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差远了,
从果腹角度而言,北方的15元,10元一位的盒饭才是廉价快餐之王。
几荤几素,米饭随便添,
这是广大底层劳动人民,尤其是出苦力的劳动人民符合性价比的能量来源。
让碳水迅速提供饱腹感,浓油赤酱,盐分大,符合干体力活的要求。
司机,力工,出摊的都有自己口耳相传的店铺,便宜又实惠,要拿麦当劳肯德基当工作餐,这一天出苦力最后都捐给快餐店了,人家搁这义务劳动呢?
在国外,麦当劳从来不是廉价快餐,而是分水岭,比麦当劳贵的,要在品质上下一番苦功才行,有自己的独门秘籍,比如薯条,比如奶昔,或者网红气质或服务水平上,不然根本干不赢麦当劳。
比麦当劳便宜的,就随便吃吃,便宜又量大,走量赚个辛苦钱。不少就是街边摊,连铺面房租都省了。大片面包,大片肉,一堆酱,体力工作者一整条吃进去,也能管饱,论营养均衡和优质蛋白,其实比国内吃的好。
老外白领一族带个饭盒,里面是两片面包中间抹了点花生酱,公司的咖啡又不要钱,随便喝点咖啡啃两片面包,午饭就过去了,因为人家下班早,晚上有的是吃的东西可选择,回家吃点自己想吃的,再不就约着朋友去个靠谱饭店。
只有国内的白领把中饭当个正事来干,去写字楼边上的商圈,人挤人吃各种快餐,一顿饭加杯饮料,大几十块甚至一两百就花掉了,因为他们得加班,中午两片吐司根本扛不到晚上。而晚上公司一般又有点夜宵小食之类的供应,等于把正餐放中午了,久坐加中午吃得多,长时间这样能不过劳肥和没精神么?
扯远了。
必胜客和肯德基不同国家差异挺大,在一部分国家里算是穷人乐,
因为提供无限量菜单,交个十几二十块,披萨或者炸鸡随便吃,发薪日或者想吃肉了,不少大胃王会去选择吃到爽为止。
有的老外屁股有两个椅子并排那么宽,坐在那一块一块地往嘴里丢炸鸡,
平均到每块的炸鸡,那当然是廉价的,
但吃油炸食品的幸福感也是爆棚的。
相比之下,国内的麦当劳和肯德基,给的分量都太迷你了,廉价的时候不足以给人幸福,吃到幸福的时候百分百不廉价。
所以说,底层人口消费的优质动物蛋白根本量就还是严重不足的。
什么时候老百姓能炸鸡自由,什么时候快餐就会变成廉价的东西。
——
还发现问题后面拖着个星巴克,
星巴克已然很廉价, 他不是说客单价变廉价了,而是服务和出品,包括他店面的整个装潢陈设已经配不上他的江湖地位了。
曾经在麦当劳和肯德基打工是一件颇洋气和颇有幸福感的事情,并且时薪还是很可观的。
那时候洋快餐对中国人来说更是奢侈品,在快餐厅结婚的都有。
后来肯德基和麦当劳没那么高的身段, 成了家长口中著名“垃圾食品”,
以至于这几年kfc全家桶的新年广告被弹幕吐槽为,这要是让我爷我奶看到年夜饭一家人就吃这玩意,得拿个板凳把我们都人道毁灭了。
可见大家早就接受了炸鸡汉堡走下神坛,配不上年夜饭的事实了。
而星巴克坚持得稍微长久点,差不多十年前,星巴克的店员挺多都有男神气息,长得帅,嗓音温柔加上能双语接受点单并且熟练操作咖啡机和制作各种饮料,
就很有仙气,
现在的星巴克,店员的素质也没有之前那么高,时薪估计在整个服务业也不是什么高标准了。
深究一下,服务业解决一时,制造业解决一世,碰上分配不行,啥都白扯。
洋品牌进入中国的时候,靠的就是文化差异,较高的单客价,把服务业的标准陡然提高,进而吸收了一二十年的红利,
等到国家财富增加,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上升,居民消费水平又不足以支持这些快餐品牌往更加水涨船高的层次迈进,于是快餐就回到了他们应该有的本来面目了。
那些被我们津津乐道的,曾经被公知拿来反复讲的,麦当劳先进的体系和标准,什么薯条过了多久全部销毁,员工的晋升渠道,员工有困难,主官怎么能快速解决问题之类的,
看起来很厉害的各种无敌招数,随着时薪低到不能再低,其实都在大打折扣。
说到底还是因为企业经营背负了高房租成本,受物料成本制约,单客价上不去,根本也加不了薪或者无意负担高一些的员工薪资。
反应到消费者体验上就是莫名的廉价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