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读博士的人有哪些特点?

[复制链接]
寒流来袭 发表于 2023-8-30 20:07:2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能够读博士的人有哪些特点?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nvzitea 发表于 2023-8-30 20:08:0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大部分人都把博士读下来,只是难易程度不同,承受的煎熬不同。课题组学生不下50人,读博期间也帮导师带过不下于5位硕士以及2位本科生毕业。入学后有的研究生进步飞快,入学一年就搞出了SCI,继续转博或出国读博;也有的研究生完全带不动,在课题组的帮助下才延期侥幸毕业。


答主今年直博按时毕业,是课题组6年来唯一一位按时毕业的博士生,以一作发表SCI、EI共14篇(其中,中科院大类一区top2篇,二区top2篇),奖学金累计40W以上,完美收官五年直博生涯,毕业季收获了一箩筐offer,主要有哈工大(威海)、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待遇)、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后和中央、山东、福建、四川、广西、湖南、绍兴等地选调生/公务员。
言归正传,聊聊适合读博的学生有哪些特点?
读博,对个人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自己是否具备?或者具备哪几条?是否具备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
1、 硬实力

智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规划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专注能力、写作能力等。
这些品质是科研所需要的。很多能力都是天赋,但是也有很多能力是可以读博期间再训练的。比如规划能力,每隔一段时间总结、规划一下,未来的发展路径是什么?如何与导师相处?如何争取更多资源?下一步科研目标是什么?要发几篇论文等等,毕竟思维决定行动。对于论文写作,从0到1的第一篇SCI是最难的,我的第一篇论文改了24稿,不知道有多少次改到崩溃,更不知道尽头在哪?但是有了第一篇的经验和能力,从1到2, 2到其他,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有同学问我,硕士期间有一些成果,有些读博的想法,但感觉自己智商一般、怕能力不够,究竟要不要读博?我建议这种人基本都可以读博,他在做决定之前会思考,这就是典型的思考能力,读博期间面对困境时可为自己谋划出路。
2、软实力

持久力、抗压能力、能吃苦、勇气、情绪控制力、积极平和心态、厚脸皮等能力。
相比于硬实力,软实力反而是一个人能否读博的决定性因素,咱们重点聊聊。
01 持久力

读博的基础是大量时间投入,能不能保证每天都去实验室?能不能保证每天都有足量有效时间投入?有效科研时间保证了,结果肯定不会多差。直博期间,我每天早上8:00左右到实验室,通常都是来的最早的人。中午吃完饭之后不回宿舍,办公室买了把椅子,躺在椅子上玩会手机,睡半个小时。晚上10:30回宿舍,回宿舍之后立马洗漱,躺在床上玩玩手机,12:00之前睡觉。没有假期的概念,生活非常规律(当然有场合或其他活动,该浪还得浪~)。想搞好科研,多出成果,时间是第一位的。只有先堆上大量的时间,才能奠定出成果的基础。若连充足的时间都保障不了,科研不可能搞得好。
02 抗压能力
读博期间,经常会有“高压”事情发生,比如,都已经博三博四了,还是一篇论文都;没有科研进展不顺利,而导师那边一直催进度。组会被赶鸭子上架,被导师怼了、骂了,说你水平很差、只有小学水平,说你搞的成果就像小朋友的玩具,根本没法看,一点科研素养都没有。此时,你能不能抗的住压力,嘴角漏出一丝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仿佛没听见。你骂你的,我还是坚定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我可以的!若导师说的对,则认真改正之前的不足,顶住压力把事情做好。争取尽快出成果,在下次组会上展示自己的实力!


很多同学在读博之前会认为压力大算什么?压力不就是动力吗?我就喜欢压力大的老师,这样才能更加努力、才能多出成果呀!结果读博三个月,直接被压力干穿了,嚷嚷着要去办退学手续。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读博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其现有人生阅历中压力最大的事情。不要用你之前的抗力能力去推测读博需要面对的压力,因为读博的压力值已经爆了你的压力表了。


读博的压力不仅来自于科研,还来自于横向项目,各种事务性的工作等等。面对高压,保持冷静,分清主次,心态一定不能崩,告诉自己,“只有我自己才能救我自己”。破局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03 勇气

科研是最具挑战性的一份工作,因为科研工作本身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一直在开拓新的道路。而其他类型的工作已经有大量的制式流程,按照之前的方法、老路就可以把工作完成好,创新那是高端玩家才琢磨的事情。创新就是要直面未来的黑暗,黑暗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此时,就需要你具有一定的勇气去挑战未知,不畏难,硬着头皮上。


3、科研的方法、节奏

要有琢磨科研方法的能力和习惯。科研是有一定技巧性的,需要合适的方法和节奏。导师很忙,指导很少,你自己非常努力、憋着很大的压力一直闷头搞搞搞,每天累的跟狗一样,结果搞了几个月啥也没搞出来,最后还把自己心态搞崩了,又想退学了。


直博生相对更容易犯这种错误,尤其是没接触过科研的萌新。觉得自己本科成绩挺好,能力没问题,一门心思闷头搞,也不知道在搞之前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求教一下。搞科研,一定要去充分发掘身边能用的一切资源,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再出发。比如说,是不是有师兄师姐做过类似的问题?是不是网上有现成的代码?是不是导师手里有资源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去观察、去想啊,千万别一上来就认真猛搞,这种“认真”你就输了!勿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科研上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学会向导师推广自己的想法,争取导师的资源。比如,你在试验上有一定的想法,但是做试验太耗时,自己没那么多时间。这样就可寻求导师的支持,争取导师把新生或者一些本科生投入到这个试验中,支持你的科研idea,让你自己获得更多科研产出。我在直博期间就跟导师相处的比较融洽,不然不可能取得这些科研成果。毕业时,导师也积极帮我推荐工作。虽然读博很忙很累,但感觉收获满满。
一定要学会快速反馈,时刻牢记主动性。无论是科研进展还是导师安排的事务性工作,争取做到事事有回应。当导师过来问你某件事情的进展时,说明你的速度已经慢了。学会快速反馈,快过导师给你的预期速度,让导师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学生,他才会信任你,在你身上投入更多资源。
4、仔细甄别天坑导师

提醒大家注意,导师和学生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利益对立的情况自然是少不了,当利益冲突时,如果觉得可以接受就妥协,若难以接受就糊弄,面上过得去即可。永远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避免正面冲突。嘴巴尽量不要过分吐槽导师,吐槽的话也不要在网络上吐槽,网络的传播范围不可控。
当然,近几年各种奇葩的导师层出不穷(此处再次感谢我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专业能力差,不看文献、不搞科研却瞎指挥;
2)不管学生死活,疯狂压榨学生,不榨干最后一滴血绝不放人;
3)啥都不管,完全散养,严重缺乏指导,学生毕业全靠自己。
4)一心想搞大事情,不靠谱科研想法巨多,让学生不断试错。
5)在外开公司,把学生拉过去当廉价劳动力。
6)黑心老板,人品有问题,完全无师德,做事无底线。
7)实验室各种规矩,上下班打卡,管理十分变态,没有自由。
8)做的稍有不好即开始PUA、辱骂等人身攻击。
9)把学生当成自己的私人助理,甚至是自己的服务员。
10)还有让学生叫爸爸的某导师


对于奇葩导师,真的很难搞,需要耗费巨大精力与导师斗智斗勇,最后还会出各种幺蛾子,比如,毕业提交论文直接找不到人,某天突然在网上看到了自己写好的小论文,却发现名字里竟然没有自己。
所以读博之前一定要多方打听啊,仔细了解啊,否则将万劫不复,都无法预料究竟能多惨!
我在下面这篇回答中详细介绍了如何搞好科研,是我五年直博生涯的深入思考和复盘,呕心沥血之作,保证你读完肯定有完全有不一样的收获!全文5300余字,字字精华!
优秀博士生和普通博士生差距能有多大?读研、申博、读博困惑、论文提升等欢迎私信或咨询~
<hr/>我是一名刚毕业新鲜博士,@博士大师兄-木水~关注于读研、读博和论文相关话题,绝对值得您关注、点赞、收藏!请多多支持!vx:laobomushui
刚入选了知乎校园教育领域成长力榜第二名,感谢老铁们支持!

norris1109 发表于 2023-8-30 20:08:5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就业压力的缘故,今年身边选择读博的学生很多,特点不一,很难概括出什么共性。不过,这几年前后接触过的学生也不下百人,不妨说两个反面案例吧
<hr/>某学生L,性格有点马大哈,很愿意探索新鲜事物,但是经常逻辑条理不清,做事情也不够细心
旁听过几次L和导师之间的讨论,导师讲解过的东西,基本到下次碰面一定会忘掉,代以自己的胡思乱想,让我听得很是为TA着急。TA的导师更是无奈,无数次向我们吐槽,说这个学生真的是带不动
奈何L认定自己非常适合读博,英语考试早早过了,毕业季的时候也没找工作,而是一直看海外博士的机会
要说TA的运气也真是好,一个和我们实验室合作的外国导师碰巧想招一个中国学生,答应给TA一次面试机会
虽然L的逻辑条理不清,但自信心可不差,属于非常能讲的那种。为了准备这次面试,L专门抓着自己的导师,针对PPT一页一页地写下要讲什么,最后居然就通过了外国导师的考核
后来听L的导师说起,L讲得确实没问题,但几个问题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也不知怎的,外国导师最后没有介意这一点,还是要了TA
现在导师们聊天时再说起L,都是担心TA在国外过得怎么样,甚至担心TA现在的导师有没有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
<hr/>另一个学生F,做事情比较功利,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就给导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F的脑子还算好使,做事情也比较有拼劲,虽然同样有不细心的毛病,但大体上能把导师交代的事情按时完成
唯一的遗憾就是,因为太功利,想法忒多,很难定下心来思考和全心投入做事情
刚入学的时候,F跟着师兄做实验,成果出得比较顺利,于是萌生了继续深造读博的念头,到了研二下学期就开始到处看机会
没想到碰上疫情,海外博士的机会受影响,加上英语一直考得不理想,F开始转向国内读博。机缘巧合找到一个对TA感兴趣的老师,但一番打听后,发现这个老师过往的学生有延毕倾向,F犹豫着放弃了,又转向在国内找工作
一通面试折腾下来,还真让F拿到一个还不错的offer,薪水、工作地点都有足够的竞争力。本以为F就会这么安生下来,万万没想到刚过两周,F就又动了申请海外博士的念头,说是害怕将来再无机会
这么一番反复,时间可是不等人,已经临近11月下旬,英语考试还没准备好,申请自不必说,F只好腆着脸去找导师求助
幸亏导师还算有门路,在海外有朋友答应考虑收留F,只要英语成绩达标。只可惜,在继续尝试过两三次,成绩仍然不理想的情形下,F自己又放弃了这个博士机会
现在再说起这个学生,TA的导师都是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让导师付出了这么多心力,换回来的只有一地鸡毛
server100 发表于 2023-8-30 20:09:5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士身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仅代表我身边的情况。
一、性格温吞,办事不急。一个大型试验从设计、制作模型到约场地、做试验,时间跨度基本半年起步。更不用说后续的数据处理、写论文和投稿过程,极度考验人的耐心和抗打击能力。性子急的人大概率比较痛苦。
二、有决断,俗称“能扛事”。在一个成熟的课题组里,硕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师兄师姐,哪怕研究方向不同,也可以指点一二。博士则需要有独立完成课题的能力,而且基本都有成为大师兄大师姐的一天,到时候带着几个师弟师妹做项目,不可能事无巨细请示导师,很多时候都要自己做决定。当然,这种决断力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劝各位小萌新一句,趁着前面还有个高的顶着,好好学一下什么情况下要问导师意见,什么情况可以自己做主,这是门学问。不然等你成了个高的,啥事都做不了主,威信何在?没有威信,哪来的师弟师妹给你帮工?没有帮手咋毕业?
以上适用工科,文科那种可以单干的不了解。
疯狂de少年 发表于 2023-8-30 20:10:2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读博士(注意,不是“能够读完博士的人”,也就是说,是开始读博士而不是博士毕业)的人,比较大的概率有两个共同特征:
1,对自己的学习思考和研究能力比较有信心。
2,对自己的学习思考和研究能力过于有信心。
说白了就是没经历过科研的毒打
讲真,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博士毕业时的心态,和硕士毕业时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说硕士是以为自己能行,那博士就是要重新走一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知道”的过程。
从“学习别人研究出来的知识”,到“研究出值得让别人学习的知识”,真的没那么简单。
如果觉得博士毕业很简单,那要么是水了,要么是真的天才,要么是运气真的很好。
开始读博士这个决定很容易,“读”博士本身也不难,甚至想干脆躺平水到毕业都不难。难的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博士,难的是为人类科学大厦添加哪怕一块砖瓦,难的是在人类科学未曾涉足的地方踩下一个自己的脚印。
几乎每个博士都是茫茫大海上孤独的哥伦布,最煎熬的一点就是,这个方向前面,究竟有没有大陆。
有一些学科有一些年份会好一些,比如前两年的机器学习,基因剪裁,方向几乎已经确定,前面一定有东西,只要使劲儿推高sota就可以出成绩。抓住前沿热点,水一篇顶刊顶会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但大部分学科的大部分年景,都很难。
我不是博士,我就是个做生意的。但是我觉着,每一个堂堂正正毕业的博士都是人类心智的巅峰,都值得任何人给予足够的尊敬。
tq12 发表于 2023-8-30 20:11:1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任何人其实都能读博,如果是要细说有读博“天赋”的人,
那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赛道,大家关注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但如果是说读博士的共性,我觉得是要耐得住寂寞、能够坐穿冷板凳、能抗压、会调节情绪的人
读博其实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跟你的平台、研究团队、伴侣以及家人的态度相关,
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可能你内心就读不下来了
再加上读博期间,所有的事情 任务都是一个延迟满足的过程,你得到的正反馈往往都比较晚
所以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读博的时候,常常在日历上写一句话,“明天肯定会比今天更好”,不要太在意,要学会从你的工作中汲取快乐。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