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看似聪明,实则很傻的行为?

[复制链接]
sdtakklb 发表于 2023-8-27 06:12:4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镜像问题: 有哪些看似很傻,实则聪明的行为? - 知乎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twinsbbs 发表于 2023-8-27 06:12:5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01山洞里生火

基本上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电影,男女主角落难后都有找个山洞烤火的行为。
有时候还很诗意的把淋湿的衣服脱下来,用木棍搭在中间,烤干顺便遮挡彼此的视线。
实际上这个行为是野外生存大忌。
山洞的岩石温度很低,烤火会迅速增加上方岩石的温度,让石头受热膨胀。
山洞的形成证明地质很可能是疏松的质地,受热后极易导致上方碎石脱落或崩塌。
另外就是木炭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烟和有害的气体,在户外会随着加热的空气向上自然消散掉。
在山洞中,加热的空气触碰顶部后会变冷,会从两侧回流聚集在山洞内不通风的地方。
而帐篷和睡袋一般也会选择这些风最小的地方,所以烤火睡觉极容易中毒。
烟筒的原理,就是借助热空气向上,让烟和一氧化碳等随空气排出。
所以真实的有野外经验的达人,都是洞外生火,洞内露营。让风把烟吹散。


在大部分野外求生手册中,都会用图文表明,山洞中生火是危险行为。
哪怕遇到下雨,也尽量要在靠近洞口的位置生火。





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再更新几个电影里常见误导的操作吧:
02沙漠中迷路后,行走寻找水源

我们常看到主角在沙漠里迷路后,男女互相搀扶行走寻找水源,最后终于找到绿洲,或者晕过去醒来发现被骆驼队救了。
实际上现代社会,如果你真的有机会去沙漠,找不到方向,最好的方法是找岩石阴影坐下等。
可以把头巾等鲜艳的衣服,压在岩石上显眼位置。方便可能的搜救车队或飞机发现。
因为走路会大量消耗你身体的水分,而不知道方向和明确水源距离下,走路几乎等于让自己快速脱水。
大部分现实中的救援,都会从最后推算的失踪地点开始,沿着计划路线进行第一轮搜救。
你不明方向的行走,最大的可能是让搜救队和你越离越远,延长自己被发现的可能。
所以,在沙漠中的阴影地区,原地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并把丝巾、衣服等鲜艳的东西放在明显位置,反而是最可能获救的方式。



03遇到炮击趴地卧倒

很多电影里主角遇到炮击或者导弹,会拉着其他人快速卧倒,脸贴紧地面,在一通剧烈爆炸后,尘土落了满头,站起来继续飞快地跑。
有时,为体现男主角的英勇,可能还会压在队友或女人身体上,帮对方遮挡炮弹碎片。



这张只是示意图



这张还是示意图

实际上,新兵训练中,对躲避炮击会明确要求“不能全身趴在地面”。
原因是近距离爆炸的炮弹的震动首先会沿着地面传递,趴在地面等于用内脏全部接受这种震动。
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内部器官损伤。
对待炮击或者导弹的轰炸,能跑得远当然是最好,实在来不及必须“撑卧”。
用双手手肘,或单侧手,将身体保持尽可能离开地面,把自己撑起来。
如果有行李背包则可以垫在身下,充当缓冲作用。




像前面那种行为,等于把队友压在身下当作了缓冲,属于反效果的行为。

04日常方式佩戴战术手表

电影里面大部分猛男都会佩戴一款炫酷的军事手表,而且大部分都是像日常我们穿搭这样,男生佩戴在左手的外侧。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007詹姆斯·邦德,几乎每部戏都会有个高科技的手表。
实际上军队中尤其野外特种任务小组,很少这样佩戴手表。最大的问题是表面的反光非常容易让敌人在很远的距离就发现目标。也容易成为天空侦察机的反光吸引物品。






那么战术小队会不会佩戴手表呢?
会。毕竟时间是很多行动的重要因素。
但一般佩戴时候会选择现实中女士佩戴手表的方法,把表盘冲向自己手腕内侧。
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1.防止反光。
2.双手持枪的状态下,表面是向着自己的,低头就能看到,而不用左手离枪再翻转看时间。


这样佩戴也更容易防止战术动作磨花表面。
当然,如果你的手表很炫酷能发出激光之类的,不在此考虑之列。

05生喝蛇血

伴随着武侠小说和野外生存,饥饿时候在野外生吃蛇肉喝血的行为常见于各种电影、电视剧桥段。
国内的也经常有“生吃蛇胆”,来表现大胆的桥段。



防止不适、已经打码

实际上,野生蛇类是一种寄生虫非常多的动物,包括蛇胆和蛇肉,不完全烤熟吃危险性非常大。



防止不适、仅转新闻

除非你必须要在现场饿死或被救再检查之间做一个选择,否则不要生吃任何蛇类,以及各种爬虫、软体动物。

06戴着墨镜绕过各种红外线

不少电影里有桥段,主角进入了展厅,看到近在咫尺的宝藏,但不急忙动手,带上墨镜就发现了很多条激光线,用灵活的动作绕过后,就能轻松的拿到财宝。




实际上,在摄像头出现后,视频监控永远是比红外动作监控更好用的防盗设备。
而在一些通风管道、紧急逃生门等不需要经常监控的地方,虽然有动作感知器,但并不是线状的。
现在很多显示器、落地扇都有人体动作感知器,最典型的就是楼道感应灯和扫地机器人。
其用的是微波或者红外线,都不是墨镜能看到的。
动作感应器的探知的范围也是一个扇形面,而不是几条线。




如今感应器的成本很低,哪怕一个小区楼道都能安装远比电影中几条激光更可靠的感应装置。
像电影里干练的潜入,会在进门的第一瞬间就被感应到报警。
07车门挡子弹

大部分枪战片,都有警匪互相隔着车门,彼此枪战的镜头,有时候用的还是长枪。


实际上,国外有大量测试视频,车身部位来看,全车只有发动机后面可能不被子弹穿透。
在100米左右的距离用突击步枪设计,1CM的钢板也很容易被穿透。
而大部分车辆的车门,只有几毫米的铁皮蒙板和内饰的格挡。


其次安全的是蜷缩在两个轮胎的后面,因为轮毂的厚实和轮胎橡胶的缓冲,有可能幸免。
但要求躲避的非常好,尽可能压低自己的身体。



08手刀击中颈椎让对方晕过去

电影里猛男常用的一招就是手刀击晕。其原理还有解释为颈动脉窦压迫导致的。


实际上,几乎不可能。除非你的大力出奇迹,造成对方颈椎断裂下肢瘫痪。
颈动脉窦受刺激时,的确可能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这是需要紧急心肺复苏才能挽回性命的急症。而想要这种情况出现,一般是大拇指用尽全力按压这样的持续施力。



09沙漠里吃仙人掌

很多影片在沙漠里,都有找到仙人掌,用刀切开后大口吃缓解干渴的情节。


实际上大部分野生仙人掌都有有毒的生物碱,人类无法使用。
其中乌羽玉属、岩牡丹属、斧突球属、月世界属、毛花柱属、近卫柱属的一些仙人掌种类体内还含有墨司卡林和安洽林等有毒成份,对人的神经有致幻麻醉作用。
可以食用的仙人掌品种的名字叫“米邦塔仙人掌”,因为仙人掌的种类很多,大概有几百种,目前大部分已知可食用的只有这一种。







10特工戴墨镜

在美国电影里,大部分特工不管男女都戴着一副墨镜,感觉非常酷而且能遮挡自己的容貌。
而且无论地面还是地铁,很少摘下墨镜。


实际上,这里混淆了两个概念“保镖和特工”。当然严谨的来讲,保镖也是特工的一种。
但两者的区别是,保镖是明目张胆的,站在重要领导人身边,要观察四周,所以基本都会戴墨镜。




而特工,则是需要伪装自己,混入人群进行抓捕等任务,需要尽可能不那么显眼。
实际上,美国的特工也经常会出现在新闻片段中,很少有戴墨镜的。


当然,实际要看地区和时间,比如在一些美国南部边境,日照非常强烈,巡逻的警察也普遍佩戴墨镜。
11狙击镜有大又亮

现代的美国几场战争,都是沙漠里打的,我们能从电影里看到不少狙击手。
他们往往标志性的会携带一名观察手,拿着的望远镜和瞄准镜都又大又明亮。
在沙漠中很容易让镜面划花或者造成反光被发现。




实际上在沙漠中这种开阔旷野执行任务,狙击镜都要做必要的遮蔽。
常见的是各种伪装网,减少反光并保护镜面。
而现代狙击镜,已经有了滤光格栅。






开孔或伪装合理的情况下, 并不会遮挡射击视线。
另外,像下面这种戴着墨镜看瞄准镜的做法,在现实里也几乎不可能。狙击手对视觉清晰的要求很高,除非是奥运射击比赛护目镜,否则不会戴着墨镜看瞄准镜。


奥运护目镜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火药飞溅。也有在飞盘等对空项目中帮助减少炫光。



12美金点雪茄

这个动作被港片作为经典了,后续的影视作品无数模仿致敬。
就是用一张或数张美金,点燃嘴上的雪茄烟,往往咬着雪茄还要嚣张的笑。




但在现实里,这样点雪茄会很尴尬,因为有很大概率钱烧完了点不着。还要再来几张。
雪茄要比普通香烟更难点燃,要点燃一般会用松木棒或专用火柴。
想要快速,可以用小喷枪,烤到雪茄截面都充分点燃,燃烧从红色变为白色,就可以抽了。
点的过程也不用必须叼在嘴里,而是最好拿在手里慢慢旋转,确保均匀的点燃。
电影本身就是要用这个行为暴露出角色的土豪和粗鄙,但被很多人看了却觉得是很帅的行为。


13射击后让弹匣自然掉落

不少电影都出现射击后非常真实的更换弹匣动作,甚至是单手换弹匣的帅气动作。
但往往为了更帅气,枪手都是按住开关,让弹匣自然脱落,随手换上新弹匣。


但实际上,在战场中弹匣的重量比较大,供给士兵的往往是上弹器固定的子弹而不是弹匣。
也有把上弹器叫做弹夹,都是指用来给弹匣压弹的这个固定装置。
如下图就是左边的一个完整弹匣和右边的三个上弹器。





上弹器是一种帮助快速上弹的装置


越是训练有素的老兵,在战场上肌肉记忆的习惯,越不可能出现任由弹匣落地的动作。
而是会顺手将空弹夹别再腰上或后背的可插弹匣带。而且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左到右。确保自己不会弄错,随手摸到的就是新的压满自己的弹匣。


我们可以从下列新闻看出真实的士兵配置。
某老兵故去后子女上交其当年遗留的制式武器装备,45发子弹,但只有两个不同的制式弹匣。


关于子弹携带数量的问题,可以看这里:
突击步枪的弹匣只能装30发子弹,够用吗?14晕倒对方时使用氯X

包括动画片里面的很多桥段,都有犯人使用某种昏迷药剂,倒在毛巾上,捂住被害人口鼻,大概几秒之后对方昏迷,将其拖走绑架的桥段。
这里为了防止有人尝试,就不说药品的全称了。
实际上起码该类氯化物药品无法达到这种功效。


而且有相关的的医学实验,考虑到剂量、血压循环、不能窒息,起码要压住毛巾数分钟才能起作用让对方昏迷。
有这么长的时间,压紧了还可能导致对方缺氧死亡,这类药品绝对没有那么方便。还不如用电击等其他控制方式带走目标。
可以看到新的碟中谍中基本已经换成了皮下注射,但考虑血液循环,也不会是电影里立刻见效,至少需要一点时间才会失去意识,而且也不能如此草率,反复注射使用。



截图来自网络

15嘴拉手榴弹拉环

这个也算比较常见的桥段,尤其在国产剧里面。
最早还是用嘴拉木柄手榴弹,后来连手雷都是用嘴拉,好像不用嘴不专业。


但实际上,手榴弹的拉环为了防止搬运过程的误触,力量非常大,末端还有分叉需要依靠力量形变拉出。
用牙齿想办到非常难,最好是双手发力。
这个拉环也不是手榴弹的开关,而是保险针,最后控制的是握住的保险杆和压簧。
哪怕是木柄手榴弹也有保险盖、防险纸的多层结构,不是单手掏出来咬一下就行。


16从高速行驶的车上跳下来

90年代的美国警匪片几乎都有这样的镜头,主角在车上和坏人搏斗,眼看要撞上前方的车辆拉开车门跳下,打个滚没事一样继续逃跑。
有的甚至是从火车上跳到路边,也没有大问题。




实际上,跳车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
因为人在车上最开始是随着车一起向前运动的,跳车后由于惯性人相对于地面还是以比较大的速度向车子前进的方向运动。
但此时人面朝向的方向却和运动方向如果垂直或有夹角,人很难保持平衡,着陆后因为惯性很可能重重地向侧方摔倒。
甚至在空中就因为上半身先探出去受到风阻而失控,变成腰部或头部着地。


实际上,国外有人做过实验,如果非要跳车怎么更合理:
答案是相对安全的跳火车方法是面向车前进的方向,站在最后一节,向后方跳车。
由于惯性人仍然有与火车同向的速度,但由于跳车时人是向后跳的,落地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要比向前跳的速度小一些,这样跳车反而会冲击力小一些。
当然,今天这样的经验已经无用了,因为铁路车辆都是高速列车,跳下去存活几率很小。


17给幸存者一张毯子

无论任何美国电影、空难或者恐怖事件,都会给幸存者一个毯子披着。


实际上,除非海难,否则这个行为更多是心理安慰和镜头的象征意义。
救生毯(现在大部分是铝箔式)主要是帮助身体反射辐射来保温,而这种道具,一般只有在海难以及山地救援后幸存者体温较低时候有实际意义。
而实际上,在类似空难、恐怖袭击、火灾等现场,救援人员的第一工作是把幸存者疏散,而不是让他们在原地直到肾上腺素减退感觉身体发冷。
毯子的第二作用是“提供安全感”。
因为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国外灾难现场的幸存者会呈现一种“需要拥抱”的动作。
而往往此时来自男性和家人的拥抱本身会 提供给他们更多安全感。至少比毯子要强。







18宇航服一层面罩透光极好

很多航天电影里面的宇航服,都是面罩透光性极好,能清晰看到宇航员面容的。
很多能看出只有一层面罩,甚至还加了LED灯光,照亮他们的脸。


而现实中,现实的宇航服一般是多层面罩,在外作业时必须外层放下。
为了防止太空中的各种射线,外层宇航服的面罩都是深色且不易透光的,有点像墨镜。
哪怕掀起遮光层,内层也有一定的涂层,不容易看清面容。有LED灯但是照向外侧。
以我国的航天服为例:
舱外航天服的头盔共有4层结构。最里面两层是充压结构,充有高纯度氮气和防雾剂,并且搭配通风祛湿装置。往外一层是防护面窗,最外层是滤光面窗,防止太阳光直射人眼。
透过这么多层的面罩,摄像机很难清楚拍到演员的表情,所以他们穿戴的都是道具服装,为了突出面部,现实中不会有类似的设计,照亮头盔内部更是没有必要。






19枕头作为消音器

电影里我们还会看到一种很帅的行为,杀手随手用枕头作为消音器,在公寓里面开枪,不惊动旁边的人。
实际上通过测试,结论是几乎无用的行为。


说“几乎”,因为它的确能降低一点点噪音。大概10~20分贝。但普通手枪射击的噪音都在上百分贝,所以减少后依然会引起其它人警觉,效果几乎没有。
这是因为枪声主要来自子弹激发瞬间火药爆炸压缩气体喷射而出产生的爆鸣,枕头看似抵紧了枪口,实际和压缩空气的动能比还是根本无法压住,依然会被气流推开,让声音扩散。
同时,如果使用的是左轮手枪或长枪,则更不可能。


顺便说个有趣的,更大体积的枪不是不能消音,而是有更大的消音装置。
比如下面这款造型惊奇的设备,就是给自行火炮使用的一款特制消音器。


20别致的特工接头暗号

我们经常看到电影里,特工在某个地方找到当地的联络人,一般是个酒保或者美女,然后两人用圣经、莎士比亚之类的知名句子来进行一两轮的对话,确认对方是要找的人。
实际上如果真这么做,那么如果对方不是对接人,等于直接暴露身份。




而实际的特工接头暗号要安全和不显眼的多。
下图为现藏于我国台北“国史馆”里当年《交通员联络办法》档案文件的一些记载。


文件标注两人一见面,先要“互道名字,以左手拉左手”。随后由尹先提问,再由王回答,一问一答四次,确定无误后,接头才算成功。
对答内容是:“老田没来吗? ”“常来。 ”
“他还卖菜吗? ”“对啦! ”
“您领我去看看他? ”“有事吗? ”
“请他看电影! ”“好吧。 ”
如果中间有一个人找错,对方也不会太诧异,可能问“哪个老田?”则接头人会从容道歉,好像简单的问错而已。四句对白看似普通,又都出乎意料,几乎无法猜到。
而电影里那种看似聪明帅气的诗句或名著台词接头语,则华丽但很容易暴露。

21特工的爱好和特点

在电影中,特工为了树立起独特的人物魅力,往往会有一些近乎偏执的独特爱好或造型。
比如脖子后面纹个XXX或者二维码,和酒保说要马提尼而且只需摇匀不要搅拌。
女生则往往外形美丽,而且穿着光鲜,让人过目不忘。


而实际上特工为了尽可能的行动隐秘,都是尽量泯于众人,能不说话绝不多做没必要的动作。
像是为了偏执和酒保提出特殊的要求,基本就是提醒对方记住自己的外型和长相。
比如下图是苏联时期知名的“阿尔法小队”汇总了来自各个行业的精英,但外貌都是其貌不扬。


稍微去掉胡须或鬓角,就可能完全变换一个长相,不被人留意到。

22抢夺坏人的步话机

电影里的孤胆英雄经常有这样的情节,入侵一个坏人占据的大楼,从一层警卫或外围喽啰开始清理,干掉好几名对方喽啰都没有发现。
直到快入侵到BOSS所在楼层了,对方才意识到不对,接连呼叫对讲机里面的同伴,无人应答。男主角很酷的捡起来,说“我来找你了”之类,对方才气急败坏的招呼手下去应对。
有的影片里,主角还能捡起匪徒的步话机,从中知道对方的调动和部署。


实际上,现代的安保对讲机就已经具备了“倒地报警”功能。
供警用和部队使用的,则功能更全,比如直接打开麦克风,让指挥中心监听附近情况。
平时对讲机别在胸前是不会水平的,而不管是人倒下还是对讲机倒地,都会激活倒计时,到时依然没有扶正则会开始报警。


23狙击枪的激光准星

电影里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节,双方交易,男主角独自出现,另一方看己方人多萌生歹念。
此时一个或几个激光斑点出现,从附近的楼宇或山坡上照在对方头目的胸前,男主角自信地说我有同伴在远处瞄准你们。
在美剧《绝命毒师》里,主角老白也用这招吓唬过当初的合作伙伴。


实际上激光瞄具用于手枪、冲锋枪等近距离武器,能够有效缩短武器瞄准时间。很少用于狙击枪,一方面越远散射约厉害,另外没有必要惊动对方。
而使用的场景往往也是比较昏暗的地方,配合手枪的照明,防止子弹乱飞。
哪怕是手枪距离,末端的激光也已经散射成了比较大的光斑。
如果是远距离狙击枪,将是一大片光斑,且随着手部轻微颤抖,就会剧烈晃动,不会非常稳定。
有一些大口径远程枪,会有激光辅助瞄准,但因为是仪器矫正,不需要可见光,红外线即可。






24武器发出并不存在的声音

电影里有很多配音,大家习以为常,实际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比如出现激光飞船射击,会出现“揪~ 揪~”的声音。
实际现实中的激光武器只会有电离空气的嘶嘶声。


再比如飞机投射炸弹时候的“嘀儿~嘀儿~”声。
来自二战时候美军和德军在炸弹尾部加装的恐吓性风哨。不是所有的炸弹都带有类似声音。



25太空中悬浮的水珠

不少描写太空的电影中,必会出现经典的悬浮水珠,来体现飞船已经进入了失重状态。
比如在《地心引力》里,女主角的落泪化作水珠静静悬浮在舱内。


实际上,失重状态悬浮的水珠很少会在太空船舱内出现。
一方面是危险,容易造成吸入的呛咳,所以除非作演示否则很少会让液体泼洒。
第二点则是虽然没有重力,但液体依然会有毛细现象,也就是和它最先接触的物体粘连的特征。
如果在太空中流泪,应该会出现不是眼泪悬浮,而是贴着面颊扩散开。直到被毛巾等吸走。
你甚至可以用手抹掉眼泪,让液体转移倒手上,而不会出现它们都悬浮成球状。




这一点,我国的航天员也曾经演示过,看不用担心在太空拧毛巾会出现一个大水球。


26和一个女孩吵架时强行亲吻打断

电影中经常出现的“聪明”情节,男生和一个女孩正在激烈争吵,然后男主角不管女主说了什么忽然吻上去,女孩一开始抗拒然后就忘了吵架的事。


现实中不但没用而且可能起到反效果,从挨一巴掌到丢掉几颗牙之类的,具体取决于你的长相到底如何。
27咳嗽时看到血来明白命不久矣

角色前一秒还很健康正常,忽然剧烈咳嗽,然后发现用来捂嘴的手帕上有血,明白了自己可能命不久矣。
现实中大概率是扁桃体发炎红肿导致的干咳出血,需要的就是几块润喉糖和一杯水。
当扁桃体发炎时,扁桃体表面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粘膜还会糜烂,局部形成血肿。在剧烈咳嗽时肿胀的血管或小血肿会破裂出血。
另外,如果真是肺部问题,主角需要担心的是别传染周围的人。


28和吧台的酒保说来杯酒

一般男主角进入酒吧,会很酷的说来杯酒,或来杯劲儿大的。酒保会意直接拿给对方一杯酒。
尤其在女孩面前显得非常帅气。
现实中大概率会被对方指着酒单反复确认,到底要哪款?
毕竟,等下你喝高了以后结账要是不认可是麻烦事。


还有关于“请一轮”到底要花多少钱,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
在酒吧喊一次“这轮酒我请”大概得花多少钱?29吃饭时忽然吐了发现怀孕

不少电影里,大家坐在一起好好吃饭,忽然有个女孩恶心跑去厕所,闺蜜陪她去聊天得知最近经常吐,然后提醒是不是怀孕了,到医院检查发现确实。
现实中孕吐一般发生在怀孕6周之后,持续到10周或12周,虽然体质有差异但不会太早。
所以会晚于女生发现例假晚来了很久,一般直接用验孕棒检查能更早发现。验孕棒最早在怀孕2周就能检测到,30天时候已经可以很准确了。
所以现实中更聪明的做法是推迟了一周就尽快检测,别等着吃饭时吐再说。


30制造一起火灾烧断绳子

也是电影常见镜头,踢翻油灯或蜡烛,制造一起火灾,然后忍痛用火苗烧断绳子。看似很聪明的逃生方式。
实际上麻绳的燃点在160℃以上,多股拧在一起的需要持续炙烤更久,这个温度远远大于开水。
如果你没有把手腕泡在开水里,十几秒不动的勇气。不要考虑这种方式逃生了。
最致命的是真实的火场会到处是浓烟,让你泪流满面咳嗽不停,根本无法准确地找到合适位置灼烧绳子,而浓烟和有害气体几分钟内就会让人产生昏迷。


31特工发射矛枪从大厦滑走

电影里特工在大厦高层完成任务后,经常直接打碎玻璃,对着对面的建筑发射一种矛枪,后面带着坚固的钢索和把手。
然后在守卫冲进来后,从容地搭上滑轮,直接滑到对面建筑逃走。




现实里这是很难实现的,首先是发射距离。想要携带能承载人的钢索毕竟不细,射程越远则矛钩的负载越重,绳子太粗会造成风阻影响距离和准度,太细又无法承载滑行重量。
其次是矛头的射入点很难寻找,现代高层建筑外墙很少有砖头水泥的,为了轻质和干净,很多都是玻璃结构或者陶瓷挂板。
少数内部是砖结构的则为了保暖会有多层隔热层,老化后会看到剥落。
带着绳子的拖累,矛钩飞行到对面建筑已经是强弩之末,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看着钉上了,人滑到一半带着一大块墙皮掉下来了。





32看似帅气但无用的射击姿势

电影里常会出现一些看似“帅气”但实际只会让精度很差的射击姿势。
比如两把手枪双持同时设计,再比侧向的拿手枪瞄准。
还有长枪时,横向双持甚至举国头顶开枪。
这些都是会让瞄准变得随缘甚至因为后坐力导致枪脱手的一些无效姿势。
当然,很别致就对了。



错误的横向拿枪 还是双手



错误的横向拿枪



没有伸直手臂顶住肩膀 后坐力会让准星乱飞

实际上,对于手枪来说,标准的一手握持一手固定准确率最高。
也就是所谓的“警用射姿”。


对于长枪来说,一定是尽可能顶住肩胛骨,才能起到缓冲后坐力稳定的效果。



33直升机的软梯或绳子系在起落架上

电影里常见特工追击敌人的直升机,无奈差了一步对方的直升机已经起飞。
这时候之间主角纵身一跃,直接挂在了直升机下方的绳子或软梯上。
然后逐步爬上去,坏人们正在机舱里带着耳塞完全不知情。主角最后爬到直升机的起落架上,忽然翻身进入机舱,几拳把坏人挨个扔出机舱,经过一番搏斗控制了飞机。







这在现实里是很难实现的。
因为实际上不会将绳梯或绳索固定在飞机下方或者起落架上,而是通过特殊的悬臂固定在侧方。
这样才能方便人员和货物通过这根绳索直接进入机舱。
不管是人还是货物,大多都是连接到支粱的绞盘上,可以在舱内拉动上来。
因为绞盘在机舱侧面,所以角从爬上来的话很容易被发现。






34开车时不停车换驾驶员

不少电影的追车戏里面都有两人临时更换驾驶位置,另一个人去向后射击或跳到别的车上。




实际的操作中很难办到。双方追车的时速很高,更换驾驶时候油门离开则车会立刻减速被追上。
同时踩油门的位置在右脚,从右侧撤走的话又必须先抬右脚。左脚踩油门要绕过更高一点的刹车非常困难。换进来的人也是左脚先进来,两人完美配合的难度很大。
如果是英式右侧驾驶的车辆,反而容易的多。
当然,要是车型有自动巡航也比较简单。



35整个小队一起跑步前进

电影中的特种作战小队,进入战场时有个亮相,一般是所有人站成一个横排。
而在城市和丛林中穿梭一般都是几个人一起快速跑步前进。
然后忽然遇到敌人伏击或狙击手枪声,队长喊散开,大家各自找掩体开始交火。




实际上在战场上看不到这样的队形,在可能的交火区,尤其是开放地带,绝不会大家站成横排。
而在前进中,按照作战手册要求小队前进必须要交替掩护前进。
至少要保证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固定瞄准姿势,并观察四周。
在正规的作战手册中,这种前进方式是“掩护跃进”。掩护跃进区分为两种;交替掩护跃进和连续掩护跃进。
哪怕两名队员也会彼此轮流掩护前进,多名队员则分成多个小队,彼此交替前进。




2023年1月25日持续更新
看到最近不少朋友点赞,所以持续更新一些新的内容

36匪徒开车到银行门口,一起戴上面罩

很多电影里有类似的场景,一车匪徒到了银行门口,戴上面罩,开始抢劫。或者是进了金库发现目标兴奋的摘下面罩庆祝。
实际上因为路口有监控,银行里面也有监控,所以要不然跟催别带面罩,要不然从远离市区的据点上车就戴好面罩,否则这个面罩戴的没意义。




37银行员工在劫匪没有发现时候,按下警报,警铃大作。

实际上,美国的纪录片揭示过,美国银行员工受到的培训。要求等匪徒离开后再按动警铃。
而不鼓励他们抢劫过程中按警报。
因为这样非常容易引起匪徒伤害人质,或者被困在银行里劫持人质。
银行也有保险的,并不特别担心被抢劫。但如果出现人员伤亡则会失去大量的顾客。
当然,如果有哪个胆大的员工按了,警报也是无声的,对方不会致电回来确认,而是直接调用有麦克风的摄像头查看现场情况。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
俄乌战争中欧洲损失最大,难道欧洲那些政治家以及各国智库真的看不出来吗?酒店晚上12点来客人说认识老板想免费住,让前台给老板打电话该打吗?一个人该怎样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事,并以此规划自己的人生?学生自习课拿一体机看电影,全班拒不承认谁放的,无监控,新班主任该怎么处理?月薪 1 万 8 但只是给老板发快递,安排开会等没意义的事,你愿意做吗?如何判断工作的意义?本作者所有内容未授权任何知乎外平台和机构使用,如发现未授权内容引用和抄袭视频将投诉追究责任,投诉平台对抄袭账号进行处理。如有内容转载请按照商业合作联系。
heyond 发表于 2023-8-27 06:13:2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11.7更新
感谢@lock的提醒,补充微博最近的一个骚操作。
万圣节时微博上线了svip功能,开通后会自动发博文表示已开通。然后微博免费给一些大V赠送了svip,于是就有一些去世的人突然在万圣节发微博“我开通了svip……”——不知道的人还tm以为诈尸了呢!



<hr/>微博APP有一个帮助用户提高生活效率的功能,即只要博文中出现具体的时间和行为,微博就会自动生成该事件链接,然后点击预约到用户的日历中,于是日历到时就会提醒用户去做这件事。
然而,这个功能不能判定事件的内容,只要集齐时间地点这几个要素就会进行自动识别,于是就产生了一些过于沙雕的预约。
“记者韩鹏”发了条博文讲疑似特朗普的支持者9:30持枪袭击FBI办公室,结果微博帮他预约了“08月12日9:30持枪袭击FBI办公室”。


韩鹏觉得过于荒谬,忍不住在评论里吐槽。


网友看到后也觉得过于沙雕,纷纷跑过来围观。大家不再关心新闻的内容,而是跟风玩梗,评论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有人见状po出自己碰到的类似情况,也是非常的无语。


最后因为动静闹得太大,微博(疑似)不得不修改了这个功能。
lzq198731 发表于 2023-8-27 06:13:3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驾照这种东西交警是可以当场查的
驾照这种东西交警是可以当场查的
驾照这种东西交警是可以当场查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要演戏了我求求了。老老实实的说实话不好吗?
你知道我每次拦下无证驾驶你们要求出示驾照行驶证的时候你们的演技有多差吗?
“我驾驶证忘带了。”当交警五年抓的每一个无证驾驶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就没有一个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无证驾驶的。
“没带是吧,来吧。报下身份证我给你查。”你那支支吾吾说记不得身份证号的样子,那眼睛不敢和我对视的样子。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
“哦,记不得了是吧。没事,你手机号报一下,我给你查。”20多岁你就算记不清身份证号,你手里那个手机号码你也记不得了?
“这就难办了。”你听到我说这句话你眼角的喜意是掩饰不住的好吗?“没办法了,看镜头我给你人脸识别。”
非得我把你个人信息调出来,指着那个没有取得驾驶证几个大字给你看你才认吗?
2021,马上2022了为什么还有人在交警面前撒谎自己有驾驶证的!
<hr/>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目前已经普及电子驾驶证了。一般检查,处理违法行为都可以使用
但是!
目前里面有bug,一次性记12分,交警需要开具强制措施扣留驾驶证的时候,电子驾驶证不适用!这种情况还是会给你开具未随车携带驾驶证然后将强制措施从扣留驾驶证变更为扣留车辆。
因为强制措施的意思就是交警必须扣东西才能录入系统。比如扣车扣证
某些方面来说,电子驾驶证不是万能的
<hr/>上周遇到个胎神。
中午酒驾检查过程中,有一个银色大众远远的就靠边了。
然后暗哨果断过去,全程录音录像。
谁告诉你们酒驾测试前喝个酒就能逃的?
这个大哥果断掏出一个小歪嘴吨吨吨。
好酒量,一口100ml的歪嘴就这么干了!
一副大聪明的样子!
“你们怎么证明我酒驾了?我现在才喝的!”
“我可是停车后才喝的酒!我开累了喝点酒不行吗!”
周围的同事都是一副看胎神的样子看着他。
“酒驾测试前饮酒,按照饮酒后的标准来算,走吧,医院抽血。”
今天结果出来了,酒精含量186mg/100ml
他的笔录里面说,他本来只喝了2瓶啤酒。
大聪明。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本意见第1条规定的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换言之,即按照其当场饮酒后的检测结果为准
zsy9901 发表于 2023-8-27 06:14:2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这个东西,无聊刷着刷着看到这个,销量还很不错!要知道气囊弹出的话这手机就是门炮弹了啊!这可以跟安全带插销组合成两大杀手了吧?
lanny98801 发表于 2023-8-27 06:14:5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上去很机智,实际上也很机智hhhhh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