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幼小衔接这个提起来就会痛的话题,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都会很不适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正式学习的环境中,使用的是一套跟日常交流用的口语不大一样的学业语言,要求孩子能够快速理解、准确表达,同时还得学习一套新的符号系统 —— 文字,不仅得认识,还得会写,这可是一大挑战。
去年在社交网络上很流行的一个「陪娃写作业」 的段子,说是「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还是命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顺其自然吧。」 此言一出,无数爸妈云集响应,开启吐槽模式,听起来「陪娃写个作业」 ,真的要去掉半条命。
更有人给出了血泪总结,表示目前最伤害家庭关系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写作业,这项工作不仅伤害亲子关系,还会伤害夫妻关系,95% 以上的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感觉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如当年的自己,而且 100% 的夫妻都认为这是对方基因导致的。
这段话来源已经不可考证,数据什么的大家笑笑就好,但在它的热烈传播的背后,折射出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一上了小学,孩子写作业会是这么大的问题?
简单地分析原因会有很多:
比如,孩子的注意力发展还不成熟,比较容易分心,而写作业又要求专心,这就造成了很大的矛盾;
比如,孩子的精细运动发展还不到位,把新学的汉字横平竖直地写到田字格里难度太大了,非常容易有挫败感,伤害了学习动机;
再比如,老师对于孩子的能力、作业的难度的评估不准确,容易高估孩子的能力、低估作业的难度,这也会影响孩子写作业的热情;
还比如,孩子的发展本来就是参差不齐的,有的人这方面好一些,有的人那方面好一些,可是家长微信群把大家聚在了同一个舞台上比较,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自家孩子的短板,家长就容易着急上火;
……
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一个去解决,不过总而言之吧,写作业这个问题可能真的会是小朋友人生中的一道坎儿,要迈过这道门槛,顺利进入主动学习的世界,畅游知识的海洋,需要很多方面技能的提升,我们今天就主要从语言和书写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书写能力到底是指什么?
一说起要培养孩子的书写能力,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准备好纸和笔,买好学习桌和护眼灯,把孩子摁在桌前开始手把手地教「一、二、三」 ,哎呀不对不对,握笔姿势不对,要这样这样!是的,在大多数人看来,书写就意味着写字,意味着用正确的姿势写字。都要进小学了,可不是该好好练练写字了吗?!
这样的考虑当然也没错,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需要借助一套熟悉的口语符号,去学习一套新的文字符号,这是很大的挑战。那么,提前做一些准备,帮助孩子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少一些畏难情绪,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书写仅仅就是抄写汉字吗?会写几个字就意味着孩子掌握了书写能力吗?培养孩子的书写能力就是让孩子写字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全美幼教协会的建议,针对学龄前的幼儿的书写能力,它们提出了一些比较全面的观点:
1、书写目的
书写是一种表达方式,孩子可以以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自己口述,请成人帮助记录下来,然后阅读和分享他们的记录。
2、书写工具
书写需要借助工具,但绝不意味着只有使用纸笔才叫书写,使用蜡笔、记号笔、铅笔和计算机进行的书写,都算。
3、书写形式
从最开始乱涂乱画一些杂乱的线条,到之后的有意识涂涂画画,从摹写字母,到自己发明的别人看不懂的字,再到歪歪扭扭的辨识度越来越高的字,都是孩子的书写。
我记得以前给一群外国小朋友们上课的时候,看到过他们的书写作品,很为之惊叹。这群五六岁的小孩,每个人都有一本自己的作品集,老师们称之为「大书」 ,意思是孩子做的大大的书。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