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曹操越来越受欢迎了?

[复制链接]
basd 发表于 2023-8-29 01:31:4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镜像问题,为什么刘备越来越不受欢迎了?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绿林宿梦 发表于 2023-8-29 01:32:1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就是一些教授的引导,影视形象,和时代背景。所以曹操间接被洗白了。



曹操

        其一 ,一些教授的引导。我当时看易中天品三国系列。第一次看感觉醍醐灌顶。不愧是厦门大学的教授。讲起来真的是井井有条。就比如他讲魏武挥鞭那个系列,有一个讲曹操性格的。他说有真假曹操。
     分析曹操的性格是聪明透顶,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宽宏大量,大家风范,英雄气派,菩萨心肠。但又是愚不可及,狡猾奸诈,疑神疑鬼,心胸狭窄,小人嘴脸,儿女情怀,阎王脾气。
为什么这么矛盾呢。易教授给出的解释是说。褒义词的一面是给有才能的人,贬义词的一面是给士族。他就是为了打压士族。但最后士族还是反扑,自己无能为力。所以是为了国家才这么人格分裂的。
   我当时信了。觉得似乎也是这么回事,毕竟当时就是吹曹操的环境。
还有他还给曹操总结了用人之道: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格、来者不拒。
   我现在想想,这些话怎么看怎么不对。怎么看都是吹捧。
   杀崔琰,杀孔融被解读为打压士族。这就感觉很离谱。毕竟曹操就是靠士族起来的,谋士荀彧就是颍川荀氏。还不如说说铲除异己。那崔琰确实够冤的。
      这都可以理解,毕竟乱世嘛。直到我看到屠城这一段。我对于曹操彻底改观了。就算是董卓这样的杀人魔王也没有他嗜杀。最让我感到恶心的就是。他写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他知道屠城的惨状。居然还要屠城。这种口是心非,真的很恶心。我实在是没看到宽宏大量在哪?合着杀了100人,宽恕了1个人,就算是菩萨心肠?
    再看看提拔的人。除了许褚之外,根本找不到一个草根,甚至连许褚都不算是纯草根。夏侯家除了夏侯惇之外,其他全是草包,结果个个当大官。这叫做唯才是举?
所以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所宣传的曹操,对于当时人们理解三国人物,具有很大的影响。毕竟当时电视是主要媒介。
    其二,影视形象。曹操历史上的长相绝对称不上好看。但是在鲍国安老师的表演下,曹操的形象变得宏伟起来。我没有说鲍国安老师演的不对,只是因为鲍国安老师太帅了,演艺太精湛了。他这么帅怎么会犯罪呢?我见过他他那么好的人怎么会犯罪?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吗。既然是电视剧,就要照顾到观众,所以那些曹操匪夷所思和残暴的行为就要被过滤掉。所以电视剧里的曹操,过滤到这些之后,那可不就是正面形象吗?
所以当年的观众,变成了父母,也会这么教育孩子。
    其三,时代背景。当年是什么背景?只要赚大钱就是成功人士,不管你是靠啥赚大钱的。所以自然会摒弃教条的束缚,去不择手段去获得成功。大家就会本能讨厌刘备这样的理想主义,因为太飘太空,觉得和自己认知有本质区别。会喜欢曹操这样的不择手段,因为曹操是真的成功了,觉得这才符合自己对成功人士的定位。现在是好多了,毕竟大家都要脸了,都知道信誉是很重要的财富。
   这也就是以前教我们那个歪理邪说:人不能老实,就要坏。就要不择手段。这就是所谓的厚黑学。我觉得没啥可学的,人家又不傻,你坑别人一次,别人下次就不找你了。
    讨厌理想主义,就会讨厌所有历史上忠君爱国的,宅心仁厚的人。就比如抹黑岳飞,就比如洗白秦桧。
     给出的抹黑理由就是,这个人在历史上没有那么好,他有一个污点云云。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么完美的人,肯定是别有用心。
给出的洗白理由也很简单,这人在历史上没有那么坏,他还是干过好事的,不要以偏概全。
所以就涌现了一批洗白风,对于其他朝代公认奸臣的翻案。那个洗白的呀。我看的都吐了。秦桧能洗白成和南宋名相。岳飞被抹黑成没有情商。天理何在!
对于曹操的洗白就是这种情况。刘备杀个张裕就是擅杀大臣,曹操杀个崔琰就是打击士族。老双标了。
还有那个货币。刘备发行了货币,被说成是抢劫民间财富;曹操那边都以物易物了。

有句话说的好。历史真的是被人任意打扮。
tjzoo117 发表于 2023-8-29 01:32:5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受欢迎这个事情,得从三方面看待。第一要将他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后遗症分开看,第二要将破除封建迷信和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搞明白,第三学术形象≠民众形象。
1、曹操的历史功绩,要从他的赖以立足的两个集团说起,即以汝颍人物为首的世族地主集团和是谯沛人物为首的庶族地主集团。同是起身一州之地,曹操为什么成功?刘备为什么会失败?这是千百年来大家都争执不休的话题,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民为本”,击中了很多现代人的爽点。但实际上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时代早期,得民心者并不能得天下,平民老百姓所掌握的生产资料以及生产力远远不能和剥削阶级相提并论。曹操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政治上取得了以荀彧为首的颍川士族的支持,而军事上取得了以夏侯惇曹洪为代表的谯沛家族嫡系的支持,和他有相似剧本的还有后世的朱元璋。
先说士族的重要性。
两汉帝国的巨大规模衍生出庞大的官僚机构,士大夫就是官僚机构中的骨干。曹操早年取得桥玄,何颙、许劭的赏识,又得到了袁绍的提携而得出任东郡太守;但是以“赘阉遗丑”,要和四世三公,地跨并、冀、青、幽的袁绍来逐鹿中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三国志记载,“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荀彧是士大夫的首脑人物,颍川荀淑之孙、“荀氏八龙”中的荀绲之子,在当时的圈子里影响极大。荀彧又为曹操拉拢了好些族中人,如彧兄子荀攸以及颍川郭嘉、戏志才,钟繇、杜袭、河内司马懿,京兆杜畿等等。这些人无不在曹魏政权的草创阶段发挥过定鼎之功。
早年刘备附庸风雅,以学渣的身份周旋于陈元方、郑康成之间,举荐袁谭、袁涣等人为茂才,也曾经得到过后来的曹魏重臣陈群的短暂辅助以及徐州股肱陈登陈珪的鼎力支持,由于地缘政治、军队叛乱等客观原因,竟然直接走成死棋并投降吕布,从而开启了流亡生涯。何者?没有家族嫡系军队。
我曾经分析过曹操世兵制的军事制度,但一开始曹操真正能够起家靠的是私兵。兵败徐荣后,曹操和夏侯惇一度去丹杨募兵,但是士卒多叛,《三国志.曹洪传》里则记载,“洪将家兵千馀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后来的于禁等诸将更是”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于禁在曹营的历史地位,类似于彭总)。妥了,有了这些绝对忠诚的私兵,尽管曹操多次经历过昌豨造反、张绣叛乱等事件,曹操依然能屹立不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曹操兖州失败、为吕布偷袭至几无容身之地的时候,袁绍给予了其很大的帮助,不得不说是运气和命运使然了。
以上是曹操成事最重要的两大基础,由于其本身出色的军事才能以及其他乱世军阀的短视,更由于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曹操取得了基本统一北方的历史成就。鲁迅早就发表过“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的观点,更不用提后来教员为其翻案,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
这些都是在说曹操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正面意义。
摘取唐长孺先生评价曹操的一段话,“曹操虽然具有这种局限性, 总的说来, 他始终认为目前还是个分裂割据的“ 乱世” , 直到临死, 还说“ 天下尚未安定, 未得遵古也” 。在他一生中, 思想上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 推行法家路线基本上还是坚决的。因此才能够完成中国北方的统一,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制止了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侵扰, 恢复和发展了统治区域内的社会生产, 从而改变了东汉末期封建割据和社会生产被破坏的状态,为历史作出了贡献。”
客观看待本来就没问题,破除封建迷信更是无可厚非,但要是一昧推崇曹操,将曹操的行为合理化、脑残饭圈化那就有待说教了,那可比”唯一的光“还要离谱哦。曹操的黑点不知道比刘备多到哪里去了。
鲁迅夸了曹操,但他更表明了自己非曹操一党的立场;唐长孺肯定了曹操的历史贡献,也不忘提他思想里存在各种各样矛盾的事实;教员肯定曹操,主要出发点是根据其历史功绩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2、那就不得不讲曹操的历史后遗症和政治劣行。
a、曹操有强烈的政治利己主义倾向,用人唯亲,后期也有明显的不臣之心。
历史学家评价历史人物时向来是遵循“以历史发展为基点,而不是以道德评判为准绳”的基本维度,但是平常人不研究历史,更不会仔细深究曹操生前的历史贡献。更遑论这些历史贡献并非归功他一人 ,谈曹操的政治,不得不提荀彧;就如谈刘备,不得不提诸葛亮一样。荀令君最后和曹操分道扬镳,《献帝春秋》记载“彧卒於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而诸葛亮则将刘备的政治思想基本贯彻,此处就已经高下立判了。
说个故事,华佗作为优秀的古代医家,发明领先西方医学一千多年麻沸散的杰出人民群众,被曹操讥为“鼠辈”,荀彧劝谏不从,最终还是诛死。让人不禁怀疑曹操所实行的仁政多出于荀彧而非曹操,曹操的历史功绩,其头衔大概得换个人吧!
曹操曾经写过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答案是否已经昭然若揭了呢?
在献帝面前他从伪君子开始做起,慢慢利用然后成为强臣,最后更是偷梁换柱,将整个东汉帝国换成了曹家。曹仁,夏侯惇,曹真大将军(一品),曹洪骠骑将军(二品重号),夏侯渊早殁征西将军(四品重号)。而所谓的五子良将,乐进右将军(三品重号),徐晃右将军(三品重号),张郃车骑将军(二品重号,至曹睿朝),于禁左将军(三品重号),张辽右将军(三品重号)。可谓以忠臣之名,行篡国之实,以至于曹丕禅让时说“舜禹受禅,我今方知”。
后代司马家族更是步其后尘,以曹氏对待汉室之态度对待曹氏后代,曹髦更是被成济当街诛杀,恶行更甚。《世说新语·尤悔》里记载:
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弑高贵乡公事。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晋明帝司马绍听了这段历史后直接心态爆炸,而司马家族的暗黑历史和曹操之前的诸多行径完全可以用“萧规曹随”这个带有褒义的词语来形容了。佛教里讲因果,网络更有“百因必有果”等俚语,曹氏几代短命、国祚不长和曹操倒行逆施、得国不正关系极大。连异族人石勒都看不下去,公开嘲讽:“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名为忧劳国事,实际上是利己主义;嘴上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实际上是开启“叹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的历史引领者。
为什么隋朝著名思想家王通(王勃的爷爷)会说”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若非对统一的曹魏政权痛心疾首,能说出这样的话?
b、曹操沉迷于文学和音乐嗜好,开启了六朝浮华奢靡之先河。
陈寅恪有个著名观点:“士大夫宗经义,而阉宦则尚文辞。士大夫贵仁孝,而阉宦则重智术”,而“魏为东汉内廷阉宦阶级之代表,晋则外廷士大夫阶级之代表,故魏、晋之兴亡递嬗乃东汉晚年两统治阶级之竞争胜败问题”。曹操的祖父是曹腾,拥立汉桓帝,更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追封为皇帝的宦官。
东汉本初元年(146年),朝廷官员分成两派。一派由李固领导,拥立清河王为帝;另一派由梁冀领导,拥立刘志登位。曹腾亲访外戚代表梁冀,以清河王为人严明、立之难保平安、立刘志则可以长保富贵的理由煽动他;梁冀进而毒死汉质帝,拥立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由此观之,曹操的祖父和赵高、魏忠贤根本没什么两样。考虑到东汉历史上世族、外戚、宦官的三驾马车,在政治影响上,曹操向来不弱于袁绍。
而正是“阉宦尚文辞”等诸多历史原因(家学渊源),曹操对文学和音乐非常痴迷。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曹瞒传》
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王沈《魏书》
但歌四曲,出自汉世。无弦节,做妓最先唱,一人唱三人和。魏武帝尤好之。《晋书.乐志下》
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 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吾婢妾 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 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严可均《全三国文》
上述史料足以说明曹操对诗歌和音乐的喜爱非同一般,达到了嗜好的程度。曹操占领襄阳时,得到了因世乱南投刘表的音乐家杜夔。杜夔原为灵帝的雅乐郎。曹操以杜夔为军谋祭酒,参与太乐署之事,令他创制雅乐,“使定乐器声调”。乐署是汉代中央政府的音乐机构,隶属太常。从此,曹操主宰下的汉政府恢复了汉朝的音乐机构。值得一提的是,嵇康的《广陵散》就是从杜夔儿子杜猛那里学来的。
更加令世人所熟知的就是建安文学、魏晋玄学等,后世六朝更是继之以正始之音、太康文学、元嘉文学、永明文学等。而西魏宇文泰则不满六朝文风,授意苏绰采用尚书文体做诏诰,苏绰传更是说:“近代以来,文章华靡,逮于江左,弥复轻薄”,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后来经过隋文帝、唐太宗、陈子昂等人多次改革,才有了唐朝辉煌的文化生态。
由此可见,所谓建安文学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家族文学,华而不实,于国事无益。
曹操为音乐歌舞等所建立的铜雀台、金虎台和冰井台,需要耗费多少人力? 上面所养的歌女又需要耗费多少钱财? 那些赞扬曹操节俭的话语,根本经不起推敲。另外,曹操创作的乐府诗和游仙诗,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追求人生的享乐生活。曹操爱好诗歌创作的行为也影响到他儿子,曹丕与曹操植在诗歌创作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曹丕称帝建魏后,这种爱好也影响到他的政治行为,在其为政期间,对吴蜀的战争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其孙子曹睿更是在诸葛亮病死、边患消除后“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
是年起太极诸殿,筑总章观,高十馀丈,建翔凤於其上;又於芳林园中起陂池,楫棹越歌;又於列殿之北,立八坊,诸才人以次序处其中,贵人夫人以上,转南附焉,其秩石拟百官之数。帝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自贵人以下至尚保,及给掖庭洒扫,习伎歌者,各有千数。通引谷水过九龙殿前,为玉井绮栏,蟾蜍含受,神龙吐出。使博士马均作司南车,水转百戏。岁首建巨兽,鱼龙曼延,弄马倒骑,备如汉西京之制,筑阊阖诸门阙外罘罳。太子舍人张茂以吴、蜀数动,诸将出征,而帝盛兴宫室,留意於玩饰,赐与无度,帑藏空竭;又录夺士女前已嫁为吏民妻者,还以配士,既听以生口自赎,又简选其有姿色者内之掖庭。《魏略》
欧阳修有个著名的《伶官传序》,用在曹魏政权上也是毫不违和: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自古以来,统一中国的政治家,多不具备优秀的文学才能;能统一中国的政治家,在统一中国之前从不把文学创作当成重要的事业。
光以上的a、b两点,那些说曹操寒门取士、简朴节俭的人就可以散了。
c、多次屠城,屠杀官员,造成极其不良的历史影响。
魏晋历史专家王仲荦(luo,四声)先生在肯定曹操的多才多艺、提倡节俭、要求官员廉洁(虽然有几点在以上我已做了驳斥)的同时,更是对其性忌残杀多加批判,认为统一战争不符合当时社会需求,虽然有一定的意义,但不宜高估,对于少数民族的战争有正义的有非正义的,不能一概而论。
史有明载的曹操屠城次数很多,初平四年东征陶谦时屠彭城、傅阳、取虑、睢陵、夏丘;兴平二年屠雍丘;建安三年在征吕布的战事中屠彭城;建安九年击败袁尚后屠雍城;建安十二年北征时屠柳城;建安二十年西征时屠河池。另外由部将执行的,有建安二十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及建安二十四年曹仁屠宛城。这些屠城,基本上都可以认为发生了大规模杀戮,其中陶谦一案最为著名,也最为铁案凿凿。后汉书记载“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曹操的屠城事实上是一种斗争策略,这也是整个曹操集团在早期军事行动中的传统,这一点有很多旁证,如:
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
贼有千余人请降,议者皆以为宜如旧法,昱曰:“诛降者,谓在扰攘之时,天下云起,故围而后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开其利路,使不至于围也。今天下略定,且在邦域之中,此必降之贼,杀之无所威惧,非前日诛降之意。臣以为不可诛也;纵诛之,宜先启闻。”
“围而后降者不赦”,显然这是在曹操早期军事行动中的“常令”。
刘备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克成帝业,也说明了曹操当时的不得人心。孟达写给刘备的辞职信里有这样一句话:”伏惟殿下将建伊、吕之业,追桓、文之功,大事草创,假势吴、楚,是以有为之士深睹归趣。“什么叫”伊、吕之业“?什么叫”桓、文之功“?和《三国志.周瑜传》里被江东人士评为”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的曹操比起来,曹操这种人是不是应该再反思反思自己?
为什么当年就有这么多人反对他?
至于曹操杀他赖以起家的士人,杨修因为站队问题被斩首,荀彧大功于曹魏或被赐死死后未进太庙,荀攸因为荀彧问题死后迟迟不进太庙,崔琰被文字狱冤死,毛玠被牵连惨遭罢免囚禁,许攸因为叫了一声阿瞒就被弄死了,娄圭被怀疑讥讽曹操而处死,孔融全家被处死。
这些难道不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吗?
知道为什么钱穆会说”曹操兼能政治、军事和文学,又能用人,是魏国创业者。然而,他却是一大奸雄,故为历史反面人物,此下中国历史六百年中衰,曹操不能辞其咎。“了吗?
曹操固然有客观的历史功绩,但这个历史功绩和他带来的政治劣行和历史后遗症比起来,怕是得一半对一半了。
总之曹操就是这么一个有能力,有历史功劳,但是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背后又是一套的典型,更是个极度精分的选手。
说实话,我也是个曹操粉,算不上是曹操黑。近来文化多元化趋势加深,曹操受欢迎也是常事。但是还有很多人喜欢曹操,估计是有其他心态在作祟吧。
写太多了,就这样吧。

<hr/>注:部分内容(2、c部分)引用自知乎回答:如果你有三个老板选择,刘备,曹操,孙权,你会选择哪位? - 本乡平八郎忠胜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79137/answer/429519207
以及:曹操在历史上真的屠城了吗,有记载的屠城有哪几次,有何意义? - 吴易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849892/answer/22890195
还有付开镜论文《文学与音乐嗜好消磨了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志》。
漂浮在爱里 发表于 2023-8-29 01:33: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现在自以为是的 XX 太多了。
刚才看到这个问题下面的一个答案,说:
比如以前认为刘备就是仁君,实际仔细了解之后发现不是,刘备是另一面的曹操,两人本质上一模一样,只不过行事走两种风格而已。

比如诸葛亮,以前都觉得他是千古忠臣,实际仔细研究后发现,诸葛亮和霍光的差别也不大,不过结局不同而已。
我TM直接笑傻了。
曹操屠徐州,泗水为之不流,跟刘备携民渡江。这两件事对比之下,说两人本质上“一模一样”,只是风格不同,长脑子的人会这么说吗?
霍光废立皇帝,老婆敢毒死汉宣帝的皇后(有可能就是霍光指使,被发现后赖在老婆头上),霍光死后子孙谋朝篡位,被诛灭家族,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子孙为报国家战死殉国。这叫“差别不大,结局不同”?
要按照这位操粉的逻辑,国民党和我党除了做事方法不太相同之外,剩下的也差不多嘛,是这个意思吗?
最后我要说一句,正是因为像这样的操粉太多了,所以才导致现在曹操的评价无法提高,少一点这样的操粉,说不定曹操的评价会更高一些。
ymabianzi 发表于 2023-8-29 01:34: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这一问隐含的前提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你说“曹操现在越来越受欢迎了”,这个结论怎么来的?你做过大面积的调查吗?有大数据支持吗?喜欢曹操的以前有多少?现在又有多少?有图有数据才有真相啊!不能信口开河,张嘴就来!更不要把你的看法强加于别人头上,借大众的名义说事!
说实在的,现在欣赏曹操的才干和“真性情”的人固然不少,但讨厌曹操残暴好杀的人同样很多!至于这两类人谁多谁少,没有大数据支持,就随便下结论,这就是流氓行为!
senholy 发表于 2023-8-29 01:34:2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好生活会上网,喜欢上网的越来越多了,一些曾经阔绰过后来逐渐落魄的居心不良者,一些靠噱头恰饭的多少都会靠扭曲经典,抹黑英雄等等肮脏手段来吸引流量恰饭呗,毕竟现在很多网友并不了解真正的历史却又对一些新奇事儿特别感兴趣,但又没有耐心去熟悉资料,还没正规渠道了解真相,于是乎上述的那些就有了发展的空间了,老曺的红火也是这么来的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