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小白需要了解哪些考研常识?

[复制链接]
abc110 发表于 2023-8-30 18:49:24|来自:四川成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准备考研了,目前两眼一抹黑。想问下,有哪些需要考研新手了解的额常识?注:我不是问规划,是初试需要了解的考研常识。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萤火虫儿 发表于 2023-8-30 18:50:08|来自:四川成都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一万字不如看我一千字,真的够了。
字少事大,下面的1k字大家一定要耐心看完,与其他动辄几万字的文章相比,这篇文章可能是你看过的最简单、最易懂的考研入门文章。
1、如何才算考研上岸

考研包括初试复试,先参加初试并通过后才能进入复试,复试通过后才能被录取,录取名单公示或拿到录取通知书才算考研“上岸”。
2、考研考什么科目呢?

初试内容包括政治、英语一/二、数学或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政治和数学如下表,数学、英语和专业课考察内容是由你的专业和报考院校决定的,所以你需要先确定报考专业和院校。


3、你能报考哪些专业呢?

不是说你本科什么专业,考研就能报什么专业的。你的本科专业不一定有对应的研究生专业,你需要去这里查看你能报哪些专业,主要考虑与你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同时考虑报考选择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


4、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

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自己报考专硕还是学硕,也就是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二者区别主要如下图。如果不想读博,个人觉得专硕性价比更高,尤其是2年专硕


5、如何选择学校呢?【TODO:这里需要专门写一篇】

选择学校需要考虑地域、专业能力、院校实力、招生名额等,你需要做5步:
1、划定感兴趣的院校

点击这里,查询有哪些院校能招收你想报考专业的研究生。只有别人招生,你才能报考对吧。


2、筛选院校

在搜索结果中查看院校招生信息,主要关注院系所、学习方式、招生人数和考试范围。其中院系所代表地域,在大城市读书一般更利于职业发展;学习方式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直接选全日制,不用纠结二者什么差别;招生人数得看仔细了,名额太少不考虑。


考试范围重点研究,里面规定了你考什么科目,比如这个例子中需要考政治、英语一、数学一和计算机专业基础,是最难的考察搭配了。如果想要上岸容易一些,尽量选择英语二、数学二。


3、查看招生简章信息

就是一个几页的PDF文件,读一下就OK了,包括报考条件、初试、复试、调剂、学制、学费,可以在这里查询,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去官网查询。
A、报考条件:应届毕业生一般都满足;
B、初试:规定初试时间和类型(一般都是笔试);
C、复试:复试要求、分数计算方法和考试类型(笔试、面试、机试等);
D、调剂:后面再告诉你,这里你先不用管;
E、学制:就是要在学校学习几年的意思,2年最佳,一般3年;
F、学费:一般都是按年算,比如10000/年。

4、报录比

报录比就是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值,越大代表竞争越激烈。一般专业都在5以下,部分热门一点的在5-10,超级热门的估计就是10往上走了。查看方法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查不到也不用着急,一切都体现在复试线里。
哪里可以查到考研院校近些年的报录比?5、国家线和复试线

你只需要知道这2条线,国家线是国家划定的分数线,包括单科和总分;复试线是能够参与院校复试的线,也包括包括单科和总分,复试线一般大于等于国家线。
为了考上你的目标院校,那你的考研分数必须达到复试线才能参加复试,才有可能被录取。院校的复试线可以在这里这里查询,如果查询不到的话可以在院校官网查询。
经过上面的5步,你考虑地域、分数、名额、考试科目等条件基本上可以挑选出几所院校作为备选了。但是你现在还在了解考研的阶段,还不必现在就确定考哪个学校,具体选哪个可以看后面复习情况再决定。

补充:


1、A区/B区

将全国分成2个区,A区考试难度和分数线普遍比B区高,国家线也是B区比A区低几分。例如你报考北京的院校,那你就是A区考生,使用A区国家线;反之使用B区国家线。
A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陕西等21 省(市);
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10 省(区)。
2、调剂

没有通过复试线或者参加复试没有通过的同学可以参加调剂,从而调整到其他名额未满的院校。现在不用纠结,考研结束之后再研究也不迟
3、不得不说

一切都体现在分数中。无论是A区/B区、报录比、地域优势、学校优势,还是专业排名、名师效应,一切的好处都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毋庸置疑,越好的条件分数越高。

只要多看一眼,就能多学一点:

  • 如何学好英语?
  • 有哪些让你相见恨晚的记笔记方法?
  • 二本院校学生如何积极应对考研?
  • 考研复试简历上有哪些加分项?
ldf007 发表于 2023-8-30 18:50:24|来自:四川成都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开始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可能对考研的了解还比较碎片化,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考研初期要了解的基本常识,尽可能让大家全面的了解考研。
不必妖魔化考研,归根到底还是一门考试,依旧适用你过去的考试经验。


1、24考研全程时间线

「24考研」指的是在2024年研究生入学,你们将在2023年12月底参加初试,现在大三的同学,你们要参加的就是24考研。
考研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强化复习阶段、冲刺复习阶段,中间还会穿插着考试新大纲发布、考研报名、网上确认、打印准考证等重要时间节点,我给大家整理了考研全程的时间线,把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给大家标注好了。
(1)前期准备阶段:现在-2023年1月

【目标】了解常识、制定全年复习计划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了解考研常识,对考研的全貌有清晰的认识,缩小信息差。建议适当阅读经验贴,消化总结学长学姐的经验和教训,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规划。计划用不着很很细,做到以月为单位即可。
开始思考目标院校、决策考本专业还是要跨考(后面有详细的择校思路,往下看)
(2)基础复习阶段:2023年2-6月

【目标】调整进入复习状态、打牢基础
我的建议是寒假应当逐步进入基础阶段的备考了,寒假阶段不必设定饱和的复习计划,更重要的是调整节奏,进入复习状态,等到了大三下学期正式开学后立马进入复习状态。
这个阶段不要追求速度,只求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把基础概念真正搞清楚、弄明白,而不是似懂非懂,为强化阶段做好铺垫,俗话讲“慢慢来,比较快”。
基础阶段各学科复习思路和重心如下,供大家做参考:

  • 英语单词和长难句(语法)是基础,背3遍单词书(只背中高频单词即可),逐步切入阅读(用好老真题,04-09年真题),这个阶段不必在意阅读的正确率,重点是结合真题语境,背诵真题单词和提升长难句的拆解能力
  • 数学:结合考纲过一遍教材(高数->线代->概率,数二请自动忽略概率),高数建议一遍刷教材,一边刷基础班网课(武忠祥or汤家凤),线代和概率自己刷一遍教材就行,基础阶段没必要听网课。
  • 政治:无论考不考数学,在基础阶段完全没必要开始准备。
  • 专业课:考数学的同学基础阶段也不需要开始准备专业课,先在数学上狠下功夫。不考数学的同学,可以先把较难的那一门专业课学起来了。
总结来说,要考数学的,all in英语+数学,不考数学的,all in英语+其中一门较难的专业课。
看完之后是不是还有点蒙蒙的,很多同学问我有没有考研系统规划和高分经验的资料,我特意去找了一份免费的考研高分技巧公益讲座,比较比较适合想提前开始准备考研以及想要冲刺高分的同学。包含了考研院校资料包,考研政治、英语、数学的资料,还有社群服务,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打卡监督。
点击卡片免费参与,找到对的方法,离考研上岸更近一步~
(3)强化复习阶段:2023年7-9月

【目标】建立知识网络,总结题型提升做题能力
随着暑假的到来,考研的复习也步入到了强化复习阶段,也是考研最黄金的复习时间。这个阶段要着力把知识整合,从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整合成一张知识网。要总结题型,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能力,提升速度和正确率。
强化阶段各学科复习思路和重心如下,供大家做参考:

  • 英语:单词和长难句不能停,复习的重心调整到阅读,建议听课学习考研阅读解题的方法论,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拿到一道细节题该怎样应对,主旨题又该怎样去应对…
  • 数学:听强化班学习知识点、总结题型和思路,辅导书的每一道例题全部搞明白,同时大量的刷题、刷题还是刷题,高数建议听武忠祥or张宇,线代李永乐(1.5倍速),概率王式安or余炳森
  • 政治:直接倍速听强化班(完全不需要听基础班),听课的同时在《精讲精练》上做好笔记,听一章强化班,做一章肖秀荣1000题(听课顺序:马原->中特->近代史->思修)。不考数学的同学7月可以陆续开始准备了,要考数学或者专业课复习任务重的同学最晚9月也要开始了。
  • 专业课:过教材,建立知识框架,最好能搞到目标院校的PPT课件,虽然很多学校用的教材都是一样的,但是考试的重点和方向上还有特点。
(4)考研新大纲发布:2023年9月中旬

【目标】关注新大纲新增和删减的知识点
新增的知识点必然是考试重点,我想没必要做过多解释。但是也没必要自己去买一本考试大纲解析来看,几百页的书也抓不到重点。考研机构的老师会给你总结好变动的知识点,对照着学习就完事了。
另外说一句,考研大纲整体还是比较稳定的,不要被营销出来的大纲变动焦虑影响到复习节奏。数学21年大纲刚变动过,极大概率几年内不会再有实质性的变动,英语每年都是很小的变动。
(5)目标院校招生简章发布:2023年9月中旬

【目标】关注报考学校专业的招生人数变动、做最后确认
2022年9月考研“缩招”冲上了热搜,引起了热议,准确来说部分学校把更多的名额给了推免,在总名额不变的情况下,那么统考的名额自然就少了。
对择校的两个小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采纳。一是要关注目标院校专业过去3年招生的人数变化和推免比例变化(推免率提高是趋势,会挤占统考的名额);二是前期定目标院校时,设定一主一辅两个目标,以防到了9月快报名的时候统考指标腰斩的悲剧。备胎学校最好是和首选学校公共课和专业课一致的学校,一旦有变动,可以灵活调整。
(6)考研报名:2023年9-10月

尽早报名,不少地区报名完成即可明确具体考试地点的。一旦明确下来,那么赶紧预定初试考试的酒店。不要犹豫不要犹豫,一犹豫可能就没了…
(7)冲刺复习阶段:2023年10-12月

【目标】查漏补缺、适当模考,进入考试状态
进入10月,意味着考研进入到了冲刺复习阶段,随着考试的逼近,是最容易焦虑和崩溃的阶段,摆脱焦虑最好的方式是停止胡思乱想,用知识填满大脑。

  • 英语:同样的单词不能停,二刷/三刷阅读,重心逐渐调整到作文,同时兼顾新题型/翻译/完形填空。作文性价比最高的复习方法是听课总结框架和语料,可以听石雷鹏or潘赟
  • 数学:进入刷真题和模拟题的阶段,每两天一套真题/模拟题,前一天模考,后一天订正,错误的题型回到强化阶段的讲义“补缺”
  • 政治:11月底前搞定选择题,自己总结和归纳知识点,二刷《1000题》;到了12月开始背诵《肖四》
  • 专业课:尽可能多的搜集真题,围绕历年真题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
(8)网上确认:2023年11月上旬

网上确认没什么好说的,别忘了确认就行。每年都有人把网上确认给忘了,我建议拿出手机提前给自己记一个日程提醒,比如2023年11月1日这一天。
(9)打印准考证:2023年12月中旬

一般为考前10天开放打印准考证,建议多打印几份,万一考试的时候丢了很麻烦。
(10)初试:2023年12月23-24日

初试在每年12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举行,具体各科目的时间如下,大家在冲刺阶段模考的时候可以参考正式考试的时间,养成生物钟。

  • 周六上午(8点半-11点半):政治or管理类联考综合
  • 周六下午(2点-5点):英语
  • 周日上午(8点半-11点半):业务课一(数学或者专业课一)
  • 周日下午(2点-5点):业务课二(专业课)
(11)复试准备:2024年1-3月

【目标】提前准备简历、了解复试常识,准备口语和专业课
对很多同学来说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面试,习惯笔试的大家对面试这种形式很陌生。
复试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充分了解复试的考查形式,可以找目标学校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请教和咨询,能少走很多弯路。二是要充分的模考,自己给自己模考,和身边同学互相抽题模考,找找被面试的感觉。
现阶段知道有复试这么个东西就行,不太过多的了解。后面学长会出详细的复试攻略,现在大家all in初试的备考就行,等初试结束之后再考虑准备复试。
(12)初试成绩发布:2024年2月中下旬

提前帮大家查了下,24年除夕是2月9日,想必会在过完年之后再出成绩。
不管怎样,至少能先过个安稳的年(bushi
(13)国家线和院校线发布:2024年3月中旬

3月中旬,国家线和院校线陆续公布,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布复试名单。
(14)复试:2024年3月下旬起陆续开始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年大概率还会是线上复试的形式。
(15)调剂:2024年4月

(16)拟录取:2024年4月下旬起

在2024年春天,经过一年的努力和付出,迎来收获。
(17)寄送录取通知书:2024年6月

在6月,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考研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话,开启新的旅程。


2、学硕和专硕的选择

先下结论:如果有考虑将来读博,那么更建议选择学硕,将来读博选择的自由度更高;如果硕士毕业直接工作,不太需要纠结学硕或者专硕,在就业的时候不会有影响,怎么容易考怎么来
除了医学等学科外,整体还是专硕要简单一些,而且官方也明确表态了,专硕是未来的主流(到2025年,专硕占比要达到2/3)。而且学硕的推免占比逐年创新高,留给统考的名额越来越少。
具体在考研期间和将来读研期间的差异,可以看这个表格,里面有详细的对比。


3、考研和高考的区别

抛开考研还需要准备复试的差异不谈,考研和高考的差异还是不少的,要摆脱高考的复习思维惯性。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高考的时候,你的老师是教练,你是运动员,分工明确,你按照教练的要求认真执行就好了,动作不规范有教练给你指出来,有困难教练会帮你,甚至还会给你加油打气,告诉你咬咬牙,到了大学就好了(bushi
考研的时候,没有了教练,你既要当运动员,又要当自己的教练。需要自己去指定复习计划,不断调整复习方法,需要自己鞭策自己…
4、英语一vs英语二

总的来说英语一的难度要比英语二大(英一的平均分大概48分,英二则为53分),差别有但不大,最大的差别在大作文和翻译,其他的差别真不大。
英语一(100分):仔细阅读(4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新题型(10分)+完形(10分)+翻译(10分)
英语二(100分):仔细阅读(40分)+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分)+新题型(10分)+完形(10分)+翻译(15分)


5、数学一vs数学二vs数学三

理工类考数一或数二,经济和管理类考数三。综合试卷本身的难度和复习难度而言,数一>数三>数二
考研数学(150分)=选择题(10题*5分=50分)+填空题(6题*5分=30分)+解答题(6题,共70分)


6、评估考研学校时要考虑的因素

择校为什么难,难就难在综合性的评估,既要综合评估学校的难度,还要评估自己的实力,才能真正选出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先说评估目标院校难度要考虑的因素,分别是学校属性、报录比、复试比、分数线和专业课。
我做了一张表格,大家在具体择校实践时,也可以把学校的信息一一列出来,再逐步对比,目标学校是比较出来的。



  • 学校属性学校所在地区对报考的难度以及将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影响,偏文科专业更看重学校层次,偏理工类专业学校层次和学科排名55开
  • 报录比(报考人数/统考名额):既要关注报录比,也要关注统考名额的绝对值,只招1~-2人要慎重
  • 复试比(复试人数/统考名额):复试比越大,说明越爱养鱼,大概率不会是一所保护一志愿的学校
  • 分数线:关注3条线,分别是学校线、专业线和录取线(录取的最低分),分数线的具体说明可以看【第8点】
  • 专业课:要关注专业课考几门,资料是否好搜集,找学长学姐了解是否有压分等等。
7、评估自身实力的方法

参考自己本科学校的学长学姐,先看看过去3年左右时间他们研究生院校的层次(客观因素),再加上你自己的实力和野心(主观因素)进行调整,就是你的目标院校等级。
接下来,我教你怎么量化评估自己的实力以及适合的目标学校层次。
我把学校和专业大致分成6个等级:


根据实际情况评估是ok还是ko


如果能拿到4个ok,可以冲刺第一级;
如果能拿到3个ok,建议选择第二级;
如果能拿到2个ok,建议选择第三级;
如果能拿到1个ok,建议选择第四级;
如果能拿到0个ok,建议选择第五级
8、考研的4条线



9、什么是自划线院校

自划线院校是学校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自行划定学校分数线,不需要参考国家线,具备自主划线资格。多年前出现过自划线低于国家线的情况,最近几年未出现过,也就是说自划线≥国家线
自划线院校一共有34所,全都是985。


10、一区和二区是什么

一区和二区的由来是因为国家线分为A类和B类,一区的考生适用A类分数线,二区的考生适用B类分数线。同学科门类的国家线总分线,B类分数线要比A类分数线低10分。


1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区别是什么?


  • 考试形式: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一样,也需要参加统考,采用同样的试卷,都需要参加初试和复试,择优录取
  • 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是双证,非全日制的毕业证书上会标记「非全日制」字样
  • 培养方式:全日制采用全脱产的形式,周一到周五得上课或者在实验室“搬砖”,996是不少全日制研究生的常态;非全日制则是利用周末的时间集中上课
  • 毕业要求:采用同样的毕业要求,具体可以阅读各学校的培养方案
  • 学费:全日制的相对便宜,普遍在8000-10000元/年,部分专硕的学费较贵除外;非全日制的学费普遍要贵一些
  • 奖学金和补贴:全日制可以享受奖学金和相应的补贴,非全日制一般没有
  • 认可度:非全日制的认可度至今还存在争议,目前为止非全日制的认可度要远低于全日制。如果你是应届生,读研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那么请暂时不要考虑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适合在职场工作多年、遇到瓶颈的在职人员,或是已经找到工作的应届生、想进一步深造提升实力。
12、复试考什么?

以前线下复试的时候,复试分为笔试+面试,后来采用线上复试后,只有面试了,笔试的内容被揉到面试中进行考察。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复试形式都不尽相同,大概会有以下模块:英文自我介绍及老师英文提问、抽题及回答、老师中文提问、考生PPT展示等等。


13、什么是三跨?

三跨指的是跨学校、跨专业和跨地区。
跨地区我个人认为没啥,适当跨一跨学校也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跨专业要考虑清楚
14、什么是报录比?

报录比顾名思义,就是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值,这个值越大,意味着竞争也就越激烈。
举个例子,某校某专业当年的报考人数是400人,录取人数是75人,那么报录比就是5.33:1,略高于大盘的报录比(4.5:1)。
15、什么是复试比?

复试比就是进入复试的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值,这个值越大,意味着复试的刷人比例越大,复试的空间越大。
1.5:1以下的复试比算是比较温和的,如果远大于这个值,那么得掂量掂量了。
16、考研的网课和资料该怎么搜集?

关于怎样搜集资源,学长写过一篇5000字的干货回答,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9458729/answer/2308801587" data-image="http://pic3.zhimg.com/v2-9ec1adbdbe455cc3be45c13c16198dd2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2484" data-image-height="1792" class="internal">我现在是大三准备考研了,想问问你们网课都在哪里弄的?
lygcss 发表于 2023-8-30 18:51:12|来自:四川成都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一、考研相关的重要时间节点及详细解读
二、专硕、学硕、非全日制
三、国家线、院校线、单科线、A区、B区
四、考研数学复习规划
五、关于考研英语
六、跨考该如何选择专业
七、定向研究生与非定向研究生
八、援藏计划
九、考研必备的八个网站
十、获取考研的核心信息
十一、考研院校黑名单
十二、考研调剂
十三、提前联系导师
十四、结语
前言

考研是考验你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答题的能力,更是考研你搜集信息的能力。考得好不代表最后一定上岸的院校就好,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往往是最重要的。不少同学在考研初期都忽略了考前对目标院校相关信息的收集以及咨询,仅仅是认为自己想考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没有经过任何调查就开始埋头苦干,实际上这样往往是效率最低下的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只有充分了解并搜集相关的信息,再加上自己勤奋努力和高效的复习,才有可能成功上岸
答主背景:
考研数学教师,线上线下共指导过近百名考生的考研数学全程备考,并负责向考生提供考研咨询等事务
全文约10,000字,涵盖从大家准备考研到考研结束这一年的时间里可能会遇到/需要注意的所有问题以及问题解答
整理所有内容花费答主整整一周的时间,强烈建议大家收藏本文;如果你认为本文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只要是有意义的问题我都会进行回复并补充在本文中
感谢大家的支持!
以下是正文部分:


一、考研相关的重要时间节点及详细解读

这里以21考研为例进行说明



一般来说,考数学的专业,业务课一都是数学,业务课二是专业课。不考数学的专业,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都是专业课(部分专业只考一门专业课,满分300分)


以下文字部分的内容为以上两张图片内容的具体说明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 5月中旬
此时,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召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次工作会议暨大纲修订预备会议,目的是总结分析上一年阅卷情况,讨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修订方案
注意:考生需要密切关注上届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线信息、复试和调剂信息,尤其是你比较感兴趣的学校或专业的分数线及录取信息,一般而言,学校近三年的分数线和录取信息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从中你可以总结出录取规律


  • 6月中旬
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次工作会议暨大纲修订正式会议,邀请政治、英语、数学以及各统考专业课学科专家正式讨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修订方案,并开展大纲具体修订工作


  • 7月下旬-8月中旬
教育部定制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全国各研招机构根据教育部当年的招生要求和本机构上一年度的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上报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含保送生名额)。 教育部汇总各研招机构计划,制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注意:这个阶段正好是大家放暑假的时候,考生必须要记住的是,暑假的两个月对考研很重要!这是极少有的一段完整的、没有学校上课干扰的自己复试的时间,它一定程度上能决定整个考研复习的成败


  • 8月下旬-9月上旬
全国招生简章正式公布
各研招机构根据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简章要求公布本机构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
注意:在备考阶段切记不要每天只是一味的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确实很投入,很用功,但这不是一种科学、灵活的用功方式。考研备考很需要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信息的同享和沟通。时刻要保证自己没有偏离正确的大方向,自己的阶段指导方针是正确的符合时势的


  • 9月中上旬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正式发行
政治、英语、数学及部分统考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陆续出版发行,这只是一般参考时间,具体每年会有一些变动
注意:每年都有同学因为不重视考试大纲而吃亏,有些同学认为只要学好自己手头的公共课和专业课书籍就可以了,其实则不然,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是对考研整体范围的一个划定和考试内容的解释说明,吃透考试大纲,就可以省很多力,对于大纲不要求或要求很低的范围,同学们可以相对的放松


  • 9月下旬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预报名
注意:网上报名看起来简单,可以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不少专业性的疑问。每一项信息该如何填写,保证填写正确无误这是最关键的。比如考生类别、考试方式、户口、档案所在地等等这些重要信息的填写,建议大家在填写前上网搜索一下相关内容,咨询一下师兄师姐或者相关老师。落实清楚了再填写,千万不要因为着急往上写而导致出错




  • 10月中旬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正式报名
注意:这一阶段考生需要关注的事情是比较多的,如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请大家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大家一定不要忘了报名,不然白白付出了这么久努力


  • 11月中旬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现场确认
注意: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确认;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考生按规定交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交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到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照相)


  • 11月下旬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非统考专业课命题工作正式开展,各个研招单位自主命制该硕士生招生点的专业课试题
注意:保持好自己的学习状态,不要被其他国考、找工作什么的干扰


  • 12月中上旬
考生需要及时关注打印准考证等事项
一定要和同学小伙伴保持联系,互相分享最新消息


  • 12月下旬
该阶段考生需要调整作息时间、平和心态、全力以赴考试
注意:这里要告诫大家,考试前一天千万不要再熬夜看书了。考研对于每位考生来说都是复习不完的,因为当你复习的越多,知识面越广,就会发现自己未知的东西也越多。考前你需要的是自信,相信自己之前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每年都有不少很“勤奋”的同学,因为考试前一天熬夜背题,结果没有休息好,第二天考试状态极差,导致连正常水平都没有发挥出来
考试时间安排(以21考研为例):
12月26日 08:30-11:30 政治
12月26日 14:00-17:00 英语
12月27日 08:30-11:30 业务课一
12月27日 14:00-17:00 业务课二
一般来说,考数学的专业,业务课一都是数学,业务课二是专业课
不考数学的专业,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都是专业课(部分专业只考一门专业课,满分300分)


  • 考研初试后
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阅卷开始,北京地区首先开始阅卷,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北京地区阅卷情况制定阅卷标准全国范围内进行阅卷


  • 下一年春季
各院校将公布考生分数,考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网络等途径查询自己的考分。该阶段考生需要注意,在查分后,如有分数上的疑问、立刻申请分数信息核对。根据周围同学的分数和今年总体平均分数预测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分数线


  • 2月中旬
34所自定义分数线的研究生招生单位陆续公布自己的复试分线
考生需要及时核实自己是否通过复试分数线准备复试或者调剂


  • 3月初
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国家按照13大学科门类,对一类、二类地区以及单独考试和特殊专业考试进行复试分数线划分。该阶段考生需要密切关注分数线的公布情况核实自己是否通过复试分数线
国家线是最低标准,只有过了国家线才有机会参加复试和调剂。考研有34所大学单独划线,除此之外,个别热门院校由于过线人数过多,可能也会有自己的划线标准


  • 3月中下旬
全国各研招单位复试工作陆续进行
国家线公布之后,调剂工作开始。招生单位应及时发布生源余缺信息,符合教育部调剂规定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登录调剂志愿,招生单位遴选出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并通知考生复试,招生单位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复试,并将复试结果通知考生,接收调剂生的招生单位向第一志愿单位发函调考试档案,做最后审核,确定是否拟录取


  • 4月-5月
体检
考生复试时应按招生单位规定到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格检查。每个学校情况不同,体检也会与学校复试同时进行
该阶段考生需要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确保顺利通过体检。研究生入学体检和高考时的体检类似,从体检项目和要求上基本一致


  • 4月-5月
(根据学校情况)
政审招生院校对档案审查,包括组织关系。同时要求填写政审表格,保管档案的单位、学校、人才中心或者居委会的盖章
该阶段考生需要及时办理所要求事项,态度上要积极主动
招生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


二、专硕、学硕、非全日制



  • 专硕与学硕的区别
1.培养目标:学硕偏重科研方面,而专硕偏重实际应用方面
2.培养方式:学硕强调理论学习,专硕强调实践能力
3.考试内容:学硕为英一和数一/数二,专硕为英二和数三
4.考试难度:学硕的考试难度一般大于专硕的考试难度
5.学费学制:学硕学习年限长(三年)且学费相对较低(8000/年),专硕学习年限短(两年)且学费相对较高(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6.读博难度:学硕读博较为容易(可以直博),专硕需要考博
7.调剂难度:学硕可以调剂学硕和专硕,专硕只能调剂专硕
8.毕业难度:学硕毕业论文要求较高,专硕要求较低但通常要求毕业实习
9.导师差异:学硕一般只有一个导师,而专硕一般为“双导师制”
10.考取难度:学硕更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学术创新能力,所以更偏向于招收推免生(即保研),这也就意味着学硕留给非保研生的名额会相对较少。但也不能说专硕就一定比学硕好考,因为大部分人都愿意去考好考的,所以学硕难考就导致了大家会更偏向去考专硕,从而两者之间的考取难度会达到一个所谓的“平衡”,最终选择权还在于考生自己
11.求职认可:两者没有区别,认可度基本一致
总结:
1.如果你考研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么专硕对你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专硕是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的,会比较注重实践方面的内容,研一以专业课程为主,研二及以后大部分专业会参加实习,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就业做准备
2.如果你对科研比较感兴趣且以后有读博的打算,那么你可以优先考虑学硕。学硕注重理论研究,并且有直博的机会,相对于专硕来讲读博更为容易,研一以专业课程为主,研二及以后大部分专业都会开始搞科研发论文(学硕可以在研二时申请直博,而专硕需要拿到毕业证之后才可以申请)
3.一般来讲,学硕的考取难度是要大于专硕的考取难度
个别学校的专硕是不提供宿舍(资料来自院校招生简章以及同学反馈):
1.南京大学(所有专业的专硕都不提供宿舍)
2.北京大学(所有专业的专硕都不提供宿舍,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提供宿舍)
3.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不提供宿舍)
4.南开大学(只面向非应届生招生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律不提供住宿,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等)
5.复旦大学(所有专业的专硕都不提供宿舍)
6.华中科技大学(研一提供宿舍,研二研三不提供)
7.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不提供宿舍)


  • 非全日制研究生介绍
目前的考研学科中,学硕基本上都是全日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 -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重点:非脱产学习

在职研究生是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是在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不脱产或半脱产,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系列。2017年起,研究生分为两种:双证学历教育统招研究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习形式)、以及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学生(单证在职研究生)
其中单证在职学位研究生包括: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现已取消)、同等学力申硕,这两种只有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但没有研究生学历(获得研究生学历必须参加全国统考)。教育部言网指出, 16年后在校研究生、授予学位数包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两种学习形式(双证)。而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单证)不属于学历教育
现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 其实是不同于以往的在职研究生。以往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书,即所谓的单证。而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诞生,其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是双证书培养模式
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统招统分计划。原有单证在职研究生取消,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设立。非全日制研究生列入国家统考,和全日制研究生统一划线,同样录取、培养和毕业要求,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两者的学历类型同为普通高等教育,而非全日制仅指学习方式,非学历的类型
简单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式的一种,传统理解上的在职研究生包含非全日制研究生


  • 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异同
不同之处
1.毕业证书不同。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即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所获得的毕业证书标有「非全日制」字样
2.培养方案不同。全日制是全脱产学习, 全日制授课,一般提供住宿,户口档案可转入学校。非全日制是非脱产学习,集中上课,主要利用双休日和假期教学,学校一般不提供住宿,户口档案不转入学校
3.学费不同。全日制学费低,非全日制较高,基本上都过万, 4万、6万、有的专业(如MBA)甚至一年交十几万、几十万不等
4.招生对象不同。非全日制主要面向一定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在职人员,定向培养。全日制主要是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非定向培养
5.奖学金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基本上没有奖学金;全日制研究生有奖学金,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符合国家奖学金申请条件者可获得20000元/年( 具体申请条件需查看院校官网)。当然部分院校为了吸引生源完成非全日制招生,也有提供部分奖学金名额
相同之处
1.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和考试的时间是一样的,都是每年10月份统一报名,12月份参考统考初试。录取原则都是按照统考国家统一分数线进行录取工作
2.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3.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同,坚持同-标准,保证同等质量
4.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
非全日制研究生除了学费较高、学制较长以外,它的社会认可度相对于全日制研究生来讲还是要低一些的,但是国家近些年一直在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出来相关的政策,目的是提高其社会认可度
自2016年教育部发布新政策之后,就提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难度,这也使得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呈现上升的趋势。2020年4月,教育部联合发文,进一步强调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同时,人民日报发文呼吁全日制学历与非全日制学历一律同等对待,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由此可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在不断提升,政策层面也一直在关注非全日制学历的就业问题
同时,非全日制也存在着优势,比如非全日制的学习时间比较灵活,可以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一边在职场历练的同时, 一边在学校钻研专业知识;还可以结交人群,拓展人脉。没有什么是绝对值得或不值得的,只要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改善自己的就业前景,那无论报考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成功录取后回头看,就会发现都是很好的选择


  • 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如何选择
对于本科应届生来说,第一选择当然是报考全日制研究生
而在调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全日制没有调剂名额,只能调剂到非全日制的情况,那就需要进一步考虑,从自己的读研动机出发,好好思考一下未来的人生规划:如果是有学术研究的志向, 未来想读博深造,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提升学术成就而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未来想要进入体制内工作,那全日制仍是更好的选择;如果读研更纯粹是为了工作门槛,那可以考虑调剂到非全日制,并慎重选择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
对于已经在职工作的同学来说,想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与全日制相比,非全日制的学习时间比较灵活,可以与工作同时进行。在新政策发布之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那对于在职工作的同学来说,考取非全日制研究生,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又可以拿到硕士学位,提升学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选择, 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出发,参考上文中所解析的两者之间的异同,综合考虑自己的考研目的、未来就业规划、报考难度、经济条件等因素来慎重选择

不同院校的招生要求是不同的,具体请以自己所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为标准进行选择


三、国家线、院校线、单科线、A区、B区



  • 国家线是指考生进入复试或调剂的最低要求
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注意这个分区是指考生目标院校所在地,而不是指考生所在地)
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考研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对应一区,分数线最高;而B类对应二区,分数线略低;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
一般来讲,A区的改卷会比B区严一些,所以这几分的分数线差基本会通过改卷补回来


  • 院校线这里一般指34所自主划线院校自己所划定的分数线,广义上来讲就是指学校以及学院的分数线。同理,如果你想上这34所院校的研究生,你必须过了这条线才可能会有资格;一般情况下,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划线都会比国家线要高,且为了给国家线一个参考,一般也会比国家线公布得要早
这34所自主划线高校分别是: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复旦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四川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大学
兰州大学
重庆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武汉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南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湖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同济大学


  • 单科线是指英语、数学、政治的分数线,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不仅要求总分要过国家线(或院校线),每一科也必须过相应的单科线


四、关于考研数学

前言

作为一名辅导过无数名学生考研数学的人,在看这篇复习规划之前我建议同学们在选择院校以及专业的时候好好想一想自己要不要考数学,如果你认为自己实在学不好数学,那么你可以选择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

  • 如果想知道有哪些不考数学的专业以及不知道自己考数几的同学,请看下面第一篇文章
  • 想知道考研数一、数二、数三分别考什么的同学,请看下面第二篇文章
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一、二、三一般适应的专业【考研数学】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大纲(数学一)
市面上考研数学的复习攻略已经是不胜枚举了,如果要把考研数学高分的经验简单概括出来的话,正式开始之前那么我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1.重视真题,它会告诉你考什么
2.重视错题,它是使你进步的捷径
3.用什么复习资料不是最重要的,市面上流行的资料大多都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最重要的是你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事实上,我认为大部分同学都无法同时做到上述三点,它们看起来简单,但是实践起来却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尤其是第二点)
首先我想说明一个观点:我相信不论什么基础的同学,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总结+重视错题,考研数学拿到110+的保底成绩是很轻松的
120分可以算得上考研数学的一个分水岭,成绩>120可以称得上高分,可能你看多了所谓“学长学姐”的经验贴觉得数学130+甚至是140+才是高分,这不过是幸存者偏差而已



2015-2019考研数学平均分

以下正文

1.到底需不需要看教材?教材应该怎么看?

先说结论:我认为需要看教材,你可能会问我:好多学长学姐的攻略里面都说不需要看教材的呀,为什么到你这里就要看了呢?先别着急,下面我给大家慢慢分析
我始终强调,个例不能代表整体,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思路不尽相同,我这里只是告诉你一般情况下怎么做最好,剩下的需要你自己来选择
根据我这几年给学生答疑的角度来看,很多同学问的问题在课本上都能找到答案,而且课本上的总结和方法往往是最精炼的
(i)针对复习开始比较早的同学,我建议你把数学教材好好的看一遍(不论基础好坏)。前期的时间相当充裕,你大可以拿出1-2个月的时间来慢慢的把课本上每一页的内容消化完全,这对你后期刷考研资料有很大的帮助,而且熟悉课本以后查找相应的知识点也方便很多
怎么算复习开始比较早呢?我的理解就是:如果你基础很好,明年三月份之前都可以算是早;但如果你基础很差,可能明年寒假之前才能算是早
(ii)针对复习开始比较晚的同学,我建议你结合着课程有选择性的复习教材内容(网上有很多针对考研讲解同济课本的视频,推荐大家看一看),在复习之前先把考纲上没有的内容划掉,争取用1个月以内的时间把教材过一遍,打下基础
非常不建议大家做这个“复习开始比较晚的同学”,往年的经验告诉我复习开始的晚到了后期会很被动,尤其是9月以后还要着重开始准备政治和专业课的备考
(iii)那么,看教材的时候,有哪些章节是重点呢?以高数为例,这里指出两个最关键的地方——①上册的不定积分,教材里的所有例题和习题,值得全部刷完 ②下册的多元函数积分学,教材里的所有例题和习题,值得全部刷完
尤其是下册的多元函数积分学,你要是把教材题目全部搞定的话,考研中这一节的问题也就不大了

2.教材推荐

(i)高等数学这门课推荐大家使用同济第七版《高等数学》教材
你可能在知乎或者其他地方看到很多人抱怨这本书编的不好,很多地方都没有讲清楚,说白了就是“晦涩难懂”,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这本书已经很照顾同学们的基础了,如果你觉得这本教材看不懂,你可能更多的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
我写过这么一个回答,如果你觉得这本书出的很烂,那么最可能有两个原因:
1.你学的太好了
2.你学的太差了
同济教材里确实有一些考研不考的内容,这些个部分自己根据考纲划掉即可
如果你怕看了太多考试不考的内容,那我给同学们几个建议
1.所有涉及到了极限定义的定理和证明,你都跳过
2.所有打星号的章节,你都跳过
3.教材的第一章里涉及到太多极限定义,所以你实在看不下去就跳过《极限与连续》这一章,甚至《导数与微分的计算》这一章也可以跳过,这两章你看视频就行了。教材从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开始看即可
(ii)线性代数说实话。。。同济第六版这本教材确实编的让人一言难尽,但是在国内也很难找到类似的针对考研复习的替代品
线性代数如果课本看不下去就跟着复习全书和课程走就行了,考研的同学时间紧张,这本书不看个2-3遍很难搞懂他在说什么(有时间的同学可以看一下)
(iii)概率论推荐大家用浙大第四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无需多言,这本书的思路还是挺清晰的

3.教辅推荐(习题类)

(i)汤家凤《接力题典1800题》
这本书可以说是考研最经典的教辅之一了,比较适合基础阶段的练习;缺点是题目数量巨大,题目重复率较高。如果你跟着汤家凤老师的课程的话,这本书还是有必要买来做一下的,因为他的课程上会讲很多这本书上的习题
这本书分为基础篇和强化篇,建议数学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同学可以考虑用这本资料,整体难度比较适中,可以为后期的强化阶段打下基础
如果你不知道哪本习题集适合你,那么买这本书或许是最稳妥的选择



(ii)张宇《1000题》
这本书适合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因为这本书题目整体难度偏高(有一小部分题是数学竞赛题目改编而来),适合已经打好基础的同学来使用的,整体评价也是很高的一本书
如果你对数学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建议不要死磕这上面的一小部分难题,把大多数中难题做好就没有问题了
为什么要做真题呢?当你被难题打击的没有自信的时候,看一看真题在这个专题是怎么考察的,了解一下考试的真实难度。因为有的教辅个别题目难度过大,远超考研的难度要求,这种题目只适合追求高分的同学来钻研
相较于《1800题》,这本书还有两个明显的优点
1.《1000题》的习题是经过精心分类的,同一题型全部聚集在一起,学生做起来更有目的性
2.《1000题》的解析更加用心,尤其是一些经典题目下的注释,让人受益匪浅


(iii)李永乐《660题》
这本书的特点也比较明显,就是只有小题没有大题,但是很适合做专项训练来使用,提高选填正确率,非常适合基础阶段完成之后(即强化阶段)用来做补充练习
这本书很多题目都可以“小题大做”,个人来讲还是比较推荐这本书的
基础不好的学生,或者说对概念不重视的学生,《660题》的选择题你能错一大半,但是这恰好说明它精准地命中了你的知识盲区,千万不要被《660题》的选择题打击了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660题》的全称虽然叫做《基础过关660题》,但是不建议同学们在前期做它,因为它其实并不基础。个人建议是,先完成基础阶段的复习,再用《660题》的选择题来提升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IV)李林《880题》
这本书难度贴近考研真题,介于《1800题》和《1000题》之间,适合基础阶段之后使用(即强化阶段)
另外,排版精美也是这本书的特点,它的排版看着就让人感觉很舒服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基础阶段本身就不适合大量刷题,强化阶段有的是时间给你刷


关于李永乐《660题》和李林《880题》更详细的特点分析,可以看我的这篇回答:

李林880和李永乐660哪个更值得做,性价比更高啊?57 赞同 · 5 评论回答

搭配推荐:
1.前期做汤家凤的《1800题》的基础篇(《1800题》不建议全做,这本书用来打基础即可)
2.强化阶段做张宇的《1000题》
3.在刷模拟卷之前做一下李永乐的《660题》
4.这三本书做完之后其实已经足够你达到参加考试甚至是高分的水平了,如果你觉得还有问题,请你务必反思一下我在“前言”部分说的三点建议你有没有真正的做到
5.这个“搭配推荐”仅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不代表你用这个组合就是最好的,我只是结合我的经验给出一个能对大多数人适用方案
6.课程应尽量与书籍一致,因为大多数老师讲课的时候都喜欢讲自己编写的书

4.教辅推荐(讲解类)

(i)李永乐王式安《考研数学复习全书》
这本书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改版,书中的每道题目都是相当的经典,每道题目的解答之前,都有相应的“解题思路分析”,这些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
这个系列分为基础篇和综合提高篇两本书。基础篇就相当于是教材一样,如果前期你的基础已经打好,可以直接看综合提高篇这本书;如果数学你开始的比较晚,那么你可以结合基础篇这本书来复习教材上的知识点,这样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
并且,有些题目后面还指出了容易犯的经典错误,可谓是一针见血,多年的教学+命题经验,使得编者对学生常犯的错误了如指掌
注意:复习全书就意味着这本书里高数、线代、概率论三科都包含了


(ii)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武忠祥《高等数学辅导讲义》
这俩老师是一个团队的,所以放一块写
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在考研界还是普遍被认可的,这本书的质量也是非常高,在线性代数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这本书我还是比较推荐的(几乎是必备的)
而《高等数学辅导讲义》的质量我认为可以跟《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相当,也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一本书
其实李永乐团队也有《概率统计辅导讲义》,但是这本书的内容我认为是没法跟高数和线代的内容相媲美的,所以这本书我不是很推荐
可能有同学会问,为什么上面李永乐团队出了一本复习全书,然后又把三个科目分别出了一本?这个问题我也没法解答,但是如果让我推荐的话我会更偏向于拆开的三本书,尤其是《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iii)张宇《考研数学36讲》
《考研数学36讲》=《高数18讲》+《线代9讲》+《概率9讲》
我这里比较推荐《高数18讲》这本书,张宇团队的书的特点就是比较适合基础好的同学,但是这本书相对于前面介绍的几本来说,知识点覆盖没有那么全面,但是又比较适合拔高
而张宇团队的《线代9讲》和《概率9讲》在众多同类教材里面表现的并不是十分出色,所以这里就不推荐这两本书了,这并不代表它们不好,只是有更好的选择


(IV)李正元《考研数学复习全书》
基础较差/一般的同学可以把本书看做一个锦上添花的选择,即大家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可以先忽略这本书,把考研数学分为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来选择自己用的书,如果最后学有余力的话可以再买这本书做一做
这本书的整体难度相比于上面推荐的几本书是比较大的,如果你的基础很好,那么我推荐你可以早一点入手这本书


(V)汤家凤《高等数学辅导讲义》
汤家凤老师的书普遍偏重基础,这本书也不例外
本书几乎没有任何偏题怪题,整体难度还是比较偏向考研难度的,很适合程度较差和程度中等的同学使用
考研数学绝大部分题是基础题和中难题,而难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大家务必要重视基础,不要眼高手低,光做难题
即便是基础非常好的同学我也不建议你一头扎进难题堆里面去,尤其是在临近考研的时候,还是要回归基础,保证正确率


(VI)余炳森《概率论辅导讲义》
这本书没什么说的,其实讲概率论的老师我认为区别都不是很大,我建议大家都去听听这些老师讲的课,你喜欢哪个老师讲的课,你就买哪个老师出的书
当然如果让我推荐的话,我就推荐这本余炳森老师编写的《概率论辅导讲义》



搭配推荐:
1.线代部分选择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2.高数部分选择汤家凤的《高等数学辅导讲义》/武忠祥的《高等数学辅导讲义》+以上推荐的含高数的任意一本,不论你考数几,高数部分都是最重要的,所以这里建议大家购买2本不同的教材来结合着做
3.概率论部分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编写的教材,建议大家一定要自己去听听每个老师的课,光听我以及学长学姐写的经验贴是没有实质性的用处的,因为每个人喜欢的讲课风格不一样,学长学姐强烈推荐的你也不一定就适合
4.这个“搭配推荐”仅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不代表你用这个组合就是最好的,我只是结合我的经验给出一个能对大多数人适用方案

5.全年复习时间规划

首先每天的作息还有学习时间安排我就不说了,这个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说了也没用
作为一个要考研的人,你心里应该有点规划了,不要再每天熬夜打游戏刷剧了,尽量不要浪费时间,每学一段时间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现在放纵自己,考完研流的泪就是你复习的时候脑子进的水
也不是说你每天一定要学够多少个小时,最起码你要有自己的计划,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好就算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了
下面说点有用的东西
持续更新中
持续更新中
持续更新中
持续更新中
持续更新中
持续更新中
(需要答疑的同学可以看我的付费咨询简介)


五、关于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相对于考研数学而言,往往并不是我们选择院校和专业的重点考虑对象,下面就考研英语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

  • 关注报考的专业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因为英语一的难度大于英语二,所以在选择院校及相关专业的时候这一点需要作为考虑的一个因素
  • 报考的院校及专业是否对英语水平有明确要求,比如要求英语必须过六级等等
  • 个别院校的相关专业在复试的时候会要求考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口语不过关的同学在复试时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三点给各位考生做一个参考
因为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同,所以准确的信息请以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为标准进行参考


六、跨考该如何选择专业

大学生涯中一共有两次换专业的机会,第一次是你在大一结束时的转专业机会,还有一次便是考研跨考了
跨考是指在地域、学校和专业上有跨度的考生,例如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跨越,普通大学向重点大学跨越,一般专业向热门专业跨越等,根据跨越个数的不同分为一跨、二跨和三跨,三跨的难度是最高的
考研难度从大到小:跨校、跨专业、跨地区>跨校、跨专业、本地区>跨校、本专业、本地区>本校、跨专业>本校、本专业
目前有很多文科类学生是跨考,理科跨考的比例较小。考虑到专业发展、专业兴趣等因素,部分同学会选择跨考。理工科类跨专业考试难度较大,但是也不是不可能,需要慎重选择
下面给同学们分析一下跨考选专业的一些思路

  • 如果你本身就有感兴趣的专业,但是大学本科又没机会学习,那么跨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有的同学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专业,他只是想提高自己的学历,提高自己以后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就应该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进行学习(参考序号4序号5对考研数学和考研英语这两科的分析)
推荐大家做一下一些相对权威的网站上的职业测试,看看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专业,当然了,测试内容仅供参考~(研招网上其实就有,自己找一下吧~)


  • 个别专业是不接受跨考考生的,比如临床医学专业,请大家一定要注意!!!


七、定向研究生与非定向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类别分非定向研究生、定向培养研究生、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四种。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定向和非定向
非定向研究生: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考生入学时要将档案、人事、户口关系转到学校,毕业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
定向培养: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培养费用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录取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考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比如非全日制研究生,大部分属于定向培养方式,一般不享受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
关于如何获得定向研究生的资格,这里不做过多的赘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找相关的资料


八、援藏计划

自2017年起,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快西藏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国家正式开启援藏招生计划。近年来北京大学等十所部属高校持续以单考单招形式面向西藏地区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这种研究生招生形式统称为援藏招生计划
注意援藏计划的招生是针对西藏地区的在职人员,因此这个计划只面向很少的一部分人群


  • 援藏计划的培养方式
援藏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脱产学习、定向培养,学制2-3年。培养费用按培养学校的收费标准缴纳。考生录取后必须与本人所在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培养学校签订四方协议,毕业后必须回西藏工作5年以上,不得违约


  • 报考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和贯彻党的治藏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立志长期建藏。
2.规定时间期限前参加工作且正式在编的西藏地区各级党政机关干部职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直单位干部职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3.规定时间期限前获得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4.年龄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并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的体检要求


  • 招收援藏计划的学校
1.中国人民大学
2.北京师范大学
3.中国政法大学
4.天津大学
5.吉林大学
6.四川大学
7.西南财经大学
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如何报名援藏计划
资格审查
1.报名采取本人申请、单位推荐、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各市 (地)委组织部、教育局政工人事部门、区(中)直各单位政工人事部门、各高校组织人事部门要严把条件,认真组织,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
2.考生须经本单位同意并开具县级(含)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填写《报名资格审查表》,并持本人身份证、毕业 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所在地市教育局政工人事或所在单位政工人事部门报名
3.各市(地)教育局政工人事、区(中)直各单位政工人事、各高校组织人事部门将推荐人员报名材料汇总后,统一报自治区教育厅学生管理工作处进行资格审查并签署同意报考意见后,发放培养院校援藏研究生报名校验码
4.考生必须如实填写《报名资格审查表》,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按照有关规定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网上报名
1.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网上报名时间与统招报考时间基本一致,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2.西藏地区共设西藏民族大学招生办、拉萨市招生办、日喀则市招生办、山南市招生办、林芝市招生办、昌都市招生办6个报考点,每个报考点均接受援藏计划研究生报考。自治区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全区考务工作,各项工作与全国统考同步进行


  • 注意事项
经援藏招生计划录取的考生在学习期满、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离校考生可自行领取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硕士期间档案直接寄送工作单位政工人事部门保管;学习期间考生不得调转户口,在学习期间的工资、医疗保险、福利待遇等按在职同类人员享受
当然,考生录取后必须与本人所在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培养学校签订四方协议,内容会包括“毕业后,考生必须按协议返原单位工作,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5年,不得违约。”等内容,具体内容以四方协议规定内容为准
其实不难发现,援藏招生计划一方面是为了给西藏地区优秀人才一个继续发展和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西藏地区培养和输送优质的工作者。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支持援藏招生计划的学校仅有8所且不是这8所学校的所有专业均适用于该项招生计划


九、考研必备的八个网站



  • 研招网——<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yz.chsi.com.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以考研为主题的官方网站,是教育部唯一指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及调剂网站,主要提供研究生网上报名及调剂、专业目录查询、在线咨询、院校信息、报考指南和考试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指导。这个网站会伴随你整个考研阶段,包括你报名,看考场,打印准考证,出分数,后续调剂工作,甚至是疫情期间开放的院校答疑环节等等,都会用到它,上面有最新的考研资讯,考研动向,各院校招生情况,专业划分(从各个大类细化到各个小专业),全国院校筛选


  • 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在线-推动教育的力量





一张图说明“中国教育在线网”的作用


  • 院校官网




  • 院校研究生招生网




  • 院校研究生官网




  • 院校相关专业所属学院官网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用于查询院校及专业排名


  • 中国科教评价网



用于查询院校及专业排名

上面列出的网站可以帮助考生获取考研相关的几乎所有信息!!!
需要查询什么信息呢?在序号10里面会给出详细的说明


十、获取考研的核心信息

以下所列举的信息都很重要!!!并且都可以通过序号8给出的网站查到,希望大家一定要用好这几个网站,并且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多与研友交流信息,争取不遗漏每一个点~


  • 查询报考院校历年的报录比

众所周知,考研是先报学校再参加考试,而你考前报的这个学校会根据招生计划确定一个招生人数(即拟录取人数)

考后报录比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报录比
报录比可以帮助考生了解院校报考人数、拟录取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间的比例,从而让考生在选择院校时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物
关于如何查询报录比,答主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下面直接贴链接:
哪里可以查到考研院校近些年的报录比?


  • 查询所报院校专业的历年分数线
根据往年的分数线以及考试题目难度,来推测当年的大致分数线,做到心中有数
有关分数的要去每个学校的研究生院网一定要仔细找,因为有的学校把这些东西藏的可隐蔽了,不细找都找不到。还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他们只会把分数公布在官网一段时间,然后就撤掉了。当然绝大部分学校还是很贴心的,基本上都会放在明面上


  • 了解报考院校的指定参考教材
大部分学校官网都会给出专业课的指定参考教材,直接在网上购买即可
如果报考院校官网没有给出指定参考教材,那么推荐考生联系学长学姐,参考一下他们考研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教材。也可以在网上查找报考院校的经验贴供自己参考


  • 获取专业课的复习资料及历年考试真题
考研的专业课大部分都是学校自主命题,每个学校的复习资料都不完全相同,所以需要大家根据根据自己报考的学校来选择相应的复习资料,下面给大家提供几条途径:
1.排在首位的必然是报考学校的研究生院网,绝大部分学校都会在此公布相关的信息
2.善用搜索功能,在网上(比如贴吧、qq群)查找相应的资料或询问相关的人员
3.目标院校周围的书店/复印店(这一条我看很多回答里面都没有提到),上一届学长学姐的复习用书有可能会低价出售给书店,打印店也会有相应的文件备份(一般人比较多的专业资料更好找),可以询问店里的工作人员
还有就是考研专业课真题,请看下面的链接:
如何弄到考研专业课真题?

十一、考研院校黑名单

这里答主不列出具体的院校名称,给大家提个醒:
如果想报考某个院校,建议同学们去查一下该院校是否多年接受校外调剂,如果接受则条件是否为211/985
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招收调剂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确实招不满,另一种是不缺生源但想提高生源质量,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话则会严格限定本科学校,名额是一定的,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考生自己
知乎以及某站上都有人统计过相关的院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搜一下,也别忘了自己利用序号8给出的网站查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这个需要具体到专业,因为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的政策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个需要注意一下)


十二、考研调剂

直白的讲,考研调剂是指考生没有被所报考的一志愿录取,那么你就需要看看有没有别的学校要你。对于考研初试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而言,调剂相当于是给这些考生另一次读研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参加调剂的前提是考生必须通过序号3所提到的国家线和单科线)

  • 下面对考研调剂进行详细解释的说明
教育部规定,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这个过程即称为考研调剂


  • 调剂条件
初试成绩符合复试调剂基本分数要求但在原报考单位没有复试资格,可以申请调剂。
调剂复试的具体要求均以初试结束后教育部发出的当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通知的规定为准。原则上要求考生所选择调剂单位招生考试科目与原报考单位招生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 基本要求
1.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初试科目中未设置数学的考生,调入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专业,需在复试中加试数学

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出照顾专业到其他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调出专业学科门类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艺术学与艺术硕士、中医学与医学临床硕士中的中医类专业、工学照顾专业与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之间互调以照顾专业内部调剂的政策执行

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为该计划录取

8.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

9.开展自划线改革试点高校,校内调剂政策按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 补充说明(重点)
1.考研调剂一定要早点开始准备。在公布初试线之后,那些擦线过一志愿的同学在认真准备复试的前提下,还需要同时做好考研调剂的准备,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2.过了序号3提到的三线但是没有过一志愿的同学需要立即开始准备考研调剂,把握住有限的调剂名额

3.调剂一般遵循由高到低的原则,例如,从985调剂到211,从211调剂到双非,从A区调剂到B区等等。部分院校会在接受调剂生的时候大做文章,专门留出名额接受优质的调剂生源,这一点答主在序号10中已经详细说明过了,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

4.调剂一般分为校内调剂校外调剂两种方式:

校内调剂是指报考该校考生达到该校的校录取分数线,但由于所报考专业分数,专业人数的限制或是其他的原因,不能安排考生进入所报考第一志愿专业,而根据学校录取安排和考虑考生的志愿,把该学生转到校内其他专业就读

校外调剂是指将考生调剂到非一志愿所在的院校
具体细则需要考生咨询调剂目标院校关于接收调剂的说明,以官方消息为准;除此之外,考生还可以咨询调剂成功的学长学姐,获取他们关于调剂的经验,避免踩坑

5.调剂的时候可以选择多个学校进行准备(这里建议考生选择最有把握的几个院校,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得不偿失),那么自然地,调剂也可以收到不同学校的录取通知
补充一点,如果自己满足本科院校的调剂要求的话,是可以考虑调剂到本校,因为本校对自己的学生会有所偏重,同时作为考生,应该对本校的老师都有一定的了解,把握会更大一些

6.考研调剂时,一般报考A区的考生容易调剂到B区,但报考B区的考生很难调剂到A区(除非分数过高)。但这并不意味着B区就一定比A区好考,你这么想别人也这么想,近些年B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

7.不同的院校以及不同的专业队调剂的要求不一定相同,请大家务必参考自己报考院校以及目标调剂院校的标准来执行



考研调剂流程概述

十三、提前联系导师

首先给出答案:需要提前联系导师
具体应该如何联系导师,请看下面的链接:

考研到底用不用提前联系导师?

十四、结语

《思维力》中说到,选择大于努力,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命运,梦想照亮人生,现在的我就是在做题,做一道无法预估价值的题
每年高考和考研都有无数的例子,考生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偏偏倒在了报志愿这个环节上面;也有那么一部分考生,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他们赢在了最后报志愿的环节。如果把详尽的各科规划和平时里的复习看做努力的话,那么我希望用这篇文章告诉你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希望大家都可以顺利上岸,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
加油!
duck25 发表于 2023-8-30 18:51:31|来自:四川成都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全考研常识整理,考研看着一篇就够啦!先看目录!你就明白啦!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那就点赞收藏起来吧!

一、考研常识总结

1、考研的形式

考研:初试+复试(调剂),初始是笔试,复试(调剂)是面试+笔试。
调剂是换别的学校,一般发生在没有进一志愿的复试或者复试没通过的情况
初试: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or 政治+英语+专业课1+专业课2
英语:英语一/英语二;数学:数学一/二/三,考的教材和内容有些不同,具体考英几数几,这些信息需要参考你想考的专业要求和学校要求
2、考研的时间线和流程

考研大纲公布:8/9月
网上预报名:9月
正式报名(在研招网):10月
现场确认:根据报考学校不同,时间不定,可能去报考学校现场确认,也可能网上确认。
准考证下载:12月份,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自行打印。
初试时间(笔试):十二月倒数第二个周六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一般考两天#例:
a)12月21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12月21日下午,外国语
b)12月22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2日下午,业务课二
初试分数公布:2-3月
国家线公布:3-4月
复试时间:34所自主划线学校优先复试,复试时间根据学校不同分布在3-5月份,在此期间可参与调剂。
3、国家线、院校线、单科线、复试线

1)国家线:最基本的分数线,初试分数过了国家线才有资格参加复试,否则就是考研失败
2)院校线:34所自主划线学校自己划定的分数线,一般高于国家线,过了院校线才能参加这个学校的复试,否则只能调剂到别的学校。
3)单科线:英语、政治、数学的分数线,就算总分过了单科线不过也不能参加复试,只有总分和单科线都过线才可以。
4)录取线:该专业拟录取学生中,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
5)复试线: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查询各个院校的复试分数线:进入研招网,找到网站首页中部右方的 [热点关注] ,点击[近五年考研分数线及趋势图]


可以找到2014-2021年的国家线以及自主划线院校(34所)的复试分数线,重点查看最低与最高分数


4、报录比

指统招类的报名人数与最终招收人数的比例,复试一般录取比在1.25:1,热门学校及专业报录比高达20:1,切记这个数字也很重要。
查询方法:
1)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历史数据或下载中心
2)百度:XX大学考研报录比
3)考研帮
4)中国教育在线全国院校历年考研报录比


5、A区和B区的区别

考研初试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
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
A类线高于B类线
【一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
【二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34 所自划线学校】
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东: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
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厦门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
湖北: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四川: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重庆大学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
*注:
a)初试成绩<国家线=考研失败
b)初试成绩>国家线>复试线,可参加复试,复试成绩合格,则成功上岸
c)初试成绩>国家线>复试线,可参加复试,复试成绩不合格,可参与调剂,调剂成绩排名在名额内,则成功上岸
d)初试成绩>国家线,但<复试线,可参与调剂,调剂成绩排名在名额内,则成功上岸
6、考研 13 大学科门类

13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13大类下有88个一级学科300多个二级学科
具体的专业有哪些以及专业代码可以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查询


①院校库
通过地区筛选学校,你还能任意选择985或者不选985,方便!
②专业库
通过专业筛选学校,比如学术硕士的十三大学科门类,给你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③网报公告
能不能在异地考试,考试要带哪些材料,什么时候现场确认...这里98%都能查到,一个链接get全部报名信息。
④统考报名地址
这里!报名的时候点这里!唯一入口!
⑤考研百科
关于考研常识、流程节点、规划备考,做了最权威的解释和说明,看完秒懂。
⑥国家线汇总
近五年考研国家线及趋势图,及自划线高校复试分数线,省时省力。
⑦推免生看这里
推荐办法、接收章程、信息公开等等,这里都有。

7、不考数学的专业

其中主要是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管理学(部分)、艺术学不考数学,具体考试科目看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
a)哲学类


哲学类专业思辨性很强,属于文科类,就业方面偏向于老师、公务员、哲学研究者等。
b)法学类


法学有学硕也有专硕,可点击链接进入研招网自行查看。法硕对跨专业的同学比较友好,本科是法学的只能报考法学法硕,跨专业的只能报考非法学法硕,所以对于跨考生来说,几乎大家都是同一水平线。
c)教育类


教育类也分专硕和学硕,可自行查看。
d)文学类
e)历史学类
f)艺术类
g)军事学类
f)管理学类(部分)


①1204公共管理下的学科基本上都不考数学,多数院校除了政治和英语外,会考察两门专业课
②1205图书情报二级学科,绝大多数不考数学,除武大、南大、南理工、中科院等可选择考数三
③专硕考察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其中会考初高中数学,相对简单
8、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区别学硕专硕
学制3年2-3年
招生人数相对少相对多
考试科目英语一英语二
学费8k1w+
考试难度相对难相对简单
调剂方向本专业或专硕本专业,不可调学硕
培养方向科研人才应用型人才
毕业要求至少发表一篇核心期刊普刊或无要求
导师制度单导师制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
读博标准直博或硕博连读统一考试
9、非定向与定向的区别

a)非定向研究生
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考生入学时要将档案、人事、户口关系转到学校,毕业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
b)定向研究生
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录取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考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一般不享受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
二、选学校选专业

1、选专业

a)继续研读本科专业
b)跨专业
第一步,选择学硕或专硕
第二步,选择专业
学科评估官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该网站根据院校师资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贡献及学科声誉进行的学科评估,排名越高说明你选择的这个学校在全国范围内专业研究水平越好,可以作为选择的标准之一。


2、选学校

学校排名主要基于:
QS世界大学排名
校友会大学排名
武书连大学排名
此外,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社科院大学理论上应为985档次。
其他科研院所等不做过多评价。
3、考研四步择校法

1) 考研第一件事: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a)如果读研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知识,排序:专业>院校>城市
b)如果读研是为了有一份研究生学历或工作,排序:城市>院校>专业
c)如果读研只是大势所趋,没有自己的想法,排序:院校>城市>专业

2) 难度确认报考难度的四种数据 报录比、招生名额、复试分数线、历年录取分数

3) 地区
除非能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否则避开北京、上海
如果非要去北京、上海,尽量往211和双非走
避开一线以后,优先考虑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地区是个次要因素,不要因为地区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
4) 策略
① 初步确定5所学校
5所学校要体现层次感 如:第一所:排名中上985 第二所和第三所:排名靠后的985
第四所第五所:有一定梯度的211
再进一步减少到3所
② 确定考试科目
找出5所或3所的初试科目,根据初试科目,找到自己的侧重点
不要因为纠结于学校而耽误自己的复习进度
经过初步筛选后,可以确定一个初步的书单
最迟三月份最终确定1~2所学校
三、考研信息渠道

1、考研信息官方网站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是官方的研究生报名/调剂的唯一网站,考研择校信息查询、考研报名、复试调剂都是在这个网站。
目标院校研究生招生网:查询招生简章、报录比、复录比、往年录取名单等信息
目标院校的学院院官网:查询该学院的背景、实力、师资力量和研究方向...
考研论坛:考研信息几乎都可以获取
2、备考资料查找方法

考研帮:在研究生官网查不到的报录比可以在这里查,也有很多类别的考研经验,而且在上面可以找到上岸的往届学长学姐和研友,向他们寻求帮助。
某yu某宝:在上面可以买很多网课资料或者一些纸质的笔记书本等资料,尤其公共课的书本等。
扣扣群:搜索【22考研】【考研真题】或者其他关键词,能搜到好多群,多加几个群。里面也会有很多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答疑解惑,也能找到很多同一届考研的研友共享信息。
社交媒体:某乎某站上面都有很多博主和考研经验贴,在各个社交平台多关注一些学习和考研博主,了解更多关于考研备考信息,有过来人的经验会让你少走弯路。
学长学姐:向报考院校已上岸的学长学姐求资料,求经验,如果你们还是校友或老乡就更好啦!
四、考研备考规划

知乎知学堂官方渠道,提供择校指导,课程讲解,备考规划,还有干货资料,点击下方卡片可免费领取。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edu-card" data-edu-card-id="1566106485335261184">
1、数学

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
一般难度是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
数学不好的建议选一个不考数学的专业!(前面有讲哪些专业不考数学)
考察内容:高数、线代、概率论
试卷结构:满分150,选择8*4=32,填空6*4=24,大题9题=94
网课和书:基础好的看张宇,基础不好看汤家凤,听谁的课就看谁的书
2、英语

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一般英一比英二难
英一试卷结构:满分100完型(20题*05分=10)、阅读(4篇*5题*2=40)、新题型(5*2=10)、翻译(5句英译汉*2=10)、小作文100词10分、大作文200词(图画)20分
英二试卷结构:翻译(整段英译汉=15)、大作文150词(图表)15分,其他同英一
网课和书:单词:朱伟的恋恋有词(有网课)or考研红宝书(直接背);
长难句:田静网课书是《句句真研》;
阅读:唐迟和陈仲凯网课,多做真题,不用买书
作文:王江涛网课;自己总结模板,整理素材
翻译:唐静网课
3、政治

试卷结构:50分选择+50分大题。1-16题:单选,每题1分;17-33:多选,每题2分;34-38:分析大题,每题十分
考察内容:马原(24)、毛中特(30)、近代史纲(14)、思修(16)、时政(16)
网课:徐涛强化课+腿姐技巧课
书:徐涛的核心考案+肖秀荣1000题(or徐涛优题库)+腿姐背诵手册(or徐涛小黄书)
冲刺套卷:肖4、肖8、腿4、徐8、米6
4、专业课

一般考研院校自命题
第一步,查看目标院校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找到该学校要考的专业课
第二步,在目标院校招生官网查看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
第三步,购买参考书,找往年学长学姐要资料和笔记

五、更多考研干货

作为研究生,你有什么想告诉想读研的人?
在确定 22考研院校时,面临「求稳」与「名校情结」的矛盾,该如何抉择?
考研真的要从早到晚拼了命的复习,才能上岸吗?
贝壳 发表于 2023-8-30 18:51:47|来自:四川成都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准备考研,可能对考研整个过程有点迷糊,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考研初期必须要了解的基本常识。学姐二本上岸985,本科期间常年不出校门,信息极度闭塞,个人基础一言难尽,相信大部分胖友都比我学习好。备考9个月,一战上岸南京大学。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我说我考研的东西是为了更优秀的环境圈子、资源、见识和格局,为了让自己有能力选择和创造自己的生活。所以在我定考研目标的时候,只有一个标准,顶尖名校。我的考研开始在这样一个功利的起点,没有一点点情怀可言,他就像我的救命稻草被我紧紧抓住。
我觉得对于大多数考研人来说,之所以选择考研无非出于几个原因:
1、拥有一个相对高的学历,在就业市场更具备优势。在大部分行业和岗位,企业宁愿多花2000元招聘研究生而放弃本科生,研究生进入招聘市场的后果是研究生占领头部岗位,资源对本科生来讲更不均衡。所以同样还是倒逼同学们选择考研,从而获得优质的资源倾斜,我在上海实习的某家大公司几乎很少有本科生。如果你未来想就业,一般企业校招时更加看重职业技能、实习经历和参与项目。比如新闻与传播、会计、法律、翻译、企业管理这类专业,专硕会更受青睐,好的城市也会为你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所以就业驱动考研的同学应该把专业和地区放在第一位,院校最后。
2、弥补高考的遗憾&冲击更好的学校。我相信每一个想考名校的人,都少不了这种情结,而它能够在考研期间给你强大的动力。我觉得我考研期间非常感恩,因为正是因为有这场考试,我才能弥补高考时带来的遗憾。这一类的胖友一般心中都有心仪的学校,只要你确认自己有把握冲进每年的招生名额,就去试试吧!
3、热爱学术科研,未来想深造留在高校。很多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也喜欢在自身专业领域继续探索,希望通过读研读博去深造。未来更倾向于去高校及研究所工作。所以这类同学择校时,应该更加注重学校层次和学术研究能力,所以985和211院校竞争力更强,所以建议这类同学将院校层次放在第一位,专业和地区次之。
但不管你的考研动力是什么,考研第一步,就是要先把基础的考研常识搞清楚,本篇回答包含考研择校、初试备考、研招报名、复试调剂的全过程,强烈建议收藏!
如果你已经对考研常识有所了解,建议阅读这篇经验帖, @林月半 一战上岸南京大学的保姆级经验帖!文章4W字,请点击目录对应到想看的位置叭:考研什么时候备考最合适?
以下是考研全程常识,为你节省查找信息的时间,后续也会不断补充!!!


一、考研准备篇

1、2023年考研

23考研是2023年考研吗?当然不是!通常我们自称“23考研党”的含义是2022年12月参加考研初试,而2023年9月入学,即23考研可以理解为23级研究生。
2、那些人能考研?考研的条件是什么?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考研,请看一下你是否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任意一条。
A、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B、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C、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D、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注意:同等学历考生报考学术型硕士时,可能需要提供能够证明本人现阶段学术水平的代表成果,如获奖、专利、学术论文等。
3、研究生考试方式:全国统考与单独考试

根据考试方式区分,研究生入学考试包括全国统考、单独考试和推荐免试。
我们大多数同学参加的都是全国统考,研究生全国统考的科目分为公共课(英语、政治、数学)和专业课。
公共课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统一命题,专业课原则上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这里需要强调一些例外专业,有些专业所有科目都是全国统考(如法硕、计算机考408的学校、教育学考333的学校、管理类联考的7个专业等),但大部分专业的专业课由各个学校自主命题,也就是,你报考的专业,每个学校的专业课考试内容都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一定要先择校择专业,再复习备考。
单独考试:由具有单独考试资格的招生单位进行,考生须符合特定报名条件,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单独命题或选用全国统一命制试题。由于单独考试离我们太远,故在此不做展开。
4、考研重要时间节点(建议保存)

考研时间节点看起来很乱,但是最最最重要的只有下面这几个!我这里以2021年考研为例。

  • 考研大纲公布:2020年9月9日
  • 考研咨询周:2020年9月19号-9月23号
  • 网上预报名:2020年9月24日-2020年9月27日,每天9:00-22:00。
  • 考研正式报名:2020年10月10号-2020年10月31号(每天9:00-22:00)
  • 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 准考证下载:2020年12月19日-2020年12月28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自行打印。
  • 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2020年12月2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 12月26日上午,政治/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 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
  • 12月27日上午,业务课一
  • 12月27日下午,业务课二
  • 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个小时的科目
  • 初试分数公布:2021年2月中下旬可以登录相关网站查分。
  • 国家线公布:2021年3月12日
  • 调剂系统开通:2021年3月22日-4月30日
  • 复试时间:国家线公布后,各所学校相继安排复试,在调剂系统关闭前都可复试,由学校自己决定复试时间。考34所的学校同学可能提前复试。
5、学术型硕士(学硕)VS专业型硕士(专硕)

研究生分成学硕与专硕。通俗的理解,学硕搞学术,专硕搞工程/实践。我们先来看看专硕和学硕有哪些不同:

  • 培养方式不同学硕偏理论研究,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专硕篇实际应用,专硕对于学术论文的要求没有像学硕那么高,比较重视实习和就业,专硕第一年大概率会把所有的课程全部上完,第二年就去实习了;
  • 学制学费不同:学硕学费在8000左右;专硕一般高于专硕,在1W-8W不等;一般情况下学硕学制3年,专硕2-3年;一般情况下毕业时学硕必须发表论文,专硕不做强制要求。总之,学硕读3年为主,专硕读2年为主,当然有些专业的专硕也是三年(如法硕),有些学校的所有专硕都是三年(如厦大)。
  • 入学难度不同:相对于专硕来说,学硕推免比重较大,所以招生人数较少。一些名校热门专业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招不满,入学难度和学校有关;
  • 毕业条件不同:学硕一般要发研究型论文;而专硕大概率不需要;
  • 读博深造不同:学硕可以在研二申请转博,专硕必须在拿到学位证后考博;
如果你今后想就业,就考专硕;如果你想读博、搞学术或者成为大学老师,就考学硕。当然你现在确定的目标在读研之后会发生变化,不过没关系,比如你现在可能想毕业后直接找工作,但是后来对学术产生了兴趣还可以考博的。
学硕型硕士(学硕):学术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
专业型硕士(专硕):培养具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6、全日制&非全日制有什么区别?非全日制值得读吗?

自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起,教育部明文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通俗的理解,全日制研究生就是整日整夜的在学校学习;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除了整日整夜的工作,还要把周末奉献出来去上课。

  • 招生考试:非全纳入全国统考,与全日制考生采用同一试卷、统一划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 培养方式:全日制采用脱产培养方式,一般周1-周5上课,非全同学一般是周末上课,非脱产;很多学校考虑到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的同学,所以允许同学可以自主选择全日制的课程,只要修够相应的学分就可以。
  • 毕业要求:统一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答辩,论文质量统一要求,都是严进严出。
  • 户口档案:全日制一般会调档,而非全不掉档案,不迁户口,所以不太容易通过非全进行北京和上海落户,而南京、杭州等城市,我了解到应该是可以。
  • 宿舍奖学金:全日制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非全一般无奖学金、无助学金、无宿舍。但部分学校会给非全的同学申请宿舍,比如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传等。
  • 派遣证/三方:非全日制可能没有就业三方(没有三方会对参加校招有影响),所以应届的同学接收录取前一定要问清楚学校是否会给三方。
  • 学费:全日制学费在1万左右(个别学校的全日制专硕也很贵),但非全肯定学费会高一些,一般都要2万以上。
:目前有部分学校将研究生名额划分给推免和非全,如此一来,对于往届生来说就只能选择非全了,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传播专硕,2021年全日制只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只招收非全定向就业生源。非全的出现,对于有工作的考生是一个好机会;对于应届生也是一个福利:增加了上岸几率,和就读名校的机会。
7、考研中的“一区”和“二区”

大家之前肯定听过,有些机构或文章把考研学校分为“一区学校”和“二区学校“。这是根据教育发展水平,将全国考研地区划分成一区和二区,一区的高校普遍师资力量更强,地域优势更明显,经济发达;二区高校普遍师资力量稍弱,地理劣势明显,经济欠发达。
一区包括(A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包括(B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