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中姬发从小被作为人质送到朝歌,为何还会对纣王如此崇敬?

[复制链接]
bochin 发表于 2023-7-31 02:14:2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封神第一部》中姬发从小被作为人质送到朝歌,为何还会对纣王如此崇敬?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wwwrxt 发表于 2023-7-31 02:15:1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质子我也无脑站纣王啊。
除了姬发这个异类,别的质子都是什么人?“最受宠爱的孩子在家吃香喝辣,不受宠的孩子送来朝歌”。
纣王又是怎么对质子的?“视若己出”。自己的亲儿子整日与质子为伴,身份只是八个百夫长之一。
带兵打仗纣王又是身先士卒。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在家不受宠的孩子,来到朝歌发现有个人把你当亲生儿子,教你读书写字打仗,遇到事了他带头上,这不得来一句“公若不弃”
qkw6358 发表于 2023-7-31 02:15: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质上,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送入朝歌的年纪大约在7-10岁。
参考春秋战国时代,质子虽然本质上是人质,但因为是诸侯国王的儿子,待遇并不低,身份很高贵,并非普通人。
也因此,殷郊才和质子们同吃同住同训练。
殷郊是殷寿之子,殷寿是没有继承权的王子,换句话说,质子在待遇上,与没有继承权的商王之子没有区别。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在现代,因为某种原因,你寄人篱下多年。在对方家庭里,除了长子长孙之外,你跟其他孩子同出同住一起上学,没有被区别对待,而且除了长子长孙外,某个叔叔对你还格外好,夸奖你,让你对自己的某种能力和未来充满信心,同时7、8年来,你没见过父母,甚至没有任何消息。更有甚者,对方家庭还不断的告诉你,你已经被你父母抛弃了,他们不想要你,也许因为疾病,也许因为超生,总之很具体的理由。你说那个时候,会不会觉得眼前这家人才是你真正的归宿?
知乎上很多贴,说自己幼年在养父母身边,成年后却被亲生父母找回,知乎贴统一劝,都是痛斥亲生父母的。
《封神》的父子关系复杂,但本质上中国人的亲子关系并没有什么变化,复杂纠葛。
只是电影给了较可观的视角讲故事,加上大家都知道纣王是坏人,所以觉得不理解质子崇拜他的逻辑。但现实是,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身边的人是不是坏人,我们只知道,他对我好不好。
如果一个人对我们好,但世人对他评价很差,我们甚至会愤怒,这就是人的情感大于一切。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通过情感来理解世界的。
质子也是,纣王也是。
殷寿不管多优秀,都不被重视,像不像此时此刻的殷郊呢?他心中的委屈日积月累迟早都会变成愤怒。
最后归根到底一句话,不被爱的人,会承受很多苦难,他们本质上都是可怜的人。
这一点,至今依旧不变。
lifesinger 发表于 2023-7-31 02:15: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质子,其实最大的作用不是人质
真要开仗,别说区区一个质子了,亲爹快下锅让人煮了都能说分我一杯羹,古代统治者们的儿子多的是,死一个还有一群等着补位
就拿封神榜的周文王姬昌来说,他号称有一百多个儿子,都可以送去希腊竞争一下圣斗士了,根本就不怕死的
质子最大的作用,是在质子的国家培养代理人
W国的太子,从小送到M国去当质子,从小接受的是M式教育,周边都是M国的同学,交的第一个女友也是M国的,吃的是M国食物,看的是M国戏剧。那么M式生活就必然介入了他生命中的方方面面,而等到他回国当上国王,那么他的一切行为准则几乎都是以M国为参照物,他所做的政策几乎都会是向M国倾斜的。
这就是一个完美的代理人,W皮M心,哪怕血统上来说确实是W国人,但是心已经不在这了
所以把质子一刀砍了,这是极端浪费的行为。花大价钱培养他,让他成为自己国家的代言人这才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没有什么内奸比“对方老大是我的内奸”更牛逼的操作了,这个办法一旦达成,真的就是单方面透明,完完全全的降维打击
同样的,W国也不是全员傻蛋,他们也有贤明的大臣,他们知道这一手意味着什么。
如果不想自己国家发生陛下为何谋反这种事件,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否了这个继承人,不管这个大间谍再怎么牛逼,直接否定掉他的权力,找个地方圈养起来,限制他的行动或者直接做掉。心狠一点,那就可以确保国家主权不落入外人之手。
如果实在不行,这个质子声望太大,而且是老国王唯一指定继承人,那也就只好用其他策略,也就是反洗脑,想办法唤起这个人的民族自尊心与国家认同感
W国的国王,也只有在W国才算有地位。去了M国,人家善意待你你是座上宾,人家恶意待你你就是梅菜扣肉饼里那个扣肉
如果搞不清自己身份,生出来不如生块叉烧,那还不如给老国王加个菜呢
而这部电影里的姬发,差不多就是一个从精神商国人发现大哥变叉烧,而自己不如叉烧的一个过程
但凡洗脑失败的质子,往往都会成为原来质押那个王国的噩梦,因为他太了解那个国家了,因为熟悉,所以洞彻弱点,因为熟悉,所以会因背叛而切齿痛恨
例如那个史上最著名的质子——嬴政
zxdxzh 发表于 2023-7-31 02:16: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姬发了,我都语无伦次了。
我是研究美学的,我的博士研究方向是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美学。讲道理美的男性躯体我见的太多了,随便去哪个乌托邦的广场正中央树的雕塑,就是那个非常非常完美的身体匀称的男性。
正是因为这些完美男性见的太多,所以我对真人不感兴趣,我还是更喜欢福瑞,所以是个福瑞控。
而且最近影视剧画面的古偶剧小鲜肉太多了,更加引起不了兴趣。
但是费翔老师演的殷寿出场,好的我弯了,别说了,我要当狐狸。什么苏妲己狐狸精,你快走开,他是我的。或者要不狐狸精附身到我的身上,我不再是福瑞控了,我要做福瑞,我要做一心向的纣王的福瑞,就从试舔一下纣王的伤口开始。
当然我肯定是不能给纣王他想要的,但是我能得到我想要的,那就是费翔老师的肉体。
费翔老师什么样子,浑身散发着一种强烈的摇滚风格的荷尔蒙。纣王什么样子,一个“天下共主”怎么可能是荒淫无度呢?


<hr/>


好了,不发病了,收收味儿。
封神榜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而且这个故事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蓝本,所以要在不改变最底层的蓝本情况下,将这个故事进行重塑上演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每一部作品,其实它都是对应着某种时代思潮的需求。
哈姆雷特是个名篇,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已经被改了七八十遍了,英国也确实是喜欢,那句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被不同的演员以不同的感觉描述,我们就能看到处于那个时代的人的精神气质以及观众的需求。
回到封神榜也是如此,纣王这个形象,在神话故事中被确立为荒淫无度的反面代表,以至于他的人格深度很难被挖掘出来。
同时由于纣王变成了一种残暴荒淫无度的文化符号,所以想从中挣扎出来,变得更困难了——这几年妲己都挣扎出来了,纣王还是那个刻板印象,这足以说明历史通过塑造情节记忆的强大群体无意识的力量多厉害。
史书中记载的纣王,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纣王有很多历史上的改变,废除杀虐战俘,触碰到奴隶主的利益,削弱贵族的势力,让这些奴隶变成农民。
至于姬昌嘛,可以看看“有亡荒阅令”,简单说就是如果有奴隶的逃亡就进行搜索,搜索之后物归原主,将奴隶重新归到奴隶主贵族的麾下。
当然影视作品记不能完全遵照最开始的神话故事,也不能够彻底复刻历史,所以需要有更加结合创作者独特思想诉求的改变。
这部封神榜中,殷寿的形象实现了两个突破。
一个是他自己具有的强烈人格魅力。
在没有遇到狐狸精之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君王和父亲的形象。
干脆就说你才是那个狐狸精,对吧。男性女性都喜欢你。
电影开场其实花了将近30分钟的时间来体现殷寿在质子心中的高大威猛,以及他平时对这些质子的照顾。
在面对冀州城苏护的抵挡时,他用衣服的残布蒙住马的双眼,身先士卒踏向火海。
只要这个完美人设不崩塌,不是用别人的照片放在自己的情感回答里,我要从小跟着他,我就会非常顺口而自然的叫他爸爸。
在这一层面上,殷寿有非常强的超我意识,他能够用一种更加自我高标准的道德要求来规训自己。
我们假设狐狸精没有出现,殷寿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没有看到第2部,不过在乌尔善导演其他相关回答中大概可以勾勒出来:他从小会被父王和王兄当做工具人,他身上的疤痕也应该是狐狸精无法治疗的创伤——如果狐狸的疗愈方法在这个上面都无法生效,那说明有可能就是附加了魔法伤害的痛苦。
放到现在的家庭关系中,就是殷寿是那个最不受重视的次子,原生家庭的阴影非常严重,以至于形成了强烈的精神压抑。
在他们班师回朝的时候,父亲和殷启对待他的眼神和打断他说话的方式,其实已经可以窥得一二,包括他后面和西伯侯纪昌的对话也谈到这一点。
不可否认,有的画面其实就是殷寿想让姬发看到的,但是有一些确实是他自己的真实模样。
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动漫角色,《樱兰高校男公关部》的凤镜夜,不管是家中的位置,还是性格的隐忍——说起来男公关部真的需要你,殷寿。你是一个全新的男公关类型。
我们总是说这样的人,只是机会还没有到,但一旦遇上了,他就会变成一个被欲望所吞噬的人。
但也正如姬昌所说,即便出生的时候是妖,是善是恶,也要看他日后所受的教诲如何。如果殷寿遇到了须王环,那恐怕就又不一样了。
第二就是他一直在超我和本我之间反复挣扎。
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
殷寿说要“自焚在摘星楼”以谢天下的时候,天命直接重回万物晴朗。天命也不是瞎子,不可能看不出来纣王的内心波动,至少在那一刻,他确实是想献祭自身以拯救天下。
虽然这段故事是重新回到了世界线上,但是对这段剧情的巧妙设计,也确实是乌尔善导演的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在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之间冲突的做法。
继续谈到纣王的真正想要的东西。
狐狸被纣王的皇室之血所唤醒,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的解放,整个雪山上的决战场面,似乎不管是地点还是激烈程度,都充满着大量的偶发性。
尤其是滴血的整个行动路径,所以狐狸唤醒的是纣王的什么呢?我想或许应该就是本我。
一种最原始的欲望,一种对于生存的强烈渴求,一种没有任何约束的冲动和生命力。
这是不是一个人所想要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因为人毕竟也是动物,本我与兽性密切相关。
所以妲己和纣王在一起,我们其实可以理解为一只狐狸和一头老虎的CP,这么一想整个封神榜就变成了福瑞控。
试问,谁又不会热衷于喜欢这种原始的欲望呢?姬发也喜欢呀——他要做一个大英雄,不想只在现实生活中耕地。
如果我去朝歌,虽然我这个身体肯定是撑不住的,但是要我选的话,我很有可能就变成崇应彪。人家才是妥妥的对纣王的真正崇敬。
而姬发在电影中其实是一个着墨非常多的角色,它体现出了这个人在虚构的父子关系和真实的父子关系中的心理选择,最后萌发出的人性。
所以这种崇敬最后会变成怀疑,而怀疑最后会发生价值观的冲突。
而关于姬发,其实还有很多故事要谈。
尤其是他在对待天命之说时的那句话,让我非常敬佩:就靠着几根稻草,就妄言天命。这确实很难让人相信。
如果一个人有强烈的自我意志,他其实也很难被像纣王这样的长期持续的精神控制PUA所折服,他就更加不会相信什么天命之说了。
纣王的精神控制法,是一种来自个人魅力的控制;而天命的强行历史决定论的归顺之术,就不是精神控制法吗?
你不管做什么,都无法逃脱天命的需要,哪怕是死也不行。
这个回答就暂时写到这里,下个回答再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wuping69 发表于 2023-7-31 02:16:5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我是姬发的扮演者于适,很高兴来到这里,跟知乎网友交流。
姬发从小成为质子,为何还会对纣王如此崇敬?以下是我的理解。
最初乌尔善导演把姬发这个角色交给我的时候,我按照我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写了人物前传。影片中,姬发从小有一个英雄梦,他不屑于在西岐过着安逸的生活,姬昌希望自己的儿子择文弃武,主打一个peace and love,他不喜欢父亲的教育方式和对他的规划,而是想要做一名征战沙场的将军。姬发不理解父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妥妥的一个叛逆少年,和父亲发生了很多不愉快。在姬发还没有见过殷寿的时候,就已经听闻朝歌有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从那时起小姬发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得知征召质子的消息时,小姬发会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实现英雄梦的好机会,所以在影片里姬发在和哥哥伯邑考比试的过程中,姬发在箭上做了手脚,“主动”成为质子被送去朝歌。而且质子旅的将领正是从小崇拜偶像,这更加让姬发对殷寿产生崇敬之心,从那一刻起他开启了他所认为的英雄之路,在殷寿身边,学习怎么当将军,做英雄。
在姬发眼里,能像殷寿一样,上战场英勇杀敌的就是英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殷寿所有的指令姬发都会主动去服从,他所有的行事姬发都想要去模仿。殷寿和姬发是君臣,也是精神领袖与追随者的关系。
殷寿对质子团也有着一定的精神控制,当一个人被长期PUA后,不会在一瞬间转变想法,所以在大殿上,姬发看到殷寿杀人检验封神榜的真伪时,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但还会选择相信他。
直到殷寿在宴会上让姬发杀死自己亲生父亲时,姬发对殷寿的信仰才开始正式崩塌,那也是全片中姬发第一次违抗殷寿的命令,他是绝对不会杀死父亲的,用缓兵之计暂时保住了父亲姬昌的性命。这个事件对姬发来说,是真正改变的开始。
最终,亲生父亲姬昌“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的话语,让姬发开始扭转对殷寿的认知,才有了《封神第一部》最后的一幕——回家之路。
谢谢大家对《封神第一部》的支持,也欢迎和我一起分享你们的看法。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