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 乒乓球为什么越来越小众化了?

[复制链接]
夏天的小夜曲 发表于 2023-8-27 14:38: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没什么打乒乓球了,都在打游戏,篮球很少看到有人打了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awdrgyjil 发表于 2023-8-27 14:38:4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提问本身就是错的。
时光匆匆 发表于 2023-8-27 14:39:0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1.表层原因:项目本身较难掌握,入门比较困难,基本功练习比较枯燥,如果不能初窥门径,随便打打不够有乐趣,导致大部分门外人只能当作消遣。还有因为是单人项目,导致水平层次差距太大无法对抗,所以和高手切磋机会少,不能像篮球项目随便去一个球场,即使水平菜一点,在团队中也能找到位置,也能发挥作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包括团队配合的乐趣。
2.深层原因:社会风气浮躁,人民忙碌,无闲暇时间,这个不仅影响乒乓球运动,各类运动都受到波及,小孩子学习乒乓球功利性强,要么打不出所以然,要么为了学业特长,往往考上大学就不打球了,这导致乒乓球青年水平的断档,高水平的一小部分,他们基本不与业余爱好者同场竞技,而那些水平中等的能坚持打球的很少,要么就是打够了,要么也是工作等原因不在打球。所以往往给人年轻人打球少水平低的原因。导致业余乒乓球运动没有良好的发展。
3.乒乓球的优势:乒乓球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对于身体、心理、大脑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如果入门,乒乓球的乐趣将是指数倍数的增加,不太受年龄的限制可以长期坚持,所以真正热爱乒乓球的人对这项运动的粘度还是很高的。
我觉得社会环境氛围不改变,任何运动在中国都是小众。
hslxwu 发表于 2023-8-27 14:39:4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业余乒乓球非常适合老人打,但不太适合现在的年轻人,在老人圈子里是大众运动,年轻人圈子里是小众运动
虽然我是打乒乓球的,但我不护短,平心而论,乒乓球非常难练,如果有年轻人让我推荐一项运动,我会看他身体条件去推荐适合的,很少推荐乒乓球
主要有以下几点吧
1.旋转难练,现在还多了顶撞加转这一项,吃天赋,非常难,导致努力和竞技回报不成正比
乒乓球是摩擦住球然后用旋转往前拉的运动,这个本身就非常难以练习,现在改塑料球后球非常光滑,纯摩擦已经没办法拉完全程,需要在挥板过程中用身体把球往前撞,这就涉及到身体协调以及内外弧结合的挥板动作,业余根本理解不到这一层,能把球摩擦住就已经很天才了,这就导致很多球馆大爷练了很多很多年,但方法不得当,玩不过专业的小孩子,也有另一批头脑非常聪明的业余,短时间就抓住要点,两三年就打到半专业水平了,这种落差导致不怎么有天赋的大多数球友比赛输了会产生很严重的挫败感
2.不适合身高超过一米8的人
从95后往后的孩子们个头高的不少,业余超过一米8身高的打乒乓球,就会碰上两个问题,一是身体慢跟不上速度,二是打久了容易驼背,前者如果打五年以上的话可以克服,后者无解,95前的球友里面身高高的相对没那么多,很多在160~170之间,这个身高打乒乓球是很适合的,力量和速度都不吃亏
3.技术进阶难
和羽网不同,乒乓球的小球就算现在的40+,也是非常轻的球,基本是靠爆发力打球,所以身体不好甩开发力,就无法在业余对打中通过击球手感去理解击球原理并进阶技术,乒乓球是需要自己去学习击球原理,并理解球是如何打过去的,最后再自己设计技术动作,如果做不到,日常练球就是原地踏步,不会有质变提升
所以,我基本不大推荐年轻人打乒乓,但乒乓球对于上一代人,是非常合适的,原因如下
1.60~70后普遍身材不高,打乒乓球跟得上速度,也容易打出速度,身体也更协调,好上手
2.上一代人比现在的年轻人更加灵活,并且精力旺盛,喜欢盘算,同时空闲较多,年轻时候娱乐种类也少,不乏对乒乓球有深刻钻研的老业余
与其说小众,不如说是游戏等新增的项目抢走了乒乓球的市场,如果社会没有发展,国球会像上个世纪一样人人都打
<hr/>我看到评论里有说身高的,我在别的回答讲过专业的高个子是优势,业余高个子是劣势
张本王楚钦每天训练量基本不会比业余每天坚持跑五公里长跑少,业余如果也有这个毅力去练身体的话,高个子也不会慢,在家喝茶的或者工作之余打打的,高个子一定非常慢
yejianqiu 发表于 2023-8-27 14:40: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移步我在相同问题下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answer/1832744809
wodesunin 发表于 2023-8-27 14:40:3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爱好者心理肯定是特别不赞同,但是乒乓球小众化的确是一个不争的现实,
让我哭一会儿先。
作为70后的尾巴儿、野球王者、小区级大爷终结者、怪球选手、理论杠杠技术水水、市队非主力杀手的在下,断断续续打球三十余年,技改三五次、底板十余把、八卦一大堆,就让我来聊聊乒乓运动在民间的兴衰史吧。
(一)我国乒乓运动的兴起
大家都知道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但却少有人知道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是由网球运动变革而来,TABLE TENNIS 其实就是桌上网球。
1959年,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联邦德国多特蒙德举行,容国团夺得男单冠军,为中国夺得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由此民间掀起了一股全民打乒乓的热潮,水泥台、洗衣台、门板、书桌、砖头、自制乒乓球拍全部都成为了广大群众全民健身的工具。
乒乓热潮由此掀起。由于乒乓运动占地小,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所需不过一个乒乓球和客厅大小的空间,而在当时娱乐设施如此荒凉的情况下,对抗激烈、娱乐性竞技性强的乒乓运动自然成为了当时最火的体育运动,没有之一。
所以,之所以今天小区老大爷完败初学者和一般爱好者其原因就是那么大的群众基数,优中选优、长期坚持下来的必然结果。
(二)乒乓运动的发展
1959年,在传奇英雄容国团首获世界冠军的同时,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乒乓球器材生产厂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双喜品牌,据说这还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名的。老红双囍是这个名字的老球友都知道。乒乓器材的生产促进了乒乓运动在民间的推广。
老一代的球拍全部都是成品拍,五层椴木结构,正面红色正胶,背面黑色涂漆层。直拍在当时中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正胶球速快、摩擦力也比较强。在当时由老一批的运动员反复研究训练之下,直拍快攻前三板打法奠定了中国乒乓球的基石,一举突破了以欧洲为代表的防守削球打法的防线。
容国团后我国涌现一大批优秀的乒乓运动员:被民众津津乐道的四十大板李富荣、怪胶选手张燮林、世乒赛三连冠乒乓外交牵线者庄则栋,每一个都有一大堆的传奇。
1.张燮林
一位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乒乓球事业的传奇人物。当运动员,他曾在第27届世乒赛上获男子团体冠军并首次为中国队夺得男双桂冠,第28届世乒赛获男子团体冠军,第31届世乒赛,他又为中国队第一次夺得混双冠军。他的直板削球打法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被誉为乒坛“魔术师”:当教练员,他培养出了邓亚萍、焦志敏、黄俊群等一大批世界冠军。他最传奇的事件是在使用器材厂淘汰的正胶胶皮中发现并首次在世界大赛中使用长胶,从此长胶打法走上了历史舞台。
现在民间乒乓球逐渐走向小众,和长胶在各种业余赛场的频繁运用关系密切。我们支持鼓励各种颗粒胶在各种比赛中使用,因为这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但是坚决反对各种违规长胶的使用。而民间各种大颗粒、蘑菇头、固化、二次固化、超长胶,反旋转相当诡异,一些有一点点的基本功的爱好者换长胶一个月便能打败一大片水平比自己高的球友,使得民间各种违规胶皮层出不穷。更有甚者,正规长胶泡煤油、涂滑石粉、涂胶水刷一圈留中间各种恶心人的弄法,体校训练三四年的小盆友一遇到莫名其妙就输了,严重打击训练积极性。
2.庄则栋
中国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参加过第26、27、28、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3次蝉联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荣获三连冠的人,是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还是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
庄则栋是世乒赛第一个男单三连冠,后世唯一能媲美庄则栋成就的是现役全满贯球员马龙。
庄则栋还有一个伟大的成就就是推动了乒乓外交,这也为小小银球奠定了国球的地位。在当时我们面临美苏的联合封锁,内忧外困的局面急待破局。而一次乒乓比赛中一个冒失美国运动员科恩不小心登上了中国队的大巴车,庄与科不期地邂逅并与科恩大胆接触,奠定了“乒乓外交”的基石,使得乒乓球真正成为了我们的“国球”,他为“小球转动大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完成了几代人的梦想与追求,创造了迄今无人能超越的神话。
不过,庄则栋的三连冠的成就参杂着不少水分,当时国家队有让球的传统,个人球技服从于政治大局。这一让球的潜规则直到80年代何智利因不服处理结果愤而归化日本改名小山智利并在亚运会上战胜初代大魔王邓亚萍后才嘎然而止。
乒乓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球类运动,它的背后除了技战术还有很多很多。
(三)群魔乱舞时代
七十年代,民间乒乓运动如火如荼时期,乒乓球在国际上却悄然变革。以中国为代表的正胶前三板打法依然还有蓬勃生机,生胶、长胶、防弧胶悄然兴起。以蝴蝶为代表的器材生产商生产出了弹性更好、速度更快、摩擦力更强的反胶套胶使得弧圈球技术在国际赛场有了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
70年代日本选手首先发明了弧圈球技战术,并将之作为秘密武器。弧圈球是对球产生强烈上旋和速度,比之于快攻它的旋转更强,比之与正胶的小上旋或反胶的提拉它的威胁更大,既有力量也有速度和旋转。而且弧圈球技术理论上只要出台,不管是什么旋转都可以拉上台,最初的高调弧圈逐渐被前冲弧圈所替代,成为主流技术。
我国运动员以传奇运动员蔡振华为代表,合理利用规则使用正手反胶黑色、反手防弧胶皮黑色,并通过倒板和跺脚战术打得国外运动员摸不着北。国际乒联因此修改规则,规定:底板配胶一面和另一面必须用不同颜色的胶皮,这也开启了国际乒联针对中国运动员修改规则的先例。
当时的乒乓运动规则:
1.21分制,每5分轮换发球,20平后需赢两分才能该局获胜;
2.使用38毫米的赛璐珞乒乓球;
3.发球如果三次擦网失一分;
4.对方球如果还未落地便被拦截,本方失一分
5.过网击球,本方失一分。若现在还采用此规则,小胖那个神球过网抬了个在对方台面滚着不跳的球则成为了无效球了。
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是中国乒乓球在国际赛场的衰落期和民间乒乓热潮继续兴盛时期。在国际赛场主流是弧圈球技术,而在我国仍然是直拍正胶前三板技术。那个时候民间乒乓球已经兴盛到随处可见水泥的乒乓球台,单位每年举行乒乓球的赛事,各种乒乓比赛层出不穷。没奈何,当时的娱乐设施太匮乏,乒乓运动成为大众健身的不二选择。答主也经历过这个时代,当时一下课马上飞奔到水泥球台前占台子,一放学就跑到某单位的木台子或洗衣台前先把球台占着做作业,做完就开打,不打到天黑绝不回家,故台霸一说绝非吹牛逼。
当时小盆友们打球可没有现在那么考究。两块烂拍子、几块破砖头当球网就开干,也没有拋不拋球这一说,所以合力发球的“车撕”成为了我关键分时的一绝,对手一碰球便飞了,落地还死转死转的,听着球在地上撕撕摩擦的声音,那时当时的我最大的乐趣。那时民间打球的规则是打考,考上了连输两个是光头,输三个得一分叫一颗葱,只有拿了两分及以上才能打到四。
台霸当久了名气自然是有了些,又因为我是左手直板正胶,县体校教练招人便把我招了进去。父母也挺高兴,便在百货公司为我挑了一块红双喜的直拍正胶球拍,这块拍子陪我走到了大学。当时的红双喜八块钱一块,手感比现在一百多的底板还要好,五层椴木结构,正面红色正胶,反面没胶皮涂上了黑色油漆。在等待这块拍子的途中,大人还将我原来的球拍贴上了一张拍里奥的反胶作为过渡球拍,这也是我第一次用DIY的胶皮,当时几乎没有套胶一说,海绵是海绵,反胶胶面是胶面,还需要自己将海绵和胶皮粘合好。不过以当时我的坝坝球水平,光是这样一张拍里奥的反胶单胶皮都驾驭不了,更别说套胶了。
到了体校,我仍然是边沿人士,教练太忙也没有功夫教真金白银的东西,当时大师兄正准备着省青运会的赛事,体校的一切训练也是以此展开,我也乐得清闲,在边角台上玩得不亦悦乎。
不知是进了体校的第几个周的周末,我按时的来到了体校结果一个人也没有,正在诧异间教练只身一人来了。闲来无事便教我正手攻球、反手推档并一并教了加了步法的左推右攻,不几时我便能左推右攻一百多个而不失误了。经过的工人也大感惊奇,赞叹连连,教练也比较满意并赞叹了我灵活的步法。其实在坝坝球的切磋中当时虽然没有正确的动作却培养了我较好的手感和灵活的脚步,加上当时还小,又非常顽皮:当时流行的娱乐项目一项不缺还打鸟、摔跤、打水仗自然是身轻如燕。
彼时大师兄正参加市级比赛取得了第一名并代表市里参加省级比赛荣获了省级比赛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但是福无双至,教练正想着力培养我的时候我却因为顽皮从高处坠落导致了大腿骨折,卧床静养了几个月,乒乓球的体校生涯刚刚兴起却又被迫退出。
此时各种电子游戏正在兴起:魂斗罗、超级玛丽、双截龙、猫人,街机游戏也刚刚走入大街小巷,广大青少年像是走火入魔般的迷上了这些新奇的玩意儿废寝忘食。当乒乓不是唯一选择的时候,这些电玩便成为了少年儿童最大的乐趣。
不过迷上了电玩的我们课间十分钟和体育课最大的兴趣依然是乒乓,已经就读全县最好初中的我仍然能够找到不少水平相当的对手。当时体育课多数时候是“放羊”,志同道合的两三个骚年便偷偷潜行进学校的乒乓室,在正规乒乓台上来一场的你来我往的战斗。现在一大批中年油腻大叔乒乓球打得挺不错,其实就是在当时学校的较量中提高的技艺。远离了体校生涯的我也是在学校自学成才地学会发强烈的侧旋、下旋以及对付下旋的搓球。
(四)群星璀璨与中国双子星的崛起
要说中国乒乓球在什么时候最衰落,那就不得不提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除了女单还有陈静乔红邓亚萍的苦苦支撑,男单经常连世界大赛的前八都进不了。
蔡振华退役后于国乒危难之际接任了国家队男队教练后又升任总教练。但是当时除了女队还能出人头地,男队基本上就只剩下横拍双反弧圈球打法的马文革能够与国外选手周旋了。日本动漫《乒乓》中的中国乒乓球员孔文革就是以承前启后的马文革为原型。
而当时的国际赛场可谓群星璀璨: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科贝尔、普里莫拉茨、刘南奎、金泽洙……
而在其中以老瓦最为著名,作为中国队三代队员的主要对手,老瓦除了炉火纯青的技术、鬼神莫辨的发球(横拍的直板式发球)、出神入化的手感、细腻精准的前三板控制成为了乒乓加入奥运会后的第一个大满贯得主,也是乒乓大满贯唯一不是中国队的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可誉为欧洲百年一遇的传奇人物,乃至当老瓦四十来岁后退役后欧洲竟无一人可以替班老瓦,欧洲也从乒乓第一梯队降级到第二梯队。
95年的天津世乒赛是国乒的翻身大戏,囊括了全部的七项冠军,从此后中国开启了双子星时代:刘国梁和孔令辉。
乒乓球1988年正式进入奥运会,当时的奥运会在韩国汉城举办也就是今天的首尔。韩国人在乒乓球台上动了歪心思,除本国球员以外的其他队员纷纷很不适应,中国队绝对主力江嘉良在四分之一赛便遭淘汰,最后的决赛是在两个韩国人之间进行,刘南奎最终拿到了乒乓奥运男单首金。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瑞典瓦尔德内尔3:0战胜了法国不讲理打法鼻祖盖亭,成就了首位大满贯的传奇。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小将刘国梁发挥神勇,半决赛战胜乒乓神话老瓦并在决赛中战胜了自己从来没有战胜过的队友王涛获得了中国队男单的首金,刘月半也是中国队首个大满贯。其实刘国梁的水平在当时并不是最厉害的,但是他的发球和前三板打法以及比赛的发挥却是当时国际超一流。99年的世乒赛刘决赛遇到当时还是小将的马琳3:2艰难取胜,最终圆了自己大满贯的梦想,马大厨的大满贯由此遥遥无期。
届时民间的乒乓球风依然浓郁,很多学生党开始迷恋由日本发明欧洲盛行的弧圈球技术,套胶也由正胶走向了反胶的大一统。甚至刘国梁因弥补正手正胶的不足而在反面贴了反胶并率先在国际赛场使用直拍横打技术也在民间慢慢的蔓延。今天一大批中年大叔球技还不错的原因也是当时对乒乓的痴迷。
2000年悉尼奥运会,孔令辉3:2艰难地战胜了老瓦,同时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大满贯。孔令辉,横拍两面反胶弧圈打法,以橡皮球著称,两面均衡无漏洞,接发球的摆短劈长侧切炉火纯青,他的夺冠标志着传统直拍打法的没落和专业队横拍时代的来临。
双子星时代,你成就了我,我成就了你。两个打法迥异的选手在国际乒坛熠熠生辉。
(四)二王一马时代和直拍最后的辉煌
悉尼奥运会后国际乒联又修改了规则:
1.禁止遮挡发球。此规则一出老瓦和刘月半的威胁直接减半。对此规则我是举双手赞同,但是民间包括国内正式比赛,绝大部分裁判和选手无视此规则,各种违例发球举不胜举,就连今年举行的全运会男选手尚坤就两次遭受遮挡发球之害。
2.每局由21分改为11分,增加比赛的偶然性,轮换发球由5个降低为两个,此规则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当然我怀着恶意地猜测,此规则主要是针对中国队。
3.将38毫米球改为40毫米球,国球开始迎来大球时代,据说目的也是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此规则一出有乒坛智多星的刘国梁便在26岁当打之年被迫退役。(大球后正胶速度不再,且正胶反而有了长胶的一些特点变成了怪胶)为全世界国球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改大球是对乒乓运动毁灭性打击呢?首先,乒乓运动从来都是对身体协调性、灵敏度、细微精准的调控的最佳运动。球一改大,对力量、脚步和体力耐力要求就大增了,一力降十会变得非常重要了。乒乓运动的选材从原来反应敏捷身高体力要求不高的灵活型变成了诸如梁靖昆这样的暴力型。
其次,直拍前三板的优势从原来的下旋小球争斗和一板过的畅快变成了劣势,上旋相持时代悄然来临,直拍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了。
再次,随着球由40mm变成了40+,打法同质化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球是越来越暴,打法却越来越单一化了。
民间乒乓球的逐渐凋零除了和乒乓规则的改变息息相关还与各种假冒伪劣以及文具店成品拍的质量严重下降有密切关系。90年代,你买块十来块的成品拍性能和现在100左右的品牌底板没有多少差异,而2000年后的文具店成品拍(以福里奥球拍为代表)十多块一副的只能说是垃圾中的垃圾。球拍质量的严重下降带来的是基层爱好者水平断崖式下降。
乒乓运动逐渐走向了小众化、贵族化。现在非请教练教球的水平简直不忍直视,而教练教球的学费一学时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又有多少家庭能够承受?进省队,如果是非主力选手,一年少则十来万多则几十万,有天赋的孩子家庭又有多少能够承担?乒乓装备:球衣、球鞋、球拍、套胶、胶水、膨胀油这些,节约着使用一年少说也是数千。鄙人作为比较节约的资深爱好者一年在装备上的投入也是小三千,至今还买不起念念不忘的数字968、金标vis……
前段时间本市举行了中小学的乒乓运动会,本人担当了裁判工作,我认真观察了本市中小学生的乒乓水平:乡镇和市中心学校差距甚大、有场地和训练条件的学校和只有坝坝球水泥地的学校差距甚大、请教练和没请教练的学生差距甚大、乒乓球拍的差距也甚大……
回到国际赛场,2004年和2008年奥运是直拍最后的辉煌。
04年的希腊奥运会进入男单决赛的是直拍横拉之王王皓和日直的最后集大成者柳承敏。当时的王皓虽然直拍横拉炉火纯青,但无奈正手还有缺陷的王被打疯了的柳承敏频频侧身爆冲以2:4遗憾告负,这也是韩国人最后一次登顶。
08年北京奥运会王皓和马琳成功晋级决赛,王皓又被传统直拍集大成者马琳击败。马琳也成为了最后一个直拍奥运男单冠军。
04-12这一周期,中国出现天才级的三位选手:王皓、马琳、王励勤。每个人的打法都极具特点、又互相克制,结果就是:没有一个能成就大满贯,三人互相竞争中国外选手就稀里糊涂的彻底崩溃了。虽然国乒取得了绝对的世界霸主地位,但国际的乒乓氛围却逐渐没落了……
(五)科龙时代
张继科作为极具个性的不世出的天才,成就了445天的最快大满贯记录,窃以为他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王皓。
这一时期,奥运单打名额又被修改,一个国家最多只能派两名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08年北京奥运三面国旗同时升起的壮举成为了绝唱。(又一限制中国队的规则)
马龙默默的等待,十年磨一剑,终于2016里约奥运完成了全满贯的梦想,我想马龙还是应该感谢王皓,没有王皓的摧残龙队可能早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了吧?可能也不会再打到2021了,咱们也再欣赏不到六边形地表最强男人的精彩比赛了。马龙是真正的世乒赛三连冠15、17、19,不说前无古人,恐怕也再难后有来者。
窃以为马龙后再无马龙,但小胖后还有大胖、大壮、小小胖、小小壮……江山无穷代也
伦敦奥运周期,国际乒联又双叒修改了规则:
一,禁止了有机胶水的使用,因为不环保有毒,所以专业队进入了无机胶水+灌油时代;
二,塑料球时代来临,前期的塑料球极不经打,一打即坏。据说暴力狂张继科一场训练就打坏打爆了几十个球。紧接着玩了几十年赛璐珞乒乓球被ABS新塑料球所取代。新塑料球质量更好,但是旋转和速度比之原来的乒乓球差了很多。从此一板过的直拍几乎在国际赛场绝迹。我苦练了十年的薄摩擦高调弧圈球也差不多废了,侧身爆拉一板大角度也常常被打了回头……
三,40+大球时代正式来临……
40+是国际乒联一个很好的规则,因为你不知道最终乒乓球会变成40.5、41还是42mm,反正球是越来越大了,对体力耐力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窃以为改成网球大小最符合国际乒联的要求,这样欧洲的黄金时代就会悄然来临了。
2021日本的东京举办奥运,日本的乒乓氛围变得很好,年轻化的选拔涌现了伊藤美诚、张本智和这样的天赋型选手,誓夺东奥冠军。不过就我看来难度极大,男单的马龙和樊振东是日本迈不过去的坎儿;女单的陈梦孙颖莎也不是吃素的角儿;混双就算许昕刘思雯年龄偏大看似一枝独秀,也不是那么容易突防;男团和女团更别说了,叫不可完成的任务。
不过,在不远的未来,国球的地位岌岌可危啊!
后话:若您认真看完这段文章,便不会再质疑乒乓球为什么在国内越来越小众了。
虽然现在民间参与乒乓运动的基数比较大,据刘月半说经常打乒乓球的人有三千万之众,看则大矣,实则还没有第七次人口普查多出来的3490万男性同胞多。
这三千万中老大爷占了一千多万,中年大叔又占了一千多万。随着老大爷逐渐离去和中年大叔的逐渐老去,仅靠几百万年轻人的基数是无论如何支撑不起国球的发展的。
民间乒乓体校的有数万余人,但真正能打出来成为准职业选手的不到一千,孩子家庭在其中的投入让绝大部分家庭不堪重负,除非进入国家集训队,否则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
近期河南新乡进行的直通赛真正打出来亮眼的年轻的骚年只有被誉为小小胖林诗栋吗?
有人说周启豪直通赛打出来了。拜托,他和樊振东是同年。


未来龙蟒仍在坚守,小胖还需努力,小小胖们任重而道远也!
很多人不喜欢玩乒乓,一是难度大;二是懒得捡球;三是随着社会发展可供娱乐健身的运动实在太多。玩乒乓不如玩羽毛球,这是很多人的共识。再加上国际乒联的胡乱修改规则,以后乒乓运动在民间的没落几乎已成定局。但在职业联赛中国的霸主地位或还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也许在我们这批业余爱好者老去的时候,这项运动也会逐渐没落。但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致敬今天还在深爱国球的所有爱好者
(全文完)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