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晚年很昏庸吗?

[复制链接]
版史本数 发表于 2023-8-27 07:26:5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世民晚年很昏庸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lanxueling 发表于 2023-8-27 07:27:3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他五十周岁就去世了,不存在所谓的晚年
其次,他少年时期东征西战,青年时期国泰民安,中年时期开疆扩土,他的生命没有一天是浪费的,任何时期都和昏庸完全不沾边。
国际闪警 发表于 2023-8-27 07:28:0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张图片,一目了然。
唐太宗晚年开疆扩土的速度,是很迅猛的。
这是贞观19年。


仅四年后,贞观23年



收复大一统的辽阔疆域,统治瀚海燕然,收复西域故土,这叫华夏荣光,大唐无双。不叫昏庸。

历史上哪个昏庸的政治家、军事家,能做到这个成就?您尽管说,我洗耳恭听,虚心请教。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斑驳陆离的岁月时光,会无情地冲刷一切英雄豪杰的存在痕迹,那些人曾经来过,如今早已灰飞烟灭,无影无踪。

唯有真正的伟人,方能长久地铭记于华夏后人的心中,如同亘古不变的永恒太阳,成为一个民族,一个文明最自豪自信的历史记忆之一。
zsqffff 发表于 2023-8-27 07:28:4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认为二凤后期不如前期。后期只是有钱了,他才花的比较多,并不是说他这个人变了。事实上晚年的李二凤依然是那个积极进去,开拓自信的天可汗。
值得一提的是,他晚年还在整顿吏治,李世民晚年的吏治,完全称得上历史上的巅峰。
太宗定天下,留心听断,著令:州县论死三覆奏,京师五覆奏。狱已决,尚芋然为彻膳止乐。【至晚节,天下刑几措。是时州县有良吏,无酷吏。】
陈晓 发表于 2023-8-27 07:29:1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民晚年昏庸的说法要么是标新立异,要么是危言耸听,李世民终其一生都是非常上进的,哪怕是他的晚年,依然是英明神武的天可汗,跟昏庸俩字实在沾不上边李世民晚年还算不上昏庸,其在贞观后期的文治武功依然彪炳史册,最多犯了一点芝麻大的错误而已,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
李世民晚年昏庸的观点基本脱胎于这句话,“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这句一家之言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即便李世民晚年不如贞观前中期,但并不代表他就是昏庸之主了。
事实上晚年的李世民依然是一代明君,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的确犯过错误,但是也立过许多大功,并且那点错误在他的功绩面前算不得什么,并没有造成不好的影响,基本做到了善始善终
一.李世民晚年依然善于纳谏,而非刚愎自用。

晚年的唐太宗依然乐于接受正确的建议,也因此避免和纠正了很多错误,即便李世民纳谏不如前期,但也不等于他什么都不听呀。而且李世民是善于纳谏,不是从谏如流。只要自己基本知道那些事情该做和怎么做,然后不要过于听不进话,一意孤行就行了。事实上,如果自己水平不够,纳谏太多反而更容易乱。
而且贞观后期,也并没有出现一位能像魏征这样敢直言进谏的能臣贤良,而且哪怕是魏征也有很多事不切实际的。其实那些谏臣都没到过现场,要区分清楚奏表和现实的区别,奏表为了让君主听得进去,会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是经常的事。  
比见关中、河外,尽置军团,富室强丁,并从戎旅。重以九成作役,余丁向尽,去京二千里内,先配司农将作。假有遗余,势何足纪?乱离甫尔,户口单弱,一人就役,举家便废。入军者督其戎仗,从役者 责其糇粮,尽室经营,多不能济。以臣愚虑,恐致怨嗟。
这个是奏表内容,并不是既成事实。关内劳动力不够,绝对不是因为李世民压榨民力,而是因为根据唐朝的赋役制度,关内不承担赋役的人太多。
唐朝的《赋役令》规定:贵族和九品以上官员,有免课役的特权。府兵卫士数量也很大。贞观十年(636年)设折冲府,平均每府千人,而折冲府在“关内二百六十有一”,计26万人。也就说以京畿地区为主的关内道就有26万府兵卫士。他们虽然“三时务农,一时讲武”,不脱离农业生产,但是,他们在服兵役期间“不输”赋税,也不再服其他徭役 。
很多谏臣都没有实地考察,难免做出错误的判断,作为皇帝就是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知道哪些该做和哪些不该做,而并非成为文臣眼中的乖宝宝,那和傀儡有什么区别?有时候文人误国是有不小依据的,很多的想法都是想当然,并没有实际性的意义,李世民又不是神仙,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二.李世民对求仙成神并没有太大的执念,炼制丹药的原因是心理和生理上遭受的双重折磨

首先年轻时期的李世民和贞观前中期应当是不信鬼神的,甚至还不屑一顾。至于晚年炼丹药,更多是身体每况愈下,已经丧失了对传统药物的信心,人之将死尝试其他方法延续生命也实属正常,并不能说明他信鬼神之说。而且李世民大概率不是吃丹药死的,《旧唐书·天竺传》《旧唐书·郝处俊传》记载唐太宗吃丹药都是没有任何效果,“服竟不效”,“竟无异效”,既没有好的效果、也没有坏的效果。李世民是病死的,并不是死于吃丹药。
贞观初年,李世民曾对大臣说,什么长生不老之术,都是骗人的(“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还对秦始皇和汉武帝表示出了鄙夷,他说秦始皇上了方士徐福的当,派出数千童男童女寻找长生不老药,最终没一个人回来。汉武帝为了求神仙,竟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道家的术士,到头来也没有灵验,最终让世人嘲笑。李世民评价过他们二人的事迹后,得出了结论,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仙术都是骗人的(“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
贞观十一年二月,李世民在诏书中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活到百岁就已经是上天的眷顾了,就算是穷尽自己的智慧和技巧,也不能摆脱死亡的命运。(“夫生者天地之大德,寿者惰短之常数。生有七尺之形,寿以百龄为限。”“虽复,回天转日之力,尽妙穷神之智,生必有终,皆不能免”),年轻时的李世民对长生不老之术一点都不信,甚至有些反感
至于晚年炼丹药主观原因也是因为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折磨。疾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胃病、感冒、风疾等多种疾病接连困扰他的身心;除了生理上的摧残,还有心理上的摧残,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相继被废黜,这对李世民的刺激非常大,甚至一度产生了想要自杀的念头。以上是他晚年接触丹药的主要原因,而并非是他相信所谓的仙神之说,李世民认为神仙不过是虚妄的,对所谓的求仙是不屑一顾的。
李世民不信仙神,如果有,那只能是死神!没办法呀,这世上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的人毕竟只有少数,更何况像李世民这样雄才伟略的一代帝王,文治武功彪炳史册,很多事情也还没有来得及做,也就更不想死了。
三.皇帝修善宫殿是正常行为,并不一定是大兴土木。

李世民晚年很多所谓的“修建宫殿”,其实就是在前朝的基础上维护和修缮一下,也并不会造成多大的损耗,这一点没必要太过苛责。
有些人指责李世民大兴土木,也许是指他在647年修建翠微宫。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李世民患有家族遗传的“风疾”(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类似于今天的中风),而且他天生怕热,年纪大了尤其严重,每逢夏天都要离开长安避暑。为此,他命人修整终南山上原本被废弃的太和宫,命名为“翠微宫”,作为自己的避暑地。而且翠微宫只修了不到一个月,并没有太大的花费和劳役。
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帝王干这项工程,无论如何也称不上“劳民伤财、昏庸无道”吧。
说李世民大兴土木的应该了解一下唐朝的租庸调制和工匠制度
租庸调制:每人一年就20天力役,往上政府要承担损失,无论李世民怎么修宫殿,这个前提是不变的。  
《旧唐书食货志》凡丁, 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 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过五十日
唐朝是有编制工匠的,就是来自于各地民营手工业,集中在“将作监”,修宫殿优先使用将作监,将作监大约一万人左右,只有将作监人手不够时才会额外征发百姓。李世民时期修建的的洛阳宫、翠微宫等,其工程量都是在将作监的数量范围内的,而并非大兴土木。
《唐六典》凡兴建修筑,材木、工匠,则下少府、将作,以供其事。(少府监匠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人,将作监匠一万五千人,散出诸州,皆取材力强壮、伎能工巧者,不得隐巧补拙,避重就轻 《新唐书》有府十四人,史二十八人,计史三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短蕃匠一万二千七百 四十四人,明资匠二百六十人。
李世民宫殿修归修,但并不是把老百姓不当人看,老百姓有情况,还是以百姓为主要,李世民之所以被称为千古明君,主要就是老百姓一直是他的“红线”,不说爱民如子,起码作为皇帝是合格的。
四.李世民晚年的诸多征伐都有其必要性,而非好大喜功、劳师远征

这就说到李世民晚年的另一项举动:亲征高句丽。但他为这一行动感到后悔,并不意味着这是错的。
在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强势崛起,既有游牧民族的强悍,又兼具中原汉人的技术和文明:
据史书称,高句丽人擅长骑射,而且作风彪悍,他们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校猎活动(可以理解为阅兵),甚至连执政官“大对卢”的产生,都是通过比较武力高下来决定。这种尚武风格,跟突厥、匈奴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在另一方面,高句丽也具有中原政权的特征。他们的耕织、冶炼技术都来自中原,依山建城定居;文化水平高,《五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广为流传;法制完善,“用法严峻,少有犯者,乃至路不拾遗”,跟当初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有些相似。
这样的政权,比后世的辽国、后金更具威胁性,这无疑是对大唐利益和中原文明的重大威胁。这也是隋唐四五代帝王屡次征讨的原因。只可惜隋唐二帝都以失败告终,隋炀帝更是穷兵黩武,致使天下大乱,葬送隋朝天下。
公元645年,李世民帅军远征高句丽。虽然,但最终因后勤问题不得不退兵,没有实现当初的战略目标。兴师动众却未能成功,打破了李世民年轻时战无不胜的记录,因此他心生悔意:“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值得注意的是,李世民此次征讨夺取了十座城池、纳降七万、斩首四万,而且损失兵马马不过两千。从斩获和战损的角度,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是毫无疑问的大获全胜,而且李世民因为后勤和气候及时撤兵,并没有重蹈隋朝覆辙,既没有出现较大的伤亡,也没有影响唐朝的正常运行。
但即使如此,接下来的唐王朝也没改变对高句丽的政策,终李世民余生,大唐都对这一敌人保持不间断打压;到了公元668年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名将李世勣攻下平壤,隋唐两朝持续数十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来自东北地区的潜在威胁被中原铲除。相比较后世的宋、明,唐王朝灭敌于萌芽之中的战略何其英明。
此外李世民还在最后的六年中进行了诸多征讨,先后灭亡薛延陀、击败西突厥、设立安西四镇等。李世民在位时期的大部分开疆拓土都是在贞观后期进行的。但是并没有穷兵黩武,造成恶劣影响,反而让大唐声威远播,横扫四夷,解除了唐朝的诸多边患。
贞观后期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波澜壮阔的开疆拓土,一方面是因为经过近二十年的治理,唐朝国力确实显著提高,一方面也是唐军战斗力强汉,将领能征善战,当然也离不开天可汗李世民的英明领导和卓越的战略思想,而并非所谓的穷兵黩武,空耗国库。
五、李世民晚年虽然因为宠爱儿子,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皇室争斗,但是并没有造成朝廷内耗、动摇国本。

李承乾和李泰的先后被废,并没有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行和良好发展,大唐依然生机勃勃,反而是李世民的身心遭受了打击,这也是李世民51岁就早早病逝的重要原因。
李世民无论是征讨外敌还是修建宫殿,李世民都没有不顾国家安危的风险,他做的事情并没有有动摇国本,也没有增加百姓负担,在他的治理下,国家依旧蓬勃发展。当然李世民晚年的确犯过一些错误,但是李世民不是完美的,他也是活生生的人,只要是人那犯错就是难免的,而且并没有引发任何不良的后果,还创造了贞观之治。
<hr/>总之李世民晚年非但不昏庸,相反还一直在为百姓和大唐殚精竭虑
贞观十八年春,48岁的唐太宗,前往关内雍州的灵口村视察,发现村落拥挤,丁男每人受田仅三十亩(按均田制规定应受田一百亩),忧心得半夜睡不着觉,下诏给雍州境内田少者免除税赋,移之宽乡。
十八年二月己酉,幸灵口。村落逼侧,问其受田,丁三十亩,遂夜分而寝。忧其不给,诏雍州录尤少田者并给复,移之於宽乡。——北宋《册府元龟·帝王部·惠民》
值得一提的是,他晚年还在整顿吏治,李世民晚年的吏治,完全称得上历史上的巅峰。
太宗定天下,留心听断,著令:州县论死三覆奏,京师五覆奏。狱已决,尚芋然为彻膳止乐。【至晚节,天下刑几措。是时州县有良吏,无酷吏。】
贞观二十三年春旱,三月份终于下雨了,52岁的唐太宗李世民,要与百姓一起庆祝,遂写了赦诏;五日后李世民撑着身体,爬起来坐步辇出宫(“太宗力疾乘舆”),看到百官士庶车马夹道,他说:朕想让百姓更加安乐,还有好多政策,却来不及实施(“朕方欲尽心布化,令其安乐”),可是身体己经不给他机会了,他感觉到大限将至,即将死亡,事与愿违(“而疴瘵弥积,事不遂心”),说着说着,一代华夏雄主,便淌下两行热泪来(因慷慨长息,泣数行下)……
两个月后,李世民就病逝了,年仅——52岁……
史载:於显道门外,见系囚千馀人,咸北面。太宗力疾乘舆,诸司庶僚百姓等车马填噎,顾谓长孙无忌曰:“百姓滋盛如此,诚可哀怜。朕方欲尽心布化,令其安乐,而疴瘵弥积,事不遂心。”因慷慨长息,泣数行下。——北宋《册府元龟·卷八十四》
李世民晚年是绝对算不上昏庸的,他自始至终都是绝顶的明君,即便是晚年也依然为大唐、为百姓、为后人燃烧着自己,终其一生他都是积极向上的!
村痞 发表于 2023-8-27 07:29: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他晚年依然很好。带着病去抚慰灵州,久旱逢甘霖,强撑着身体到显道门安抚民心。积极筹备灭高丽,为李治灭高丽奠定基础。写下帝范:“修身治国,备在其中。一旦不讳,更无所言矣!”李世民从不讳言死,对于身后之事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晚年虽然没有刚即位时的克制辛苦,但其实是大唐走入正轨时的正常变化。在大事上,却是从来不虚。
至于越发骄傲自得……他从年轻时就一直那么得瑟:贼见我而还,上策也。李世民始终很尊重照顾大臣们。体现在晚年和很多大臣生离死别的动情,也体现在给臣子们写的慰问条。李世民从不因骄傲看不起别人,正如他说的,他看到别人的优点就像看到自己的优点一样。
《帝范》名言: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战战兢兢,若临渊而御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终。
明主之任人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
竭力为善,则国家仅安;骄惰奢纵,则一身不保。
成迟败速者,国之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之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


(吐槽一下,其实往往是没翻过史书的人让人去多看史书)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