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为什么不选择找世界一流的制作团队合作来提高专辑的制作水平呢?

[复制链接]
墨香 发表于 2023-7-25 16:32:54|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辑制作水平,不是专辑水平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fdsgsg 发表于 2023-7-25 16:33:38|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多,流量慎入


因为形势比人强
任何用年逾六十还在兢兢业业演戏的刘德华来说明周杰伦不用心的言论,乍一看很合理,但稍微了解一下目前华语影坛和乐坛情况的话,就知道这话很没有意义。
华语影坛虽然现在各方面弊端百出,佳作和欧洲三大获奖数作远不如十几二十年前。但是影坛的整套运行系统还在,电影依旧能够吸引人群走进影院,票房统计相对公正,评价电影的权威奖项也没有全部没落。新人还是在慢慢冒头。资本找不到不捧演员就能获利的电影模式
而刘德华在电影这个项目的落实过程中也只是一个主演,他不负责电影的投资和制作。哪怕将来有一天他演的电影亏到投资方裤子都当了,也和他个人资产关系不大,只会影响到他下一部戏的资源。
再说近年来华语影坛的票房冠军和声势最大的演员早就被内地娱乐圈包圆了。换言之,刘德华今时今日如果不用心演戏,他很快就会被华语电影市场淘汰。
华语乐坛是已经糜烂很久了。一方面,传播上,歌曲没有办法再向以前一样在大街小巷的音像店打歌,绝大多数人也不愿意像踩雷一样花钱买一首从未听过的歌;权威奖项全部没落;连数专销量都是在2021年8月被上面要求正式限购以后才有了一定的公平性。尤其是爱豆基本都开始免费出歌曲,其中个别发售的,销量只有之前不限购时的1/3。
另一方面,资本也成功找到了不需要捧红歌手就能盈利的模式,比如只闻其歌不见其人的抖音神曲。背后公司打包制作了除了歌声的所有部分,歌手只用在录音室唱,不开见面会、演唱会,不发售单曲、专辑。如果这个歌手让公司不满意了,就换一个继续唱。这样的流程根本就不需要去捧新人。
所以,这样一潭死水、无人和周杰伦竞争的华语乐坛,实在很难让现在的他去找世界一流的制作团队来提高他最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的制作水平
因为,周杰伦不只是专辑的主唱,他还是投资人、制作人他发专辑的第一目的一定是挣钱,也只能是挣钱。
当然,专辑发售并没有多少钱可以赚,毕竟宣发+平台的提成估计都能分走2/3的专辑销售所得。
周杰伦的发专是通过向市场证明他依旧在华语世界里具备顶级号召力和影响力,依旧有几百万人愿意为他掏出真金白银。从而能让他拿到更多稳定的长期高价代言,能让音乐app继续向他支付天价版权费,以及招揽他开巡回演唱会需要的赞助商们。
在这个前提下,周杰伦作为投资方和整张专辑的制作人觉得这样的制作水平没有问题,会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所以他不去找世界一流的制作团队合作来提高专辑制作水平。
而《最伟大的作品》发售以后的销量也证实了他判断的准确。
凭借这样的专辑制作水平,周杰伦在2022年创下了他出道22年以来最好的销量成绩
《最伟大的作品》,2022年7月15日发行,截止到2022年9月24日,占据实体专辑销售的五大金榜冠单长达10周,销售%也非常好看。


数字专辑上达到了总榜第一名,截止到2022年9月24日,卖出了2.13亿人民币。
这份统计榜单也很清楚的说明了目前华语乐坛的现状:如果不限购,99%的歌手都干不过爱豆和流量。


因此,就算对标影坛,周杰伦对应的也应该是自己投资、自导自演还要拿出最高票房的男演员。
为了做一个清晰的对比,我整合了周杰伦从2005年到2022年发行的10张专辑在实体销售五大金榜上的冠单成绩和2014年开始出售的数字专辑的销量。
2005年11月1日,《十一月的萧邦》,在榜一的时间为四周。


2006年9月5日,《依然范特西》,在榜一的时间为三周。


2007年11月1日,《我很忙》,在榜一维持了一周。


2008年10月15日,《魔杰座》,在榜一维持了一周。


2010年5月18日,《跨时代》,在榜一的时间为三周。


2011年11月11日,《惊叹号》,在榜1的时间为四周。


2012年12月28日,《十二新作》,在榜1的时间为三周。


2014年12月26日,《哎哟,不错哦》,在榜1的时间为两周。


这一年,周杰伦成为了第一个出售数字专辑的明星,销量为349万人民币上下。


2016年6月24日,《周杰伦的床边故事》,在榜1的时间为两周。


数专销量是当年的数专年冠,售出了4006万人民币。也是截止到2022年数专销量总榜的第10名。


时移势易了。
周杰伦现在是不如他年轻时候,那会儿的他灵气四溢、神曲频出,还一心只扑在音乐上面。
可是架不住现在的华语乐坛实在太烂了。烂到他一个43岁的中年流行男歌手6年不出专辑,还能在维持住热度的同时把乐坛的地位一升再升。
所以,这样的华语乐坛,哪里需要周杰伦去找世界一流的制作团队合作来提高他专辑的制作水平呢?
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pdou 发表于 2023-7-25 16:34:19|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无所谓了吧,冷饭炒成一坨shit都能卖几个亿,就是有人吃他那套呗。周杰伦是一个过于成功的音乐人,反正我是没见过有歌手出道二十年后,在自己的影响范围内是碾压式的播放量。
一般这种特别商业化的歌手,必然会有艺术性的缺陷,所以在功成名就后会故意逆流行,做那种没多少人听的音乐。这条放在周杰伦身上也不成立,再讨厌周杰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是华语乐坛绕不开的一个名字,其作品的艺术性不仅被专业和大众认可,经历过时间的洗礼后反而愈显出价值。所以说,这种人,外界的评价很难让其破防,从而产生什么“痛定思痛”的效果
何况提高专辑制作水平,对周杰伦来说其实没多大好处。七里香十一月的肖邦依然范特西,论制作水平比一听穷得叮当响的Jay范特西强多了吧,也没多少人夸。一个非常成功、造成过轰动效应的创作者,在外界视角下是不可能超越过去的。
周杰伦已经出道二十多年,早就不是什么新锐的有开创性的创作者,他恰恰是应该被年轻音乐人推翻的“恶龙”。只能说到现在人们还在不停的讨论周杰伦,就可见华人的流行音乐圈有多拉胯,就跟武侠圈永远在讨论金庸一样,实在是没啥新鲜好货。
pingping521 发表于 2023-7-25 16:34:45|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JVR周杰伦说了算
有点年头的歌迷会发现,周杰伦从阿尔法出走独立后,整个制作方向逐渐向内靠拢。
什么叫“向内靠拢”?
简单说,就是周杰伦在组建自己的小圈子,用自己想用的人,管你什么水平,管你能力高低,只要是我周杰伦看顺眼的,我就乐意养着你。
然而向内靠拢也就意味着“封闭”,周杰伦独揽制作大权,黄雨勋渐渐成了JVR的独家编曲合作人,后制团队基本都是周杰伦曾经熟悉的合作伙伴。
这种开放性的减少,别说周杰伦了,换任何一个人都会让自己音乐制作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低,最终沦为模板机器。
比如黄雨勋有次在抖音演示,他编曲是那种拽一个以前写好的片段就拖进来用,有的甚至都没什么变化。
在编曲这儿周杰伦都能如此放松,可想而知他多少还是有些自负。何况在有钱有人脉的前提下,周杰伦仍然选择信任自己身边的“兄弟”,咱也无话可说…
虽说未必就是外国的月亮有多圆,但总比在JVR抱大腿啃老且水平在全亚洲排不上号的人强吧…
欢迎新会员 发表于 2023-7-25 16:35:08|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他拿下金曲奖那会也没有世界一流的制作团队。
隔壁有个拿着世界一流制作团队玩了好几年都没玩出名堂的人,名字叫吴亦凡。

PS:当然黄大师确实不是一线,但新专辑这个水平……也绝不是黄大师拉低的就对了。
sec9281 发表于 2023-7-25 16:35:37|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李宗盛曾经在夸奖完周杰伦并表达了一定程度的艳羡之后建议了一嘴制作可以不那么粗糙。
然后周杰伦在某次领奖时说:那有人或许觉得这样的音乐很粗糙,但我就是要这样的音乐,谁让我是周杰伦。
So…
其实周杰伦的混音水平啥的大概是有当过一段时间华语乐坛排头兵的啦,最突出的一段是《叶惠美》《七里香》那段时间。
但自己搞公司之后怎么能出现越做越差的混音嘞(说的就是你,《诶哟不错哦》)
或许是我伦觉得自己实力超群,单凭自己的旋律和音乐性就能不大care其他吧
或许是新公司真的有很多人要养,他对作品的掌控欲也使得他难以有乐意的拍档吧
或许是他真的觉得粗糙也是一种什么反叛什么风格吧
或许是上面三者都有吧
也或许是他单纯只是懒吧
以及单论15专《intro》+《最伟大的作品》两只曲子,制作似乎还是挺拔群的?
《等你下课》、《不爱我就拉倒》、《说好不哭》在新专换了音源之后听感一下就富贵了起来
以及周杰伦可能真的坚实滴认为“华流”才是最吊的
以及周杰伦演唱会的band组合也确实2010年来似乎一直是中国顶尖级了?但他现在好像觉得没太大必要专门为了专辑里的配器录原声?所以新专一堆塑料音色
以及单论外国人的话,地表最强演唱会的band老外挺多的啊,《印第安老斑鸠》+《大笨钟+暗号+彩虹+龙卷风》+《土耳其冰激凌》那一段管弦band,管就是老外为主的吧。
那三首的创意和水准搞下来,让我觉得周杰伦不会要开始在新专玩爵士布鲁斯啥的了吧,对新专抱有极高的期待
然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扯远了
话说我还是很期待有生之年能听到一版《Jay》的remaster的,尽管目前看来希望不是很大
据说黑胶版拿去欧洲母带重混后水准大增,可惜买不起全套的穷鬼在《JAY》和《叶惠美》之间忍痛只买了《叶惠美》
以上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