针对性练习”谈何容易,毕竟老师难以抽出时间单独就一个孩子的弱项去出题辅导,而咱们自己去买习题册,也不容易买到专门“针对”自家孩子薄弱环节的练习呀。
这儿我就要推荐家有小学生的爸爸妈妈,试试用讯飞学习机X2Pro来给孩子进行辅导和练习。


因为它的几个优势,都具备“针对性”,孩子不需要漫无目的地大量做题,精准针对,就能有所提升:
1. 它能帮孩子进行精准的学习和复习。
在语文学习上,它不仅有每堂课的课后同步练习,针对课上的重点和难点让孩子做题,还有专门的阶段测试,既有基础测试,也有进阶测试。
测试有非常详细的分析,让我们一目了然,知道孩子容易失分的知识点和已掌握较好的知识点。
比如在反义词这部分,孩子有部分错题,在“容易失分的知识点”处,就有标注“反义词”,而如果汉字书写不规范,也会重点提醒。


数学学科更有“AI同步精准学”功能,在做少量题的基础上,它就能为孩子检测出知识弱项,形成个人专属的知识图谱体系,并对弱项推出“推荐提升方案”,也就是会专门出针对性的习题,让孩子在薄弱的知识环节加以练习,强化巩固。
比如在“7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孩子对数的读法还掌握不精,知识图谱里就能清晰看到,而“推荐提升方案”里也会着重提醒这一点,“去提分”的练习也都是针对这部分的内容展开。




最后直到图谱全部刷绿,孩子也就掌握了相关知识。


在期中、期末备考阶段,还可以使用它的“阶段测试”,来查缺补漏,让孩子在考试中的表现更加优异。

2. 它有同步教材可学习。
它的同步课程,不同教材版本都有,授课老师还都是名师,若是孩子在校听课时跟不上节奏,课后就可以利用它再学习一遍重点了。
例如英语北师大版的课程,邀请的老师是北京语言大学的老师,不仅重点难点都清晰地讲解,讲课方式还很生动活泼,难的地方她也会着重强调“真的有点难”,并告诉大家识记的技巧,而不是像一些传统授课方式的老师那样爱说“这些都不难,你们背下就行”。


除了朗读课文和同步讲解,每课的学习重点,它也都写得很清楚。
另外,它的AI作答笔,设计得也很巧妙,既可以当正常的笔一样,让孩子在学习机上写字,加强他们握笔控笔的能力和书写能力,孩子也可以利用它的按键快捷收藏重点或难点知识,便于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知识系统。做题时,机器还能直接判定AI作答笔在屏幕上的书写结果是否正确,孩子可以边写边改,不留问题过夜。


3. 它英语学习部分的听说读写,采用的是中高考同源技术。
它拥有国家中高考英语考试相同的技术,这意味着,不管是在听、说的口语考试上,还是英语作文批改上,都是按照中高考的考试标准来的,孩子的每次练习,都可以视作是模拟考试,所有的结果,都更有参考价值。
而且,它还有英语作文批改功能,就像请了个英语老师在家批改作业,这对于不擅于辅导孩子英语的老母亲老父亲来说,也真的是很友好的。
讯飞学习机X2Pro ,精准做题,强化巩固所以,回到题目本身,两者其实并不冲突,大量阅读,将帮助孩子综合素养从量变到达质变;而有针对性地“刷题”则是帮助孩子夯实基础,更好地做到“举一反三”。
对于孩子来说,基础和拓展,当然都同样重要。
isyi.com 发表于 2023-9-2 21:30:3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益相关:从事小学语文教育11年,多次执教三年级语文。
负责任地告诉题主,不管是哪个学段,论提高基础知识成绩的速度,刷题都比读课外书要立竿见影,而小学阶段的成绩测查主要是基础知识,体现就更明显。
论价值观的培育、综合素养的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构建,尤其目前统编教材改编以后,孩子进入大语文时代所需要的学科素养和技能,刷题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大量阅读。
如果把孩子的学习成长比喻为修建一条大运河,刷题就是具体的开凿和建造,阅读则是源源不断地提供活水。
(不小心就是一篇7000字长文,建议大家点赞收藏慢慢阅读~)
一、刷题和阅读对孩子的提升有什么不同?
二、如何搭配刷题与阅读,兼顾成绩与素养?
三、刷题和阅读分别有哪些注意事项?
——————————————————
一、刷题和阅读对孩子的提升有什么不同?

1、刷题和阅读习得的知识含量与能力不同。
刷题如同模拟检测,可以让孩子掌握考试的硬性指标;阅读则是夯实基础与提升综合素质,提升的是软实力。
能够兼顾这两者的也不少,我们班就有一部分孩子,他们阅读量大,语文学习能力强,会用很短的时间掌握好课文内容及课后习题,再通过课下的大量阅读巩固和提升语文素养,做题和阅读相得益彰,契合完美,连我都赞叹不已!
但大部分孩子做不到完美的契合。
有的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上能够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是书写能力较弱、对语文学科的题型掌握不透,就出现了很爱阅读而语文测试成绩并不理想的情况。
也有的孩子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学习、巩固、练习课本知识,成绩优异,但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习作和阅读理解就显得平平无奇。
刷题和阅读看似都是在学习语文,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拿我手头的《三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来说,第一单元综合练习的题目是这样的——


从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题目指向性和针对性非常明确,就是第一单元的课文及园地内容。在我们当地的小学,语文学科的测试内容,基本不会跳出课本这个框架,而其余能力的考察则融合在部分主观题、阅读理解和习作中。
而且在小学阶段的测试中题型也相对比较固定
字词方面:词语默写、组词、部首查字法、词组搭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选题填空等;
拼音方面: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音序查字法等;
句式方面:把句子补充完整、用某个词造句、用某种修辞手法造句、固定句式的转换(如“把字句”和“被字句”转换,“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等)、关联词使用、标点符号使用等;
段落篇章方面:把打乱的句子排序,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口语交际、小练笔、习作等。
看到这些具体而详细的题目,我们不难看出,只靠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就把这些深深扎根于教材文本的内容掌握牢固,是有难度的。要通过一些更为具体有针对性的题目来强化一些字词句式方面的能力,这也就是很多家长以为的“刷题”。
一些优质的检测题,通过灵活的方式考察孩子对字词和句式的运用,孩子做得多了,熟悉题目的套路了,自然而然会提高测试中基础字词那一部分的成绩(注意:不一定是阅读理解和习作部分)。
另一方面,对基础字词的掌握并不意味着语文素养的提高,还要有恰当的学习方式、做题方式才行,阅读在这方面就显得极为重要。
新版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有详细的规划和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具体到三四年级,要求阅读量 不低于40万。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详细讲过这个问题,他说: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过哪些书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也决定着青年人的观点和情感的形成。
在这本书中,他谈到了有的老师为了减轻学习困难,只让孩子学习课本,而不去阅读其他书籍,这是错误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也是这样做的。他认为:
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阅读开始得越早,读书越多,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智慧力量越活跃,对智力发展就越有补益,解决困难的能力就越强。谁不善于阅读,谁就不善于思维。不会思维是学困生的致命弱点。
而如果我们不愿意让学生练习阅读这种慢功夫,只希望立竿见影提高孩子的分数,这是不行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待学困生,不要一味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地“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阅读提高的是孩子在学习语文及其他学科中的思维能力、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提高的是综合素养,并对孩子的价值观形成有重要意义。这与孩子语文成绩的提升是两个维度的。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要重视孩子的基础知识,更不能忽视阅读给孩子带来的综合而长远的成长。今年执教二年级,有几个孩子阅读兴致不太好,我就和他们分享了最近知乎新出品的《知乎版十万个为什么》,没想到立刻因为这些小小少年们的兴趣。文质兼美的设计,严谨专业的内容,缤纷明亮的色彩,以及萌趣可爱的IP角色,把这些低年级孩子们引入到了一个有趣有料的阅读世界中。
这套书共 10 册,包括动物、植物、古生物、宇宙、自然、生活、身体、习惯、安全、文化十大领域,特别适合孩子们开拓视野,提升阅读能力呢!
2、刷题与阅读对孩子的提升方式不同。
刷题短期提升成绩快,但后劲难免不足;阅读提升成绩慢,但能力和素养培养起来了,掌握答题技巧是比较容易的事。
我接触过平时测试成绩是D,但经过刷题恶补之后成绩达到B孩子。他的情况是这样:
平时特别愁写字,所以字词抄写巩固类的作业会偷工减料甚至不做,所以在语文测试中,考察基础字词的题目让他失分特别多。后来家长针对他的情况在单元测试中,加大力度听写字词,做字词专项训练,不会的字词反复抄写,结果那个单元的测试中他的成绩就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后来我教过一个情况差不多的孩子,只不过他的基础更薄弱,具体到某一课的字词在经过刷题和反复练习后,检测成绩会有进步。但如果是期中检测或期末检测,尤其是刷这种题:



字词基础薄弱的孩子不适合刷这种高密度的题目

他的错题量占了很大的比例,在纠错时难度也非常大,很难通过这种方式提高。
还有个孩子,平时测试成绩在B左右,错题比较均匀,字词的细节、句式转换的要点等都会有些小失误,他经过刷题之后提高就不是很明显。后来家长归因为粗心,因为总是有一些细节的错误。
实际上粗心只是一部分原因,他对于文字信息的处理能力比较粗糙,对于语言文字一些细节的差别区分不够明显,这也是他对语文归纳应用能力比较缺失的地方。这个能力的提升则依靠更多的辨析和阅读,而不是粗放型的题海战术。
所谓的刷题提高成绩,也是要看孩子的弱项是不是可以通过刷题得到提高。另外,如果没有阅读能力的加持,孩子即使通过刷题掌握了答题技巧和基础知识,但后劲不足,也无法持续增强语文素养和能力。
相对而言,大部分热爱阅读的孩子,语文学习能力更强,那一小部分喜欢阅读但成绩不够好的孩子,大多局限于小学中低年级,而且存在的问题无非是字词书写不够,句式转换缺乏一定的思路,习作表达不够流畅所致。针对这些问题,随着日常积累和答题技巧的提升,慢慢都会得到比较好的改善。
3、长远来看,小学需要的成绩可以通过刷题获得,中学以后需要的综合能力需要从小进行大量阅读来夯实基础。
小学阶段,比起中学更看重字词的掌握,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字词基础就足够。因此小学阶段我们有必要让孩子进行字词的巩固和适当的练习,同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是多刷题还是多阅读的问题,而是要适当借助练习题巩固基础,并保持良好阅读习惯,为后期更深入的学习做足准备。
二、如何搭配刷题与阅读,兼顾成绩与素养?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和父母都能承担成绩不好所带来的压力,而只去专注阅读。为了让孩子的成长更顺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合理搭配刷题和阅读,来兼顾孩子的成绩与素养。
1、学有余力的孩子,掌握好当前课程的基本知识后,投入大量阅读。
这也是我一直比较提倡的做法。课程的基本知识只要专注听讲、把握好要点,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并不复杂。
之后的阅读,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主题相关的,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书籍,广泛阅读。
在阅读方式方法上,可以精读与泛读搭配。对于名家名篇名段落,可抄写可诵读可细细品味,享受阅读的喜悦;对于以情节取胜的儿童小说,则可大段落泛读,亦可抓住重点默读、跳读,尽情享受阅读的酣畅。
比如适合三年级的一些作品中,像《宝葫芦的秘密》《时代广场的蟋蟀》《夏洛的网》中,都有一些比较经典的情节值得细细品读;像《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小狗钱钱》《森林报》《昆虫记》,叙述比较详细,可以尝试大段落泛读。
2、如果成绩不够理想,可进行专项训练,或通过相符合的阅读来解决。
有的孩子字词书写上困难比较多,可以加强对字的观察练习,关于写字方面,还可以参考我这篇回答:
小孩子一年级字写的丑该不该管教纠正?如果有其他的学习困扰,可以参考这篇回答:
该不该逼着孩子学习?刷题,或者说做恰当的练习题巩固,一定要搭配这些恰当的方法,才能真正帮到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我们是不提倡题海战术的。
如果有的孩子对于“把字句”和“被字句”、“陈述句”和“反问句”掌握不够好,可以在阅读中让孩子有意识地留心这些句子,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的作用。久而久之,孩子根据语言文字前后的关联建立起预感,再结合练习题巩固,事半功倍。
这类孩子我会推荐阅读难度适中的作品,比如《长袜子皮皮》《中国传统故事》《大林和小林》等,情节生动活泼、节奏清晰明快,句式变换比较多样,趣味性和可读性都很强。
3、如果基础特别薄弱,无法兼顾阅读,可细分课内知识,逐个击破,闲暇时搭配难度适宜的阅读内容。
我们班有个孩子情况比较特殊,三年级了语文学习水平基本上和一二年级差不多。即使是最基本的字词抄写的作业,家长陪着孩子做也能做两个小时以上。这种情况下提及阅读,家长就犯愁。
当然这里有孩子的听课效率、学习方法、家长引导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们暂不一一详解。只说关于刷题和阅读的分配:
父母和孩子调整做题思路。在做作业之前,和孩子先解决作业中的难点和易错点,将作业按照10分钟为一个单位,划分成几个小部分。这样孩子做起来比较容易上手,也能立刻看到效果,方便家长鼓励孩子,有助于孩子建立起信心。
找适合孩子水平的读物,也以10-15分钟为时间单位,完成一个小片段阅读。我当时给这个基础薄弱、没有读过绘本的男孩推荐的是这一套——
主要原因是内容上适合1-3年级儿童的心智,并且独立成篇,大师级的配图凸显了重点,又没有展示出故事的全貌,正好需要孩子借助文字来深入故事中去,特别适合自主阅读早期的孩子。
基础薄弱一点的女生也很喜欢这一套——
【当当网 正版包邮 童书】百年经典童话绘本修订版全套5辑共30册赠送精美礼盒此外对于阅读基础不够好的孩子,还可以把一些学前绘本当做自主阅读的材料,也可以拿1-2年级的课外书籍阅读。比如——
《小猪唏哩呼噜》《日有所诵》《小猪变形记》《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丁丁历险记》等。
三、刷题和阅读分别有哪些注意事项?

最后,刷题和阅读也不是就随便刷什么题都行,随便读什么都好的。我们分开来说。
在刷题时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了解薄弱点,再针对薄弱点进行专项练习。
关注孩子在老师日常要求、测试测查及平时作业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点进行练习。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就有这些生字需要会读会写会运用:


如果孩子这节课的字词掌握不好,让孩子在刷题时就不能只刷与此相关的“看拼音写汉字”的题目。而是要从更多的角度来练习巩固。
比如字音练习,给孩子选择正确的读音:
符(fú  fǔ) 魂(hún huén)  酒(jiǔ  jiǒu) 兄(xiōng  xōng)
比如形近字组词:
借( ) 酒( ) 何( ) 牧( ) 佳( )
猎( ) 洒( ) 河( ) 牡( ) 挂( )
比如诗句默写:
清明
( )( )时节( )( )( ),
路上行人( )( )( )。
( )问( )家( )( )( ),
( )( )遥指( )( )( )。
(ps:为什么其中一些简单的字已经学过了,不直接要求默写全文呢?默写全文孩子们默写多了也会烦啊,把一些他们都会的写出来,专门考查那些有难度的,增加了挑战也提高了效率。全部练熟之后再默写全文。)
比如甲骨文的演变及汉字背后的故事:


当然还可以拓展跟过的练习。这样的刷题和拓展,涉及汉字理解和应用的不同维度及文化寓意,避免了刷单一题型带来的枯燥,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2、刷题时对于反复掌握好的基础字词,没有必要继续大量刷(除非是练字)。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的练字,可以对已经学会的字进行反复书写临摹,但对于平时的知识掌握来说,
我们不提倡花太多时间来处理已经熟悉的知识,这些时间用来拓展纵深层面的课外阅读意义更大。
之前我教过一个孩子,成绩好性格随和,每节课的词语表以及三字三音两词(一种巩固汉字的写法,写三遍汉字,分别加上拼音,再组两个词语)都会写4-5遍。据我观察其实写2-3遍他就完全掌握了,为了更好地巩固在家长的指导下写四五遍。所以他在字词类的检测中成绩就非常优异。
只是在聊到汉字背后的一些文化传承孩子就有些茫然。后来我和家长聊起过这个话题,做了适当平衡,孩子的成绩依然不错,阅读也慢慢拓展开来。
3、刷题时注重掌握答题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片面追求答案。
刷题时很多家长更重视字词书写是不是准确无误,这点非常好,但不是全部。尤其是阅读理解中对重点字词、句式的理解,习作中的构思,这些看不见的思维成长也需要孩子在阅读中慢慢建立。因此在做这一类的练习时,我们鼓励孩子开放性地思考,而不是对照试题的答案进行背诵。
我还了解到有的家长片面重视刷题,而不重视纠错改错,不重视找出做题背后的思考,导致孩子在刷题时也一味追求“完成即可”,不管对错。久而久之,在课堂巩固中也会显得浮躁粗心,做题心态不够沉稳。
还有的家长给孩子布置的课后习题较多,孩子做多了就会发愁,怎么办呢?他们在做正常作业的时候就各种拖延,磨蹭,半小时的作业可以磨蹭到一两个小时,这样就没时间去做家长布置的练习题了。对这种情况,我们还是要和孩子提高效率和针对性,提前商定,达成共识,避免让孩子做太多没有必要的练习。
阅读时需注意这几个方面——
1、如果孩子阅读时间有限,阅读内容一定要与孩子的学段、能力相符合。
我一般建议家长朋友给三四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分为三个档位:
低档适合孩子学习任务繁重时阅读或阅读能力弱的情况,如一些绘本和桥梁书;
中档难度适中,适合孩子日常大量阅读,如一些适龄的文学科普类作品:《小王子》《淘气包埃米尔》《绿野仙踪》《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
高档适合适合阅读能力较强的孩子,或用于挑战和提升,如:冰心奶奶的散文,萧红早期的散文作品,《佐贺的超级阿嬷》《海底两万里》《小木偶希蒂》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作品。
这样的分级阅读满足孩子不同水平、不同情境下的阅读难度,更有利于阅读的日常开展。
2、选择不同风格的精品书目。
包含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从主题上来说诗词散文、写实和幻想、科普通识、实用干货等等都可涉猎。目前小学中低段的阅读集中在童话和科普,但实际上趣解诗词、写实文学、实用知识都可以当做课外阅读的有益补充。
3、阅读时不要只看热闹,只享受阅读的娱乐功能,要保持专注,练习思考与拓展。
书籍犹如美食,可配主餐,可搭甜点。早期的亲子阅读我们以趣味性为主,目的是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而步入小学阶段,就不能只局限于阅读的娱乐和消遣功能,还要将其作为充实自己、深入思考的重要途径。
因此孩子们日常喜欢的《米小圈上学记》、漫画类书籍,都可以作为阅读甜点;而更具可读性的经典文学作品和实用书籍,比如文史科普类可以当做营养可口的主餐。
最近我也发现很多孩子都存在阅读不专注、学习不专注的情况,年幼的孩子在娱乐和游戏面前简直毫无抵抗力,学习时手边的小玩具、上网课时一个娱乐类的app,就能瞬间吸引孩子的目光,这样的阅读和学习显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专注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从环境、氛围方面入手,为孩子消除学习上的外部干扰。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让孩子自己上网课,结果上着课孩子就去刷视频玩去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让她很是苦恼。最近我体验了一款蓝莓智学X01学习机,它的功能就是来解决孩子学习不专注的问题。
这款学习机的一大亮点是沉浸式的教学模式。平时孩子在阅读时会有其他的娱乐干扰,或者是上网课时操作不太便捷的情况,这款学习机的设计妥妥的是一款“抗干扰学习神器”啊!进入应用市场,里面都是学习类的app,而且还有安装权限管控功能,家长可以了解孩子下载了哪些app。


一键下载,一键安装,使用非常方便快捷,像我们平时使用率比较高的洪恩识字,几十秒就下载好了,在屏幕的最显眼处,孩子自己操作完全无压力。使用时,通过听、问、答三步,还原真实课堂场景,上网课时因为不是真实的互动场景,有些孩子容易分心,这款学习机打造沉浸式教学模式,具有强交互特性,让孩子在网课中体验真实课堂的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功能就是家长管理模式。孩子们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自律能力需要他律的辅助才能更好地培养。当孩子自律欠缺时,就需要家长适当地提供帮助,有压力时的一次宽慰,厌倦时的一丝趣味,负面情绪到来时的一次接纳,家长既不是监督,也不是袖手旁观,需要我们拿捏好分寸。蓝莓智学开发的家长管理模式,让家长和孩子保持“最美的距离”。
使用时,远程一键同屏,摄像头一键调取,一键拨打电话等功能,都可以让家长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其中三摄像头的设计简直是太贴心了!正视摄像头方便孩子上直播课,视频互动流畅,再现真实课堂体验;监测摄像头主要是监测孩子在阅读时的坐姿习惯,及时提醒,保护孩子的视力;俯视摄像头能高清拍摄孩子的作业和书籍,阅读时遇到疑问可以一键拍摄方便家长解决孩子的阅读难题。


平时我不推荐孩子使用学习机主要是出于保护视力的缘故,而蓝莓智学学习机采用15.6英寸超大护眼屏,这种护眼屏无反光、低蓝光、无频闪。另外还设计了距离提醒、时长提醒、坐姿提醒、环境光监测等功能,光线过亮或过暗都会有提示,屏幕亮度也能自动根据光线调节,还特制了黑白纸感的阅读模式,这些设计让孩子的学习和阅读体验更舒服,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减少不适宜光线对孩子视力造成的损害。
4、在孩子的语文学习与阅读之间搭建起更多联系。
语文学习与阅读相辅相成,对小学中低学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意识不到这一点,只是觉得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课本不同,就以为这两者没什么关系,甚至还有家长和孩子认为课外阅读叫作“读闲书”,把阅读当做一个可有可无的补充。
其实这一点我们家长完全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意识到阅读对孩子综合能力的提升,再启发孩子,比如:
学习了说明类的文章《花钟》,可以让孩子读一读《神奇校车》系列书籍中和植物有关的内容;
学习了古诗词,可以让孩子读一读相关文史类的书籍,比如《揭秘古诗词》;
学习了把握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可以让孩子读一读冰心奶奶或叶圣陶爷爷的短篇散文美文,了解文本的写作结构;
学习了观察和描写科学小实验,我们可以让孩子亲子制作科学实验,阅读科学家的故事,阅读《科学家在做什么》等书籍,并展开写作。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247106902875803648">总体来说,小学阶段有必要做适当的优质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但不提倡大量刷题,同时要兼顾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低于100万字。
此外,孩子刷题或阅读除注意以上四个习惯外,还应该保护好孩子的视力健康。
据最新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六亿,而青少年近视率现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现居世界第一

而报道中专门提出孩子近视的主要原因有两种:
1、部分青少年每天用眼学习的时间长达12小时及以上;
2、有时喜欢通过电子产品学习或玩游。
面对如此严峻的近视情形。我认为孩子在刷题或阅读前作为家长应适当的做一些准备工作:
1. 减少孩子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长,如学习半小时,休息5-10分钟;
2. 读写姿势要正确,一尺一拳加一寸。
3. 学习环境光照要注意,如读写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可通过台灯辅助照明。
此外,饮食均衡对孩子的视力保护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平时吃的蔬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AEC、蛋白质、叶黄素等。



我们家就在爷爷奶奶的小院里种了芸豆、豆角、西红柿等等,孩子们参与种植,也更喜欢吃蔬菜啦~

所以平时有时间,建议大家多给孩子吃一些蔬果。当然,可能有的知友平时工作繁忙没时间做菜或孩子有偏食倾向,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们还可以直接给孩子适当补点叶黄素,比如市面上新加坡优克利,德国双心,国内健视佳等,我听朋友建议选了优克利叶黄素。



为了避免忘了给孩子服用,特意放在护眼灯前

这款叶黄素朋友说还不错,因为成分较为齐全,而且是水果口味孩子也不会排斥,如果孩子平时不太吃果蔬或用眼压力大可以试试哦。
参考资料:
1、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参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4、《朗读手册》《阅读的力量》
晚间天使 发表于 2023-9-2 21:31:1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语文老师来答题。
或许通过刷题,巩固了字词,熟悉了题型,能够在短时期内提高单次的学习成绩。
但一次成绩的好坏,并不能代表孩子能力的高低。
在老师眼里,一个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专注力

学会课堂上专心听课的孩子,效率往往更高。老师一般在课堂上会针对重难点进行更多地讲解,认真听课的孩子掌握了方法,不用多刷题,也仍然能学会。
专注力不够的孩子往往会在课堂上玩东西,说小话,老师知识点已经讲完了自己书本还没翻开,这样会导致老师讲过的东西不过脑,回家仍然是空白,需要用另外的时间去补习功课。
专注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当孩子安静地沉浸在游戏或翻书阅读之中时,大人总喜欢很惊喜地过去又是拍照又是夸赞,无形中其实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除了保护孩子本身的专注,分享一套书,对于学龄前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效果非常好。


这套书共有4册,包括迷宫、连线、数字以及综合训练,从视觉、逻辑、推理、数字等方面全方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每本书包括超过100个精心挑选的有趣问题,并配以生动的插图,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理解能力

平常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刚升入小学一年级,是会很痛苦的。很多孩子因为不识字或是即便认识了却无法理解字词组合在一起的意思,造成做题目无法理解题目的要求,总是依赖大人去读题。
而要学好语文,单靠学校课本里的单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文只是一个引子,老师通过引子来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学会赏析语言,学会体验情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这些赏析、体验、和分析都只能在大量的阅读中才能触发和积累。
对于小学三年级来说,独立阅读已经不是问题,从题主的描述来看,孩子几个月读了100多本书,说明他也是喜欢阅读,这本身就是特别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如果父母能在保护孩子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追求阅读数量的同时,丰富一下种类,儿童文学、寓言故事、社会百科,历史故事,神话等等体裁的书籍都能够有所涉猎,并坚持阅读和通过表达输出,那他的收获就不仅仅是一次成绩不错了。
在部编版语文课本中,每册课本里都有“快乐读书吧”,里面有推荐本学期的课外整本书阅读书目。
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拓展寓言故事。





除此之外,给爱阅读的孩子推荐:
文学类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社
《吹牛大王历险记》上海译文出版社
《魔法师的帽子》人民文学出版社
《会飞的伙伴》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人文百科类
《寻梦环游大自然》天天出版社
《那爷爷讲国宝的故事》(全10册)贵州教育出版社
《写给孩子的科学启蒙书》(全9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类简史·绘本版》中信出版社
《小狗钱钱》四川少儿出版社
图画书
《弟弟的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
《大脚丫跳芭蕾》河北教育出版社
《卡夫卡变虫》新星出版社
表达能力

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积累息息相关。
课堂上,老师问: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事?
首先需要孩子有能读懂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然后通过复述表达出来。这才是完成了对文章的学习。
孩子在家里的阅读也是如此,单纯的大量阅读当然也会有积累和沉淀,但要想能力得到提升,不仅要读,还要讲。通过复述故事或分享收获,表达出来,这样的阅读才会更有意义。
这个长假里,我给自己二年级的学生每天必做的一个作业,就是一个小时的阅读,反馈不是摆个pose拍个照就算完事,是每天对自己的阅读进行一个语音分享,或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谈谈书本里有趣的人物,再或者说说读书的感受。
孩子的分享由一开始的三两句话,到后面的侃侃而谈,后来因为我听不过来而不得不限制了分享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提炼和表达深化了阅读的体验。
也有些孩子存在读了很多书,一提到写作文却无从下笔、头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三年级的孩子对于写作的要求面临一个转折点,要求由一二年级的写一段话变为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很多时候孩子无从下笔,觉得没什么可写,其实是不知道怎么选择素材。其实生活中的吃穿住行,所思所想都可以称为笔下的素材。
如果孩子在写作素材上有困难,推荐阅读《朱天衣的作文课》。


台湾作家朱天衣在书中说:
如果写作只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它就像呼吸、说话一样自然,那么孩子们就不会将他视为畏途了。
在本套书中,朱老师精心挑选了60个主题,写成文本,并亲自走进录音棚,将文本录制成声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心得融会贯通,穿插在60个主题中,让小朋友一边兴趣盎然地听朱老师说故事,一边联想构思自己的精采内容。
如果孩子虽然广泛阅读,却无法写出所读所感,推荐这套《冰心给孩子的写作课》。


全书分为三册九个单元,主题包括:赤脚的孩子、天真的怜念、丢不掉的珍宝、宇宙的爱、北京的声音等等。第一册《小心轻放的光阴》是冰心关于童年的述说,第二册《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则是冰心关于自然与爱的描写,而在第三册《假如我是个作家》中,你可以读到冰心的写作观、文学观。
总之,孩子的阅读产生的效果可能不会一下子就体现在学习成绩上,但一个优秀的有学习能力的孩子,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
所以,趁着孩子小学阶段空余时间还比较多,当然是要多阅读!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 data-hash="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 data-hovercard="p$b$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知乎亲子
wowo0888 发表于 2023-9-2 21:32:0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语文老师。想借这个问题来谈一谈亲子阅读引导具体方法上的一些个人观点。
先讲一件事情。
上届,在我们某次每周一期的阅读圆桌分享会上,有同学分享了《基督山伯爵》这本书。
有一个男生,听完了同学的分享,特别惊讶,他说:“《基督山伯爵》这本书这么好、这么有意思吗?哎呀,幸亏啊!如果不是这次圆桌,我就错过了,我永远不会去读这本书。”
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们,在他小的时候,他哥哥读了这本书,非常着迷。但是,他爸爸和他哥哥说:“你之所以着迷,是因为这本书是一本情节烂俗的小说,所以他吸引你,但这本书本身不是什么好书,没有可读性,不要再读了。也不要沉迷了。”
他当时年纪还小,但深深记住了这段话,从此对《基督山伯爵》有了一个固化的印象。连初中老师讲到这本书的时候都没有改变他的印象,直到这一次听到同学详细的分享。
这就是家长本身对于阅读存在的误区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家长把自己对于书本身或者阅读这件事的误读,灌输给孩子,让孩子在阅读的路上也逐渐跑偏。
就像我的学生经历的这件事。
《基督山伯爵》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是因为它兼顾了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还有历史性。哪怕这些都不谈,仅全书最后一句话——
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都能够给予我们长久而多层的思考和感悟。它怎么会是一个没什么可读性的烂俗小说呢?
所以作为家长,在孩子的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盲目地给阅读这件事情和书本身,轻易下结论。
我们可以和孩子聊阅读感受。但是我们要知道,聊感受,和下结论,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如果所有的结论都由你来下,孩子思考什么呢?
比如说这个问题。
我建议我们的家长,千万不要把这种“读书好像不如刷题”的思想传递给孩子。
刷题和读书,本身是两回事儿,不冲突,谈不到做选择。让孩子读书是为了快速提高成绩这样的目的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跑偏。
但是,家长想让孩子通过阅读有一个具体能力和思想等方面的提升,这个是很正常的。
如果想达到,就要通过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引导。
我自己对自己的课堂有三问,后来我把这三问发展了一下,加了一个问题,变成四问,用在我个人对阅读的思考中——
书讲了什么?
我收获了什么?
我思考了什么?
我提升了什么?
我觉得,家长在给孩子做阅读引导的时候,也可以参考这四问。
基于问题本身的具体情况,我就不再谈对孩子进行阅读引导的必要准备和书目选择方面的问题。我们只从这四问出发。
第一问,就是这本书在讲什么。
这个功课,应该在正式阅读之前做好。
读正文之前,内容梗概,结合目录,我们就能很容易地了解到这本书大致在讲什么。
知道一本书在讲什么,很重要,但是不能说我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只知道它在讲什么。比如我妈妈一个好朋友的外孙,中学生,和我说他已经读过红楼了,我就问他:“你读完了红楼,有什么收获?”
他说:“知道红楼梦是在讲四大家族的兴衰。”
我说:“嗯说得对,那还有吗?”
他说:“没有了。”
我说:“那可不够,你得再读。”
我的学生曾经问过我:“老师,你说每本书都不能只读一遍,要反复读。那我就把第一遍的阅读目标,定在知道这个书在讲什么。可以不可以?”
我说:“当然可以。”
的确,把知道“书在讲什么”作为初步的阅读目标没问题,但是像刚才说知道红楼梦在讲四大家族的兴衰这样的一句话还不够。这种一句话梗概应该是你正式阅读之前就应该了解的东西。
我们如果说想把第一遍的阅读目标定在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那么它和我们只看了梗概和目录的区别应该在哪里呢?就在于要能够复述
就是说当我完整读过一遍之后,我要能给一个没读过的人,相对详细地去讲这本书的主要脉络和细节。
爸爸妈妈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复述,这就是一个能力的培养。培养的是什么能力?
讲故事的能力。
一个故事讲得好的孩子,他语文一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比如说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给家里人讲他刚刚读完的书。开始讲不好没关系,慢慢来,听的过程中,家长要多提问,多鼓励。
提问既是在引着孩子思考,也是对讲述的一种侧面的鼓励和认可——证明我很喜欢听,我真的听进去了。
这个环节还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就是对孩子在课堂上听讲,是一个隐形引导。
你听他讲故事时候的表现,可能就会对他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包括生活里听别人说话时候的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
包括我自己的学生,每周一次的阅读圆桌,复述书的大致内容,都是分享的第一步。
这是第一问“书讲了什么”。现在我们再来说后面的三问。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没有必要去追求数量和速度,甚至没必要一定追求“读完”。
这也是家长在给孩子做阅读引导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个点。就是不要用总结孩子“读了多少本”、“读了多少字”类似的数据在无意中带偏孩子阅读的目的和心态。
一本书读一部分,或者读一页,一段,都可以。只要这本书不是完完全全选错了,那不可能整本书一页,一段都读不下去。
好比说一本书我就读了一页,就读了一段儿,没关系,但是这一页,这一段,要有一个精读的要求。
这就是我们后面说的三问——
思考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提升了什么。
我不太了解现在的小学语文课一般是怎么上。我们小的时候,在中高年级段,语文课怎么上呢?就是一句一句分析课文——这一句,我们知道了什么?下一句,我们知道了什么?这样一句一句说。
当时觉得简直太无聊了,我那时候天天想这有什么意义呢?但是现在看,我觉得是有意义的,其实这就是对作品一个精读和思考的引导。
比如说《西游记》
《西游记》的原著,它特别适合小学中高年级段的同学去读。为什么呢?除了有趣之外,它对我们的写作非常有助益。
比如说我就读其中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
我们要引导着孩子注意看:其中景色描写是怎么写的?山上的风光、景象,怎么写的?还有,人物的外貌,怎么写的?
白骨精变成了月貌花容的女儿,吴承恩怎么描述的月貌花容?你比如说——
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
如果说咱们有家长带着孩子读到这里,我们还可以尝试引导孩子画一画。根据吴承恩的外貌描写,你觉得白骨精幻化成的女孩子,应该长的是个什么样?
还有一些妖怪住的山洞,写得非常美。我们可以根据原著,结合想象,把它画下来。
这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再比如说《红楼梦》
仅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段,我们能思考的东西就非常多。
比如人物的外貌描写,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个想象,然后画出来。比如说王熙凤的外貌描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就这几句话,这个人的形象,气质,就很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学到其中的精华,他写作文,写人物的时候,就不会总是干巴巴地写:“她很漂亮”、“她很有气质”、“她不怒自威”……
这还仅仅是写作层面的。
再往深入说,还有生活层面的,人生层面的,三观层面的等等。
比如《西游记》。
它除了有趣,除了能让我们学习写景写人,它还能让我们看到人性和社会的百态。因为他里面展现了众生相,能让我们感悟出很多生活和人生的道理,甚至是一些识人术。
再说《红楼梦》,我们能深入思考的就更多了——为人处世,人生百般,爱情亲情,等等。你比如说还是林黛玉进贾府,就王熙凤出场这一小段,除了能学到人物外貌描写的技巧和精华,我们还能学到一些语言艺术。
网上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段子:
有个人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儿子带着女朋友回来,这个客人就说了一句话:“随你爸,会挑”。一句话夸了四个人。
其实这个我们和王熙凤学就行,我们看王熙凤见到黛玉怎么说的——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几句话,捧了贾母,夸了黛玉,还没忘了旁边的亲孙女儿。这就是王熙凤说话的艺术,她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像我开头讲的《基督山伯爵》的例子。如果孩子沉迷某本书,我们是不是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沉迷,你觉得哪儿最吸引你?
然后我们和孩子一起聊聊: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你?
一层一层分析,就形成了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发生我们学生的父亲那样的情况。无论你本人对这本书有怎样的感受,都不要直接把你的结论告诉孩子。
包括我现在上课,分析作品,都很少说结论,而是要让同学们去自主思考和鉴赏。这才是真正能让他们有所收获的。
这里我再举一个我个人在阅读过程中具体思考的例子。
很多朋友觉得《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狗尾续貂,看不下去。那么我们除了抱怨续写者,我们想没想过,为什么后四十回我读不下去?
是真的写得很差吗?是文笔差吗?
我觉得不是。
那是差在哪儿了呢?
三观。
续写者不是一无是处,他写得一点儿都不差,反正我是打死也写不出来。那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后四十回阅读体验不如前八十回了?
因为续写者不能理解曹雪芹。
曹雪芹对爱情,对人性,对人生的理解,别说那个年代的人,就是现代人,也很少有能到达那个境界的。
比如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不是灵魂伴侣先不说,但至少他俩是知音。就是两个人非常懂对方。
宝玉对黛玉每一句话的在乎,每一点点感受的怜惜和重视甚至是感同身受,以及黛玉对宝玉的“懂得”以及抛却一切附加值的在乎,是无法替代的。所以说他们既是彼此的知音,又是彼此的唯一。
续写的人,不懂这种爱情。
包括在今天,也很少有人能真的理解那种爱情。
所以不是说续笔者水平真的多么糟糕,而只能说他的思想,他的见识,跳不出当时那个时代的诸多禁锢,更到达不了曹公超凡脱俗的境界。
所以说,后四十回最失落的点在于,续笔的人不懂曹公,也不懂红楼里的爱情和人性。一个三观和境界都相去甚远的人,怎么能完美续写红楼呢?所以,我们读后四十回时才觉得“人变了情也变了”
当然这个不是正确答案,是我自己的一些纯个人的感受,每一个人想法都不同的。
我为什么在这里插了这么大一段?就是想展示一下阅读中的具体思考过程。
我们不能说看很多人说后四十回不好,我们就默认它不好、续写者不好,或者说干脆连读都不读。我们要去读,要去思考,再从思考中得到收获和提升。
我在课堂上在讲《红楼梦》,就会有意识以宝黛之爱给学生做一个爱情观上的引导。
那思考了,收获了,怎么提升呢?
比如说前面我们提到过的,下一次我们写人物的时候,可以把书中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再有,我们读西游,对人性百态的思考,我们读红楼,对爱情的思考,等等,每一方面的思考,都可以落于笔头,把它记录下来,形成一本读书笔记,常看常想。这样一来,很多东西不知不觉就在这个过程中真真正正变成了你自己的。
家长每一年给孩子做阅读总结的时候,不必去总结字数,你就看孩子有没有这么一本阅读笔记。他的思考,有没有转化成收获,再进一步融汇到自己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
这就是我们说的思考——收获——提升的过程。
以及,需要注意的是,想达到思考的深入和多层,就一定要引导孩子去反复阅读。15岁读红楼,和25岁读红楼,和55岁读红楼,感悟绝对不一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要反复读,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这就是一个反复思考的过程。
在一遍一遍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对书中每一个细节产生一次比一次具体的关注和思考。
比如就还说《西游记》。在吴承恩的家乡,有一个小姑娘,她读西游精到了什么程度呢?她发现唐僧师徒,走出大唐国,到西域各国的时候,国王设宴,吃的都还是淮扬菜,就是作者家乡的菜。
我们如果能够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引导着孩子这样去阅读,那么各方面的提升,孩子在阅读这个过程中,慢慢都会收获。
但是,阅读肯定没办法让我们的孩子短期内成绩有一个迅速提升。
世上任何珍贵的事,收效都很慢。教育上的事,尤其如此,不能太功利,也不能太着急。需要教育者脚踏实地一点点去付出。
关于阅读的意义,我个人大致总结了三点——
丰富
陪伴
收获
丰富,是指内心、智慧和眼界。
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大了,书能让我们深入地去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看到一山一河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比如说你去哪儿旅行,你可以带一本和所到之处相关的书,带着了解去看风景,你看到的风景绝对和全无了解是不一样的。
同时,阅读能让我们更加包容。能让我们看到世界、人心的多面性,让我们知道人和人的想法、观点、追求、标准等等都不同,很多事,实际上没有对错,也没有必要争对错。我们没见过的,不代表不存在。我们不认同的,不代表不合理。
有人说读书多了反而苛刻,看周围人和事都不顺眼,觉得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还没读深入。
读深入了反而佛系了,你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什么都能理解,理解不了的,也可以保持沉默,给予别人起码的尊重。
陪伴,是指我们的很多经历,心声,感悟,能够从书中找到共鸣。有些书能让你获得理解,能让你不孤独。
比如说2016年的夏天,我经历了一件挺伤心的事情,夜夜无眠,头发一把一把地掉,真的是每一天都看着天是怎么亮起来的。
那个夏天,就是席慕蓉的诗集陪伴我熬过来的。有人可能觉得——幼!稚!
但是真的,我那时候觉得每一首诗都敲在我心上,我觉得我被理解了。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是“扎心了”,读每一首都想大哭一场。
收获,包括很多层面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很多。比如说写作,表达,思想,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一个人读不读书,你不用听他自己说,你就听他的谈吐就能听出来。中小学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曾说:人读不读书,看眼神就知道。
这就是书给人的影响。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引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老师在《经典重读》一文中的一段话,作为本篇回答的结尾(这篇文章被收录在戴老师《假如有人欺骗了我》一书中)
阅读经典不能抱着过分实用的功利态度。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使在校学生无法从容地品味经典,他们匆忙地记下老师或教辅上关于古典名篇一、二、三个特点,以便考试时给出 “准确”答案来考取状元。报载美国中学生书包中装的是世界文学或学术名著,我国中学生书包里装的都是教材参考资料和各类试题集,前年我看到这一则消息时心情沉重而又悲凉。随着研究生的大量扩招,随着本科生找工作越来越困难,大学教育也在向应试化的方向发展。中文系的学生只满足于阅读教材、作品选集和死背教师讲稿,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通读整本经典文学名著,因为他们更关心的是写在纸上的考试成绩,而不是藏在内心的文学修养。

由于带着狭隘的功利态度读书,我们就只知道将书中的文字变成甲乙丙丁的知识,这样即使去读古典文学名著也读不出什么味道来,读经典名著成了名副其实的苦差事。完全不带功利目的读书对现代人来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侈,要是读经典名著一无 “用处”,谁还有心去读经典呢?用庄子的话来说,读经典名著的 “用处”是 “无用之用”。只要我们不像古人那样老想着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不像今人那样总希望 “书中自有好单位,书中自有高工资”,经典名著就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我们就可能把书中的文字化为滋润心田的清泉。陶渊明说他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读到会意时 “欣然忘食”,说明书对他已经不是死的知识而是自己的精神食粮。陆游老来还记得自己小时读书的快乐:“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陶渊明的读书方法要在今天恐怕考不取大学和研究生,而今天考取了大学和研究生的青年,有几个体验过读书读到 “欣然忘食”的境界?已经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又有几人曾有 “青灯有味似儿时”的回忆?

阅读文学经典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可能马上给你带来考试高分,也不可能马上让你的工资连跳几级,但它可能使你的目光更为深远,使你的感情日益丰富,使你的举止更加优雅,使你的谈吐更为脱俗,当然也会使你笔下的语言更为优美,这就是俗话所说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你不在文学经典中寻求世俗的 “好处”或 “用处”,文学经典就会让你终身受用无穷。
最后,把这篇回答中提到的几本书链接奉上——


(《基督山伯爵》这个版本有点太贵了,但是京东自营的翻了半天就这一个,大家自己去找找其他性价比更高的版本)
最后,再推荐一套儿童阅读和写作引导的书给大家——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244732814878621696">(这套书分步骤地详细告诉我们该怎样锻炼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实操性极强。既能帮助我们引导孩子,亦能让我们自己收获良多。
当然,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不能全部生搬硬套,但它仍具有非常强的启发和参考性,它给了我们一个很具体的思路,告诉我们该怎样去做并且为什么这样做。
这套书为全彩页,图文表结合,非常清晰,一目了然。阅读体验相当棒,极大程度地避免了读不下去的情况。)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