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为什么把兵马给了孙权而不是让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呢?

[复制链接]
jiashaopu 发表于 2023-8-27 07:21:0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策为什么把兵马给了孙权而不是让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呢?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宾利雅致 发表于 2023-8-27 07:21: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孙策再过十年打掉荆州几个郡,自称荆州刺史、荆州牧,广辟僚属,培养根基的话,应该有传位与子的可能。可是孙策为首的这股势力基本都在扬州,要回避三互法,他是扬州吴郡人,没办法做扬州刺史,不能和二孙、吴、朱、李、周、吕等人明确上下主从的关系。
孙策当时更像是刘繇,而非刘表,他本身也并不具备完全碾压其他几位太守如吴景(舅父、宿将)、孙贲(孙坚死后的孙氏继承人,被袁术表为豫州刺史)孙辅(假节、交州刺史)等人的威望和地位,资历也低(晚辈、年纪尚轻)孙香就拒绝跟随孙策。李术、孙辅这种,更是依附于孙策的心怀鬼胎之辈。
孙策的长子孙绍这时候应该十岁以内,三五年内难以主事,即使孙策信得过张、周这些人,即使年长的孙权继承家业,都内有同宗孙辅赍书呼曹公,孙嵩欲取会稽,外有李术这种拥部曲数万的异姓太守,不肯事权,何况是孙绍一个孩童呢?一不小心,可能孙策就要断子绝孙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满十岁的孩子如何继承孙策的位子?表为某某太守?某某将军?以什么名义指挥诸多孙策旧僚?孙权都无法直接继承,他当时只是奉义校尉。后曹操因战略需要,表他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长期平位统权,这种局面是十分尴尬的。不是孙策旧将给面子+孙权手段高,光孙氏争权就给搞散了。到了周瑜破南郡之后,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孙权才算真正的凌驾于麾下诸将之上。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很多人吐槽孙权是白得来的六郡,开局容易,可翻翻吴书,就知道孙权在孙策死后又一次平复江东所耗心力,所遇凶险并不比孙策小半分。
pdacn 发表于 2023-8-27 07:22:1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孙策死的不是时候。此时的孙氏政权,只能说是刚刚成形,政权内部的维系,很大程度上依赖孙策本人的威势和孙氏军队的实力。而孙策骤逝,内外无主,孙家政权顿时出现解体之虞。
这种身死国灭、人亡政息的危险局面,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刘备托孤诸葛亮时蜀汉政权遇到的危机:蜀军精锐部队尽败于夷陵;外交上处于与曹魏孙吴同时为敌的孤立局面;益州士族要么对刘氏王朝表示怀疑,要么干脆起兵作乱。所幸这时候刘备还是皇帝,他手中还有一张王牌诸葛亮。所以他在临终之前,干脆把整个王朝的命运托付到了诸葛亮的手上: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孙策临死前也对张昭做过一个类似的表示,但是也许孙策对于身后江东的局势更为悲观,于是他对张昭提出了三种方案: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
在孙策的设想里,最理想的情况的是"仲谋任事",也就是说孙权靠谱,这时候张昭便辅佐孙权执政。次之,如果孙权能力和威望不够,那么张昭可以代替孙权,自己执政。最后,如果情况坏到连张昭都控制不住局面的话,孙策安排的对策便是"走为上"—"缓步西归"。这个"缓步西归"的具体含义,史学界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指渡江北走,回归孙氏的老家淮泗地区,有人认为是归顺曹操控制下的东汉朝廷。无论这两种说法哪种更符合孙策的本义,我们都可以肯定一点,这个时候孙氏家族已经守不住江东根据地了。他们只能放弃权力和领地,先保住小命。孙家子孙退回原籍读书务农,总比白来江左混了一遭却把命丢了好。所以孙策对张昭说的下策其实是:如果情况实在控制不住,那就拜托你把我的家族平平安安带回老家,只要不把祖宗香火断了,我就不怪你。
由此我们认为孙策对于他身后的江东形势是非常不放心的,甚至做出了"退步抽身早"的预测。这一点刘备似乎就对身后蜀汉的局面更为放心一些,他认为只要诸葛亮在,益州就不会江山易主。这种微妙差异的来源,除了诸葛亮的个人能力要强于张昭之外,更是由于孙氏此时面对的局面比刘备驾崩时蜀汉的危机更加凶险。引发这种危险局面的原因,高票答案已经珠玉在前,在此再做部分补充。
1.江东根据地内部对孙氏新主不存在绝对忠诚的义务
《三国志丶吴主传》: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这一点高票答案已经指出,孙权和孙策的旧部之间"未有君臣之固"。因为孙权此时一不具有孙策作为孙坚长子的号召力,二又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没有大的军功和崇高威信,三与自己的臣下之间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孙权刚刚接位的时候仅仅获得了杂号将军+太守的官位,而他的某些下级也是太守,他没有合法权力命令这些和自己地位相匹的人。所以官位是中护军的周瑜和官位是长史的张昭臣服孙权被称为"委心而服事焉"。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优势:把东汉王朝最大的一枚公章攥在自己手里,想写多少委任状就写多少。而老孙家不仅孙权头疼自己官位太低,当年孙策好像也头疼过。孙策自领会稽太守,发现自己的官和其他人拉不开差距。所以想弄个将军当。" 策自以统领兵马,但以骑都尉领郡为轻,欲得将军号。"幸亏曹操那阵心情不错,批了一个讨逆将军,加吴侯,不然孙坚和孙策的传就不是《孙破虏讨逆传》,而是《孙破虏都尉传》了。正因为孙策暴崩,继承人军功、威望、号召力都不足,自己人都不服气,所以孙家统治的五六个郡几乎都爆发了叛乱。就连孙权的堂哥孙辅也胳膊肘向外拐,以为孙权镇不住局面,想给曹操当带路党:
辅恐权不能保守江东,因权出行东冶,乃遣人赍书呼曹公。行人以告,权乃还,伪若不知,与张昭共见辅,权谓辅曰:"兄厌乐邪,何为呼他人?"辅云无是。权因投书与昭,昭示辅,辅惭无辞。乃悉斩辅亲近,分其部曲,徒辅置东。
第二,孙策时代和江东土著豪族关系紧张
孙策自己不是江东人士,他是借助了东汉反贼袁术的军力,驱逐了东汉放在扬州的合法官吏,冲进江东夺取原本主宰江东这一"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的江东土著豪族的蛋糕,势必引起江东土著豪族的集体反抗。所以孙策的既定方针是,联合进入江东的侨姓地主,打击江东的本土豪族。对于前者,他尽量满足他们要求安定的"现实愿望",配合他们试图回归中央政治的"未来愿望"。这一点可以体现在孙策和张竑的一段谈话中:
初策在江都时,张纮有母丧。策数诣纮,咨以世务,曰:"方今汉祚中微,天下扰攘,英雄俊杰各拥众营私,未有能扶危济乱者也。先君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卒为黄祖所害。策虽暗稚,窃有微志,欲从袁扬州求先君馀兵,就舅氏於丹杨,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雠雪耻,为朝廷外藩。君以为何如?"纮答曰:"既素空劣,方居衰绖之中,无以奉赞盛略。"策曰:"君高名播越,远近怀归。今日事计,决之於君,何得不纡虑启告,副其高山之望?若微志得展,血雠得报,此乃君之勋力,策心所望也。"因涕泣横流,颜色不变。纮见策忠壮内发,辞令慷慨,感其志言,乃答曰:"昔周道陵迟,齐、晋并兴;王室已宁,诸侯贡职。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若投丹杨,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雠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於桓、文,岂徒外藩而已哉?方今世乱多难,若功成事立,当与同好俱南济也。"
下面我们用人话翻一下他们的对话:
孙策:"张老头,我舅被人打了,这口气咱不能忍,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看上江东那地方了,你帮帮我的忙,好不好?"
张竑:"你历史不清楚,实力又不行,我懒得踩你,另请高明吧。"
换成一般人可能直接谈崩了,不过孙策个人魅力有名的强,说来说去竟然把张竑这老油条说的金口大开,为孙策献上了一个政权定位:"桓文之业"。就是以一方霸主的身份,为汉室平定祸乱。"桓文之业"这个观点,是我在饶胜文著《大汉帝国在巴蜀》中读到的。它既贴近了张竑、张昭等一批老派士人忠于汉室的感情,又能为孙氏党附逆贼袁术的黑历史洗白。不过最后张纮又恢复了他老油条的本质,表示给你打工可以,你得先把江东搞个差不多,我再去高就。这一点,孙策也答应了。
不过对于江东土著士族,孙策几乎是以打压为主,甚至肉体消灭。据统计,被孙策镇压的江东土著豪族人士有陆康、高岱、邹他、周昕、王晟等。陆康(陆逊从祖父)是有名的好官,孙策奉袁术命令攻破陆康的治所,逼死陆康及其宗族数十人。高岱的案子更是令人齿冷,高岱本是庐陵威望很大的士人,以轻财重义闻名于桑梓。孙策本来以礼把人家请出来,后来又因为听信谗言,认为高岱瞧不起自己,就把他关了起来。高岱的朋友和故交们在孙策驻地附近请愿,把数里地的街道都填满了。孙策讨厌高岱比他自己更有威望,反而杀了高岱。此后,这数里地内的江东士族头面人物对于孙策的厌恶和反感,也就可想而知了。
时有高岱者,隐於馀姚,策命出使会稽丞陆昭逆之,策虚己候焉。闻其善左传,乃自玩读,欲与论讲。或谓之曰:"高岱以将军但英武而已,无文学之才,若与论传而或云不知者,则某言符矣。"又谓岱曰:"孙将军为人,恶胜己者,若每问,当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义,此必危殆。"岱以为然,及与论传,或答不知。策果怒,以为轻己,乃囚之。知交及时人皆露坐为请。策登楼,望见数里中填满。策恶其收众心,遂杀之。岱字孔文,吴郡人也。受性聪达,轻财贵义。其友士拔奇,取於未显,所友八人,皆世之英伟也。
第三,孙氏政权此时政治定位不明,政治上陷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前文已经提过,孙策曾经依附他口中的袁扬州袁术,而袁术后来竟然自立为帝,成为公开叛逆。而孙策借袁术兵攻杀陆康,已是时人眼中的附逆行为。他说自己要平定江东做汉室外藩,问题是汉室在江东已经有合法的外藩了,那就是官方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孙策是借逆臣之兵驱逐了合法外藩,黑历史越描越黑了。张纮劝他改变旗号,以忠汉为号召,孙策听了几天又不听了。趁曹操和袁绍相持,"阴欲袭许,迎汉帝"。曹操此时是东汉的合法丞相,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举动。为何要由孙策一个历史不清楚的人打破都城迎接皇帝?这一点看,孙策的政治水平还不如周瑜。周瑜在赤壁之战前决定应战曹操时,为了消除众人心目中"打曹操就是谋反"的顾虑,便说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把曹操和东汉朝廷剥离开。孙策直接对代表东汉朝廷的曹操动手,无任何合法性解释。即使成功,也会遭到天下诸侯趁机联手反制,陷于孤立。果然曹操趁孙策死,威胁要攻击江东,幸亏袁绍分担了火力,张纮找了个台阶,孙权才算躲过一劫。
曹公闻策薨,欲因丧伐吴。纮谏,以为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雠弃好,不如因而厚之。
所以孙策死后,孙权政府一面面临着与许昌朝廷决裂的危险,一面面临着内部的不服和斗争。内战外战可能一起袭来,因此,很大一部分北来士人甚至准备离开回到北方,比如鲁肃。后来周瑜用"先哲秘论"忽悠他,说有人预言承运取代刘氏的人,必兴于东南。后来鲁肃也开始运作这种新的路线。在榻上策中,他已经放弃了当年张纮的匡辅汉室,功业侔於桓、文的观点,在一开始就以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基本论点,指出孙权不可为桓文。此后,特别是赤壁之战后,孙权的基本政略是以桓文霸业为掩护,行江东王业之实。不过,在孙策死时,桓文大旗就让孙策的糟糕的政治操作弄得千疮百孔,北来士人的"现实愿望"和"未来愿望"双双破产,使得江东危机更为深入。
下面我们回到本题,说说孙策的继承人问题:
一般来说,君主去世之时自然想把地位和权力留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是血缘关系使然;如果亲生儿子不靠谱,留给同姓宗亲自然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至少肉都烂在自己家锅里,总比外姓旁人拿了位置好。如果自己家没有一个靠谱的,便干脆传一个靠谱的外姓,这样这个外姓人还能感念自己的恩德,自己家人无非是远离政治,至少还能富贵终生。如果自己这个集团内,没有一个人能支撑大局,那么与其被轰走,不如自己走,至少还能"缓步西归",保住小命。
我们先看最理想的情况,那就是让孙策自己的儿子孙绍接班,孙策二十六岁遇刺,孙权时年十八,排除掉孙策八岁生个儿子的异常情况,孙绍应该比孙权还小,孙权都镇不住局面,孙绍如何可能?那时候就算是找大臣,比如张昭辅政,没有一个成年大boss坐镇,也不一定管用。因为张昭一不姓孙,二没有军功和军队背景,别人不说,那个孙辅就不服他。你能想象孙绍带着张昭去问孙辅说,伯父你过糊涂了吧,咋要当带路党?估计孙辅直接一个耳刮子扇过去了,小屁孩,你懂啥!
所以摆在孙策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强令儿子接班,那时,各路势力就会乘虚而入,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来,夺取幼主的权力和生命。那时,不仅孙策儿子自己将像孙策一样死于非命,只怕孙家宗族最后都会靡无孑遗。第二种,他让儿子放弃君位,那样他的儿子将失去很多荣誉、财富和地位。但是,只要前者自己不作死,远离政治,他很有可能可以富贵终生。作为一位正常的君主,作为孙氏宗族的领袖,孙策会选择后者。同时,作为一位正常的父亲,孙策也会选择后者。他必定希望自己的儿子不像他自己一样命丧暗杀,相对于功成名就,病榻上的他或许更希望孙绍能够平安善终吧。就像老年的苏轼给自己的小儿子苏遁写的《洗儿》诗中传达的一样: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最后,孙十万这个同志,虽然军事上不靠谱,人品上大多数时候不靠谱,但是政治上还算靠谱,孙策没有看错他。"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孙十万成功度过了孙策身死带来的政治危机,把江东事业发展壮大,成为三国之一。也算是没有辜负孙策的期望。孙策后来被孙权追封为长沙桓王,孙绍因袭了父亲当年的吴侯旧爵,也算是致敬了孙策当年的功烈。还是那句话,孙十万虽然人品一贯不靠谱,但是这件事情上还是正确的。如果孙策追封为皇帝,那么他和孙权的地位谁高谁低?更重要的是,孙策一系是不是可以与孙权一系一样,拥有平等的帝位继承权?孙权一系内部是不是也可以学孙策传位给孙权一样兄终弟及呢?孙权压低孙策的追封,避免了好多后续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吧。
fhqitx 发表于 2023-8-27 07:22:4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的丰臣秀吉就是这么做的,老年得子,为了让儿子秀赖继位,把养子全家都砍了。秀吉死后,丰臣家孤儿寡母被德川步步紧逼,到最后绝了嗣。
其实很简单,权力就好比一柄巨剑,得了职位只是握住了剑柄而已,能不能耍的动是另外一回事。握住了剑柄,如果耍不动,那么自然会有人来替你。乱世之中,即便是一个集团内部,也是盘根错节,强者为王,中央集权薄弱,并不像大一统王朝那样有稳固的制度以及明确的君臣关系。即便是成熟老到的政治家,要处理好这些关系都难,更何况是稚气孩童。
且不说那些领兵大将,世家大族。就是你,假设某一天,你的上司变成一个十岁孩童,你服不服?会把他命令放在眼里吗?
心中只有他 发表于 2023-8-27 07:23:4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主少国疑,孙权继位时年纪都不算大,何况孙策自家儿子。年轻没资历的话,是镇不住那些将领的。
你看《教父》里面,维托考利昂还没死,两个司令就嚷着分家,因为他们不信任迈克尔的能力。
孙策能统御一方势力,是靠实力打出来的,下属大概心服口服。孙权没有这个资本,还要靠兄长站台,说几句什么我不如卿的话。即便如此,后来曹操大军压境时,也被张昭等人劝说投降——这和隔壁刘表家何其相似,差一点江东就传檄而定了,还好后来站稳打赢了。可以说孙权的威信很大程度上是在赤壁之战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古人家族的概念要比家庭来得重,而这在当时也是一种务实的选择。家族有肉吃,家庭才有汤喝。家族衰败的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尤其在两晋、五代这样的乱世,兄弟相继并不罕见。因为竞争残酷,继承人坐不稳,别人会赶你下去,乃至赶尽杀绝。极端的像邓攸放弃己子、保全兄子这种事也是有的。心大一点的直接交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说不定,比如刘备之于诸葛。毕竟事业重要,是做富家翁好还是亡国虏好,深知创业艰难守成不易的大佬们心里雪亮。
所以我觉得孙策传位给孙权已经是冒很大风险了。要是我的话,直接交给周郎了,好歹也算半拉子亲戚。
halczy 发表于 2023-8-27 07:23:5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emmmm,新三国里倒是有大臣们请孙策儿子继位,大乔垂帘听政的剧情,但编剧什么水平大家也是清楚的…
首先要知道的是,孙策和曹操袁绍刘备这些君主不同,他在自己的势力里没有绝对的权威。他的队伍从一开始组建就有大大小小的股东,他自己并没有在孙坚时代立下战功,在家族中也没有确立族长的身份,孙贲吴景徐琨早已立功授官,而一介白身的孙策还要靠打山贼立功才能要回父亲的旧部(还只是一部分),他领导族人的最大权威是他作为孙坚长子的身份。
由于孙策过于短命,因而他也并没有来得及与族人和将领们树立君臣关系。孙策去世时只是太守身份,他的堂兄弟孙贲孙辅是太守、舅舅吴景是太守、哥们周瑜是太守、刚入伙的李术是太守、老臣朱治也代理了一个太守,岂有一群太守向另一个太守称臣的道理?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
孙策尝於郡城门楼上,集会诸将宾客,吉乃盛服杖小函,漆画之,名为仙人铧,趋度门下。诸将宾客三分之二下楼迎拜之,掌宾者禁呵不能止。策即令收之。
策欲渡江袭许,与吉俱行。时大旱,所在熇厉。策催诸将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见将吏多在吉许,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于吉邪,而先趋务之?”便使收吉。
若干年后,孙权还念念不忘那段时间鲁肃和他大谈帝王之业的事,将其称为鲁肃的第一项功劳,可见鲁肃的这番话对当时的孙权而言有多么大的触动。
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
如果要用一个更合适的词汇形容孙策兄弟这时的身份,应该是盟主而非君主。正因为如此,从孙策时期开始孙吴将领的特权都非常大,具有高度自主性,既能带兵,又能管政,几乎等同于一个个小军阀。这样一来,实行这种方针的孙策就代表了孙氏一族的最大利益,而孙氏一族又保证了归顺人员的最大利益,所以大家才愿意拥戴孙策兄弟。
但孙策在江东可谓是步履维艰,根基不稳威望不足,加之袁术部将的身份,士人中对其反感者数目甚多。
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也。避乱江东,又辞孙策之命,还本郡。
徐奕字季才,东莞人也。避难江东,孙策礼命之。奕改姓名,微服还本郡。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
孙策之始得朗也,谴让之。使张昭私问朗,朗誓不屈,策忿而不敢害也,留置曲阿。
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岸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
及天下大乱,忠弃官客会稽上虞。夜见太守王朗徒从整饰,心嫌之,遂称病自绝。后孙策破会稽,忠等浮海南投交阯。
现在孙策一死,整个孙氏集团都陷入了内忧外患当中,一方面势力建立时间太短自身还有矛盾,另一方面孙策屠戮过重,江东大族也尚未完全站在孙家这边,还有曹操和刘表等强敌环伺。
孙策平定吴、会,诛其英豪,宪素有高名,策深忌之。
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时有乌程邹他、钱铜及前合浦太守嘉兴王晟等,各聚众万馀或数千。引兵扑讨,皆攻破之。策母吴氏曰:"晟与汝父有升堂见妻之分,今其诸子兄弟皆已枭夷,独馀一老翁,何足复惮乎?"乃舍之,馀咸族诛。
孙策向张昭托孤时表示张昭可以自立为君,连孙策的母亲吴夫人都担心江东基业保不住,足以显示当时形势有多危急。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策薨,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引见张昭及袭等,问江东可保安否,袭对曰:“江东地势,有山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众皆壮其言。
这种情况下你让一个幼童来坐这个盟主位子,怕不是疯了?老实说,19岁的孙权也坐得很艰难,他连哥哥的死都还没哭完就被张昭扶上马。
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
各地太守对孙权的实力也很怀疑,从孙策去世到赤壁之战期间,孙吴政权几乎所有郡都发生过叛乱危机。
庐江
初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权移书求索,术报曰:“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
三郡(具体不明)
裙策薨,与张昭等共辅孙权,遂周旋三郡,平讨不服。
庐陵
辅恐权不能保守江东,因权出行东冶,乃遣人赍书呼曹公。
会稽
策薨,权统事。定武中郎将暠,策之从兄也,屯乌程,整帅吏士,欲取会稽。
丹杨
建安八年,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时年二十。后卒为左右边鸿所杀,鸿亦即诛。
宪故孝廉妫览、戴员亡匿山中,孙翊为丹杨,皆礼致之。览为大都督督兵,员为郡丞。及翊遇害,河驰赴宛陵,责怒览、员,以不能全权,令使奸变得施。二人议曰:“伯海与将军疏远,而责我乃耳。讨虏若来,吾属无遗矣。”遂杀河,使人北迎扬州刺史刘馥,令住历阳,以丹杨应之。
豫章
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贲畏惧,欲遣子入质。
孙权在继位后就马不停蹄到处平叛,此外还检阅军队、开设幕府,从行伍中和地方上招募提拔人才,安抚众心,拉拢大族支持。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
遭乱,客居吴,以勇气闻。孙权统事,以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长,拒黄祖。
避乱南渡。孙权统事,岱诣幕府,出守吴丞。
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馀姚长。
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合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
孙权为讨虏将军,召骘为主记。
岁馀,骘以疾免,与琅邪诸葛瑾、彭城严畯俱游吴中,并著声名,为当时英俊。
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於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
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齐友善。性质直纯厚,其於人物,忠告善道,志存补益。张昭进之於孙权,权以为骑都尉、从事中郎。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徵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
而对于不肯臣服者,孙权也会下重手以立威。
初,宪与少府孔融善,融忧其不免祸,乃与曹公书曰......由是征为骑都尉。制命未至,果为权所害。子匡奔魏,位至征东司马。
是时权大会官寮,沈友有所是非,令人扶出,谓曰:“人言卿欲反。”友知不得脱,乃曰:“主上在许,有无君之心者,可谓非反乎?”遂杀之。
经过长久的恩威并施,孙家终于在江东站稳脚,再到江陵之战后,凭借几场大胜利树立了足够威望的孙权才终于由太守升级成为州牧,与族人和将领们拉开等级差距,从盟主身份向君主身份迈开了一大步。
生子当如孙仲谋绝非虚言,孙权安定江东确实是费了不少心血,也体现出了很高的水平,这不是一个幼童能完成的任务。
顺便diss下新三国,这部剧里的所谓权谋斗争只是编剧凭借自己匮乏的知识脑补出的小儿科闹剧,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