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现在仅50%的初中生能考入高中?

[复制链接]
天天尿床 发表于 2023-8-27 07:05:3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考成绩出来,听了一下老家山东泰安的考试现状,甚是震惊,老家这一届有7000多考生,只有一半能考入普通高中,剩下的只能选择职业中专。

一半的人没有高中可以读,未来他们的人生岂不是会很艰难。

我们老家的几所高中学校,接纳全部7000人是绰绰有余的,现在只有一半人读高中,也是教育资源浪费。

后来了解了一下,50%的这个数字叫“职普比”——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比例,教育部红头文件要求比例是1:1。

为什么这个数字会这么低,教育部是出于什么考虑制定这个政策,未来对中国社会会有什么影响。

相关问答:上海北京很大比例的人中考无法升入普通高中,有接近一半去中职,是吗?是否北上广大城市的职普比更高?
红头文件:为什么 1992 年出生人口 1875 万,而 2010 年高考报名人数只有 957 万? - 蜀国小松鼠的回答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陨落的流星 发表于 2023-8-27 07:06:1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的很长时间,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分流政策,以及名额到校的录取方式,在家长群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焦虑情绪。
但我看遍了网上的讨论,却发现没有人去问那个最根本的问题:为什么会有高中
本来的小学-中学-大学三阶体系,为什么只有中学这个阶段被拆分成了两部分——初中和高中?
如果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会发现高中这个学制之所以会出现,本来就是为了分流。



《孩子王》



如今通行的6-3-3学制并非自古有之,这种学制,最早是美国的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于1918年确定的。
在此以前,欧洲大陆通行的是双轨制,即贵族阶层和普通大众接受两套截然不同的教育,贵族接受精英式教育,民众接受基础知识和职业教育。
而美国采用的则是单轨制,也就是所有人都在同样的学校接受同样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层层考核,层层选拔。
美国在19世纪中叶时,广泛采用的学制是8+4,即小学8年,中学4年,但这种制度的弊端在20世纪前后逐渐显现: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普及,对职业工人的需求大量增加,但要12年才能毕业的学制无疑拖后了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由此而产生的,是大量学生在中学阶段辍学,去参加工作。



《美国往事》

而教育系统也认为原来的学制有问题,即小学太长,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中学太短,学业压力变得很大。简而言之,就是教育的效率不高。
关于学制的问题,美国的社会各界也展开了热烈讨论,最终形成的共识是从8+4改成6+6,即小学和中学各6年。
中学为什么又被拆分成初中和高中?当时诞生不久、如日中天的心理学为其提供了一个解释。
克兰普顿博士对纽约市5000名学生做了调查,对其身心成熟度做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这12年里,前6年孩子们的未成熟比例在100%至88%之间平缓递减,中间3年的未成熟比例在76%至47%之间平缓递减,末尾三年的未成熟比例则在21%至3%之间。
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字,即换算到如今的学制来看,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之间,学生们的未成熟比例会从47%骤降至21%,是各个年龄段之间变化最剧烈的一次。




《春天不是读书天》

这次研究为学制改革和中学拆分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既然他们的身心发展程度如此不一致,当然有必要在不同的教学场所里,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去教育他们。
由此,目前国际通行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学制体系基本成型,并在100年来基本保持稳定。所有后续的教育改革,都是在细节上调整,而很少去动这个框架。这无疑能证明此学制是科学和有效的。
为什么要大幅介绍这些背景呢?因为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在把中学划分成初中和高中时,明确给出了理由:
初中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能力,并为将来的发展道路做选择;高中阶段的重点则是针对学生所选的领域进行训练
把这些内容对应到如今的学校教育里仍然成立。初中让学生去探索:是有能力去走普高-大学的道路,还是选择“学门手艺“;高中则通过文理分科及课程设置,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大学专业方向。
在当时的美国,对一部分学生进行职业分流的方案就引发了争议,但这并不阻碍这种学制成为主流,因为初中和高中的设立初衷,就是分流。




《四百击》

分流背后有心理学的依据,如前所述,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工业化、城市化需要大批的职业劳动者,要求一部分学生们尽早进入职场,充当普通劳动者。
原来8+4的学制,学习12年才能培养一个合格劳动者;改革之后,6+3的前9年学完,就可以取得初中毕业证去工作了。
我国在1922年效仿美国确立了633学制,这种学制适合工业化对职业工人的需求,所以后续虽有微调,但主体框架一直未变。
1985年时,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就已经明确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如今的中考分流政策,并不是刚刚出现,而是早已有之。
再强调一下:从最开始,就是为了分流学生,才把中学分成了初中和高中,而不是因为有了初中和高中,才去把学生分流。
但初衷只是初衷,100年过去了,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已经极大改变,为什么到现在,反而更加坚决地执行分流政策了呢?




初中毕业的孩子一般是15岁左右,选择在这个年龄来分流,也是国际“惯例”。除了前述的心理学证据之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佐证。
比如经济和合作组织每3年进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对象就是各国的15岁少年。
PISA测试的目标,是考察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选择这个年龄,是因为15岁时的测试结果在评估潜在劳动力素质时的准确度很高
而PISA自2000年开展以来,在很多国家的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教育部门也在关注这个测试的结果。



《青春年少》

2018年,中国由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省市的“联队”参加PISA,在阅读、数学、科学上都排名第一
当时这条新闻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激发了很多人的自豪感。但关于它的一些细节信息引起了教育部门更多的重视:虽然各项成绩都排名第一,但各项的学习效率却排名第44位、46位和54位,而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排名则在51位和61位。(此次测试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参与。)
也就是说,因为教育内卷和“囚徒困境”式的教育军备竞赛,中国孩子的成绩很好,但效率很低,学习的性价比更低。
另外,PISA不仅测试学业素养,还考察教育的其他维度,其中也提到中国的教育很不均衡,区域差异极大,师资差异极大。其背后的原因很明显是近些年的教育产业化。
所以,你会发现近期的中考分流以及所有相关的教育改革,都旨在解决教育中出现的两个问题:教育效率/性价比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




《高考》


双减”政策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解决教育效率/性价比问题;而中考改革,则基本都围绕着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
今年3月,上海的中考改革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名额到校”的复杂方案引得众多家长做精细计算,也有不少人看得云里雾里,摸不清头脑。
其实,从教育公平性来看这次改革,会得到更清晰的理解。
在之前,重点高中和一部分民办高中会采取各种方法“掐尖录取”,用高质量的生源换取优异的高考成绩和高额的收入,并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师资和生源,形成正向循环。
与此同时,那些“坑校”则形成了相反的恶性循环。
新的中考方案,简单点来说就是把生源打散、搅拌均匀,再用大勺子一舀,尽可能平均地分配到各个高中,打破原来的循环。虽然不可能绝对公平,但相比之前而言,无疑会均衡了很多。
当然,在舀出来以前,先沉淀一下,把“学渣”们沉在底部,下面开个洞,流到职高去。
无论是名额到校,还是多校划片,无论是民办摇号,还是做强公立学校,都是朝着这同一个目标去的。
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客观问题,所有国人都能感觉到,教育部门做出了解决问题的努力,从逻辑上来讲也无可厚非。
但是,这些“中等教育分流的初衷”和“看上去很美很合理的改革”,却根本无法被家长们所接受。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有一些根本性的矛盾无法解决。





回顾历史,我们就能知道,中考分流是一直的政策,并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是中国独有。就我国而言,至少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确立了普高和职高并行的体系。
曾经,甚至有很多人心甘情愿地去被分流,初中毕业上中专,能更早地参加工作,也能“吃商品粮”。




《人生》

只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曾经非常受欢迎的分流体系,变得越来越不受人待见,给人的印象也越来越负面。
其原因,当然是因为高等教育比职业教育强很多,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还是发展前景。
当一代受益于或见证了高等教育好处的人成为了父母,撞上越来越严格执行的中考分流政策,大家就坐不住了。
而我们这些家长的理由也非常坚实,谁也没能力说服。
理由之一,是孩子少了。
以前孩子多,能上学的去上学,不适合上学的去打工,拼的就是个概率。比如豆爸我有兄妹三人,分别完成了初中、高中和大学教育,对于我的父母而言,三个孩子有的负责阶层跃迁,有的继承家族资源,有的提供天伦之乐。虽然不尽完美,但完全可以接受。
但等到我这一辈做父母的时候,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不奢望孩子飞黄腾达,但更惧怕一旦有失误,连退路都没有——我的孩子,连种地这个最后的退路都没了。
关于这一点,人口学家、经济学家贝克尔有学术性表述:孩子质量数量替代理论。简言之,就是生的孩子数量变少,就要提高质量。
提高质量的方法,就是投入更多时间、金钱、资源。而投入越多,就越不能接受失败。人口普查的数据和教育内卷的现状都表明,这个理论的解释力很强。
所以,教育改革说得天花乱坠,都无法劝阻家长去掏钱。




《亲爱的》

理由之二,是筛选的矛盾。
参加高考的考生逐年递增,但985/211这些名校的录取人数所增甚少,对比而言,进入名校的概率其实是变小了的。
从录取方式来看,中考和高考是强筛选的,分流的铁拳是客观存在且不容置疑的。
但从教育政策来看,义务教育阶段却是在强减负的,双减的政策是至高无上且强硬执行的。
义务教育目标和非义务教育选拔标准的割裂,决定了家长不敢掉以轻心。
教育部门想做的,是“义务教育减负,竞争上移“,但家长感受到的却是:原来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现在变成了中考一试定终生——不但不能减负,竞争还下移了。
因此,当北大教授姚洋提议“取消中考分流、普及高中教育”时,当携程老板梁建章建议”取消中考高考,普及大学教育“时,人民群众强烈赞同,但同时都知道,短时间内这些提议都绝无可能成真。
对家庭而言,孩子少了,容错率低了;从社会来看,竞争下移,筛选更狠了。
两相比较,家长的焦虑与迷茫完全可以理解。




我们可以抱有美好的期待,等到社会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时,高中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普及,就如同那些发达国家的高中和大学入学率一样,变得想上就能上。
但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目前的现实只能是:中考分流的政策,一定确定肯定会存在很长时间。
而从前面所述的内容,我们其实也能理解中考分流、教育公平都是国之大计,有其合理性。
只是作为父母,我们想要的永远都是最自家孩子最好的选择。也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与认知,做好自己该做的应对。




《阳光灿烂的日子》

关于心态和认知,父母最应该明白的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永远是家庭教育。不是学校,不是老师,更不是教培。这一点,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仍然如此。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援引国际和国内对学生成绩的监测研究结果表示,影响成绩的各项因素大致是:学生本人和家庭占比60%-65%;环境占比20%-25%,学校的影响只占10%-15%。
在教育这件事上,很多父母和家庭都是在舍本逐末,只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力最小的方面,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家庭和环境。
而很多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还源于一种十分荒谬却广为流传的观念,即家长应该自然放养、静待花开、像养植物一样养孩子。
其实,这种养育理念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婴儿潮时期。当时兴盛这种教育理念,只是因为它迎合了婴儿潮的社会大环境,就像是我国计划生育之前,每个家庭都只能放养孩子一样。
但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理念在美国也逐渐被颠覆,因为随着脑科学、心理学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发现儿童的认知、社交、素养、学习,都和家庭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近些年,因为996、社畜、房价等一系列的压力存在,让自然放养的养育理念在中国同样流行开来。但流行,不等于正确。
说得重一点,养育孩子本来就是一项需要家长投入极大时间和金钱成本的工程。而静待花开,只不过是家长无能为力的一种借口。
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所有教育的最重要位置,“持证做父母”可能会比所有的教育改革都更有效。



《阿甘正传》

其次,家长需要明白教育政策的未来方向是什么。
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杨振峰说,高考出题和评价的方向正在转变,未来会更多考察真正能力和思考深度。
教培行业为什么如此兴盛?本质上是因为它能适应之前的考试选拔标准,即通过解题技巧、刷题训练,能够培养出适合高考的“熟练工”和“小镇做题家”。
但所有人其实都知道,做题熟练工、小镇做题家是不等于真实的能力和思考的。未来的考试选拔标准,会从“熟练工”转到“思考者”。
近些年的教改、大语文、学科融合,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去的。如果你家的孩子还不太大,那么等到他们中考、高考的时候,和我们这一代父母参加的高考可能会大不一样。
这次教育改革,目前只是开端,它的真正影响和效果,至少要到10年后才会真正显现。
从这角度看,现在对教培一刀切,不让大家去补课,不只是为了让大家省钱生三胎,还是因为现在的这些校外培训在将来都会失效,因为它和未来的考核标准相违背。
教育这件事上,沿着原有的经验闷头狂奔已经没用,作为家长,先抬头看路,看懂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教育指向,比砸钱重要。




《心灵捕手》

关于具体的家教原则,我在另一篇关于“双减”的文章最后给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现在打压校外培训机构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这里,说个更加具体的学习方法供借鉴。
方法是从个人经验、牛娃家长、资深教师那里综合而来,简化成可实操的建议,并承诺:只要坚持,必有效果。
方法就是抓重点:搞懂例题和错题。
例题都是母题,是所有考题的原型,是最有代表性的题目。北京一名物理特级老师说,搞懂40道例题,就可以应对高考了,说的意思就是所有的知识“万变不离其宗”。
错题更容易理解,既然做错了,那一定是没学会。把错题搞懂,能非常迅速地提升成绩。
例题和错题的学习,核心都在于理解。理解了例题,就理解了所有考题的核心原则;理解了错题,就把错误的理解变成了正确的理解,把不懂的知识变成了懂的知识。
它们的根本,都在于理解和思考。它们的作用,也在于锻炼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毕竟,除开考试成绩之外,真正能代表孩子能力的,就是这两点。

所有的改革,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所有的变革,也都意味着希望。
最关键的是,在时代大势面前,顺应是最好的选择。
你的点赞,代表着有一些东西触动了你,而那些刺激到你的思绪的内容,能让你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变得更强大。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
李文文:《美国六三三学制研究(1888-1918)》
Breakspear S ‘ThePolicy Impact of PISA: An Exploration of the Normative Effects of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in School System Performance’, OECDEducation Working Paper number 71, 2012
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第28期专题:中考为什么改革、上海中考改革:家长怎么选
[美]罗伯特·帕特南:《我们的孩子》
顾明远、张东娇:《中国学制百年》
首发于亲子学乐公众号(kidsfund)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学区房不再有用:中考改革的真正影响,10年后才会真正显现
taihom 发表于 2023-8-27 07:06: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你刚知道

只要查一下各地每年的出生人数和18年后参加高考的人数就知道了
注:有复读的也有提前高考的,就算是人数相等
除了北京之外,全国各地,包括上海,都是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参加高考
就是假设某地2000年出生50万人,2018年参加高考的也就25万人那种

题主你问这样的问题
无非是这个问题,你刚知道罢了

我上中学的时候,那时候中专还包分配呢
但是稍微有点见识的家长都不会让自己孩子去都中专了
都是去高中
但是我那个城市,从一中到九中,后来又开了一个第十中学
全都有初中部
然而只有1-4这四个中学,才有高中部
这四个有高中的中学里,最差的4中,每年考上的大专生和大学生加起来,个位数
最好的一中,我一个哥哥在班级里排前十名,也才考上一个大专

一直到大学开始扩招,现在考上大学才多了一点
我考大学的时候,我那个班,就能有8个人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学了
剩下的70多个人,也有三十多个能上一个三本或者大专或者大学的某某学院
剩下的四十多个呢?
哦,他们回原籍考试去了,一般都是一本

但是就是大学扩招了,初中到高中,还是非常少
我那个城市,依然是1-10都有初中部,1-4才有高中部
然后有一些私立的学校有高中
没什么变化

这还没算小学到初中
我那时候,小学到初中也要考试
我自己知道的,我班里就有很多连十中都考不上的
tombbb 发表于 2023-8-27 07:07:0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游戏叫海岛大亨,讲的是在加勒比群岛上建立一个自己的小王国的故事,前期发展农业,然后转工业,最后转金融旅游业。
问题是一开始玩的时候,进入现代,旅游业开始发展的时候,会发现失业率总是很高,一半人都找不到工作,但是那些旅游建筑里的岗位都是空着的,就很迷。
再然后,我发现这是因为我学校建的太多了,人口都被我培养成大学生了,而旅游业只需要文盲学历,旅游建筑建起来了,但是岛上没有足够的文盲,大学生又不会来干这种工作,结果就出现了一边有活没人干,一边有人没活干的奇妙场景。
解决方法嘛,就是把大学和高中能拆的拆,保证人口智力结构,大力引入移民。
我就是分享个游戏心得,没别的意思。
ldwr 发表于 2023-8-27 07:07:5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见多怪。。。。
盆友,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呢?没读高中算什么?据统计,在中国,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有5亿人家没有抽水马桶。中国已经发放了1.4亿本护照,可是真正出过国的人,连一亿都没有,去过美国的人,从大清果那时候开始计算,也没多少人。
我要提醒你的是,不是现在只有50%的初中生才能上高中,一直能上高中的人数,比例就是这么低呀。只不过上知乎的你,大部分都是上了高中,大学,研究生的。你们周围的同学都是和你差不多好么?
你要读了硕士,你会说,学历真不值钱,大家都是硕士,硕士遍地呢。
但是你仔细回忆回忆,你初中同学都在干嘛?
我初中还是我们那个四线城市重点初中,重点班呢?
我初中同学全班40多号人,最后考上一本的才6个人。。。。。。
很多人职高毕业了就跟着家里人做小生意了。哪有那么多上了高中上了大学。
私立、职高、中专(师范)、卫校这些地方是被你忽视了好么?
你的车子坏了,你送去四儿子店,里面的汽修小哥是什么学历?哪里毕业?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
你看看那学校是啥学校?
给你理发的Tony老师,又是哪里毕业的?
普通社区医院小护士又是哪个卫校毕业的呢?
给你送外卖、送快递的小哥,又是什么学历呢?
如果你出去转转,你去东莞、佛山还有郑州的富土康血汗工厂看看,里面的厂哥和厂妹,他们什么学历毕业的?很多人初中毕业就从四川、甘肃跑来打工好么。
你再去看看那什么三河大神,他们都是什么情况。
中国很大,人口很多。
不要你以为的就是真实。。。
wrcong007 发表于 2023-8-27 07:08: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话说的,好像以前能进高中的比例挺高似的。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