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是否有可能曾经存在过生命,只是后来灭绝了?

[复制链接]
cn521 发表于 2023-8-31 04:25:1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没有可能火星曾经存在过生命,只是后来灭绝了?
众所周知,火星以前是有水的,只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大,磁场不足以抵御太阳风,才导致火星上的水消失的。温度方面,火星与地球的差别也不大,所以,是否有可能存在这么一个时期,火星二氧化碳浓度并不像现在这样大,那么水也很有可能保留下来,再加上适合的温度,孕育出了较为高等的生物呢?
全部回复4 显示全部楼层
nvzitea 发表于 2023-8-31 04:25:3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火星上有可能曾经存在过生命,它们有可能灭绝,但也极有可能还依然存活在火星上。
<hr/>我们可以从地球和火星的起源开始讲故事。
一、两个星球的形成

无论是火星还是地球,它们形成的原因和过程都很相似:大约50亿年前左右,太阳系中只有一团炽热的星云物质,由于温度很高,所以大部分星云物质都是气体。在星云形成之后,它开始绕着中心旋转,其中99%的物质都汇聚在中央并点燃核聚变(因为中央处温度和压力极大)形成了太阳,剩下的1%的物质围绕着太阳运动,也就是说整个太阳系内所有大小行星的起源都是相同的


随后,这些围绕太阳运动的星云物质开始冷却形成液态小颗粒,液态小颗粒又继续冷却形成固态小颗粒。这个过程类似于水蒸气降温后凝结成水滴,水滴降温后又会变成冰晶一样,在家就能做这个实验。固态小颗粒继续碰撞,就好像贪食蛇那样,大的吃小的,越长越大,变成无数颗小行星。小行星们继续碰撞,于是就变成了八大行星。地球和火星就是这么形成的。
二、水的来源

由于在形成之初无数小行星的撞击,让地球和火星诞生之初都是液态的岩浆球。
就好像一杯热水放在冰箱里面会很快降温一样,岩浆球在宇宙中形成后也很快开始降温。最先降温的地方就是岩浆球最外层的地方,我们平时喝粥,如果粥很烫,最先吃的总是粥的外层,而不会直接拿勺子吃里面的粥,这是一个道理——外层温度低,里层温度高。
所以无论是地球还是火星,在降温之后都形成了分层的结构:壳-幔-核。



图/NASA

这些冷却下来的表层就是最古老的陆地,有了陆地,自然就有高低起伏,于是在陆地低洼处开始聚集雨水,形成海洋。
这些雨水从哪里来的?岩浆!
来自地幔的岩浆不断冲破地壳的束缚,变成火山喷发出来,这些岩浆中就有大量的气体,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氢气、二氧化硫等等。
水蒸气在喷发出来后,在天空中由于温度降低而变成雨水降落到地表,汇集起来就形成了原始的海洋。无论是地球还是火星上都是这样,虽然火星上的海洋已经消失了,但是科学家们在火星上依然发现了大量的水曾经存在过的证据,这一点,我们下面再讲。
三、生命的形成

在各大自然博物馆,或者是科技馆里面,有关生命诞生的过程,总会首先展示一个实验设备:米勒实验:氨气、甲烷、氢气、水、二氧化碳等气体在一个持续放电的瓶子中加热,最后冷却得到的液体中出现了氨基酸。后续的实验中,人们得到了肽、核糖、核酸碱基等多种生命形成所必需的物质。


这个实验是在模拟远古海洋表层的环境:在地球诞生的早期,海水温度很高,而且地球的大气环境比较恶劣,经常遇到电闪雷鸣,就在这种高温和闪电的环境中,海水中的各种无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有机物小分子,随后这些有机小分子继续发生化学反应装配成为有机大分子,继而形成被膜包裹的细胞结构,这就是原始生命的起源。这个理论被称为化学进化理论
但是问题在于那时候的地球上,空气中没有氧气,自然也就没有臭氧层,来自太空的紫外线和高能射线很容易就照射到海水中破坏已经形成的各种有机物。
那么生命到底起源于哪里呢?持续的科学发现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生命其实更可能起源于海洋深处
1977年,科学家们在东太平洋的洋中脊附近,发现了一个个耸立着的“烟囱“,这些烟囱的高度一般在2-5m,呈上细下粗的圆筒型,烟囱还不断向外冒着白烟或黑烟。这些烟其实是温度高达350°的含矿热液,这些热液喷涌而出,遇到周围冷的海水后发生反应沉淀而成。——这些被称为深海热泉或者是”黑烟囱“。


在洋中脊附近,地壳薄弱,裂隙较多,海水沿着这些裂隙向下流动,接触到这些炽热的岩浆后向上涌出就形成了这些深海热泉。
在深海热泉周边,温度高,酸性大,而且含有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而且这里是深海,没有阳光一片漆黑,科学家们在之前并不认为这里会有生物活动。但是现实给了科学家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们不仅发现了生物活动,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里的生物生存不需要光照,嗜热细菌们以热泉喷出的硫化物为能量来源制造有机物,而其他的生物则以这些嗜热细菌为食物维持生活。



深海热泉附近的生物 图/NASA

深海热泉的发现,让科学家们认识到化学进化很有可能发生在深海热泉附近,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无机物,而且海水的温度比较稳定,还不容易受到诸如小行星撞击、高能射线等的危害,因此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化学进化场所。
可能就是在这里,经历了长久的化学反应后,生命诞生了出来,并一直演化至今。
2017年,科学家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些微生物化石,这些微生物生活在37.7亿年(甚至可能是42亿年)前的深海热泉附近,与如今的深海热泉微生物非常相似,这个化石证据无疑为生命的深海热泉起源提供了有力证据。总而言之,生命的深海热泉起源目前成为了最主流的学说。
四、火星上的水去哪里了?

根据科学家研究,火星上曾经也存在过水,我们现在还能在火星上发现很多水的痕迹:



火星上的河口三角洲  图/NASA



火星上河网  图/NASA



基于陨石坑而形成的湖泊和河流  图/phys.org

2008年美国发射到火星的凤凰号探测器曾经在火星北极挖了一个土槽,在槽中就发现了水冰的痕迹,这些水冰在4天后因升华而部分消失。



水冰的痕迹,很明显出现了消失现象

根据种种证据,科学家们认为火星上原本也是一个水量极大的星球,并且还复原了火星上有海洋的模样。


经过更加仔细的研究,科学家们还研究出了火星上的水曾经存在过的时间:一直到35亿年前左右,火星上都是有大量地表水的,而就算到了30亿年前左右,火星上还不时出现大量地下水,就算是到了现在,火星地表已经完全干涸,但是在火星两极的地下依然存在着大面积的水冰。



火星上水的历史

如果对比一下地球上生命诞生的时间——至少37亿年前,而那时火星上正好有大量地表水,如果生命在地球形成(46亿年)后到37亿年这短短的9亿年间就通过化学进化出现了,那么没有道理火星上不会出现生命对不对?
而火星上的生命既然出现了,而火星上一直到现在可能都有地下水或者是水冰的存在,那么生命可能就能在这些水中存活至今。所以我们说,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但是由于随后火星上的海洋在短时间内就消失了,所以这种生命的演化历程可能也因此而被打断,从而一直保持这几十亿年以前的模样——就跟目前地球上的古菌类似。



地球上的古菌模样,如果火星上有生命,可能就与这种生物相似。
刚刚好 发表于 2023-8-31 04:25:4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地球一样四季分明的火星

在那遥远的数千万公里之外,一颗红色的行星正在吸引着无数天文学家热情期盼的眼光,那就是火星——在地球运转轨道外侧的陪伴了我们亿万年的邻居。火星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与地球的距离在5570万公里~12000万公里之间。
火星与地球之间尽管相隔数千万公里的空旷空间,却与地球有着很多神秘的共同之处:它也是一颗固态的岩质行星,半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但体积大约只有地球的1/7;火星上也有两个白色皑皑的极冠,这两块区域冬季增大、夏季消融缩小,与地球极为相似。此外,火星上面也同样有高耸的山脉、幽深的峡谷、飘荡的白云、怒吼的风暴,它与地球一样也是四季分明,甚至一天也是24小时。因此,它被人们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与地球一起被认为是太阳系内生命可栖居区域。




仅仅在100多年前,人们还普遍相信火星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有关“火星上的运河”、“火星人大战”、“火星上的狮身人面像”等等的猜测与幻想很多年来一直不绝如缕。但人们对火星的了解越多,人们的失望也就越大。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已向火星发射了30多个探测器,不仅没有找到智慧生命的踪迹,而且连最简单的微生物也没有找到。火星探测器带给我们的讯息是:火星是一个布满了大小石块的沙漠星球,其表面是一片荒凉、寒冷和死寂的世界,没有一丝生命的气息!
这颗与地球如此相似的星球为何最终没有像地球那样孕育出纷繁复杂的生命?在数十亿年前的早期,它有过生命活动的迹象吗?如果有,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生命的进程被打断?更深层的问题是:在广阔的宇宙中,只要是与地球相似的星球,就必然会产生生命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火星为什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证?生命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通过对火星和地球截然相反的命运的比较,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揭开宇宙生命之谜。




两颗洪水泛滥的星球
50亿年前,在银河系一个旋臂上,有一块星际气体坍缩了。这次宇宙中毫不起眼地坍缩事件最终创造了宇宙亘古未有的奇迹——智慧生命。这块星际气体云核心的温度很快上升到1000万K,接着燃烧成一颗黄色的恒星——这就是我们的太阳。围绕太阳旋转的大量宇宙尘粒依靠引力逐渐聚集成团,然后形成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其中有两个相互靠得很近、禀性相同的兄弟——地球与火星。
在诞生之初,这兄弟俩都遭遇了相同的命运。初生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岩石在四处游荡,肆意撞击着尚在襁褓中的行星。巨大的碰撞对这两颗行星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每月至少发生一次。碰撞后抛射出去的烟雾与尘埃遮天蔽日,笼罩在行星上空,久久不能散去。据估计,在太阳系行星形成后,陨石风暴前后延续了约7亿年。直到今天,在砂砾遍地、荒凉沉寂的火星表面,还遍布着遭陨星袭击后形成的坑坑洼洼,但地球上的陨石坑已被长时间的风蚀和水蚀消磨掉了。




那时,两颗行星都是没有水、没有生命、漆黑一团、异常酷热的行星。乍看起来,它们都没有形成生命的可能性。
然而,陨石通常都含有丰富的水分,正是这持续了数亿年的陨石风暴为两颗行星带来了最初的水气。随后,两颗炽热的星球都经历了频繁的火山活动。火山爆发时,岩浆铺满了较低的盆地,大量气体从岩浆中释放出来,与陨石留下的水气混合,在两颗行星上空形成了饱含水分的原始大气层。原始大气层形成以后,随着两颗行星的温度逐渐降低,某些气体就会冷凝成雨,分别在两颗星球上产生了最早的海洋。




火星因为在地球的外侧,受到陨石的撞击比地球还多,得到的水气也比地球多得多。因此,火星早期的水比地球丰富得多。据估计,火星上海洋的深度曾经平均可达10万米深,比现在地球海洋平均5000米的深度要深出20倍。
作为火星上曾经洪水泛滥的证据,火星表面现在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沟壑,很可能是干涸的河床。它们多达数千条,长度从数百公里到 1万公里以上,宽度也可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蜿蜒曲折,极为壮观。它们主要集中在火星的赤道区域附近。河床的存在使科学家们认为,现在干燥异常的火星曾经有过大量的水。而火星两极至今仍有残存的干冰和水冰,这些水冰如果全融化,可在火星表面形成10米的均匀水层。

生命的曙光同时出现




在数亿年不断绝的陨石雨中,与水分子相伴同行的是孕育生命的有机分子,它们不仅投向了地球的怀抱,也同样投向了火星的怀抱——在太阳系初期变化剧烈的环境中,生命的曙光同时出现在火星与地球上。
这些有机分子是生命的“种子”,它们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在一个星球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呢?
液态水是生命产生的先决条件,其它都是次要的。因为水能溶解各类化学物质,使分子能亲密接触,进行化学反应,制造生命所需蛋白质,并能运输养分,排泄废物。更重要的是,水能被分解成氢和氧,直接参与生物化学分子反应,成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别的液体能代替水吗?土星的土卫六上有石油类海洋,海王星的海卫一上有液态氮海洋,别的行星上还有硫酸、液态氨、液态甲烷等海洋。但这些液体参与基本生命化学反应的能力有限,更谈不上参加制造复杂的蛋白质和遗传基因了。
因此,维持生命,一定需要水,离开水,生命就无法起源和演化。以“水淋淋”来形容生命核心和组织环境,最恰当不过。作为典型例证,我们知道,人体内有70%是水分,即使是地球上最简单的生命大肠杆菌,水也占其总重量的70%。




水与生命的分子同时落到两个星球上,这一切表明,在创造生命的历程中,火星与地球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火星与地球生命故事的相同之处,至此结束。从这点起,火星与地球开始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火星上水与气的大逃亡




太阳系共有四大颗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与火星,火星是距太阳最远的岩石行星。火星之外,是小行星带,再向外走,除冥王星外,其余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为巨无霸的气体行星。木星强大的引力很可能掠夺了火星轨道上的部分原始材料,使它先天营养不良,长成一个有厚厚的地壳和像小铁球一样的核心的小矮个。由于天生瘦弱,火星在与地球进行的生命竞赛中,很快就处于下风。
40多亿年前,初生火星的材料正在进行大分化,重金属类如铁等,向火星地心沉积,轻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等,向火星地表之上浮离,而大量氢气因为最轻,所以一直窜升到外大气层。由于瘦弱的火星其重力场仅为地球的38%,平均逃逸速度仅需约每秒5公里(相比之下,地球的平均逃逸速度为每秒11.2公里),因此火星上的氢气在初生太阳猛烈的紫外线照射下,取得足够的能量,很容易就达到脱离火星的速度,一去不复返。众多逃离的氢原子汇合成一股巨大的朝火星外喷射的气流,还同时拖走了更多的其它成分的大气,造成火星大气集体逃亡潮。




数亿年的陨石雨给火星带来了大量的水,但这些水来得快,去得也急,很快又被火星大气裹挟着逃向太空。每次陨石碰撞火星,虽然也带来一些水,但其产生的能量也使火星上原有的水大量汽化,并激起一股高速反弹的气流,轻易逃离火星。更厉害的是陨石以接近切线的角度撞上火星,火星像是在胃部被重重击上一拳,向外太空做抽搐性疯狂的呕吐。专家称这种由陨石碰撞造成的行星水损耗现象,为碰撞侵蚀。很可能,在最初的7亿年中,火星处于既是大得水又是大失水的时期。
38亿年前陨石风暴停止,火星得水率和失水率都在减缓,但火星大气仍在绵绵不断地逃亡。最终,整个火星的大气压降成仅为地球的1/150,在这么低的大气压下,火星表面液态水无法存在,其一点残存的水分只能转入地下,或成为深藏不露的地下水,或变成地下永冻层。而火星地表则变得永远荒凉干燥。




几十亿年下来,小矮个火星根本无法保住自己的大气层,气压低,则大气吸热和存热能力低,天寒地冻,地表液态水消失。强烈的紫外线与各类宇宙射线长驱直入,把地表消毒得干干净净,连有机分子都被分解怠尽,不复存在。即使生命能耐高温、高压、无氧、高碱、超咸的环境,但是却无法抗拒高辐射能量。辐射能打入细胞内核,击断遗传基因长链,扼杀生命复制演化的契机。因此,数十亿年前火星上的生命,至今恐怕早已灰飞烟灭,或变成化石,或深藏地下,不再露面了。

生机勃勃的地球




地球是幸运的,它恰到好处的引力维系住了原始的大气层和液态水。但早期地球的环境也极为恶劣,陨石风暴过后,火山活动活跃、硫磺浓汤漫流、地表灼热、闪电频频,没有一点氧气。今天绝大部分地球生物,是无法在那个环境中生存的。
但生命的顽强正表现在这里。从天上来的简单的有机分子,在氮、碳、氢气体丰富、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首先进化出来的是厌氧古细菌,它们生活在90℃以上,吸收硫、氢、二氧化碳等化学能量生长繁殖,如果温度低于80℃则停止生长。因此它们具有耐高温、喜硫磺和甲烷等古怪个性,适应了当时异常恶劣的环境——最初的生命在地球上站稳了脚跟。




然后,地球生命的转折时刻到了,肩负着伟大转折使命的是一种早已消亡的古细菌——氰细菌。它首次使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摄取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此后对地球大气持续加氧10亿年,彻底改变了地球原有的大气成分,也永远改变了地球的未来命运。它们为未来更高级更复杂的喜氧生命披荆斩棘,开创了崭新的环境,而自身却不幸葬身于这个环境。地球生命史上最悲壮的一幕——“氧的大屠杀”,使第一代地球生命古细菌几乎全部灭绝,目前只有一点残余躲在深海海底。




氰细菌的伟大献身换来了地球上湛蓝的天空,当氧气充溢着地球天空时,地球生命开始了一个长达30余亿年的波澜壮阔的进程。
在火星与地球的生命竞赛中,地球最终成为胜利者,孕育了万千生命,并成功地诞生了高级智慧生命,现在已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行星;而小个子火星则因气力不支,很快就退出了竞争,现在成为一个万籁俱寂、死气沉沉的行星。
这两颗星球的生命故事告诉我们:生命诞生所依赖的条件是极为苛刻的,即使是像火星这样同地球如此相似的星球,其艰难的生命历程也半途停顿,那么,在宇宙其它地方,生命产生发展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diyaxu88 发表于 2023-8-31 04:26:3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东部时间11月5日14:00(北京时间11月6日凌晨3:00)美国宇航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该局正在火星轨道运行的火星大气与挥发分演化探测器(MAVEN)在其最初6个月内获得数据的初步分析结果。这些结果首次以确凿数据的形式揭示了火星大气散逸的速率、路径以及火星大气的演化历程。

早已无生命|火星形成不久生命不复存在

MAVEN的探测结果表明,在火星形成之后不久,这颗星球上出现生命的机会便已经不复存在了,而当时,地球上刚刚出现最原始的微生物。

在过去火星曾经拥有相对浓密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层,从而使其得以维持一定大气压强并确保液态水能够在其地表存在。然而在大约37亿年前,这颗红色星球便失去了其大部分的大气。


图为艺术家所绘的太阳风暴击中火星、并使火星上层大气分子或原子电离、产生极光的场景

MAVEN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大气与空间物理学实验室(LASP)的布鲁斯·雅各斯基(Bruce-Jakosky)表示:“我们认为整个过程大约发生在42~37亿年前。”


不过,他同时也指出,MAVEN的这一发现并不能排除火星作为古老生命诞生地的可能性。毕竟,科学家们知道地球至少在大约38亿年前便已经出现了最早的生命形式,并且一项最新的发现表明地球上甚至可能在41亿年前便已经出现了生命。

雅各斯基指出:“在地球上最早生命诞生的时期,火星似乎仍然拥有较为温和的环境。但这并不能表明火星上当时产生了生命,但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至少,提出火星上是否可能出现过生命,这不是一个愚蠢的傻问题。”

变化多端|火星巨大转变与大气散逸有关

众所周知,今日的火星寒冷而干燥(尽管上个月NASA刚刚宣布在火星地表发现了季节性存在的液态水体,但那只是非常局部地区并且数量非常少的),但在遥远的过去,火星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正在火星地表工作的好奇号火星车以及其他探测器获得的数据表明在数十亿年前,火星曾经拥有过温和湿润的环境。当时的火星地表存在着广泛的河流和湖泊系统,甚至是覆盖火星表面广大地区的巨大海洋。

这颗星球的巨大转变是与其大气散逸有关的,今天的火星大气密度仅相当于地球上海平面处大气密度的1%不到。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想要了解火星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这正是价值超过6.71亿美元的MAVEN探测器所要弄清楚的问题。

自从2014年11月以来,MAVEN探测器一直在火星轨道上对这颗星球的上层大气情况进行监测,测量这里的气体成分向太空散逸的速率。这颗探测器的工作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火星气候演化历史以及在遥远的历史上曾经孕育生命的可能性高低。


Maven的全称是“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于2013年发射升空,并从2014年9月起围绕火星转动

11月6日,美国《科学》杂志以专刊形式报道了MAVEN项目组发表的一系列探测结果。比如其中一项研究认为过去更加强大的太阳爆发可能在造成火星大气丢失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那篇文章中,雅各斯基和他的同事们报告了在2015年3月发生的一次剧烈的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对火星大气产生的显著影响。日冕物质抛射是一种剧烈的太阳爆发现象,当其发生时太阳会向外释放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根据MAVEN探测器的最新测量结果,目前火星大气每秒大约损失100克物质,但在发生CME等太阳爆发事件期间,这一速率将会提升10~20倍。

相比今天,在大约40亿年前这样的太阳爆发事件强度更高也更加频繁,与此同时太阳产生的极紫外辐射强度也要比今天高得多。强烈的太阳风会猛烈轰击早期火星的大气层。雅各斯基指出,所有这些都会造成火星在其演化早期阶段的大气丢失。

而所有这些都发生在火星失去其全球性磁场之后不久。在此之前,火星的磁场保护着这颗星球,对抗来自太阳风的侵蚀,而当磁场逐渐消失,这种保护也随之消失了。在那之后,在短短数亿年内,火星大气向宇宙空间的散逸率大大提升。



图为NASA的MAVEN探测器于2014年12月发现的火星极光。火星极光在整个北半球都有着广泛分布

人类肉眼可见|火星表面遍布绚丽极光

其它几篇发表在期刊《科学》(Science)上的论文中分析了火星上层大气的组成,为火星上摄人心魄的极光提供了更多最新细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极光与地球北半球的极光有些相似之处。此外,这些论文中还报告了本次探索任务中发现的一些尘埃,而这些尘埃似乎是从行星际尘埃演变过来的。

“这不在我们的预料之内,”雅各斯基说道,他在今年三月于德克萨斯州举办的第46届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探测结果,“它说明,太阳粒子能够直接进入火星大气,并与后者发生反应,产生极光。”


MAVEN探测器于2014年12月首次通过其成像紫外线光谱仪发现了火星上极光的存在。从“成像紫外线光谱仪”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台仪器对紫外线十分敏感。

“我们知道,火星上在产生紫外线的同时,也会产生可见光,而如果它们足够明亮的话,在我们看来就是绿色、红色、或蓝色。”该论文的主要作者、来自大气与空间物理实验室(LASP)的尼克·施耐德(Nick-Schneider)指出,“我们认为,火星上的这一现象或许亮度还不够,但其它事件或许能产生足够的亮度。所以,如果你待在火星上的时间和马特·达蒙(Matt-Damon,美国影星,常出演火星题材电影)一样多,也许你就有机会亲眼目睹了!”

施耐德补充说,MAVEN探测器的观测还显示,火星上到处都可以产生极光,不像地球上通常只有高纬度地区才能出现这一现象。

“我们的观测准确无误地证明,即使是像火星这么一颗没有全球性磁场的行星,也可以受到太阳风和太阳风暴的影响,并受到后者的撞击,产生极光。”

意外惊喜|发现尘埃来自火星系统之外

雅各斯基表示,除了极光之外,本次MAVEN探测器在火星表面124英里至621英里(约合150至1000公里)处发现的尘埃同样也是一份意外之喜。

“我们的探测器遇到了大量尘埃,”他说道,“我们认为这些尘埃是来自火星系统之外的。”

他还补充说:“能检测到这些尘埃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怪事。但这些尘埃也为我们在此前由MAVEN探测到的火星电离层中一层状态稳定的金属离子层创造了条件。它们能够影响到火星上层大气的化学和能量组成。我们还没能研究出什么结果,但它肯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现。”

这些发现仅仅是MAVEN探测器在过去一年间所做的事情的一小部分而已。除此之外,MAVEN项目组今天还在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上发表了44篇相关研究成果——没错,就是44篇!

“我们能够走到今天的这一步,能够回答该任务开始之初我们所提出的那些问题,着实令人欣慰,”雅各斯基说道,“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就能对火星上气候变化的原因进行更多的了解,从更宽泛的角度普及与火星相关的知识。”
bett_liu 发表于 2023-8-31 04:26:5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磁场一直就那么大,太阳风也一直就那么大,如果不能抵御,那就是从未能抵御过,那么,在一个足以毁灭生命的环境里,生命从何而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