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某4S店集团利润暴跌,4S店要被市场淘汰了吗?

[复制链接]
gvell 发表于 2023-8-30 19:26:0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S店模式是不是不成立?是什么原因杀死了4S店?以后买车真的不用去4S店了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Ike 发表于 2023-8-30 19:26:5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题还是我来,白话科普一些。
首先,我们看到的4S店模式,是98年广州本田“引进”的理念,坦白说,从引进那天开始,本身就是被阉割的,导致后来发展畸形,有国情限制,有市场倒逼,然而这些还得从S说起。
放几个问题请知友们思考:

  • 知友们知道3S、2S,甚至1S,都是什么
  • 4S店主流营收靠什么是卖汽车么
4S店怎么来的

负责的说,到2000年初,国产车还在发展、有很多不足,这是事实。当时还有“进口车许可证”一说,即每年允许销售(上牌照)的进口车有限,目的是保护国产汽车品牌,但另一方面,却变相造成了“外来和尚会念经”,进口汽车被捧上天,即使贵的离谱,但也是绝对的香饽饽。
当时有两种奇怪的公司,叫“品牌进口商”和“整车进口商”,什么意思?
首先是“品牌进口商”因为财大气粗,从“品牌方”获得汽车销售代理权,然后是整车进口商的商家,拍脑门预估“未来”的市场需求,拟定出一个商品列表,借“品牌进口商”的渠道下单,车到货了再开始售卖给下级经销商、直接客户。
直到今天,买车的用户还能听到一个名词,叫“现车”,怎么理解?只要给钱,车立刻能开回家!莫探讨太高深的理念,作为普通消费者,这种“现车”理念,是否足够吸引人?一方面“证明”商家的“资历”,另一方面也满足消费者急于享受驾乘乐趣的心,仿佛很好?
其实这都是错的!两点。
首先,整车进口商,你凭什么代表消费者“预先”做完“自定义”的选择?话说撸个串,商家还得问问要不要辣椒,怎么你就那么大自信提前替我选择?消费者属于被动强迫消费。
其次,即是价格。莫讲任何深奥理论,简单问句,如果品牌进口商是为消费者获取了品牌渠道,他赚钱还能理解,那么整车进口商为什么能活下来?他赚的钱是什么?
知友们,各位还属年轻,早年间进口车“150%”关税,你们或者你们的前辈也许听过,真的是这样么?不!都是整车进口商在骗,所谓的150%加价,不过是他的说辞,更多是进了他的腰包。
我们国家真不是“不讲理”,商务部批的35块钱一张“销售许可证”,你们猜猜在市场能涨到多少钱?可劲猜吧,好比2003年一部劳斯莱斯,他的许可证最后炒到700万~ 猜的到么?
当年的“整车进口商”,放现在理解就是“1S店”,他只负责卖,其他任何事请去隔壁找“品牌进口商”,那里能做到2S,不仅卖车,还倒腾零部件。注意,此时的品牌进口商不负责维修!
有了1S、2S,接下来才是3S的出现,简单一句话:普通的汽车维修商店“不会修”,有意思而且很可怕吧?但却是真事!然后是品牌进口商的分支、精于修理的那拨,开启了第三个S。
到这时,汽车尤其是进口汽车,开始有了3S的说法,即: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此时还没有最后一个S,就是信息反馈(Survey)。
知友们,就算是在今天,所谓的4S店还只是3S店,你们仔细想想。
PS:曾经北京亚运村、杭州石祥路,出现那些“拼缝”的,我姑且不解释,老炮儿们都懂我意思。
说段小事。
曾经04还是05,我作为程序员协助某大哥做进口车生意,帮他做在线交易、MQ系统(这些可参考http://at188.com曾经的辉煌),话说那老哥经营进口宝马(国内第二台还是第三台销往北京的宝马Z8,就是这位沈阳老哥过的手,我亲眼看着从货柜里“掏”出来),当时因为某辆车出货柜就是坏的(轮毂裂了),德国拍马赶来两位老爷爷负责处理和道歉。
老爷爷讲(我德语还行,协助翻译),没见过我们国家这样卖车的。通常,客户喜欢宝马,会定制自己钟意的颜色、内饰,包括几十项自选定制,而后等待2周到3周,收货自己的爱车。根本不是我们这种把汽车摆店里,旋转着让消费者“选购”,所谓“现货现车”、“汽车超市”根本是扯淡。
懂什么叫尊重消费者!?
再来,我可以负责的给各位知友讲,4S店靠“卖车”是赚不到钱的!内卷、拼价格 ... 说到底,争斗结果就是不断“透明”,所以新车价格其实不贵,4S店赚不到多少钱!
如何营生?简单,靠后期维修、保养!
莫抬杠,各位有车的知友,坦白回答,4S店的维修、保养,是不是很贵?便宜的车,维修保养的可能找家小车行就做了,如果贵的呢?奔马奥,甚至阿斯顿马丁、迈巴赫、宾利 ... 如果你有一辆,你会选择街边小车行做保养?信不信他放一边,那车行能做的了么!?
何况还有保险公司在后面摇旗呐喊、鼎力支持!
所以说,4S店能活到今天,是因为“物以稀为贵”的背景,但他被淘汰,却是市场的成熟、消费者的“觉醒”的结果,换句话说,包括广汇在内的4S系,被淘汰就是“活该”。
活该
PS:后几年还冒出来“5S”店,说是增加了二手车的置换业务(Secondhand),这个 ... 不点评了吧,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汽车企业应如何发展

头些日子特斯拉和拼多多的大战,闹的沸沸扬扬,知乎上也是热评如潮。头牌大佬们都讲特斯拉与拼多多合作,会拉低他的逼格和价格 … 简直无语,一帮外行~
大佬们见过茅台么?如果拼多多会降低特斯拉逼格和价格,那怎么解释茅台?他和经销商合作这么久,未见逼格下降,还是酒中黄金嘛!至于价格,真下来了?大佬们自己信么~
嗯,然后是我被怼了骂了,删除了拉黑了~
特斯拉有自己线下店么?有,叫“体验店”,怎么理解体验店?知友们,不是买颜料,可能体验颜色么?不是买沙发,可能体验座椅么?更不是过山车,可能体验加减档的速度与激情么?


那体验啥?
我说是综合的,包括内饰外饰、包括驾乘乐趣,一句话,是体验“特斯拉”的品牌。说直白些,是体验特斯拉品牌,而不是特斯拉的汽车!体验的结果,是信任特斯拉的品质、信任其品牌,进而购买特斯拉的汽车产品!他是为销售汽车,但更多的是营销其品牌价值,他需要你我的嘴!
口碑,是促使特斯拉能够直营的基础。
买过特斯拉的才知道,特斯拉没有“现车”,即便试驾的与您需求的一样,那也是非卖品。想拥有特斯拉汽车,必须“从网上下单”,从特斯拉自己的网上面下单。
两个好处,一是价格已做到绝对透明,全天下特斯拉都是从同一个网上执行下单操作,价格相同品质相同,而另外的,是杜绝了中间商的折腾,一点余地都没给留!压根就不允许中间商赚差价。
那么说回“广汇汽车”,你造车么?如果你不造车,你凭什么赚钱!再狠点,广汇汽车你凭什么活下来?大号的二道贩子而已,你的死不是天经地义的活该么!?
莫扯些你的服务如何如何,车不是你的、零部件不是的,你修车不比街边小车行高明,厂商任何类似“召回”,你不过是传话筒,那你凭什么说自己重要?每一分钱都在榨血么~
最后说未来的车企发展。
首先是“体验店”,特斯拉的模式即可,其次应该构建车企自己的“网络”渠道,必须是自己先做好,再去寻求其他媒体平台的辅助,至少把主权留在自己手里。
话说2012年,我,是我是我是我!曾经主导过一个类似“迪卡侬”的大型汽车体验店,模式类似历年的车展,各个品牌“体验车”入驻,同时在体验店配专业的营销服务人员(不是卖车的)。
创意很好,获得三大品牌方赞成,没想最后失败在某市的政府领导层,这个不提也罢。
总之,4S店的“直营”模式,被淘汰是肯定的,早年间已经赚足了,眼下不过是卖个惨,不能帮他不能扶他,就应该让这种落后、欺诈、霸权的模式永远消失!
<hr/>PS:之前回答特斯拉与拼多多的事,我写了篇巨长的答,欢迎知友们点评!
为什么特斯拉不能和拼多多合作,而是拒绝和对抗,合作不是双赢吗?我是 @炜晓盛 ,一只善良的神经病~~
cctcc 发表于 2023-8-30 19:27:5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主机厂经历,我明确回答:4S店不会被市场淘汰,现在不会,未来几十年也不会。
你见过哪家主机厂直接向非授权经销商直接批发新车吗?
答案是没有,现在不会,未来也不会。
相比大卖场、电商和二级批发商,主机厂是信任自己授权的4S店,只有4S店才能更好的贯彻和落实主机厂的政策。
就凭这一点,4S是不会被市场淘汰。
我认为凡是被淘汰的4S店无非分两种情况:一是“择主不佳”,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广汇集团,二是“不务正业”,最典型的就是庞大集团。
一.择主很重要

所谓“择主”就是选择经营的品牌,这个品牌的产品力、口碑、商务政策等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品牌所在的主机厂是不是真正的把经销店视为绑在一条绳的蚂蚱,愿意跟经销商“共赢利、共患难”。
不好的主机厂通常都是先把自己玩死,然后4S店跟着遭殃。说白了就是在危机面前,主机厂都自顾不暇,哪还去关心4S店的死活。
1.哪些品牌可以让经销商盈利?
2019年汽车经销商盈利状况方面,亏损的比例为42%,盈利比例为31%,持平比例为27%,盈利经销商中,仅有10%的经销商盈利额度同比上年度呈现净增长态势,反映出经销商利润率逐年下降的态势。
1)整体盈利状况:
2019年有42%的经销商出现亏损,27%的经销商持平,31%的经销商盈利。这里需要注意一下,不是亏损的+盈利的就等于整体,还有一部分持平的,也就是不赔不挣的。

2)豪华品牌盈利状况
3)合资品牌盈利状况

除了以上经营状况,还有一些比较惨烈的品牌:法系品牌全线溃败,标致、DS、雪铁龙以及雷诺亏损经销商占比超过70%;韩系品牌里北京现代42%亏损,起亚55%亏损;美系品牌中别克由2018年末的50%扩大至52%。长安福特61%亏损,广汽菲克亏损经销商占比由2018年的80%下降至2019年的61%。其它小众合资品牌亏损面均达到60%以上。
4)自主品牌盈利状况

国产品牌盈利经销商为:哈弗、吉利、领克、红旗、比亚迪;宝骏、五菱、荣威、长安、WEY、北汽、东风、奇瑞以及其它自主品牌,亏损比例均超过50%以上。
2.广汇集团的4S店都是什么品牌?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广汇共运营超过841个营业网点,包括782家4S店,其中超豪华、豪华品牌店面229家,中高端品牌522家,50余个乘用车品牌。
1)广汇集团4S店品牌太杂,目前经营的品牌如下:

这玩意儿就跟投资一样,你各式各样的都买,而不去挑选优质股和潜力股,这么庞大,鱼龙混杂的品牌你都敢开干,还有啥你不敢的?
2)广汇集团4S店品牌分布:

广汇集团偏爱奥迪、捷豹路虎和沃尔沃,奔驰才28家,而摇钱树雷克萨斯才只有3家。


合资品牌里广汇集团偏偏爱别克,接着是东风日产,可是这两个品牌不盈利呀!


所以从广汇集团的4S店阵营来看,品牌鱼龙混杂,盈利的覆盖不了亏损的,整体盈利太难了。
3.有些主机厂就是瞎搞!
1)一个号称百年的美国品牌:该品牌2016年最巅峰的时候达到了96万多台,但是后期接二连三的出现断轴事件。而主机厂给出的公关回复是“车辆没有质量问题”,最后不断打脸。这么多问题车,你让4S店自己扛着吗?说白了,厂家能干出这事儿,就是完全对自己的言行和产品不负责任,最终先毁灭的是自己的口碑,然后遭殃的是4S店,越来越少的客户放弃转向其它品牌,4S店车卖不出去了,售后入厂没有保障了,靠什么挣钱?开什么养活店里的百八十好人?


2)一个自负的法国品牌:这个法国品牌非常自负,一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漠视或者没有感觉;二是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造车。也就是说不管市场接不接受,反正我是把我认为好的车造出来了,并且我有把握这车能卖的很火。这不是赤裸裸的掩耳盗铃吗?另外,加上高层动荡和搬迁风波也给其品牌带来了一些冲击。


然后呢,这家主机厂为了实现销售目标,向经销商压库及倾销库存车,这无疑是饮鸩止渴,后遗症很大,甩卖、价格体系崩溃、品牌形象受损等问题。但是管理层才不管这些呢!完成自己任期内的目标就可以了,高层都是只顾眼前不管以后,每年都有这样的事。那这样的做法最后不还是经销商背锅吗?
3)部分强势主机厂的恶劣陋习:在2000初的时候,中国车市发展势头可谓前途一片大好,主机厂和4S店躺着就能把钱赚了。为此部分主机厂可谓横向霸道,而4S店为了获取更多的车型,不得不跪舔:网传的某品牌的区域经理每次访店都要安排大保健,而区域经理下面的小喽啰都是标配两个小妹。还有部分主机厂去拜访经销店,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自己住在酒店,让经销商负责人拿着材料到酒店汇报,这真是把自己当大爷看。你不去4S店现场,那你出差干什么?


最可悲的是,现在形势已经变了,“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了”。但是部分主机厂的人还是没有转变意识,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样要这些人干什么?说不好听的话,没有这些所谓的“指导员”,4S店照样可以卖车。越是市场竞争激烈的品牌,越需要在关键时刻得到厂家的支持,而现在某些厂商一直坐吃山空,不懂得培养人的人才,面临严峻的形势环境,仍旧坐吃山空。
所以,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如果一个经销商投资人选择了一个不靠谱的品牌,那覆灭是必然的。
二.不务正业,迟早被淘汰



1.庞大四处圈地。
庞大作为一个汽车经销商集团,你不想着好好买车,整天四处圈地,到底是要干什么呀?再说你圈地,你圈点好地呀,可你偏偏选择那些让人膛目结舌的地段。你说庞大你不在哈尔滨圈地,你跑到距离哈尔滨百公里外的绥化去圈地;你说你不在乌鲁木齐圈地,却跑到距离乌鲁木齐百公里之外的昌吉去圈地。


2.庞大任人唯亲。
你圈地也可以,但是你得挣钱吧?庞大可倒好,管不管能不能挣钱,只要店里的管理层是唐山人那就行,在庞大4S店,不是唐山人,不是滦县人,那你就别指望往上走了。一帮不懂得经营的人把控着4S店金字塔的顶端,我只能说呵呵了。


3.庞大四处兼并
按照庞庆华后来反省的原话“庞大就像在爬楼,到了一定高度后,银行把‘楼梯’撤了”。庞大集团如此体量,前期又投入过多,银行抽贷让庞大集团彻底断了“粮草”。后来就不得不卖店,对,庞大后期就是靠卖店生存:2018年5月庞大以12.53亿元出售旗下5家优质4S店;7月以3.2亿元出售5家4S店;8月,庞大集团又进行9家4S店的100%股权转让,转让价超10亿元。在3个多月时间里,庞大集团3次抛售旗下4S店资产,收入约26亿元。2018年庞大集团经销网点缩减到了806家,较2017年末减少229家。最为恶劣的是庞大集团从2018年6月19日开始就没有采购新车,还把赚钱的店钱都拿过来还债了。没有新车采购就没有主机厂返点,同时影响了后续提新车。庞大集团已经走入了“恶性循环”。所以说,干什么就要像什么,庞大是我见过的最不想卖车的企业。


三.4S店体系会持久存在,并且4S店模式也在与时俱进

虽然庞大集团走到了破产重组的十字路口,其前途未卜,广汇集团也面临巨大亏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经销商模式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像庞大和广汇的表现是内弱外强,中升集团是内强外也强,还有一部分像美东这样的是对外不怎么起眼,但是钞票大把大把数。
1.盈利的经销店还不乏少数。
1)中升集团:


2020年8月10日,中升控股发布上半年业绩,实现收入58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归属于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22.9亿元,同比增长10.1%。中升集团全国经销店总数增加至365家,其中包括210家豪华品牌经销店及155家中高端品牌经销店。中升集团的的品牌组合包括梅赛德斯- 奔驰、雷克萨斯、奥迪、宝马、沃尔沃、捷豹路虎等豪华品牌,以及丰田、日产、本田等主流品牌。中升集团的体制和庞大恰好相反,有能力者上,没能力者滚。总经理都是外部聘请的,有能力你就继续干,达不成业绩第二年就辞退。
2)美东集团:


美东汽车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公告。期内新车营收84.48亿元,同比增长23.5%。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3.07亿元,净利率为3.6%,较2019年同期上涨了0.1个百分点。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3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7.6%。
2. 4S店的模式也在进化,第三代店铺应运而生。



广汽丰田第三代店铺1



广汽丰田第三代店铺2

还有去年参加上海举办的全国汽车后市场论坛里,听到过一句话:主机厂授权4S店的服务永远永远是标准流程,非授权4S店无论你怎么做,服务流程也是不标准的。更何况,现在除了4S店能直接从厂家获取一手新车,没有什么电商平台或大卖场直接能从厂家拿到车。
所以,我认为4S店不仅不会消失,还不会被替代。一些苟延残喘的品牌,建议投资人尽快甩掉这些不良资产。
lyon 发表于 2023-8-30 19:28: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前业内人士,认识很多广汇体系内的店总销售经理等朋友,可能知道的稍微多一点。
其实呢,广汇集团至少在前两年就已经是隐性的总体不盈利的状态了。之所以说隐性,原因自然很多,仅从广汇集团对属下4S店总经理的考核机制来说吧。
作为广汇的店总,其工作业绩主要取决于单店利润,反映在ERP系统中。在广汇做过销售经理以上职务的同行,都会很熟悉这个ERP。竞争那么激烈,总体市场下行,实在做不到那么多利润怎么办?在ERP里挂上应收厂家返利,有些是确实应该拿的但还没到考核周期或到账周期,有些则只是根据预期销量算出来的一个预估数字,其实子虚乌有,但怎么说都是肯定算利润。由于各个厂家商务政策的复杂性,这些不断滚动计算的所谓利润,其实很难理得清楚……这么一操作,利润数据就很好看了,实际的钱,却并没有或者很久以后才有。我认识的广汇体系的店总,大概率地都在这么干,或者至少很明白,为了业绩,可以在ERP这样操作,就是个公开的秘密。
那广汇的区域管店总,或者更高层,会不知道这种操作吗?肯定知道的,但是管店总也有利润的指标压着,既然这样你哄我我哄你的方式,暂时还玩得下去,那何必戳破这个大泡泡让大家都没得混呢?毕竟广汇是上市公司,需要的就是财报上好看的数字……
所以,现在看到的广汇的状态,才是真实的状态,被戳破了泡沫的状态。我觉得是个好事儿。
至于4S店模式以后还能不能走下去,今后的销售模式是怎么样的,作为卖了小半辈子车的人,我觉得这个话题太大了,有时间再说吧。
ydnx 发表于 2023-8-30 19:29:0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篇先放结论:
·4S店模式正在逐渐走向末路(模式改变,但商家会留下);
·淘汰4S店的是偏向落后的运营体系和日渐激化的消费矛盾;
·以后买车可能还有去4S店的必要,但那个时候大概已经不称之为“4S店”了;
<hr/>4S店模式已经不足以适应当前的消费市场

原本在经销商体系中,集团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比单店要强很多,也就是说在汽车销售行业开始下滑的时期,单店会难过,集团公司却能好很多,非要说影响也是整个汽车市场需求的变化。
理由很简单,不管单店代理的是大众还是丰田,是奔驰还是宝马,意向客户流失了就是流失了,与之关联的销售收入和售后产值也就不复存在。但集团公司的特点就是能极大减少客户的流失率,尤其是旗下品牌在地区乃至全国覆盖率足够高的时候,客户最终不管买什么车可能都是同一家集团的代理品牌。
结果如今汽车集团公司都在面临巨大的考验。


今年不管任何经济体系下滑,都有受疫情影响的原因,但只说汽车行业的话,即使没有疫情,传统经销商的路依然是越走越窄的,所以与其说疫情导致经销商销售情况受损,倒不如说是衰退趋势被催化了而已。
致使传统汽车经销商走向末路的原因,并不是新能源直营品牌的崛起,而是整个消费市场的需求升级。
没有直营体系之前,消费者对传统经销商是隐忍,当有了直营这样一个新模式后,隐忍就有了宣泄口。
为什么直营可以做价格统一,为什么直营可以重体验轻推销?消费者角度不需要考虑太多厂商层面的困难与战略布局,他们只是想轻松舒心的买一台车而已。


传统4S店模式已经可以功成身退

当然,4S店模式对于中国汽车销售市场的积极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也是不能忽视的。
每一名汽车经销商从业者都知道的4S定义“整车销售、售后维修、零配件、信息反馈”其实就是当年最先进的理念。

车企将销售口交给代理商,代理商既是车企的销售渠道,也是资金、库存、消费纠纷等压力的分摊者,时至今日很多车企的区域管理人员并不懂销售,但是他们只要懂怎么保证经销商完成进货任务就可以了,因为进了货的经销商比谁都急于出货,自己就会想办法。
销售、维修一体化,零配件供应及一定程度的服务理念,为的是让用户购车、用车、养车都足够便捷与顺利,统一VI标识、展厅布局的形象店,为的是让客户获得良好甚至优秀的MOT(Moment Of Truth)体验。




信息反馈则是将经销商、消费者、车企三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用户在经销商处买车,经销商的车辆来源是车企,信息系统保证了车辆来源的可靠性,用户信息经由经销商录入信息系统,并入车企的数据库,用户群体就是厂商最大的财富,用户售后三包、维修,由车企经由信息系统提供判定和记录,既保证了用户权益也降低了经销商独立判定的风险。
不管用户的感知如何,4S店模式对于汽车销售的推动作用真的无法忽视,只是多年以来的运营思路变化不大,但卖方市场早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了。

车企之间在竞争,经销商之间也在竞争,价格战看似对消费者是利好,但低价就意味着劣质服务,更意味着商家要从其他方面把费用或者既定收益平摊回来。

车企可以有梦想,可以建设品牌,但经销商只要钱,不然为什么要去代理汽车销售,手里捏着资金,代理其他商品不可以么?甚至经销往往不如生产更挣钱,况且汽车经销商几乎不具备品牌效应,即使如本题中的广汇集团,全国名列前茅,在消费者印象中也不一定有多大存在感,甚至比不上众泰两个字更令人熟悉。
所以如何能让经销商都挣到钱,还能惠及用户,才是各个品牌长久研究的课题。

当然,在合作关系中,经销商也并不是“坏人”的定位,只是运营思路不同必然导致的差别,经销商倒闭的很多,车企倒闭的却很少,仅仅是因为前者钱少后者钱多么,不一定。经销商为车企分化了大量的经营压力,但同时也是直面消费市场的出头鸟,任何纠纷不闹到全网皆知,基本就需要经销商自行处理收尾。
车企在开发经销商的初期,谁哪家品牌考虑过经销商的专业性、团队可靠性么?没有,车企其实都是去挑有钱的老板们,各行各业的去找。只有在4S店发展的中后期,部分品牌强势起来,4S店体系成熟起来,才有了所谓的门槛。
所以我们会看到现在很多品牌代理权需要有其他品牌的运营经验,甚至只有集团公司可以代理,但往前推个10多年,大多数的4S店经销商都是其他行业的有钱老板。

归根结底,4S店走向末路的原因是其运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当当前的消费市场,曾经它是先进的,但如今已经稍显落后。
同时臃肿的厂商组织框架,和太多职能岗位都需要来分化利润,导致车企薅经销商,经销商薅消费者,消费者以前是茫然不知,但信息时代的推动,人们不会永远是傻子。
消费者往往会说痛恨4S店,痛恨品牌作为,但其实是不满当前传统经销商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让车企、经销商、消费者都很累。
影响汽车销量的因素都有哪些?为什么很多汽车品牌很好、性能很好销量却不理想?未来4S店可以向体验店转型

4S店模式需要转变,不代表4S店经销商们就要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的新能源品牌直营模式虽然也有弊端,比如调价突发性、等车周期长、消费者没有议价权,但归根结底,这种模式从用户体验上是优于传统4S店的。
传统4S店的一切服务以成交为目的,直营店则侧重于用户感受和产品体验,其实更接近于曾经所有4S店的MOT建设理念,成交自然水到渠成。

在传统经销商和车企依然占据绝对比重的今天,即使有心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基于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的运营模式,绝对优于传统逼单模式,也更难过时。所以未来的经销商在保留传统厂商代理关系的同时,完全可以转型成为【体验店】
这方面必须由车企来推动,因为越大的车企,抛弃经销商而独立运营越是天方夜谭,其涉及到的资金和人力无法估量,钱还是要让经销商挣,但利润输送应该是从厂端到商端,而不是由商端去汲取消费者。

有人会问:由传统4S店转型为体验店难吗?
难,难在车企推动;
不难,不难在经销商适应。

不要以为让传统经销商去做直营会是一件很麻烦的工作,其实上到投资人下到销售接待,有谁愿意整天和客户斗智斗勇砍价拼价,有谁愿意既要揣摩厂家商务政策又时刻关注着同城、周边的同品、他品经销商价格战,能交易双赢为什么要捆绑销售,是银行、金融公司很好打交道还是保险公司面对汽车经销商没有话语权?
大家只是生存于当下的市场形态中,无法改变,极力去适应而已。
能乐乐呵呵把钱挣了,客户满意商家满意,谁不愿意?
在汽车销售供应链中,取消4S店是好还是坏?<hr/>最后再次强调,用户体验才是最稳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农夫三拳 发表于 2023-8-30 19:29:4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4S店模式是必死的,因为它有几个无解的难题,任何一条都足以致命:

1.资金成本和库存贬值风险
厂家的库存全押给4S店,本质就是a.把库存的利息成本转嫁给经销商;b.经销商承担车辆的贬值风险(降价);

2.经销商增加,销量和利润被摊薄
主要风险有a.经销商增加,新车销售量和维修保养量被摊薄;b.本地经销商越多,价格恶性竞争越大,销售利润下降;

关键是,经销商(4S)面对这两个足以至死的问题,根本没有跟主机厂谈判的条件,说是案板上的五花肉毫不过分。

另外,增加一条,那就是经销商走不出的路径依赖(习惯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就是路边的一个维修厂,是不是思路会豁然开朗些?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