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凭什么成为领袖?

[复制链接]
cyh123321 发表于 2023-9-2 21:25:2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起事初,汉集团的中坚力量是萧何,刘邦很多事都听他的,为什么萧何不能取代刘邦做领袖?如果说刘邦有樊哙,卢管,萧何的官比刘邦大,人脉应该更多啊!
然后是张良,张良为刘邦指导战略规划,运筹帷幄,为什么不能自己发展势力集团?
再然后是韩信,韩信的军事能力和战斗力完全在刘邦之上,为什么不能做首领?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卿茶 发表于 2023-9-2 21:25:3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么一个人
他会把项目中最难的问题给处理掉,然后把剩下的活交给员工刷业绩。
他安排任务分工明确,在他的指挥下项目进度之快堪称奇迹。
他赏罚分明,该给你的一分都不会少,犯的错只要不是太严重就会原谅你。
他平易近人,喜欢开一些市井玩笑。
他能力极强,但非常谦虚,说公司能取得成就都是因为你~
这样的人凭啥不成为领袖呢?
phpstyle 发表于 2023-9-2 21:26:3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多答案。其实我觉得很多人都说到了能用人和谦虚纳谏,但并不知道这背后是什么素质。所以也不知道人才到底是什么。
刘邦凭什么成为领袖的答案其实很简单
因为他是他那个阵营,乃至那个时代,领袖这一项能力最强的人,他之所以在某些方面显得不如三杰,是因为他不需要这些相对次要的能力。同样的三杰为什么不能单干,是因为他们有的都是打工人的能力,这些能力在领导层面,都变成了次要能力。再多的次要能力,也不能转化成核心能力。

我小的时候完全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君主会脑子抽了一样,手下摆明了那么正确的建议,为什么就是不听呢?也不明白,张良啊诸葛亮啊这种算无遗策多智近妖的,凭什么自己不能甩开那些只会问如之奈何的傻帽老大单干呢?
我以前一直以为,什么举贤任能啊,宽厚待人啊,谦虚纳谏啊,志存高远啊什么什么,都是道德问题,是一个被动技能。其实完全不是。这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能力问题,是一个主动技能。
说白了,因为编书的人,自己不是老大。所以他没办法想象老大是怎么做事情的,只能弄出哎呀呀子房如之奈何。。好个黑大汉,这有三十两银子替你还了赌债吧。。。悟空,这分明是个女菩萨。。孔明先生,请受刘备一拜。。。。这种很让人无语的老大。

如果你没有点开这个技能,甚至你连理这个技能解都不能,更别说做老大了。其他能力再多,也是白费。

我们来分析下,人才到底是什么。
我们现在看石油,妥妥的是资源。但在动物眼里,那就是一坨黏糊糊的东西,在古代农民眼里,那或许可以拿来生火做饭。一直到被人提炼并用于工业生产,他构筑起了宏伟的工业文明。
人才其实也一样,他是一个变数而不是一个恒定值。
说句难听点的话。能走上领导岗位的所谓人才,真的可能比你想象的多。
除了那种超顶级的人才,大多数中层,甚至中高层的人才,是可以靠主公的信赖,和资源配置给堆出来的。只要经历足够多的挫折并且能活下来总结经验,人才是可以被锻炼出来的。否则你很难解释,为什么古代成立一个政权,会崛起那么多乡党成为名臣、名将。(事实上最大的超顶级,就是那个主公)

说出来怕你不信,这个世界上有资质当名将的人比有机会当名将的人多很多。
你在一个大企业呆过你就知道,真能给你赋能的,是你的出身、你的阅历、还有boss的信任,相比之下,你的能力啊什么的,甚至是次要的。
你大可以说某个什么什么领导是饭桶,自己多大多大本事,但问题就在于别人凭什么信你呢?哪个企业愿意承担这样的试错成本呢?
企业错了可能就亏点钱,战场上错了,可能就是一起掉脑袋了。
所以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你有多大能力。请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能力的人有很多。真正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给你施展能力的资源、舞台、信任。
毫无疑问的,无论是三杰,还是曹参,周勃,灌婴,都是人才。但无论他们是靠信任和资源堆出来的那种人才,还是百年一遇无法培养的那种人才,他们都需要别人给他赋能,他们没办法给自己赋能。

所以当老大的第一个能力,就是可以自己给自己赋能,让自己的成为人群的核心。
很多时候,真正麻烦的,不是拿不出好办法来 是你说的话别人不信,不肯照着做。
能制定出好方案,确实是好的脑子问题。但能推进好方案落实到每一个执行的人,靠的不仅是脑子,还是需要笨功夫的。
现实中很多时候,老大身边不是没有人提好的建议,也不是老大不愿意接受好的建议。问题是,垃圾领导说了的事,最后会各种内耗不了了之。优秀的领导就是有办法让事情动下去。
他就是能说服别人,就是能感染别人,就是能弥合矛盾,就是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能把各怀异志同床异梦的团队拽着往前走。能给团队无比宏伟的愿景,也能把事情落实到最下层的一个普通员工。
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笼统的把这种能力称为:个人魅力。
但事实上这不是绝不是憋个大招说一番动人的演讲,或者弄个什么磕头下跪把对方感动得泪水涟涟,而是在日常每一次主动揽事儿,给人平事儿,挺身而出,给人台阶下,挨揍之后乐呵呵抬起头之中不断释放出来的。


当老大的第二个能力,就是用人和纳谏。
其实长期以来,大家也被迷惑了。仿佛这是个道德问题。举贤任能,虚心听取意见嘛,这有什么难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君王就是做不到呢?
因为这同样不是一个道德问题,是一个能力问题。

我们可以看看王世充。当上皇帝后,他也试图广开言路,鼓励大家提建议。
我们一般会把这理解为假惺惺故作姿态,因为他广开言路了几天就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其实并不是。他虚心纳谏结果是什么呢?
每天有几百个人来上书陈事,你就算一百个人吧,就算看一份上书五分钟,好家伙,五百分钟,光纳谏就直接把老王肉体和精神给整崩溃了。他只要不想死在岗位上,必须停止下面上书陈事。
你说说看,你光知道虚心纳谏有个屁用。

我们再深一步看。
刘邦是不是啥本事没有,只会问张良如之奈何?
郦食其提议分封六国,正巧张良到,说了一番道理,刘邦一拍大腿,唉呀妈呀,多亏了子房啊。
貌似是张良一言定乾坤,但你知道背后是什么么?
是刘邦具有这种能力,能从各种纷繁复杂甚至截然相反的建议中,识别出正确的那个。

反过来我们可以想张良称为谋圣,可他真的这辈子一个馊主意都没出过?你信吗?可刘邦为什么没给带沟里去呢?
也许答案简单,因为刘邦把错误建议给提前筛出去了,压根没让他见到光。
出谋划策,是臣子需要的能力,主公根本不需要这种能力,主公需要的,是“断”,这是更高一个级别的能力。
他不需要采集海量的底层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拿出眼花缭乱的计划,慷慨陈词分析几可几不可。这都是底下人干的事情。
他只需要在这些计划之中,用最快速度识别出正确的那个。然后让正确的人去落实这个正确的计划。
同样的,
当萧何举韩信的时候,刘邦用韩信,不是因为刘邦豁达大度,提拔小兵直接拜大将。
当娄敬献计定都长安的时候,刘邦信娄敬,不是刘邦虚怀若谷,一个小兵的建议都听。
是因为刘邦水平足够高。

所以那些什么犹豫不决啊,瞻前顾后啊,刚愎自用啊,宠幸小人啊,偏听偏信啊,都不是主公道德有什么问题,说白了,就是能力有问题。他不具备从一堆建议中识别出最正确那个建议的能力。也不具备从一堆人才识别最优秀的那个人才的能力。
王世充这样的主公,其实恰恰刚愎自用是最好的。同样,袁绍这样的,恰恰宠信小人是最好的,可以缩短决策流程。
让他们广开言路,他们都得累死。


这两种能力,恰好相辅相成。
优秀的主公能自己给自己赋能,让更多的人信任他,依附他。
优秀的主公能给属下提供信任、舞台、威信,让他们在工作中逐步发现自己的特长。
优秀的主公能在那些人才的建议中识别出正确的那个,让他们有机会进一步脱颖而出,逐步锻炼成人才。

最后,难道刘邦就一次决策都没有错误过么?会不会恰好用了一个馊主意呢?
我觉得显然只要是人,就免不了。
但就算真的路线错了,但因为有一个团结的团队,可以把计划100%执行到位。很可能一个100%执行的低效计划,还胜过了只有70%执行的高效计划。岔路只要人走的足够多,搞不好就变成了主路,而相反,主路没人走,就变成了岔道。
所谓大军无谋,无往不利。正是如此。

所以刘邦凭什么成为领袖?他为什么最后能成功
因为他是他那个阵营,乃至那个时代核心能力最强的人,他之所以在某些方面显得不如三杰,是因为他不需要这些相对次要的能力。同样的三杰为什么不能单干,是因为再多的次要能力,也不能转化成核心能力。

所以啊,我真心不建议大家指望读成功学啊伟人传记啊试图学到什么,纯粹白费功夫。
说白了,司马迁,施耐庵,罗贯中,以及那些传记作家们,其实并不知道,一个真正优秀伟大的老大是怎么做事情的。
这个世界离他们太远了。
chouwa 发表于 2023-9-2 21:27:2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事实:
13岁秦始皇已经登基,而只比秦始皇小3岁的刘邦,这时候还在老家爬树。
01
35岁的刘季。此前见过最大的官,是县官。
虽然,他年轻的时候到处闯荡,也见过不少贵胄之后,但那些毕竟都已经是前朝的事了。
前朝的尚方宝剑斩不了本朝的官。前朝的大人物到了本朝,也基本都被废了。
秦朝一统天下后,废除了战国时代的分封制,设郡县,这一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刘季在这一年通过地方公务员考试,光荣地成为了沛县下面一个乡镇的派出所所长,兼分管交通运输和劳务用工的副乡长。
我们现在一说到乡镇干部,总喜欢用一句话来形容,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几千年前也一样,作为乡镇干部的刘季总是很忙,上上下下,芝麻蒜皮的事儿,也得找他。
作为庞大帝国的基层管理者,刘季上可以和县里的各类小官小吏吃吃喝喝,比如他的直接领导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后来的大汉丞相萧何。
下也可以和各路袍哥闲人称兄道弟,比如县里面著名的个体户,后来将他从鸿门宴解救出来的屠夫樊哙,或者县政府公务车队司机,后来成为大汉交通部长的夏侯婴。
他的生存方法,可以用一个字形容:混。混吃混喝,混上混下,既混黑,也混白。
早年的刘季,不喜欢干农活,四处游手好闲,还曾经给信陵君的手下张耳当过一段时间的小弟,就是个“小混混”。
现在人到中年,终于升级进化成了“中年混混”,而且混进了体制内,成为沛县里贯通官府和民间、跨越白黑两道的要人。
这个很容易理解,毕竟对现在体制内的人而言,”混“也是一种必须的生存发展手段。
特别是对一些基层干部而已,没有点“长袖善舞,东拉西扯”的本事,根本就开展不了工作。
上面有考核摊派,下面有老百姓扯皮斗殴,不和和稀泥,还能怎么办。
水至清则无鱼,什么事儿都想干在明面上,也就什么事儿都干不了了。
但不管怎样,已经三十多岁的刘季,混来混去,也没混出小小的沛县。放在全国,更是名不见经传,微不足道。

02
在刘季四十岁上下这年(史书无详细记载,据推测)。
他平平无奇的前半生,终于起了一点波澜。
雄才伟略的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深感自己的功绩比肩日月。
和这个时代很多人一样,在取得人生巨大成功以后,秦始皇决定,首先一定要换个大HOUSE。
但始皇帝住大房子当然不用花钱买,重新盖一座就行。
于是,秦帝国从各地大规模征调民工,到首都咸阳外修建阿房宫。
作为主管治安和劳务运输等的基层官员,刘季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负责押解和监督他所在辖区的民工到咸阳服徭役,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在咸阳郊外的工地上渡过的。
就在此期间,刘季遭遇了对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一次事件:
他亲眼见到了庞大秦帝国的缔造者,4000万帝国子民的统治者,始皇帝嬴政。
以秦始皇的地位,他当然不知道刘季是何许人,更不会想到当日盛装出行的时候,人群里会有一个人,只因为多看了他一眼,就改变了未来的历史进程。
在此之前的刘季,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同帝国数以万计的小吏一样默默无闻于世。
他的父亲叫刘太公,母亲叫刘媪。
不要以为那个年代叫太公的就有多厉害,翻译一下其实就是刘大爷,也就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的那个大爷,至于刘媪,就更简单了,意思是刘大妈,“广场舞大妈”的那个大妈。
这两个都不是什么正经名字,典型的基层老百姓间的俗称,最多也就是对上了年纪人的一点敬意。
当然,和后世更白手起家的朱元璋他爹朱五四相比,稍微好一点。
毕竟刘大爷名字虽然不咋样,但至少家境殷实,比饿死的朱五四强了太多,这也说明秦末的社会经济实在比元末要强得多。
元朝的覆灭实在是咎由自取,从骨子里烂透了,而强盛的秦朝二世而亡则要复杂的多,今后我们有机会再详细分析。
至于刘季这个名字,现在看来还挺别致,其实在那个年代,就是阿三的意思。刘季有两个哥哥,分别叫刘伯,刘仲。伯仲季,老大、老二、老三。
还记得《倚天屠龙记》里赵敏的三个家臣吗,阿大、阿二、阿三。
刘家三兄弟,也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个说法是刘季其实还有一个哥哥,但早夭,于是原本排名老四的他成了刘老三)。
不管怎样,已经不惑的刘老三,迎来了改变命运的一次大转机。
关于未来的汉高祖与在位的秦始皇的这次相遇,司马迁在 《史记 ·高祖本纪》里如此写道 :
当时,秦始皇出行,允许百姓道旁观瞻,刘季有幸挤进观瞻的行列当中,目睹了盛大的车马仪仗,远远地仰望到了秦始皇的风采。
刘季身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久久迈不动脚步,感慨至极地说了一句话:“磋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磋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反反复复,只有这一句话。
就是这一句话所传送的感慨,几乎概括了刘季一生的政治走向。
在秦末战国复活的大潮中,刘季之所以不甘于为王,一心一意要做皇帝,其中的因素之一,就在于这一次不经意的相见,在他心里种下了种子,让他感叹如此辉煌的人生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追求。
种子只要不死,总有发芽的一天。
或许就是从那一天起,普普通通的刘老三,变成了心怀安邦定国之志的刘邦。
03
历史有趣的地方在于。
刘邦后来最大的对手项羽,年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
20岁出头的项羽,在人群中同样看到了声势浩大的始皇帝东巡,忍不住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
他的叔叔赶忙捂住他的嘴——这可是一句杀头的话。
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和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看起来差不多意思,
但我觉得他们是不一样的。
项羽的话,更像是年少轻狂时吹的牛逼——马化腾算什么,劳资长大后随便超过他。
其结果是,很可能长大后成了超级痴迷马化腾家游戏的玩家。
而刘邦,更像是一个已经衣食无忧的中年大叔,有一天听到马云又在互联网大会上演讲,感叹地说了句:成功了放个屁都是香的,人啊,就应该像马云那样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项羽眼睛看到的是“彼”,是在比较,并自负地认为秦始皇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嘛。
他刚愎自用的性格,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展露。
而刘邦的话里去充满了肯定,他感叹的是秦始皇开创的事业如此了不起,作为大丈夫就应该去追求。
换个角度来看,假如刘邦和项羽的话被秦始皇听到了,刘邦还能有一线生机,因为他相当于是在对秦始皇的功绩表示肯定和羡慕,而项羽则必死无疑,因为他活生生地表达了谋逆之心。
刘邦的一声叹息,除了表达深深的不甘心之外,更感慨的是,这位秦始皇才比他刘邦仅仅年长3岁——人和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如果只凭我们从中学历史书里学到的东西,我们很容易认为秦始皇和刘邦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但事实上,他们俩在同一个时代里共同生活了整整47年。
只不过相对于身份尊崇的秦始皇,与他只差3岁的刘邦在太长时间里都显得太无足轻重了,在咸阳外那次见到始皇出巡之前,他们俩的人生毫无交集。
他们只是在同一片时空下,过着各自的生活。
13岁,嬴政登基;而10岁的刘邦还在老家爬树。
22岁的秦始皇开始亲政,筹谋天下;18岁的刘邦还在不干农活,调戏妇女。
38岁的秦始皇已经一统天下,建立起了不世功勋;而刘邦的身份,还只是秦始皇手底下的基层干部,往高了说也就是高配正科。
在刘邦最青春年少、最年富力强的前半生,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建树。
但你要说他什么也没做成也不对,有老婆有孩子,有编制有工作,有钱赚有酒喝,有满足也有不甘……像极了多少奔四奔五的中年男女。
按照古代的人均寿命,这时候的刘邦土都埋了大半截,但即使到这份上了,他还能在看到秦始皇的时候,如此感叹,如此不甘。
能把这份心气留到这时候,不得不服。
这才是真正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然后,47岁起兵,7年后成功称帝。
刘邦从一个基层小吏,建立起了百年基业,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大一统帝国:汉朝。
04
不管是放在古代,还是以现代的眼光来看。
刘邦的一切都是太晚,出仕晚 (35岁 ),结婚晚 (37岁 ),生子晚 (40岁 ,私生的不算),起兵晚 (47岁 ),做皇帝晚 (54岁 ),哪怕考虑到生年的误差,他也是典型的大器晚成
作为他的对手,我们可以看看,项羽杀宋义渡河救赵,只有25岁。著名的破釜沉舟,巨鹿之战时,也才26岁。
这才是真正的少年得志。
但就这么一个惊才绝艳、少年得志,怎么看都更像是小说里开着挂当主角的人,却生生输给了中年混混刘邦。
估计直到乌江自刎,项羽也没有想明白。
因为,如果他想明白了,就不会自刎了。
他和刘邦最大的差别在于,从小到大,他都太优秀了,没有经历过什么真正的挫折。
这样的人,顺境可以一路高歌猛进,一旦遭遇逆境,特别是看起来走投无路的大败时,就可能会一蹶不振。
和他相比,刘邦一路坎坷,从起兵之日起,就经常打败仗。
楚汉相争,更是经常被项羽打得抱头鼠窜。特别是公元前205年的楚汉彭城大战,项羽打得刘邦丢妻弃子,父母老婆都成了俘虏。刘邦自己一路狂奔,被楚军几乎追得穷途末路。
但每次的失利后,刘邦都能卷土重来。
而刘邦之所以有这样的斗志,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多了项羽数十年的人生经历。
摸爬滚打,坎坎坷坷,一路经历了从混混到裂土封侯的巨大变化,什么打击没有见过?什么失败不能接受?
刘邦喝多了经常会说一句话“我本布衣”
布衣者,屌丝尔。一个中年混混,混到了现在,哪一步都是赚的,有什么好怕的。
当然,刘邦战胜项羽,并不是个人行为。楚汉相争,也不是简单的两个人站上擂台,你一记黑虎掏心,我一招插眼锁喉。
这是两个军事集团从政治到军事的整体性竞争。
从这一点上讲,刘邦的手下算得上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当然,我们看历史的时候可能普遍会有一个问题,刘邦这样的人,从哪里找来那么多牛人打天下的?
比如,樊哙,是沛县的屠夫;夏侯婴,县政府车夫,其他萧何,雍齿什么的也都是沛县的公务员。
一个小小的沛县,怎么就能出这么多人才?
不仅是汉朝,后来的朱元璋、李自成什么的,也都这样,明朝开国将领徐达,农民;常遇春,农民,其他很多将领,也都是自己老家的贫农。
这些人几年前还是社会底层,但是却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掌握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命运,为何崛起如此迅速?
升值记里曾经分析过:
“看史书你是看不到答案的,你只看到这些人忽然放下锄头,就智计百出、勇猛过人,于是很多人加以解释,时势造英雄,是金子总会发光,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并先射箭再画靶子,为他们寻找种种合理性,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人是会成长的」。”
这些快速逆袭的人,都是在三四年的时间,飞速成长,成为指挥若定的将军,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
但我却又往深想了两层。
第一层思考,他们之所以能成长,是因为刘邦给了他们成长的舞台和机会,而反过来,他们聚集在刘邦周围,又帮助刘邦最终得到了天下。
这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第二层的思考可能更接近本质,为什么他们愿意跟着刘邦,而刘邦又能让他们尽展所长?
我觉得,这是因为刘邦洞悉了人性。
经过了那么多的人和事,活到了40不惑的年纪,刘邦真的已经活明白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太清楚底下那些人想要什么了。
所以他能忍着冲动,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期,封韩信为齐王。
而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是很难明白三十岁、四十岁的人要什么。
这里面差的那点东西,一个是阅历,还有一个是从阅历中得到的领悟。
那些年,刘邦经历了那么多,到底领悟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却能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集在刘邦身边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这些牛人各展所长,抬也把他抬到皇座上去了。
相对于刘邦,项羽至少是没有想明白的。
当项羽还在琢磨着如何”衣锦还乡“的时候,刘邦想着的却是放弃眼前唾手可得的富贵荣华,为早日平定天下而继续艰苦奋斗。
什么是格局,这就是格局。
为什么刘邦能成为领袖,因为他具备了领袖的核心气质。
——
多说一点。
刘邦,他最强的地方在于“御人”,也就是韩信说的“善将将”。
他自己曾经说过那句经典的话: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后勤保障我不如萧何,但他们都能为我所用。
庄子说过一句话:夫积水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也就是说阅历不够的人,哪怕站上了非常大的舞台,也hold不住全场。
一个太早得志的人,太轻易就获得初步成功的人,往往会在不远的将来去补回那些该经历的挫折,如果这些挫折承受下来,那就是在不断走向成熟,如果没有承受下来,就可能变成昙花一现的伤仲永了。
领袖这种东西,不是你坐在那个位置上就自然是领袖了。
富二代继承家业,二十岁就成了董事长、总经理,他就真的能成董事长总经理了?
还记得,早些年那些媒体吹捧的”90后CEO“、“流量小鲜肉”吗?
而一个晚成的人,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工作、生活磨砺,如果还有勇气,还有斗志,还有心力。
还在不断修炼自己,大志不忘,敢于决断。
只要一有时机,就可能一朝得志,浴火重生。
公元前196年。高祖回到故乡,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
酒酣耳热之际,高祖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坎坷,忍不住饱含热泪,一面击筑,一面高声唱到: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觉得俺写得还不错的,欢迎关注公众号“栩先生”。
chqq5281 发表于 2023-9-2 21:27:5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邦这个人,气质还是很独特的。要是只看史记上面他的黑历史,就太片面了。
刘邦是平民出身,却慕游侠,年轻的时候他就和张耳结识了。从沛县,到大梁,走这么远的路,时局又不算安稳。刘邦还是很有毅力的一个人,身子骨也不错。
张耳做过信陵君的门客,老婆家里又有钱,也算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张耳和刘邦的关系很融洽,留了他几个月,想来张耳也不是留一个吃白饭的。
刘邦在老家都干的都什么事呢?不爱干农活,也不事产业,爱醇酒妇人。连媳妇也没娶,倒是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个私生子刘肥。倒是颇像战国四公子门下那些偷鸡摸狗,有所特长又放荡不羁的士。一样的喜爱醇酒妇人,一样的不事产业,想求条大腿抱着。
公元222年楚国才彻底覆亡,刘邦是256年出生。换句话说,他在后战国时代活了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却像是谜一样。
刘邦有领袖的能力,刘邦有担当,会笼络人。
1要当大哥,当领袖。最重要的是什么?一是有担当,能扛事。二是能笼络人,够公道。
比如刘邦和夏侯婴的事情,刘邦误伤了夏侯婴。按秦律,刘邦是亭长,伤了人要从严判刑。
刘邦在牢里吃了一年多的牢饭,也挨了鞭笞,也没把夏侯婴攀咬进去,没破坏他和夏侯婴之间的感情。出来以后,夏侯婴依然对刘邦忠心耿耿,两个人亲密如初。
就凭这一点,足以证明这是个讲义气能扛事的人啊。
再者,九江王英布去面见刘邦的时候,刘邦正在洗脚。好像史书之上,刘邦很喜欢洗脚的时候见别人。在这样尴尬的时刻,面见一个身为诸侯王又是大将的英布,气氛还是很荒诞的。英布感觉非常的羞耻,想要自杀。
不过到了自己住的地方,发现自己的吃穿用度和刘邦的一样的豪华,顿时就被这糖衣炮弹击垮了,又心中大喜了。刘邦这老鲜肉,可明显要比项羽这愣头青懂人心啊。‘
这意思很明显啊,你看我,刀子嘴豆腐心啊。做得事多公正,多看得起你,多尊重你。英布这种负气的人,要的不就是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吗?
虽然刘邦好酒与色,时而不时可能还会吹牛皮,讲大话。可是这也是一个有担当能扛着事,做事又公正,又懂人心的人,自然才就成了沛县的一号大哥。手下跟着编草席兼吹鼓手的周勃,给人养马驾车的夏侯婴,屠狗的樊哙,还和县里的官吏萧何曹参关系不错,自己也做了个亭长,群众基础是很好的。放在现在,估计也是县市里那种黑白通吃的老大哥。
2刘邦的领悟能力强不俗,而且学习能力强
刘邦从沛县出来的时候,带的是一群草台班子,他自己也没有显现出来多少的文化素养和军事水平。将门出将,相门出相。对于一个布衣来说,这些平时就没见过也没学过什么打仗,御下的手法,也只能在残酷的斗争中磨练出来。
刘邦的领悟能力还是不错的,也可以说是超越同时期那些对手的。
要不然张良也不会和他相见恨晚,最后死心塌地的跟着他闹革命。张良提出的兵法谋略,天下大势,固然是张良能力不俗,能听得进去知错就改也说明刘邦的能力还是有的。举箸画策之后,立刻毁了印玺。困厄之中,虚抚韩信。
如果韩王成真能听懂张良的话,真是可造之才,张良还会跑路吗?
倒是刘邦的领悟力不俗,而且会懂得提升自己的素养。
张良也曾经很感慨的说,沛公殆天授。未必不是因为自己在草莽中,还能发现这样可塑性强的奇人而心折。自己给别人出谋划策,都听不懂,只有刘邦一点就通。
3刘邦的人格魅力还是足够的,小集团的凝聚力很强
刘邦从沛县带出来的一帮老兄弟,除了早就和他撕比过的雍齿。
周勃,樊哙,卢绾,萧何,曹参,都是铁了心跟着他闹革命。樊哙比刘邦小十四五岁,算是他们这个小集团的小鲜肉了。怎么电视剧上面拍出来,樊哙比刘邦都老,╮(╯▽╰)╭。
从沛县到咸阳再到汉中,他这个小集团的凝聚力确实非同一般啊。进入咸阳之后,这些人就已经富贵了。起义之路凶险,也没有人赶出来卖主求荣的事,跟着个布衣打天下。倒是和陈胜捞的那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邦与项羽楚汉大战,几度凶险。纪信为其效死,萧何忠心不移输送军粮兵丁,王陵的母亲为了劝儿子归汉扶剑自杀,都是很能说明其人格魅力的。
刘邦的长者作风,是楚怀王熊心,是各路诸侯王都公认的。
刘邦有做领袖的魄力,有那种孤注一掷的气魄
1万钱诈吕公
吕公从单父搬到沛县的时候,和沛县县令的关系很好。
有一次吕公就举办了宴会,有萧何接待宾客。出钱一千以上的才能有座次,刘邦也来蹭吃蹭喝了。
他那里有什么钱啊,一看招待宾客的是老熟人萧何,开口就说了我出钱一万。想来萧何也是给刘邦打了不少眼色的,混吃混喝也就算了,还吹牛皮要坐屋里。
吕公和沛县县令的关系很好,这些来庆贺的人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万钱诈吕公,想来当时的场面也是很出彩的。就是一个敞着衣服,大大咧咧的地头蛇又来混饭了,还没人赶他走。他本人,在当地还是很有名气的。
身无一文,面不改色,魄力异于常人啊。幸好是吕公感觉这老鲜肉长得还很出众,还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如果被县令知道了,那画面太美。。
吕公可能也有他本人的想法,秦法森严,万一把女儿嫁给了县令,连累自己。还不如嫁给这个很会来事,在本地也有些能力的刘季。
2野心反项羽
凭着自己的长者口碑,刘邦先蒙骗了楚怀王熊心,有了从武关进攻关中的机会。凭借着精准的路线图和神一样的参谋张良,进了咸阳。
虽说不能为王关中,但封为汉王,成为一方诸侯对一个布衣出身在沛县老大无成的刘季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飞跃了。
按理说,刘邦这种饱经风霜的老油条也应当消停了。他已经五十多岁了,放在现在也是一个黄昏年龄了。
但是刘邦不能满足,还是要和项羽拼一把,还是要为了去关中。
如果刘邦没有这种野心,那么张良樊哙萧何这些人的撩拨又能有什么用呢?
汹汹的战火中,是老男人不能浇灭的野心在燃烧。没有成为信陵君的门客是遗憾的,我却要开辟比信陵君更大的伟业。
3用人有魄力
刘邦用人和项羽用人,倒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项羽打仗是孤注一掷,用人却不能尽信,身边忠心的人有龙且钟离昧。刘邦用人,倒真是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陈平:“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这是陈平说的话,就这几个人,项羽还用的扭扭捏捏。范增气死了,周殷也摇摆不定。英布果然是因为说客而反,未尝不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至于诸侯的分封,项羽搞的也是乌七八糟。齐地这个大泥潭,一直都没有处理好。
刘邦呢?
别的不说,出师关东,能放心把大后方交给萧何,这种魄力就是领袖应当有的。万金给陈平,用人不疑。
刘邦有作领袖的心态,缓步定江山
1长者之风,不骄不躁
刘邦起兵的时候,年纪就很大了。他和嬴政更算是一个时代的人。
乱世之中,最怕的就是焦躁,不能忍耐。谁先犯错,谁就先出局。纵意肆虐者,往往是死于非命。如陈胜吴广和那一群先当王的人。
对比一下身边的小年轻,刘邦这种不骄不躁的长者,确实还是很有优势的。
礼贤下士,厚待长者。汉军东出时,是新城三老董公等挡在刘邦马前诉说义帝的死亡经过。刘邦闻后,大哭一场,遂为义帝发丧,举哀三日。这样的人望,是项羽所没有的。
腐儒无能,也是乱世的常态。对比于项羽的自矜功伐,煮杀韩生。刘邦对待高阳酒徒的那点破事,其实还算能看。
2知进退,是个现实主义者与政治家
能在能当自己儿子的项羽面前,忍气吞声。说退出琼楼玉宇,美人无数的咸阳,咬咬牙也得走。
对已经欲望膨胀的韩信,虚与委蛇,没有怒发冲冠。自己这边被项羽打得苦哈哈的,还得封韩信为齐王。
刘邦这个人,是能算上政治家的。
项羽,离政治家就太遥远了。战争,毕竟是政治的延续啊。
秋之舞 发表于 2023-9-2 21:28:3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回答下题主提出的问题:
1.萧何一开始就没打算当首领,从史记描述看萧何老成持重,精于吏道,但是缺乏魄力。
2.张良除了跟随刘邦外,其实还一直在为韩国的复辟做努力,也亲自领兵打过仗,成绩不怎么样,所以说跟做是两回事。
3.韩信是给刘邦打工的,他的职位他的兵他的一些将领都是刘邦给他的,他执行的是刘邦集团的战略方针,甚至他的王都是刘邦封的,所以他没有当首领的资本。
——
以下为最初回答。
因为他是那个时代有记载最牛的人。
他说萧何功劳第一,确实,楚汉战争期间把大后方交给萧何,这种胆略没几个人有吧?而萧何也确实没拆台或反叛。
他说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其实张良还真没他说的那么神,具体可以看史记。而张良一会儿来一会儿走,他从来没说过什么,也没怀疑过。
他说韩信战必胜攻必克,而韩信承认刘邦善将将,自己就是个高级打工仔,刘邦对韩信的兵权说没收就没收。韩信至死都想反而不敢大张旗鼓地反。
他让陈平从事间谍工作,给五万金,随便用,不用开发票。陈平没有携款潜逃,干得很出色。
他的部下愿意代他去死,他几次大的失利,核心骨干没有抛弃他,他在关中受到三秦人民的爱戴。
没有他,韩信可能还是个低级军官,可能死在兵荒马乱之中;没有他,张良还是个落魄贵族,满腹兵法也只能穿个鞋;没有他,萧何作为县委秘书长,说不定首先就被革命了。当世三杰,在他手下得到了个人价值的最大发挥。
用人得当,是大家对刘邦普遍的看法。用人那么简单吗?特别是在乱世?张良的兵法只能说给他听,韩信的战略只能说给他听,“沛公殆天授”,就这么灵,一点就通。如果自己没两把刷子,可能能用对那么一两个人,做不到用人得当。
设想,有那么个领导,你很有才华,跟别人说,别人要么不懂要么讥讽,他一听就明白了,而且马上提拔你当经理,划个部门给你领导。你有好的计划,拨资金拨人给你,充分给你签字权。大家闲下来的时候还可以喝两杯,畅所欲言地开玩笑。他百折不挠,即便失败了多次仍让你觉得他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样的人,放在任何时代,你跟不跟?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