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智慧-十五章

[复制链接]
zijiang 发表于 2023-7-31 12:08:1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混兮,其若浊;旷兮,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译文:
以前善于修持道法的人,精微幽深,玄妙通达,道德深厚不可辨识。正因为不可辨识,所以勉强给他描述: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涉水过河;警觉戒惕啊,好像畏惧邻邦攻击;容貌庄严啊,好像座上宾客;涣散啊,好像冰凌融释;敦朴啊,好像未经雕凿的原木;混沌啊,好像浑浊的河水;空旷啊,好像幽静的山谷。混浊而使之安静,渐渐就会清澈;安定而使之运动,渐渐出现生机。
保守这个道不要盈满,正因不盈满,因此能够敝缺而不成就。

问答式悟道:
◎“微妙玄通”的含义?
微妙玄通:通微、通妙、通玄。
对应第一章:
通微,“常有欲,以观其微”;
通妙,“常无欲,以观其妙”;
通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亦可分别作“微、妙、玄、通”四字解,或作“微妙、玄通”两个词解,三种解读内在含义是一致的,以第一种佳,合古文结构,合原意,且深。
◎何谓士容七若?
士容七若: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前三若与后四若内外兼修,前三若“豫、犹、俨”,强调外在表现,有心而为;后四若“涣、敦、旷、混”,强调内在品德,无心自然。
前三若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写照。
后四若是“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咳;傫傫兮,若无所归。”的写照。
修道至深,则可微妙玄通,徐清徐生,敝而新成。
◎“若朴”与“抱朴”的解读及关联?
若朴之朴:未加雕凿的原木。“敦兮,其若朴”解读为:心地敦厚,如未加雕凿的原木。
抱朴之朴:朴指代道。抱朴解读为:志心向道,与道合一。
修道宜抱朴而若朴,若朴而抱朴。
◎“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的含义?
体道之人身心浑然一体,虚极静笃,则欲念渐消以至全无,处清明之境;安静之中,静极而动,生机从动中而出,元神主事。
◎“浑兮,其若浊”的含义?
体道之人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的样子,心志好象很混浊,犹如婴儿般不谙世事,没有分别心,也无机巧,无欲无念的状态。
“混兮,其若浊”描述的状态:是前一章(十四章)所言“视之不见,……随之不见其后。”,是惚恍态。
◎“保此道者,不欲盈”的“此道”是指什么?
此道:即十四章的“今之道”,惚恍之道,夷希微之道,即是本体之道,也是规律之道,隐显兼具。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