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是不是过誉了?

[复制链接]
cyj920 发表于 2023-8-27 07:24:1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早以前就有些观点,说孙策如果多注意人身安全,不死于刺客之手,凭其能力足自打败刘表,曹操,袁绍等人,统一天下。孙策的个人能力有这么强吗?是否有过誉?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efg4960 发表于 2023-8-27 07:25:1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抛开其他所有,就说一点 !
一个十七岁丧父的少年,十九岁敢于规划天下版图领着父亲旧部下江东,所到之处百姓喜欢,部下忠诚,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能有这种志气和手段,历史上也没几个吧。
ntljxs 发表于 2023-8-27 07:25:5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孙策的早死,大大限制了他可早就的功绩,也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他的赞誉。
以我的角度来看呢,孙策的功绩在整个三国之中都是一流的。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庞大的,与魏汉(季)三分天下,历时52年,为中国南方打下扎实的文化经济基础的吴国,它的诞生,孙策是有着一半的功劳的。这个庞大的帝国,一半的领土,都是孙策一手打下的。所以说,若论武功,孙策仅此于曹刘之后,功盖诸侯。
而孙策创业之艰辛,亦是诸侯之最。即便是人人都晓得的落魄的刘备,在这方面尤胜孙策。自孙坚战死之后,孙家依附袁术,颠沛流离。孙坚留给长子孙策的,几乎只是虎将之子的名号。孙策以智换兵,以勇略地,堪称万载少年白手起家之楷模。而周瑜二张弃原主而相投,亦是孙策魅力之所在。
汉末江东,群雄割据,虽无北方中原征战连年,亦是剑拔弩张,刘繇王朗严白虎等对朝廷虚与委蛇。孙策暴起而攻之,一是勇猛,二是趁江东一盘散沙。江东常年百越叛乱,本地官员原本便弗能克定,在这种情况下孙策起兵,可以说是命运垂怜,也可以说是孙策的政治眼光毒辣。对当时的孙策来说,不论是攻打北方徐州,还是攻打荆州,都绝不可能让他创下如此功业。
回到孙策本人来讲,孙策骁勇善战,任人唯才,性格豁达大度,这些亦是帝王之资。然而孙策本身的性格,也有着非常大的缺陷。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来看看孙坚为人。孙文台勇略过人而持勇轻进,早年便有孤身一人佯装官兵吓退水贼的轶事,而诸侯讨董卓之时,亦是最勇猛精进,董卓惮之。这些是孙坚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而我对他的评价是:勇猛的投机主义者,豪赌之徒。孙坚性格上的缺陷大概来源于对功业的渴望和对出生的自卑,虽然孙权称自己为孙子之后,不过是脸上贴金之举。孙坚出身可以说既无家产亦无血统。所以他太渴望证明自己,太渴望让世人看到他,这种性格最后也导致了他英年早逝,饮恨沙场。
而孙策的,乃至孙权的性格,都几乎是和孙坚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如同郭嘉所说,孙策注定死于小人之手,便是这个原因。一个无时无刻不想证明自己,释放能力和魅力的人,是不会懂得小心的,教父中有一句话:我花了一辈子 ,就学会了小心 ,女人和小孩能够粗心大意 ,但男人不行。孙策若是懂得这个道理,东吴的皇帝便不会轮到孙权来做。而孙权原本也是如此,一方诸侯却要亲射虎,时常在酒局上任性妄为,所幸有张昭等人劝阻,一改前非,终成霸业。
很多人会想,如果孙策不死,汉末的走向会怎么样?其实如果孙策不改变自己的性格的话,即便不被暗杀,也可能死于流矢,死于两军阵前,死于臣子叛乱,死于酒后坠马。他高高举起的双臂威慑群雄,却注定被小人刺中肋下,他是一个披着浓浓悲剧色彩的盖世英雄,一如荷马史诗中的阿克琉斯。
大江东去,浪淘尽,英雄以逝,王业消亡,留给我们的,也只是一个个轶事佳话和乱世枭雄们的孤独背影。
qkw6358 发表于 2023-8-27 07:26:2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答主总结的不错,我也不想赘述。
说个难听点的,孙策目前的热度很大一部分是为了骂孙权,三国圈子里最多的就是这个路数。
真的实力参考马超,吕布,你说有能耐吗?
有,但有限。
这是实话。
当然还有鲁肃。
ak789@163.com 发表于 2023-8-27 07:26:5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机在《辨亡论》里头这么评价孙策:
武烈既没,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招揽遗老,与之述业。神兵东驱,奋寡犯多,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饬法修师而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而江东盖多士矣。
这是说孙策的。尽管加了一些褒扬粉饰的修辞,但基本上是属实的。
后面还得有一段:
将北伐诸华,诛鉏干纪,旋皇舆於夷庚,反帝座于紫闼,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戎车既次,群凶侧目,大业未就,中世而殒。
这是想象孙策北伐成功了该如何如何(虽然初期的别军已经被陈登给击败了)
饼画的也很好,然而这个人已经中世而殒了。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这是论史的基本原则,也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的几本原则。彻底放飞想象的翅膀,平时谈天说地时无可厚非,但这叫编小说、讲故事,不是论史。
在已有的史料面前,说孙策“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也好,或是说他“为人恶胜己者”也好,其实都不为过。毕竟这样一方诸侯,不可能是个完人,也不见得满身黑点,已有的史料足以盖棺定论。
“多注意人身安全,不死于刺客之手”,这是有可能发生的,“凭其能力足自打败刘表,曹操,袁绍等人,统一天下”,就纯属想象了。如果拿这个标准去衡量这个人物,评价就是无根之木,在部分网友们的口中过誉,也实属正常。
但是,时至今日,立场决定观点,屁股决定脑袋,依然是应用最广泛的真理之一。
卧薪尝胆 发表于 2023-8-27 07:27: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策按题主“描述”中所说的,显然是过誉了!虽然孙策勇冠三军且善于用兵,也有进取之志。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也相当高,诸如:
曹操:“猘儿,谓难与争锋。”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刘晔:“孙策多谋而善用兵。”

许贡:“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
但即使孙策不被刺客所害,但以他的性格、能力和势力,也顶多趁曹操袁绍在官渡大战时轻兵偷袭许都,而这是相当危险的举动:孤军深入,没有后方支援,一旦偷袭失败,刘表又断其退路,很可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要么就趁袁绍曹操双方大战之时出兵夺取荆州。而那时的刘表尚未老病,拥有的兵力不比江东少,有蒯良蒯越等谋士辅佐,手下还有文聘黄忠黄祖魏延甘宁(尚未投吴)等大将,蔡瑁张允也是操练水军的内行。孙策要想夺取荆州全境决非易事,绝非一年半载可竟全功的。等他夺取了荆州并收服当地各大豪门世族后,估计曹操也基本统一北方了。那时曹操大势已成,如诸葛亮所说“此诚不可与争锋!”那么孙策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据江东荆州,与曹操南北对峙,形成南北朝局面。孙策要想统一天下,这可能性太小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