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去上海发展?

[复制链接]
CHUNLAN789 发表于 2023-8-30 18:52:0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去上海发展?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sun333 发表于 2023-8-30 18:52:2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乐贤 感谢大佬翻牌子
很多人关注这个回答,我再补充几句吧
中国的城市既有它的特点也有其共性。以一线城市为例,北京国企央企多,各类资源丰富,上海产业链广泛,外企多,广州节奏偏慢,生活舒适,深圳年轻有活力加班也多。选择这些城市和个人的情况特别是家庭和职业发展都相关。有的回答说得很好,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可能是在一个城市的痛苦来源。这是特点,但也有共性,在任何一个一线城市,甚至二线城市,任何一个外地来的打工者,本质上其实都是一个创业者,他必然需要付出比本地人更多的努力,只不过根据家庭情况的不同分成了不同的赛道。而且在上述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参与竞争,需要艰苦奋斗,这不是换一个城市就能解决的问题,人肉翻墙的同事也认识不少,为了绿卡和签证他们比国内的人更拼,所以没有哪条路是轻松的,向上跨城市生活和就业是有难度的,这是由城市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很多回答都在讲加班,讲辛苦,讲房价高,但这是所有一线城市共同的问题,那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一线城市”的回答,而非本题的回答,本题应该侧重“已经确定要去一线城市的话,为什么选上海”,我也不推荐这个答案中很多本地人的回答,他们的生活跟外地人截然不同,几乎是两个世界,也很少有交集,观点上会有不少差异,但这个问题应该是外地人才会问的问题,所以自行参考吧。
以下是原回答:
在北上广深里面,上海是相对均衡的:房价不是最高的,落户不是最难的,公司不是最low的,工资不是最低的,环境不是最差的,就业机会不是最少的,生存压力不是最大的,交通不是最堵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教育医疗也还不错,产业链比较丰富完备,气候也适合居住,城市发展潜力也不差,多中心城市规划让不同经济基础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一家人真心想留下来,像郊区,五大新城,临港,南汇这些地方,咬咬牙并不是太难。我的邻居,夫妻两个人来自同一个城市同一家公司,都是大专毕业,在上海工作多年,没有户口,跟我一起17年初买的郊区新房,并没有享受到15年房价暴涨的红利,房子离它们公司只有几公里,总价350w左右,生了小孩,买了车和车位,把父母接了过来,小三房一家人也是过得其乐融融。
我们小区既有开跑车住别墅的,也有加班加到深夜打车回家的,有每天早出晚归推着小推车去摆摊的,也有每天跳广场舞遛娃遛狗的。
即使同一栋楼,每个人的生活都很可能不一样,如果抱着一颗愤世嫉俗的心,在哪可能都过得不顺心。但如果抱着一颗感恩,积极,乐观和主动的心,认真工作,上海的确有很多的机会去给那些有准备的和努力的人。
我老婆刚来上海月薪4000,没有背景学历一般专业冷门不对口,工作7年之后也有2w+的月薪了。我在上海听到最多的不是自己没有机会,恰恰相反,而是很多年轻人担心自己能力不够不能胜任或者难以跟上公司的发展,因为确实有太多的优秀的人在你的前面。我曾在我老婆公司楼下听到一个销售用比native还native的英文在跟国外客户流利地打电话谈业务,让我一个外企的人感到汗颜。也听我一个同事说他前leader能把《tcp/ip详解 卷一》全部背下来。而且违反我基本认知的是,我以前觉得上海人是不是都躺平无所事事游山玩水了,实际上我公司的上海人工作非常认真专业而且勤奋,下班时间也不断充实自己又是健身报班又是学习各种手艺。反而是我一个来自18线小县城的人下了班就喜欢躺沙发玩ps4,实在汗颜。
年轻的时候,总是在极度自信和极度自卑中反复摇摆,对现实和对自己都缺乏清晰的认知,其实我见过的大多数人,不管家庭条件如何,在上海脚踏实地,认真工作,都过得不错。
回答这个问题,也是纪念自己在上海的第7个年头,尽管去年有些诸多不順,也有一些不让自己满意的地方,但是希望新的一年,可以脚踏实地继续工作成长。
共勉
ma625748 发表于 2023-8-30 18:53:2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一线资本家给钱最多。
现在舆论风潮是大城市压力大,生活质量不如小城市。但我觉得你不能跟有钱人比,你得跟过去的自己家比。
1. 农村父母生活质量高

我爸妈农村人,居住在山西小县城,没社保没稳定正式工作。我刚上大学时我爸生大病,做手术,我们全家东拼西凑,其实没多少钱,也就10多万,也得去找找亲戚朋友借借钱。为了省钱,全家在医院走廊打地铺睡觉。
现在我在大城市打工,十万虽然对于上海的房子是杯水车薪,但我爸妈再生啥病,几十万以内我分分钟就能拿出来,就算没现金,哪怕贷款几十万,银行也给我贷,我也还的起。也不必再打地铺睡在医院走廊,去医院旁边酒店住几晚的钱还是有的,小城市工作工资低,你就得考虑省这笔钱吧?
2. 大城市工作回老家买房更容易

我在小城市工作的同学,有钱的家庭确实有房,对于没钱的家庭市里100多万的房子也是天文数字。我家的房子住20多年了,居住质量很差了,厕所还是旱厕,冬天上厕所冻屁股那种。我家县城最好的小区也就5000一平,我毕业后我爸妈在县城首付20万买了一套120平的房子,我担保贷了30来万,每月月供3500还10年。我爸妈同村的农村家庭们,没稳定工作房贷不给批,六七十万的全款又难攒,去找那种装修贷之类的都10个点以上的利息,所以他们县城的房子也买不起,依旧在外漂泊打工,眼睁睁看着县城房价暴涨,他们挺羡慕我爸妈的。
即使买得起的房子,每月3500的月供对于六七千的工资它不是压力吗?但这对我家却没太大压力了,我上海的公积金就够大半了,房租形式提出来2000给我爸妈,我爸妈再还1500,岂不是很轻松,而且出的这些钱基本没影响我攒钱进程。
我运气好在我家老房子虽然破,虽然居住质量差,但买的早,在县城位置好,绝版县城繁华街边独院楼房,因为近10年都不再批这种独院的地了,所以真的是绝版。上下200多平+大院子,至少也能卖八九十万,之后卖掉可以有二线/上海郊区的老破小首付,否则我35岁以后确实压力蛮大的。
3. 小城市并非都可以钱多事少离家近

不是所有小城市工作的都是师医公,就算是师医公,也没你想象的那么钱多事少离家近。
我很多同学朋友确实是师医公国企,但合适的坑位几年都不放出来一个,哪有那么幸运被你考上?
我很多同学,考到了隔壁县隔壁市的公务员/老师,近的每天从市里开车去县城上班也三四十公里呢,远的直接住宿舍,周末才回家。那你在当地县城/当地市买套房?值得吗?那你等着考回来?且不说考回来难度,你先等有坑位招人,你还符合条件再说。
在市里/县城工作的还算好的,我哥进了煤矿,国企,好家伙,所在地鸟不拉屎到,离最近的村子都5公里,平时晚上就睡宿舍,和我嫂也是周末夫妻。
我还有同学985硕士毕业进了军工国企,钱一般离家还算近,事少?不存在的。995义务奉献,国企没加班费。
还有个同学爸爸普通公务员,妈妈无业。考市里吧,专业不好招的少,没考上。考上乡镇吧,服务期5年,去了偏远乡镇怕出不来了,没去;中考复习一年高考复习1年,大学毕业24,不知不觉考公两三年,由于家境一般父母也嫌弃,自己也不好意思,又来大城市找工作,他又没工作经验,都是上海工资五六千的offer,又回家去了;现在27了又在边考研边考公了,两手准备。
小城市工作的同学里谁最舒服:父母在小城市有个一官半职,想让孩子去哪个企业,想把孩子调到某个单位某个学校,有关系有能量有钱把这事儿办成的。否则大部分同学,钱多事少离家近依然需要一定的运气。
而另一方面说,一二线城市抢的也是这种三四线中产家庭的孩子,人家去一线去二线去三五八线都活的最舒服。

当然也不是说穷人在三四线就没机会,是需要一点运气的。比如说你专业恰好公务员招的多,你就更大概率考上家周边公务员;比如说学医的,回三线城市医院也美滋滋;假如学了生化环材土木机械,三线做不了师医公,一二线找不到高薪工作,基本相当于白读...
Prety 发表于 2023-8-30 18:53:4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简单,因为它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一线城市中经济活力最好的,这意味着机会多,就业面广,城市规划好,公共窗口办事效率高,有众多细分职业,赚钱方式多元,物质与精神享受多样,此外,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很多,老外多,明星也多,跟世界同步的各种演出、一级展会、顶级赛事、潮流信息也很发达,大城市有钱人的数量,也比中小城市多出几倍……
但是吧,这个城市有个超级大bug,就是这一切奢靡繁华,极易给很多天分平平家境一般的年轻人营造出一种幻象,它叫做——“我也能拥有这样的生活”。蠢萌的孩子总是特别多,每天拼命工作,却没时间好好思考过自己努力的方向和赚钱的姿势是否正确,他们居然采用一种在计件制工厂上班的内卷型策略,在给公司卖命,最后他们中很多人的结果相信你也看到了——大批的回了老家,或自动降级去了二三线谋生,或不甘心沦为炮灰继续在上海苟着。
直接说买房这事儿吧,在一线买房就是拼家庭经济实力的游戏,上海的房价劝退的并不是底层低收入群体(保安、保洁、保姆、服务员,厂工等基层劳务工作者),因为人家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我有多大本事就赚多少钱,攒够钱了回老家县城盖个房,这部分人群为了存钱,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生活质量,压缩生活需求。
那些年轻人们行么?手机要用新款苹果,耳机要戴AirPods Pro,球鞋要穿椰子AJ,叫他们压缩生活需求,你想啥呢?高房价劝退的就是这些空有张大学文凭,但家里根本没底子让其在一线置业的普通打工者。
举个栗子,外环外有套75平的二手房卖300W,以前首房首贷的政策,首付30%,90万现金就行,但2021年三价取低出台后,至少得拿120W以上的现金出来,这还没算个税、契税、增值税、中介费、房屋装修、家具家电等花销。剩下的180W得贷款吧?月供是不是得一万朝上了,你要贷30年,这光利息就超过100万了。要说这月供一万在上海来说,也不算高,废话~这是300W的房,衣食住行、人情往来、养车、四脚吞金兽的花销…要不您给盘一下?
21年的12月我经历一事儿,当时因为要置换,房子就挂链家卖嘛,前后经历了大概有三四波意向客户,都因总价谈不拢而告吹。有天中介带了一组很年轻的90后客户,当晚中介就致电我说想要约我们谈,其实我能预料到还是谈不拢,去的路上我给中介发了个消息说“让他们做好加预算的准备”……这对年轻人,毕业于清华,已经在上海落户,手上有200万的现金,本来我是瘫着坐的,听到这句话我就本能的坐正了,对方说本来想摇新房一直没摇到,转而买二手,但是因为去年三价合一政策后贷款受限,导致首付大幅提高,因为现金部分不够,现在只能买500万左右的二手房,我挂牌价是560万,这样就会超出对方现金部分的预算,对方就一直劝我能否降个几十万出售,还羡慕的说你们80后买房赶上了好时候什么的,说他们90后现在买房太难了。
相互博弈了很久一直到夜里快11点,因为差的额度确实有点多,还是没谈成,对方说回去商量一下想想办法。我出了中介大门坐车里抽了根烟就想……这种出身名校,还有两百万存款,这样的年轻人在中国或为天之骄子,或为人中龙凤,买我这动迁房小区…没必要吧?唉,估计我这辈子也只能有这么一次和清北的人才对话的经历了。
前两年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回答,我印象挺深刻当时就复制了,哈哈,谁料没过两天这个回答因为触及到敏感言论,就被系统给吞了,其中有几段话我搬运一下:
我在30岁前看出一个现象,来这个城市当韭菜的年轻人前赴后继,他们中很多人往往对大城市有个很天真的认知,觉得只要能吃苦,总有翻身的一天。但他们哪知道,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是拿他们当燃料的,而大多数外来者,其实就是炮灰的命——这是每个大城市的必然。很多人甚至不到20岁就来到这里,拼了5年、8年、10年,发现离真正的安居乐业仍旧遥遥无期,只能回老家或者去别的小城市,当然了,也有一部分人,通过努力当奋斗B内卷,耗空了父母的棺材本,勉强在城市的郊区按揭了套房,他们一定是寄希望于后代能够替自己完成阶层跨越……
有次晚上加完班,同组的一女同事搭我车回家,路上就跟我聊,说为什么公司里的上海人一到下班时间就拎包走人,而我们这些做设计的外地员工要天天加班呢?我跟她说,其实就是三个问题,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能放弃什么?那些你说的准点打卡的本地员工们,他们中不少是家里有几套房,同时还有闲钱的主,他们要的是安逸,要的是自己的业余生活,肯放弃的是事业上升通道或者需要通过加倍努力才能换取的收入涨幅。正因为部分本地人有优厚的原始积累,所以他们确实可以卡着点上班,掐着点下班,但你在这里有没有可以让你躺平的筹码?
她沉默,过了一会自言自语道:那就努力工作吧,几年后总能买房的。我:啊?你认真的还是开玩笑的?她很错愕的问我咋了,我说算了,有些话不好听,她执意让我说出来,我就讲,多数来上海的年轻人,其实是来送人头的,这城市是就像一个地图超级大的网游,然后很多人就在新手村卷,出了村都想一刀999,结果被一批批的团灭,为啥?这个游戏其实就TM是给那些氪金玩家刷装备用的呀!
上海跟其他几个一线不同的一点是,它实质上是个投机型城市,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了?比起努力干一份工作,不少人更热衷于开发副业——投资、股票、资源整合、信息挖掘……利用政策漏洞和短暂的红利窗口四两拨千斤大赚一笔。而大多数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工作确实很努力,认真勤奋,从来不迟到也很少请假,甚至老板说要996你们也没意见,每个月等着工资到账来应付各种生活开销,你晚上躺在床上琢磨过没?老板是不是用一笔固定的钱,买走了你每天远超过8小时的时间?表面上是我一块大洋换你二斤米的买卖,实际我是用一块大洋拿走了你三斤五两的米,关键你还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我问她昨天中午说你想买啥车来着?她说:mini cooper啊。我说这破车落地再加一块上海牌照,足够你不吃不喝给公司干两年多了。
这个社会的很多真相和底层逻辑,跟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历来认知是不一样的,你要知道,大多数年轻人,在上海给资本家们打工,基本也就是维持个温饱,往上跨一级,达到有自己的房子、车子这种我们所谓的小康层次,草特么超难。挣钱,特别是说挣大钱,这其实是一个需要反人性才能干成的事。讲完这些,她就一直没说话,我感到有些尴尬……半年后,她辞职了,要离开上海,一起吃了个饭,她跟我说,来上海快四年,走的时候发现自己卡里只剩三万多。
<hr/>赚钱这个事吧,想想也挺有意思的,有时候靠时运,有时候靠智商,有时候靠资源,有时候靠胆量,但唯独不能靠勤奋努力。其实这个城市的土著心里都有数,能够用较短的时间混到有房有车的老百姓,多数人无疑都是在正确的时间点踩了个狗屎运,撞了个风口或者时代红利,并不是谁智商高到能碾压众人,是吧?小学数学四则运算都做不明白的选手,一个橡皮经捆了五六本红红绿绿的房产证放鞋盒里这你受得了么?
上海以前总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起初我不是很理解,后来我有点懂了,你们玩过大富翁吧?就是那个底层逻辑,开局你要有一定的原始积累,紧接着你要有很多聪明的运作,那后期你的财富叠加速度会变的非常快。但这事儿有趣就有趣在这了,上海土著群体里,居然有很多人能把一手好牌打到稀烂,他们早期动迁有的拿了巨额拆迁款,有的拿了几套房,膨胀了,但自身文化程度不高,认知又很有限,导致这个群体中很多人投资亏,炒股赔,玩P2P暴雷。。。
常言道: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财富大于自己认知时候,这个社会有一百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你的财富匹配为止。所以,外地来沪的年轻人,特别是拿着你们父母的养老钱买房,还背了巨额房贷的工薪族们,别随便辞职,有风险的理财投资不了解就少碰,不要去做无意义的试错。
2022年1月27日更:
快过年了,自己的房子也在过年的前两天顺利出手,买家也是一对90年的外地小夫妻,为了孩子置换的。其实上海这个城市,我在另一个回答说过,你只要保持心态良好,金钱观正确,不攀比,不过分物质消费,量入为出的过日子,正常生活其实没有太大问题,很多人之所以活的很拧巴,就是欲望太大,不自觉的要跟比自己条件好的人比,心理上有了落差,然后焦虑,导致最后心态崩溃。其实在上海,没人关心你是租的老破小还是买了大平层,没人关心你开的车是BBA还是BYD,没人关心你月薪5k还是年薪50W,没人关心你20岁结婚还是40岁生孩子,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意安排你的人生进度条,回老家会遇到各种七大姑八大姨,在上海还真不会,毕竟大家都很忙的。
2023年2月3日更:
时光荏苒,眨眼间又过了一年,距我初次回答问题已经过去了一年半,我也挺奇怪,自从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总接到后台有人莫名其妙的喷我,说什么我不让年轻人来大城市打拼,让他们呆在老家卷啥的……大兄弟你是有被害妄想症么?你如果觉得我这个回答,是阻止别人来这里,那你可太错太错了,再说我也没这个权力和能力啊。
上价值时间到:
一款汽车上市售卖,同款发动机被标定成了几种功率,例如宝马3系的320、325、330。数字越大,功率越大马力越大,动力越好,售价也就越贵,那买了低功率版本的车主,却想要有高功率的体验,怎么办呢?唯有花钱找人刷电脑程序,解除原厂发动机的功率限制,封印的动力得到释放,它就可以变成高功率的车型。
其实很多社会底层的人脑子都极其聪明,没错,他们并不比上层人智商要低,但他们就像被封印了动力的引擎,本可以有更高的功率数据,但由于原厂的工程师——他们的父母(原生家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封印住了这部分可能性,迫使他们只能在一个低功率的范围内运行,想要跳出这个环境,需要有破解高手替他们刷程序改写原厂数据。很多内核聪明的孩子,由于没人帮他们改变认知,一辈子留在了社会底层,就像被封印住功率的发动机一样,到汽车报废都没上过3000转。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去上海发展?因为需要改写自己的原厂数据。
去一个地方奋斗之前,别稀里糊涂的去,搞清楚自己去干嘛,要达到什么目的,无论是去安家,还是说仅仅赚个钱跑路,你都要提前弄明白那些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讲的(小到劳动层面,大到政策层面)游戏规则,然后制定适合自己赚钱的策略,退一百步讲,即便若干年后,你还是不得不离开上海,那时的你最好要么带走一笔钱,要么带走能让你在下一个城市赚钱的方法,两者你总得带走一样。如果只是稀里糊涂的来找个班上,若干年后房没买着,钱没赚着,又狼狈辗转下一个城市找个班上,那你是不是炮灰?
迈天过海 发表于 2023-8-30 18:54:2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上海人来说一下,相对于外地的那些城市,上海的欺骗性更大
为什么呢,上海现在是可以给你落户的,很多外企也在上海,工作机会多多,表面上看是这样,实际上大多数人也只看到了表面而已
对于劳动法的执行,因为上海外企多,当然老外也是比较遵守中国法律的,所以五险一金是按照劳动法来交的,当然,不排除现在有很多外企已经了解你中国的那一套,因为自然有中国人为老外来节省成本,所以往往也会按照最低的来交,但是表面上也是交五险一金的
臭名昭著的996上海也有,上海这边,你如果去举报,可能他们会来查一下,不去举报,劳动监察队一般不会来管,拼多多就在上海,前不久刚猝死了个女孩,996的典型,上海996的公司很多,集中在私营企业里
再来说上海的所谓工作机会和发展机会了,工作有,薪水不高,上海有高薪的行业,集中在IT和金融等少数几个行业里,其它绝大多数行业收入都只几千块而已,据说送快递的上万,我没送过快递,我不知道有没有,但是又有人跟我说送快递能拿到上万的人都在天堂里,他们的钱在银行里
上海是没有发展机会的,为什么,这边就是外企和民营为主,外企有玻璃顶,不可能让你升上去,民营你们自己知道的,民营老板在上海的口碑都很差,吸血鬼一样的存在
那么为什么说上海的欺骗性更大呢,因为上海现在给你落户,给你户口,因为上海知道,你早晚得回你的原籍去,所谓的落户所谓的户口就是借给你用用而已,当然,你原生家庭超级有钱那是另外一回事
上海这座城市的定位就是扒分(赚钱)的城市,有人扒分扒到要在这里弄个户口落户了,如果你原生家庭不是特别好,你本人没有3000万以上资产的话,我觉得你这种做法是很搞笑的
因为上海很多是外企,因为在外企中是有玻璃顶的,你是升不上去的,这意味着35岁以后你可以滚了,不然在外企里你会很难受,看着一批批的新人进来,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你毅然滚出去了,那么基本上你直接退休了,因为上海是年龄歧视很严重的地方,只怪大家都要来上海,所以上海可以挑挑拣拣,你35岁以后失业基本上等于直接退休
民营企业你能忍得下去算你本事大,很多上海人听到民营企业是避而远之的,能不去民营就不去民营,因为民营总会在某些方面来恶心你一下的,在民营无论你干多少年都没什么出息的
至于上海的国企之类,薪水不高的,你大概房租付完后就剩下吃饭的钱,一个月基本月光
所以这就是上海的欺骗性,因为你35岁以后不得不回老家,你在上海连个房子都买不起,不过有一点,你回老家后,看病还是得回上海来的,因为你是上海户口,医保没法用,所以你看,最后你肯定是要回原籍的
上海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们吸走了你的青春,吸走了你的金钱,然后把你一脚踢走,就算你真的在上海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定居下来了,那又怎么样,在上海这种高物价的城市里,你不得不四处奔波来维持你的生活,而你老家的同学,可能生活超你百倍都不止
前面有人说了一堆上海遵守劳动法啦,法律健全啦,这些都是扯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上海没有别的地方那么激进,这边喜欢玩阴的
至于所谓的文化氛围啦,契约精神啦,这些跟你又有什么关系,你在上海要做的事情就是养活你自己,所谓的文化就是你能在手机上看看电子书而已
。。。。。。。。。。。。。。。。。。。。。。
有很多人捧场,那么我继续说一点,关于上海,这里真的只是有钱人的天堂,你家里公司上市的,或者是家里有矿的,OK,你可以来上海,你的父母可以轻轻松松帮你落户上海,我一直觉得国家没有认真去查,家里富裕到给孩子在上海买别墅买大平层的,基本上都有违法乱纪的,一查一个准,遵纪守法的人赚不了那么多,你什么时候听说过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发财发成那样的,只是,你家里如果富裕成这样,你来上海干嘛,全世界都可以置业
你家境一般的,我劝你不要来,你父母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你还要拿走他们的养老金为你在上海落户买房付首付,我是做不出这种事情来的
有人在回复中问及上海是否排外,如果你想听实话的话,那么好,上海排外的,先别急着骂娘,全国哪里不排外,,即使是三四线的小城市也在那里排外,排外很不好,但这是人性,你一定要一个人超越自我变成圣人,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你来到了上海,买了房子,有了户口,但是在上海人眼里你还是外地人,大概要到你的三代以后才会被上海接受,这些都是上海的本地论坛上的观点,但是上海排外要比北京好那么一点点,如果你去过北京,就知道北京排外有多严重,我这里总结一下,排外是不对的,但是排外又是人性,你不能要求别人都成为圣人,再有,全国各地没有不排外的,明显一些和不明显一点而已
说到三千万,有人就开始挑刺了,三千万是保证你和你的家庭在上海生活下去经济基础,对,你在上海五六百万也能买到房,但是别忘了,你买来的房子是空的,你得一点一点去填满它,装修它,你在上海等于是从零开始,什么都没有,你哪天失业不知道,可能35岁以后公司直接叫你滚了,然后你至少也得保证你的生活质量,至少保证全家在你没有工作的时刻也能体面的生活而不是焦头烂额,你跟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不同,他们有扎实的基础,熟悉的环境,而你什么都没有
最后,薪水部分,我说过上海有高薪行业,主要集中在众所周知的那几个行业里,大多数的上海普通人,薪水在税后3000-7000元左右,薪水一万及以上的,很忙也很累,赚钱都不轻松的,至于上海的那个平均工资,骗学生都嫩了点
ferry 发表于 2023-8-30 18:54:4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
为了寻找希望,和容身之地。
——————————
讲讲一个前赴沪读书学生的想法。
1.
“人往高处走。”
——上海是高处吗?
在大陆,北上广都是高处。
往高处走,看似自主的选择,实则不得不去。
因高考,来到上海。——不来也不行。学校说,亲友说,你考了这个分数为什么不到这里去?你不去我们又少了吹牛的资本。四年前最讨厌父亲在电话里讲自己又向多少人宣讲自己的育儿理念。
一晃四年。
三四线城市已无我们的容身之地。我的所有职业经历都在咨询业和金融业,职业人脉除了管理咨询和金融顶多加一个营销圈子。这在三四线城市能做什么?
我试着向我的父母解释什么是管理咨询。他们在当地是中产阶层靠上层的部分,然而他们表示听不懂。市场太小,当地都是小公司,规模不大竞争不激烈野心也不大,需求少到没业务,没有跑到这里设办公室的公司。——说有银行的请去了解下金融业和商业银行。
只有一二线城市,所学才有用武之地。这是怎样一种痛。
我在转管理之前学的是软件,在我的家乡,在那个慢节奏的海滨城市,没有互联网创业,没有人需要高质量码农,所有IT的岗位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是修电脑。——就这也跟我的所学也不对号,软件工程不教硬件——我曾入伍两年,在部队我被派去修过打印机、显示器、主板,甚至某主任拿来计算器问我能不能修。后来我发现自己居然连平板(硬件哦)都能修。
高考之前,多少人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于是我们考到了梦想中的学校,现在发现没有退路了
(不仅咨询狗们如此,金融狗们如此,软件狗们如此。我同乡同学中有学核物理的,有学哲学的,有学中文的,有学桥梁建筑的,在我家乡也没有合适的职位——核物理不谈,当地没有本科院校可以教授这些科目,没有规模足够的对口单位(能力高出周围其他人,当地平台限制的比培养的多),大概除了公务员?)
2.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不一定是生活,也是眼界,也是舞台。进来了,就回不去。
赚到人生中第一个十万块之后,我回复旦继续读大二。但我知道我没法跟其他同学露出一样的微笑了。我能忍受三天全都是啃馒头,也做出过两人两天吃了三千块五星级+米其林三星的消费,但我已经没法向父母要钱了。那不是长久之计。总得花自己的钱。
我得赚钱养活自己。一边感受爱情的甜蜜,一边又在自己的责任簿里加上赡养将有的妻儿,买房买车。未来赡养父母。
一旦发现这一点,我就感到生活的压力压在了我身上。我想起我在部队时跟老班长们聊天。“养家糊口啊。”他们说。
在上海养活自己是很累,但上海有足够高的薪水,负担起社会责任反而比其他地方来得容易,只要能活下去。此外,上海舞台够大,学得到的东西更多,对刚毕业的学生友好。
其他地方,舞台不够大,对刚毕业的学生不够友好,学到的东西不够多。我想在更大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人生
我第一次到静安寺实习的时候,心想,我居然到这种地方工作了,以后也要每天在这里上班下班,顿时心情激动,一时间觉得久光地下飘逸的叉烧饭味都香了很多。
现在我路过静安寺的时候只会觉得空虚。公司公司公司公司,一家又一家,熙熙攘攘,为利来往。
但其他城市,甚至让我有这种感觉的地方都很少。从青岛到南京,找不到第二个陆家嘴,找不到第二个静安寺。或许北京会有,但我已四年没去过北京了。
或许,如果换一个行业,我对上海就没有这么多依赖?
3.
那里已经不是你我的家乡了。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我真心希望只有我有这种体会。
之前看到一份很有趣的研究报告,青年志做的一份四线城市年轻人调研。有兴趣可自搜。读完自然懂得我的意思。
我家确实也是四线城市。春节回家,发现市政府东侧有年轻人花重金租下大店面做了一个Club,商业模式很新颖,然而没人去。据隔壁的老板说,刚开始一个月就那么几个人会去玩,几个月后干脆门常关了,只有偶尔会开一下,租金和装修还有购置的书籍电脑家具全数荒废。
自己会认同的东西,家乡越来越少人能理解了。而他们热衷的事物,我们只能付之呵呵。
或高调或低调,中学同学们找到了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低调的是在条件不错的前提下,父母安排进了某单位。见面了尴尬,不知该不该恭喜对方拿到工作,若真诚恭喜,聊起现状却像损人,若是敷衍,又显傲慢。能坦然相对的人太少,哪怕自己不想多,对方也要多想。
同一档的同学处境类似,不过我们是绝对少数。
加上前文所述,父母不懂我在做什么,不了解我当下的志趣,不了解我未来的愿景。去年父母试图为我安排相亲,对方是某局长女儿,“家里有五套房”。有意思吗?在当地结婚工作生子,小城市里那种稳定而乏味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我知道那不是。
灰溜溜回到上海。朋友们在这里。能理解我的人在这里。老板、同事、客户,学校社团小伙伴,还有师长、后辈们都在这里。
“家乡”日渐陌生,上海反而日渐熟悉。
柔奴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东坡与我拍手叫好,拍着拍着流出泪来。
4.
总的说一说吧。
忘记谁的分析了。北上广的房价是被毕业留下来的学生撑起来的,买房刚需来自我们这些毕业在上海工作的学生,而非丈母娘。
我们是到上海发展的主力。我们舍弃了过往,家乡舍弃了我们。
对于北京、广深或者二线城市来的同学而言,仍然存在退路,父母长辈在当地经营的人脉根深蒂固者尤是,回家发展比赴上海血拼要优雅得多。
某次出租车司机跟我神侃,我说我是青岛人(青岛算是我第二故乡?),他说,那你为什么不在青岛发展?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无法反驳。
但对于不满足这个条件的学生呢?
中国新一波的人口迁移很明显。欠发达地区移往发达地区,机会少的年轻人到的北上广寻找机会,寻找希望。是啊,迁移来的人们寻找的是希望,是未来
新开始研究中国人口的同学们翻开年鉴会发现,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举例,2010年湖南省常住人口65700762,户籍人口却是70780713;娄底市常住3784634人,户籍还多六十万,是4323502人。户籍多于常住,是因为原来在这里出生、成长的人都离开了。
我家乡的城市,280万/288万,与其他四线城市相比要好很多,人口净出走只有8万人。
再看看北上广的人口流入?
上海,23019196 / 14185160。流入一千万。
北京,19612368 / 12554049。流入七百万。
广东省,104320459 / 85024973。流入两千万。
如果说人们拼搏着进入大城市是为了寻找希望,那么涌进北上广的三千七百万人们,他们在家乡承受了多大的绝望。
北京,北京。
上海,上海。
5.
下个学期或者假期,我想出国去交流,去四处看看。身边很多同学都交流过,老师老板们也建议我去出国交流。
我当然有老师老板们希望我做的事,看看文化差异下怎么做生意,怎么管理组织。
但我也想了解一下,其他国家人们的希望在哪里,他们在他们的大城市里做些什么,是不是和我们有一样的无奈。
————————
141109  09:35
初稿写完是凌晨三点,刷完几百份数据上来刷的知乎,迷迷糊糊文笔不畅,还请诸位知友谅解……有空我会修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